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技术管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018879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与技术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质量与技术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质量与技术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与技术管理质量与技术管理悼念亡者上海倒楼上海倒楼九江大桥九江大桥凤凰桥凤凰桥楼歪歪楼脆脆楼脆脆大火后大火后3.133.13事故事故,九死一生九死一生二、对质量、二、对质量、技术的一些认识技术的一些认识2.1.12.1.1中国目前建筑质量整体状况中国目前建筑质量整体状况平均使用寿命平均使用寿命2530年年 英国英国130年、美国年、美国75年。政府号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升年。政府号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升使用寿命到使用寿命到100年。年。实际合格率非常低实际合格率非常低建筑垃圾将给环境带来巨大威胁建筑垃圾将给环境带来巨大威胁不断发生因质量问题引起的事故不断发生因质量问题引起的事故2.1对建筑产品质量的一些认识对建筑产品质量的一些认识2.1.2建筑产品(商品房)的品质的认识建筑产品(商品房)的品质的认识内在品质内在品质 性能性能/寿命寿命/安全性安全性/维修性维修性外观品质外观品质 裂裂/漏漏/观感观感环境品质环境品质 交通交通/配套配套/采光采光/视野视野/空气空气/噪音噪音2.1.3对建筑产品质量特点的认识对建筑产品质量特点的认识影响因素多影响因素多 人人/机机/料料/法法/环环质量波动大质量波动大 产品单一性产品单一性/野外作业野外作业/手工操作手工操作/工艺不规范工艺不规范质量变异大质量变异大 人、机、料、法、环等任一因素的改变均可能引起系统因素的质人、机、料、法、环等任一因素的改变均可能引起系统因素的质量变异,产生质量事故量变异,产生质量事故容易误判容易误判 工序交接多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隐蔽工程多终检的局限性终检的局限性 竣工验收的表面化竣工验收的表面化/追溯性不强追溯性不强2.1.4 对相关方质量关注点的认识对相关方质量关注点的认识政府部门政府部门 分户验收的要求分户验收的要求 过程监控缺失过程监控缺失建设单位建设单位 外观(外观(裂裂/漏漏/偏偏)、环境)、环境小业主小业主 外观(外观(裂裂/漏漏/偏)偏)、环境、环境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 外观(外观(裂裂/漏漏/偏)偏)2.1.5对建筑产品安全性对建筑产品安全性(耐久性耐久性)的认识的认识2.1.5.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八大劣化现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八大劣化现象中性化中性化强度劣化强度劣化钢筋腐蚀钢筋腐蚀 开裂开裂冻害冻害大挠度变形大挠度变形漏水漏水表面劣化表面劣化2.1.5.2八大劣化现象之间的关系八大劣化现象之间的关系 2.1.5.3 日本对混凝土劣化现象的调查日本对混凝土劣化现象的调查 2.1.5.4 日本对混凝土劣化原因的调查日本对混凝土劣化原因的调查 2.1.6常见通病(裂、漏、偏)与劣化关系的认识渗渗/漏水漏水开裂开裂/空鼓空鼓尺寸偏差尺寸偏差中性化中性化强度劣化强度劣化钢筋腐蚀钢筋腐蚀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开裂冻害冻害大挠度变形大挠度变形表面劣化表面劣化漏水漏水2.1.7 相关行为与常见通病(裂、漏、偏)相关行为与常见通病(裂、漏、偏)关系的认识关系的认识裂裂漏漏偏偏裂裂漏漏偏偏土方回填土方回填防水取消防水取消施工冷缝施工冷缝大体积砼大体积砼施工缝施工缝预埋管线预埋管线钢筋保护层钢筋保护层养护养护支撑体系支撑体系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梁板一起浇梁板一起浇工期工期浮浆浮浆设计不当设计不当板厚板厚2.1.8 对目前我国设计现状的认识对目前我国设计现状的认识国家国家中国中国美国美国英国英国法国法国加拿大加拿大日本日本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意大利意大利活荷标准值活荷标准值20202424252520202424292930302424 一些国家办公楼活荷标准值一些国家办公楼活荷标准值(MP)一些国家的荷载系数一些国家的荷载系数 荷载设计值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荷载标准值荷载系数荷载系数中国中国英国英国美国美国日本日本活载活载1.41.41.61.61.71.71.81.8恒载恒载1.21.21.41.41.41.41.41.4 一些国家的混凝土的强度系数一些国家的混凝土的强度系数材料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强度系数材料强度系数国家国家中国中国美国美国英国英国日本日本混凝土强度系数混凝土强度系数1.351.351.51.51.51.51.51.52 2.2.12.1 技术技术 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2 