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入门技巧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0968206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写作入门技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新闻写作入门技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新闻写作入门技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编下编 新闻写作新闻写作下编 新闻写作1第一章第一章 新闻写作入门新闻写作入门第一章 新闻写作入门2第一节第一节 新闻写作漫谈新闻写作漫谈 一、新闻写作的方法一、新闻写作的方法新闻写作应不拘一格,但又不能没有一定的规格。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写作是入门容易精亦难。第一节 新闻写作漫谈 一、新闻写作的方法3新闻写作入门技巧课件4新闻写作入门技巧课件5初学新闻写作者,要一板一眼、认认真真,不能越雷池半步。过了初学阶段,则可放开手脚,一展身手。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于学习新闻写作至关重要。初学新闻写作者,要一板一眼、认认真真,不能越雷池半步。过了初6新闻写作无定法。记者采访的大千世界是千姿百态的,记者采访的对象是千奇百怪的,记者本人的思维方式是千变万化的,这一切决定了写作方法的变化多端。新闻写作无定法。记者采访的大千世界是千姿百态的,记者采访的对72006年 9月14日午夜,意大利著名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在和乳腺癌抗争了14年之后,在佛罗伦萨的家中安然离开人世。她的逝世结束了世界新闻史上的一个传奇,从此,曾经遭受她暴风骤雨般批判的伊斯兰世界,终于可以在下一个法拉奇诞生之前稍微松一口气了。时代杂志的讣告说,“在法拉奇采访的世界政要中,很少有人没被她伤害过。”1971年,在采访巴基斯坦总理阿里布托时,法拉奇诱使布托说了一句“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的智慧比不上她父亲尼赫鲁”,这句话无论对布托还是对巴基斯坦都是灾难性的,刚刚结束战争的印巴两国正在进行和谈,这句话彻底葬送了这一光明前景。2006年 9月14日午夜,意大利著名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在8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是受害最深的一位政要。1972年,基辛格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如日中天,法拉奇却故意贬低他,说他完全被尼克松总统的影响盖住了。结果这位国际政治大师的自尊心被刺激得膨胀起来,狂言自己是一个“独自骑马领着一支旅行队走进一个狂野的西部神话”的牛仔。他还承认越南战争“毫无意义”。这段言论严重影响了他与尼克松的关系,基辛格后来在回忆录中说,“接受法拉奇的采访是我与新闻媒体最具灾难性的对话”。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是受害最深的一位政要。1972年,基辛格在9在采访当时外界风传为“南越最腐败的人”阮文绍时,法拉奇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先问:“您出身十分贫穷,对吗?”这句话勾起了阮文绍的童年回忆,他动情地诉说了小时候家庭的艰难。法拉奇接着问:“今天,您富裕至极,在瑞士、伦敦、巴黎和澳大利亚有银行存款和住房,对吗?”待阮文绍醒悟过来,已经晚了。他不得不开出一份家产清单,而从这份“谦虚”的清单,读者已经能嗅出阮文绍腐败的味道。在采访当时外界风传为“南越最腐败的人”阮文绍时,法拉奇采取以10法拉奇的采访还有一个特点,她会把自己的主观性充分展现出来,丝毫不顾及被采访者的感受。1972年她采访阿拉法特时就出言不逊,两人当场吵了起来。后来她在文章中把这位巴解领导人大大地丑化了一番:“他小手小脚,长着一双肥腿;鼻子粗笨,臀部巨大,肚皮肿胀。”1975年采访英迪拉-甘地总理时,一张嘴就问对方为什么许多人觉得她“冷冰冰”、“不近人情”,把气氛搞得很不愉快;采访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时,她又讥讽后者的政治宣言“太小,无足轻重,简直可以放进我的粉扑里。”采访拳王阿里时,阿里当着她的面打了几个饱嗝,法拉奇就把录音机扔到他身上,扬长而去,因为她觉得阿里“无法忍受,像法西斯主义者一样傲慢”;对前伊朗革命领袖霍梅尼的采访简直就像一出戏剧。法拉奇批评了伊朗政府的女性政策,当时她正穿着穆斯林妇女常穿的黑色长袍,霍梅尼说只有伊斯兰妇女才有资格穿它,法拉奇立刻将长袍扯下,霍梅尼拂袖而去。法拉奇离开后,霍梅尼在全国各大电视台反复播放有关她的电视节目,为的是让国人记住这张脸,并威胁说,只要她再次出现在伊朗的机场,就马上逮捕她。