第2讲《伤寒论》六经若干问题探讨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290792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讲《伤寒论》六经若干问题探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2讲《伤寒论》六经若干问题探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2讲《伤寒论》六经若干问题探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谢忠礼博士第第2讲讲 伤寒论六经若干问题探讨伤寒论六经若干问题探讨河南中医学院第2讲 伤寒论六经若干问题探讨1伤寒论六经若干问题探讨伤寒论六经若干问题探讨:一、六经的来源:六经的来源: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三、伤寒论六经病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伤寒论六经病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四、六经分证的意义六经分证的意义 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伤寒论六经若干问题探讨:一、六经的来源:2概述概述o伤寒论的主要学术成就之一,在于其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伤寒论的主要学术成就之一,在于其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体系。的体系。o千百年以来,古今中外众多学者十分重视对伤寒六经的研究。千百年以来,古今中外众多学者十分重视对伤寒六经的研究。o如恽铁樵:如恽铁樵:“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者亦无不于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者亦无不于此致力此致力”。o凡是研究伤寒论者,无不重视六经辨证,但六经一词,仲凡是研究伤寒论者,无不重视六经辨证,但六经一词,仲景未明确提出,而以景未明确提出,而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辨某某病脉证并治”示人。示人。o最早提出最早提出“六经六经”一词者,是宋代朱肱的活人书。该书卷一词者,是宋代朱肱的活人书。该书卷一就以六经的形式讨论了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一就以六经的形式讨论了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六经的概念。哪么,伤寒论的六经究竟是少阴经、厥阴经六经的概念。哪么,伤寒论的六经究竟是什么?什么?概述伤寒论的主要学术成就之一,在于其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3一、六经的来源:一、六经的来源:o六经包括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六经包括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阴。o一般认为,六经名称源于素问一般认为,六经名称源于素问热论,也热论,也有人认为源于灵枢有人认为源于灵枢经脉篇。经脉篇。o六经的排列顺序,按照张仲景伤寒论原著六经的排列顺序,按照张仲景伤寒论原著顺序,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顺序,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阴。o乃仲景继承素问乃仲景继承素问热论热论“伤寒一日,巨阳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一、六经的来源:六经包括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4一、六经的来源:一、六经的来源:o但是也有人根据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但是也有人根据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阖的理论,认为枢应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阖的理论,认为枢应当居于开阖之间,则六经的排列顺序应当为太阳当居于开阖之间,则六经的排列顺序应当为太阳少阳少阳阳明阳明太阴太阴少阴少阴厥阴。而太阳为三阳之厥阴。而太阳为三阳之表,少阳为三阳之半表半里,阳明为三阳之里。表,少阳为三阳之半表半里,阳明为三阳之里。o明代明代戴思恭认为:太阳在表,少阳在表里之间,戴思恭认为:太阳在表,少阳在表里之间,阳明在里。自外渐入内,次第正当如此,果如素阳明在里。自外渐入内,次第正当如此,果如素问问热论中所说,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热论中所说,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岂可第二日在里,而第三日在半表半里乎?阳,岂可第二日在里,而第三日在半表半里乎?o日本人丹波元坚也强调一日太阳,二日少阳,并指日本人丹波元坚也强调一日太阳,二日少阳,并指出少阳为半表半里之证。出少阳为半表半里之证。一、六经的来源:但是也有人根据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5素问素问热论与伤寒论六经的区别热论与伤寒论六经的区别名称名称素素问热论六六经伤寒寒论六六经病因病因偏重于偏重于热。云:。云:“今夫今夫热病者,皆病者,皆伤寒之寒之类也。也。”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俱、寒、暑、湿、燥、火、六气俱备。病病变部位部位重在重在经络十二十二经及所属及所属脏腑腑太阳病太阳病头项痛,腰脊痛,腰脊强强脉浮,脉浮,头项强强痛而痛而恶寒寒阳明病阳明病身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目痛而鼻干,不得卧发热汗出,不汗出,不恶寒,反寒,反恶热,不大便,腹,不大便,腹满痛痛少阳病少阳病胸胸胁痛,耳痛,耳聋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太阴病太阴病腹腹满而嗌干而嗌干腹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腹自痛。