2.2.2.2.2科学科学 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2.2对技术的一些认识对技术的一些认识2.22.2.3.3 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 中国传统无科学,也无现代意义的技术中国传统无科学,也无现代意义的技术技术层次低、是方法;科学是上层建筑、是方法论技术层次低、是方法;科学是上层建筑、是方法论 科技一起连用,并不科学,容易产生误解科技一起连用,并不科学,容易产生误解2.22.2.4.4 对科技重要性的认识对科技重要性的认识 技术:质量、安全的保证技术:质量、安全的保证 科研: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科研: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三、技术、质量管理环境技术、质量管理环境3.13.1社会环境社会环境3.1.1约束不足约束不足 自然规律自然规律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3.1.2内驱力不够内驱力不够以关系和利益驱动为主以关系和利益驱动为主质量没有成为核心竞争力质量没有成为核心竞争力3.2管理体制管理体制3.2.1 政府管理政府管理 3.2.2设计与施工设计与施工 设计独立性不强设计独立性不强 设计与施工脱节设计与施工脱节 设计协调与系统性不足设计协调与系统性不足3.2.3承包方式承包方式 肢解工程肢解工程 无总包无总包3.3责任主体管理行为3.3.1建设单位建设单位 三边工程三边工程 不合理进度不合理进度不合理造价不合理造价重装修轻主体重装修轻主体 3.3.2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无总包能力无总包能力 管理人员素质管理人员素质 劳务队伍素质劳务队伍素质工期制约工期制约 3.3.3设计单位设计单位 独立性不强独立性不强 施工单位参与不多施工单位参与不多及时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不足及时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不足3.3.4监理单位监理单位 独立性不够独立性不够 3.4 材料市场材料市场假冒伪劣假冒伪劣 钢管钢管直角扣件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对接扣件规范规范3.851.321.461.84实测实测3.0460.8240.8530.934相差相差0.8040.4960.6070.906四、四、对项目管理的一些认识对项目管理的一些认识4.1.1 项目的概念项目的概念 是为实现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任务。包含有又下共同的要素:有明确且具体的目标有明确且具体的目标具有一次性具有一次性工作范围需要定义工作范围需要定义有经费、时间及质量指标的要求有经费、时间及质量指标的要求 4.1项目项目项目与日常运作的区别项目与日常运作的区别4.1.2 项目的属性项目的属性独特性独特性一次性一次性多目标性多目标性生命周期性生命周期性相互依赖性相互依赖性冲突性冲突性 4.2.1 项目管理的概念项目管理的概念 项目管理是一种基于系统思想与权变理念、面向对象的组织管理方法论。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种管理活动 是一种组织方式是一种组织方式 是一套管理方法是一套管理方法 是一门管理学科是一门管理学科 4.2项目管理项目管理4.2.2 项目管理的特点项目管理的特点 对象:项目对象:项目 思想:全过程贯穿系统工程的思想思想:全过程贯穿系统工程的思想 组织:临时性、柔性和扁平化组织:临时性、柔性和扁平化 体制:基于团队管理的个人责任制体制:基于团队管理的个人责任制 方式:目标管理方式:目标管理 要点:创造管理环境要点:创造管理环境 方法:先进性和开放性方法:先进性和开放性 4.2.3 项目管理的内容项目管理的内容明确目标明确目标目标分解目标分解任务分解任务分解统筹安排统筹安排动态控制动态控制工作分解结构工作分解结构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挣值方法挣值方法里程碑图里程碑图甘特图甘特图累积费用曲线累积费用曲线资源负荷图资源负荷图项目管理方法体系框架示意图项目管理方法体系框架示意图启动启动计划计划控制控制执行执行收尾收尾4.2.4项目管理的几个阶段项目管理的几个阶段经验式的经验式的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科学化的项目管理科学化的项目管理现代项目管理现代项目管理项目的管理项目的管理项目化管理项目化管理传统项目管理传统项目管理新项目管理新项目管理系统管理系统管理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变化管理变化管理1940s1990s1980s1960s项目管理概念及其学科的演变与发展进程项目管理概念及其学科的演变与发展进程 4.2.5项目管理发展项目管理发展经验式项目管理经验式项目管理经验经验获得预期的项目成果获得预期的项目成果传统项目管理传统项目管理方法方法实现预定的项目目标实现预定的项目目标新项目管理新项目管理学科学科让利益相关方满意让利益相关方满意项目管理目标与内涵的发展进程项目管理目标与内涵的发展进程五、如何抓项目质量管理五、如何抓项目质量管理5.1.1 质量质量a、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概念: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b、质量概念的理解质量概念的理解 