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力电梯安装01-现场勘查汇编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0971487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力电梯安装01-现场勘查汇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通力电梯安装01-现场勘查汇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通力电梯安装01-现场勘查汇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力电梯安装01-现场勘查通力电梯安装01-现场勘查现场勘查现场勘查1 井道、机房勘查井道、机房勘查井道和轿厢井道和轿厢缩写缩写含义含义单位单位定义定义电梯井道电梯井道SH顶层高度mm顶层端站地坎到井道顶部的垂直距离PH底坑深度mm由底层端站地坎到井道底坑地板之间的垂直距离WW井道宽度mm平行於轿厢宽度方向井道壁内表面之间水平距离电梯井道电梯井道WD井道深度mm平行於轿厢深度方向井道壁内表面之间水平距离H提升高度mm电梯运行的有效距离总和HF层间距离mm两个相邻停靠站层门地坎间距离,通常取最小值轿厢轿厢CH轿厢净高mm轿底装饰地面至轿厢天花装饰面的垂直距离 BB轿厢净宽mm轿厢左、右两侧轿壁的内表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DD轿厢净深mm轿厢后壁与前壁内表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现场勘查1 井道、机房勘查井道和轿厢缩写含义单位定义电梯井现场勘查现场勘查缩写缩写含义含义单位单位定义定义FW前井道壁宽度mmFW1前井道壁宽度mmFW2前井道壁宽度mmFD前井道壁深度mmLR开门洞宽度mmLR=WW-2*FW or WW-(FW+FW1)HR开门洞高度mmLL开门净宽度mmHH开门净高度mm现场勘查缩写含义单位定义FW前井道壁宽度mmFW1前井道壁宽现场勘查现场勘查缩写缩写含义含义单位单位定义定义M/R机房MH机房高度mm机房地面至机房楼板的粱或吊钩的净高度MW机房宽度mmMD机房深度mm现场勘查缩写含义单位定义M/R机房MH机房高度mm机房地面至现场勘查现场勘查现场勘查现场勘查一一份份经经甲甲方方盖盖章章确确认认,完完全全正正确确的的电电梯梯安安装装布布置置图图。(俗俗称称土土建图建图)测量结果是否与施工布置图相符。测量结果是否与施工布置图相符。1.底坑深度底坑深度PH;2.运行高度运行高度H;3.顶层高度顶层高度SH;4.井道宽度井道宽度WW;5.井道深度井道深度WD;6.厅门门洞高度厅门门洞高度HR;7.门洞宽度门洞宽度LR;8.机房高度机房高度MH;9.机房宽度机房宽度MW;10.机房深度机房深度MD;11.井道的垂直度;井道的垂直度;12.机房、井道吊钩位置机房、井道吊钩位置无无机机房房电电梯梯应应特特别别注注意意顶顶层层三三档档支支架架及及非非标标段段导导轨轨的的支支架架位位置置,确确保保曳曳引引机机、限限速速器器、曳曳引引绳绳悬悬挂挂装装置置、锁梯板等电梯部件的安装位置。锁梯板等电梯部件的安装位置。现场勘查现场勘查一份经甲方盖章确认,完全正确的电梯安装布置图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无机房电梯井道高度测量方法:无机房电梯井道高度测量方法:依据顶层楼面完成装饰面向上A点位置(顶端2.5米标准段导轨与调节段导轨的连接点)。例:S Mono Space A=1300mm;以该点为基准,用圈尺拉至地坑测量高度,再以该点向上测量顶层高度。注注意意:A值依据电梯型号、电梯速度、轿厢型号、轿厢高度而定。现场勘查无机房电梯井道高度测量方法:注意:A值依据电梯型号、现场勘查现场勘查仔细测量各档支架的安装位置是否与图纸相符。检查井道壁是否有凸出异物,施工现场和道路是否确保安全,机房口通道是否畅通(便于电梯设备的搬运),机房及井道内是否有与电梯无关的管道或设备,底坑是否存在未清除的建筑尘土及积水,厅门地坎、上坎及导轨支架安装位置应有足够强度的建筑结构,是否按图纸要求灌制混凝土梁。勘查中发现与施工布置图不相符之处,应及时书面通知建筑承包商整改,以便尽快研究解决方案。现场勘查仔细测量各档支架的安装位置是否与图纸相符。现场勘查现场勘查井井道道如如垂垂直直度度超超差差,电电梯梯无无法法垂垂直直安安装装,则则必必须须有有业业主主提提出出申申请请,经经政政府府职职能能部部门门同同意意及及备备案案,并并获获得得电电梯梯安安装装施施工工开开工工报报告告,报报公公司司相相关关部部门门备备案,方可进场施工。