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六课堂教学》课件

上传人:hloru****lorv6 文档编号:240975304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六课堂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教育学六课堂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教育学六课堂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第六章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5/21/20241第六章 课堂教学8/3/20231本章要点本章要点教学过程的要素、基本功能、规律教学过程的要素、基本功能、规律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策略课堂管理的原则、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课堂气氛;课堂管理的原则、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课堂气氛;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 5/21/20242本章要点教学过程的要素、基本功能、规律8/3/20232 北京,某校。上课铃声在校园里响出共鸣。铃声止息,所有的走廊都静悄悄。这是一所很好的学校。这是学校里一个很好的班,学生们已坐得整整齐齐。今天,英美教育专家要来这个班听课。他们已经来了,他们听到皮鞋在教学楼宽敞的长廊里发出清晰的回响陪同前来的还有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大家坐定,授课的老师走进来了。同学们起立后坐下,老师侧立于黑板前。他的目光没有去巡视全班同学,而是望向窗外。老师的头上已有不少白发,黑板衬出他侧立的剪影这时刻,你发现,当学生连窃窃私语都没有时,教室里也并非完全安静。你还能听到翻动书包的声音,一支笔从谁的手上放到桌面老师仍然侧立,望着窗外,好像在酝酿什么。就这片刻,你听到,静了,更静了,一切声音都没有了,世界静到连听课的外国专家也仿佛不存在了。这时,老师转过身来从容说道:“现在开始上课。”案例:一堂经典教学课案例:一堂经典教学课5/21/20243 北京,某校。上课铃声在校园里响出共鸣。案例:一 老师语言精练,没有废话。老师教态从容,板书时大家听到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声音。板书非常漂亮,极有条理。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老师间或又在黑板上写出若干字。黑板上的字渐渐丰满起来,那字大小不一。有些字,老师大笔一挥画上一个圈,或一个框,或一个大三角,看起来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像一个框架图。整堂课,老师没有擦一下黑板,也不必学生上去擦黑板。板书上没有多余的字,写上去的就是重点,就是学生该抄到笔记本上去的。老师继续提问,学生解答仍然踊跃,仍然不乏精彩。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最后老师说:“今天要讲的都讲完了,同学们回去做一做课本上的习题,巩固一下。”铃声响了。下课。整堂课无懈可击。这是一位特级教师,他露出了笑容。一堂经典教学课一堂经典教学课5/21/20244 老师语言精练,没有废话。老师教态从容,板书时大家 这是一位特级教师,他露出了笑容。同学们都很高兴。陪同外国专家听课的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很高兴。外国专家听了却说不出话来。“或许他们也很惊叹?等到了会议室再听他们的意见吧!”中方人员想。到了会议室,我们虚心地请外国同行提意见。外国同行说话了,他们说:不理解。我们问:为什么?他们说: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思考?思考?一堂经典教学课一堂经典教学课5/21/20245 这是一位特级教师,他露出了笑容。一堂经典教学课8思考思考到底什么是教学?到底什么是教学?教学有什么功能?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教学有什么功能?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教学过程有什么规律?教学过程有什么规律?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教学过程教学必须遵循哪些原则?教学过程教学必须遵循哪些原则?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方法?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有哪些组织形式?教学有哪些组织形式?5/21/20246思考到底什么是教学?8/3/20236国内通行的定义国内通行的定义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指导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动。本教材的定义本教材的定义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一、教学定义一、教学定义5/21/20247国内通行的定义本教材的定义一、教学定义8/3/20237三要素说三要素说四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五要素说六要素说六要素说七要素说七要素说l教师、学生、教学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方法和媒体内容、方法和媒体l教师、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l教师、学生、教学内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方法容和方法l教师、学生、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方教学内容、方法、媒体和目法、媒体和目标标l教师、学生、目的、课教师、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和反馈程、方法、环境和反馈二、教学的基本要素二、教学的基本要素 5/21/20248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六要素说七要素说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内容内容教师教师形式形式(方法方法/手段手段)学生学生 1 1、教学的构成要素、教学的构成要素5/21/20249内容教师形式(方法/手段)学生 1、教学的构成要素8/3/2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和教学的关系l从从教教学学内内部部看看,教教学学内内容容是是学学生生的的认认识识对对象象,而而学学生生又又是是认认识识的的主主体体。这这样样,教教学学内内容容制制约约了了学学生生的的认认识识方方式式,同同时时又又建建构构了主体。了主体。l在在教教学学中中,师师生生双双方方都都是是具具有有能能动动性性的的主主体体,双双方方任任务务侧侧重重点点有有别别,互互动动实实现现教教学学任任务务。在在这这里里,教教师师是是设设计计者者、组组织织者者、授授业业者者、管管理理者者和和研研究究者者,对对整整个个教教学学活活动动负负责责;学学生生一一般般是是受受业业者者、参参与与者者、学学习习者者,同同时时又又是是学学习习的的主人和自我教育的主体。主人和自我教育的主体。l教师首先是要掌握教学教师首先是要掌握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内容,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有效组织、的主要任务有效组织、指导学习教学内容。