质量的内涵质量的内涵 产品(包括服务)质量:产品(包括服务)质量:性能性能/寿命寿命/可靠性可靠性/安全性安全性/维修性维修性/经济性经济性/时间性时间性 过程过程/工作质量:工作质量:实物质量实物质量/成本成本/周期时间周期时间/环保环保/安全安全 综合质量综合质量Q.C.D.E.S=f(人机料法测环人机料法测环5M1E)体系质量:体系质量:ISO9000TQC TQM(经营质量经营质量)5.1 正确的理念正确的理念检验质量管理检验质量管理点点检验出质量检验出质量统计质量管理统计质量管理过程过程生产出质量生产出质量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系统系统设计出质量设计出质量质量概念及其内涵的变化过程质量概念及其内涵的变化过程质量内涵的变化质量内涵的变化 结论结论 产品质量不过是工作质量(包括服务)产品质量不过是工作质量(包括服务)和体系运行质量的输出结果,所以作为管理和体系运行质量的输出结果,所以作为管理者,首先必须关注的是工作质量和体系运行者,首先必须关注的是工作质量和体系运行质量,这才是抓质量的根本之道。质量,这才是抓质量的根本之道。5.1.2 顾客顾客a、顾客的概念顾客的概念: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b、顾客概念的理解顾客概念的理解组织依存于顾客组织依存于顾客顾客有内部的和外部的顾客有内部的和外部的顾客的顾客也是我的顾客顾客的顾客也是我的顾客要识别顾客的要求并寻求超越顾客期望的机会要识别顾客的要求并寻求超越顾客期望的机会 结论结论 在给最终顾客提供产品前,首先要服务好中间顾在给最终顾客提供产品前,首先要服务好中间顾客(供方、同事、部门);其次是要扮演好顾客角客(供方、同事、部门);其次是要扮演好顾客角色,就是要学会接收符合你要求的产品和服务。色,就是要学会接收符合你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名称和属性名称和属性 序号序号名称名称属性属性原则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中心原则中心原则原则原则2领导作用领导作用关键原则关键原则原则原则3全员参与全员参与其它原则其它原则原则原则4过程方法过程方法方法原则方法原则原则原则5管理的系统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方法原则方法原则原则原则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中心原则中心原则原则原则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方法原则方法原则原则原则8互利的供方关系互利的供方关系其它原则其它原则5.1.3 八大质量管理原则八大质量管理原则 原则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客期望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组织为谁而存在:至少五个组织为谁而存在:至少五个质量概念的内涵变化:三个阶段(检验、质量概念的内涵变化:三个阶段(检验、统计、全面质量管理)统计、全面质量管理)原则原则2:领导作用: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环境领导: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领导: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 的一个人或一组人的一个人或一组人描绘远景,确立目标描绘远景,确立目标营造团队营造团队提供资源和培训提供资源和培训评估和激励评估和激励 原则原则3:全员参与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教育培养忠诚的员工教育培养忠诚的员工识别制约条件,不能看结果识别制约条件,不能看结果 自主权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权发挥主观能动性 原则原则4:过程方法: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的得到期望的结果理,可以更高效的得到期望的结果过程三要素:输入、输出和活动过程三要素:输入、输出和活动 过程要增值过程要增值PDCA适用于所有过程适用于所有过程 原则原则5:管理的系统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与过程方法的区别与过程方法的区别:对象不同、目标不同对象不同、目标不同几个基本思想: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几个基本思想: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环境适应性 系统方法系统方法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系统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分析数据资料系统分析数据资料和客观事实和客观事实确定步骤、措施和资源确定步骤、措施和资源实施实施完整方案完整方案优化目标优化目标高有效性高有效性高效率高效率 原则原则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一个永恒的目标 