案,方可进场施工。机房内水管应采取什么补救措施?机房内水管应采取什么补救措施?案例:案例:1案例:案例:2现场勘查井道如垂直度超差,电梯无法垂直安装,则必须有业主提出2 安全事项安全事项现场勘查现场勘查在整个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施工,安全规定可参照下述文件:AM-01.03.001 适用於电梯施工现场的防坠落安全系统。AM-01.03.002 适用於电梯施工中的电器安全。注意!注意!只有持有有效合格操作证的人员才可进行施工。只有持有有效合格操作证的人员才可进行施工。为防止在施工时不慎坠落致命或受伤,请务必正确使用安全带及安全带自锁器。任何时候都不要在吊装物体下方区域工作。确保电梯井道里所有的部件都放置在合适且安全的地方。按照国家及当地政府规定要求正确处理施工废弃材料。2 安全事项现场勘查在整个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3 工地要求工地要求现场勘查现场勘查在开始安装前一周必须进行工地检查。注注意意!如如果果可可能能的的话话,最最好好在在电电梯梯井井道道和和机机房房封封顶顶之之前前,由由建建筑筑商商将将曳曳引引机机吊吊装装到到位位。如如果果这这样样不不可可能能,则则在在其其它它工工作作开开始始之之前前,先先将将马马达达和和控控制制柜柜从井道内搬运至最顶层从井道内搬运至最顶层。3 工地要求现场勘查在开始安装前一周必须进行工地检查。注意现场勘查现场勘查安装工作开始之前必须做好如下工作安装工作开始之前必须做好如下工作根据土建图的要求,应该为电梯暂时或永久地设置适当的照明。根据井道布置图在井道顶部设置吊耳并标明安全承载重量。每个楼层必须有完成面的标记。对于群组电梯,在最低公共楼层设置土建结构轴线。清理井道及底坑,底坑无积水。根据国家及当地政府规定在电梯层门口安装防护板。防护板应符合下列要求:在每个层门入口安装临时的防护板,其尺寸要求如右图所示。而且能移动或者开启。现场勘查安装工作开始之前必须做好如下工作根据土建图的要求,应现场勘查现场勘查钢制脚手架应正确安装,且有安全警告牌及检查数据标识。钢制脚手架应正确安装,且有安全警告牌及检查数据标识。1.第一个平台离底坑1m。第二个平台离第一个平台2.2m,这个距离是为了能够方便安装导轨及对重。2.中间平台高度根据图纸并且考虑导轨的固定及层门位置。3.垂直支撑杆连接位置应低于最高楼层完成面约1.1m。4.顶层垂直支撑连接位置下的水平工作平台支撑应延伸到井道后壁,以安全地安装轿厢地板及轿厢壁。5.水平爬杆间距不大于600mm。在井道中心吊钩位置固定安全绳在井道中心吊钩位置固定安全绳。现场勘查钢制脚手架应正确安装,且有安全警告牌及检查数据标识。4 脚手架检查脚手架检查现场勘查现场勘查1.脚手架应有持有有效架子工证的人员负责搭建和拆除,并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标准执行。2.脚手架搭建前应综合考虑脚手架搭建高度及搭建环境,并采取确实有效的搭建形式和搭建手段,确保脚手架的安全承载能力。3.垂直立杆搭设前须先清除底坑内杂物,立杆直接座落在坚固的地面,确保脚手架底座稳固。脚手架横管必须顶靠井道四周墙面,并不得出现摇摆晃动等状况。4.脚手架钢管不应有变形、弯曲、龟裂等损坏。扣件应完整无损、无脱扣、锈蚀现象。5.脚手架每个工作平台的承载能力均应不小于250Kg/m2。6.安全绳悬挂在脚手架攀爬侧位置,当脚手架井字对角长度大于2.5m时,则在其对角位置再悬挂一根安全绳。安全绳悬挂点承受力应小于1500Kg。4 脚手架检查现场勘查脚手架应有持有有效架子工证的人员负责现场勘查现场勘查7.脚手架应设置防坠落隔断,该隔断必须有效防护从脚手架周围(包括厅门口)的坠落风险,相邻两层隔断间距不应大于10m。8.脚手架搭建完成、验收合格后,应有有资责的搭建单位出具加盖所属公司公章的脚手架合格证明,并将“脚手架合格,可以使用”的标识悬挂或张贴在脚手架的显著位置。注意:脚手架搭建要求以通力公司发布的脚手架搭建标准为准。注意:脚手架搭建要求以通力公司发布的脚手架搭建标准为准。现场勘查脚手架应设置防坠落隔断,该隔断必须有效防护从脚手架周5 安全绳固定方式安全绳固定方式现场勘查现场勘查安安全全绳绳必必须须悬悬挂挂与与机机房房或或井井道道中中心心吊吊钩钩或或承承载载能能力力不不小小于于1500Kg悬悬挂挂位位置置,固固定定点点应应光滑,无锐角或毛刺等现象光滑,无锐角或毛刺等现象。曳引机吊环曳引机吊环安全绳主绳安全绳主绳绳尾绳尾将安全绳穿过曳引机吊环,绳尾预留约1.5m长度,用于安全绳打结。1.主绳主绳绳尾绳尾2.将绳尾绕主绳逆时针旋绕一圈。3.主绳主绳绳尾绳尾绳尾再逆时针方向绕主绳一圈。