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高考复习之一——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鲁科版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1289280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PT 页数:139 大小:5.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高考复习之一——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鲁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一轮高考复习之一——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鲁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一轮高考复习之一——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鲁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高考复习之一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鲁科版1一轮高考复习之一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鲁科版2第一讲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教学分析本讲内容了解化学科学的特点和化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体会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应用;掌握钠与水、氧气的反应;掌握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的反应。2重点突破本讲复习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以Na为载体,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二是把握以下命题热点:Na的强还原性,Na2O2的结构及主要性质,以及有关的计算。第一讲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教学分析33例题处理例1,利用煤油作覆盖层既考查了钠的有关性质,同时避免了Fe(OH)2被氧化,便于对Fe(OH)2的观察,是对常规实验的改进;例2,考查Na2O2的性质,尤其是与H2O、CO2反应的有关计算;例3,以Na与水反应为实验素材,考查实验设计并进行误差分析和有关计算。3例题处理4一轮高考复习之一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鲁科版5一轮高考复习之一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鲁科版6一、化学的含义、作用和发展史1化学的含义、作用化学是在 、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且极具 和 。化学的特征就是 和 。原子原子分子分子性性质变化化创造性造性实用性用性认识分子分子制造分子制造分子一、化学的含义、作用和发展史原子分子性质变化创造性实用性认识72被称为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的四大史实(1)1661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的 概念。(2)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了燃烧现象的 (3)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 。(4)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1基本方法包括 、等。另外还有模型法和假说法。2基本程序 物质的外观性质 物质的性质通过 来验证和探究预测的性质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探讨、归纳、概述,得出物质的性质。三、单质钠的重要性质1物理性质观察察实验分分类比比较预测实验和和观察察(4)1869年,俄国化学家 发现 。门捷列夫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元素元素氧化学氧化学说原子学原子学说观察察2被称为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的四大史实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8小小大大低于低于(1)与非金属反应4NaO2=。2NaO2=。2NaCl2=。2NaS=。(2)与水反应2Na2H2O=。2Na2Na2 2O(O(白色固体白色固体)NaNa2 2O O2 2(淡黄色固体淡黄色固体)2NaCl(2NaCl(白烟白烟)NaNa2 2S(S(爆炸爆炸)2NaOH2NaOHH H2 2小大低于(1)与非金属反应2Na2O(白色固体)Na2O2(9现象及解释:a.;b.;c;d.;e.。浮在水面上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密度比水小熔化成小球熔化成小球钠的熔点低,反的熔点低,反应放放热.四四处游游动生成气体生成气体发出嘶嘶的声音出嘶嘶的声音酚酚酞变红生成碱生成碱现象及解释:a.;b.10(3)与酸反应2Na2H=2NaH2(直接与H反应)(4)与盐溶液反应钠与盐溶液反应,先考虑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考虑NaOH是否与盐反应。投入NaCl溶液中,只有H2放出。2Na2H2O=2NaOHH2投入NH4Cl溶液中,有H2和NH3逸出。2Na2NH4Cl=2NaCl2NH3H2投入CuSO4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和蓝色沉淀生成。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3)与酸反应11四、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四、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2一轮高考复习之一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鲁科版13【温馨提醒】Na2O2跟酸反应时,首先生成的是H2O2,H2O2不稳定分解生成H2O和O2。因H2O2在碱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而在酸性溶液中相对稳定,所以Na2O2与酸反应后,溶液中含有H2O2。Na2O2在空气中,首先和CO2反应,而不是和水反应,这已经由实验(Na2O2在空气中先转化为白色固体而不是潮解)得以证明 金属钠的性质1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反应(1)变化过程【温馨提醒】金属钠的性质1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反应14(2)涉及的主要反应4NaO2=2Na2O,Na2OH2O=2NaOH,2NaOHCO2=Na2CO3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等。2金属钠的置换反应(1)钠可与酸(H)、H2O等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其实质是钠原子与其电离出的H反应,其反应速率取决于溶液中的c(H),c(H)越高,反应速率越大。(2)涉及的主要反应2金属钠的置换反应153金属钠与可溶性盐溶液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后面的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虽然强于H,但其反应速率远小于钠原子与H2O的反应速率,故金属钠投入盐溶液中首先是与水的反应;然后再分析NaOH是否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如果是铝盐溶液,还要考虑钠与铝盐的量的问题,因过量的NaOH能溶解Al(OH)3。