这指导学习教学内容。这是一种实践改造的关系。是一种实践改造的关系。2 2、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5/21/202410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和教学的关系从教学内 “教师中心教师中心”论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教师是社会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教师是社会的代言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中心。的代言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中心。简评:肯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简评:肯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否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独和作用,但否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人格和应有的主体地位。立人格和应有的主体地位。“学生中心学生中心”论论(杜威)(杜威)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知识的建是知识的建构这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中心。构这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中心。简评:肯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简评:肯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但否定了教师在教学主体地位和作用,但否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应有的主导地位。过程应有的主导地位。两种不同的观点两种不同的观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5/21/202411 “教师中心”论 “学生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教师角色隐喻教师角色隐喻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如何理解教师角色如何理解教师角色“水桶水桶”“蜡烛蜡烛”“园丁园丁”“警察警察”知识的传授者知识的传授者社会的代言人社会的代言人教学活动的引领教学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管理者者、组织者、管理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角色取决于教师的角色取决于不同教学情景和特定不同教学情景和特定价值需要;价值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具有多重属师的角色具有多重属性,但每种属性总是性,但每种属性总是要与学生相对应;要与学生相对应;把某种角色推向极把某种角色推向极致,都是片面的。致,都是片面的。5/21/20241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教师角色隐喻角色扮演如何理解教师角色l学生是人学生是人学生是文化中的人学生是文化中的人(狭义的命题:学生是知识的接受(狭义的命题: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者)学生是关系中的人学生是关系中的人 (同同一命题一命题:学生是学生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中中的人的人)学生是时代中的人学生是时代中的人 教学过程与时代需要教学过程与时代需要 教学过程与世界教学过程与世界l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位 (学生不是教师任意加工的对(学生不是教师任意加工的对象);象);学生是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建构者 (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学生不是教师奴役的对象。学生不是教师奴役的对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的角色5/21/202413学生是人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 学 关于过程的本质历来有很多争议,有的认为教学关于过程的本质历来有很多争议,有的认为教学是促进人的内在官能显现和成长的过程;有的认为是知是促进人的内在官能显现和成长的过程;有的认为是知识授受和观念运动过程,是习得间接经验的过程;有的识授受和观念运动过程,是习得间接经验的过程;有的认为个体亲身探索、操作而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有的认为个体亲身探索、操作而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有的认为是人性的表达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认为是人性的表达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三、三、教学本质及其争论教学本质及其争论5/21/202414 关于过程的本质历来有很多争议,有的认为教学是1 1、教学本质说、教学本质说 特殊认识说特殊认识说实践说实践说交往说交往说发展说发展说l把教学看作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获得发展的特殊认识形式。特殊性表现在教育性、间接性和有领导上。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又分教师的社会实践和师生共同实践。但容易把教学和一般实践混淆。教学是促进学 生身心发展的 过程。这可以 看成形式主义 教育思想的延 伸,发展学生 官能的拓宽。l认为教学即交往。这是从关系角度把握教学。但有人就其交往这个观点没有说出教学交往的特殊性。5/21/2024151、教学本质说 特殊认识说实践说交往说发展说把教学看作是教2 2、本教材的观点、本教材的观点1 1、教学是一个过程。、教学是一个过程。2 2、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3 3、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5/21/2024162、本教材的观点1、教学是一个过程。8/3/202316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学过程教学过程5/21/202417第一节 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学过程8/3/202317一、教学过程的要素加涅:构成教学的九个要素:1、引起学生注意(首要因素)(首要因素)起立,坐下;激发求知欲、好奇心具有挑战性、新颖性、趣味性的问题;变化教学情境新的情境;结合学生经验,有已知到未知联系生活实际,原有知识基础。5/21/202418一、教学过程的要素加涅:构成教学的九个要素:8/3/20232、提出教学目标 呈现讲课题目;陈述教学目标学什么?重难点是什么?学习时候要注意什么?(目标的功能指向、调控、维持作用。)