5 安全绳固定方式现场勘查安全绳必须悬挂与机房或井道中心吊现场勘查现场勘查4主绳主绳绳尾绳尾将绳尾穿入绕主绳二圈绳环。5.主绳主绳绳尾绳尾30mm将绳尾向下收紧,调整绳结与吊环之间30mm的空间。6主绳主绳绳尾绳尾200mm在第一绳结向下约200mm位置,将绳尾再绕主绳顺时针旋绕一圈。现场勘查4主绳绳尾将绳尾穿入绕主绳二圈绳环。5.主绳绳尾3现场勘查现场勘查绳尾顺时针方向再绕主绳一圈。主绳主绳绳尾绳尾7.绳尾按步骤4方式穿入绕主绳二圈绳环,并向下收紧。绳尾并留有长度应不小于300mm。200mm 300mm8.9.扎带扎带用大号扎带或18铁丝将绳尾与主绳捆扎。现场勘查绳尾顺时针方向再绕主绳一圈。主绳绳尾7.绳尾按步骤4现场勘查现场勘查10.保护层保护层在机房楼板绳孔或其他锐角位置,对安全绳作额外保护措施,防止安全绳损伤。注注意意:井井道道安安全全绳绳严严禁禁中中途途对对接接,如如因因井井道道高高度度较较高高,现现场场确确无无法法满满足足安安全全绳绳整整根根垂垂放放至至井井道道底底坑坑,则则必必须须在在上上部部安安全全绳绳绳绳尾尾高高度度向向上上一一个楼层位置再另外设置一个安全绳悬挂吊点个楼层位置再另外设置一个安全绳悬挂吊点 现场勘查10.保护层在机房楼板绳孔或其他锐角位置,对安全绳作6 国标对机房、井道空间要求国标对机房、井道空间要求现场勘查现场勘查GB7588-5.2.1.1.全封闭的井道全封闭的井道建筑物中,要求井道有助于防止火焰蔓延,该井道应有无孔地墙、底板和顶板完全封闭起来只允许有下述开口:a.层门开口;层门开口;b.通往井道地检修门、井道安全门以及检修活板门地开口;通往井道地检修门、井道安全门以及检修活板门地开口;c.火灾情况下,气体和烟雾地排气孔;火灾情况下,气体和烟雾地排气孔;d.通风孔;通风孔;e.井道与机房或滑轮间之间必要地功能性开口;井道与机房或滑轮间之间必要地功能性开口;f.根据根据5.6,电梯之间隔板上的开口。,电梯之间隔板上的开口。6 国标对机房、井道空间要求现场勘查GB7588-5.2.现场勘查现场勘查GB7588-5.2.2.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 5.2.2.1.通往井道的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除了因使用人员的安全或检修需要外,一般不应采用。5.2.2.1.1 检修门的高度不得小于1.40m,宽度不得小于0.60m。井道安全门的高度不得小于井道安全门的高度不得小于 m,宽度不得小于,宽度不得小于 m。检修活板门的高度不得小于0.50m,宽度不得小于0.50m。5.2.2.1.2 当当相相邻邻两两层层门门地地坎坎间间距距离离大大于于 m时时,其其间间应应设设置置井井道道安安全全门门,以确保相邻地坎间的距离不大于11m。在相邻的轿厢都采取8.12.3.所述(在在有有相相邻邻轿轿厢厢的的情情况况下下,如如果果轿轿厢厢之之间间的的水水平平距距离离不不大大于于 m,可可使使用用安安全全门门。安全门的高度不应小于1.8m,宽度不应小于0.35m)的轿厢安全门措施时,则不需执行本条款。110.751.800.35现场勘查GB7588-5.2.2.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现场勘查现场勘查5.2.2.2 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不应向 。5.2.2.2.1 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应装设用 。当上述门开启后,不用 。检修门与井道安全门即使在所住的情况下,也应能不用5.2.2.2.2 只有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处于对通往底坑的通道门(见5.7.3.2),在不是通向危险区域情况下,可不必设置电气安全装置。这是指电梯正常运行中,轿厢、对重(或平衡重)的最低部分,包括导靴、护脚板等和底坑底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至少为2m 的情况。电梯的随行电缆、补偿绳或链及其附件、限速器张紧轮和类似装置,认为不构成危险。5.2.2.2.3 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应无孔,并应具有与层门一样的机械强度,且应符合相关建筑物防火规范的要求。井道内开启井道内开启钥匙开启的锁钥匙开启的锁钥匙亦能将其关闭和锁住钥匙亦能将其关闭和锁住钥匙从井道内部钥匙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将门打开。