少阴病少阴病口燥,舌干而渴口燥,舌干而渴寒化:脉微寒化:脉微细,恶寒蜷卧,下利,四肢逆冷。寒蜷卧,下利,四肢逆冷。热化:心化:心烦不眠,口干,咽痛。不眠,口干,咽痛。厥阴病厥阴病烦满而囊而囊缩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吐蛔。治法治法汗下二法。未汗下二法。未满三日,可汗而已;三日,可汗而已;其其满三日,可泄而已。三日,可泄而已。汗、吐、下、和、温、清、消、汗、吐、下、和、温、清、消、补、针灸、水法、灸、水法、火法。火法。传变日日传一一经以以临床脉床脉证为诊断依据断依据素问热论与伤寒论六经的区别名称素问热论六经6一、六经的来源一、六经的来源伤寒论课本中,六经有包括手足两经者,也有仅仅提到足伤寒论课本中,六经有包括手足两经者,也有仅仅提到足经而未及手经者。经而未及手经者。五版教材手足均提的是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单提足经的五版教材手足均提的是太阳、少阳、阳明,少阴,单提足经的是太阴和厥阴。而六版教材则又不同,手足均提的是少阳、阳是太阴和厥阴。而六版教材则又不同,手足均提的是少阳、阳明、厥阴、少阴,单提足经的是太阳和太阴。明、厥阴、少阴,单提足经的是太阳和太阴。朱肱就提出了朱肱就提出了“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之说。之说。明明刘草窗(创痛泻要方(见景岳全书)则以五行之性能,刘草窗(创痛泻要方(见景岳全书)则以五行之性能,阐明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的理由为:足之六经属于水木土,阐明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的理由为:足之六经属于水木土,皆不胜寒气所伤,故水遇寒则涸而冰,木遇寒则叶落枝枯,土皆不胜寒气所伤,故水遇寒则涸而冰,木遇寒则叶落枝枯,土遇寒则坼而不坚;手经所属皆金与火,金与火不畏寒,故金遇遇寒则坼而不坚;手经所属皆金与火,金与火不畏寒,故金遇寒则愈坚,又火体极热,寒不能袭。寒则愈坚,又火体极热,寒不能袭。一、六经的来源伤寒论课本中,六经有包括手足两经者,也有仅7一、六经的来源一、六经的来源o章虚谷在解释温热论章虚谷在解释温热论“湿与温合,蒸郁而蒙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时也认为:时也认为:“伤寒先受伤寒先受于足经,足经脉长而多传变,温邪先受于手经,于足经,足经脉长而多传变,温邪先受于手经,手经脉短故少传变。手经脉短故少传变。”o(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伤寒之邪留(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o又有人对六经之词提出了疑问,认为仲景并没有又有人对六经之词提出了疑问,认为仲景并没有直接提出直接提出“辨某某经病辨某某经病”,而是以,而是以“辨某某病脉辨某某病脉证并治证并治”,强调,强调“六经非经六经非经”之论。之论。一、六经的来源章虚谷在解释温热论“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8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p三阴三阳,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学说。三阴三阳,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学说。p人人是是自自然然的的产产物物,是是自自然然界界运运动动变变化化的的结结果果,这一观点在黄帝内经中有明确的记载。这一观点在黄帝内经中有明确的记载。p如如:“天天覆覆地地载载,万万物物悉悉备备,莫莫贵贵于于人人,人人以以天天地地之之气气生生,四四时时之之法法成成。”“人人生生于于地地,悬悬命命于于天天;天天地地合合气气,命命之之曰曰人人。”(素问(素问宝命全形论篇)。宝命全形论篇)。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三阴三阳,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阴9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天天地地的的变变化化,就就是是阴阴阳阳二二气气的的变变化化。如如“阴阴阳阳者者,天天地地之之道道也也(自自然然界界的的规规律律),万万物物之之纲纲纪纪(归归纳纳事事物物的的纲纲领领),变变化化之之父父母母(万万物物变变化化产产生生的的根根源源),生生杀杀之之本本始始(事事物物产产生生及及消消灭灭的的原原由)由)”(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自自古古通通天天者者,生生之之本本,本本于于阴阴阳阳(以以通通于于天天气气为为生生命命的的根根本本,这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素问(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生气通天论篇)。中中国国古古代代哲哲学学认认为为任任何何事事物物的的发发展展变变化化都都属属于于阴阴阳阳二二气气变变化化的的结结果果。但但是是阴阴阳阳二二气气的的变变化化,只只能能说说明明阴阴阳阳气气质质的的变变化化,而而不不能能说说明明阴阴阳阳气气量量的的变变化化,古古人人为为了了说说明明阴阴阳阳气气量量的的多多少少,就就引引入入了了数数的的概概念念,把把阴阴阳阳气气各各分分为为三三,这这就就是是三三阴阴三三阳阳,表表示示阴阴阳阳气气量量的多少。的多少。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天地的变化,就是阴阳二气的变化。10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o伤寒六经,是本易学原理而来的,如卦有三爻,代表天地人三才,天有阴阳,地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六画而成卦。o从卦的符号来看,不外阴阳两种,而阴爻阳爻,皆有太极生两仪。人的六经也存在着阴阳气的多少,所以古代医家本此理法,认为六经不过阴阳之变化,阴阳之变化不外气之活动,由于气有多少,便形成了三阴三阳之六经。