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单元测试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240967886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单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单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单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成功的调整 ,也是一次体制创新。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主义 ,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其借鉴意义有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 利用国家政权 ,进行宏观调控 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 A.B.C.D.2.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 ,而是在每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答复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初 ,美国“答复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推行社会福利政策D.积极开展“新经济3.20世纪初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路发生了新的变化。英国“福利国家设计师贝弗里奇认为:“失业根本上是一种工业和国家的问题 ,而不是个人品行的问题。这种思想属于() A.重商主义思想B.自由放任主义C.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D.重农主义思想4.观察下表:1928年4 ,5 ,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 ,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流行)的消费方式带来的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已成交高中档车已成交低档车未成交小计信贷263112239614现金20962115386累计472174354-100A.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C.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5.1933年5月7日 ,罗斯福在著名的“炉边谈话中说:“黄金 ,在一定程度上还有白银 ,都是通货的完美无缺的根底。这也就是我决定现在不允许美国持有的任何黄金外流的原因。1933年6月5日,国会决议限定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 ,至此美国最终放弃了金本位制。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A.进行币制改革 ,推开工业开展 B.降低物价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刺激通货膨胀 ,推动经济复苏 D.刺激通货紧缩 ,改革银行体系6.18世纪初 ,一位名叫伯纳德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写了一本?蜜蜂的寓言? ,表达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 ,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 ,大肆挥霍浪费 ,整个蜂群兴旺兴旺。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 ,崇尚节俭 ,结果蜂群凋敝 ,终于被对手打败而逃散。后来 ,某学者根据这那么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这一理论是( ) A. 经济民族主义B.自由放任主义C.凯恩斯主义D.重商主义7.钱乘旦指出: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开展 ,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 ,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 ,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 ,如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如成立欧洲共同体等。“处最恰当的是 A.自由主义B.社会主义C.资本主义D.共产主义8.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 ,放弃了金本位体制 ,限定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二战后 ,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用美元来确定国际金价 ,重新确立了金本位体制。这两次改变的共同之处是 A.提高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B.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开展C.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D.反映了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愿望9.有学者说:“我们可以把20世纪看成对现代社会结构弊病的反思以及对其价值系统的疑心。以下事件属于“反思和疑心的有 俄国十月革命罗斯福新政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 A.B.C.D.10.19331944年 ,美国接纳了为数众多的知识难民 ,大约有22842到25535人之间 ,其中 ,在美国继续从事原来工作的大约有15000至17000人。但美国外乡却约有5000名博士处于失业状态。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A.纳粹专制统治导致欧洲知识难民涌入B.经济大危机涉及到美国的知识界C.罗斯福政府实行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D.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人才需求有限11.1931年初 ,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工程已经到达了124项 ,大局部是美、德两国提供的 ,同年 ,苏联向外国购置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A.资本主义世界正爆发一场“生产过剩的危机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C.苏联参加了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12.罗斯福智囊团成员雷克斯福德特格韦尔说:“实际上,整个新政就是胡佛所开启之政策的外延。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胡佛也主张国家大力干预经济B.胡佛曾采取过对经济的干预政策C.罗斯福延续了胡佛的主要政策D.当时人们完全误解了胡佛的政策13.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成功的调整 ,也是一次体制创新。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主义 ,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其借鉴意义有( )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 利用国家政权 ,进行宏观调控 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 A.B.C.D.14.1935年到1942年 ,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30多亿美元 ,修建了以下工程。其目的在于( )公共建筑新道路新桥新机场地下水道122万幢664万英里77万座285个24万英里A.实现国家干预经济B.建立福利制度C.稳定社会秩序D.缓解失业压力15.“政府不是我们的问题解决者 ,政府本身就是问题。 ,这是美国总统里根在1981年就职典礼说的一句话。以下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A.源于政府缺位引发经济危机B.表达小政府大市场施政理念C.基于对政府和公权力的信任D.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兴起16.社会主义右派认为英国福利制度“已经走到了通往莫斯科的半路上 ,社会主义左派那么认为它“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社会革命的实质问题上引开。上述评价说明福利制度 A.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式B.有利于工人阶级参与政权C.有利干缓和社会矛盾冲突D.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17.以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 ,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 ,“NRA是“全国复兴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 ) A.恢复银行信誉B.鼓励建立工会C.强社会保障D.调整劳资关系18.二战后法国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障立法;密特朗上台后 ,又推行大规模的国有化 ,在工业、金融等领域对大型私有企业实行国有化。这说明法国 A.加强国家干预经济B.建立方案经济体制C.确立国有制为主体D.推行社会福利制度19.?全国工业复兴法?第202节规定:“局长应根据总统的指示 ,制定公用事业的全面方案 ,其中应包括以下内容:a全国公路和公园道路、公共建筑物以及任何公有工具和设备的兴建、维修和改建。此规定 A.调整了企业和劳资关系B.目的是防止农产品过剩C.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D.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二、材料分析题20.在经济开展过程中 ,常常会出现经济“调整或退却的现象。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政策 ,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 ,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防止的 ,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 ,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 ,这种新的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 ,而是暂时的退却 ,“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我们必须退却 ,而要老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 ,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 ,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材料三 在那些遥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 ,长期吃粮靠返销 ,生产靠贷款 ,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 ,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 ,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 ,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 ,可以包产到户 ,也可以包干到户 ,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全国而论 ,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 ,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 ,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 ,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 ,因而并不可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请答复: 1材料一中的“权宜政策是指什么?