5/21/2024192、提出教学目标 呈现讲课题目;8/3/2023193 3、唤起已有经验唤起已有经验课前复习;课前复习;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策略 所谓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指导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是在于用先前学过和材料去解释、融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5/21/2024203、唤起已有经验课前复习;8/3/2023204、提供教材内容讲解教材内容;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巩固。5/21/2024214、提供教材内容讲解教材内容;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巩固5、指导学生学习自学;练习、作业;教师个别辅导。5/21/2024225、指导学生学习自学;练习、作业;教师个别辅导。8/3/6、注意学习表现课堂控制,从学生的表情、答问、作业等来判断学生学习的如何。5/21/2024236、注意学习表现课堂控制,从学生的表情、答问、作业等来判7、适时给予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效果,方法的正确与否。5/21/2024247、适时给予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效果,方法的正确与否8、评定学习结果一节课后通常是提问提问等来评定。5/21/2024258、评定学习结果一节课后通常是提问等来评定。8/3/20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指导记忆方法记忆方法指导:理解性记忆指导:理解性记忆 5/21/202426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指导记忆方法指导:理解性记忆 8/二、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二、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1、传授知识:通过教材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和间接经验。间接经验 系统知识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过程:感知理解巩固记忆5/21/202427二、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1、传授知识:通过教材向学生传授系统2、形成技能: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 技能由练习得来 动作技能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阶段。智力技能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阶段。技能的形成:练习熟练自动化、无意识控制 5/21/2024282、形成技能: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 技能由练习得来8/3/23、培养智能: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智能智能技能技能知识知识5/21/2024293、培养智能: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智能技能知识8/4、发展个性:学生通过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技能、思想、情感、态度等。个性个性智能智能 技能技能 知识知识身体身体5/21/2024304、发展个性:学生通过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技能、思想、情感、三、教学过程的规律三、教学过程的规律认识过程简约教学相互依存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和制约教学要素综合成整体发挥作用5/21/202431三、教学过程的规律认识过程简约8/3/202331(一)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规律提炼浓缩的人类经验,不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1、间接经验2、教师指导下学习3、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5/21/202432(一)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规律提炼浓缩的人类经验,不需要经(二)教和学相互依存规律教学相互依赖,“教学相长”杜威:教与学的关系相当于卖与买的关系 教师主导:任务确定、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主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5/21/202433(二)教和学相互依存规律教学相互依赖,“教学相长”8/(三)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规律 发展的三个方面:身体、智力、非认知心理因素(情感、态度、意志、性格、兴趣)教学受制于学生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教学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内涵:(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学生了解学习过程)5/21/202434(三)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规律 8/3/2023(四)教学要素的整体性(合力)规律教学是各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合力”。教师教师方法方法内容内容形式形式学生学生环境环境教学教学 5/21/202435(四)教学要素的整体性(合力)规律教学是各种要素共同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教学原则教学原则 5/21/202436第二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教学原则 8/3/202336 1.1.人们提出了哪些教学原则?人们提出了哪些教学原则?2.2.原则的内涵及其依据是什么?原则的内涵及其依据是什么?3.3.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思考思考 5/21/202437 1.人们提出了哪些教学原则?思考 教学原则:是进行教学必须国内外的教学原则国内外的教学原则我国:我国:学记的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启发诱导“不悱不发、不愤不启”,“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孔子):藏息相辅(课内与课外、劳与逸相结合的原则)预(预防性原则)时(及时性原则)孙(循序渐进原则)摩(观摩性原则)长善救失、因材施教、不临节而施等5/21/202438国内外的教学原则我国:8/3/202338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哪些实际?P272 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等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当代科学成就的实际:重视教学实践(实验、实习),重视操作和社会实践(参观、实际操作)5/21/202439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3/20233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产中的实际运用等。