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伤寒六经,是本易学原理而来的,如11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无无极极而而太极太极清清阳阳之之气气上升为天上升为天浊浊阴阴之之气气下降为地下降为地天天地地分分界之处界之处太极太极阴阴阳阳太太阳阳少少阴阴少少阳阳太太阴阴 乾一乾一 兑二兑二 离三离三 震四震四 巽五巽五 坎六坎六 艮七艮七 坤八坤八两仪两仪两仪两仪四象四象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无极而太极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12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o太阳,太者,大也。内经中太阳又称为太阳,太者,大也。内经中太阳又称为“巨阳,巨阳,老阳,三阳老阳,三阳”。太阳指阳气较多的意思。所以三阴。太阳指阳气较多的意思。所以三阴三阳是按照本经所含的阴气或者阳气的多少来分类三阳是按照本经所含的阴气或者阳气的多少来分类的。太阳为人体最大的阳经,所以太阳的阳气多,的。太阳为人体最大的阳经,所以太阳的阳气多,抵御外邪的能力强。素问抵御外邪的能力强。素问热论说:热论说:“巨阳者,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o阳明,明,著,显著的意思。阳气量是二份,又叫阳明,明,著,显著的意思。阳气量是二份,又叫二阳。阳气的量较太阳少,但是阳气也是充足的。二阳。阳气的量较太阳少,但是阳气也是充足的。两阳合明,叫做阳明。两阳合明,叫做阳明。o少阳,少,小也。指少阳阳气少,为一阳。故人以少阳,少,小也。指少阳阳气少,为一阳。故人以数字的大小表示阴阳气量的多少。数字的大小表示阴阳气量的多少。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太阳,太者,大也。内经中太阳13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o太阴,太,大也。阴气的量最多,是三阴。太阴,太,大也。阴气的量最多,是三阴。o少阴,小阴也,阴气较太阴为少,是二阴。少阴,小阴也,阴气较太阴为少,是二阴。o厥阴,厥,尽也,为尽阴,阴气的量最少,是一阴。厥阴,厥,尽也,为尽阴,阴气的量最少,是一阴。o素问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何谓气有多少形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鬼臾区曰:有盛衰?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形有盛衰,为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阴三阳也。形有盛衰,为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也”。o素问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至真要大论篇:“帝曰:愿闻阴阳之三帝曰: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帝曰:阳明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太阴,太,大也。阴气的量最多,是14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o太、少:太,表示多的意思;少,表示少的太、少:太,表示多的意思;少,表示少的意思。意思。o太阳少阳、太阴少阴表示阴阳气的多少。太阳少阳、太阴少阴表示阴阳气的多少。o太阳太阳表示阳气多的阶段;少阳表示阳气多的阶段;少阳表示表示阳气少的阶段。阳气少的阶段。o太阴太阴表示阴气多的阶段;少阴表示阴气多的阶段;少阴表示表示阴气少的阶段。阴气少的阶段。o阳明、厥阴是划分阴阳界限的两个转折点。阳明、厥阴是划分阴阳界限的两个转折点。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太、少:太,表示多的意思;少,表15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o阳明阳明是阳方划分界限的转折点,它是以阳气达是阳方划分界限的转折点,它是以阳气达到了极盛的阶段,作为太阳和少阳的划界标准。因到了极盛的阶段,作为太阳和少阳的划界标准。因为太阳阳气多,少阳阳气少,而阳明则是阳气达到为太阳阳气多,少阳阳气少,而阳明则是阳气达到了极盛的阶段。它处于太阳和少阳之间表示阳气到了极盛的阶段。它处于太阳和少阳之间表示阳气到此阶段已达到了极盛,进一步发展则有盛转衰。所此阶段已达到了极盛,进一步发展则有盛转衰。所以把它作为阳方的划界点。以把它作为阳方的划界点。o故素问故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阳明何谓也?歧伯至真要大论帝曰:阳明何谓也?歧伯曰:曰:“两阳合明也两阳合明也”。阳气分为三,以标明阳气在。阳气分为三,以标明阳气在其变化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量的差异,自少而太,其变化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量的差异,自少而太,为自少而壮,太少两阳相合而明,所以为阳明。为自少而壮,太少两阳相合而明,所以为阳明。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阳明是阳方划分界限的转折点,16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o厥阴厥阴是阴方划界的转折点。以阴到此而尽的阶是阴方划界的转折点。以阴到此而尽的阶段为划界标准。太阴代表阴气多,少阴代表阴气少,段为划界标准。太阴代表阴气多,少阴代表阴气少,而厥阴则代表阴气交此而尽的阶段。按阴阳互根的而厥阴则代表阴气交此而尽的阶段。按阴阳互根的规律,阴尽则阳生,故把阴尽阳生的阶段,作为阴规律,阴尽则阳生,故把阴尽阳生的阶段,作为阴方的转折点。表示人体六经的气化活动,是周而复方的转折点。表示人体六经的气化活动,是周而复始,如端无端,故是阴方划分界限的转折点。始,如端无端,故是阴方划分界限的转折点。o素问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七十四帝曰:至真要大论篇七十四帝曰:“厥阴何也厥阴何也?歧伯曰:两阴交尽也?