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计算实例预付款的扣回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0969889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3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计算实例预付款的扣回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五章计算实例预付款的扣回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五章计算实例预付款的扣回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备料款扣还n确定工程累计工作量起扣点n确定百分比起扣点工程备料款扣还确定工程累计工作量起扣点确定百分比起扣点某工程年度计划完成工程量850万元,按本地区规定工程备料款额度为24,材料比例为60,试计算累计起扣点和百分比起扣点。n【解】1、工程备料款额度为:2、累计工作量起扣点为:3、百分比起扣点为:某工程年度计划完成工程量850万元,按本地区规定工程备料款额应扣还工程备料款的数额n分次扣还:每次工程价款结算时抵扣工程备料款。n第一次扣还备料款的数额.第二次及以后扣还工程款数额:应扣还工程备料款的数额分次扣还:每次工程价款结算时抵扣工程备某建设项目计划年度完成工作量为850万元,工程备料款为204万元,材料比例为60,工程备料款起扣点为累计工作量510万元,七月份当月完成工作量为112万元(累计590万元),八月份完成工作量为108万元(累计698万元)。试分别计算七、八月份月终结算时应抵扣工程备料款数额。(工程款从第七月开始扣)七月份应抵扣工程备料款数额为:八月份应抵扣工程备料款为:某建设项目计划年度完成工作量为850万元,工程备料款为204工程备料款一次扣还n在未完工的建筑安装工作量价款等于预收工程备料款时,用其全部未完工作价款一次抵扣工程备料款,施工企业停止向建设单位收取工程款。扣留的工程价款比例工程备料款一次扣还在未完工的建筑安装工作量价款等于预收工程备工程进度款的支付n时间在月末,根据本期完成的工程量向建设单位收取工程进度款。A=B-C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时间在月末,根据本期完成的工程量向建设单位结算案例n背景:背景:n某施工单位承包某工程项目,甲乙双方签订的关于工程价款的合同内容有:n1.建筑安装工程造价660万元,建筑材料及设备费占施工产值的比重为60%;n2.工程预付款为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20%。工程实施后,工程预付款从未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及构件的价值相当于工程预付数额时起扣,从每次结算工程价款中按材料和设备占施工产值的比重扣抵工程预付款,竣工前全部扣清;n3.工程进度款逐月计算;n4.工程保修金为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3%,竣工结算月一次扣留;n5.材料和设备价差调整按规定进行(按有关规定上半年材料和设备价差上调10%,在6月份一次调增)。n工程各月实际完成产值见表6-1。结算案例背景:n问题问题:n1.该工程的工程预付款、起扣点为多少?n2.该工程25月每月拨付工程款为多少?累计工程款为多少?n3.6月份办理工程竣工结算,该工程结算造价为多少?甲方应付工程结算款为多少?n4.该工程在保修期间发生屋面漏水,甲方多次催促乙方修理,乙方一再拖延,最后甲方另请施工单位修理,修理费1.5万元,该项费用如何处理?问题:n答案答案:n问题1:n答:工程预付款:660万元20%=132万元起扣点:660万元-132万元/60%=440万元n问题2:n答:各月拨付工程款为:2月:工程款55万元,累计工程款55万元;n3月:工程款110万元,累计工程款165万元;4月:工程款165万元,累计工程款330万元;n5月:工程款220万元-(220万元+330万元-440万元)60%=154万元,累计工程款484万元。n问题3:n答:工程结算总造价为:660万元+660万元0.610%=699.6万元n甲方应付工程结算款:699.6万元-484万元-(699.6万元3%)-132万元=62.612万元n问题4:n答:1.5万元维修费应从乙方(承包方)的保修金中扣除。答案:n背景:背景:n某项工程项目业主与承包商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合同中估算工程量为5300m3,单价为180元/m3。合同工期为6个月。有关付款条款如下:开工前业主应向承包商支付估算合同总价20%的工程预付款;业主自第一个月起,从承包商的工程款中,按5%的比例扣留保修金;当累计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或低于)估算工程量的10%时,可进行调价,调价系数为0.9(或1.1);每月签发付款最低金额为15万元;工程预付款从乙方获得累计工程款超过估算合同价的30%以后的下一个月起,至第5个月均匀扣除。n承包商每月实际完成并经签证确认的工程量见表6-3。背景:n问题问题:n1.估算合同总价为多少?n2.工程预付款为多少?工程预付款从哪个月起扣留?每月应扣工程预付款为多少?n3.每月工程量价款为多少?应签证的工程款为多少?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多少?n答案答案:n问题1:n解:估算合同总价为:5300180=95.4万元n问题2:n解:1.工程预付款金额为:95.420%=19.08万元n2.工程预付款应从第3个月起扣留,因为第1、2两个月累计工程款为:n1800180=32.4万元95.430%=28.62万元n3.每月应扣工程预付款为:19.083=6.36万元问题:n问题3:n解:1.第1个月工程量价款为:800180=14.40万元n应签证的工程款为:14.400.95=13.68万元15万元第1个月不予付款。n2.