第二,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一方面要重视教学实践,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第三,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第四,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5/21/202440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8/3/(二)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知识的科学性方法的科学性文以载道文以载道5/21/202441(二)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文以载道8/3/20234(三)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直观性性原则直观性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识能力。实物直观:实物、标本、实验实物直观:实物、标本、实验模拟直观;图片、模型、电视等模拟直观;图片、模型、电视等语言直观:讲解、描述等语言直观:讲解、描述等5/21/202442(三)直观性原则:8/3/202342如何贯彻直观性原则?如何贯彻直观性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正确运用直观教具。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并通过讲解以解答学生在观察中的疑难。第三,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使学生形成生动的表象或想象,也可起直观的作用。5/21/202443如何贯彻直观性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8/3/2023(四)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孔子施教,各因其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因材施教5/21/202444(四)因材施教原则:8/3/202344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因材施教。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5/21/202445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8/3/202(五)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记:学记:“不陵节而施不陵节而施”、“循序而渐进,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熟读而精思”学生发展的顺序性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循序渐进循序渐进5/21/202446(五)循序渐进原则:8/3/202346如何贯彻循序渐进原则?如何贯彻循序渐进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要求教师深入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认识特点进行讲授。第二,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要围绕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以保证学生正确掌握基本观念和基本技能。第三,由潜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不可违反。5/21/202447如何贯彻循序渐进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8/3/202(六)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得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得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孔子“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5/21/202448(六)巩固性原则:8/3/202348如何贯彻巩固性原则?如何贯彻巩固性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第二,重视组织各种复习。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安排好复习的时间等。第三,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5/21/202449如何贯彻巩固性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8/3/2023(七)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波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波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孔子:孔子:不悱不发、不愤不启、导而弗牵、强而弗抑不悱不发、不愤不启、导而弗牵、强而弗抑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产婆术产婆术”5/21/202450(七)启发性原则:8/3/202350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启发他们的思维,不仅启发学生理解知识,还要理解学习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第三,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5/21/202451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8/3/2023(八)可接受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身心发展。5/21/202452(八)可接受性原则:墨子:量力而行8/3/202352第三节第三节 教学中问题的处置教学中问题的处置教教学方法、技术和策略学方法、技术和策略5/21/202453第三节 教学中问题的处置教学方法、技术和策略8/3/2一、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的定义(一)教学方法的定义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为完成教学任务为采取的方法。:为完成教学任务为采取的方法。教学方法包含:教的方法学的方法 5/21/202454一、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的定义 8/3/202354(一)教学方法的种类(一)教学方法的种类5/21/202455(一)教学方法的种类8/3/202355教师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师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师选择教学方法依据:依据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规定的时间和进度现代技术设备。5/21/202456教师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教师选择教学方法依据:8/3/20235教学方法的种类:教学方法的种类:(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1、讲授法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的知识。