歧伯曰:两阴交尽也”。阴分为三,以标明阴气。阴分为三,以标明阴气在其变化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量的差异,自少而在其变化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量的差异,自少而太,为自少而壮。少太两阴交尽,则阴气已极,阳太,为自少而壮。少太两阴交尽,则阴气已极,阳气得生。如图气得生。如图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厥阴是阴方划界的转折点。以阴17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o三阴三阳阴阳气多少示意图三阴三阳阴阳气多少示意图o内经中以取类比象的方法,用三阴三阳来命名人体的脏腑经络。至于内经中以取类比象的方法,用三阴三阳来命名人体的脏腑经络。至于为什么把胃经和胃命名为阳明,而把膀胱命名为太阳,是根据各脏腑的生为什么把胃经和胃命名为阳明,而把膀胱命名为太阳,是根据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和经络阴阳气含量的多少以及人体部位接受阳光照射的多少来理功能特点和经络阴阳气含量的多少以及人体部位接受阳光照射的多少来进行的,详细内容请参阅内经。进行的,详细内容请参阅内经。阳明太阳 少阳太阴 厥阴 少阴二、关于三阴三阳的基本问题:三阴三阳阴阳气多少示意图 18三阴三阳的离合理论三阴三阳的离合理论开、阖、枢理论开、阖、枢理论 o三阴三阳的离合理论源于素问三阴三阳的离合理论源于素问阴阳离合论篇阴阳离合论篇,三阴三阳的离合,指的是人体有三阴经、三,三阴三阳的离合,指的是人体有三阴经、三阳经,分开可为六经,合之即为表里。阳经,分开可为六经,合之即为表里。o离,分离,离开。合,合并,结合。离,分离,离开。合,合并,结合。o三阴三阳离合的基本内容包括:太阳为开,阳明三阴三阳离合的基本内容包括: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枢。o对于阴阳离合理论,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对于阴阳离合理论,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三阴三阳的离合理论开、阖、枢理论 三阴三阳的离合理论源于19三阴三阳的离合理论三阴三阳的离合理论开、阖、枢理论开、阖、枢理论o张介宾和张志聪:张介宾和张志聪:开、阖、枢开、阖、枢o类经卷九第二十九注:类经卷九第二十九注:“太阳为开,谓阳气发于外,太阳为开,谓阳气发于外,为三阳之表也。阳明为阖,谓阳气蓄于内,为三阳之里为三阳之表也。阳明为阖,谓阳气蓄于内,为三阳之里也。少阳为枢,谓阳气在表里之间,可出可入,如枢机也。少阳为枢,谓阳气在表里之间,可出可入,如枢机也。也。”o三阴也有内外之分,三阴也有内外之分,“太阴为开,居阴分之表也。厥阴太阴为开,居阴分之表也。厥阴为阖,居阴分之里也,少阴为枢,居阴分之中也。开者为阖,居阴分之里也,少阴为枢,居阴分之中也。开者主出,阖者主入,枢者主出入之间,亦于三阳之义同。主出,阖者主入,枢者主出入之间,亦于三阳之义同。”o张志聪:张志聪:“阴阳之气,分开为三阴三阳,故有开阖枢也。阴阳之气,分开为三阴三阳,故有开阖枢也。太阳者,巨阳也,为盛阳之气,故主开。阳明合于二阳太阳者,巨阳也,为盛阳之气,故主开。阳明合于二阳之间,故主阖。少阳乃初出之气,故主枢。之间,故主阖。少阳乃初出之气,故主枢。”三阴三阳的离合理论开、阖、枢理论张介宾和张志聪:开、阖、枢20三阴三阳的离合理论三阴三阳的离合理论开、阖、枢理论开、阖、枢理论o杨上善的太素:关、阖、枢杨上善的太素:关、阖、枢o杨上善的太素中杨上善的太素中“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中的中的“开开”字,都为字,都为“关关”字。字。o杨上善注为:杨上善注为:“三阳离合为关阖枢以营于身也。夫为门者具有三阳离合为关阖枢以营于身也。夫为门者具有三义:三义:o一者门关,主禁者也。膀胱足太阳脉主禁津液及于毛孔,故为一者门关,主禁者也。膀胱足太阳脉主禁津液及于毛孔,故为关也。二者门阖,谓是门扉,主关闭也。胃足阳明脉令真气止关也。二者门阖,谓是门扉,主关闭也。胃足阳明脉令真气止息,复无留滞,故名为阖也。三者门枢,主转动者也。胆足少息,复无留滞,故名为阖也。三者门枢,主转动者也。胆足少阳脉主筋,纲维诸骨,令其转动,故为枢也。阳脉主筋,纲维诸骨,令其转动,故为枢也。o三阳为外门,三阴为内门。三阳为外门,三阴为内门。o内门亦有三者:一者门关,主禁者也,脾脏足太阴脉,主禁水内门亦有三者:一者门关,主禁者也,脾脏足太阴脉,主禁水谷之气输纳于中不失,故为关也;二者门阖,主开闭者也,肝谷之气输纳于中不失,故为关也;二者门阖,主开闭者也,肝脏足厥阴脉,主守神气出入通塞悲乐,故为阖也;三者门枢,脏足厥阴脉,主守神气出入通塞悲乐,故为阖也;三者门枢,主转动也,肾脏足少阴脉,主行津液,通诸经脉,故为枢者也。主转动也,肾脏足少阴脉,主行津液,通诸经脉,故为枢者也。”三阴三阳的离合理论开、阖、枢理论杨上善的太素:关、阖、21三阴三阳的离合理论三阴三阳的离合理论开、阖、枢理论开、阖、枢理论o甲乙经、素问、灵枢均为甲乙经、素问、灵枢均为“开开”。o嘉祐本素问新校正云嘉祐本素问新校正云“九墟太阳为关九墟太阳为关”,日本抄本均,日本抄本均为为“閞閞”,为为“関関”字省文。字省文。o古字古字“開開”和和“関関”差不多。差不多。o灵枢灵枢根结有:根结有:“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大失”的论述,即三阴三阳各经都有开、阖、枢,这里的的论述,即三阴三阳各经都有开、阖、枢,这里的“关关”,是指主持开、阖、枢的功能而言,若不正之邪侵入,就会,是指主持开、阖、枢的功能而言,若不正之邪侵入,就会使开、阖、枢的功能失常,致阴阳之气受到损伤。使开、阖、枢的功能失常,致阴阳之气受到损伤。o不管是不管是“开开”字还是字还是“关关”字,个人认为都是指太阳太阴都要字,个人认为都是指太阳太阴都要开关有度。若太阳大开,则汗出不止。太阴大开,则泄利不止。开关有度。若太阳大开,则汗出不止。太阴大开,则泄利不止。三阴三阳的离合理论开、阖、枢理论甲乙经、素问、灵22三、伤寒论六经病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三、伤寒论六经病所涉及的主要内容o伤寒论中的六经是个病理的概念,太阳就指太阳病,阳明就指阳伤寒论中的六经是个病理的概念,太阳就指太阳病,阳明就指阳明病。既然六经病是病理的概念,就涉及到病变的原因,病变的部位,明病。既然六经病是病理的概念,就涉及到病变的原因,病变的部位,病变的性质,和病变发展的趋势。病变的性质,和病变发展的趋势。