法拉奇的采访还有一个特点,她会把自己的主观性充分展现出来,丝11当她去罗马的伊朗大使馆申请采访霍梅尼的入境签证时,伊朗人看到了她涂得很鲜亮的红指甲,他们认为这是妓女的象征,勒令她赶紧擦掉。到了伊朗城市库姆,她被所有的旅馆拒绝,因为穆斯林妇女不在外面过夜,除非妓女。要采访霍梅尼她必须穿着长袍、戴上面纱,为了换掉牛仔裤,她费尽周折,开始她想在汽车里换,但是翻译警告她,“你疯了?要知道在库姆做这样的事,是要挨枪子的。”于是这位男翻译把她带到了以前的皇宫,一个看守人领着他俩到了一个房间,刚要开始换衣服,门突然被撞开了,一个人冲进来,口中呼喊着“罪孽、羞耻”,因为古兰经禁止一个男人和没有结婚的女人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发生了这种事,只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杀头,二是结婚。于是一位负责任的毛拉拿来一份临时结婚协议让她和那位翻译签署。问题是这位翻译已经有妻子,而法拉奇根本不想跟一个陌生人结婚。当她去罗马的伊朗大使馆申请采访霍梅尼的入境签证时,伊朗人看到12惟一从她的采访中受益的是邓小平,当时“四人帮”刚被打倒,法拉奇上来就问一些敏感话题,邓小平幽默机智的回答不仅避开了法拉奇的陷阱,还借此机会通过美国大报华盛顿邮报向世界作了一次政治立场的正面宣传。惟一从她的采访中受益的是邓小平,当时“四人帮”刚被打倒,法拉13人民日报原总编范敬宜用六个字精辟地概括了新闻工作者成才的三要素,即勤奋、悟性、学养。新闻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所谓学养,是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知识的综合体现,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艺术的知识在新闻工作者身上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越高,悟性就越高。人民日报原总编范敬宜用六个字精辟地概括了新闻工作者成才的三要14二、新闻写作与新闻采访的辩证关系二、新闻写作与新闻采访的辩证关系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归宿与结果。采访决定写作,采访的深浅也决定了写作的深浅。二、新闻写作与新闻采访的辩证关系15古人把写作比作是工师之建筑,没有采访,就没有建筑材料,无从下手;但有了材料,没有相应的建筑知识和技能,同样也盖不成房子。对于一个优秀记者来说,采访和写作,就好比是一体两翼,缺一不可。古人把写作比作是工师之建筑,没有采访,就没有建筑材料,无从下16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新闻写作与文学不同,文学可以通过艺术手段从生活积累中塑造典型,新闻则不行,必须要通过深入采访,在现实中挖掘典型。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都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来不得半点虚假,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添油加醋,不能歪曲加工,更不能合理想象。而文学艺术的典型形象,往往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17真实与虚构,是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的一个重要区别。诚然,文学创作也需要从实践中获取素材,但它更重写作,一旦提笔进入创作阶段,文学与新闻便各行其道。文学创作进入激情四溢的阶段,作者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情感,在其吸收素材的基础上,张开合理想象的翅膀,在创作的广阔空间自由翱翔。真实与虚构,是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的一个重要区别。诚然,文学创18而新闻写作要进入冷静理智的分析阶段,从采访来的大量事实中筛选、对比、提炼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用事实说话,不能有丝毫虚构和合理想象。因此,在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上,必须是采访第一,写作第二,采访在前,写作在后。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新闻写作要进入冷静理智的分析阶段,从采访来的大量事实中筛选19三、新闻写作与做人的关系三、新闻写作与做人的关系新闻报道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但它绝不是对客观事实机械的图解。作者的立场、思想、认识和情感,都影响着他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同时,新闻写作也是作者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运用,这些又和作者的品德、学识、气质、阅历及心理状态紧密相连。