3金属钠与可溶性盐溶液反应16 有人设计出一种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让钠与FeSO4溶液反应的方法以验证反应实质。实验时,往100mL大试管中先加40mL煤油,取3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通过长颈漏斗加入FeSO4溶液使煤油的液面至胶塞,并夹紧弹簧夹(如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有关钠反应的现象_ 有人设计出一种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让钠与FeSO17(2)大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_。(3)装置中液面的变化:大试管内;长颈漏斗内 (4)写出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思路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要明确以下三点:(1)钠的物理性质:密度小,熔点低,有金属光泽。(2)钠的化学性质活泼,遇水剧烈反应,生成NaOH和H2。(3)Fe(OH)2为白色絮(2)大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要明确18【自我解答自我解答】(1)有气泡生成,钠熔化成小球且在煤油和FeSO4溶液界面处上下跳动,最终完全溶解(2)下层溶液出现白色絮状沉淀(3)下降上升(4)2NaFeSO42H2O=Fe(OH)2Na2SO4H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实验,他们往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投入金属钠时,看到的现象是_【自我解答】(1)有气泡生成,钠熔化成小球且在煤油和FeS19【解析解析】本题要充分考虑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随着水的消耗及反应的放热使温度升高,而Ca(OH)2微溶且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并且生成NaOH,使溶液中c(OH)增大,促进平衡Ca(OH)2(s)Ca2(aq)2OH(aq)逆向移动,故有Ca(OH)2析出,溶液变浑浊。【答案答案】金属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钠球在液面上迅速游动;有“嘶嘶”声;溶液变浑浊过氧化钠的特性及有关计算【解析】本题要充分考虑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随着水的消耗及20一轮高考复习之一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鲁科版212Na2O2的强氧化性(1)Na2O2与SO2反应:Na2O2SO2=Na2SO4。(2)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将Fe2氧化成Fe3,同时生成Fe(OH)3 沉淀。(3)Na2O2投入氢硫酸溶液中,可将H2S氧化成单质硫,溶液变浑浊。(4)Na2O2投入Na2SO3溶液中,可将SO氧化成SO。(5)Na2O2投入品红溶液中,因其有强氧化性,所以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退色。(6)若将Na2O2投入酚酞溶液中,现象为: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之后又变为无色,同时有无色气泡从溶液中逸出。2Na2O2的强氧化性(3)Na2O2投入氢硫酸溶液中,可223CO2、H2O与Na2O2反应时的几个重要关系Na2O2与CO2、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3CO2、H2O与Na2O2反应时的几个重要关系23(1)气体体积关系由以上方程式得:CO21/2O2H2O1/2O2可见,不论是CO2、H2O(g)的单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混合气体时不论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通过足量Na2O2时,气体体积减半,气体体积的减少量即为生成氧气的量。(2)固体质量关系由化学方程式得:与CO2反应时固体增加的质量是与CO2等物质的量的CO的质量,与H2O反应时固体增加的质量是与H2O等物质的量的H2的质量。据此可得,若H2或者CO或者通式符合(CO)m(H2)n(m0、1、2,n0、1、2)的物质在O2中燃烧,将其产物通过足量Na2O2固体,反应完后,固体增重的质量等于与O2反应的物质的质量(1)气体体积关系(2)固体质量关系24一轮高考复习之一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鲁科版25已知A、B、C、D、E、F、G、H 8种物质,有如图转化关系。其中A、D为淡黄色固体,B、G、H为溶液,H呈浅绿色,E为红褐色沉淀。又知A、F均能使品红溶液退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与G反应的现象是_。(2)A、B分别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各有什么现象?A_,B_。(3)H和B、C反应的离子方程方程式为_现象为 。已知A、B、C、D、E、F、G、H 8种物质,有如图转化关系26(4)将一定物质的量的CH4、O2和A放入一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不断引燃混合气,使其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容器内压强趋于0(在120 时测定),其残余固体溶于水,无气体放出。CH4、O2和A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若取0.1 mol CH4发生上述反应,向残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酸,能放出_mol气体,共可消耗_mol HCl使溶液呈中性。(4)将一定物质的量的CH4、O2和A放入一密闭容器中,用电27(4)常规解法:CH42O2 CO22H2O2CO22Na2O2=2Na2CO3O22H2O2Na2O2=4NaOHO222得:2CH4O26Na2O22Na2CO38NaOH这样与就全部解决了。巧解:根据(CO)nHm可与Na2O2完全反应,可知CH4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进而求得与CH4、O2、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6。【答案答案】(1)有浅黄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2)溶液先变红,后退色溶液变红(3)4Fe28OHO22H2O=4Fe(OH)3(4)常规解法:【答案】(1)有浅黄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28先生成白色沉淀,逐渐变灰绿色,最后转化成红褐色(4)2160.10.6200 时,11.6g 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g,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A5.8gmol1B11.6gmol1C23.2gmol1 D46.4gmol1【解析解析】固体质量增加3.6g,则意味着气体质量减轻3.6g,放出O2的质量为11.6g3.6g8g,n(O2)0.25 mol,则参加反应的n(CO2)n(H2O)2n(O2)0.5 mol,先生成白色沉淀,逐渐变灰绿色,最后转化成红褐色200 时,29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实验平台1)1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总结【答案答案】C C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实验平台1)1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总结【30最后检验产生的气体,知道该反应产生的气体为H2。