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与纠正和预防措施结合与纠正和预防措施结合按照按照PDCA循环要求循环要求 原则原则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决策:针对预定目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从诸方案中决策:针对预定目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从诸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选出最佳方案运用各种方法,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运用各种方法,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 原则原则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关键供方关键供方 共赢共赢 5.2 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责任保证体系责任保证体系过程保证体系过程保证体系流程保证体系流程保证体系整体整体细观细观 微观微观操操作作层层管管理理层层决决策策层层成本成本进度进度质量质量安全安全环保环保部分部分个体个体宏观宏观实施实施管理管理指挥指挥三个保证体系相互关系图三个保证体系相互关系图项目实用管理系统项目实用管理系统五条线:五条线:策划线策划线/执行线执行线/监督线监督线/保障线保障线/合约线合约线一个平台:一个平台:会议会议二条路径:二条路径:从上到下的指令从上到下的指令 从下到上的反馈从下到上的反馈 过程:利用资源,通过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过程:利用资源,通过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活活 动动输输 入入输出输出资源资源管理管理过过 程程 三三 要要 素:输素:输 入入 活活 动动 输输 出出5.3.1要掌握两种方法方法第一种过程方法第一种过程方法过过 程程 要增值要增值5.3 5.3 有效的方法有效的方法PDCA特点特点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一个不少一个不少大环套小环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环环相扣每循环一次每循环一次提升一步提升一步PDCADCAPDCAPDCAP P:计划:计划D D:实施:实施C C:检查:检查A A:措施:措施目标目标导导 入入 前前第二种戴明环(第二种戴明环(PDCAPDCA循环)法循环)法八个步骤八个步骤 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分析质量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分析质量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5M1E);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的措施(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的措施(5W2H););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执行,按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制定相应的标准;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制定相应的标准;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循环中去解决。决。环环(Environment)测测(Measure)法法(Method)料料(Material)机机(Machine)人人(Man)5M1E检验、验证检验、验证原材料、半成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品、成品、构配件配件类型、性能、类型、性能、完好率完好率自然、管理、自然、管理、劳动劳动思想、文化、思想、文化、技术、管理、技术、管理、身体身体方法、工艺方法、工艺第一种:第一种:5M1E5M1E5.3.2 5.3.2 要掌握几种工具要掌握几种工具为什么做为什么做(WhyWhy)做什么做什么(What)做多少做多少(How MuchHow Much)如何做如何做(HowHow)何时做何时做(WhenWhen)哪里做哪里做(WhereWhere)谁来做谁来做(WhoWho)5W2H主题、目标主题、目标时机、接口时机、接口进度进度设施、环境设施、环境目的、接收目的、接收/验收准则验收准则职责、人员职责、人员能力能力记录、评价记录、评价程序、方法程序、方法监视、测量监视、测量第二种:第二种:5W2H5W2H第三种:第三种:老七种(老七种(B7B7)工具)工具应用顺序应用顺序用途用途工具名称工具名称1 1基本描述基本描述流程图流程图2 2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检查表检查表3 3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直方图、散布图、控制图直方图、散布图、控制图4 4问题识别问题识别因果图因果图5 