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护理Icu-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0978226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0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气道护理Icu-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工气道护理Icu-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工气道护理Icu-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uIcu人工气道护理1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目的与要求v人工气道的概念v气管插管的物品准备与操作方法v人工气道的并发症v人工气道护理(重点掌握)学习目的与要求人工气道的概念2人工气道的概念人工气道的概念 (1)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 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2)最常见的是气管插管(经口,经鼻)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的可靠途径,也是进行人工通气的最好办法,更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它便于维持气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保证有效通气,为给氧,加压人工呼吸,气道内给药等提供条件。气管插管不但应用于临床麻醉,在危重病人的救治中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工气道的概念 (1)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3气管插管的物品准备与操作方法气管插管的物品准备与操作方法v物品准备 喉镜、气管导管和管芯(细金属条)、麻醉药与肌松药、牙垫、寸带、注射器、吸痰管、简易呼吸气囊,呼吸机准备、约束带v操作方法(经口明视插管术)(1)提高Sao2 (2)体位:仰卧位、头颈肩垫高、头后仰抬高 810 (3)开口喉镜挑起会厌腹面暴露声门插入导管(过声门1后将管芯拔出,以免损伤气管,然后继续深入气管35)气管插管的物品准备与操作方法物品准备4气管插管操作方法气管插管操作方法(4)确认插管部位:看看导管内是否有气体随呼吸进出,无呼吸者用简易呼吸气囊压入气体,观察胸廓起伏情况。听听听诊器听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 检测检测petco2(呼气终末期呼出的混合肺泡气含有的co2分压)(5)固定(寸带固定导管和牙垫),手约束。(6)气囊充气:适量(5ml),以免通气时漏气或呕吐物,分泌物倒流入气管。(7)吸引:用吸痰器吸引气道分泌物,了解呼吸道通畅情况。气管插管操作方法(4)确认插管部位:5气管导管气管导管6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气管插管7气管插管气管插管经经口口明明视视插插管管术术气管插管经口明视插管术8人工气道并发症人工气道并发症(1)气管插管:损伤损伤:牙齿松动或脱落,粘膜出血等。神经反射神经反射:呛咳、喉痉挛、支气管痉挛、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炎症炎症:插管后引起喉炎、喉水肿、声带麻痹、呼吸道炎症等。(2)气管切开:出血、感染、窒息、气胸、皮下气肿、气管食管瘘。人工气道并发症(1)气管插管:9人工气道护理人工气道护理1、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生命征,Sao2,皮肤,面色等情况。2、气管插管位置的确定 护理人员应注意调节好气管插管的位置,听诊双侧呼吸音是否对称,测量气管插管顶端至门齿的距离(成人一般2223cm)。记号标明刻度,每班交班,定时检查,气管插管应用胶布或寸带固定,抬放病人的过程中应有专人扶持颈部,以免导管移位,在给病人翻身时一定要注意气管插管、呼吸机管道的位置(专人看护),防止过度牵拉导致插管脱出。人工气道护理1、病情观察10人工气道护理人工气道护理3、气囊充气适度 气管导管气囊充气压力过高,可阻断局部粘膜的血液供应,导致粘膜坏死,气管狭窄,变形,甚至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定时检测气囊压力,避免过大或过小,充气适量(5ml)。需长时间应用时,一般每46小时放松气囊1次,每次510分钟,放气前要吸净口腔和喉部的分泌物,以免流入气道。人工气道护理3、气囊充气适度11人工气道护理人工气道护理气气囊囊测测压压表表人工气道护理气囊测压表12人工气道护理人工气道护理4、翻身拍背,咳嗽排痰 将病人翻身后,轻击背部,使肺部分泌物松脱。拍背时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空杯状”,由下到上,由外到内,迅速而有规律地叩击需要引流的肺叶部位,使痰液从周边肺部流向中心气道,便于吸引,叩击时腕部放松,叩击力适度,每一肺叶要反复叩击13min。叩击不可在裸露的皮肤上进行,也不可使病人感到疼痛。人工气道护理4、翻身拍背,咳嗽排痰13人工气道护理人工气道护理翻身拍背,咳嗽排痰翻身拍背,咳嗽排痰 禁忌症:咯血、心血管状况不稳定(如低血压、肺水肿)、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及有病理性骨折史者禁忌叩背。有效咳嗽训练:(1)暴发性咳嗽训练:让病人先深吸气使声带关闭,随之胸腹肌骤然收缩,继而一声将气冲出的咳嗽方法。(2)分段咳嗽:让病人一连串的小声咳嗽,逐渐驱使支气管分泌物脱落咳出。(3)发声性咳嗽:当病人咳嗽有剧烈疼痛时可示病人深吸气,张口并保持声门再放,而后再咳嗽。