部位部位性性质病病势太阳太阳足太阳足太阳经(腑),小(腑),小肠腑,体腑,体表表风寒表寒表证疾病初期疾病初期阳明阳明手足阳明手足阳明经腑,足阳明腑,足阳明为主主里里热实证为主主热病极期病极期少阳少阳胆胆经,胆腑,三焦,胆腑,三焦阳阳热证(表里之(表里之间)疾病疾病发展期或后期展期或后期太阴太阴脾脾经,脾,脾脏寒寒证(脾虚寒)(脾虚寒)阴寒阴寒证初期初期少阴少阴心、心、肾,肾经寒寒证,虚,虚热证阴寒阴寒证危重期,危重期,热证后后期期厥阴厥阴肝,心包肝,心包寒寒证,寒,寒热错杂证见三、伤寒论六经病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伤寒论中的六经是个病23三、伤寒论六经病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三、伤寒论六经病所涉及的主要内容o注:注:o肺及肺经证候在太阳病中,以咳喘为主。因为手太阴肺也主肺及肺经证候在太阳病中,以咳喘为主。因为手太阴肺也主表,外合皮毛,故太阳表证常常与肺经证候并见。如麻杏石甘表,外合皮毛,故太阳表证常常与肺经证候并见。如麻杏石甘汤证,小青龙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等。汤证,小青龙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等。o少阴传来者为寒证末期,若由寒邪郁闭,相火内郁所致者,少阴传来者为寒证末期,若由寒邪郁闭,相火内郁所致者,可有阳气来复,有阴尽阳生的变化。可有阳气来复,有阴尽阳生的变化。o不管六经的提法正确与否,今之研伤寒者,皆认为伤寒重要之不管六经的提法正确与否,今之研伤寒者,皆认为伤寒重要之处,就是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我们学校将来的课程体系改处,就是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我们学校将来的课程体系改革,伤寒论将不再讲原文,而仅就六经辨证的体系进行讲革,伤寒论将不再讲原文,而仅就六经辨证的体系进行讲解。所以,六经仍然是我们掌握的重点。解。所以,六经仍然是我们掌握的重点。三、伤寒论六经病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注:24四、六经分证的意义四、六经分证的意义o六经分证的方法,是临床医学的一个新突破,它把六经分证的方法,是临床医学的一个新突破,它把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归纳为三阴三阳,从而解决错综复杂的临床症状,归纳为三阴三阳,从而解决了临床上带有关键性的问题。了临床上带有关键性的问题。o(1)解决了疾病的病位所在(定位)解决了疾病的病位所在(定位)o太阳病主表、阳明病主里、少阳病主半表半里。病太阳病主表、阳明病主里、少阳病主半表半里。病在三阳主表,反映了腑的病变;病在三阴主里,反在三阳主表,反映了腑的病变;病在三阴主里,反映了脏的病变。映了脏的病变。o(2)解决了疾病的寒热属性(定性)解决了疾病的寒热属性(定性)o病在三阳,多热证;病在三阴,多寒证。仲景云:病在三阳,多热证;病在三阴,多寒证。仲景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四、六经分证的意义六经分证的方法,是临床医学的一个新突破,它25四、六经分证的意义四、六经分证的意义o(3)解决了正邪的盛衰关系)解决了正邪的盛衰关系o病在三阳,邪气虽盛,但正气不虚;病在三病在三阳,邪气虽盛,但正气不虚;病在三阴,邪气虽微,但正气已虚。阴,邪气虽微,但正气已虚。o(4)解决了疾病的阴阳属性。)解决了疾病的阴阳属性。o病在三阳,阳有余;病在三阴,阳不足阴有病在三阳,阳有余;病在三阴,阳不足阴有余。余。o中医对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调理阴阳,使阴中医对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调理阴阳,使阴阳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阳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四、六经分证的意义(3)解决了正邪的盛衰关系26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1.经络说:经络说:o宋代朱肱首先提出伤寒论六经的实质就是经络,强调学习宋代朱肱首先提出伤寒论六经的实质就是经络,强调学习伤寒论,必须首先明确六经,就是指三阴三阳六条经络,伤寒论,必须首先明确六经,就是指三阴三阳六条经络,并认为治伤寒需先识经络,不识经络,犹如触途冥行,不知邪并认为治伤寒需先识经络,不识经络,犹如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阳,反攻少阴,证在厥阴,乃和少阳。气之所在,往往病在太阳,反攻少阴,证在厥阴,乃和少阳。以至于寒邪未除而真气受毙。以至于寒邪未除而真气受毙。o近人程门雪先生于此说又进行了进一步探讨。认为讲到六经就近人程门雪先生于此说又进行了进一步探讨。认为讲到六经就必须承认两点,一是经络学说,二是承认伤寒论六经和必须承认两点,一是经络学说,二是承认伤寒论六经和素问素问热论六经的一致性。热论六经的一致性。o现在对此说的研究渐少,但实际上,应用经方于临床之时,必现在对此说的研究渐少,但实际上,应用经方于临床之时,必须明辨经络,方能取得显著疗效。(五苓散治疗臀部疼痛,桂须明辨经络,方能取得显著疗效。(五苓散治疗臀部疼痛,桂枝加葛根汤治疗落枕等)均与太阳经络循行部位有关。枝加葛根汤治疗落枕等)均与太阳经络循行部位有关。五、六经实质研究1.经络说:27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2.脏腑说:脏腑说:o明清以后诸家,大都持六经实质为脏腑之说,认为明清以后诸家,大都持六经实质为脏腑之说,认为各经证候都可以用其所属脏腑来解释。各经证候都可以用其所属脏腑来解释。o目前我们本科教材就是用这种观点为主来阐释伤目前我们本科教材就是用这种观点为主来阐释伤寒论条文的。这种学说把病症具体到脏腑之上,寒论条文的。这种学说把病症具体到脏腑之上,为临床应用伤寒论方提供了依据,也能更好的为临床应用伤寒论方提供了依据,也能更好的结合中医的其它理论。结合中医的其它理论。o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六经病症都能与其所属的脏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六经病症都能与其所属的脏腑连系起来,比如说我们就不能把手太阴肺的病证强连系起来,比如说我们就不能把手太阴肺的病证强与太阴病拉到一起。