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必修(人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ppt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0974916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149 大小:1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2必修(人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化学2必修(人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化学2必修(人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化学2 2必修必修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王艳春王艳春2009年年7月月高中新课程高中新课程(人教版)(人教版)化学2必修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高中新课程(人教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化学2的内容标准n主题主题1 1物质结构基础物质结构基础n主题主题2 2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n主题主题3 3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化学2的内容标准主题1物质结构基础2第一章第一章物质结构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第二章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章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第四章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利用第一章3 化学化学2 2在化学在化学1 1的基础上突出的基础上突出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并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并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出了化学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出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同时通过有机化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同时通过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来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和合物的知识来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的关系,最终将化学与可持化学反应的关系,最终将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大背景相联系,突出了化续发展这一大背景相联系,突出了化学的重要作用。学的重要作用。化学2在化学1的基础上突出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4第一章第一章 物质结构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 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选修3 3)第二章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原理(选修(选修4 4)第三章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基础(选修(选修5 5)第四章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化学与技术(选化学与技术(选修修2 2)注意与后续选修模块之间的联系,把握内容的深广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注意与后续选修模块之间的联系,5实物元素实物元素周期表周期表NaCl晶体晶体结构模型结构模型原子球塔,位于比利时原子球塔,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西北,首都布鲁塞尔市西北,为该市标志性建筑之一为该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实物元素周期表NaCl晶体结构模型原子球塔,位于比利时首都布6化学2必修(人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ppt课件7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化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化合物等化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上进一步认识、理解。同时,作为理论指导,上进一步认识、理解。同时,作为理论指导,也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基础。也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基础。这部分知识既是化学这部分知识既是化学2(2(必修必修)的重要内的重要内容,也是化学容,也是化学3 3(选修)(选修)物质结构与性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基础。质的基础。地位和功能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8元素化合物元素化合物(金属、非金属)(金属、非金属)必修化学必修化学1 1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必修化学必修化学2 2物质结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构成的奥秘初中初中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选修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结构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结构与性质9课程标准要求n n1.1.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n n2.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n n3.3.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n n4.4.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n n5.5.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成课程标准要求1.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10教学目标n n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n n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了解1 120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n n通过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了解原子结构与元通过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知道核素和同位素的涵义;素性质的关系。