关闭位置时,电梯才能运行。关闭位置时,电梯才能运行。现场勘查5.2.2.2 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不应现场勘查现场勘查GB7588-5.5.位于轿厢与对重位于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或平衡重)下部空间的防护下部空间的防护 如果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之下确有人能够到达的空间,井井道道底底坑坑的的底底面至少应按面至少应按5000N/m2 载荷设计载荷设计,且:a.将对重缓冲器安装于(或平衡重运行区域下面是)一直延延伸伸到到坚坚固固地地面面上上的的实实心桩墩心桩墩;或b.对重(或平衡重)上装设安全钳装设安全钳。注:注:电梯井道最好不设置在人们能到达的空间人们能到达的空间上面。现场勘查GB7588-5.5.位于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现场勘查现场勘查GB7588-5.6.井道内的防护井道内的防护5.6.1 对重(或平衡重)的运行区域应采用刚性隔障防护,该隔障从从电电梯梯底底坑坑地地面面上不大于上不大于 m处向上延伸到至少处向上延伸到至少 m的高度的高度。其宽度应至少等于对重(或平衡重)宽度两边各加0.10m。如果这种隔障是网孔型的,则应该遵循GB12265.1-1997中4.5.1的规定。特特殊殊情情况况,为为了了满满足足底底坑坑安安装装的的电电梯梯部部件件的的位位置置要要求求,允允许许在在该该隔隔障障上上开开尽量小的缺口尽量小的缺口。0.302.5现场勘查GB7588-5.6.井道内的防护5.6.1 对现场勘查现场勘查5.6.2 在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中,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应设置隔障。如果这种隔障是网孔型的,则应该遵循GB12265.1-1997中4.5.1的规定。5.6.2.1 这种隔障应至少从轿厢、对重(或平衡重)行程的最低点延伸到延伸到 m高度高度。宽度应能防止人员从一个底坑通往另一个底坑。满足5.2.2.2.2情况除外。5.6.2.2 如果轿轿厢厢顶顶部部边边缘缘和和相相邻邻电电梯梯的的运运动动部部件件轿厢、对重(或平衡重)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5m,这种隔障应该其宽度应至少等于该运动部件或运动部件的需要保护部分的宽度每边各加0.10m。最低层站楼面以上最低层站楼面以上2.5穿整个井道穿整个井道贯贯现场勘查5.6.2 在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中,不同电梯的运动部现场勘查现场勘查GB7588-5.7.顶层空间和底坑顶层空间和底坑5.7.1.1.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 (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制导行程。b.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轿厢厢投投影影部部分分井井道道顶顶最最低低部部件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m)。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固定定在在轿轿厢厢顶顶上上的的设设备备的的最最高高部部件件之之间间的的自自由由垂垂直直距距 离离 不 包 括 下 面 2所 述 及 的 部 件,不 应 小 于 1 (m)。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0.1+0.035V21.0+0.035V20.3+0.035V2现场勘查GB7588-5.7.顶层空间和底坑5.7.1.现场勘查现场勘查d.轿轿厢厢上上方方应应有有足足够够的的空空间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 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对于用曳引绳直接系住的电梯,只要每根曳引绳中心线距长方体的一个垂直面(至少一个)的距离均不大于0.15m,则悬挂曳引绳和它的附件可以包括在这个空间内。5.7.1.2.