“让步是不可防止的原因是什么?为“后退一步苏俄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罗斯福认为“必须退却的原因是什么?这种“行动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历史事件?这一行动开创了哪种经济模式?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做了怎样的调整? 4综合上述材料 ,从三国经济模式的“调整或退却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1.阅读材料 ,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时间年均增长率()19531957年4519581962年4319631965年11119661970年3919711975年4019761980年5119811985年81材料二: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 ,美国新创造的农机具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 ,到1899年 ,近7万项农机具创造和农业技术得到美国专利局认证 ,仅播种机就到达9156项。1862年公布?莫里尔土地法? ,政府拨地资财建立农学院。同年 ,美国建立农业部并坚持科研导向。1887年通过?海契法案? ,展开建立高效农业产业的相关研究。各地纷纷举办农业展览会、组织农业协会、发行各种农业杂志 ,推广农业科技。1914年 ,国会批准?史密斯利弗法? ,从法律上确认此前的各种农技推广工作 ,并将它们纳入联邦、州、县三级管理结构中。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期间 ,一些人剧烈地抨击罗斯福 ,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 ,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1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顶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 ,评述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举例说明一些人抨击罗斯福的依据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22.阅读材料 ,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1934年1月15日 ,罗斯福签署?黄金储藏法案? ,将黄金由每盎司2067美元提升到每盎司35美元 ,美元贬值了52%。同时 ,美国政府宣布民间禁止储藏黄金 ,黄金一律国有化 ,金币被熔化制成金块保存。早在1933年10月 ,罗斯福就表示“打算在合众国建立一个政府控制的黄金市场 ,为此我授权复兴投资公司收购在合众国新采掘的黄金。复兴金融公司于10月29日开始收购黄金。到“黄金储藏法案通过时 ,美元贬值到最低点 ,相应的黄金价格上升到最高点。结果到1934年底 ,美国黄金储藏竟高达8258亿美元 ,比1933年的4036亿元翻了一番还多。摘编自叶江、吴忠超?论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货币政策及其影响?材料二: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 ,美元与黄金挂钩 ,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协定规定 ,各国的汇率一俟确定 ,就不能随意变更。一国货币的汇率浮动可在1%范围内自由活动 ,假设各国货币的含金量变动超过10% ,须得到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意。国际市场的贸易结算和黄金买卖都必须按照此条款来实施。 由于美国拥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以上的投票权 ,某种程度上就等于控制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并间接控制了各国汇价的变动。摘编自成林?二战后国际货币经济机制的形成与美国霸权研究? 1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罗斯福新政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在金融领域的不同做法。 2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罗斯福新政在金融领域的做法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规定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对美国金融政策变化的认识。 三、综合题23.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 ,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 ,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以下图文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 ,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 ,隋唐宋为“第二帝国 ,明清那么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 ,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那么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 ,造成新的官僚政治 ,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假设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拟 ,那么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 ,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 ,而第三帝国那么带收敛性。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材料二 我们既然有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政府形式 ,正因为如此 ,我们的立宪体制不愧为现代世界所产生的最稳定持久的政治结构。它经受了领土大扩张、对外战争、痛苦的内乱和国际关系的考验。 我将向国会要求对付危机的最后手段向紧急状况开战的广泛行政权力 ,如同确实遭受外敌入侵时应该授予我的大权。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材料三请答复: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 ,发生的主要变化。 2结合有关史实 ,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运用全球史观 ,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3根据材料二、 你认为罗斯福所指的 “立宪体制在罗斯福时期以及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起了什么影响? 4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我国不同时期的法制建设对政治民主化建设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答案解析局部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D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C 17.【答案】D 18.【答案】A 19.【答案】B 二、材料分析题20.【答案】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危机;措施:实行新经济政策。2原因:1929年的经济危机;行动:实施新政。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国家干预经济。3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启示:经济模式的调整要适合生产力水平;要适应国情。假设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1.【答案】1时间 1:19631965年原因1:中共中央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对国民经济采取“调整、稳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开展。时间 2:19811985年原因2: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鼓励农业机械的创造创造 ,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实现;建立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系 ,促进农业科技化进程;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法律保障。3举例:新政中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如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 ,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 ,如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实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实质: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周部调整 ,有力地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 22.【答案】1不同做法:罗斯福新政放弃金本位制 ,实行美元贬值和黄金国有化 ,增加黄金储藏;布雷顿森林体系那么确立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 ,严格规定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率 ,实际上导致黄金逐步外流。2影响:罗斯福新政刺激了美国的出口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经济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使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开展。3认识:美国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金融政策 ,不管是使美元贬值还是实行固定汇率 ,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为其经济开展效劳 ,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 三、综合题23.【答案】1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或者从贵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转変。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2政治方面:如废宰相 ,设内阁、军机处 ,加强皇权等;对外经济与文化交往方面:中止西学东渐 ,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在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中国社会面临深重的危机。3变化:罗斯福新政后扩大了行政权力;影响:这种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经济开展模式广泛施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在增强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同时 ,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4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确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根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根底。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