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管理04长期筹资决策资料教学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0972872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财务管理04长期筹资决策资料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中级财务管理04长期筹资决策资料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中级财务管理04长期筹资决策资料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本章内容资金成本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最佳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理论本章重点:认识资金成本的概念、构成及各种资金成本的计算理解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含义及计算方法、作用认识资本结构的内涵难点:掌握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方法不同资本结构理论对最优资本结构的影响一、资金成本一)含义、性质、作用1、资金成本: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筹集费用和使用费用。广义地讲,资金成本是指企业筹集和使用任何资金,不论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所支付的各种费用或代价。狭义地讲,资金成本是指企业筹集和使用长期资金所支付的各种费用或代价,又称为资本成本。2、构成:筹资费用:企业为取得资金而付出的费用。如:取得银行借款的手续费、发行股票、债券的发行费等。用资(使用)费用:企业使用资金所付出的费用。如:银行借款利息、债券利息、股利等。筹资费用在筹措资金时一次支付,以后不再发生。可视为筹资数量的一次扣减。一般而言,使用费用是资本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3、表示方法 既可用绝对数,也可用相对数,但财务管理中一般用相对数表示。(1)如果不考虑时间价值因素,资本成本的表达式 注意:资金成本指的是税后资金成本。(2)如果考虑时间价值因素,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资金的净额的现值与各期支付的使用费用现值相等时的折现率。用公式表示如下:(二)个别资金成本的计算债务资本成本债务资本成本权益资本成本权益资本成本式中的Kb常常采用插值法求得。插值法插值法是以两个临界点坐标倒求所需值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设:临界点1(i1,m1);临界点2(i2,m2)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债券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债券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债券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债券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1、长期债券资金成本率注意:债券的筹资额与面值不一定相等,因为债券有平价、溢价、折价三种。到期还本付息,债券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到期还本付息,债券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到期还本付息,债券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到期还本付息,债券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nI(1-T)+MnBo(1-f)=(1+Kb)n Kb为资金成本长期债券资本成本计算的长期债券资本成本计算的简化公式简化公式通常债券的期限较长,如果每年债券的利息相同每年债券的利息相同,则可将其视作永续年金,利用简化公式,可以近似地计算出债券的资本成本。2、长期借款成本(Kd)长期借款资本成本可比照长期债券资本成本公式进行计算。(1)理论公式 (2)简化公式 Id年利息;T所得税率;L0借款本金;fd筹资费用率。3、优先股资金成本率(Kp)优先股是介于债券和普通股之间的一种混合证券,其特点是:需定期按固定股利率向持股人支付股利,但股利是在所得税后支付,因此不具有减税作用。由于优先股为永久性资本,因此它可以视为一种永续年金。优先股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KP 优先股年股利;P 优先股筹资额;fP 优先股筹资费用率。如果优先股中途转让:n Dt PnPo(1-f)=i=1 (1+Kp)t(1+Kp)Kp为资金成本2.普通股成本(Kd)(1)普通股的特点 股利不固定,股利随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动而变动;有价证券中普通股承担的风险最大,因此要求的收益率最高。