知道核素和同位素的涵义;认识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认识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认识元素周期律。表现出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认识元素周期律。n n认识化学键的涵义,通过实例了解离子键和共认识化学键的涵义,通过实例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价键的形成。教学目标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1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离子键、共价键、化学键的涵义离子键、共价键、化学键的涵义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化学键的涵义,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键的涵义,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重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教学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12两个问题n n什么是化学物质?什么是化学物质?(chemicalsubstances)n nNHeOH是化学变化吗?是化学变化吗?1471142178两个问题什么是化学物质?147114217813物质n n宇观物质:宇宙、星云、星体宇观物质:宇宙、星云、星体n n宏观物质:地球、亭台楼阁宏观物质:地球、亭台楼阁n n介观物质:光学显微镜尺度、微米和纳米介观物质:光学显微镜尺度、微米和纳米尺度的物质尺度的物质n n微观物质:分子、原子、离子、亚原子微微观物质:分子、原子、离子、亚原子微粒粒n n此外,电磁波、引力场、原子核、夸克、此外,电磁波、引力场、原子核、夸克、等等,都是物质等等,都是物质物质宇观物质:宇宙、星云、星体14化学物质的层次广义分子广义分子(核(核电子体系)电子体系)晶体晶体分子分子原子原子化学物质的最低层次化学物质的最低层次超分子超分子化学物质的层次广义分子晶体分子原子化学物质的最低层次超分子15原子、分子概念的发展n n道尔顿于道尔顿于道尔顿于道尔顿于1803180318031803年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阿伏加德年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阿伏加德年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阿伏加德年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罗罗罗1811181118111811年引入原子年引入原子年引入原子年引入原子-分子论;卢瑟福分子论;卢瑟福分子论;卢瑟福分子论;卢瑟福1911191119111911年提出了年提出了年提出了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型学说;原子的核型学说;原子的核型学说;原子的核型学说;1913191319131913年玻尔发表了原子结构理年玻尔发表了原子结构理年玻尔发表了原子结构理年玻尔发表了原子结构理论。后来发展到以量子力学来研究原子和分子的论。后来发展到以量子力学来研究原子和分子的论。后来发展到以量子力学来研究原子和分子的论。后来发展到以量子力学来研究原子和分子的结构,现代人们已经能够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来拍结构,现代人们已经能够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来拍结构,现代人们已经能够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来拍结构,现代人们已经能够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来拍摄分子或原子的照片。摄分子或原子的照片。摄分子或原子的照片。摄分子或原子的照片。n n根据现代物质结构理论,特别是化学键的观点来根据现代物质结构理论,特别是化学键的观点来根据现代物质结构理论,特别是化学键的观点来根据现代物质结构理论,特别是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物质的构成,就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情况,不分析物质的构成,就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情况,不分析物质的构成,就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情况,不分析物质的构成,就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情况,不能简单地以原子、分子概念来说明了。能简单地以原子、分子概念来说明了。能简单地以原子、分子概念来说明了。能简单地以原子、分子概念来说明了。n n分子片、超分子、大分子、准分子等。分子片、超分子、大分子、准分子等。分子片、超分子、大分子、准分子等。分子片、超分子、大分子、准分子等。原子、分子概念的发展道尔顿于1803年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阿16 分分子子(molecules):所所有有单单独独存存在在的的原原子子和和以以强强相相互互作作用用力力(通通称称化化学学键键)结合形成的原子聚集体的统称。结合形成的原子聚集体的统称。它它既既包包括括各各种种单单原原子子分分子子(如如稀稀有有气气体体原原子子)、各各种种气气态态原原子子或或单单核核离离子子,也也包包括括以以共共价价键键结结合合的的传传统统意意义义上上的的分分子子,还还包包括括离离子子晶晶体体(如如食食盐盐)、原原子子晶晶体体(如如金金刚刚石石)或或者者金金属属晶晶体体(如如铜铜)等等的的单单晶晶(其其晶晶粒粒可可大大可可小小)以以及及各各种种聚聚合合度度不不同同的的高高分分子子。这这样样的的分分子子,在在本本质质上上是是核核-电子体系电子体系。分子(molecules):所有单独存在的原子和17 亚分子亚分子(submolecule),它比分子低一),它比分子低一个层次,比原子高一个层次,如个层次,比原子高一个层次,如“分子片分子片”、“分子瓣分子瓣”、分子的、分子的“碎片碎片”等。等。超分子超分子(supramolecule),它比分子高),它比分子高一个层次,其内涵是指由若干个分子以一个层次,其内涵是指由若干个分子以弱相互弱相互作用力作用力(通常称为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通常称为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等)相联系,并且通过所谓的力和氢键等)相联系,并且通过所谓的“自组自组装装”(seifassembling)或)或“自组织自组织”(selforganizing)而)而构筑构筑(tectonize)成的某种)成的某种高级结构。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超分子是高级结构。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超分子是2121世纪化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世纪化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亚分子(submolecule),它比分子低一个层次18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知识体系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分子结构分子结构原子结构原子结构核外电核外电子排布子排布周期律周期律周期表周期表物质结构物质结构在选修在选修3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体系晶体结构分子结构原子结构核外电19第一节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以元素周期表以初中化学为基础,从化初中化学为基础,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了学史引入,直接呈现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以初中化学为基础,从化学史引入,直接20为什么先讲元素周期表,后讲元素周期律?n n初中简单介绍过元素周期表,学生了解初中简单介绍过元素周期表,学生了解n n周期表比较直观,在此基础上认识周期周期表比较直观,在此基础上认识周期律更容易律更容易n n化学史上门捷列夫先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史上门捷列夫先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排出周期表,再总结归纳出周期的大小排出周期表,再总结归纳出周期律律以初中为基础,从化学史引入,直以初中为基础,从化学史引入,直接呈现周期表的结构,这样有利于学生接呈现周期表的结构,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的学习和理解为什么先讲元素周期表,后讲元素周期律?