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权利概述课件

上传人:91274****mpsvz 文档编号:240974366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7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事权利概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民事权利概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民事权利概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21/20241第3讲 民事法律制度与公序良俗【重要知识】【重要知识】民法的概念民法的概念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8/3/20231第3讲 民事法律制度与公序良俗【重要知识】1先导案例案情:四川省泸州市某公司职工黄永彬和蒋伦芳1963年结婚,但是妻子蒋一直没有生育,后来只得抱养了一个儿子。由此原因给家庭笼罩上了一层阴影。1994年,黄永彬认识了一个名叫张学英的女子,并且在与张认识后的第二年同居。黄的妻子蒋发现这一事实以后,进行劝告但是无效。1996年底,黄永彬和张学英租房公开同居,以“夫妻”名义生活,依靠黄的工资(退休金)及奖金生活,并曾经共同经营。2001年2月,黄到医院检查,确认自己已经是晚期肝癌。在黄即将离开人世的这段日子里,张学英面对旁人的嘲讽,以妻子的身份守候在黄的病床边。黄永彬在2001年4月18日立下遗嘱:“我决定,将依法所得的住房补贴金、公积金、抚恤金和卖泸州市江阳区一套住房售价的一半(即4万元),以及手机一部遗留给我的朋友张学英一人所有。先导案例案情:四川省泸州市某公司职工黄永彬和蒋伦芳1963年2我去世后骨灰盒由张学英负责安葬。”4月20日黄的这份遗嘱在泸州市纳溪区公证处得到公证。4月22日,黄去世,张根据遗嘱向蒋索要财产和骨灰盒,但遭到蒋的拒绝。张遂向纳溪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依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判令被告蒋伦芳按遗嘱履行,同时对遗产申请诉前保全。我去世后骨灰盒由张学英负责安葬。”4月20日黄的这份遗嘱在泸3尽管继承法中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而且本案中的遗赠也是真实的,但是黄永彬将遗产赠送给“第三者”的这种民事行为违反了民法通则第七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应该驳回原告张学英的诉讼请求。尽管继承法中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而且本案中的遗赠也是真实的,但45/21/20245民法概念民法概念民民法法是是调调整整平平等等主主体体(自自然然人人与与自自然然人人、自自然然人人与与法法人人、法法人人与与法法人人)之之间间财财产产关关系系和和人人身关系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练习8/3/20235民法概念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自然人与自然人55/21/20246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自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民事权利受保护原则民事权利受保护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练习8/3/20236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练习65/21/20247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民民事事法法律律关关系系:就就是是由由民民法法所所确确认认和和保保护护的的民民事事权权利利义义务的关系。务的关系。民民事事法法律律关关系系三三要要素素:主主体体、客体、内容。客体、内容。介入8/3/20237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所确认75/21/20248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主体主体:谁和谁?:谁和谁?(原告、被告、第三原告、被告、第三人人)客体客体:调整什么事?(财产关系、:调整什么事?(财产关系、人身关系)人身关系)内容内容:谁享有权利,谁履行义务?:谁享有权利,谁履行义务?(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定)(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定)返还8/3/20238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主体:谁和谁?(原告、被85/21/20249民事主体 1、自自然然人人(本本国国公公民民、外外国国公公民民、无无国国籍人士籍人士)2、法人法人(企业企业)3、其他组织、其他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事业单位)4、国家、国家(在特殊情况下是民事主体在特殊情况下是民事主体)返还8/3/20239民事主体 1、自然人(本国公民、外国公95/21/202410介入介入返还8/3/202310介入介入返还105/21/202411介入介入返还8/3/202311介入介入返还115/21/202412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与出生,终于死亡。始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死亡由医院宣告。自然死亡由医院宣告。意外死亡由法院公布宣告。意外死亡由法院公布宣告。自然失踪自然失踪4年宣告死亡。年宣告死亡。意外事故意外事故2年宣告死亡。年宣告死亡。返还8/3/202312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与出生,终于死亡。返还125/21/202413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 1、1818周岁以上。周岁以上。2 2、1616周岁以上周岁以上1818周岁以下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周岁以下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 1、1818周岁以下。周岁以下。2 2、患有间隙性精神病人。、患有间隙性精神病人。