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式-应变片--传感器ppt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992271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阻式-应变片--传感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电阻式-应变片--传感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电阻式-应变片--传感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 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 3.1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第3章 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 3.1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1 1、金属的应变效应 金属丝的电阻随着它所受的机械变形(拉伸或压缩)的大小而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称为金属的应变效应。Rl/A;在外力的作用下、l、A变化,故R发生改变。(对于半导体材料,称此现象为压阻效应)2、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基本结构(丝绕式)金属丝绕制成敏感栅,敏感应变的变化;基底用来固定敏感栅,同时还有绝缘作用;覆盖层主要起保护作用。敏感栅焊接引出线用以和外接导线相连。1、金属的应变效应 金属丝绕制成敏感栅,敏感应22)灵敏系数 灵敏系数就是单位应变所能引起的电阻的相对变化。在外力作用下,电阻丝的电阻变化为 电阻丝的轴向应变横向应变 2)灵敏系数电阻丝的轴向应变横向应变 3 在弹性范围内金属的轴向应变与横向应变成正比,即有:/;称为泊松比或横向变形系数。有:Ks为金属丝的应变灵敏系数,Ks越大,单位变形引起的电阻相对变化越大。Ks受两个因素的影响:第一项(12),这主要是金属受拉伸后,材料几何尺寸发生变化引起-金属应变效应 第二项是由于受力后,材料的电阻率变化引起-半导体压阻效应 在金属丝的变形在弹性范围内,电阻的相对变化R/R与应变是成正比的,即Ks为一常数。应注意的是:当金属丝做成敏感栅之后,电阻应变特性与直线时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受到横向效应的影响,但在很大范围内R/R与仍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即R/R=K。其中K称为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恒小于同一材料金属丝的灵敏系数Ks。在弹性范围内金属的轴向应变与横向应变成正比,即43、应变片测试原理 当测试应变或应力时,将应变片贴于被测对象上,当被测对象产生变形时,应变片也发生相应变化。此时测出电阻值的变化R即可得到应变值。再由虎克定律:E即可得到应力值。(应力:F/S)3.2 金属应变片的特性 1、横向效应 直线金属丝受拉伸时与圆弧金属丝拉伸情况不同,圆弧金属丝受拉抻时,有垂直于轴线方向压应变,但此压应变会使圆弧段金属丝直径增加,从而使该段面积增加,所以电阻减小。因此圆弧段的电阻变化将小于直线段电阻变化,直的金属丝绕成敏感栅后,灵敏系数有所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横向效应。xy3、应变片测试原理3.2 金属应变片的特性 1、横向效应 52、温度效应 应变片由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电阻相对变化,称此现象为温度效应。1)产生原因 I、温度变化引起应变片敏感栅电阻变化而产生附加应变。敏感栅的温度特性:RtRo(1t);Rt=RtRoRot Rt温度为t的电阻值 Ro温度为t0的电阻值室 敏感栅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 t温度的变化值 Rt温度变化t时的电阻变化 II、试件材料与敏感栅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使应变片产生附加变形。由于试件材料与应变片材料线膨胀系数不同,在同样的温度增量时,二者的伸长量也不一样,会使应变片产生附加变形 2、温度效应1)产生原因 II、试件材料与敏感栅材料的线62)温度误差补偿方法 应变片由于温度效应而产生的误差称为温度误差。I、桥路补偿法 采用电桥如图,R1为工作片,RB为补偿片。工作片贴在试件上,而补偿片贴在材料、温度与试件相同的补偿块上,R3、R4为固定电阻。当温度变化时,R1、RB都发生变化,但由于R1、RB完全相同、工作环境相同,则由于温度产生的附加电阻变化,R1、RB符号、数值均相等,电桥仍平衡,故无输出。工作时只有工作片感受应变,补偿片不感受应变,此时,电桥输出就只与被测试件的应变有关而与温度无关。