5优先排序优先排序排列图(帕累托分析)排列图(帕累托分析)关联图关联图亲和图亲和图树形图树形图/系统流程系统流程优先级别判定矩阵优先级别判定矩阵矩阵图矩阵图过程决策程序图过程决策程序图网络图网络图逻辑的逻辑的创意的创意的未知未知已知已知第四种:第四种:新七种(新七种(N7N7)工具)工具5.4 5.4 应具备的能力应具备的能力 人的能力人的能力知识经验素质知识经验素质5.4.1 5.4.1 知识知识 确定性的知识:确定性的知识:技术技术层层面,规范、标准、工艺面,规范、标准、工艺 自然科学层面,学科自然科学层面,学科 不确定性的知识:不确定性的知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追求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追求5.4.2 经验 普遍、平常但又持久、经常起作用的常识普遍、平常但又持久、经常起作用的常识 需要经常的积需要经常的积累累5.4.3 5.4.3 素质素质 先天的:先天的:形体、智商、情商、性格形体、智商、情商、性格 后天的:后天的:教养教养 需要一生的修炼需要一生的修炼学习学习策划策划沟通沟通处理处理问题问题带队带队成果成果能力能力5.4.4 5.4.4 能力的体现能力的体现5.4.4.1 5.4.4.1 策划能力策划能力 针对特定的项目针对特定的项目,为实现其预定目标为实现其预定目标,采用科学的手段采用科学的手段,动态的规划其路径和方法。动态的规划其路径和方法。策划现状策划现状策划现状能力能力不足不足针对性针对性不强不强动态性动态性不足不足执行执行不够不够目标目标方法方法过程过程资源资源形成纲领性文件形成纲领性文件统一认识统一认识 统一行为统一行为准则准则机构机构成果成果作用作用解决的问解决的问题题 策划的作用策划的作用 策划的总要求策划的总要求规则规则责任心责任心能力能力逻辑逻辑系统系统方法方法能不能能不能会不会会不会愿不愿愿不愿目标目标正确地做事正确地做事把事做正把事做正确确做正确的做正确的事事 策划的成果策划的成果策划书(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环保)策划书(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环保)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专项方案总体策划方案图总体策划方案图 总策划图内容总策划图内容总策划图总策划图形式形式字体字体线条线条布局布局颜色颜色方方案案布布置置其它其它重点、难点识别重点、难点识别主要方案要点主要方案要点设备设备 水、电、路水、电、路生活、办公、生产区生活、办公、生产区 分区分段分区分段工期节点工期节点人员安排人员安排资源投入资源投入其它信息其它信息五、红线规定条款五、红线规定条款5.1制度条款制度条款5.1.1 红线的解释红线的解释第二条:本规定针对项目管理过程中对主体第二条:本规定针对项目管理过程中对主体结构安全、施工过程安全及使用功能有关键结构安全、施工过程安全及使用功能有关键性影响的管理缺陷,经局专业部门识别后划性影响的管理缺陷,经局专业部门识别后划出不可触犯的红线,项目必须严格遵守,不出不可触犯的红线,项目必须严格遵守,不得违反。得违反。5.1.2 罚则罚则 第四条:项目一经违反红线规定,第一次警告,第四条:项目一经违反红线规定,第一次警告,并限期整改,必要时停工,并由检查人员约谈项目并限期整改,必要时停工,并由检查人员约谈项目经理;相同条款再发生的,罚项目经理经理;相同条款再发生的,罚项目经理5000元,元,技术负责人和生产经理各技术负责人和生产经理各2500元;并由局工程管元;并由局工程管理部约谈项目经理和公司生产副职或总工程师;理部约谈项目经理和公司生产副职或总工程师;同一项目出现第三次违反同一条款的,责令公同一项目出现第三次违反同一条款的,责令公司领导对项目班子进行调整,并罚公司总经理司领导对项目班子进行调整,并罚公司总经理5000元,生产副职和总工程师各元,生产副职和总工程师各2500元,并由局元,并由局领导约谈公司总经理。领导约谈公司总经理。5.1.3 执行方式执行方式 第五条:本规定的执行有局重点工程检查、第五条:本规定的执行有局重点工程检查、局重大项目督导、专项治理检查及每二个月局重大项目督导、专项治理检查及每二个月一次的随机抽查等方式。处罚结果每二个月一次的随机抽查等方式。处罚结果每二个月由局工程管理部在局内网平台上公布。由局工程管理部在局内网平台上公布。5.1.4 执行时间执行时间 第六条:第六条:2011年年9月月1号新开工的项目及号新开工的项目及已开工项目的新增工作面必须严格按规定执已开工项目的新增工作面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罚款措施行;罚款措施2011年年12月月1日起正式施行。日起正式施行。5.25.2红线条款红线条款5.2.1 第一条第一条 供项目实施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危险性较供项目实施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危险性较大的专项方案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审批,项大的专项方案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审批,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会审,并确保其可实施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会审,并确保其可实施性。超过一定规模的风险性较大的专项方案性。超过一定规模的风险性较大的专项方案公司总工程师必须组织会审。公司总工程师必须组织会审。