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置管与维护-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0969576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置管与维护-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置管与维护-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置管与维护-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置管与维护v定义v应用指征v穿刺部位的选择v操作后的护理记录及观察v中心静脉插管急性并发症及处理v留置期间并发症及处理v健康教育v日常维护与使用一、定义 中心静脉导管(CVC)是将导管经皮穿刺进入中心静脉,主要经颈内、锁骨下、股静脉将导管插入到上、下腔静脉并保留。可为各种治疗提供直截了当便利的静脉通路,同时也可利用其测定各种生理学参数。二、应用指征1、习惯征中心静脉压测定大量、快速扩容2周1个月以内输液治疗药物治疗输入刺激性药物输入高渗或粘稠的液体(如TPN、脂肪乳、氨基酸、甘露醇)值与人体相差大的药物(斯皮仁诺、两性霉素)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外周静脉穿刺困难介入治疗通路、禁忌证同侧颈内置管和起搏导线置管穿刺部位静脉血栓同侧动静脉造瘘管穿刺区域的感染、蜂窝组织炎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相对禁忌证凝血功能障碍躁动不安时下肢畸形、关节功能障碍胸廓畸形、锁骨骨折有明显的畸形愈合三、穿刺部位的选择穿刺部位优点缺点颈内静脉血管较粗,易于定位和穿刺到腔静脉的距离短而且直(右侧)并发症发生率低离颈动脉近敷料不易固定穿刺点易被污染锁骨下静脉大血管,流速高敷料易固定对病人限制少感染估计性小与肺尖近,易造成气胸靠近锁骨下动脉止血困难股静脉血管较粗,易于定位和穿刺急救时有优势限制病人运动,易形成血栓和感染估计穿入股动脉敷料不易固定颈外静脉容易定位,静脉暴露明显穿刺点易被污染敷料不易固定送管困难注:选择右颈内静脉穿刺优于左颈内静脉,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几乎成一条直线,且右侧无胸导管。v。四、操作后的护理记录及观察导管型号及品牌穿刺血管及部位置入导管长度导管放置过程导管放置时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置管的时间穿刺局部渗血情况输液状况五、中心静脉插管急性并发症及处理1、空气栓塞临床表现:空气进入血管,能引起气体栓塞,但要视进入气体量的多少而定。如空气量少,可分散到肺泡毛细血管,与血红蛋白结合或弥散至肺泡,随呼吸排出体外,因而不造成损害。但进入空气量大且比较迅速,则由于心脏的搏动,将空气和心腔内的血液搅拌形成大量泡沫,当心脏收缩时不被排出或阻塞肺动脉可导致猝死。一般迅速进入血循环的空气在毫升左右时,即可导致心力衰竭,表现为胸部感到异常不适、咳嗽、胸骨后疼痛,随即发生呼吸困难、紫绀,有濒死感。处理:马上让病人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脚高位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马上通知医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给予心理支持,解除紧张情绪。、穿刺误入动脉原因:颈内静脉穿刺易损伤颈内动脉;锁骨下静脉穿刺时,进针过深易误伤锁骨下动脉。处理:马上退出穿刺针,手指按压穿刺部位至少510分钟,然后检查出血情况。如患者凝血困难,延长按压时间。3、出血、血肿原因:反复多次穿刺损伤血管壁;穿刺点选择不当,术后压迫止血困难;穿刺针太粗,穿刺后压迫时间不够或压迫点发生移位,股静脉穿刺术后过早下床活动,术后剧烈咳嗽、打喷嚏致局部压力增高等导致皮下血肿形成。处理:马上停止操作,拔出针头,加压按压;尽早处理。小血肿一般不需特别处理,多可在数日后逐渐自行吸收,或于24小时后给予热敷、理疗促进血肿吸收。较大血肿24小时内给予冷敷,24小时后给予热敷、理疗;血肿较大出现压迫症状时,依照医嘱予以止血、冷敷、抗感染、制动等治疗,并严密观察血肿情况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穿刺部位按压时间超过5分钟以上还出现穿刺点出血现象,应报告医生,查找原因。4、心包填塞临床表现: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突然出现紫绀、面颈部静脉怒张、恶心、胸骨后和上腹部疼痛、烦躁不安和呼吸困难,继而低血压、脉压变小、心动过速、心音低远、中心静脉压上升,则提示有心包填塞的估计。