因此,作者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无私无畏、正义在胸的人。三、新闻写作与做人的关系20 王韬 梁启超 严复 王韬 梁启超 21徐宝璜 邵飘萍 徐宝璜 邵飘萍 22穆青:“文章不为千金买,光明顶上啸天风。”记者作为社会工作者,作为客观事物的评判员,应该铁面无私,不应挟贵媚俗、挟长护短、谄尊媚上、尊贤容众。应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穆青:“文章不为千金买,光明顶上啸天风。”23闾丘露薇 越战真实照片闾丘露薇 24西班牙士兵之死西班牙士兵之死25饥饿的女孩 饥饿的女孩 26无畏的正义感,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使命感从何而来?首先要求记者加强政治修养,要有忠诚正直的人品,要敢于说真话,对社会进行监督,主持正义、铲除不平,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无畏的正义感,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使命感从何而来?27其次,一个记者的业务到底硬不硬,关键要看他的知识修养,这是记者业务素质的基础。新闻写作的过程,要求记者要用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眼光辨识人类行为的真伪;用历史学家的眼光分析事物的因果;用文学家的手法表现事物的外在形式。其次,一个记者的业务到底硬不硬,关键要看他的知识修养,这是记28第二节第二节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写作要念“五字经”,即真、新、短、快、活。真即真实,新即新鲜,短即短小精悍,快即快速迅捷,活即生动活泼。第二节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写作要念“五字经”,即真、新29一、真实一、真实就新闻采访而言,是记者通过自己认真地采访和分析研究,真实地反映事物的客观面貌;就新闻报道的写作而言,记者要依据采访所得的材料,准确完整地表现新闻事实。一、真实30新闻失实的表现新闻失实的表现1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此类现象较少见,但情节最为恶劣,记者纯粹是为了搞独家新闻而杜撰的所谓一鸣惊人的新闻。2捕风捉影捕风捉影此类报道大都是由记者采访作风飘浮而造成的,道听途说,捕风捉影,造成失实。新闻失实的表现313曲解事实曲解事实这也是由于记者本身素质不过硬和采访不深入造成的,对事实表象报道是符合实际的,而对事实的本质却把握不准,曲解了事实真相,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4 4夸大事实夸大事实某些记者为了迎合某种政治需要,迎合某些领导人的好大喜功,或为了个人捞钱,写有偿新闻,不惜夸大事实,胡吹乱捧,便使新闻失实。5添枝加叶添枝加叶为了追求新闻的可读性,用添油加醋的方法使新闻更加生动。3曲解事实32新闻写作要避免失实,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独立思考,事实求是独立思考,事实求是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一切从实际出发,决不能盲目跟风跑,跟形势转,向钱看。2培养多向思维方式培养多向思维方式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克服单向思维的定势,培养多向思维,立体思维的思维方式。新闻写作要避免失实,必须做到以下几点333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一是严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二是有些新闻事实常常含有不可预料的方面,如按常规思路去想象,就会失实。4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西方新闻传播界有一条规则,新闻报道必须经过与报道的事件或人物无关的、独立的两个以上的来源证实,才能被认为大致准确,才能在新闻写作中引用。3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345描写要有分寸感描写要有分寸感尽量不要用或少用形容词,形容词用的太多很危险,只有懒惰而蹩脚的记者才会在报道中堆砌形容词。6要注明新闻来源要注明新闻来源主要指为记者提供新闻报道所需情况与材料的人和单位,有时也包含记者获得新闻信息的地域。7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5描写要有分寸感35二、新鲜二、新鲜求新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它是新闻人在整个新闻生涯中都执著追求的永恒主题。新闻的新意,一般体现在时间新、内容新、角度新三个方面。简略而言,在新闻写作中,时间新是前题,内容新是核心,角度新是补充。