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分析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289386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入产出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投入产出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投入产出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录l起源l概念及原理l投入产出表l投入产出模型目录起源1起源20世纪30年代,列昂节夫(Wassily-Leontief)-美籍俄裔科学家、哈弗大学教授研究美国经济结构,建立了投入产出表.起初未受重视二战后开始受到重视,因为,政府加强控制和干预,需要比较精确、科学的计算工具。起源20世纪30年代,列昂节夫(Wassily2概念及原理l投入产出法就应用于研究国民经济而言,它的主要内容是编制棋盘式的投入产出表和建立相应的线性代数方程体系,构成一个模拟现实的国民经济结构和社会产品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数学模型,综合分析和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再生产的重要比例关系。l投入产出法的投入,是指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产出是指产品生产出来后所分配的去向、流向,即使用方向和数量,又叫流量,例如,用于生产消费、生活消费和积累。概念及原理投入产出法就应用于研究国民经济而言,它的主要内容是3l原理:是L.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在中国,对投入产出分析从经济理论上进行改造后,通常称为投入产出原理,它的理论基础包括劳动价值论、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的理论等等。l基本工具:投入产出表(实物表、价值表)、数学模型原理:是L.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在中国,对投入产出分析从经4投入产出表l投入产出表可分为两类价值型以货币为单位,便于计算和进行部门比较。实物型不受价格等因素的影响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可分为两类5价值型价值型6实物型(在模型中详细介绍)实物型(在模型中详细介绍)7投入产出模型 以全国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为例全国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的任务在于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中实物产品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相互消耗、分配使用的联系,全面揭示产品间的数量依存关系。投入产出模型以全国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为例全8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实物型投入产出表l实物形态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模式实物形态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模式l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特点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特点l确定产品目录确定产品目录BACK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实物形态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模式BACK9v栏目栏目:主栏:投入栏,主要是物质消耗主栏:投入栏,主要是物质消耗宾栏:产出栏,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宾栏:产出栏,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v表格结构表格结构:第:第象限;第象限;第象限。经济含义。象限。经济含义。v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中间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总产品BACK栏目:BACK10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特点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特点l实物表以实物量作为计量单位,各类产品的计实物表以实物量作为计量单位,各类产品的计量单位并不相同,表的纵列不能相加。量单位并不相同,表的纵列不能相加。l实物表所反映的各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实物表所反映的各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基本上是由生产技术条件决定的。联系,基本上是由生产技术条件决定的。l实物表中未列名产品的生产消耗得不到反映,实物表中未列名产品的生产消耗得不到反映,各类产品的中间产品并不完整,所以加上一个各类产品的中间产品并不完整,所以加上一个其他项。其他项。BACK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特点实物表以实物量作为计量单位,各类产品的11确定产品目录确定产品目录l要使被选择列入实物表的各种产品,能反映出要使被选择列入实物表的各种产品,能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l要根据编表的目的来选择产品。要根据编表的目的来选择产品。l要考虑到产品相互间的消耗。要考虑到产品相互间的消耗。l如果各类产品的具体品种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如果各类产品的具体品种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较大,或消耗结构相差悬殊时,可以分的作用较大,或消耗结构相差悬殊时,可以分列出具体品种。列出具体品种。