当轿厢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 (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制导行程。5.7.1.3.当电梯驱动主机的减速是按照12.8的规定被监控时,5.7.1.1 和5.7.1.2中用于计算行程的0.035V2的值可按下述情况减少。a.电电梯梯额额定定速速度度小小于于或或等等于于4m/s时时,可可减减少少到到1/2,且且不不应小于应小于0.25mb.电电梯梯额额定定速速度度大大小小4m/s时时,可可减减少少到到1/3,且且不不应应小小于于0.28m0.1+0.035V2现场勘查 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现场勘查现场勘查GB7588-5.7.3.底坑底坑5.7.3.1 井道下部应设置底坑,除缓冲器座、导轨座以及排水装置外,底坑的底部应光滑平整,底坑不得作为积水坑使用。在导轨、缓冲器、栅栏等安装竣工后,底坑不得漏水或渗水。5.7.3.2 除层门外,如果有通向底坑的门,该门应符合5.2.2(检修门)的要求。如果底坑深度大于2.5m且建筑物的布置允许,应设置进底坑的门。如果没有其他通道,为了便于检修人员安全地进入底坑,应在底坑内设置一个从层层门门进进入入底底坑坑的的永久性装置永久性装置,此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的空间。现场勘查GB7588-5.7.3.底坑5.7.3.1 井现场勘查现场勘查5.7.3.3 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a.底坑中应有足足够够的的空空间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1.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b.底底坑坑底底和和轿轿厢厢最最低低部部件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Y0.50m,下述之间的水平距离在X0.15m之间时,这个距离可最小减少到Y0.10m。1.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和相邻的井道壁。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和相邻的井道壁。2.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现场勘查5.7.3.3 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现场勘查现场勘查c.底底坑坑中中固固定定的的最最高高部部件件,如补偿绳张紧装置位于最上位置时,其和轿轿厢厢的的最最低低部部件件之之间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m,上述b1和b2除外。现场勘查 底坑中固定的最高部件,如补偿绳张紧装置位于最上位置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新检规与国标对底坑空间尺寸要求新检规与国标对底坑空间尺寸要求GB7588-2003的的5.7.3.3.b)2)规定:规定:5.7.3.3.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a)b)底坑底和轿厢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0.50m,下述之间的水平距离在0.15m之内时,这个距离可以最小减少到0.10m。垂直滑动门的部件、护脚板和相邻的井道壁护脚板和相邻的井道壁。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轿厢最低部件和导轨。新检规新检规 3.13(2)规定:规定:a)当X水平距离在0.150.5m范围之间,逐渐提增Y自由垂直距离。现场勘查新检规与国标对底坑空间尺寸要求GB7588-2003现场勘查现场勘查GB7588-5.9.井道照明井道照明井道应设设置置永永久久性性的的电电气气照照明明装置,即使在所有的门关闭时,在轿顶面以上和底坑地面以上1m处的照度均至少为50Lx。照明应这样设置:距井道最高和最低点0.50m以内各装设一盏灯,再设中间灯。对于采用5.2.1.2部分封闭井道,如果井道附近有足够的电气照明,井道内可不设照明。现场勘查GB7588-5.9.井道照明井道应设置永久性的现场勘查现场勘查GB7588-6.