电桥平衡条件:R1R4RBR32)温度误差补偿方法 当温度变化时,R1、RB都发生变7 II、应变片自补偿法使温度变化时,产生的附加应变为0或互相抵消的方法。a)选择自补偿应变片:根据试件选用合适的敏感栅材料,使其电阻温度系数恰好满足使附加应变为0。b)双金属敏感栅自补偿应变片 利用两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不同,一个为正,一个为负,使二者互相抵消。II、应变片自补偿法使温度变化时,产生的附加应变83.3 应变式电阻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应变片测量应变是通过敏感栅的电阻相对变化而得到的。通常金属电阻应变片灵敏度系数K值很小,机械应变一般在103000之间,可见电阻相对变化是很小的。例如某传感器弹性元件在额定载荷下产生应变1000,应变片的电阻值为120,灵敏度系数K=2,则电阻的相对变化量为:电阻变化率只有0.2%。这样小的电阻变化,用一般测量电阻的仪表很难直接测出来,必须用专门的电路,最常用的电路为电桥电路。即利用电桥电路将电阻的相对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再经电压放大或电流放大,测出相应的电压或电流值 3.3 应变式电阻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应变片测量应变是9 电桥有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各种类电桥中,若电桥各臂为R1、R2、R3、R4。当四臂相等时,称为等臂电桥。若电桥一个臂接入应变片,其余为固定电阻时,称单臂工作,两个臂接入应变片时称半桥,四个臂均为应变片时称全桥。电桥有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各种类电桥中,若电101、直流电桥 平衡条件:电压灵敏度 设R1为应变片,其余为固定电阻。RL为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即单臂工作。放大器输入阻抗可以比电桥的输出电阻高得多,看成开路。R1R4R2R3,此时流过负载电阻的电流为0。1、直流电桥 设R1为应变片,其余为固定电阻。RL11设桥臂比R2R1R4R3n,同时一般有R1 R1,则理想情况:电桥电压灵敏度SV 可见SV正比于电桥供电电压,E越高,SV越高。但供桥电压越高,功耗也越大,故E应适当选择。同时SV与n也有关,故必须合适的桥臂比。为求SV的最大值,可对n求偏微分。则当该式为0时有极值。当n1时,SV为最大。即当R1R2;R3R4时SV最大。此时有 设桥臂比R2R1R4R3n,同时一般有R1 12 非线性误差及其补偿方法前述分析中忽略R1/R1,这是一种理想情况。若R1/R1不可忽略,则实际输出电压Uo与R1/R1是非线性的。可见R1/R1较大,非线性误差也较大,常用的减小非线性误差的方法有:a、提高桥臂比由上式可见提高R2/R1(即桥臂比n)能减小非线性误差。但由于提高n,Sv将下降。故为了既能减小非线性误差又不会使Sv下降太多,通常适当提高供桥电压E。非线性误差及其补偿方法前述分析中忽略R1/13b、采用差动电桥 采用差动电桥时一般有半桥差动和全桥差动两种方式。半桥差动方式:两个工作应变片如图中R1、R2,一个应变片受压,一个受拉,则应变符号相反。同时,测试时将两个应变片接入相邻的桥臂上,则输出电压Uo为:若R1R2;R2R1;R3R4;则得 b、采用差动电桥若R1R2;R2R1;R3R4;则14 全桥差动方式:4个应变片,两个受拉,两个受压,将应变符号相同的接入相对桥臂上。若R1R2R3R4,则 UoUR1/R1 采用差动方式工作时,电桥无非线性误差。同时Sv提高,半桥比单臂工作Sv提高了一倍,而全桥又比半桥提高了一倍。全桥差动方式:4个应变片,两个受拉,两个受压,将应变152、交流电桥(1)交流电桥平衡条件:直流电桥输出的电阻变化信号为直流量,后续电路一般为直流放大器,而直流放大器易产生零漂,所以也常用交流电桥。由于供桥电源为交流电源,引线分布电容必须考虑,即相当于应变片并联一个电容。此时四个桥臂具有复数阻抗特性,其输出电压为:为供桥交流电压,Z1 Z4为桥臂复阻抗桥路平衡条件为:Z1Z4Z2 Z3(实部、虚部应分别相等,达到平衡较直流电桥难)2、交流电桥直流电桥输出的电阻变化信号为直流量,后续电路16(2)交流电桥的输出特性及平衡调节1)输出特性设电桥的初始状态是平衡的,Z1 Z4Z2 Z3。当应变片R1改变R1后,引起Z1变化Z1,可得出 2)电桥调平法电阻调平法、电容调平法(2)交流电桥的输出特性及平衡调节1)输出特性2)电桥调平法17(四)应用举例电阻应变片除可测量试件应力之外,还可制造成各种应变式传感器用于测量力、荷重、扭矩、加速度、位移、压力等多种物理量。(四)应用举例电阻应变片除可测量试件应力之外,还可制造成18吊钩秤 吊钩秤 19圆柱式力传感器R1、R3串接,R2、R4串接,粘贴于相对臂,减小弯矩影响。横向应变片作为温度补偿。圆柱式力传感器R1、R3串接,R2、R4串接,粘贴于相对臂,20梁式力传感器R1、R2同侧;R3、R4同侧,这两侧的应变方向刚好相反,且大小相等,可构成全桥差动电桥F固定点梁式力传感器R1、R2同侧;R3、R4同侧,这两侧的应变方21应变式数显扭矩扳手应变式数显扭矩扳手22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