BACK确定产品目录要使被选择列入实物表的各种产品,能反映出一个国家12实物型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实物型投入产出数学模型l直接从表上得到的数量关系式直接从表上得到的数量关系式l引入直接消耗系数的数学模型引入直接消耗系数的数学模型l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l列昂惕夫逆矩阵列昂惕夫逆矩阵l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实例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实例BACK实物型投入产出数学模型直接从表上得到的数量关系式BACK13直接从直接从表表上得到的数量关系式上得到的数量关系式以上实物产品平衡关系式体现了各产品的生产、分配关系:以上实物产品平衡关系式体现了各产品的生产、分配关系:中间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总产品但各式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凑,未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反映但各式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凑,未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反映的数量关系简单化、表面化,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其关系。的数量关系简单化、表面化,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其关系。BACK直接从表上得到的数量关系式以上实物产品平衡关系式体现了各产品14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重要程度:(重要程度:)又称为)又称为投入系数或技术系数,一般用投入系数或技术系数,一般用aij表示,定义为表示,定义为每生产单位每生产单位j产品要消耗产品要消耗i种产品的数量。计算种产品的数量。计算直接消耗系数是为了表明国民经济的生产技术直接消耗系数是为了表明国民经济的生产技术结构。根据定义,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为:结构。根据定义,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为: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重要程度:)又称为投入系15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l直接消耗系数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直接消耗系数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是最重要的基本概念。直接消耗系数是否准确,是投是最重要的基本概念。直接消耗系数是否准确,是投入产出分析成功的基本前提。如何保证直接消耗系数入产出分析成功的基本前提。如何保证直接消耗系数的准确性是投入产出分析始终要关注的基本问题。的准确性是投入产出分析始终要关注的基本问题。l引入直接消耗系数可以将物质生产中的技术联系置入引入直接消耗系数可以将物质生产中的技术联系置入模型中,从而使模型不再局限于行向元素的数量关系模型中,从而使模型不再局限于行向元素的数量关系上,把行与行联结起来,是平衡数量关系得以深化。上,把行与行联结起来,是平衡数量关系得以深化。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是16引入直接消耗系数的数学模型引入直接消耗系数的数学模型引入直接消耗系数的数学模型17引入直接消耗系数的数学模型引入直接消耗系数的数学模型BACK引入直接消耗系数的数学模型BACK18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l完全消耗系数是一般均衡理论相互依存性的思完全消耗系数是一般均衡理论相互依存性的思想的集中体现。想的集中体现。l各种产品生产过程中除了有直接联系外,还有各种产品生产过程中除了有直接联系外,还有间接联系,正是纵横交叉的间接联系传递经济间接联系,正是纵横交叉的间接联系传递经济体系中经济变量的变动,并且形成了产品间的体系中经济变量的变动,并且形成了产品间的一般联系。一般联系。l相应地,各种产品间的相互消耗,除了直接消相应地,各种产品间的相互消耗,除了直接消耗外,还有间接消耗。完全消耗系数是直接、耗外,还有间接消耗。完全消耗系数是直接、间接联系的全面反映。间接联系的全面反映。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是一般均衡理论相互依存性的思想的集中19完全消耗示意图完全消耗示意图图2-1农业对电力的完全消耗示意图完全消耗示意图图2-1农业对电力的完全消耗示意图20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l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产品的生产中,几乎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产品的生产中,几乎都存在这种间接消耗和完全消耗的关系,而充分存在这种间接消耗和完全消耗的关系,而充分理解各种间接消耗关系是充分理解宏观经济问理解各种间接消耗关系是充分理解宏观经济问题复杂性的有力工具。例如,某些表面上看起题复杂性的有力工具。例如,某些表面上看起来毫无联系的部门或产品,实际上都有着比较来毫无联系的部门或产品,实际上都有着比较重要的间接联系。重要的间接联系。l如果能将各部门间、产品间的间接消耗和完全如果能将各部门间、产品间的间接消耗和完全消耗关系计算出来,则对了解和分析国民经济消耗关系计算出来,则对了解和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间、产品间的内在联系,搞好宏观经济各部门间、产品间的内在联系,搞好宏观经济结构的分析和预测是有很大帮助的。结构的分析和预测是有很大帮助的。完全消耗系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产品的生产中,几乎都存在这种21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l定义定义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是指某产品是指某产品j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另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另一产品一产品i的完全消耗量,记为的完全消耗量,记为bij,用,用B来表示完全消耗来表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其计算关系式应该是:系数矩阵。其计算关系式应该是: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全部间接消耗系数全部间接消耗系数l举例说明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假设国民经济只举例说明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假设国民经济只有农业(有农业(1)和工业()和工业(2)两个部门,并且知道它们之)两个部门,并且知道它们之间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为间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为首先分别计算农业和工业的一次间接消耗系数。