初中简单介绍过元素周21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初中化学课程标准22初中化学初中化学初中化学23初中化学初中化学初中化学24初中立体元初中立体元素周期表素周期表初中立体元素周期表25对于“一、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建议n n课前布置:让学生查找有关元素周期表发展史的课前布置:让学生查找有关元素周期表发展史的课前布置:让学生查找有关元素周期表发展史的课前布置:让学生查找有关元素周期表发展史的材料,最好制作成幻灯片。材料,最好制作成幻灯片。材料,最好制作成幻灯片。材料,最好制作成幻灯片。n n可补充介绍短式周期表。可补充介绍短式周期表。可补充介绍短式周期表。可补充介绍短式周期表。n n应该使学生了解:应该使学生了解:应该使学生了解:应该使学生了解:1869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时,人们还不知道原子的结构,他是根据当期表时,人们还不知道原子的结构,他是根据当期表时,人们还不知道原子的结构,他是根据当期表时,人们还不知道原子的结构,他是根据当时已知的时已知的时已知的时已知的6363种元素的原子量制出的周期表,因此,种元素的原子量制出的周期表,因此,种元素的原子量制出的周期表,因此,种元素的原子量制出的周期表,因此,当时也没有当时也没有当时也没有当时也没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19131913年,年,年,年,英国物理学家莫斯莱发现,门捷列夫周期表里的英国物理学家莫斯莱发现,门捷列夫周期表里的英国物理学家莫斯莱发现,门捷列夫周期表里的英国物理学家莫斯莱发现,门捷列夫周期表里的原子序数原来是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来是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来是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来是原子的核电荷数。对于“一、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建议课前布置:让学生查找有关元素26资料: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n n1803180318031803年,道尔顿(年,道尔顿(年,道尔顿(年,道尔顿(J.DaltonJ.Dalton)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原子)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原子)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原子)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球;球;球;n n1897189718971897年,汤姆逊(年,汤姆逊(年,汤姆逊(年,汤姆逊(J.J.ThomsonJ.J.Thomson)发现了电子;)发现了电子;)发现了电子;)发现了电子;n n1903190319031903(1904190419041904)年,汤姆逊()年,汤姆逊()年,汤姆逊()年,汤姆逊(J.J.ThomsonJ.J.Thomson)提出了原子结)提出了原子结)提出了原子结)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构的构的构的“葡萄干布丁葡萄干布丁葡萄干布丁葡萄干布丁”模型:原子是一个正电荷均匀分布的模型:原子是一个正电荷均匀分布的模型:原子是一个正电荷均匀分布的模型:原子是一个正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球体,球体,球体,带负电的电子就像一粒粒葡萄干嵌在蛋糕中一样嵌带负电的电子就像一粒粒葡萄干嵌在蛋糕中一样嵌带负电的电子就像一粒粒葡萄干嵌在蛋糕中一样嵌带负电的电子就像一粒粒葡萄干嵌在蛋糕中一样嵌在其中;在其中;在其中;在其中;n n1911191119111911年,卢瑟福年,卢瑟福年,卢瑟福年,卢瑟福(E.RutherfordE.Rutherford)根据)根据)根据)根据粒子的散射实验粒子的散射实验粒子的散射实验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象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象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象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象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n n1913191319131913年,玻尔(年,玻尔(年,玻尔(年,玻尔(N.BohrN.Bohr)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子结构模型。子结构模型。子结构模型。n n1926192619261926年,电子云模型年,电子云模型年,电子云模型年,电子云模型资料: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1803年,道尔顿(J.Dalton27资料: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n n原子不可分原子不可分蛋糕模型蛋糕模型行星模型行星模型壳层壳层模型模型电子云模型电子云模型n n原子原子电子电子质子质子夸克夸克n nhttp:/ nhttp:/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n n知识基础:知识基础:原子结构基础知识原子结构基础知识(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初中初中;碱金属碱金属(钠钠)、卤素、卤素(氯氯)等元素化合物知等元素化合物知识识 化学化学1 1必修必修。n n本节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通过本节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通过族族体现:体现:从同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最从同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比较最外层电子,外层电子,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认识族认识族的概念。的概念。第二课时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知识基础:29以碱金属元素和卤以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为研究对象,用族元素为研究对象,用实验和事实,通过观察实验和事实,通过观察和交流,进行归纳,得和交流,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原子结构相似出结论:原子结构相似的同族元素,物理性质的同族元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和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和递变性。