处理:马上给予半坐卧位、前倾坐位;吸氧;控制输液速度;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报告医生,协助医生做好心包穿刺或心包切开。5、气胸临床表现: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均有损伤胸膜和肺尖的估计,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胸痛、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扣诊鼓音。、处理:吸氧;半卧位休息;协助X线检查;肺压缩25%,应马上准备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6、心律失常原因: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时,通常由导丝或导管刺激大血管壁或心房壁所致。处理:放入导丝或导管时注意深度,一般右侧不超过15,左侧不超过17,发生心律失常马上将导丝或导管往外退出少许。六、留置期间并发症及处理1、导管相关性感染临床表现:穿刺局部皮肤发红,有渗出物;病人发热、寒战、甚至休克;导管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处理:马上拔管;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导管相关性感染重在预防:严格无菌操作;应尽估计减少所使用的中心静脉导管端口或管腔;一般导管留置时间为2周,抗感染导管留置时间为1个月(或依照厂家建议)。2、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临床表现:疼痛、肿胀、肤色及皮温有差异,B超报告血栓形成。处理:不要擅自处理,应马上请血管外科会诊,进行相应处理后再考虑拔管。3、导管堵塞原因:血栓栓塞、纤维蛋白鞘形成。临床常见原因一:导管因素 导管或连接导管的输液器的纽结,穿刺部位缝合过紧压迫导管,导管体外部分被钳闭,导管体内部分错位使尖端紧贴血管壁导致导管部分堵塞等。临床常见原因二:药物因素 药物沉淀或大分子溶质(如脂质)沉积。同时输注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前后输注两种有配伍禁忌的药物而中间没有充分用生理盐水冲管,所输注的药物浓度过高而结晶等。术后输注大量止血药物和血制品,脂肪乳剂等易发生药物及纤维素沉积而发生导管堵塞。临床常见原因三:血栓性因素 任何插入血管系统的装置均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不管是血管内的血栓依然导管内的血栓。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返流在管腔内形成血凝块或血栓所致。临床常见原因四:疾病因素 恶性肿瘤细胞中的癌性促凝物质(cancer precoagulant,CP)使肿瘤患者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时间高于正常人群,血液呈高凝状态。临床表现:给药时感受有阻力;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无法抽到回血;无法冲管;穿刺口有液体渗出。预防措施:观察导管的通畅情况 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早期迹象包括液体滴速少于50gtt/min(液体经中心静脉导管的重力滴速一般应达80gtt/min以上)、回抽血液有阻力、输液泵经常报警或监测中心静脉压波形不明显等。导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周围或远端肢体肿胀、侧支血管末梢扩张、患侧眶周水肿或眼撕裂或患侧肩膀或颌的不适。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导管折叠、扭曲,受压。关于比较烦躁的病人,应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留置深静脉导管的重要性,必要时予以约束上肢,防治其自行拔管。封管液临床上用小剂量的肝素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满意。静脉留置肝素封管液对出凝血机制正常的患者是安全的。用肝素封管可吸附血管内皮表面电荷,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滞性,加速血流速度,增加抗凝作用,减少局部静脉血栓形成,使血管通畅。封管方式采纳脉冲式封管 封管过程中封管液在管腔内形成涡流,能够完全冲走管腔内壁附着的药液,尤其是白蛋白,脂肪乳等大分子液体,从而降低了静脉留置针堵塞的机会。