综合上述各实验的结论,可以得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2钠与水反应的理解(1)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角度来看,它属于置换反应,且是同族元素(Na和H均在元素周期表的A族)之间的置换。(2)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来看,可以用双线桥法分析如下:2Na2H2O=2N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OHH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2该反应中,钠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Na为还原剂,H2O为氧化剂;NaOH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最后检验产生的气体,知道该反应产生的气体为H2。2钠与水反31(3)从离子反应角度来看,它属于离子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由此可知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置换出水中的氢。(4)从反应的热效应角度来看,它属于放热反应,钠熔化成小球即可证明。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钠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的装置如右图所示,该装置(包括水和干燥剂)的总质量为a g,从实验室取出b g(不足量)的钠放入水中,塞紧瓶塞,完全反应后再称量此装置的总质量为c g,试回答:(3)从离子反应角度来看,它属于离子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232(1)实验室取用一小块钠,需要的用品有 .(2)此干燥管的作用是,若不用此干燥管,则测出的相对原子质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若此钠块有极少量被氧化,则会_(3)有同学建议在图中干燥管的上方再连一同样干燥管(设此干燥管质量为m g),其目的是_若所增加干燥管待完全反应后质量变化为m1 g,则依据同学建议,计算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为。(4)又有同学为避免由于行动不够迅速产生偏差,建议在集气瓶中再加一定量的煤油,其目的是.(5)若生成的NaOH溶液恰好使100 mL d molL-1硫酸铝溶液中的Al3+沉淀完全,则d=(以a、b、c的表达式表示)。(1)实验室取用一小块钠,需要的用品有 33一轮高考复习之一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鲁科版34【答案答案】(1)滤纸、小刀、镊子(2)吸收水蒸气,避免集气瓶水蒸气逸出偏小偏大(3)避免空气中水蒸气被干燥剂吸收b(a+b-c)(4)避免钠投入后,立即与水反应,来不及盖上塞子(5)5(a+b-c)3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如下图,甲、乙所示分别来完成下列实验:【答案】(1)滤纸、小刀、镊子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35A钠浮在液面上,并四处游动,最后消失B钠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C反应开始后,溶液由无色变红色D恢复到室温时,烧杯底部有固体物质析出(2)请补充并完成甲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钠向烧杯投入钠的有关操作: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_用镊子夹取切好的金属钠投入到盛有Ca(HCO3)2溶液的烧杯中。(3)某学生用镊子夹住一块钠,按图乙所示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但钠很快脱落,实验没有成功。正确的操作应为 .(1)现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在室温时,向盛有Ca(HCO3)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块金属钠。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_(填字母)。A钠浮在液面上,并四处游动,最后消失(1)现按图甲所示的方36钠沸石钠沸石37【解析解析】(1)钠投入到盛有Ca(HCO3)2溶液的烧杯中,反应原理是钠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钙反应,其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OHCa2HCO=CaCO3H2O,所以现象为A、B、D。(2)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一块绿豆粒大小的钠,并将多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中。(3)由于钠与水反应时熔化为液体,所以无法完成,应用带有一些小孔的铝箔把钠包好,再用镊子夹住。【答案答案】(1)ABD(2)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一块绿豆粒大小的钠,并将多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中(3)用带有一些小孔的铝箔把钠包好,再用镊子夹住【解析】(1)钠投入到盛有Ca(HCO3)2溶液的烧杯中,381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某气体的性质,这种方法属于()A实验法B观察法C分类法D比较法【解析解析】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查研究对象的方法。人们既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也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来进行观察。【答案答案】B1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某气体的性质,这种方法属于()392“假说”在化学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假说”在化学科学发展过程中曾经起到一定的作用,从目前的化学理论看,仍然科学的是()A道尔顿提出的“每一元素的原子以其原子质量为其特征”B贝采里乌斯提出的“不同原子带不同的电性,因而产生吸引力,由此形成化合物”C阿伦尼乌斯提出的“电解质在溶液中会自发离解成带电的粒子”D盖吕萨克提出的“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2“假说”在化学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40【解析解析】同一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存在同位素,可知A项不科学;原子均为电中性,B项不科学;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但原子数目不一定相同,D项不科学;电解质在溶液中会自发离解成带电的粒子,C项科学。【答案答案】C3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解析】同一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存在41【解析解析】一块银白色金属钠在空气中的变化如下:NaNa2ONaOH固体NaOH溶液Na2CO310H2ONa2CO3粉末,整个过程既有氧化还原反应又有复分解反应。【答案答案】D4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钠块,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溶剂量减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B溶液的pH不变,有氢气放出C溶液中的Na数目减小,有氧气放出D溶液中的c(Na)增大,有氧气放出【解析】一块银白色金属钠在空气中的变化如下:NaNa2O42【答案答案】B5(2010洛阳模拟)宇航员翟志刚成功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宇航员出舱时,呼吸所需的氧气来自太空服中的呼吸面具。