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上传人:hloru****lorv6 文档编号:240974380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高三一轮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高三一轮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高三一轮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氮及其化合物复习氮及其化合物复习氮 及 其 化 合 物知识主线:知识主线:N N N N N-3 0 +2 +4 +5NH3N2NO NO2HNO3(NH4+)(N2O4)(NO3-)氮及其化合物知识主线:N N 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作用。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作用。2了本节重要知识有 N2、NO、NO2、NH3、HNO3、铵盐的性质及用途,NH3的制法,NH4的检验等,主要考查硝酸的强氧化性,如离子共存,氨气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及相关探究性实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相关计算,大气污染等。硝酸的强氧化性一直是高考的热点,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也经常出现,预测 2013 年的高考中氮及其化合物知识仍会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考查。本节重要知识有N2、NO、NO2、NH3、HNO3、铵盐的性2.NO2 2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化学性质(1)难被氧化,易与水反应生成 HNO3 3和NO3NO2+H2O=2HNO3+NO(3)常温下易转化为 N2O42NO2=N2O4(2)NO2的尾气用NaOH溶液吸收2NO2+2NaOH=NaNO3+NaNO2+H2O2.NO2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易溶思考:NO2和溴蒸气都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怎样加以区别?(4)N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使湿润的 KI淀粉试纸变蓝还可将SO2的氧化:NO2+SO2=SO3+NO(5)如何制备NO2?思考:NO2和溴蒸气都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怎样加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NO与与NO2的性质比较的性质比较NONO2物性毒性与水与O2与O2、H2O与NaOH制制备备3NO2+H2O=2HNO3+NO2NO+O2=2NO2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 +4H2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无色,无味有毒(机理同CO)有毒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氮的氧化物-NO与NO2的性质比较NONO2物性毒性与水22NO2N2O4H0 的应用(1)收集1摩尔二氧化氮时在标况下的体积小于 22.4L(2)标况下22.4L二氧化氮的质量大于 46(3)NO和O2混合后,相对分子质量应大于按体积比求得的数值。(4)温度影响“2NO2 N2O4H0”平衡体系,体系随温度改变而改变。(5)“2NO2 N2O4H0”在同温同体积或同温同压强(体积不变和体积变化的密闭容器)二氧化氮的有关量的变化(如密度、体积分数、转化率等)22NO2N2O4H稀硝酸(均比浓硫酸强)一般反应规律为:金属+HNO3(浓)硝酸盐+NO2+H2O金属+HNO3(稀)硝酸盐+NO+H2O较活泼的金属(如Mg、Zn等)+HNO3(极稀)硝酸盐+H2O+N2O(或NH3或铵盐等)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几乎可以使所有金属(金、铂除外)氧化而生(5)变价金属与硝酸反应时,产物的价态则要看硝酸与金属的物质的量的相对大小,若金属过量,则生成低价的金属硝酸盐;若硝酸过量,则生成高价的金属硝酸盐。如:铁与稀硝酸的反应:3Fe(过量)8HNO3(稀)3Fe(NO3)22NO4H2OFe(不足)4HNO3(稀)Fe(NO3)3NO2H2O(6)浓HNO3与浓盐酸按体积比 13配制而成的混合液叫王水。王水溶解金属的能力更强,能溶解金属 Pt、Au。(7)能氧化并腐蚀某些有机物,如皮肤、衣服、纸张、橡胶等。因此在使用硝酸(尤其是浓硝酸)时要特别小心,万一不慎将浓硝酸弄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小苏打或肥皂液洗涤。(5)变价金属与硝酸反应时,产物的价态则要看硝酸与金属的物质?例例11L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其物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4mol/L。若向该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粉,则最多能溶解最多能溶解铜粉的粉的质量量为()A 2.4g B 3.2gC 6.4g D 9.6gD?