第2个月工程量价款为:1000180=18.00万元n应签证的工程款为:18.000.95=17.10万元n13.68+17.10=30.78万元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30.78万元。n3.第3个月工程量价款为:1200180=21.60万元n应签证的工程款为:21.600.95=20.52万元应扣工程预付款为:6.36万元n20.52-6.36=14.16万元15万元第3个月不予签发付款凭证。n4.第4个月工程量价款为:1200180=21.60万元n应签证的工程款为:21.600.95=20.52万元应扣工程预付款为:6.36万元n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14.16+20.52-6.36=28.32万元问题3:n5.第5个月累计完成工程量为5400m3,比原估算工程量超出100m3,但未超出估算工程量n的10%,所以仍按原单价结算。第5个月工程量价款为:1200180=21.60万元n应签证的工程款为:21.600.95=20.52万元应扣工程预付款为:6.36万元n20.52-6.36=14.16万元15万元第5个月不予签发付款凭证。n6.第6个月累计完成工程量为5900m3,比原估算工程量超出600m3,已超出估算工程量n的10%,对超出部分应调整单价。n应调整后的单价结算的工程量为:5900-5300(1+10%)=70m3n第6个月工程量价款为:701800.9+(500-70)180=8.874万元n应签证的工程款为:8.8740.95=8.43万元n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14.16+8.43=22.59万元。5.第5个月累计完成工程量为5400m3,比原估算工程量超出11醉翁亭记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明确: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太守在游人之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是为能与百姓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百姓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5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目标导学五:深入解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思考探究:作者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连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目标导学六:赏析文本,感受文本艺术特色1在把握作者复杂感情的基础上朗读文本。2反复朗读,请同学说说本文读来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1)句法上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文章多用判断句,层次极其分明,抒情淋漓尽致,“也”“而”的反复运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使读者在诵读中获得美的享受。(3)文章写景优美,又多韵律,使人读来不仅能感受到绘画美,也能感受到韵律美。目标导学七:探索文本虚词,把握文言现象虚词“而”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并列1.蔚然而深秀者;2.溪深而鱼肥;3.泉香而酒洌;4.起坐而喧哗者表递进1.而年又最高;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承接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水落而石出者;5.临溪而渔;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修饰1.朝而往,暮而归;2.杂然而前陈者表转折1.而不知人之乐;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虚词“之”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助词“的”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3.山水之乐;4.山间之朝暮也;5.宴酣之乐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代词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名之者谁(指醉翁亭);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指山水之乐)【教学提示】更多文言现象请参见我的积累本。三、板书设计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山水之乐(醉景)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宴游之乐(醉人)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与民同乐(醉情)可取之处重视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并通过节奏划分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突破了仅按注释疏通文义的桎梏,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不单纯关注“直译”原则,同时培养学生的“意译”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足之处文章难度相对较高,基础能力低的学生难以适应该教学。会员免费下载11醉翁亭记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