优点:便于系统知识的传授;容量大、效率高 缺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不易发挥5/21/202457教学方法的种类:(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8/3/20232、谈话法:回答法、提问法,师生通过相互提问,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推理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增进记忆的一种方法。分为:启发式谈话新知识 问答式或再现式谈话巩固旧知识5/21/2024582、谈话法:回答法、提问法,师生通过相互提问,引导学生运用已3、讨论法讨论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的以获取知识的方法。5/21/2024593、讨论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4、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阅读材料获取知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5/21/2024604、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阅读(二)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方法(二)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方法1 1、演示法演示法:展示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等手段知道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突出主要特征;化抽象为具体,直观5/21/202461(二)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方法8/3/2023612 2、参观法参观法:准备(讲明目的,意义、注意事项等)进行(细节、关键点讲解)总结(收获、经验不足)5/21/2024622、参观法:准备(讲明目的,意义、注意事项等)进行(细节3 3、练习法练习法:为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培养创造能力,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复多次完成某些动作或活动方式的教学方法。以动作技能,心智技能为主练习过程:开始中间结束5/21/2024633、练习法:为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培养创造能力,要求学生在练习的基本要求练习的基本要求1、明确的目的和练习要求2、精选练习材料3、正确的方法4、适当的分量、时间和次数5、系统性、经常性、循序渐进6、及时的反馈7、方法多样化、吸引学生兴趣,保持注意力5/21/202464练习的基本要求1、明确的目的和练习要求8/3/202364(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1、实验实习法实验实习法:在教室指导下,学生听过独立操作仪器设备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2、发现法发现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问题假设探究 5/21/202465(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8/3/202365(四)以陶冶为主的方法(四)以陶冶为主的方法 1、情境教学法李吉林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的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方法。潜移默化 不知不觉受影响5/21/202466(四)以陶冶为主的方法8/3/202366(二)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二)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1 1、是否符合学生、教师特点、教学大纲规定、是否、是否符合学生、教师特点、教学大纲规定、是否采用现代化设备采用现代化设备学生:特性、基础知识等教师:观念(如,重视知识还是能力?如何对待课改?等等如课改),特长(读、写、画等)等教学内容:5/21/202467(二)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1、是否符合学生、教师特点、教学2 2、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与兴趣、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与兴趣引起和维持学生注意和兴趣的方法:提问,激发提问,激发好奇心好奇心 运用与原有信念和见解向冲突的方法:海因海因茨盗药茨盗药制定新的认识性标准的方法:列举反例运用选择冲突的方法5/21/2024682、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与兴趣8/3/2023683 3、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扰教与学的智力问、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扰教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趣问题题和情趣问题:A、妨碍和干扰智力的方面:B、妨碍和干扰轻取问题的方面:态度问题、智力问题、亲疏程度态度问题、智力问题、亲疏程度5/21/2024693、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扰教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趣问4 4、是否给学生带来满足感、是否给学生带来满足感:鼓励性、肯定性的课堂语言、表情、动作等;课堂内容的组织:层次性、量多少、难易程度5/21/2024704、是否给学生带来满足感:8/3/2023705 5、维持课堂纪律是重要前提、维持课堂纪律是重要前提5/21/2024715、维持课堂纪律是重要前提8/3/202371(三)教学方法实施的步骤1.引起动机: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好奇心和兴趣 2.呈现教材:分层次、有秩序地呈现教材 3.举例说明:对概念、定义等抽象的东西用实例或现象予以说明 4.归纳概括:对所讲内容进行概括,理出结构,以便记忆 5.布置作业:通过作业练习巩固、复习;5/21/202472(三)教学方法实施的步骤引起动机: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好奇心和二、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二、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一)现代教学技术的功能(一)现代教学技术的功能不受时空等条件的限制,可以将教学内容涉及到事物、现象、过程再现出来,让学生通过事物形色声、变化和发展等去获取知识,并加深理解和巩固。使得抽象概念具体化。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更好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提高教学效率。提高信息的增值率,扩大教学规模。