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有关法律规定(-)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289963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有关法律规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有关法律规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有关法律规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有关法律规定一、概念1、工程质量检测 141号令的定义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指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涉及结构安全项目的抽样检测和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的见证取样检测123号文的定义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项目实施抽样检测,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实施见证取样检测,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检测鉴定,并出具检测报告的活动。GB50618的定义 工程质量检测是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采用试验、测试等技术手段确定建设工程的建筑材料、工程实体质量特性的活动。2、工程质量检测机构141号的定义 检测机构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介机构。123号文的定义 检测机构是指依法取得检测资质证书,开展质量检测,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技术服务型中介机构。GB50618的定义 具有法人资格,并取得相应资质,对社会出具工程质量检测数据或检测结论的机构。3、检测人员123号文的定义 检测人员是指经考核合格,具备相应检测工作能力的检测从业人员。GB50618的定义 检测人员是经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有关机构的考核,从事检测技术管理和检测操作人员的总称二、检测行业管理的依据1、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41号)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渝建发2009123号)其他2、标准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50618-2011)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2010)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分类标准(JGJ/T181-2009)其他三、有关规定和要求(一)资质管理1、资质分类 按141号文及123号的规定,检测机构资质见证取样检测资质专项检测资质 2、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1、地基基础工程检测3、建筑幕墙工程检测4、钢结构工程检测5、建筑门窗检测6、室内环境质量检测 7、建筑节能检测8、市政道路工程检测9、市政桥梁工程检测10、建筑智能检测11、建筑制品检测12、建筑机具和安全生产用品检测13、建筑工程质量鉴定2、资质有效期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不予延期的情形: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的;转包检测业务的;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的;未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测,造成质量安全事故或致使事故损失扩大的;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的;达不到资质标准条件的。3、资质变更 机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应在3个月内到市城乡建委办理变更手续。4、资质增项5、资质重新核定 检测机构因改制、分定、合并、重组或其他原因导致其资质条件发生变化的,应根据变化后实际达到的资质条件,申请重新核定资质、6、申请资质应提交的资料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工商营业执照企业章程、营业场所的证明文件与所申请检测资质范围相对应的计量认证证书所申请开展检测项目及参数需要的主要的检测仪器、设备清单及标准、规范目录清单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的任职文件、职称证书、身份证所申请开展检测项目及参数需要的检测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检测人员岗位证书和社会保险凭证检测机构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措施等7、资质动态管理(二)检测人员管理1、检测人员的上岗资格 检测人员必须具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方面的专业知识,经过岗前培训和考核,取得检测人员岗位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检测工作。2、岗位证书变更与补办3、定期考核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结论为不合格: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未按有关检测标准、规范、规程进行检测的;出具虚假报告的;违反相关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的;超出本人岗位证书所核定的检测项目或参数范围从事检测业务的;超出所在检测单位资质许可范围从事检测业务的;同时受聘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检测机构的;其他不良行为。(三)检测行为管理1、检测委托管理 141号令,第十二条“委托方与被委托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123号文,第二十五条“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项目的抽样检测、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及构配件的见证取样检测、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质量事故鉴定等由项目建设单位委托;质量纠纷及投诉鉴定检测由举证一方或纠纷双方共同委托;进入司法程序的鉴定检测由法院委托,委托方与被委托方应当按要求签订检测合同或委托单”2、检测争议管理 141号令,第十二条“检测结果利害关系人对检测结果发生争议的,由双方共同认可的检测机构复检,复检结果由提出复检方报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备案”。3、报告管理 3、报告管理 141号令第十四条“检测机构完成检测业务后,应当及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签字、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签字人签署,并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或者检测专用章方可生效,检测报告经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确认后,由施工单位归档。见证取样检测的检测报告中应当注明见证人单位及姓名”。123号文“第三十一条”检测报告中的数据及结论必须准确、可靠、全面,字迹清楚,并符合下来规定:检测报告应经检测人员及审核人员、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签字人签字,并加盖重庆市建设工程检测机构检测专用章、计量认证标志;多页检测报告应在侧面骑缝处加盖检测报告骑缝章;检测报告空白栏加划斜杠或加盖“以下空白”章屏蔽;实施见证取样检测的检测报告应加盖“见证取样”章;检测报告应注明取样人员和见证人员的指定单位及姓名。检测报告的检测数据、检测结论、检测日期的等不得更改。检测委托单、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宜采用全市统一的表格格式。