与太阴病拉到一起。五、六经实质研究2.脏腑说:28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3.气化说:气化说:o(插讲内容:一年分四季五季,为六气所主。其中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共24节气,每四个节气主一气。为o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厥阴风木主气,时令主气为风;厥阴风木主气,时令主气为风;o春风,清明,谷雨,立夏春风,清明,谷雨,立夏少阴君火主气,时令主气为热;少阴君火主气,时令主气为热;o小满,芒种,小满,芒种,夏至夏至,小暑,小暑少阳相火主气,时令主气为火;夏少阳相火主气,时令主气为火;夏至后至后立秋前为暑立秋前为暑o大暑,大暑,立秋立秋,处暑处暑,白露,白露太阴湿土主气,时令主气为湿;夏太阴湿土主气,时令主气为湿;夏至至处暑五气为长夏处暑五气为长夏o秋风,寒露,霜降,立冬秋风,寒露,霜降,立冬阳明燥金主气,时令主气为燥;阳明燥金主气,时令主气为燥;o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太阳寒水主气,时令主气为寒。)太阳寒水主气,时令主气为寒。)五、六经实质研究3.气化说:29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自然界存在着四季的更替和这六种不同的正常气候自然界存在着四季的更替和这六种不同的正常气候的变化,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的气的变化,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这六种气候是万物和人类赖以生存的正常候变化,这六种气候是万物和人类赖以生存的正常气候条件,叫做气候条件,叫做“六气六气”。o太过与不及:即指在甲子纪年中,凡干支俱奇数的太过与不及:即指在甲子纪年中,凡干支俱奇数的阳年为太过,干支俱偶数的阴年为不及。阳年为太过,干支俱偶数的阴年为不及。o气化气化 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变化。用气化的理论解释六经和六经病证的学派称变化。用气化的理论解释六经和六经病证的学派称为气化派。为气化派。五、六经实质研究自然界存在着四季的更替和这六种不同的正常气候30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气化学说来源于气化学说来源于“六气本标中气六气本标中气”理论。古人借用这种方法用理论。古人借用这种方法用来解释伤寒论的六经病证。气化学说的思想基础是来解释伤寒论的六经病证。气化学说的思想基础是“天人天人相应相应”的自然观。而的自然观。而“六气本标中气六气本标中气”的具体内容,见于素的具体内容,见于素问问六微旨大论第六十八和素问六微旨大论第六十八和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o素问素问六微旨大论六气分主六经,并以六气来区分六经的六微旨大论六气分主六经,并以六气来区分六经的性质,并根据这一理论提出六经之间互为中见的特定关系。性质,并根据这一理论提出六经之间互为中见的特定关系。“六气本标中气六气本标中气”的变化规律,如的变化规律,如“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太阴之上,湿气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如下表:如下表:五、六经实质研究气化学说来源于“六气本标中气”理论。古人借用31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纪年年子午子午丑未丑未寅申寅申卯酉卯酉辰戌辰戌巳亥巳亥本本热气气湿气湿气火气火气燥气燥气寒气寒气风气气标少阴少阴太阴太阴少阳少阳阳明阳明太阳太阳厥阴厥阴中中见太阳太阳阳明阳明厥阴厥阴太阴太阴少阴少阴少阳少阳o六气在三阴三阳之上,故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治”,主管之意。六气主管三阴三阳,实际上是指六经的性质。o如子午年,少阴司天,便是热气为本,少阴为标,与少阴相如子午年,少阴司天,便是热气为本,少阴为标,与少阴相表里的太阳为中见。表里的太阳为中见。其余准此。六气本标中气表六气本标中气表五、六经实质研究纪年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巳亥本热气湿气火气燥32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少阳的性质为火,阳明的性质为燥,太阳的性质为寒,厥阴的性质为风,少阴的性质为热,太阴的性质为湿。就三阴三阳之间的关系来说,少阳相火与厥阴风木,阳明燥金与太阴湿土,太阳寒水与少阴君火(热),是脏与腑,阴与阳,表与里的关系,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因而互为中见。o本标以自然界存在的六气为本;三阳三阴为标;因表里相通,故相互表里的两经彼此互为中气。排列顺序根据阴阳的多少。o它对说明三阴三阳的病理机转,推断三阴三阳的病变趋向,有一定的帮助。五、六经实质研究少阳的性质为火,阳明的性质为燥,太阳的性质为33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六气本标中气六气本标中气”从化从化o素问至真要大论在“六气本标中见”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六经变化各有自身的特点,有的从本,有的从标,有的从中。如“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o所谓从本,指病理变化以本气为主,所以说化生于本。少阳本火而标阳,太阴本湿而标阴,标本同气故当从本而化。即少阳的性质为火,太阴的性质为湿,标本性质相同,故从本化。o然少阳太阴亦有中气而不言从中者,以少阳之中厥阴木也,木火同气,木从火化,故不从中也;太阴之中阳明金也,土金相生,燥从湿化,故不从中也。o所以有治太阴不离湿,治少阳不离火之说。所以有治太阴不离湿,治少阳不离火之说。五、六经实质研究“六气本标中气”从化34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少阴太阳从本从标者,以少阴本热而标阴,太阳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者,以少阴本热而标阴,太阳本寒而标阳,标本异气,故或从本或从标,而治之有寒而标阳,标本异气,故或从本或从标,而治之有先后也。