普通股成本的确定普通股成本的确定一般计算公式:n Dt PnPo(1-f)=i=1 (1+Kd)t(1+Kd)无到期日时:n Dt Po(1-f)=i=1 (1+Kd)t普通股成本的具体确定方法普通股成本的具体确定方法普通股成本的确定方法有三种:现金流量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式法和债券收益加风险补偿率法。现金流量法(普通股固定增长模型法)现金流量法(普通股固定增长模型法)这种方法以普通股股票投资收益确定为假定前提,如果普通股要求的股利不变,其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如果年股利成等比增长的情形gfPDKc01e+-=)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 现金流量法假定普通股年股利增长率固定不变,事实上,许多企业未来股利率是不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普通股成本可以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予以确定,计算公式为:Ke=Rf+(Rm Rf)债券收益加风险收益率法债券收益加风险收益率法根据风险和收益相配合的原理,普通股的资本成本可在债券无风险收益率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风险补偿予以确定。其计算公式为:Ks=债券成本+普通股要求更大的风险溢酬 =Kb+RPc 3.3.留存收益成本(留存收益成本(K Ke e)留存收益的特点:留存收益是股东留在企业未进行分配的收益。其资本成本属于机会成本,应该等同于普通股,不同之处在于留存收益不必花费筹资费用。计算公式:通常采用现金流量法予以确定,但计算中不需考虑筹资费率。从投资者角度,由于股东对发放的股利需交纳个人所得税,再购买普通股票还需支付手续费,因此股东认为留用利润的机会成本也由此而降低。因此从投资者所要求的投资报酬率角度来分析资金成本。Kr=ke(1-T)(1-f)ke=Kr/(1-T)(1-f)(三)综合资金成本(Kw)1.计算的前提计算的前提实际中,企业常常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筹资,不同的筹资方式有不同的资本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应计算企业的综合综合资本成本资本成本,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概念的概念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又称为综合资本成本(kw),是以各种不同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为基数,以各种不同筹资方式占资本总额的比重为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数。综合资金成本(Kw)的计算综合资金成本(Kw)Wi 第i种资金来源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Ki 第i种资金来源的资金成本。=niiiwKWK1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比重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确定:帐面(历史)价值权数;(以公司的账面价值来确定权数,其账面数据来自帐簿和资产负债表)市场(现在)价值权数;(以债券、股票的现行市场价值为依据来确定权数,其计算数据来自证券市场中债券和股票的交易价格)目标(未来)价值权数。(以债券、股票的预计目标市场价值为权数,其数据是财务人员根据公司未来筹资的要求和公司债券、股票在证券市场上的变动趋势预测得出的,满足未来投资的需要)(四)边际资金成本(四)边际资金成本1.1.计算的前提计算的前提一般,资本成本随筹资额的增长而提高。企业追加筹资时,应考虑追加筹资的资本成本,即边际资本成本。该成本是追加筹资决策的依据。2.2.边际资本成本的定义边际资本成本的定义边际资本成本边际资本成本是指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量的资本而形成的追加资本的成本。边际资本成本实质是追加筹资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公式如下:边际资本成本 =追加某种筹资的资本成本 追加该种资本的来源构成 即追加筹资的资本结构3、边际资本成本的作用:资金成本是企业筹资、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当“投资报酬率”“资金成本”时,资金的筹集和投资才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价值。企业在选择资金来源、筹资方式、确定最优资本结构及选择投资方案等都要考虑资金成本因素。注意:此处在确定资金成本的权数应根据现行市价现行市价而非历史价值确定。4、边际资金成本的运用步骤:-确定公司最优资本结构;-确定各种筹资方式成本分界点;-计算筹资总额分界点(特定筹资方式成本变化时筹资总额的分界点);-计算不同筹资范围的边际成本;-根据边际筹资成本和投资收益进行筹资和投资相结合的决策。