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 1、1010周岁以下。周岁以下。2 2、精神病人。、精神病人。返还8/3/202313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返135/21/202414法人的权利能力法人是一个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法人是一个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随着法人组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随着法人组织的成立,同时产生同时消灭的。(这和织的成立,同时产生同时消灭的。(这和自然人的区别)自然人的区别)法人成立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也产生。法人成立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也产生。法人终止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也同时终法人终止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也同时终止。(这和自然人的区别)止。(这和自然人的区别)返还8/3/202314法人的权利能力法人是一个企业、社会组织、145/21/202415法人的行为能力法人的行为能力由法人的机关(董事会)法人的行为能力由法人的机关(董事会)以及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厂以及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等)行使。长等)行使。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由法律决定由法律决定)也即法人代表。也即法人代表。返还8/3/202315法人的行为能力法人的行为能力由法人的机关155/21/202416民事客体我国民事客体主要有:我国民事客体主要有:1 1、人身利益、人身利益2 2、智力成果、智力成果3 3、物、物4 4、行为、行为返还8/3/202316民事客体我国民事客体主要有:返还165/21/202417民事内容民事主体之间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民事主体之间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务。民事权利:民事权利:1、物权、物权2、债券、债券3、人身权、人身权介入8/3/202317民事内容民事主体之间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175/21/202418介入介入介入返还8/3/202318介入介入介入返还185/21/202419返还8/3/202319返还195/21/202420返还8/3/202320返还20民事权利概述一、概念:民事法律规范赋予民事主体为实现受法律保护的利益,依法享有的法力。二、权利的本质 1、意思说:意思的自由 2、利益说: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 3、法力说:特定利益和法律上的力的结合 民事权利概述一、概念:民事法律规范赋予民事主体为实现受法律保21权利的内容为法律上的自由,权利的外形为法律上的力,权利的目标是权利人特定利益的实现和维持。权利的内容为法律上的自由,22三、权利的内涵和基本特征:1、可以享有一定利益或实施一定的行为 2、可以请求义务人为一定行为或不行为 3、在利益受到侵害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保护 三、权利的内涵和基本特征:23民事权利的分类-1民事权利的分类-124民事权利的分类-22、按照权利的作用分类 1)支配权:对客体进行直接的排他的支配。如物权、人格权 2)请求权:基于基础权利而发生,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如债权请求权 3)形成权:依单方面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如解除权 4)抗辩权:对抗他人行使请求权之权。如同时履行抗辩权民事权利的分类-22、按照权利的作用分类25民事权利的分类-3民事权利的分类-326民事权利的分类-4民事权利的分类-427民事权利的行使 一、权利行使 1、概念:权利主体实现其权利内容,将权利从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过程。2、相关概念:权利主张、权利享有、权利的实现 3、权利行使的要求: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不得违反公序良俗。二、权利的行使方法 1、民事法律行为 2、准法律行为 3、事实行为 民事权利的行使 一、权利行使28民事权利的保护民事权利的保护29民事义务民事义务30民事责任概述 一、概念: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二、民事义务、民事责任以及民事制裁的关系民事义务是民事责任的基础,民事制裁是民事责任的保证民事义务不履行+权利人利益受损=民事责任拒绝承担民事责任 民事制裁 三、民事责任的特征 1、补偿性 2、协商性 民事责任概述 一、概念: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31民事责任与其他责任的区别 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区别 1、产生根据:民事责任有法定和约定 2、强制程度:民事责任可以协商、自愿放弃 3、目的不同:民事责任目的在于填补和救济权利人的损害、而主要不在于惩罚 4、责任方式:民事责任主要为财产责任 5、构成要件:民事责任主观要件有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客观要件必须有损害事实;主观方面包括自己责任和转承责任 民事责任与其他责任的区别 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刑事责32民事责任的分类民事责任的分类33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民法通则134条规定的方式: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碍 3、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6、修理、重做、更换 7、赔偿损失 8、支付违约金 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10、赔礼道歉 11、训戒、具结悔过、收缴非法所得、罚款和拘留(民事制裁)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民法通则134条规定的方式:34民事制裁措施民事制裁措施的种类:训戒、具结悔过、收缴非法所得、罚款和拘留民事制裁措施的适用 最高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意见(试行)第62条、条163条规定:采取收缴非法所得、民事罚款、拘留必须经院长批准,另行制作民事制裁决定书,被制裁人对制裁决定不服的,在收到决定书的次日起十日内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决定暂不执行。