以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为研究对象,用实验和事30 有关碱金属和卤素单质的密度和熔点、沸点的递变规律,学生了解即可,不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在选修中学习)有关碱金属和卤素单质的密度和熔点、沸点的递31关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n n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可以从其单质与水(或酸)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可以从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比较。(来比较。(7页)页)n n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以从其最高价氧化物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以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与氢气生成气态氢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推断。化物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推断。三套教材都这三套教材都这样给出这种标样给出这种标准准关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可以从其单32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单质的活动性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单质的活动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之间的联系和区别n n元素的金属性指元素的金属性指元素的金属性指元素的金属性指气态原子气态原子气态原子气态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属失去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属失去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属失去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属性指性指性指性指气态原子气态原子气态原子气态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得到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得到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得到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可以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的强弱强弱可以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的强弱强弱可以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的强弱强弱可以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的强弱等方面推测。等方面推测。等方面推测。等方面推测。n n单质的活动性是指该元素单质的分子或晶体在化学反应时单质的活动性是指该元素单质的分子或晶体在化学反应时单质的活动性是指该元素单质的分子或晶体在化学反应时单质的活动性是指该元素单质的分子或晶体在化学反应时的活动性,如金属单质的活动性表现在该金属单质与水或的活动性,如金属单质的活动性表现在该金属单质与水或的活动性,如金属单质的活动性表现在该金属单质与水或的活动性,如金属单质的活动性表现在该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单质的非金属性表现在该非金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单质的非金属性表现在该非金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单质的非金属性表现在该非金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单质的非金属性表现在该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n n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单质的活动性是有区别的,前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单质的活动性是有区别的,前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单质的活动性是有区别的,前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单质的活动性是有区别的,前者决定于元素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能力的大小,后者还与者决定于元素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能力的大小,后者还与者决定于元素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能力的大小,后者还与者决定于元素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能力的大小,后者还与元素单质的分子或晶体内原子的相互作用强弱有关。两者元素单质的分子或晶体内原子的相互作用强弱有关。两者元素单质的分子或晶体内原子的相互作用强弱有关。两者元素单质的分子或晶体内原子的相互作用强弱有关。两者顺序基本一致,因此,有时可用单质的活动性强弱来推测顺序基本一致,因此,有时可用单质的活动性强弱来推测顺序基本一致,因此,有时可用单质的活动性强弱来推测顺序基本一致,因此,有时可用单质的活动性强弱来推测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只有少数例外)。例如,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只有少数例外)。例如,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只有少数例外)。例如,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只有少数例外)。例如,钠元素的金属性比镁元素强,钠单质的活动性也比镁单质钠元素的金属性比镁元素强,钠单质的活动性也比镁单质钠元素的金属性比镁元素强,钠单质的活动性也比镁单质钠元素的金属性比镁元素强,钠单质的活动性也比镁单质强;氮元素的非金属性是较强的,但氮气的化学活动性较强;氮元素的非金属性是较强的,但氮气的化学活动性较强;氮元素的非金属性是较强的,但氮气的化学活动性较强;氮元素的非金属性是较强的,但氮气的化学活动性较弱,这是因为弱,这是因为弱,这是因为弱,这是因为N N2 2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之间相互作用较强。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之间相互作用较强。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之间相互作用较强。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之间相互作用较强。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单质的活动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元素的金33元素的金属性与还原性、元素的非金属性与氧化性的相互关系n n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通常用金属性表示元素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强通常用金属性表示元素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强通常用金属性表示元素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强通常用金属性表示元素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强弱,用非金属性表示元素原子得到电子能力的弱,用非金属性表示元素原子得到电子能力的弱,用非金属性表示元素原子得到电子能力的弱,用非金属性表示元素原子得到电子能力的强弱。