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21/202473二、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一)现代教学技术的功能8/3/202(二)、现代教学技术的基本方法(二)、现代教学技术的基本方法A、课堂播放教学法:演播法:提示播放讨论小结作业;插播法:讲解播放讲解播放小结。B、远距离播放教学法:现场直播、录制播放C、程序教学法:斯金纳:小步骤、及时反馈、自定步调 积极反应 D、机器考察成绩法:如驾校理论考试等 课堂应答分析器:各自作答,教师统计分析 录音录像:如英语口语考试 计算机考察(试)机考机考5/21/202474(二)、现代教学技术的基本方法8/3/202374三、教学策略三、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教学方法、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5/21/202475三、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一)教学策略分类(一)教学策略分类 1.先行组织者策略2.概念形成策略3.认知发展策略4.随机管理策略5.自我管理策略6.行为练习策略直接教学5/21/202476(一)教学策略分类 先行组织者策略8/3/2023761 1、先行组织者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 奥苏贝尔奥苏贝尔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指导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是在于用先前学习过的材料去解释、融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先行组织者可以是比较性的,也可以是讲解性的,但是在呈现作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时,必须仔细解释这些概念或命题的基本特征。5/21/2024771、先行组织者策略 8/3/202377 先行组织教学策略,源于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其实施步骤是:1.准备预备性材料2.设想学习进程3.呈现预备性材料和新材料(这两者可以交互进行)4.从预备性材料和新材料中抽取出新信息5.运用活动,强化认知的发生过程与发展过程。5/21/202478 先行组织教学策略,源于奥苏贝尔的有意义2 2、概念形成策略、概念形成策略 布鲁纳布鲁纳 概念形成策略,又可以包括选择性策略和接受性策略这两类。在理论上起源于布鲁纳等教育学者提出的建构主义教学论和认知心理加工教学理论。其实施步骤是:呈现案例确认概念强化练习发展思维技能等步骤。“动物动物”5/21/2024792、概念形成策略“动物”8/3/2023793 3、认知发展教学策略、认知发展教学策略 皮亚杰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 其主要教学思想观念是:儿童是从实践中获得知识的:教育教学活动要以儿童为中心,围绕儿童认知特点来实施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个别化的;社会交往对于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促进作用。5/21/2024803、认知发展教学策略 8/3/202380 皮亚杰等人的认知发展教学策略还特别确认了教师的身份,即教师角色,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开发者,教学过程的诊断者,认知冲突的创设者,认知发展的促进者,社会交往的推动者。5/21/202481 皮亚杰等人的认知发展教学策略还特别确认了教师的身份4 4、随机管理教学策略、随机管理教学策略 华生华生 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上,承认控制强化刺激反射机制的教学功能。主张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控制,强化刺激条件,在一定时间,背景和机会 下,使学习者发生教学目的所希望的行为反应。多使用于技能性教学、或其它一些艺术 性相对复杂的教学。5/21/2024824、随机管理教学策略 8/3/2023825 5、自我管理教学策略、自我管理教学策略 倡导自我教育的作用,强调自我 管理,实现自我发展,教给学生自我改变学习行为方式的方法。其主要步骤:制定自我改善学习行为方式的原则和技巧教给学生自我评判学习行为的方式和步骤制定自我管理计划,实施自我管理,进行自我指导实施自我修改的计划,矫正动力方向避免不良的随机行为。具体方法包括:示范、督促、强化、指导示范、督促、强化、指导。5/21/2024835、自我管理教学策略 8/3/2023836 6、行为练习教学策略、行为练习教学策略“直接教学直接教学”又称为直接教学模式,是建立一系列的教师行为 作为范式,指导学生练习。其步骤是:明确课程的目的、环节和内容;呈现新的信息,给予刺激;控制练习时间;通过语言暗示使学生掌握和运用新知识,新技能;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提供机会使得学生独立练习。5/21/2024846、行为练习教学策略“直接教学”8/3/202384第四节第四节 教室行为的形成教室行为的形成课堂管理课堂管理 5/21/202485第四节 教室行为的形成课堂管理 8/3/202385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管理: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合宜行为的措施,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综合的一项技术。1.1.课堂管理应该遵循哪些原则?课堂管理应该遵循哪些原则?2.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3.3.教师该如何来管理课堂?教师该如何来管理课堂?思考:思考:5/21/202486课堂教学管理: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合宜行为的措施,是教学课堂管理案例(一)课堂管理案例(一)以前,针对课堂纪律的管理,我也采用了一定的措施,但最以前,针对课堂纪律的管理,我也采用了一定的措施,但最后的效果不太好。每天,上课时,我专门指定了一个孩子做为纪后的效果不太好。每天,上课时,我专门指定了一个孩子做为纪律委员,管理课堂。方法就是将这一天上课违纪被老师点名的孩律委员,管理课堂。方法就是将这一天上课违纪被老师点名的孩子记下来,然后交给老师进行惩罚子记下来,然后交给老师进行惩罚写一个成长日记。一开始写一个成长日记。一开始还挺有效,科任老师纷纷反映课堂纪律良好。时间一长,由于孩还挺有效,科任老师纷纷反映课堂纪律良好。时间一长,由于孩子在写成长日记是态度不端正,只是为了凑字数应付老师,根本子在写成长日记是态度不端正,只是为了凑字数应付老师,根本没有起到反思的作用,加上老师一忙,没有及时对违纪的孩子进没有起到反思的作用,加上老师一忙,没有及时对违纪的孩子进行惩罚,所以,纪律又出现了反弹的现象。老师在学生中也造成行惩罚,所以,纪律又出现了反弹的现象。老师在学生中也造成了信用危机,因此课堂纪律一度出现失控的现象。了信用危机,因此课堂纪律一度出现失控的现象。5/21/202487课堂管理案例(一)以前,针对课堂纪律的管理,我也对案例的反思对案例的反思5/21/202488对案例的反思如果,你是案例中的老师,8/3/202388一、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一、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一)了解学生的需要:(一)了解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心理需要,调动学生的积了解学生心理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内容方法符合学生的需要。极性,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内容方法符合学生的需要。