投资与筹资相结合决策我们作一个边际资金成本与边际投资报酬率的规划图,边际资金成本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到右上方的折线,边际投资报酬线按期望报酬率从高到低排列,将两者进行比较,当边际投资报酬率大于边际资金成本率时,投资或筹资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具体见105页图)二、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一)经营风险 1、企业固有的、由于经营上的原因而导致未来经营收益的不确定性。EBIT=Q(P-V)-F=Q(MC)-F经营风险的大小因具体行业、具体企业以及具体时期而异。2、影响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影响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1)产品需求。(2)产品销售价格。(3)产品变动成本。(4)通货膨胀的调整能力。(5)固定成本。企业经营风险部分取决于其利用固定成本的程度,而利用程度可以用销售来衡量。3经营杠杆(DOL)经营杠杆反映销售量与息税前利润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衡量销售量变动对息税前利润的影响,即销售量息税前利润(QEBIT)注:变动率既包括增长率也包括降低率。两者之间关系可用下式表示:EBIT=Q(P-V)-F=Q(MC)-F注: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最大由于企业经营成本中存在固定成本而产生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现象。用经营杠杆系数(DOL)反映经营杠杆效应和经营风险。经营杠杆系数:所谓经营杠杆系数(Degree of operating Lereraga)-是指EBIT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计算公式:FVCSVCSDOLS-=(1)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可以用来说明销售变动所引起的息税前收益变动的幅度。(2)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反之,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3)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于无穷大,此时,企业经营只是保本,这时销售额稍有增加,企业便可以获得经营效益,但是,若销售额稍有下降,企业便会发生亏损。同一企业不同业务量的经营杠杆系数不同企业不同固定成本的经营杠杆系数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固定成本所占比重越大的企业,经营杠杆系数越大,杠杆效应越强,经营风险也越大。1、财务风险(融资风险)财务风险指企业由于筹资的原因而产生的应由普通股股东承担的附加风险。影响筹资风险的因素:-资金供求的变化;-利率水平的变化;-获利能力的变化;-资本结构的变化。企业财务风险部分取决于其利用固定资金成本的程度,而利用程度可以用经营成果经营成果来衡量。(二)财务风险财务杠杆是指这种由于筹集资本的成本固定引起的普通股的每股收益的波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的波动幅度的现象称为财务杠杆,即息税前利润每股收益(EBITEPS)财务杠杆的产生在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通常时固定不变的,当EBIT增加时,单位EBIT所负担的固定资金成本会相对减少,从而引起普通股每股收益(EPS)大幅上升,导致EPS的增长幅度EBIT的增长幅度。注:降低率的原理是一样的。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作用的程度可用财务杠杆系数表示(DFL),我们可用它来估计财务杠杆利益的大小,评价财务风险的高低。若存在优先股 DP优先股股利 如还存在租赁时,则在分母再减去一个租赁费即可。结论:(1)财务杠杆系数可以用来说明,息税前收益变动所引起的普通股每股税后收益的变动幅度。(2)在资本总额、息税前收益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例越大,财务杠杆系数越大,筹资风险越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固定资本成本比重越高,财务杠杆效应越强。财务杠杆的作用1)财务杠杆系数表明的是息税前盈余增长所引起的每股收益的增涨幅度,在资本总额、息税前盈余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财务风险越大,但预期每股收益也可能越高;2)资金收益率超过负债成本时,利用财务杠杆可以提高每股利润水平。资金收益率低于负债成本时,使用财务杠杆则会降低每股利润水平。因此,在经济效益好的年份,利用财务杠杆对股东有利。3)财务杠杆程度的提高,也增加了每股利润的风险性。这主要是由于债权人的要求权具有固定、强制性质所致。4)财务杠杆通常可增加预计每股利润水平,因此,在其资金结构中提高负债比例,会增加每股利润的预期值。但财务杠杆也会增加每股利润的风险性,因此在其资金结构中提高负债比例,又会增加每股利润的风险性。