首先分别计算农业和工业的一次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定义完全消耗系数是指某产品j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另22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图2-2(a)农业产品对农业产品的一次间接消耗为:农业产品对农业产品的一次间接消耗为: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图2-2(a)农业产品对农业产品的23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图2-2(b)农业产品对工业产品的一次间接消耗为:农业产品对工业产品的一次间接消耗为: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图2-2(b)农业产品对工业产品的24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工业产品对农业产品的一次间接消耗为:工业产品对农业产品的一次间接消耗为:图2-2(c)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工业产品对农业产品的一次间接消耗为25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图2-2(d)工业产品对工业产品的一次间接消耗为:工业产品对工业产品的一次间接消耗为: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图2-2(d)工业产品对工业产品的26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根据上面的分析和结果,我们就可以找到某种规律,根据上面的分析和结果,我们就可以找到某种规律,由此得到这两个部门的一次间接消耗的系数矩阵为:由此得到这两个部门的一次间接消耗的系数矩阵为:下面再计算农业和工业的二次间接消耗。下面再计算农业和工业的二次间接消耗。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根据上面的分析和结果,我们就可以找27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图2-3 农业产品对农业产品的二次间接消耗农业产品对农业产品的二次间接消耗为:农业产品对农业产品的二次间接消耗为: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图2-3农业产品对农业产品的二次28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其它二次间接消耗的计算省略。同样,我们仍可找到其它二次间接消耗的计算省略。同样,我们仍可找到某种规律性,并得到二次间接消耗系数矩阵为:某种规律性,并得到二次间接消耗系数矩阵为: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到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到A4,A5,三次、四次、三次、四次、间接消耗系数的结果。所以,间接消耗系数的结果。所以,完全消耗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其它二次间接消耗的计算省略。同样,29完全消耗系数矩阵最终得到的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可表示为:最终得到的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可表示为:BACK完全消耗系数矩阵最终得到的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可表示为:BACK30列昂惕夫逆矩阵 称为称为列昂惕夫逆矩阵列昂惕夫逆矩阵。其对角线元素表示第。其对角线元素表示第i部门要生产一部门要生产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其部门的生产总量必须达到的数量。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其部门的生产总量必须达到的数量。具体地说,具体地说,要保证要保证i i部门能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首先其生产总量就要有部门能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首先其生产总量就要有一个单位的产品,然后由于其自身和国民经济间的相互消耗关系,一个单位的产品,然后由于其自身和国民经济间的相互消耗关系,使得使得i i部门的总产量要超过一个单位。总的看来,这个矩阵的元素部门的总产量要超过一个单位。总的看来,这个矩阵的元素表示表示j j产品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产品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i i产品的完全需要量,这里既包括对产品的完全需要量,这里既包括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又包括对最终产品自身的需求,即对总产品的完中间产品的需求,又包括对最终产品自身的需求,即对总产品的完全需要,所以也可以称作全需要,所以也可以称作最终产品系数矩阵最终产品系数矩阵。列昂惕夫逆矩阵称为列昂惕夫逆矩阵。31举例说明列昂惕夫逆矩阵系数的含义例:已知列昂惕夫逆矩阵系数如表例:已知列昂惕夫逆矩阵系数如表2-2所示所示假设部门假设部门2要增加要增加1个单位最终产品,计算各部门为此应该个单位最终产品,计算各部门为此应该生产的总产品数量。生产的总产品数量。举例说明列昂惕夫逆矩阵系数的含义例:已知列昂惕夫逆矩阵系数如32举例说明列昂惕夫逆矩阵系数的含义举例说明列昂惕夫逆矩阵系数的含义33举例说明列昂惕夫逆矩阵系数的含义从行来看,如果国民经济中各种最终产品增加从行来看,如果国民经济中各种最终产品增加 那么第那么第i部门的总产量要增加部门的总产量要增加 由此我们看出列昂惕夫逆系数是联结最终产品与总由此我们看出列昂惕夫逆系数是联结最终产品与总产品的桥梁。产品的桥梁。Q=(I-A)Q=(I-A)-1-1Y Y BACK举例说明列昂惕夫逆矩阵系数的含义从行来看,如果国民经济中各种34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实例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实例35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实例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实例36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实例BACK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实例BACK37小结:全国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框架关键词: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关键词: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完全需求(最终产品)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完全需求(最终产品)系数;分析思路分析思路 BACK小结:全国实物型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框架关键词:中间产品,最终38模型的应用模型的应用39精品课件精品课件!精品课件!40精品课件精品课件!精品课件!41Thank youThankyou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