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的是()AHNO3BH2O2CKClO3 DNa2O2【解析解析】HNO3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分解产生O2的同时产生有毒的NO2,不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H2O2为液态物质,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产生O2,速率不易控制,不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KClO3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时才产生O2,不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Na2O2能够与人呼出的CO2和H2O反应产生O2,最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答案答案】D【答案】B5(2010洛阳模拟)宇航员翟志刚成功完成中4362.1 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O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增加的质量是()A2.1 g B 3.6 g C7.2 g D无法确定【解析解析】在这两个反应中,对Na2O2固体而言,反应中过氧化钠增重的质量相当于水中H的质量,其结果可看作Na2O2 2NaOHO2。62.1 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O和H2组成的混合44在反应中,过氧化钠增重的质量相当于2CO2O2,即2CO的质量,其结果可看作Na2O2 Na2CO3O,所以增加的质量为CO和H2质量之和。【答案答案】A在反应中,过氧化钠增重的质量相当于2CO2O2,即2CO45课堂新坐标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课堂新坐标 博学而笃志4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进入创新设计做题进入创新设计做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进入创新设计做题47氯气的稀释氯气的稀释氯气的稀释48第二讲氯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1教学分析本讲内容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了解氯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重要性质,Cl2的毒性及对环境的影响;掌握Cl2的实验室制法。2重点突破本讲复习的重点有两个:一是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尤其是Cl2的氧化性和氯水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二是掌握实验室制取Cl2的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除杂、验满、尾气处理等知识。3例题处理例1,设计实验、归纳结论;考查氯水成分的多样性。例2,考查HClO的强氧化性,对学生实验方案设计的文字表达要求较高;例3,设计实验,考查Cl2的制备、性质检验、尾气处理等知识。第二讲氯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1教学分析491氯气的物理性质2氯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1)与金属Na、Cu、Fe的反应(2)与非金属H2、P的反应(3)与水的反应(4)与碱的反应(5)与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反应 1氯气的物理性质50一、氯气的物理性质黄绿色黄绿色气体气体刺激性刺激性大大【温馨提醒】闻有毒气体及未知气体的方法是: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一、氯气的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刺激性大【温馨提醒】51二、氯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1与金属反应(1)与钠反应:化学方程式2NaCl2 2NaCl;现象:。(2)与铜反应:化学方程式CuCl2 CuCl2;现象:。(3)与铁反应:化学方程式2Fe3Cl2 2FeCl3;现象:。燃燃烧,产生白烟生白烟燃燃烧,产生棕黄色烟生棕黄色烟燃燃烧,产生棕色的烟生棕色的烟2与非金属反应(1)与H2反应:化学方程式H2Cl2 2HCl;现象:点燃时火焰 色,同时在集气瓶中有 ,混合光照 。苍白白 白白雾爆炸爆炸(2)与P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2P3Cl2 2PCl3(液),b2P5Cl22PCl5(固);现象 。产生白色烟生白色烟雾二、氯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燃烧,产生白烟燃烧,产生棕黄色烟燃烧523与水反应(1)Cl2溶于水:化学方程式Cl2H2O HClHClO(2)氯水见光(或受热):化学方程式2HClO 2HClO24与碱反应(1)与烧碱反应: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2)制取漂白粉: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5与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反应(1)与NaBr反应:化学方程式Cl22NaBr=2NaClBr2(2)与H2S气体反应:化学方程式Cl2H2S=2HClS3与水反应4与碱反应5与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反应53(3)与SO2水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Cl2SO22H2O=H2SO42HCl(4)与FeCl2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Cl22FeCl2=2FeCl36氯气的用途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杀菌、消毒、漂白,制 、氯仿等有机溶剂和农药。盐酸酸漂白漂白剂(3)与SO2水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Cl2SO22H2O54新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1成分由Cl2H2O HClHClO可知:(1)三种分子:Cl2、HClO、H2O(2)四种离子:ClO、Cl、H、OH2性质(1)有黄绿色和刺激性气味。(2)有强酸性。(3)有强氧化性:如Cl22Fe2=2Fe32Cl。(4)有漂白杀菌性:如新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1成分2性质55(5)与Ag生成沉淀:如AgNO3 AgCl3Cl2H2O HClHClO平衡移动的应用(5)与Ag生成沉淀:如AgNO3 56一轮高考复习之一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鲁科版57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四个实验探究氯水的成分,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1)实验得出的结论_(2)指出实验和实验中的“实验现象”:_,_。(3)实验中“实验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四个实验探究氯水的成分,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58【思路点思路点拨】氯水中存在:Cl2H2O HClHClO,通过AgNO3溶液检验Cl的存在。通过淀粉KI试纸检验氯水中存在Cl2,发生的反应为:Cl22KI=I22KCl。