(三)总风险与联合杠杆 这里的总风险是指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之和。固定成本的存在产生经营杠杠作用,举债经营(运用固定资金成本筹资方式)的利息费用的存在产生财务杠杆作用,若两种杠杆共同作用,则销售额稍有变动就会使每股收益产生更大的变动,这两种杠杆的连锁作用,通常称为总杠杆(Total Leverage)(复合杠杆、联合杠杆、合并杠杆、综合杠杆)。即销售量(额)每股收益(QEPS)S(Q)EPSEBITDQLDFL总杠杆作用程度的大小可用总杠杆系数(DTL)来表示:总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对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三、最佳资本结构三、最佳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筹集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在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本结构由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资本结构指的就是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各占多大比例。资金结构是指各种资金(来源)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不断运动所形成的多种比例关系的总和。资产结构,也称资产组合,是指资产负债表左边的各项目的比率关系,传统的财务管理中是指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率关系。(一)最优资本结构的衡量标准(一)最优资本结构的衡量标准 最优资本结构指在一定条件下使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或普通股每股收益最大或股票价值或企业总体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一般可以使用以下标准:资金成本最低普通股每股收益最大股票市价和企业总体价值最大(二)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1、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企业经营风险-企业获利能力和成长率-企业财务状况-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态度-企业贷款人和信用评级机构的态度2、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状况-不同的国别差别-企业所处的行业状况(三)最优资本结构决策分析(三)最优资本结构决策分析1、综合资金成本比较法:以综合资金成本最低者为优(116)2、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资本结构的合理与否,可以通过分析每股收益(EPS)的变化来衡量。能够提高每股收益的资本结构是合理的;反之,不够合理。每股收益的变化不仅受资本结构的影响,而且还受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通常用息税前利润(EBIT)来表示。为正确处理每股收益、资本结构和息税前利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找最佳的资本结构,可以采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是指通过寻找能够使不同资本结构下的每股收益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来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方法。所谓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是指每股收益不受资本结构影响的息税前利润,在此点上,不同资本结构的每股收益都相等。这种方法主要是分析EBIT和EPS之间的关系,所以也称EBIT-EPS分析。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则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应是满足下列条件的息税前利润:步骤:1、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S(每股收益不受筹资方式影响的销售水平;2、决策:当EBITS 时,负债筹资更有利,EBITS时,权益筹资更有利。(如下图)例题117。注意:注意:EBIT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的盈利水平。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的盈利水平。3、财务两平点分析财务两平点分析概念:通过普通股每股收益为零所对应的息税前利润或销售水平(财务两平点)的高低来决定企业资本结构的方法。财务两平点:普通股每股收益为零所对应的息税前利润或销售水平,是普通股股东的保本点。