机房和滑轮间机房和滑轮间6.2.1 电梯驱动主机及其附属设备和滑轮应设置在一个专用房间内,该房间应有实体的墙壁、房顶、门和(或)活板门,只有经过批准的人员(维修、检查和营救人员)才能接近。机房或滑轮间不应用于电电梯梯以以外外的的其其他他用用途途,也不应设置非电梯用的线槽、电缆或装置。但这些房间可设置:6.2.2 应提供人员进入机房和滑轮间的安全通道。应优先考虑全部使用楼梯,如果不能用楼梯,可以使用符合下列条件的梯子:a.通往机房和滑轮间的通道不应高出楼梯所到平面4m;b.梯子应牢固地固定在通道上而不能被移动不能被移动;c.梯子高度超过1.5m时,其与水平方向夹角应在6575o之间,并不易滑动或翻转;d.梯子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35m,其踏板深度不应小于25mm。对于垂直设置的梯子,踏板与梯子后面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15m。踏板的设计载荷应为1500N;e.靠近梯子顶端,至少应设置一个容易握到的把手把手;f.梯子周围1.50m的水平距离内,应能防止来自梯子上方坠落物的危险防止来自梯子上方坠落物的危险。现场勘查GB7588-6.机房和滑轮间6.2.1 电梯驱现场勘查现场勘查GB7588-6.3.2.机房尺寸机房尺寸6.3.2.1 机房应有足够的尺寸,以允许人员安全和容易地对有关设备进行作业,尤其是对电气设备的作业。特别是工作区域的净高净高不应小于2m且:a.在控制屏和控制柜前有一块净空面积,该面积。1.深度,从屏、柜的外表面测量时不小于0.70m;2.宽度,为0.50m或屏、柜的全宽,取两者中的大者。b.为了对运动部件进行维修和检查,在必要的地点以及需要人工紧急操作的地方(见12.5.1),要有一块不小于0.50m0.60m的水平净空面积。6.3.2.2 电梯驱动主机旋转部件的上方应有不小于0.30m的垂直净空距离垂直净空距离。6.3.2.3 机房地面高度不一且相差大于0.50m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并设置护栏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并设置护栏。6.3.2.4 机房地面有任何深度大于0.50m,宽度大于0.50m的凹坑或任何槽坑时,均应盖住盖住。新检规要求:在电梯驱动主机附近新检规要求:在电梯驱动主机附近 1m 之内,应当有可以接近的主开关或者符之内,应当有可以接近的主开关或者符合要求的停止装置,且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合要求的停止装置,且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现场勘查GB7588-6.3.2.机房尺寸6.3.2.1现场勘查现场勘查GB7588-6.3.6.机房照明和电源插座机房照明和电源插座机房应设有永永久久性性的的电电气气照照明明,地面上的照度不应小于200Lx。照明电源应符合13.6.1的要求。在机房内靠近入口(或多个入口)处的适当高度应设有一个开关,控制机房照明。机房内应至少设有一个符合13.6.2要求的电源插座。现场勘查GB7588-6.3.6.机房照明和电源插座机房现场勘查现场勘查GB7588-11.2.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间距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间距11.2.1 电梯井道内表面与轿厢地坎、轿厢门框架或滑动门的最近门口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0.15m。上述给出的间距:a.可增加到0.20m,其高度不大于0.50m;b.对于采用垂直滑动门的载货电梯,在整个行程内此间距可增加到0.20m;c.如果轿厢装有机械锁紧的门且只能在层门的开锁区内打开,电梯的运行应自动地取决于轿门的锁紧。且轿门锁紧必须由电气安全装置来证实。则上述间距不受限制不受限制。11.2.3 轿门与闭合后层门的水平距离,或各门之间在整个正常操作其间的通行距离,不得大于0.12m。现场勘查GB7588-11.2.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通力电梯安装01-现场勘查汇编课件此此课课件下件下载载可自行可自行编辑编辑修改,修改,仅仅供参考!供参考!感感谢谢您的支持,我您的支持,我们们努力做得更好!努力做得更好!谢谢谢谢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