通过氯水能与Na2CO3溶液反应说明氯水中存在HCl,发生的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自我解答自我解答】(1)氯水中含有Cl(2)溶液退色有气泡冒出(3)取一片淀粉KI试纸,置于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试纸上【思路点拨】氯水中存在:Cl2H2O HC59 (1)若将实验中的试纸换为pH试纸,能否测出氯水的pH?(2)若该小组使用的是久置的氯水,实验方法不变,是否还能出现上述现象?【答案答案】(1)不能。若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由于氯水中含有HClO,能将pH试纸氧化退色。(2)久置氯水变成稀盐酸,实验、还会出现上述现象,实验中淀粉KI试纸不会变蓝。HClO及次氯酸盐的性质 (1)若将实验中的试纸换为pH试纸,能否测出氯水602漂白性2Cl22Ca(OH)2=2H2O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Ca(ClO)22HCl(稀)=CaCl22HClOCa(ClO)2CO2H2O=CaCO32HClO 【深化提醒】常见的能用于漂白的物质及其漂白原理如下:CaCl2Ca(ClO)漂白粉漂白粉1HClO的性质(1)不稳定性:2HClO 2HClO2久置氯水变为盐酸溶液(2)强氧化性(漂白性)(3)弱酸性:酸性比H2CO3弱2漂白性【深化提醒】CaCl2Ca(ClO)漂白粉161某化学研究小组的成员经过学习得知,Cl2与H2O发生下列化学反应,并且HClO具有比Cl2更强的氧化性。Cl2H2O=HClHClO某化学研究小组的成员经过学习得知,Cl2与H2O发生下列化学62他们为了探究新制饱和氯水的组成和性质而进行了科学实验:先观察了氯水的外观性质以后,用胶头滴管将该氯水逐滴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边滴边振荡,并连续观察现象,发现溶液的红色逐渐退去而得无色溶液。以下的一些问题需要请你来配合回答:(1)请写出新制饱和氯水中含有氯元素物质的化学式:_(2)若不再进行更多的实验,请说明能快速判断氯水中含有Cl2的主要依据:他们为了探究新制饱和氯水的组成和性质而进行了科学实验:先观察63(3)根据预测,实验中溶液红色退去的原因可能有两种,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之:_(4)他们又要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溶液红色退去的原因究竟是上述中的还是,在此之前先做了实验方案的设计。请你简述实验的方法、现 象和结论:(3)根据预测,实验中溶液红色退去的原因可能有两种,请用简要64【答案答案】(1)Cl2、HCl(或Cl)、HClO (2)氯水显浅黄绿色 (3)HCl中和了NaOHHClO漂白(氧化)了酚酞【答案】(1)Cl2、HCl(或Cl)、HClO65(4)取无色溶液3 mL盛于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2滴NaOH溶液,振荡,观察现象。若溶液复现红色,则证明溶液红色退去的原因是而不是;若溶液仍为无色,则证明溶液红色退去的原因是而不是。某消毒液为无色溶液,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发现试纸先变蓝后退色。则该消毒液溶质的主要成分可能是()AKMnO4 BH2O2CNaClO DNH3H2O【解析解析】NaClO水解显碱性,且具有强氧化性,有漂白性。【答案答案】C(4)取无色溶液3 mL盛于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2滴Na66氯气的制法实验探究(实验平台2)1工业制法(1)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2NaOHCl2H2(2)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制得金属钠),化学方程式为 2NaCl(熔融)2NaCl2氯气的制法实验探究(实验平台2)2NaCl2H2O 672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用强氧化性物质(如MnO2、KMnO4、KClO3、NaClO等)和浓盐酸反应。MnO2、KMnO4分别与浓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2)制气类型:固液 气(注意:KMnO4与浓盐酸的反应不需加热)。(3)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2实验室制法68(4)净化装置:用饱和食盐水或水洗气法除去HCl,再用浓H2SO4干燥。(5)尾气吸收装置:用强碱溶液吸收多余的Cl2,防止污染大气。(6)实验装置(4)净化装置:用饱和食盐水或水洗气法除去HCl,再用浓H269 (2009杭州模拟)为了讲授“氯气的性质和用途”,李老师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其中A是连有注射器针头的橡皮管,针头已插入并穿过橡皮塞)进行了教学。试回答下列问题:(1)乙中的现象是_丙中的现象是_丁中的现象是_分离丁中液体的方法是_ (2009杭州模拟)为了讲授“氯气的性质和用途”,70(2)橡皮管连通后,分液漏斗中的气体压强P1和烧瓶中的气体压强P2的关系为P1_P2(填“”或“”或“”),连接橡皮管的目的是_(3)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已知氯气与冷水的反应为Cl2H2O HClHClO你认为使有色布条退色的是什么物质?试用实验证明你的推论,写出操作方法、假设和推论。【答案答案】(1)干燥的红色布条不退色湿润的红色布条退色下层CCl4层呈紫红色用梨形分液漏斗分液(2)橡皮管连通后,分液漏斗中的气体压强P1和烧瓶中的气体压71(2)有利于球形分液漏斗里浓盐酸顺利流入烧瓶里(3)MnO24H2Cl Mn2Cl22H2O(4)使有色布条退色是HClO的作用。实验验证方法为:a.干燥的Cl2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退色,说明Cl2本身没有漂白作用。b.在干燥有色布条上滴加盐酸,结果没有退色现象,说明盐酸及水没有漂白作用;c.在干燥有色布条上滴加新制氯水,结果有色布条退色。在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说明HClO有漂白作用。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如图所示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2)有利于球形分液漏斗里浓盐酸顺利流入烧瓶里已知常温72【解析解析】锥形瓶中KClO3与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处气体呈黄绿色;氯气与NaBr溶液反应置换出Br2,处呈橙色;遇KI淀粉溶液,置换出I2,而I2遇淀粉变蓝色;氯气可被NaOH溶液吸收,处棉球仍为白色。【答案答案】A【解析】锥形瓶中KClO3与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处气体731下列有关氯元素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电解质,漂白粉是混合物B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分子具有强氧化性C随着化合价的升高,氯的含氧酸酸性和氧化性均逐渐增强D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解析解析】氯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随着化合价的升高,氯的含氧酸氧化性逐渐减弱;因为氯水能将pH试纸漂白,所以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答案答案】D1下列有关氯元素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解742如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退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A浓H2SO4B饱和NaCl溶液C浓NaOH溶液 D浓NaBr溶液【解析解析】当打开B时,干燥的氯气直接进入C试管,C中红色布条不退色;当关闭B时,Cl2先进入D瓶,C中红色布条退色,说明进入了漂白性物质,干燥的Cl2无漂白作用。