使普通股每股税后收益为零的息税前收益额或销售收入额,也称企业财务风险临界点,是普通股股东的保本点。EBIT=I+d/(1-T)S=F+I+d/(1-T)1-v/pd:优先股股利作用:评价企业现有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决策标准:如果财务两平点太高,则降低优先股或债务资本比例;如财务两平点太低,则提高优先股或债务资本比例。财务两平点太高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差。例题1134、比较公司价值法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法只考虑了资本结构对每股收益的影响,并假定风险不变,每股收益的增长直接导致股价的上升,即每股收益越大,股票价格越高。然而,实际情况经常是随着每股收益的增长风险也在加大。如果每股收益的增长不足以补偿风险增加所需的报酬,尽管每股收益增加,股价仍然会下降。所以,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应当是使企业的总价值最高,而不一定是每股收益最大的资本结构。公司总价值最大目标下的最优资本结构,综合考虑资金成资金成本(最低)和每股收益风险本(最低)和每股收益风险因素,是较为综合的衡量标准。V=S+B四、资本结构理论 西方资本结构的研究起始于西方资本结构的研究起始于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最早是由大卫年代,最早是由大卫 杜杜兰特于兰特于19521952年系统地提出的资本结构的三种见解,即年系统地提出的资本结构的三种见解,即净收净收益理论;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传统理论传统理论。随后在。随后在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后期至年代后期至7070年代年代,开展了广泛的大讨论开展了广泛的大讨论,产生了产生了M&MM&M理论、理论、权衡理论权衡理论等等。等等。(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1)净收入理论)净收入理论 也称为朴素的资本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无论负债多高,债务成本和股本成本都不会变化且债务成本比股本成本低廉,随着负债程度的增加,二者的加权平均成本将趋于下降,企业的资金来源全部使用债务时,企业价值最大。即资产负债率越接近于100越好。缺陷:债务比率与财务风险不相关,与资金成本不相关 2)净经营收益理论:基本假设是企业利用负债筹资,财务杠杆作用扩大,会增加企业股权资本的风险,正好抵销了财务杠杆的作用所能带来的利益。故投资者以固定不变的总资本成本率w来估价企业负债多少,企业w固定不变,因而不管企业负债多少,企业价值保持不变。按照这种理论,企业无需进行资本结构决策,因为彼此的效果没有区别。缺陷:过分夸大财务风险,忽视了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间内在联系3)传统理论:大多数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在50年代采取了一种折衷理论,杜兰特称之为传统理论。即企业在一定限度内负债时,股本和负债风险都不会显著增加,但当超过这一限度时企业价值便开始下降。因此,根据传统理论,某种负债低于100 的资本结构可使企业价值最大。此理论承认企业确实存在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并可以通过适度的财务杠杆的运用来获得。缺陷:该理论不是按严密的数学方法,而是按经验得出的,最优资本结构点的具体位置并不能由该理论具体给出。(二)理论(资本结构的经典理论)理论(资本结构的经典理论)MM理论是在1958年由莫迪格拉尼(Franco.Modigliani)和 米勒(Merton.Miller)首先提出来的,因二人的名字都是以开头的,故得此名。这是较早完整地论述公司资本负债结构的理论,被称为资本结构的经典理论。理论本身也经历了最初的理论、修正的理论和米勒模型等三个阶段。在理论创建之初,提出了如下的五个假设:企业经营风险可由纳税付息前利润(EBIT)的标准差来衡量,有相同经营风险的企业处于同类风险级。现在和将来的投资者对每一个企业未来的EBIT的估计完全相同,即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收益和这些收益的风险预期是等同的。股票和债券在完全资本市场上交易意味着:没有交易成本;投资者可以和公司一样以同等的利率借款。企业和个人的负债没有风险,所以负债利率为无风险利率。此外,无论公司或个人举多少债,这个条件都不变。所有现金流量都是固定年金,即企业的增长率为零。投资者可以进行套利。1、最初的理论资本结构不相关理论(无税资本结构理论)所谓最初的理论,是指于1958年6月发表的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一文中所阐述的基本思想。认为,在完美的市场体系中,在不考虑税收的情况下,两种性质相同的资产,由于套利行为的结果,不可两种性质相同的资产,由于套利行为的结果,不可能因其使用的资金来源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价格。能因其使用的资金来源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价格。