人工气道护理翻身拍背,咳嗽排痰 禁忌症:14人工气道护理人工气道护理5、加强呼吸道湿化和温化 气管插管后,气体经鼻腔正常温化和湿化作用丧失而直接进入呼吸道,故必须加温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厚结痂而影响通气。加温湿化时,湿化器温度调节一般不超过35,气道口吸入的气体湿度应维持在3235之间。湿化器内液体应使用蒸馏水,应经常观察湿化效果,如分泌物粘稠,吸痰前可用注射器抽吸湿化液(无菌生理盐水或加入糜蛋白酶、氨溴索),脱去针头,在吸气时滴入气道,每次25ml,并接上呼吸机或简易呼吸气囊过度通气5次以上使药液到达气管,支气管,稀释痰液,然后进行吸痰。如一次吸引后痰液仍旧粘稠可再注入湿化液,过度通气5次以上再吸引。上述吸痰可重复数次,直至痰鸣音减弱或消失。人工气道护理5、加强呼吸道湿化和温化15人工气道护理人工气道护理6、吸痰(1)吸痰前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2)吸痰前给予纯氧23min,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防止吸痰发生低氧血症。(3)戴无菌手套,根据气管导管选择吸痰管(一般小儿6号,儿童9号,成人12号)连接吸引管。(4)开启负压吸引器,使负压上升,移开呼吸机接头,将吸痰管轻快插入气道,到达所需深度时按住负压孔开始吸引,边吸边左右捻转,慢慢提出吸痰管,有明显痰鸣音时可停留片刻。吸痰管进入气道人工气道护理6、吸痰16人工气道护理人工气道护理吸痰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时应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心率、血氧饱和度,如出现心率增快或减慢,心律失常,血氧饱和度下降或紫绀等应立即停止吸痰,迅速连接好呼吸机辅助呼吸。(5)吸痰时先吸气管,后吸口腔和鼻腔分泌物。在吸引气管分泌物时,鼓励病人咳嗽,以吸出深部分泌物。(6)退出吸痰管,立即将呼吸机接头接上或接上简易呼吸气囊,进行辅助呼吸。人工气道护理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时应注意观察病人的面17人工气道护理人工气道护理吸痰吸痰(7)吸痰完毕后应冲洗吸引器连接管的官腔,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注意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一般病人1小时吸痰一次,痰多者可酌情增加次数。但吸痰过于频繁可导致不必要的气道粘膜损伤,加重低氧血症和急性左心衰。吸痰不及时,又可造成呼吸不畅,通气量降低,窒息,甚至心律失常。人工气道护理吸痰(7)吸痰完毕后应冲洗吸引器连接管的官腔,18人工气道护理人工气道护理7、加强口腔护理 可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漱口液擦拭口腔、牙齿。经常更换牙垫,并将气管插管位置从口腔的一侧移至另一侧。防止长时间压迫引起局部溃疡、胶布或寸带如有污渍应及时更换,在操作时,应注意防止气管插管的深度移位,通常由2名护士配合操作。人工气道护理7、加强口腔护理 19人工气道护理人工气道护理8、心理护理 清醒病人气管插管后,因不适和无法讲话,通常产生焦虑,恐惧,急躁,孤独感,无望感等情绪,可导致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烦躁不安,吐管,甚至造成气管插管脱出或自行拔管等严重不良后果。因此,护理人员应理解病人因插管所承受的痛苦与不适,解释这是暂时性的,安慰鼓励病人,教会病人采用会话卡、写字、打手势、点头、摇头等交流方式与医护人员或家属进行交流。人工气道护理8、心理护理20人工气道护理人工气道护理9、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1)自行拔管和气管插管脱出(最严重)对于不合作,极度烦躁,而又未用镇静剂的病人或小儿,应使用约束带适当固定肢体,防止自行拔出气管导管。导管应固定牢固,松紧合适,以能容纳一手指为宜。一旦寸带被口腔分泌物浸湿应及时更换,以免导管脱出。人工气道护理9、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21人工气道护理人工气道护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2)气管导管被痰堵塞 长时间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病人,若呼吸道分泌物很粘稠,而湿化不够,或吸痰管插入深度不够,可发生气管导管被痰堵塞。为防止堵塞现象,必须加强气管内的湿化和吸引,痰液粘稠者,应定时向气管内注入少量生理盐水(50ml+糜蛋白酶持续从气管内泵入),以稀释痰液,吸痰时,吸痰管插入要过深,以不能插入为止。人工气道护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2)气管导管被痰堵塞22人工气道护理人工气道护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3)插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可导致喉头水肿,反而加重呼吸困难。超过72h病情仍不见改善者,应考虑行气管切开。人工气道护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3)插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23人工气道护理人工气道护理10、拔管前后护理(1)拔管前应先吸尽气管内及咽喉部的分泌物,解开固定插管的寸带,将气囊放气,拔除气管插管。(2)拔管后将病人头转向一侧,再次吸尽口腔内分泌物,立即给予吸氧,并做口腔护理,注意观察有无呼吸窘迫症状和上呼吸道堵塞发生,有些病人会发生喉头痉挛,这时应立即在床旁重新插管或气管切开。重症者拔管后一小时复查动脉血气变化。人工气道护理10、拔管前后护理24谢谢!再见!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