所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原子越容易强弱。所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原子越容易强弱。所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原子越容易强弱。所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原子越容易得到电子,氧化性越强。原子越容易得到电子,氧化性越强。原子越容易得到电子,氧化性越强。原子越容易得到电子,氧化性越强。n n氧化性和还原性讨论的对象除了元素以外,还氧化性和还原性讨论的对象除了元素以外,还氧化性和还原性讨论的对象除了元素以外,还氧化性和还原性讨论的对象除了元素以外,还可以具体化,可以是某种环境中的具体粒子,可以具体化,可以是某种环境中的具体粒子,可以具体化,可以是某种环境中的具体粒子,可以具体化,可以是某种环境中的具体粒子,例如,金属的活动性实际就是金属原子在溶液例如,金属的活动性实际就是金属原子在溶液例如,金属的活动性实际就是金属原子在溶液例如,金属的活动性实际就是金属原子在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中还原性的强弱。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中还原性的强弱。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中还原性的强弱。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除了本质原因外,还受溶液、温度、浓度以及除了本质原因外,还受溶液、温度、浓度以及除了本质原因外,还受溶液、温度、浓度以及除了本质原因外,还受溶液、温度、浓度以及酸碱度等的影响。酸碱度等的影响。酸碱度等的影响。酸碱度等的影响。元素的金属性与还原性、元素的非金属性与氧化性的相互关系元素的34金属性和金属活动性的区别和联系n n金属性金属性: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表现出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的倾向。通常表现出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的倾向。金属性的强弱通常用金属元素原子的金属性的强弱通常用金属元素原子的电离电离能能(气态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气态阳离子时(气态原子失去电子成为气态阳离子时所需要的能量)大小来衡量。所需要的能量)大小来衡量。n n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是反映金属:金属的活动性是反映金属在水溶液里形成水合离子倾向的大小,是在水溶液里形成水合离子倾向的大小,是以金属的以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为依据的。为依据的。金属性和金属活动性的区别和联系金属性: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35n n从能量角度来看,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除了与金属元素原子从能量角度来看,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除了与金属元素原子从能量角度来看,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除了与金属元素原子从能量角度来看,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除了与金属元素原子的电离能有关外,同时还与金属的升华能的电离能有关外,同时还与金属的升华能的电离能有关外,同时还与金属的升华能的电离能有关外,同时还与金属的升华能(固态单质变为气态固态单质变为气态固态单质变为气态固态单质变为气态原子时所需的能量原子时所需的能量原子时所需的能量原子时所需的能量)、水合能、水合能、水合能、水合能(金属阳离子与水化合时所放出金属阳离子与水化合时所放出金属阳离子与水化合时所放出金属阳离子与水化合时所放出的能量的能量的能量的能量)等多种因素有关。等多种因素有关。等多种因素有关。等多种因素有关。n n一般来说,金属性强的元素,它的活动性也强,但也有不一一般来说,金属性强的元素,它的活动性也强,但也有不一一般来说,金属性强的元素,它的活动性也强,但也有不一一般来说,金属性强的元素,它的活动性也强,但也有不一致的情况。致的情况。致的情况。致的情况。钠的第一电离能比钙的第一电离能要小钠的第一电离能比钙的第一电离能要小钠的第一电离能比钙的第一电离能要小钠的第一电离能比钙的第一电离能要小:NaNaNaNa+E E=495.8kJ/mol=495.8kJ/molCaCaCaCa2+2+E E=589.7kJ/mol=589.7kJ/mol 因此,钠比钙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钠的金属性因此,钠比钙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钠的金属性因此,钠比钙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钠的金属性因此,钠比钙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钠的金属性比钙强。比钙强。比钙强。比钙强。但是,但是,但是,但是,CaCa2+2+在水溶液中形成水合离子的倾向比在水溶液中形成水合离子的倾向比在水溶液中形成水合离子的倾向比在水溶液中形成水合离子的倾向比NaNa+大大大大(CaCa2+2+形成水合离子放出形成水合离子放出形成水合离子放出形成水合离子放出1653kJ/mol1653kJ/mol,NaNa+形成水合离子放形成水合离子放形成水合离子放形成水合离子放出出出出405kJ/mol405kJ/mol),即钙的标准电极电势比钠要小),即钙的标准电极电势比钠要小),即钙的标准电极电势比钠要小),即钙的标准电极电势比钠要小(标准电极电标准电极电标准电极电标准电极电势越小,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势越小,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势越小,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势越小,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钙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钙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钙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钙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CaCa2+2+/Ca:Ca/Ca:Ca2+2+(aq)+2e(aq)+2e-Ca(s)Ca(s)E E=-2.86V=-2.86VNaNa+/Na:Na/Na:Na+(aq)+e(aq)+e-Na(s)Na(s)E E=-2.71V=-2.71V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K、CaCa、NaNa、MgMg、AlAl、ZnZn、FeFe、SnSn、PbPb、(、(、(、(HH)、)、)、)、CuCu、HgHg、AgAg、PtPt、AuAu从能量角度来看,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除了与金属元素原子的电离能36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电负性的关系n n金属性金属性金属性金属性:元素金属性的强弱通常用元素:元素金属性的强弱通常用元素:元素金属性的强弱通常用元素:元素金属性的强弱通常用元素电离能电离能电离能电离能的数值大小来的数值大小来的数值大小来的数值大小来衡量。衡量。衡量。