(二)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二)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话关系;学生的同伴关系对话关系;学生的同伴关系群体对学生影响群体对学生影响(三)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三)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教学措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学措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避免问题行为出现;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避免问题行为出现;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四)建立教室规则:(四)建立教室规则:课堂行为规则保证教学顺利进行:课课堂行为规则保证教学顺利进行:课前准备、课堂纪律等。前准备、课堂纪律等。5/21/202489一、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一)了解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心理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一)学校领导管理的方式:(一)学校领导管理的方式:民主式的领导方式;宽松、和谐积极向上专制式的指导方式;专横、独裁紧张、冷漠5/21/202490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一)学校领导管理的方式:8/3/20(二)学生的定型期望:(二)学生的定型期望:定型期望:定型期望:人们对某一种职业或职务类型的人,在行为表现、动机和意向方向的期望。学生希望教师以某种教学方式教学或管理,期望一致,积极影响;不一致,产生不满;5/21/202491(二)学生的定型期望:8/3/202391(三)班集体的特点:(三)班集体的特点:1、针对班级特点进行管理:优秀班集体的管理自我管理;较差班集体控制管理;2、班级大小对管理也要影响:大管理难度大;小管理难度小;5/21/202492(三)班集体的特点:8/3/202392(四)教师的行为方式:(四)教师的行为方式:相关因素:强制性因素:注意“度”与“面”亲和性因素:威信、敬爱感学生心甘情愿服从;需要强制性因素作保证;操作性因素:对课堂活动作出判断的实践经验;教育控制的教育机智;作用于教学质量的技术技能。5/21/202493(四)教师的行为方式:8/3/202393三、课堂气氛三、课堂气氛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一种社会情感气氛,主要指班集体的情绪状态。课堂气氛的主要影响因素: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的管理方式师生的人际关系 教师是创造课堂气氛,改进教室情境的主要影响者。5/21/202494三、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一种社会情感气氛,主要指班集体的情绪三、课堂气氛三、课堂气氛(一)良好课堂气氛的标志(一)良好课堂气氛的标志 日日 冈德雄冈德雄 支持性气氛:1、自信与信赖;2、宽容与主动;3、自发型与多样化;防卫性气氛:特征:1、恐惧与不信任;2、控制与服从;3、策略与操作;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室气氛,需要的教师的行为:接纳感受接纳学生对课堂或教师所表达的感受赞赏或鼓励:接纳意见:允许学生提出建议或意见,教师能整理和表达出来善于发问:向学生提问,以追问引发学生的行为5/21/202495三、课堂气氛(一)良好课堂气氛的标志8/3/202395(二)(二)“中性力量中性力量”的处理的处理 三种力量:积极;中性;消极。中性力量的其表现形式:五点1.不听课,但是静坐在教室里2.张开双眼出神地看别处3.不吸引人不干扰人的乱写乱画4.两个学生小心翼翼地交换意见5.在桌上睡觉但无鼾声 6.对中性力量的措施:诱导,提醒转化为积极力量5/21/202496(二)“中性力量”的处理8/3/202396 第五节第五节 教与学的联结教与学的联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 5/21/202497 第五节 教与学的联结教学组织形式 8/3/20239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5/21/202498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1、个别教学:中国、古埃及、希腊 特点:一对一5/21/202499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1、个别教学:8/3/2023992、班级授课制:16世纪萌芽于西欧 17世纪 夸美纽斯 总结、改进、理论升华 赫尔巴特 班级授课制的确立 其特点:班、课、时学生固定地点固定时间固定教师固定内容固定 5/21/20241002、班级授课制:8/3/20231003、分组教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 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 分组教学的缺点:分组教学的缺点:(1)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2)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3)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积极性降低。5/21/20241013、分组教学:8/3/20231014、道尔顿制:1920年 柏克赫斯特 特点:为学生指定参考书,学生自学、独立作业,学习完再进下一阶段的学习。5/21/20241024、道尔顿制:1920年 柏克赫斯特 8/3/202315、导生制:贝尔 先教会学生一部分学生,再由这些学生教学生 “小老师”5/21/20241035、导生制:贝尔 先教会学生一部分学生,再由这些学生教学生6、小班化教学: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我国 上海 1928人5/21/20241046、小班化教学: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我国 上海 17、普朗特制:普朗特 特点:大班教学、小班研究、个别教学(学生独立作业)5/21/20241057、普朗特制:普朗特 特点:大班教学、小班研究、个(一)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一)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本组织形式班级上课制班级上课制:基于能力和年龄分班,以班级为单位,分科教学,实行周课表和课时特点与功能:(1)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招生、考试、分班、升留级、课堂纪律等 (2)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各科交叉上课,劳逸结合,有效教学 (3)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能以周课表方式科学安排教学循序渐进 (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5/21/2024106(一)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上课制:基于能力和年龄班级授课制的缺点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5/21/2024107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二)、课的类型和结构(二)、课的类型和结构课的类型:1、按照教学任务分新授知识课(新课)、巩固知识课(复习课)、培养技能技巧课(训练课)、检查知识课(测试课)2、按照教学方法分: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复习课5/21/2024108(二)、课的类型和结构课的类型:1、按照教学任务分新授课的结构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由哪些部分组成一级这些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常见的课的结构:1、新授课:组织教学检查或复习提出学习目标讲授讲授新知识新知识小结检查学习结果2、技能课:组织教学提出学习目标讲解、示范讲解、示范学生学生练习练习小结布置作业3、复习课:组织教学提出学习目标复习复习小结布置作业4、综合课:组织教学检查或复习提出学习目标讲授授新知识新知识巩固巩固布置作业5/21/2024109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由哪些部分组成一级这些组成部分的顺序、时二、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二、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形式:形式:作业、辅导、讲座、参观作业、辅导、讲座、参观 特点:特点:不受时空限制、不受人数限制、不受时空限制、不受人数限制、不受形式限制不受形式限制5/21/2024110二、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形式:作业、辅导、讲座、参观8/3/2(一)、作业:(一)、作业:作业的意义:1、帮助消化、掌握和巩固当堂所学内容 2、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3、有利于因材施教,培优补差,发展学生兴趣和特长。作业布置的要求:1、作业内容必须与所学知识有联系2、适量适宜、难度适中、学生能够独立完成3、批改认真,反馈及时5/21/2024111(一)、作业:8/3/2023111(二)辅导:(二)辅导:辅导的意义:辅导的方法:1、针对问题,有的放矢 2、学生主体,不能越厨代庖 3、重视方法的指导5/21/2024112(二)辅导:8/3/2023112三、教学运行的基本环节三、教学运行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辅导评价5/21/2024113三、教学运行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辅导评价8/3(一)、备课(一)、备课1 1、意义:备课是上课的前提,为上课作好充分、意义:备课是上课的前提,为上课作好充分准备。准备。2 2、工作内容、工作内容 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n 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学生情况n 钻研教学内容钻研教学内容n 考虑教学策略考虑教学策略5/21/2024114(一)、备课1、意义:备课是上课的前提,为上课作好充分准备。(1)钻研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内容:课程标准、教材、参考资料;要求:掌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刻体会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内容,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对教材做到:懂、透、化;策略:浏览-精读-研读;慎重选择-科学(合理)分类-提高实效(针对性)。5/21/2024115(1)钻研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内容:课程标准、教材、(2)了解学生情况:解决教给谁的问题。内容:学生集体:传统与作风、集体成熟度、特点、缺陷学生个体:家庭情况、社会环境、个性特征具体: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习惯以及个别差异等。5/21/2024116(2)了解学生情况:解决教给谁的问题。内容:学生集体:传统(3)考虑教学策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内容:课的类型与方法 要求: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和学科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策略:多重方法、策略搭配使用5/21/2024117(3)考虑教学策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内容:课的类型与方法(二)上课上课就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备课的目的就在于上课 怎样才能掌握上课的艺术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5/21/2024118(二)上课上课就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备课的目的就在于上课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一堂成功课的标准)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一堂成功课的标准)1 1、教学目的明确具体、教学目的明确具体 2 2、教学内容正确无误、教学内容正确无误 3 3、教学策略选择恰当、教学策略选择恰当 4 4、课堂结构安排合理、课堂结构安排合理 5 5、师生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显著、师生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显著5/21/2024119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一堂成功课的标准)1、教学目的明确具体81、教学目的明确具体 目的是指一堂课的教学目的,它决定着一堂课的发展方向。明确目的 应符合本门学科总的目的任务;应从具体教学内容和班级实际出发。师生都了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5/21/20241201、教学目的明确具体 目的是指一堂课的教学目的,它决定着2、教学内容正确无误 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是上好课的关键。既要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又不忽视其他一般问题。既注意新旧教材的联系,又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补充内容要紧扣题目,不得脱离教材内容,或超越学生接受能力。5/21/20241212、教学内容正确无误 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 3、教学策略选择恰当 正确贯彻和执行教学原则的具体要求。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方法。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考虑时代性 执行原则,方法适合5/21/2024122 3、教学策略选择恰当 正确贯彻和执行教学原则的具体要求。4、课堂结构安排合理教学有严密的计划性教学有严密的计划性教学进程安排巧妙,结构严谨;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得到最大的教学效果教学有严密的组织性教学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