建质建质【2009】87号号关于印发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序号序号分项工程分项工程条条 件件1深基坑工程深基坑工程1、开挖深度超过、开挖深度超过5m(含(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水工程。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支护、降水工程。2模板工程及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支撑体系1、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及以上;施工总荷载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及以上。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荷载700Kg以上。以上。3脚手架工程脚手架工程1、搭设高度、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2、提升高度、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3、架体高度、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4其其 它它1、施工高度、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2、跨度大于、跨度大于36m及以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跨度大于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跨度大于60m及以上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及以上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程。3、开挖深度超过、开挖深度超过16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的人工挖孔桩工程。4、地下暗挖工程、顶、地下暗挖工程、顶管工程、水下作业工程。管工程、水下作业工程。5、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5.2.2 第二条第二条 所有技术资料必须由相应责任人形所有技术资料必须由相应责任人形成,严禁外包。成,严禁外包。5.2.3 第三条:模板体系(共第三条:模板体系(共5款)款)1、模架系统必须有可实施的、有效、模架系统必须有可实施的、有效的施工图。的施工图。施工图的要点施工图的要点1 1、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 立杆定位:以梁为准,梁横向两侧以梁宽每边加立杆定位:以梁为准,梁横向两侧以梁宽每边加200250200250为准,纵向按计算要求。为准,纵向按计算要求。剪刀撑定位:水平和竖向剪刀撑的布置位置。剪刀撑定位:水平和竖向剪刀撑的布置位置。2 2、剖面图、剖面图 梁下细部,后浇带细部,边梁支撑构造梁下细部,后浇带细部,边梁支撑构造。3 3、梁下立杆布置表、梁下立杆布置表4 4、说明、说明 材料要求,搭设要点,使用注意事项材料要求,搭设要点,使用注意事项钢管钢管kg/mkg/m直角扣件直角扣件kg/kg/个个旋转扣件旋转扣件kg/kg/个个对接扣件对接扣件kg/kg/个个规范规范3.853.851.321.321.461.461.841.84实测实测3.0463.0460.8240.8240.8530.8530.9340.934相差相差0.8040.8040.4960.4960.6070.6070.9060.906钢管、扣件与规范相差情况调查钢管、扣件与规范相差情况调查5.2.3 第三条:模板体系(共第三条:模板体系(共5款)款)2、后浇带的支撑体系必须单独设置,、后浇带的支撑体系必须单独设置,严禁拆除后回顶。严禁拆除后回顶。5.2.3 第三条:模板体系(共第三条:模板体系(共5款)款)3、所有边梁支撑系统必须与内架连、所有边梁支撑系统必须与内架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严禁支撑在外架上。成一个有机整体,严禁支撑在外架上。3.2.3 第三条:模板体系(共第三条:模板体系(共5款)款)4、步距严禁超过、步距严禁超过1.5米,顶托底部的米,顶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水平杆。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水平杆。3.2.3 第三条:模板体系(共第三条:模板体系(共5款)款)5、除经专门设计的定型模板系统外,、除经专门设计的定型模板系统外,任何情况下,对拉螺杆间距必须小于或任何情况下,对拉螺杆间距必须小于或等于等于500mm。5.2.4 第四条:外架体系(共第四条:外架体系(共4款)款)1、外架系统必须有可实施的、有效、外架系统必须有可实施的、有效的施工图。的施工图。施工图的要点施工图的要点1 1、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 立杆定位:落地架的立杆,悬挑架的悬挑梁。立杆定位:落地架的立杆,悬挑架的悬挑梁。2 2、剖面图、剖面图 悬挑位置、卸荷位置、封闭楼层。悬挑位置、卸荷位置、封闭楼层。3 3、细部构造、细部构造 边墙点、拉结点、预埋件。边墙点、拉结点、预埋件。