例11L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例例2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入5mol/LNaOH溶液至溶液至Cu2+恰好恰好完全沉淀完全沉淀,则消耗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溶液的体积是()A.60mLB.45mLC.30mLD.15mL解析解析 O2为氧化剂,Cu为还原剂,HNO3仅仅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则n(Cu)=2n(O2)=0.15mol,n(NaOH)=2n(Cu)=0.3mol,V(NaOH)=0.06L=60mL,故选A。A例2 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例例3将将14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合金与足量的HNO3反反应,放出的气体与放出的气体与标准状况下体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的的O2混混合后再通入水中,恰好全部吸收,合后再通入水中,恰好全部吸收,则合金中合金中铜的的质量量为()A 3.2g B 4.8gC 6.4g D 10.8gA?例3将14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HNO3反应,放出的气体与标如何只用蓝色石蕊试纸鉴别三瓶失去标签的液体: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只用铜丝鉴别三瓶失去标签的液体: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思考思考如何只用蓝色石蕊试纸鉴别三瓶失去标签的液体:浓盐酸、浓硫酸练习练习1、下列事实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下列事实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A.强氧化性 B.酸性 C.不稳定性D.挥发性(1)硝酸存放在棕色瓶中密封保存()(2)浓硝酸可以和铜反应()(3)木炭和浓硝酸反应()(4)锌和硝酸不产生H2()(5)氧化铜溶于硝酸()(6)不用硝酸制)不用硝酸制SO2气体气体()(7)用铁槽存放浓硝酸()(8)检验)检验SO32-时不能先用硝酸酸化时不能先用硝酸酸化()C DABAAAAAB练习1、下列事实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A.强氧化性B.酸性2、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时,还原产物时,还原产物是是()ANO2BNO CN2O DN22、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解析:设单质反应后价态为 x,HNO3被还原后的价态为y由化合价升降相等得:2x5y讨论当x=2、y=1时成立,即HNO3还原产物为N2O。答案:C解析:设单质反应后价态为x,HNO3被还原后的价态为y由化氮及其化合物复习-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常见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溶解度:难溶气体:N2(1:0.02)H2(1:0.02)微溶气体:O2(1:0.2)可溶气体:Cl2(1:2)H2S(1:2.6)CO2(1:1)易溶气体:SO2(1:40)极易溶气体:HCl(1:500)NH3(1:700)常见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溶解度:难溶气体:N2(1:0.02)喷泉实验一、喷泉现象产生的两种方式减小上部压强吸入式增大下部压强压入式实质:短时间内在导管上、下部产生明显的压强差(下上或下上)!二、吸入式喷泉1、内因:气体在吸收剂中要能快速大量的溶解或反应“满”:气体要充满烧瓶,含空气越少越好2、外因“严”:装置气密性要好,不漏气“干”:易溶于水的气体,要求烧瓶内壁干燥,不带水喷泉实验一、喷泉现象产生的两种方式减小上部压强吸入式增大3、常见的吸入式喷泉、常见的吸入式喷泉气 体HClNH3CO2、Cl2、H2S、SO2NO2NO2和O2CH2=CH2吸收剂水或NaOH溶液水或盐酸NaOH溶液水或NaOH溶液水或NaOH溶液Br2水3、常见的吸入式喷泉气体HClNH3CO2、Cl2、H2S、4、吸入式喷泉实验的常见引发方式、胶头滴管挤入少量吸收剂法【思考思考】:1、如图:以上氨气喷泉实验没有胶头滴管,怎么引发?2、若是烧瓶中盛满 O2,水槽中是水,通过怎样的操作也能形成喷泉现象?、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膨胀气体,引发少量接触法、用冰水浇注烧瓶,降低烧瓶内氨气的温度,使气体压强减小,水上升与氨气接触进一步减小压强形成喷泉。其他4、吸入式喷泉实验的常见引发方式、胶头滴管挤入少量吸收剂法【练习练习】:如图:烧瓶甲、乙中分别装满干燥的】:如图:烧瓶甲、乙中分别装满干燥的 HCl和NH3气体,胶头滴管、水槽中盛的都是水、若要在乙瓶中产生喷泉现象,怎样操作 _、若要在甲瓶中产生喷泉现象,怎样操作 _、若要在乙瓶产生“喷烟”现象,怎样操作 _、若要在甲、乙两瓶中同时产生喷泉现象,怎样操作怎样操作_【练习】:如图:烧瓶甲、乙中分别装满干燥的HCl和NH3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