民事拘留的期限为115日,民事制裁罚款的限度:对个人为500元以下,对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一般在2000元以下。民事制裁措施民事制裁措施的种类:355/21/202436民事法律行为(一)民民事事主主体体旨旨在在设设立立、变变更更、终终止止民民事事权权利利和和民民事事义义务务的的合合法法行行为为称称为为民民事事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民民事事法法律律行行为为能能产产生生行行为为人人所所预预期期的的法法律律后后果果。但但前前提提是是要要符符合合以以下下有有效效条件条件,法律行为才能有效。法律行为才能有效。1、行行为为人人(法人、自然人)具具有有相相应应的的民民事行为能力;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介入8/3/202336民事法律行为(一)民事主365/21/202437民事法律行为(二)欠欠缺缺“有有效效条条件件”的的民民事事法法律律行行为为将分别构成:将分别构成:1、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2、可撤销、可更改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可更改的民事法律行为3、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返还8/3/202337民事法律行为(二)欠缺“有效条件”的民事375/21/202438民事法律行为(三)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只要有一个条件就是无效只要有一个条件就是无效):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2、限限制制民民事事行行为为能能力力人人实实施施的的依依法法不不能能独独立立实实施施的的非非合合同同民民 事行为事行为3、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欠缺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行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欠缺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行为4、一一方方以以欺欺诈诈、胁胁迫迫的的手手段段或或者者乘乘人人之之危危,使使对对方方在在违违背背真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非合同民事行为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非合同民事行为5、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并损害国家利益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并损害国家利益的6、恶恶意意串串通通,损损害害国国家家、集集体体、或或者者第第三三人人利利益益的的民民事事行行为为 7、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行为8、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9、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返还8/3/202338民事法律行为(三)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只385/21/202439民事法律行为(四)可撤销、可更改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可更改的民事法律行为:1、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重重大大误误解解的的民民事事行行为为,是是指指行行为为人人因因自自己己的的过过失失,导导致致对对行行为为的的性性质质、对对方方当当事事人人、标标的的物物的的品品种种、质质量量、规规格格和和数数量量等等的的错错误误认认识识,使使行行为为的的后后果果与与自自己己的的意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2、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3、一一方方以以欺欺诈诈或或胁胁迫迫的的手手段段订订立立的的不不损损害害国国家家利利益益的合同的合同4、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返还8/3/202339民事法律行为(四)可撤销、可更改的民事法395/21/202440民事法律行为(五)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2、无代理权人订立的合同、无代理权人订立的合同3、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返还练习8/3/202340民事法律行为(五)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405/21/202441民事诉讼时效诉讼时效制度告诉我们:民事权利受诉讼时效制度告诉我们: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是有时间限制的。权利人若法律保护是有时间限制的。权利人若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会丧失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会丧失请求法律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权利。请求法律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权利。诉讼时效一般为诉讼时效一般为2 2年,特殊的诉讼时年,特殊的诉讼时效为效为1 1年。年。练习8/3/202341民事诉讼时效诉讼时效制度告诉我们:民事权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