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ppt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0963752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欢迎来到历史课堂欢迎来到历史课堂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YEYE)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了宋朝,宰相大臣就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了宋朝,宰相大臣就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仪大朝仪”须须“众众官皆跪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准备特别的护膝。至于大臣们都准备特别的护膝。请思考:请思考:两汉、隋唐和明清时期的官员上朝礼仪两汉、隋唐和明清时期的官员上朝礼仪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官员上朝由坐到站再到跪;官员上朝由坐到站再到跪;朝中大臣地位逐朝中大臣地位逐渐下降,权力受到削弱,渐下降,权力受到削弱,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请思考:两汉、隋唐和明清时期的官员上朝礼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朝军机处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人教必修一 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人们常说:人们常说:“将军将军额头跑骏马,宰相额头跑骏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肚里能撑船”那么,宰相制度什么时候确立的?那么,宰相制度什么时候确立的?又是什么时候废除的?又是什么时候废除的?人们常说:“将军额头跑骏马,宰相肚里能撑船”那么,宰相制度什一、宰相制度的废除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1.背景背景(1 1)历史历史原因原因: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权不稳。(2)根本原因: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相权过大,威胁皇权。(3)具体具体原因:原因:中央设立中书省,左右丞中央设立中书省,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相统辖六部;废行中书省设三司使,中废行中书省设三司使,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4)直接直接原因: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一、宰相制度的废除2 2、措施、措施(1)1380年,朱元璋年,朱元璋诛杀诛杀胡惟庸。胡惟庸。(2)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直接)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对皇帝负责。3 3、影响:、影响: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一步加强。阅读第阅读第17页的页的“学思之窗学思之窗”思考:思考:你是否同意这位学者的观点?请谈谈宰相你是否同意这位学者的观点?请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同意,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主要助手,其权利主同意,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主要助手,其权利主要有两项:一是要有两项:一是参谋最高决策权参谋最高决策权(决断权在皇帝)(决断权在皇帝),一是,一是总领最高行政权总领最高行政权。因此,宰相参与国家大。因此,宰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并执行,一方面起到事的决策并执行,一方面起到辅助皇帝治国辅助皇帝治国的作的作用,一方面对用,一方面对皇权又具有制约皇权又具有制约的作用的作用。2、措施(1)1380年,朱元璋诛杀胡惟庸。3、影响:宰相制史料一:史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 请问:请问:为何为何“我朝罢相我朝罢相”?朱元璋是怎样看待古代的宰?朱元璋是怎样看待古代的宰相制度的?为此做了怎样的规定?相制度的?为此做了怎样的规定?史料二:史料二: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明太祖皇明祖训皇明祖训史料研析史料研析提示:提示:明太祖强调了自古以来丞相制度的诸多弊端,说明太祖强调了自古以来丞相制度的诸多弊端,说明废除丞相有利于稳固统治,并严禁后世子孙复立丞相,明废除丞相有利于稳固统治,并严禁后世子孙复立丞相,其实质是废除丞相更符合皇帝集权的需要。其实质是废除丞相更符合皇帝集权的需要。史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明太祖明太祖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朱元璋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件事的,共计有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件。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现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措施:措施: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内阁内阁”应运而生应运而生明太祖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朱元璋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皇帝皇帝号号 形成过程形成过程 影响影响明宣明宣宗宗明太明太祖祖明成明成祖祖明神明神宗宗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不参与政务。从顾问,不参与政务。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文渊阁阁,开始参与机务决策。,开始参与机务决策。授予阁臣授予阁臣“票拟票拟”权,需权,需皇帝审定皇帝审定“批红批红”。内阁首辅权压众臣,朝位班内阁首辅权压众臣,朝位班次阁臣列为六部尚书之上。次阁臣列为六部尚书之上。奠定基础奠定基础正式确立正式确立有所发展有所发展达到全盛达到全盛二、内阁的出现二、内阁的出现皇帝号形成过程影响明宣宗明太祖明成祖明神有人以张居正为例,认为内阁首辅就是宰有人以张居正为例,认为内阁首辅就是宰相,内阁制就是宰相制,你认为这种说法相,内阁制就是宰相制,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正确吗?