通过浓H2SO4,C中布条仍不退色,通过NaOH溶液,将Cl2吸收,通过NaBr溶液,也将Cl2吸收,故A、C、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若通过B选项的饱和NaCl溶液,进入C试管的是潮湿的Cl2,其中含有HClO,故使有色布条退色。【答案答案】B2如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753(2009山东)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B 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C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D1.12 L Cl2含有1.7NA个质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氯元素的结构及氯气的性质。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既可升高也可降低,A项错误;同位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相同,B项错误;在饱和食盐水中氯离子浓度大,氯气在其中的溶解度小,收集氯气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C项正确;1.12 L氯气,没有指明状况,D项错误。【答案答案】C3(2009山东)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解析764(2010江西联考)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A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退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解析解析】氯水中使有色布条退色的是HClO分子;呈现黄绿色的是Cl2分子;能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Cl,但前提是不能加入盐酸酸化(引入了Cl);加入NaOH溶液,中和HCl和HClO,使氯气与水的反应平衡Cl2H2OHClHClO正向移动,黄绿色消失。综合以上分析,选B。【答案答案】B4(2010江西联考)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775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1)若用含有0.2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制得的Cl2体积(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 L的原因是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作用_,现象是 。装置D和E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装置F的作用是 。5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78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_与_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填写试剂或用品名称)。【解析解析】根据图示结合Cl2的性质分析解答:(1)浓盐酸变稀后反应停止,0.2 mol HCl不能全部反应。(2)B装置用于检验水蒸气,可用无水CuSO4。D、E中的现象对比,可证明干燥的Cl2无漂白性。F装置用于吸收Cl2,G装置吸收HCl气。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9(3)在F、G之间增加一个检验是否有氯气的装置即可证明,装置中可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或湿润的淀粉KI试纸,若不退色或不出现蓝色,证明无Cl2。【答案答案】(1)0.2 mol浓盐酸不能完全反应,故生成的氯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 L(2)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的存在白色粉末变蓝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而湿润的氯气具有漂白性吸收氯气ClAg=AgCl(3)FG湿润的红色布条或湿润的淀粉KI试纸(3)在F、G之间增加一个检验是否有氯气的装置即可证明,装置80课堂新坐标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课堂新坐标 博学而笃志8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进入创新设计做题进入创新设计做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进入创新设计做题82一轮高考复习之一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鲁科版83第三讲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1教学分析本讲内容了解几个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熟悉两种溶液配制的原理、仪器、操作步骤及误差分析。2重点突破本讲内容是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是命题的热点,复习时突破两点:一是从概念入手,能够正确判断问题的正误;二是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以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3例题处理例1,考查几个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NA应用的注意事项;例2,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例3,注意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例4,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仪器、步骤及误差分析。第三讲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1教学分析84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物质的量(2)阿伏加德罗常数(NA)2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1)摩尔质量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85(2)气体摩尔体积3物质的量浓度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主要仪器(2)容量瓶的使用(3)配制步骤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86一轮高考复习之一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鲁科版87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物质的量(n)(1)概念:用 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作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体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2)单位:,简称 ,符号 。(3)微粒数(N)、物质的量(n)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关系n ,利用该关系式,已知其中任意两个量,可以求第三个量。2摩尔(mol)(1)概念:摩尔是 的单位,1 mol物质含 有个微粒。(2)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0.012kg12C摩摩尔尔摩摩mol物物质的量的量阿伏加德阿伏加德罗常数常数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2摩尔(mol)0.012kg12C摩88用mol为单位只能用于物质的 粒子,如 .