二、新鲜361时间新时间新所谓时间新,简单地说,指新闻报道中的事实,都应该是新近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好是当天发生的事实。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与其传播出去的时间差越小越好,越小的新闻就越新鲜,越新鲜就越受读者欢迎。1时间新37我们强调时间新,主要是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考虑的。因为如果能迅速把新闻写好,发布出去,就能首先影响人们的视听,影响社会的舆论,先入为主,先声夺人,收到最大的宣传和传播效果。我们强调时间新,主要是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考虑的。因为如果能迅382内容新内容新所谓内容新,简单地说,即新闻报道中的事实内容,都应该是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发展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绩、新经验、新情况、新问题。陆机在文赋里说:“石蕴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媚。”并不是新近发生的事实都可以成为新闻,成为新闻的事实还必须内蕴新意。2内容新39内容新主要包含在以下事实中(1)新事件、新发现。新的、尤其是第一次发生的事,内蕴的新信息量最大。(2)新变动、新变化。旧事物中出现新变化、新变动,也是群众欲知应知的新事物,(3)新经验、新成就。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的新经验、新成就,也是受众关注的重要内容。内容新主要包含在以下事实中40(4)新热点、新问题。经济在发展,生活在变化,新的热点、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些新问题、新热点也是受众所关注的,有可能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5)新思路、新观念。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中涌现出大量的新观念、新思想,这种观念形态的信息对实际工作往往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4)新热点、新问题。经济在发展,生活在变化,新的热点、新的413角度新角度新寻找报道的角度,是新闻求新的主要途径。新闻写作也应尽力寻求新的角度,以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首先,从不同角度反映同一主题。第二,从同类题材中寻找不同角度。3角度新42三、篇章简短三、篇章简短郑板桥有诗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新闻写作力求简短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造诣。西方新闻界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读者是坐着看报的,记者是站着写稿的。”所谓短,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文字,传达尽可能丰富的信息。三、篇章简短431一事一报一事一报一事一报是新闻的特点,更应当视为写短新闻的要诀。如果所报道的题材是这个“一”容纳不了的,那就要下决心将其分为二,分为三,分为更多。新闻要求短,必须从“一”入手,选取一个侧面,抓取最高潮、最动人的一幕;在文字表达上也要去二、去三、求一,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新闻事实。1一事一报442浓缩事实浓缩事实运用浓缩手法要注意准确性,不能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身上发生的事,集中于一时、一地、一人的身上,而只能就一件事进行浓缩,还有注意具体性,应是事实的浓缩,不是概念化的抽象。2浓缩事实453删繁就简删繁就简围绕一个主题,一个中心思想,从众多新闻材料中选择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在作品中可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3删繁就简464化整为零化整为零把一件完整的事,分解为几个侧面、几个片断来报道,这就是所谓的滚动报道或连续报道、组合报道的常用手法。4化整为零47化整为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纵向分解,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分解为几个小的片断,做连续的报道。还有一种横向分解,按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亦即按照几个侧面或几个问题分解成若干新闻,再组合成一个报道整体。