衡量。一般说来,元素的电离能数值越小(大),它的金属性一般说来,元素的电离能数值越小(大),它的金属性一般说来,元素的电离能数值越小(大),它的金属性一般说来,元素的电离能数值越小(大),它的金属性越强(弱)。越强(弱)。越强(弱)。越强(弱)。n n非金属性非金属性非金属性非金属性: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通常用元素的: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通常用元素的: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通常用元素的: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通常用元素的电子亲合能电子亲合能电子亲合能电子亲合能(元素的一个气态原子获得元素的一个气态原子获得元素的一个气态原子获得元素的一个气态原子获得1 1 1 1个电子成为一价气态阴离子时所个电子成为一价气态阴离子时所个电子成为一价气态阴离子时所个电子成为一价气态阴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的数值大小来衡量。放出的能量)的数值大小来衡量。放出的能量)的数值大小来衡量。放出的能量)的数值大小来衡量。一般说来,元素的一般说来,元素的一般说来,元素的一般说来,元素的电子亲合能电子亲合能电子亲合能电子亲合能数值越大(小),它的非数值越大(小),它的非数值越大(小),它的非数值越大(小),它的非金属性越强(弱)。金属性越强(弱)。金属性越强(弱)。金属性越强(弱)。n n电负性电负性电负性电负性: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分子中把电子吸引向自己的本: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分子中把电子吸引向自己的本: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分子中把电子吸引向自己的本: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分子中把电子吸引向自己的本领叫做元素的电负性。领叫做元素的电负性。领叫做元素的电负性。领叫做元素的电负性。(美国化学家鲍林)美国化学家鲍林)美国化学家鲍林)美国化学家鲍林)元素的电负性同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有一定的联系。元素的电负性同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有一定的联系。元素的电负性同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有一定的联系。元素的电负性同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有一定的联系。金属的电负性较小,金属的电负性越小,它的金属性越金属的电负性较小,金属的电负性越小,它的金属性越金属的电负性较小,金属的电负性越小,它的金属性越金属的电负性较小,金属的电负性越小,它的金属性越强;非金属的电负性较大,非金属的电负性越大,它的非金强;非金属的电负性较大,非金属的电负性越大,它的非金强;非金属的电负性较大,非金属的电负性越大,它的非金强;非金属的电负性较大,非金属的电负性越大,它的非金属性越强。属性越强。属性越强。属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电负性的关系金属性:元素金属性的强弱37第三课时 三、核素n n教材从教材从教材从教材从“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有密切关系。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有密切关系。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有密切关系。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有密切关系。那么,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有关系吗?那么,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有关系吗?那么,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有关系吗?那么,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有关系吗?”(教材教材教材教材最后也没有给出回答最后也没有给出回答最后也没有给出回答最后也没有给出回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引出核素和同位素引出核素和同位素引出核素和同位素引出核素和同位素n n要注意元素、核素和同位素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和要注意元素、核素和同位素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和要注意元素、核素和同位素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和要注意元素、核素和同位素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外延外延外延n n要让学生掌握要让学生掌握要让学生掌握要让学生掌握 符号符号符号符号XX各个角标的含义各个角标的含义各个角标的含义各个角标的含义n n根据同位素丰度求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向学根据同位素丰度求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向学根据同位素丰度求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向学根据同位素丰度求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向学生介绍,使学生有所了解,但不应要求学生掌握生介绍,使学生有所了解,但不应要求学生掌握生介绍,使学生有所了解,但不应要求学生掌握生介绍,使学生有所了解,但不应要求学生掌握n n考古时如何利用考古时如何利用考古时如何利用考古时如何利用1414C C测定测定测定测定生物生物生物生物死亡年代可向学生介死亡年代可向学生介死亡年代可向学生介死亡年代可向学生介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414CC的半衰期为的半衰期为的半衰期为的半衰期为57305730年)年)年)年)AZEGJ氧元素有三种同位氧元素有三种同位素的说法正确吗?素的说法正确吗?第三课时三、核素教材从“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有密切38 自然界中的自然界中的1414C是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氮通过核反应产生的。碳是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氮通过核反应产生的。碳-14-14不仅存不仅存在于大气中,还随着生物体的吸收代谢,经过食物链进入活的动物或人体等一在于大气中,还随着生物体的吸收代谢,经过食物链进入活的动物或人体等一切生物体中。由于碳切生物体中。由于碳-14-14一面在生成,一面又以一定的速率在衰变,致使碳一面在生成,一面又以一定的速率在衰变,致使碳-14-14在自然界中(包括一切生物体内)的含量与稳定同位素碳在自然界中(包括一切生物体内)的含量与稳定同位素碳-12-12的含量的相对比值的含量的相对比值基本保持不变。基本保持不变。当生物体死亡后,新陈代谢停止,由于碳当生物体死亡后,新陈代谢停止,由于碳-14-14的不断衰变减少,因此体内碳的不断衰变减少,因此体内碳-14-14和碳和碳-12-12含量的相对比值相应不断减少。通过对生物体出土化石中碳含量的相对比值相应不断减少。通过对生物体出土化石中碳-14-14和碳和碳-12-12含量的测定,就可以准确算出生物体死亡(即生存)的年代。例如某一生物含量的测定,就可以准确算出生物体死亡(即生存)的年代。例如某一生物体出土化石,经测定含碳量为体出土化石,经测定含碳量为M克(或碳克(或碳-12-12的质量),按自然界碳的各种同位的质量),按自然界碳的各种同位素含量的相对比值可计算出,生物体活着时,体内碳素含量的相对比值可计算出,生物体活着时,体内碳-14-14的质量应为的质量应为 m克。但克。