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不符合上诉规定以及内容不全、印章不全的,不得作为建设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的依据。出具报告的时间:及时报告签、章:签字:三级签字检测人、审核人、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盖章:检测专用章、CMA标志、骑缝章、见证章注明:“以下空白”、划斜杠、取样人员、见证单位、见证人员报告格式:宜全市统一报告更改:数据结论、日期不得更改4、档案管理 141号令第二十条“检测机构应当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检测合同、委托单、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应当按年度统一编号,编号应当连续,不得随意抽撤、涂改,检测机构应当单独建立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台帐”。123号文“第三十四条”加强检测资料管理,确保检测工作的正常实施及检测资料档案管理的完整,保证检测资料具有可追溯性;检测合同、委托单、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应当按检测项目分类;检测报告应按年连续编号规定,不得抽撤、涂改。5、检测人员行为管理 141号令第十六条“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不得推荐或者监制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6、违法及不合格情况报告制度 141号令第十九条“检测机构应当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以及涉及结构安全检测结果的不合格情况,及时报告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123号文第三十六条“检测机构对检测过程中发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以及涉及结构工程质量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检测项目检测结论不合格的情况,必须在24小时内向负责监督该工程的质量监督机构报告。对检测结论为不合格的检测报告、检测机构应单独建立台帐,并定期报当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7、不良记录 依据: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建质2003113号)第三条“勘察、设计、施工、施工图审查、工程质量检测、监理等单位的不良记录应作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进行年检和资质评审的重要依据”。第八条:质量检测机构以下情况应予以记录:1、未经批准擅自从事工程质量检测业务活动的。2、超越核准的检测业务范围从事工程质量检测业务活动的。3、出具虚假报告,以及检测报告数据和检测结论与实测数据严重不符合的。4、其他可能影响检测质量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建市20079号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诚信行为信息包括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良好行为记录指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或强制性标准,行为规范,诚信经营,自觉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受到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专业部门的奖励和表彰,所形成的良好行为记录。不良行为记录是指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违反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或强制性标准和执业行为规范,经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执法监督机构查实和行政处罚,形成的不良行为记录”。四、监督检查 (一)实施监督的单位 (二)监督检查的内容 141号令:1、是否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资质标准;2、是否超出资质范围从事质量检测活动;3、是否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的行为;4、是否按规定在检测报告上签字盖章,检测报告是否真实;5、检测机构是否按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测;6、仪器设备及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计量认证要求;7、法律、法规规定和的其他事项。123号令:1、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及检测人员资格能力是否符合本办法规定资质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是否超出资质范围从事质量检测活动,是否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的行为;2、检测机构是否按规定承接委托检测业务并签定合同或委托单,是否按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测,是否按规定在检测报告上签字盖章,检测报告是否真实;3、检测资料是否按检测项目分类,并按年度连续编号归档;是否存在抽撤、涂改现象;是否建立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是否严格执行检测质量控制措施;是否建立不合格检测报告台帐;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将不合格报告通知建设单位,并书面报告该工程的质量监督机构。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三)检查的措施 1、要求检测机构或者委托方提供相关的文件和资料;2、进入检测机构的工作场地(包括施工现场)进行抽查;3、组织比对试验验证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4、发现有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要求的检测行为时,责令改正;5、对检测机构或检测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不良行为档案,并通过公众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6、在监督检查中为收集证据,可以对有关试样和检测资料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丢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建设主管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有关试样和检测资料,并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有关试样和检测资料。五、处罚1、(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相应的资质,擅自承担本办法规定的检测业务的,其检测报告无效,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2、(第二十七条)“检测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1年之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3、(第二十八条)“以欺骗、贿赂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撤销其资质证书,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证书;并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第二十九条)检测机构违法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 改正,可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的;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转让资质证书的;使用不符合条件的检测人员的;未按规定上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和检测不合格事项的;未按规定在检测报告上签字盖章的;未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测的;档案资料管理混乱,造成检测数据无法追溯的;转包检测业务的。