或它们的特定组合。不能用于宏观物质。用mol为单位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符号。3阿伏加德罗常数(NA)(1)含义: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约为6.021023,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2)单位:,符号 。质量物质的量粒子数微微观分子、原子、分子、原子、离子、离子、电子、子、质子、中子子、中子0.012kgmol1NA6.021023mol1用mol为单位只能用于物质的 粒子,89二、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1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 。(2)单位:或 。(3)数值:当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1时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 (.。.4).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式:n。kgmol1gmol1相相对分分(原原)子子质量。量。(4)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式:n 。m M质量量二、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kgmol1gmol1相对902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一定 下,单位物质的量的 所占的体积。(2)单位:或 。(3)数值:在标准状况下(指温度为 ,压强为 约等于 )。(4)适用范围:只适用于气体,不适用于固体和液体。(5)物质的量(n)、气体的体积(V)和气体摩尔体积(Vm)在标准状况下三者关系式:n 。三、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 来表示溶液组成的 物理量。Lmol1m3mol10101kPa22.4Lmol1物物质的量的量温度和温度和压强强气体气体VVm 2气体摩尔体积三、物质的量浓度Lmol1m3mol912单位 或 。3表达式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nB)、溶液体积(V)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B)三者关系式:cB 。4应用注意事项(1)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也不等于溶剂体积与溶质体积的和,必须通过溶液的质量和密度计算。(2)体积的单位通常用升(L)。(3)溶质可以是 、某些或其他特定组合。molL1molm3单质化合物化合物离子离子2单位3表达式4应用注意事项molL1molm92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主要仪器 、。2容量瓶的使用(1)瓶上标注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和 。托托盘天平天平量筒量筒烧杯杯玻璃棒玻璃棒容量瓶容量瓶胶胶头滴管滴管温度温度(20(20容量容量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2容量瓶的使用托盘天平量筒烧93(2)常见规格50 mL、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等(3)使用注意事项 (填“能”或“不能”,下同)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作为反应容器或长期贮存溶液的容器;加入过冷或过热的液体。3配制的主要过程计算称量(或量取)并冷却移液 定容摇匀并装瓶。用图表示为:不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不能溶解溶解(或稀或稀释)洗洗涤(2)常见规格(3)使用注意事项 (填“能”或“不94一轮高考复习之一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鲁科版95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及概念辨析1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及概念辨析1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962万能恒等式2万能恒等式97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5.6 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B标准状况下,14 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AC标准状况下,22.4 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AD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示范解析示范解析】A项,在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5.6 L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远大于0.25 mol;B项,14 g氮气物质的量为0.5 mol,含电子数为7NA,B错;C项,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标准状况下,22.4 L任何气体其物质的量均为1 mol,故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A;D项,由方程式2Al2NaOH6H2O=2NaAl(OH)43H2可知,每生成1 mol H2,转移电子为2 mol,即2NA。【答案答案】C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示范98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B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数目为0.36.021023C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6.021023D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6.021023E48 g 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F常温常压下,4.6 g NO2气体含有1.811023个NO2分子G0.5 molL1 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H标准状况下,33.6 L H2O含有9.031023个H2O分子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99【解析解析】A项,标准状况下2.24 L CO2为0.1 mol,含0.3 mol原子,未指明标准状况,不正确;B项,由于NH水解使溶液中NH少于0.3 mol,不正确;C项,硝酸足量时FeFe3,5.6 g(0.1 mol)铁失去电子0.3 mol,而硝酸不足量时FeFe2,由于硝酸的量未知,故失去电子数不确定,应介于0.2 mol0.3 mol之间,不正确;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键,则4.5 g SiO2晶体中含SiO键:40.3 mol,D项正确;48 g O3为1 mol,E项正确;常温常压下4.6 g NO2为0.1 mol,由于2NO2 N2O4,其分子数应【解析】A项,标准状况下2.24 L CO2为0.1 mo100【答案答案】DE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2推论小于0.16.021023,而大于0.056.021023,F项不正确;G项没有指明CuCl2溶液的体积,且Cu2水解,无法确定Cu2数目,不正确;H项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33.6 L H2O并不是1.5 mol,不正确。