化整为零有两种方式。485断裂行文断裂行文这是西方新闻写作中广泛采用的行文方法,它的特点是根据新闻事实的内在逻辑次序行文,各层意思独立成段,段与段之间没有过渡段,甚至连过渡词也没有。5断裂行文49肯尼迪遇刺丧命肯尼迪遇刺丧命 约翰逊任总统约翰逊任总统 路透社达拉斯路透社达拉斯1963年年11月月22日急电日急电 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遇到刺客枪击,身死。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亡。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一时逝世。副总统约翰逊将继任总统。肯尼迪遇刺丧命 约翰逊任总统50这种行文的方式有以下优点:一是省略了过渡性文字,更加凝练;二是段落比较短小,节奏明快,容易读下去;三是形式比较自由松散,段与段之间可加可删,而不损害新闻的统一性;四是具有跳跃性的快速推进节奏。这种行文的方式有以下优点:一是省略了过渡性文字,更加凝练;二51四、报道快捷四、报道快捷新闻报道是时效性极强的文字作品,有人称之为“易碎品”,也有人戏称为“明日黄花”,更有人把它称为“是写给坐在地铁上、公交车上、马桶上的人看的”。一言以蔽之,就是快。四、报道快捷52各媒介的竞争,实质上是新闻时效性的竞争,或者说是采访速度、写作速度、播发速度的竞争。谁先抢到新闻,谁就能争取到受众。新闻也是一种产品,它要符合客观规律。在市场经济下,时效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它既是传媒的资源优势,又是资本优势,拥有第一时效的新闻不仅会产生社会效应,而且会产生相应的经济效应。各媒介的竞争,实质上是新闻时效性的竞争,或者说是采访速度、写53所谓新闻的一次性消费,是指新闻的主要价值和功能在于解决受众不知道的问题,一旦人们获知,新闻的价值也随之消失,而这个获知,一般情况下是一次性的,有时甚至在很短的时间,甚至在一瞬间完成。所谓新闻的排他性,是指同样内容的新闻哪一条先到受众那里,解决了他不知道的问题,后续的那一条新闻将不再起到重要作用。所谓新闻的一次性消费,是指新闻的主要价值和功能在于解决受众不54新闻作品如何才能突出新闻作品如何才能突出“快快”?第一,要加强今日新闻的采写,不能停留在“最近”、“不久前”。第二,在报道中要把最新鲜、最精彩的信息或内容“拎出来”,以醒目的形式抓住读者视线。第三,寻找新闻的最近点,找出某种新闻事实在今天的依据。这将使时效性不强的事件通过一个契机,找到今天的事实依据,变成一条今日新闻。新闻作品如何才能突出“快”?55范敬宜说过:“快,是新闻的生命。快速反应。快速反应,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拖拖拉拉、慢慢吞吞,五日一山,十日一水,是新闻工作大忌。”范敬宜说过:“快,是新闻的生命。快速反应。快速反应,是新闻工56记者怎样训练快速写作新闻的能力?记者怎样训练快速写作新闻的能力?第一,记者要学会集中精力,在不同的场合都能快速投入写作。第二,要学会和养成打腹稿的习惯,在采访过程中,心中即开始酝酿。第三,要熟练掌握各类新闻文体的写作要领,特别是消息写作的写作技巧与方法。记者怎样训练快速写作新闻的能力?57第四,要善于准备各种写作素材,灵活组成预制构件,从而随时可以根据报道进行拼接与组装。第五,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新闻工作能力,如一次性成文的能力等。第四,要善于准备各种写作素材,灵活组成预制构件,从而随时可以58五、表现灵活五、表现灵活新闻是为读者服务的,只有自己懂而读者看不懂的东西,甚至自己都不爱看的东西不是好新闻。新闻写作就是写读者最感兴趣的事,写作上就要用最生动的方式来写,让读者愿意读、喜欢读、读得下去,把新闻写得生动有味。五、表现灵活591新闻内容要抓活细节新闻内容要抓活细节细节的力量可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们能看到、听到、感觉到所发生的一切。写活新闻,要特别注意捕捉事件发展中表现新闻主题的典型细节,并绘声绘色地予以展现,情趣往往在细节中。1新闻内容要抓活细节60“下午在北京饭店西大厅,举行了皮尔卡丹北京陈列室开幕展览会,表演了男女春秋夏冬各式服装,博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皮尔卡丹星期天掀开了第一次使用中国模特儿的服装设计展览会。中国模特儿穿上了金色的高跟鞋,步履摇摆不稳,尴尬而难为情地袒露着肩膀,一位少女在台上羞得满脸绯红,并且打了退堂鼓。展览会是在北京饭店华丽的舞厅中举行的。”“下午在北京饭店西大厅,举行了皮尔卡丹北京陈列室开幕展览会,61皮尔卡丹公司首次在北京举办服装展览 皮尔卡丹公司首次在北京举办服装展览 62新闻写作入门技巧课件63情节、细节要生动感人,必须要具体,在某些方面,生动是和具体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新闻越是写得具体,就越容易生动。情节、细节要生动感人,必须要具体,在某些方面,生动是和具体联642注意开拓新的报道领域注意开拓新的报道领域新闻的活与报道领域广有着密切的关系。狭窄的报道面,单纯的工作性质的报道常常是造成新闻呆板、单调、不活的一个重要原因。