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讲座:音程与和弦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0969950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9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理讲座:音程与和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乐理讲座:音程与和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乐理讲座:音程与和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程音程两音之间音高的距离叫“音程”音程通过“度数”、“音数”、“音分”等单位来度量音程的大小、名称由“度数”或“音数”决定音程中的两个音,低的叫“根音”(也叫下方音)、高音叫做“冠音”(也叫上方音)。音程两音之间音高的距离叫“音程”1度数:两音中间相距多少个音级五线谱上的每一条线和每一个间都是一度两个音同在一条线上或同一个间里时,它们的音程关系叫做“一度”,或者叫“同度”。两个音一个在线上,另一个音在紧挨这个音的间里,这两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叫“二度”两个音都在线上,且是最近的两条线上,或者两个音同样在两条最近的间里,这两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就叫做:“三度”(同线为大三度,同间为小三度)度数:两音中间相距多少个音级五线谱上的每一条线和每一个间都是2音数:两音中间相距多少个半音比“度数”更加直观,通常用分数表示:“1”表示全音、“1/2”表示半音、“1.1/2”表示一个全音加上一个半音。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直接用数字表示,如:大二度=2个半音,用“2”表示 小三度=3个半音,用“3”表示 大三度=4个半音,用“4”表示 纯五度=7个半音,用“7”表示 八度=12个半音,用“12”表示在数字音乐中,“移调”功能就是对音数计算的运用,包括单音移调(Pitch Shift)和整体移调(Transpose),通过“+、-”与“数字”得到音程改变的距离。音数:两音中间相距多少个半音比“度数”更加直观,通常用分数表3音分:更小的音程计量单位“音分”为音程值的单位,为提高测量声音高低的准确度,计量上将每个“半音”音程分为100音分,以便较为精确得计算其误差率。八度的音程值为1200音分,每个平均律半音为100音分。音分用cent表示,如:“7”和“1”之间相差100 cents(一个半音)“2”和“3”之间相差200 cents(一个全音)音分常应用于乐器或音色的音调微调。音分:更小的音程计量单位“音分”为音程值的单位,为提高测量声4音程类型音程类型和声音程与旋律音程两个音同时出现叫“和声音程”两个音先后出现叫“旋律音程”音程类型和声音程与旋律音程5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自然音程:基本音级之间所可能构成的音程,即所有的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以及增四、减五度音程,叫做自然音程。自然音程可以是基本音级之间构成,也可以是基本音级与变化音级之间构成,还可以是变化音级之间构成。纯音程: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大音程:大二度、大三度、大六度、大七度。小音程:小二度、小三度、小六度、小七度。增四度、减五度 也叫“自然音程”。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自然音程:基本音级之间所可能构成的音程,即6变化音程:变化音程是由自然音程扩大或者缩小变化而来的,即除去自然音程之外的一切音程都是变化音程,包括除去大音程、小音程、纯音程、增四度和减五度音程之外的一切增/减音程和倍增/倍减音程。变化音程不可能由两个基本音级之间构成,只能出现在变化音级之间或是基本音级与变化音级之间。可以理解为:所有临时改变的音程都是变化音程。举例:大六度音程,如果把冠音降低半音或将根音升高半音,这个音程就从大六度变成了小六度。变化音程:变化音程是由自然音程扩大或者缩小变化而来的,即除去7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音程的协和性是由构成音程的两个音的振动频率所形成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两个音振动比例简单就协和,比例复杂就不协和。协和音程:听感悦耳、融合,分为三类:极完全协和音程:纯一度、纯八度。完全协和音程:纯四度、纯五度。不完全协和音程:小三度、大三度、小六度、大六度。不协和音程:听感刺耳、不融合,分为两类:不协和音程:小二度、大七度。极不协和音程:大二度、小七度、增减/倍增减音程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音程的协和性是由构成音程的两个音的振动频8和弦什么是和弦?