【答案】DE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内容2推论小于0.101深化提醒其推论可依据以下关系自主推导pVnRTpV(m M)RTpMRT 深化提醒其推论可依据以下关系自主推导102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103【解析解析】A项N2和CO摩尔质量相同,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所含原子数也相同;B项同温、同体积而压强不同时H2和N2物质的量不同,原子个数也不同;C项C2H4和C3H6的碳氢个数比相同,当密度、体积相同时质量相同,原子的总物质的量也相同;D项与B项相似,当温度不同时,原子个数不相同。【自我解答自我解答】AC依照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D同温同体积的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解析】A项N2和CO摩尔质量相同,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相104【解析解析】这是一个考查气体性质的综合题,涉及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密度、体积、压强、摩尔质量等多个概念,看上去十分复杂,但只要熟练掌握了阿伏加德罗定律,就可以迅速求解。A、B、C都是同温同压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任何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都是一定的,且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密度与摩尔质量间呈正比例关系,因此A和B都不正确,而C正确的。选项D所涉及的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变形,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其压强越大,因此D是正确的。【答案答案】CD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1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溶液的密度为 gcm3,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则【解析】这是一个考查气体性质的综合题,涉及气体物质的物质的1052气体溶于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在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气体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式中为溶液密度,M为气体的摩尔质量,V气为气体体积,V水为水的体积。3溶液的稀释和混合(1)稀释:溶质在稀释前后质量和物质的量不变。c1V1c2V2(c1、c2为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V1、V2为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m1A%m2B%(m1、m2为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A%、B%为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2气体溶于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式中为溶液密度,M为气体106(2)混合:相同溶质不同浓度溶液混合,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质量在混合前后不变。m1A%m2B%(m1m2)C%(m1、m2为混合前溶液的质量,A%、B%为混合前溶质的质量分数,C%为混合后溶质的质量分数)混合后溶液体积不变:c1V1c2V2c混(V1V2)(混合前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混合后溶液体积改变:c1V1c2V2c混V混(V混 )(2)混合:相同溶质不同浓度溶液混合,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107 50 g浓度为c molL1,密度为 gcm3的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0.5 c molL1,则加入水的体积为A小于50 mLB等于50 mLC大于50 mL D等于50/mL【示范解析】设加入水的体积为V,由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得:c molL1 0.5c molL1。化简可得:V50100后,V(100 50)mL,因为氨水的密度随浓度的减小而增大,即后,所以V50 mL,C正确。【答案】C 50 g浓度为c molL1,密度为 gcm108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1和b molL1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A2w1w2 B2w2w1Cw22w1 Dw1w22w1【答案】C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1和b mol109一定物一定物质的量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及度溶液配制及误差分析差分析(实验平台3)1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mol/L)2使用容量瓶的注意事项(1)根据所配溶液的体积选取合适规格的容量瓶。如配950 mL某浓度溶液应选用1 000 mL的容量瓶。(2)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3)容量瓶中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溶解或稀释,容量瓶也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不能用来长期贮存溶液。(4)在容量瓶的使用过程中,移动容量瓶,手应握在瓶颈刻度线以上部位,以免瓶内溶液受热而发生体积变化,使溶液的浓度不准确。(5)容量瓶上标有温度(20)、容量和标线(刻度线)。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及误差分析(实验平台3)2使110一轮高考复习之一认识化学科学ppt课件鲁科版1113误差分析(1)根据c(B)n(B)/V,可确定误差分析的关键是看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情况;凡是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的操作,或是使溶液体积增大的操作都使结果偏低,即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反之则偏高。(2)读数误差:读数时视线、刻度线、凹液面最低点要在同一水平面上,否则会造成读数误差。深化提醒深化提醒把公式变换c能较快地判断出误差。例如:(1)若称量固体溶质时,操作无误,但所用砝码生锈,m偏大,结果偏高。(2)若没有洗涤烧杯内壁,使n减小,结果偏低。(3)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或定容后反复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则对结果无影响。(4)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如右图所示)。仰视刻度线:由于操作时以刻线度为基准加水,故加水 量增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c偏小。俯视刻度线:加水量减少,溶液体积变小,故c偏高。3误差分析深化提醒把公式变换c能较快地判断出误差。例112有下列化学仪器: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量筒,容量瓶,胶头滴管,细口试剂瓶,标签纸。(1)现需要配制500 mL 1 molL1硫酸溶液,需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