报道面宽,内容多样化,就为新闻写得活提供了条件。因此,注意开拓新闻的报道领域,不要把眼睛老盯在工作领域、生产领域上。2注意开拓新的报道领域65撒切尔夫人为女儿刷房撒切尔夫人为女儿刷房 据美联社报道,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5月5日(周末)下午,花了6小时时间,为当记者的三十岁的女儿粉刷新房。撒切尔夫人今年58岁,她政务繁忙,但每天早晨都为丈夫准备早餐,然后去首相府处理公务。5月5日她为女儿刷房劳动了6个小时。撒切尔夫人为女儿刷房663新闻报道一定要见人新闻报道一定要见人新闻报道说到底,是报道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表现,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变化。因此,在写新闻时若抓住了这个活跃的主要因素,稿件便生动、便活泼;反之,就容易死板、干瘪。3新闻报道一定要见人67“我看见一个长满皱纹的胖娃娃的脸,嘴里叼着一支比手指头还粗的雪茄。当他在宣布自己下台的时候,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我看见一个长满皱纹的胖娃娃的脸,嘴里叼着一支比手指头还粗的684文字表达要活文字表达要活所谓文字表达要活,指一是生动,二是通俗。生动就是把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用文字表现得逼真形象,活灵活现,即形象化、镜头化,让读者听之有声、视之有形、尝之有味、嗅之有香、触之有感,声、色、味、形一应俱全。4文字表达要活69通俗,就是把新闻报道写得深入浅出,明白如话。一是要如闻其声。运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报道新闻人物的形象,才能使人物栩栩如生。二是如观其行。尤其写新闻人物时,一定要选择人物典型的、有意义的行动,尽量多用动作说话。通俗,就是把新闻报道写得深入浅出,明白如话。70三要如见其人。写新闻报道,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需要对人物的容貌、姿态、神情、举止、言行、服饰等进行描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感人。四要如睹其物、如临其境。一般来说,新闻表达以叙述为主,但为了把新闻写活,有时也可适当运用景物描写手法,特别是对于多数从未见过或从未听过这类奇特新闻事实的读者,运用形象化的描写更有必要。三要如见其人。写新闻报道,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需要对人71 一个黑影从太阳的右上方渐渐遮住日轮,太阳光芒开始减弱。黑影不断侵吞着太阳光盘,待到太阳只剩下如峨嵋般的钩,天空随之转暗,仿佛黄昏来临。这时天空的鸟儿急速飞入草丛,地面上公鸡啼叫,母鸡领着鸡雏迅速归窝,蚊子活跃起来。一个黑影从太阳的右上方渐渐遮住日轮72六、语言通俗六、语言通俗在我国,解决新闻官腔的问题非常必要,因为新闻报道中存在套话、空话、大话、废话、官话或行政行话过多的毛病,尤其是会议新闻、工作经验和典型报道中常充斥着这类苍白无力的语言。六、语言通俗73要学会第二种翻译,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表达或说明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对于专业术语,不能直接引用,要转化为大众能够理解的直白语言。多用动词,少作修饰,文风朴实无华,语言大众化,不能堆砌词藻。要学会第二种翻译,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老百姓熟悉的语74七、巧用数字七、巧用数字新闻报道离不开数字,尤其是经济新闻更离不开数字。数字好似油彩,可以使新闻须眉毕现、神采飞扬,也可能毁掉新闻的生命。七、巧用数字751直接对比,揭示本质直接对比,揭示本质有对比,才有借鉴,才能显示出事物的变化,揭示事物的本质。一是纵比,用过去的数字和现在的数字直接对比,二是横比,用同类事物中的同类数字直接对比。1直接对比,揭示本质762量的折合,变抽象为形象量的折合,变抽象为形象所谓量的折合,就是把一个事物的量用另一个事物的量来表示,把抽象的无形数字折合成形象的、有形的概念。从而避免新闻因数字出现而产生的单调、乏味感,缩小数字与读者心理上的差距。2量的折合,变抽象为形象773适当解说,加深印象适当解说,加深印象在新闻中使用数字时,对一些数字作一番有趣的解说,会使数字妙趣横生,枯燥的数字变活,通俗、易懂、有趣、好记,加深读者的印象。3适当解说,加深印象784以大化小,便于理解以大化小,便于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数字一般都比较小,对那些浩大的数字人们往往缺乏感性认识,敬而远之。为了使读者便于理解,可以大化小。4以大化小,便于理解79巧用修辞,化数字为画面巧用修辞,化数字为画面比喻、联想等修辞手法,是新闻写作中巧用数字不可缺少的手法,可以使枯燥的数字变的可读性强、可感性强,生动有趣。巧用修辞,化数字为画面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