但实际测得体内碳实际测得体内碳-14-14的质量内只有的质量内只有m克的八分之一,根据半衰期可知生物死亡已克的八分之一,根据半衰期可知生物死亡已有了有了3 3个个57305730年了,即已死亡了一万七千二百九十年了。美国放射化学家年了,即已死亡了一万七千二百九十年了。美国放射化学家WF利比因发明了放射性测年代的方法,为考古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荣获利比因发明了放射性测年代的方法,为考古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荣获19601960年年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化学奖。由于碳由于碳-14-14含量极低,而且半衰期很长,所以用碳含量极低,而且半衰期很长,所以用碳-14-14只能准确测出只能准确测出5 56 6万万年以内的出土文物,对于年代更久远的出土文物,如生活在五十万年以前的周年以内的出土文物,对于年代更久远的出土文物,如生活在五十万年以前的周口店北京猿人,利用碳口店北京猿人,利用碳-14-14测年法是无法测定出来的。测年法是无法测定出来的。14C测年法14C射线测定装置射线测定装置自然界中的14C是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氮通过核反应产生39化学2必修(人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ppt课件40化学2必修(人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ppt课件41化学2必修(人教版)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ppt课件42学生的作品学生的作品43 教材没有给出元素原子教材没有给出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而是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而是通过电子层模型通过电子层模型示意图示意图和原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直接给出了子结构示意图直接给出了1 12020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主要是按照课程标准中的教主要是按照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也考虑在选修模块学要求,也考虑在选修模块3 3物质结构与性质有较物质结构与性质有较系统的体现。系统的体现。教材没有给出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而是通过电子层44二、元素周期律n n在第一节研究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在第一节研究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在第一节研究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在第一节研究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基础上,本节利用周期表的横向结子结构的关系基础上,本节利用周期表的横向结子结构的关系基础上,本节利用周期表的横向结子结构的关系基础上,本节利用周期表的横向结构,研究了同周期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构,研究了同周期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构,研究了同周期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构,研究了同周期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n n教材从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入教材从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入教材从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入教材从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入手,分析电子层数的不同和最外层电子数的递增手,分析电子层数的不同和最外层电子数的递增手,分析电子层数的不同和最外层电子数的递增手,分析电子层数的不同和最外层电子数的递增关系,以及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关系,以及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关系,以及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关系,以及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n n通过研究第三周期元素代表物的性质,认识元素通过研究第三周期元素代表物的性质,认识元素通过研究第三周期元素代表物的性质,认识元素通过研究第三周期元素代表物的性质,认识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揭示元素周期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揭示元素周期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揭示元素周期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揭示元素周期律,并拓展到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律,并拓展到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律,并拓展到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律,并拓展到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二、元素周期律在第一节研究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45科学探究科学探究1(P141(P14P15)P15)依据周期表,呈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依据周期表,呈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等,探究它们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等,探究它们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科学探究1(P14P15)46科学探究科学探究2 2(P15P16)实验讨论:比较典型元素(实验讨论:比较典型元素(Na、Mg、Al)的的金属性金属性 资料分析:比较典型元素(资料分析:比较典型元素(Si、P、S、Cl)的)的非金非金属性属性 得出结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得出结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性变化科学探究2(P15P16)47(第一版)(第一版)n n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同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同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同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会逐渐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会逐渐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会逐渐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会逐渐变小。变小。变小。变小。