由三个或三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按照一定关系纵向叠置起来而形成和弦,和弦就是具有一定音程关系的一组音符。通常有三和弦(三个音)、五和弦(两个音)、六和弦(四个音)、七和弦(四个音)、九和弦(五个音)、十一和弦(六个音)、十三和弦(七个音)等概念,此外还有增减和弦、挂留和弦、属和弦、但并没有什么32和弦、40和弦乃至64和弦的说法!和弦什么是和弦?9“和弦铃声”所谓的“和弦铃声”只是商业上的概念,并不符合乐理。不过,在音频器材的工业设计方面,和弦也叫复音,指的是多个音源同时发音。所以生活中所说的XX和弦手机只不过是指其复音个数而已,与乐理中的和弦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和弦音的名称 构成和弦的各音,叫做该和弦的和弦音。在和弦的基本形态中,最下端的一音,叫做“根音”,其余各音均按它们与根音构成的音程关系来命名,如三音、五音、七音等。“和弦铃声”10和弦分类1、三和弦 由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起来的和弦,叫做三和弦,三和弦的主要类型有:(a)大三和弦:根音到三度音是大三度,三度音到五度音是小三度,根音到五度音是纯五度。五音.51小三度 三音.3 6 根音.14大三度 (b)小三和弦:根音到三度音是小三度,三度音到五度音是大三度,根音到五度音是纯五度。五音.6 7 3 大三度 三音.451 根音.236 小三度和弦分类1、三和弦11较少使用的类型有:(c)增三和弦:根音到三度音和三度音到五度音都是大三度,根音到五度音是增五度。增三和弦具有向外扩张的特征。五音.#5#1大三度 三音.3 6 根音.1 4 大三度 (d)减三和弦:根音到三度音和三度音到五度音都是小三度,根音到五度音是减五度。减三和弦具有向内紧缩的特征。五音.4小三度 三音.2 根音.7小三度 大小三和弦都是协和和弦,因为其所包含的音程都是协和音程(大三度、小三度、纯五度)。增减三和弦都是不协和和弦,因为其中的减五度和增五度是不协和音程。较少使用的类型有:122、七和弦:由四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起来的和弦叫做七和弦。七和弦下面的三个音和三和弦中的音一样,叫做根音、三度音、五度音。第四个音因为与根音相距七度,故叫做七度音,所有七和弦都是不协和和弦,因为其中包含了不协和的七度音程。(a)大三和弦加大三度,称“大七和弦”,如:Cmaj7、Fmaj7。七音.73大三度 五音.51 三音.36小三度 根音.1 4大三度 (b)小三和弦加小三度,称“小七和弦”,如:Dm7、Em7、Am7。七音.1 25 小三度五音.673大三度 三音.451 根音.236小三度 2、七和弦:13(c)大三和弦加小三度,称“大三小七和弦”,也称“大小七和弦”或“属七和弦”,如:C7、D7、G7。七音.42 小三度五音.27 大三度 三音.75 根音.53小三度 (d)减三和弦加小三度,称“减三小七和弦”,也称“半减七和弦”,如Bm7-5。七音.6 大三度 五音.4 小三度三音.2 小三度 根音.7(e)减三和弦加小三度,称“减七和弦”,如Bdim7。七音.#5 小三度 五音.4 三音.2 小三度 根音.7 小三度 七和弦还有增大七和弦、大大七和弦等许多的类型。(c)大三和弦加小三度,称“大三小七和弦”,也称“大小七和14另一种表示方法:七和弦是以三和弦为基础再加入七度音构成。常见的七和弦有以下几种:大三和弦+大七度音:大七和弦 大三和弦+小七度音:大小七和弦(属七和弦)小三和弦+小七度音:小七和弦 小三和弦+大七度音:小大七和弦 增三和弦+小七度音:增五度的属七和弦 减三和弦+小七度音:半减七和弦 减三和弦+减七度音:减七和弦另一种表示方法:153、挂留和弦(一般以挂留4度为主):将三和弦的3音升高半音或全音,使之距根音为纯4度,从而形成挂留和弦。如Csus4,C7sus4。4、六和弦:在三和弦基础上加入一个六度音,称为六和弦。(a)大六和弦,大三和弦+六度音,如C6 七音.6 六度音 五音.5 三音.3 大三和弦 C 根音.1(b)小六和弦,小三和弦+六度音,如Dm6 七音.7 六度音 五音.6 三音.4 小三和弦 Dm6 根音.2 3、挂留和弦(一般以挂留4度为主):165、九和弦:由五个音根据三度音程叠置起来的和弦叫九和弦,在三和弦的上方再叠置两个三度音,因这个根音距离为九度而得名“九和弦”。(a)大九和弦:大七和弦+小三度,如Cmaj9 九音.2 小三度 七音.7 五音.5 大七和弦 三音.3 根音.1(b)小九和弦:小七和弦+大三度,如Dm9 九音.3 大三度 七音.1 五音.6 小七和弦 三音.4 根音.25、九和弦:17(c)属九和弦:属七和弦+大三度,如G9 九音.6 大三度 七音.4 五音.2 属七和弦 三音.7 根音.5(c)属九和弦:属七和弦+大三度,如G918和弦的转位原位和弦?以根音为最低音的和弦叫原位和弦转位和弦?以三音、五音或者七音为最低音的时候叫做和弦转位,这种和弦称做“转位和弦”。和弦转位以后根音、三音、五音、七音的名称不变。和弦的转位原位和弦?19三和弦的转位三和弦有两个转位以三音做最低音,叫做“第一转位”,以五音做最低音,叫做第二转位。三和弦的转位三和弦有两个转位以三音做最低音,叫做“第一转位”20七和弦的转位七和弦的转位,原理与三和弦是一样的,只不过七和弦除了根音以外,还有三个音,因此,七和弦可以有三个转位。七和弦的转位七和弦的转位,原理与三和弦是一样的,只不过七和弦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