然少阴太阳亦有中气,以少阴之中,太阳先后也。然少阴太阳亦有中气,以少阴之中,太阳水也;太阳之中,少阴火也。同于本则异于标,同水也;太阳之中,少阴火也。同于本则异于标,同于标则异于本,故皆不从于中气也。于标则异于本,故皆不从于中气也。o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以阳明之中,太阴湿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以阳明之中,太阴湿土,则燥从湿化矣;厥阴之中,少阳火也,则木从土,则燥从湿化矣;厥阴之中,少阳火也,则木从火化矣。故阳明、厥阴不从标本而从中气也。五行火化矣。故阳明、厥阴不从标本而从中气也。五行之气,以木遇火,则从火化;以金遇土则从湿化;之气,以木遇火,则从火化;以金遇土则从湿化;总不离于水流湿,火就燥,同气相求之义耳。总不离于水流湿,火就燥,同气相求之义耳。五、六经实质研究少阴太阳从本从标者,以少阴本热而标阴,太阳本35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六经从化表解少阳太阴少阴太阳阳明厥阴火阳本标同气,故从本化湿阴热阴寒阳燥阳风阴本标异气,故或从本化或从标化中见太阴燥从湿化少阳风从火化故从中化本标本标标本五、六经实质研究六经从化表解少阳太阴少阴太阳阳明厥阴火阳本标36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4.脏腑经络说:o由于经络与脏腑相配,所以有人认为不应当把经络与脏腑孤立开来,认为六经病就是脏腑经络二者功能紊乱而表现于外的症状。该学说实际上又是经络说与脏腑说的综合学说。当代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认为伤寒论的六经,继承了素问热论的六经学说,而有其脏腑经络的物质基础。o所以,六经是物,而不是六个符号。六经应代表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过程,不是毫不相关的名称。六经概括了十二经,内属于脏腑,是不容怀疑的事实。六经辨证是建立在经络脏腑的物质基础上,决不是空洞和抽象的说教。如太阳病,既有头项强痛的经络病证,又有少腹满,小便不利的膀胱之腑的病症;阳明病既有鼻干、不得汗、嗜卧的经证,又有胃家实的腑证;少阳病既有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的经证,又有口苦、咽干、目眩的腑证。足以证明伤寒论六经的实质是经络和脏腑的结合。五、六经实质研究4.脏腑经络说:37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5.脏腑经络气化综合说:o此学说在脏腑经络说的基础之上,又加入了脏腑经络及气血津液的气化理论,形成了既有物质基础,又有功能活动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显然是对前说的发展。o但需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气化是指物质在脏腑经络作用下相互转化的功能活动,与钱塘二张的气化学说不同。o江西万友生教授在其伤寒知要中指出:六经的实质,是建立在经络脏腑及其气化基础上的。气血津液的气化活动以脏腑为根源,以经络为通道,三者缺一不可。既要注意到脏腑经络形态上的反应,更要注重脏腑经络功能上的气化活动,并把它结合到营卫气血等理论来研究。o何志雄教授也认为伤寒论的六经是脏腑经络功能的概括,营卫气血津液是它的物质基础。五、六经实质研究5.脏腑经络气化综合说:38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6.部位形层说:o持此说者,认为六经代表六个不同的部位或层次。但各人认识又有不同。o如方有执认为:太阳是风寒伤于皮肤,阳明为风寒入于肌肉,少阳为邪入躯壳之内、脏腑之外;三阴则分别为邪气侵入脾、肾、肝。o程郊倩则主张太阳经主皮毛,阳明经主肌肉,少阳经主腠理,太阴经主肢末,少阴经主血脉,厥阴经主筋膜。在内则太阳主胸中,阳明主脘中、少阳主肠中,太阴主大腹,少阴主小腹,厥阴主少腹。o现代有人把六经的三阴三阳分证作为六个病理层次,并用两个或者三个病理层次共同发病或者先后发病解释合病与并病。五、六经实质研究6.部位形层说:39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7.阴阳概念综合说:o姜春华先生认为:伤寒论六经之名虽然来源于素问热论,但其内容实质已经不是经络之旧,张仲景融会了内经全部阴阳的概念,包括了表里、寒热、虚实、经络脏腑、营卫气血、邪正消长等,成为一个多种概念的高度综合体。五、六经实质研究7.阴阳概念综合说:40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8.经界阶段说:o柯韵伯沿袭方有执之意,以为六经之经是地面经界,强调伤寒论三阴三阳的理论,是分区地面,并以地理比类人体。o六段则认为伤寒论是急性发热疾病经过的六个阶段。并提出太阳、阳明、厥阴用于分期,少阳,太阴、少阴则指一种特殊病型。五、六经实质研究8.经界阶段说:41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9.八纲八法说:o持此说者,认为六经的含义就是八纲,六经就是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的代名词。并用八种治法对伤寒论进行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9.八纲八法说:42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10.正邪相争,阴阳消长说:o祝味菊认为:太阳之为病,正气因受邪激而开始合度抵抗也;阳明之为病,元气贲张,机能旺盛,而抵抗太过也;少阳之为病,邪机屡进屡退,抵抗之力未能长期相继也;太阴少阴之为病,正气懦弱,全体或局部之抵抗不足;厥阴之为病,正邪相搏,生死存亡,危机之秋,体现最后之抵抗也。o现代医家多认为三阳证多是表热实证,治疗以祛邪为主,三阴证多是里虚寒证,治疗以扶正为先。这种研究方法,从恒动观出发,揭示了六经病症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改变了从孤立不变看待六经的说法。此说对辨别认识六经病症,掌握六经病的发展转归,有一定启示。五、六经实质研究10.正邪相争,阴阳消长说:43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11.