n n有条件的学校可将钠、镁、有条件的学校可将钠、镁、有条件的学校可将钠、镁、有条件的学校可将钠、镁、铝的性质实验设计为分组实铝的性质实验设计为分组实铝的性质实验设计为分组实铝的性质实验设计为分组实验,实验方案可让各小组自验,实验方案可让各小组自验,实验方案可让各小组自验,实验方案可让各小组自行设计,培养学生的求异思行设计,培养学生的求异思行设计,培养学生的求异思行设计,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维。维。维。n n镁与水反应尽管较快,但产镁与水反应尽管较快,但产镁与水反应尽管较快,但产镁与水反应尽管较快,但产生氢气的量较少,且不容易生氢气的量较少,且不容易生氢气的量较少,且不容易生氢气的量较少,且不容易看到产生的氢氧化镁,只能看到产生的氢氧化镁,只能看到产生的氢氧化镁,只能看到产生的氢氧化镁,只能通过氢气的产生和酚酞指示通过氢气的产生和酚酞指示通过氢气的产生和酚酞指示通过氢气的产生和酚酞指示剂的变色去认定氢氧化镁的剂的变色去认定氢氧化镁的剂的变色去认定氢氧化镁的剂的变色去认定氢氧化镁的存在,说服力不强。由于存在,说服力不强。由于存在,说服力不强。由于存在,说服力不强。由于NaClNaCl能阻止氢氧化镁薄膜能阻止氢氧化镁薄膜能阻止氢氧化镁薄膜能阻止氢氧化镁薄膜在镁上的形成,因此,可改在镁上的形成,因此,可改在镁上的形成,因此,可改在镁上的形成,因此,可改为与食盐水反应。为与食盐水反应。为与食盐水反应。为与食盐水反应。n n在镁与水反应的基础上,要在镁与水反应的基础上,要在镁与水反应的基础上,要在镁与水反应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分析铝与水是否反引导学生分析铝与水是否反引导学生分析铝与水是否反引导学生分析铝与水是否反应,并联系铝制品可作炊具应,并联系铝制品可作炊具应,并联系铝制品可作炊具应,并联系铝制品可作炊具的实际。的实际。的实际。的实际。(第一版)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会逐渐变48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元素周期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律的有关知识,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料卡片资料卡片”和和“科学视野科学视野”等栏目,等栏目,介绍门捷列夫对元素的预言和人造元介绍门捷列夫对元素的预言和人造元素等。素等。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元素49n n2007200720072007年年年年3 3 3 3月月月月21212121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11111111111号号号号元素元素元素元素(英文名称为英文名称为英文名称为英文名称为roentgeniumroentgenium,符号为,符号为,符号为,符号为RgRg)的中文名称为的中文名称为的中文名称为的中文名称为“钅仑钅仑钅仑钅仑”(錀,金旁加仑,读音同伦(錀,金旁加仑,读音同伦(錀,金旁加仑,读音同伦(錀,金旁加仑,读音同伦),并与台湾取得一,并与台湾取得一,并与台湾取得一,并与台湾取得一致意见。(致意见。(致意见。(致意见。(07070707年天津理综第年天津理综第年天津理综第年天津理综第7 7 7 7题题题题)n n2006200620062006年年年年10101010月月月月16161616日,美国劳伦斯日,美国劳伦斯日,美国劳伦斯日,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与俄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与俄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与俄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与俄罗斯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联合宣布,他们成功合成了罗斯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联合宣布,他们成功合成了罗斯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联合宣布,他们成功合成了罗斯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联合宣布,他们成功合成了质子数为质子数为质子数为质子数为118118118118、中子数为、中子数为、中子数为、中子数为179179179179的超重元素,这是目前已知最的超重元素,这是目前已知最的超重元素,这是目前已知最的超重元素,这是目前已知最重的元素,也是第一种人造惰性气体。这种元素的存在时重的元素,也是第一种人造惰性气体。这种元素的存在时重的元素,也是第一种人造惰性气体。这种元素的存在时重的元素,也是第一种人造惰性气体。这种元素的存在时间极短,约为间极短,约为间极短,约为间极短,约为0.90.90.90.9毫秒,即万分之九秒,之后即迅速衰变毫秒,即万分之九秒,之后即迅速衰变毫秒,即万分之九秒,之后即迅速衰变毫秒,即万分之九秒,之后即迅速衰变为原子量较小的其它元素:先是从为原子量较小的其它元素:先是从为原子量较小的其它元素:先是从为原子量较小的其它元素:先是从118118118118号元素衰变为号元素衰变为号元素衰变为号元素衰变为116116116116号号号号元素,接着继续衰变为元素,接着继续衰变为元素,接着继续衰变为元素,接着继续衰变为114114114114号元素,然后又衰变为号元素,然后又衰变为号元素,然后又衰变为号元素,然后又衰变为112112112112号元号元号元号元素,最后一分为二。这也是该科研小组所发现的第五种元素,最后一分为二。这也是该科研小组所发现的第五种元素,最后一分为二。这也是该科研小组所发现的第五种元素,最后一分为二。这也是该科研小组所发现的第五种元素,此前该小组曾发现了第素,此前该小组曾发现了第素,此前该小组曾发现了第素,此前该小组曾发现了第113113113113号、第号、第号、第号、第114114114114号、第号、第号、第号、第115115115115号以号以号以号以及第及第及第及第116116116116号元素。据悉,该小组计划在号元素。据悉,该小组计划在号元素。据悉,该小组计划在号元素。据悉,该小组计划在2007200720072007年用铁同位素年用铁同位素年用铁同位素年用铁同位素轰击钚,创造出轰击钚,创造出轰击钚,创造出轰击钚,创造出120120120120号元素。号元素。号元素。号元素。n n早在早在早在早在1999199919991999年年年年6 6 6 6月月月月7 7 7 7日,美国的劳伦斯日,美国的劳伦斯日,美国的劳伦斯日,美国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宣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宣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宣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宣称他们用称他们用称他们用称他们用86868686KrKrKrKr离子轰击离子轰击离子轰击离子轰击208208208208PbPbPbPb靶得到靶得到靶得到靶得到118118118118号元素的一种原子,号元素的一种原子,号元素的一种原子,号元素的一种原子,其质量数为其质量数为其质量数为其质量数为293293293293。但在随后进行的一系列论证试验中均未。但在随后进行的一系列论证试验中均未。但在随后进行的一系列论证试验中均未。但在随后进行的一系列论证试验中均未能重现能重现能重现能重现118118118118号元素的信号,因此该实验室在号元素的信号,因此该实验室在号元素的信号,因此该实验室在号元素的信号,因此该实验室在2001200120012001年年年年7 7 7 7月月月月27272727日日日日宣布收回该论文。宣布收回该论文。宣布收回该论文。宣布收回该论文。2007年3月21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11号50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的劳伦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的劳伦斯-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克利国家实验室20022002年公开承认年公开承认19991999年发现的年发现的118118和和116116号元素的实验数据是捏造的。号元素的实验数据是捏造的。“对一个实验对一个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