及时冲管合理安排补液顺序 在输注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之间要用生理盐水冲管;先输乳剂,后输非乳剂;输刺激性或黏附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输注胃肠外营养液时,因其浓度高、输注时间长极易引起导管堵塞,故输注前后要脉冲式推注生理盐水20mL,使冲管液在管腔内产生湍流,清洁和漂净管壁,减少营养液在导管内的残留,防止其黏附管壁发生堵管。血栓因素导致的导管阻塞,不可强行推注冲管,否则有导致栓塞或导管破裂的危险。应依照重力滴数减慢的程度选用不同的方法。滴数减慢者,先用10ml注射器缓慢回抽,偿试将血凝块从管腔抽出,见回血者观察有无凝血块,并将之弃掉,再用生理盐水冲管后进行输液。重力滴数至无法输液时,每间隔8 h用肝素盐水冲管1次。冲管前用10ml注射器回抽导管,使管腔内形成负压,以便注入的肝素盐水保留在导管内,如此反复可使导管再通。亦可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处理导管阻塞,成功率可达68%。防止血液反流 及时更换补液,防治补液滴速停止,血液倒流。认真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封管方法正确,尽量取健侧卧位,幸免剧烈活动及局部受压;及时处理病人呕吐、咳嗽、呃逆等;测中心静脉压时间不要太长;有条件者使用输液泵输液;提早做好配液工作,防止关闭输液流速器时间过长。处理:不能强行冲管,可用尿激酶5000单位毫升溶栓。方法:在导管末端接三通三通一端接20ml空针筒,另一端接溶栓药液针筒关闭药液端,使空针筒与导管相通用力回抽,使CVC导管内形成负压保持负压状态,三通关闭空针筒端,使溶栓药液与导管相通关闭三通各端保留数分钟后旋转三通,使空针筒与导管相通,回抽如见3-5ml回血,弃去 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后肝素液正压封管。如回抽仍不通畅,重复前面的动作。4、导管滑出处理:马上拔除导管,绝对禁止回送导管,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预防:最好采纳缝合的方法固定导管;穿刺、更换敷料后一定要将导管体外部分牢固固定;必要时对病人采取相应的约束。5、液胸临床表现:置管时将导管送入胸腔时,或在术后数日头颈频繁转动,引起导管移位,穿出静脉壁同时穿破胸膜而输液进入胸腔。输液通畅但无回血,从此路给药无效,测量中心静脉压时出现负压,出现胸水,呼吸困难随输液加重。处理:开放另一静脉通路,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给氧;胸腔穿刺,解除对肺的压迫使肺复张。七、健康教育导管放置期间幸免淋浴,以防止水渗入敷料引起感染;患者翻身移位时,注意保护,以防导管滑出;穿刺点有疼痛、发痒等不适,应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不可随意调节输液滴注速度;八、日常维护与使用1、敷料更换评估:每天对穿刺点进行视诊和触诊,了解有无触痛及感染征象;常规至少每7天更换一次无菌透明敷料,若有内固定,必须使用无菌胶带;如敷料有潮湿、污染、渗血、渗液、完整性受损或被揭开,需及时更换;更换敷料时,脱出的导管不应被重新送入;在敷料的标签纸上标注:留置针穿刺时间、更换敷料时间、操作者姓名。2、冲管与封管每次静脉输液、给药前必须确定导管在血管内,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冲洗导管;(2)输住血液或血制品以及TPN、脂肪乳剂、甘露醇前后用20ml脉冲式冲管;输全血或成分血时,在每袋血之间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冲洗导管;如持续输注全血成分血或脂肪乳剂超过4小时,每4小时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冲洗导管,以保持导管通畅;持续输液,每12小时应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冲洗导管;输液结束,用正压封管。正压封管:2-3ml肝素稀释液(10-100u/ml),边注射边向后退针,推注大于退针速度。3、肝素帽消毒及更换(1)每次输液前,应消毒肝素帽。建议:用75%的酒精棉球或棉片(尽量拧干),包住导管接口用力旋转10次以上。(2)常规每隔7天更换一次;(3)如输血、抽血、输注脂肪乳剂后及时更换;(4)如肝素帽有回血时或任何原因将肝素帽从导管上取下,就应马上换上新的肝素帽。(5)肝素帽疑有裂纹损坏时,应马上更换。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