4 4、说明、说明 材料要求,搭设要点,使用注意事项材料要求,搭设要点,使用注意事项5.2.4 第四条:外架体系(共第四条:外架体系(共4款)款)2、外架水平封闭必须达到如下要求:、外架水平封闭必须达到如下要求:作业层和作业层的下一层,悬挑架(爬作业层和作业层的下一层,悬挑架(爬架)首层,落地架第二层,中间层不超架)首层,落地架第二层,中间层不超过过10米且不超过三层必须全封闭。米且不超过三层必须全封闭。5.2.4 第四条:外架体系(共第四条:外架体系(共4款)款)3、悬挑架的悬挑梁必须采用不小、悬挑架的悬挑梁必须采用不小于于16号的国标工字钢,斜拉钢丝绳直号的国标工字钢,斜拉钢丝绳直径不小于径不小于14,每次悬挑高度不超过,每次悬挑高度不超过24米。米。5.2.4 第四条:外架体系(共第四条:外架体系(共4款)款)4、整体提升架的导轨或导杆必须、整体提升架的导轨或导杆必须有三处可靠的连墙点。有三处可靠的连墙点。5.2.5 第五条:用电系统(共第五条:用电系统(共2款)款)1、总配电箱漏电保护器的漏电动、总配电箱漏电保护器的漏电动作电流作电流150mA,动作时间,动作时间0.2s;开关;开关箱漏电动作电流箱漏电动作电流15mA或或30mA,动作,动作时间时间0.1s。用电原则:用电原则: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关键点:关键点:接地电阻接地电阻保护零线保护零线5.2.5 第五条:用电系统(共第五条:用电系统(共2款)款)2、电焊机必须装设二次降压保护、电焊机必须装设二次降压保护器(包括电渣压力焊机)。器(包括电渣压力焊机)。5.2.6 第第 六条:高危设备(塔吊、人货六条:高危设备(塔吊、人货电梯、物料提升机等)(共电梯、物料提升机等)(共2款)款)1、施工方案必须由施工方编制,、施工方案必须由施工方编制,施工方总工程师必须审批后报总包单位施工方总工程师必须审批后报总包单位审批。审批。5.2.6 第第 六条:高危设备(塔吊、人货六条:高危设备(塔吊、人货电梯、物料提升机等)(共电梯、物料提升机等)(共2款)款)2、租赁方手续必须齐全、有效;、租赁方手续必须齐全、有效;安装、顶升、拆除施工人员必须人证合安装、顶升、拆除施工人员必须人证合一。一。5.2.7 第第 七条:钢筋工程(共七条:钢筋工程(共2款)款)1、必须使用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垫、必须使用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垫块(特殊情况下特殊制作的垫块除外)。块(特殊情况下特殊制作的垫块除外)。5.2.7 第第 七条:钢筋工程(共七条:钢筋工程(共2款)款)2、钢筋连接必须按特殊过程进行有效、钢筋连接必须按特殊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并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管理,并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钢筋直径钢筋直径 (mmmm)161618182020222226262828323236364040钢筋直径钢筋直径 (N Nm m)100100200200260260320320360360直螺直螺纹接接头安装安装时的最小的最小拧紧扭矩扭矩值钢筋直径钢筋直径套筒加工丝套筒加工丝口数口数钢筋加工长钢筋加工长度(度(mm)套筒外直径套筒外直径(mm)套筒长度套筒长度(mm)168个丝口个丝口202440189个丝口个丝口22.527452010个丝口个丝口2529502211个丝口个丝口27.530552510个丝口个丝口3037602811个丝口个丝口32.541653212个丝口个丝口354770钢筋套筒筋套筒连接技接技术参数参数3.2.8 第第 八条:混凝土工程(共八条:混凝土工程(共4款)款)1、施工缝凿毛处理必须在混凝土终、施工缝凿毛处理必须在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并清理干净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凝后进行,并清理干净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序。5.2.8 第第 八条:混凝土工程(共八条:混凝土工程(共4款)款)1、施工缝凿毛处理必须在混凝土终、施工缝凿毛处理必须在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并清理干净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凝后进行,并清理干净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序。5.2.8 第第 八条:混凝土工程(共八条:混凝土工程(共4款)款)2、楼板混凝土必须使用平板振动器、楼板混凝土必须使用平板振动器进行辅助振捣;竖向构件拆模后至少要有进行辅助振捣;竖向构件拆模后至少要有7天的有效养护时间。天的有效养护时间。5.2.8 第第 八条:混凝土工程(共八条:混凝土工程(共4款)款)3、必须现场取样制做试块,按规范、必须现场取样制做试块,按规范要求进行养护和送检。要求进行养护和送检。5.2.8 第第 八条:混凝土工程(共八条:混凝土工程(共4款)款)4、混凝土缺陷必须有专门的、有效、混凝土缺陷必须有专门的、有效的修补方案,并严格按方案精心实施。的修补方案,并严格按方案精心实施。谢谢!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CocoChanel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杰纳勒尔乔治S巴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