(1)命题1:任何企业价值为企业预期的营业利润EBIT按适用于企业风险等级的折现率进行资本化所得之结果。(2)命题2:负债企业的股本成本K等于同一风险等级的某一无负债企业股本成本Ksu加上风险报酬率(3)Kb小于KSu 的利益,正好被股本成本Ksl的上升所抵消,所以,负债增加,加权资本成本和企业价值不变,可以运用套利来解释,即负债不会改变加权资本成本和企业价值。2、有公司税时的MM模型(1963年)(1)命题1:负债企业的价值VL等于同一风险等级的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加上节税价值。(2)命题2:负债企业的股本成本KSL,等于同一风险等级的无负债企业股本成本Ksu加风险报酬。KSL=Ksu+(Ksu-Kb)(1-Tc)(3)命题3:负债程度越高,企业的加权资金成本越低。无负债公司无负债公司负债公司负债公司3、米勒模型(1976年)(M理论)(考虑个人所得税)由于投资者个人应将投资收益再一次纳税,因此,投资者个人实际得到的收益总是少于公司实际应分配的收益。1976年,米勒教授又将个人所得税因素加进了理论之中,从而进一步提出了米勒模型。该模型认为,修正的理论高估了公司负债的好处,实际上,由于个人所得税的存在,会抵销公司利息支出所带来的减税的利益。其基本命题为:设:Tc-公司所得税税率;Ts-个人股票投资所得税率 Tb-个人债券投资所得税税率。无负债时,suSCuKTTEBITV)1)(1(-=负债时:=股东年现金净流量+债权人年现金净流量=(EBIT-I)(1-Tc)(1-Ts)+I(1-Tb )=EBIT(1-Tc)(1-Ts)-I(1-Tc)(1-Ts)+I(1-Tb)-+=-+=-+-=bSCubSCbbubbbSCSUSCLTTTBVTTTKTIVKTIKTTIKTTEBITV1)1)(1(11)1)(1(1)1()1()1)(1()1)(1(Tc为公司所得税为公司所得税,Ts为投资者股票收入所得税为投资者股票收入所得税,Tb为投资者利息所得税为投资者利息所得税.3、权衡理论(发展的权衡理论(发展的MM理论)理论)MM理论的失误在于完全忽视了现代经济社会中负债带来的风险和额外费用:财务危机成本和代理成本,从而使MM理论的结论失去现实意义。权衡理论是在理论基础上,既考虑负债带来的减税利益又考虑负债带来的各种费用并对它们进行适当平衡,从而确定企业价值的理论。它更多地考虑了财务危机成本和代理成本因素。财务危机成本财务危机成本财务危机是指企业没有足够的偿债能力,不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财务危机成本是指当财务危机发生时,即使企业最终不破产,也会产生大量的额外费用或机会成本,若最终导致企业破产,则有巨大的财产损失。也称为破产成本。财务危机成本的具体内容财务危机成本的具体内容大量债务到期,企业不得不以较高的利率借新债以清偿到期债务,从而提高了负债成本。当陷入财务困境的企业其客户和供应商意识到企业出现问题时,他们往往不再来购买产品或供应材料,这可能会引起企业破产。当企业出现严重的财务拮据时,为解燃眉之急,如推迟机器大修,变卖企业有用的资产以获取现金,这些短期行为均会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当破产案件发生时,所有者和债权人长期争执不休,从而导致存货和固定资产的损坏或过时,专用设备的损失更大,无形资产将可能全部损失殆尽。当破产案件发生时,律师费、诉讼费和其他行政开支会花费掉企业大量财富,这也会降低企业价值。代理成本代理成本在股份制企业中,股东和债权人均把资金交给企业的经理人员,由经理人员代其管理,这便是所谓的代理关系。代理成本是指为鼓励代理人采取使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而付出的代价。如设计和实施各种监督、约束、激励和惩罚等措施而发生的成本。此处代理为债权人对经理人的委托形成的,代理成本包括“债权人为防止投资资产替代、债权侵蚀发生的监督费用监督费用、代理人受限制导致投资机会丧失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之和”。代理成本的存在会提高负债成本而降低负债利益。权衡模型 V=Vu+T-(Pbc+Pac)Pbc为财务危机成本现值 Pac为代理成本现值 上述模型中,随负债增加,一方面负债减税收益增加,另一方面财务危机成本及代理成本的预期现值也在增加,两者产生一种相互抵消作用。当减税增量收益等于增量成本现值之和时,则表明确立了最佳资本结构4、不对称信息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 年,经济学家梅耶斯()提出了著名的融资顺序理论,认为经营者在面对新项目需要融资时,首先选择的是运用自身盈利积累完成融资,即所谓内源性融资,其次是出售持有的有价证券,最后才考虑外源融资,外源融资首先采用债券融资,最后才考虑股票融资。留存收益债券股票 这主要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投资者只有根据管理者输出的信息来间接评价企业发展前景和市场价值,一般认为公司发展前景好时会选择负债筹资,前景不好时会选择股票筹资,因此负债优于股票。而负债与留存收益相比,容易引起财务危机成本与代理成本的增加,因此留存收益优于负债。课后习题1、论述资金成本的含义和作用?2、各种资本结构理论对确定最优资本结构有何影响?3、如何利用边际资金成本进行企业筹资决策?4、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的经济含义及如何衡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