六病说:o持六病说者,认为伤寒论中无六经二字,后世用六经提法不妥,当改称为六病,六病的内涵远比六经大得多。赵锡武认为,太阳至厥阴等六病,系相对独立的六种疾病,各经都可以直接发病,临床也从未见到从太阳依次传到厥阴者。o刘绍武研究员也认为在伤寒论中找不到“六经”立论的有力依据,相反,倒有130条在谈病。六经与六病有本质区别,六经是生理的,有固定循行路线,虽无病其存在依然如故。o伤寒论六病是病理的,是人为划分症候类型的方法,无病则六病不复存在。此说极有道理,若只讲六经辨证,而不讲伤寒原文,则仲景治病之旨,荡然无存。五、六经实质研究11.六病说:44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12.体质学说:根据内经中有关体质的论述结合伤寒论中六经病的特点,认为伤寒论的六经是六种体质类型的人,六经病则是这六种体质的人感受外邪而产生的疾病。五、六经实质研究12.体质学说:根据内经中有关体质的论述45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13.症候群说:o本说多与阶段说相结合,由西医学的概念移植而来。o五十年代,黄文东、金寿山、王新华等都大倡其说,认为六经的实质就是疾病的六个症候群。o其归纳如下:太阳病属于急性传染病初期症候群;阳明病则为增进期渐进到极期间的症候群;少阳病为急性传染病初期和增进期间症候群,类似于亚急性阶段;太阴病为急性传染病初期和增进期间症候群;少阴病近乎急性传染病的极期;厥阴病为急性传染病之极期或危重阶段。此种分法虽然借助于西医学的理论,但仍有不能明白之处。五、六经实质研究13.症候群说:46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14.兴奋抑制说:o五十年代,王慎轩先生从巴甫罗夫学说出发,认为三阳证是兴奋太过而发生的症候群,三阴经是抑制太过而发生的症候群。治疗就是令其恢复正常的兴奋抑制机制。并认为正气是大脑皮层神经反射调节的功能,邪气即外界的刺激。神经系统受外界刺激后,根据兴奋或者抑制的过度的程度,依次分为三阴三阳。五、六经实质研究14.兴奋抑制说:47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15.理想模型说:o有人根据方法论,认为伤寒论六经是用理想化方法建立起来的理想模型。六经病中,太阳病的主要矛盾为相对的阳虚,阳明病的主要矛盾在于阳气过度亢盛,少阳病的主要矛盾在于阳气郁而不伸,三阴病主要矛盾在于局部或全身阳气虚衰。张仲景无法将当时的伤寒病用一种模式概括,于是就不自觉的用了理想化方法,创造了六个理想模式。五、六经实质研究15.理想模型说:48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16.时空说:o岳美中先生认为六经在生理和病理上都是时间和空间的综合概括。空间上把外感热病分为三阴三阳,用之揭示表里寒热,划分病变部位和性质。而三阳三阴的传变顺序,旨在用时间说明六经病证。辨明了空间存在的证和时间发展的候,则治病无往不利。五、六经实质研究16.时空说:49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17.模糊类聚说:o有人用控制论对伤寒论进行了探讨,认为六经就是六种模糊类聚分析,其识别要点主要从正邪(抗干扰力和干扰)、病期(时间)、脏腑经络(病变空间)等因素加以分析。即六经是正邪、时间和表现于脏腑经络之症状间的函数。六经都是时间函数,时间变量是贯穿六经分证的重要因素,六竟识别的主要参数就是各经提纲。五、六经实质研究17.模糊类聚说:50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18.生理病理病症说:o此说主要认为六经实质,必须从生理病理病症及治疗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方可得其真髓。认为六经是建立在人体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基础上的、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的辨证论治的纲领体系。五、六经实质研究18.生理病理病症说:51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19.人体反映状态说o中医理论形成是来源于实践,因此仲景把临床表现划分为六种不同的反映状态。由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个体所处的反映状态各不相同,因此,就有了不同的症候,通过大量的病例印证,得出了六种不同的反映状态,这就是伤寒论六经的实质。五、六经实质研究19.人体反映状态说52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20.神经病理单位说:o太阳为初感期,呼吸型,机体由抑制逐渐转为兴奋过程。阳明为机体兴奋期,以胃肠兴奋为主导。少阳为机体机能紊乱,以消化系紊乱为主导。机制由兴奋向抑制过度。太阴病为机能抑制期、以消化系神经抑制为主导。少阴为机能衰竭期,属循环型或心型。厥阴病为中枢神经衰退期,属脑型,各系机能极度反常。五、六经实质研究20.神经病理单位说:53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21.应激学说:o机体应激分为动员期(太阳)、抵抗期(阳明)和衰竭期(少阴)。但其他三经不能很好解释。o22.系统说:o认为人体是自然界里的一个系统,而六经又是人体母系统中六个互相联系的子系统。人体六经贯穿着整体性、联系性、有序性、动态性四个系统控制论的基本原则。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若系统失控,生理状态变成病理状态,导致系统失调的因素叫做“邪”,调节失控的机能叫做“正”。五、六经实质研究21.应激学说:54五、六经实质研究五、六经实质研究o23.性位向量说:o用阴阳定性,太、少定量,定位和定向则反映疾病过程中的空间和时间。这些都从不同的层面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证治的规律。因此,定性、定位、定向和定量是六经辨证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方法。o以上112为中医理论,1323用的是西医理论或者现代科学的其他理论,为六经实质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值得我们借鉴,也为我们以后写作打开了思路。五、六经实质研究23.性位向量说: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