5、(第三十条)“检测机构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6、(第三十二条)“依照本办法规定,给予检测机构罚款处罚的,对检测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款数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虚假检测报告:4.4.10 检测机构严禁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定为虚假检测报告:不按规定的检测程序及方法进行检测出具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中的数据、结论等实质性内容被更改的检测报告;未经检测就出具的检测报告;超过技术能力和资质规定范围出具的检测报告六、检测责任 第十八条 检测机构应当对其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检测结构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第14讲)考场作文开拓文路能力分解层次(网友来稿)江苏省镇江中学 陈乃香说明:本系列稿共24讲,20XX年1月6日开始在资源上连载【要义解说】文章主旨确立以后,就应该恰当地分解层次,使几个层次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如何分解层次主要取决于表现主旨的需要。【策略解读】一般说来,记人叙事的文章常按时间顺序分解层次,写景状物的文章常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分解层次;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分解层次;议论文主要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顺序来分解层次。当然,分解层次不是一层不变的固定模式,而应该富于变化。文章的层次,也常常有些外在的形式:1小标题式。即围绕话题把一篇文章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再给它们加上一个简洁、恰当的小标题。如世界改变了模样四个小标题:寿命变“长”了、世界变“小”了、劳动变“轻”了、文明变“绿”了。2序号式。序号式作文与小标题作文有相同的特点。序号可以是“一、二、三”,可以是“A、B、C”,也可以是“甲、乙、丙”从全文看,序号式干净、明快;但从题目上看,却看不出文章内容,只是标明了层次与部分。有时序号式作文,也适用于叙述性文章,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明晰的层次。3总分式。如高考佳作人生也是一张答卷。开头:“人生就是一张答卷。它上面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答卷。一般的答卷用手来书写,人生的答卷却要用行动来书写。”主体部分每段首句分别为:选择题是对人生进行正确的取舍,填空题是充实自己的人生,判断题是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问答题是考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份“试卷”设计得合理而且实在,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这就意味着这份人生试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分解层次,应追求作文美学的三个价值取向:一要匀称美。什么材料在前,什么材料在后,要合理安排;什么材料详写,什么材料略写,要通盘考虑。自然段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恰当划分自然段,自然就成为分解层次的基本要求。该分段处就分段,不要老是开头、正文、结尾“三段式”,这种老套的层次显得呆板。二要波澜美。文章内容应该有张有弛,有起有伏,如波如澜。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起伏错落,一波三折,吸引读者。三要圆合美。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要遥相照应,把开头描写的事物或提出的问题,在结尾处用各种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给人首尾圆合的感觉。【例文解剖】话题:忙忙,不亦乐乎 忙,是人生中一个个步骤,每个人所忙的事务不同,但是不能是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忙是问号。忙看似简单,但其中却大有学问。忙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怎么才能忙出精彩,忙得不亦乐乎,却并不简单。人生如同一张地图,我们一直在自己的地图上行走,时不时我们眼前就出现一个十字路口,我们该向哪儿,面对那纵轴横轴相交的十字路口,我们该怎样选择?不急,静下心来分析一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坐标轴才是最重要的。忙就是如此,选择自己该忙的才能忙得有意义。忙是问号,这个问号一直提醒我们要忙得有意义,忙得不亦乐乎。忙是省略号。四季在有规律地进行着冷暖交替,大自然就一直按照这样的规律不停地忙,人们亦如此。为自己找一个目标,为目标而不停地忙,让这种忙一直忙下去。当目标已达成,那么再找一个目标,继续这样忙,就像省略号一样,毫无休止地忙下去,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看到牛顿在忙着他的实验;爱迪生在忙着思考;徐霞客在忙着记载游玩;李时珍在忙着编写本草纲目。再看那位以笔为刀枪的充满着朝气与力量的文学泰斗鲁迅,他正忙着用他独有的刀和枪在不停地奋斗。忙是省略号,确定了一个目标那么就一直忙下去吧!这样的忙一定会忙出生命灵动的色彩。忙是惊叹号。世界上的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大自然亦如此,小蜜蜂在忙,以蜂蜜为回报。那么人呢?居里夫人的忙,以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而得到了圆满的休止符;爱因斯坦在忙,以相对论的问世而画上了惊叹号;李白的忙,以那豪放的诗歌而有了很大的成功;张衡的忙,因为那地动仪的问世而让世人仰慕。每个人都应该有效率的忙,而不是整天碌碌无为地白忙。人生是有限的、短暂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属于他的惊叹号;都应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他的人生精彩篇章。忙是万物、世界、人生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这世上最高级动物的我们,我们在忙什么呢?我们要忙得有意义,有价值,我们要忙出属于我们的精彩。我们的忙不能永远是问号,而应是省略号和感叹号。忙就要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解剖:本文将生活中的一句口头禅“忙得不亦乐乎”机智翻新,拟作标题,亮出一道美丽的风景。并据此展开述说,让人神清气爽。文章开篇扣题,亮出观点:忙,是人生中一个个步骤,不能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然后,作者分别用问号、省略号、惊叹号巧妙设喻,抓住这三种标点符号的特征,摆实事,讲道理,入情入理,入理入心。深刻地阐明人生忙,忙要像问号一样,经常问问自己,不能盲目,不能瞎忙,要忙得有意义;人生如四季一样是有规律的,要选准目标,像省略号一样,毫无休止地忙下去,忙出生命灵动的色彩;而人生有限,每个人都应有限的生命里忙出属于他的惊叹号,忙出人生精彩的篇章。结尾,作者用一个段落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照应题目,有力收束。【精题解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在一处地势十分险恶的峡谷,谷底奔腾着咆哮的急流,峡谷间有一座索桥,几根光秃秃、晃悠悠的铁索横在峡谷间,它是通过这个地方的唯一路径,这里经常有人因为失足而跌入深谷。有一天,有三个人来到了这里。一个聋子,一个瞎子,还有一个健康的人。聋子看看这座桥,很害怕,但是他听不到急流的声音,他用眼睛看着脚下步伐,很顺利地过去了。瞎子不知峡谷的险恶,他心平气和,十分稳妥地通过了。第三个人是健康人,一直犹豫不敢走这索桥,可是又没有其他路可走。于是,他十分紧张地硬着头皮走上索桥,到了桥中央,他看到脚下万丈深渊,云雾升腾,听到谷底急流咆哮,早已两腿颤颤,面如土色,一不小心跌下桥去。请就“不要把困难看得太明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解析:有时候,把困难看得太明白,分析得太透彻,反而会被困难吓倒以至于阻拦我们前进的脚步。倒是那些未把困难完全看清楚而勇往直前的人,更容易达到终点。作者邮箱:13952865227谢谢观赏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