为什么?内阁首辅=宰相?思考探究有人以张居正为例,认为内阁首辅就是宰相宰相内阁内阁 性性 质质 职职 责责 任职方式任职方式对皇权影响对皇权影响内阁制和宰相制内阁制和宰相制一级行政机构一级行政机构内侍机构内侍机构行政、决策行政、决策侍从、咨询侍从、咨询选拔任命选拔任命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有一定制约有一定制约强化君主专制强化君主专制宰相内阁性质职责任职方式对皇权影响内阁制(1 1)清初,皇权受到很大威胁。)清初,皇权受到很大威胁。(2 2)康熙时设)康熙时设南书房南书房u 目的:目的:为了扩大皇权。为了扩大皇权。u 内容:内容:参与机务,替皇帝起草谕旨。参与机务,替皇帝起草谕旨。u 作用:作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最后集权于皇帝。,最后集权于皇帝。三、军机处的设立三、军机处的设立 1.1.背景:背景:(设内阁、置六部,(设内阁、置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限皇权受限皇权扩大皇权扩大2.目的:目的:(1)清初,皇权受到很大威胁。(2)康熙时设南书房目的:为2.目的:目的:(1 1)根本目的:加强皇权。)根本目的:加强皇权。(2 2)直接目的:办理西北军务。)直接目的:办理西北军务。3.时间:时间:雍正年间雍正年间5.作用:作用: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强了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作用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君主专制,作用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4.职责:职责:跪受笔录,各种诏令按皇帝旨意拟跪受笔录,各种诏令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方官员执行。2.目的:(1)根本目的:加强皇权。(2)直接目的:办理西北思考: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思考: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直接原因:为用兵西北直接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密;根本原因:加防止泄密;根本原因:加强皇权;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承旨、下达)强皇权;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承旨、下达)材料一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史料研析史料研析材料二材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摘自摘自清史稿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军机大臣年序表思考: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军机处的职明清明清君主专君主专制的制的加强加强废丞相,置六部废丞相,置六部军机处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废行省,设三司废行省,设三司集中权力于皇帝集中权力于皇帝中枢中枢分权分权皇帝皇帝专制专制强化强化归纳综合归纳综合皇皇帝帝内内阁阁集中地方权力于中央集中地方权力于中央明明清清明清废丞相,置六部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废行省,设三司集中权力高考真题体验高考真题体验例例1 1(20132013山东卷)山东卷)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料,其撰拟者应是()A中书省中书省B内阁内阁C军机处军机处D礼部礼部【解析解析】本题以一则清代档案史料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本题以一则清代档案史料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对清代中央官制职能的理解能力。图片材料中的生对清代中央官制职能的理解能力。图片材料中的“上谕上谕”的意思是皇帝的指示或者命令,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清的意思是皇帝的指示或者命令,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清代雍正之后,负责撰拟皇帝谕旨的部门就是军机处。故选代雍正之后,负责撰拟皇帝谕旨的部门就是军机处。故选C C项。项。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和世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和世泰等奏,泰等奏,嗜嗜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即派苏楞额、广惠各戴原品顶戴沿途伴即派苏楞额、广惠各戴原品顶戴沿途伴送,钦此。送,钦此。高考真题体验例1(2013山东卷)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例例2 2(20142014全国新课标全国新课标)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表明A A皇权渐趋衰弱皇权渐趋衰弱 B B君主集权加强君主集权加强C C内阁取代六部内阁取代六部 D D首辅权力失控首辅权力失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属于主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属于主干核心考点。明代废丞相,设内阁主要表明君主专制的加干核心考点。明代废丞相,设内阁主要表明君主专制的加强,故选择强,故选择B B君主集权加强。根据君主集权加强。根据“选全面不选具体选全面不选具体”可可以排除以排除D D项。某些大臣权力大本质上是得益于皇帝的信任。项。某些大臣权力大本质上是得益于皇帝的信任。A A、C C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例2(2014全国新课标)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 秦秦 汉汉 隋唐隋唐 宋宋 元元 明清明清 三三公公九九卿卿内外朝制内外朝制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中书门下参知政事参知政事枢密使、枢密使、三司使三司使中书省中书省明:废丞相;明:废丞相;设内阁设内阁清:南书房;清:南书房;军机处军机处 反映时代特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时代特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明清)(明清)君主专制、封建制度君主专制、封建制度君主专制制度演变发展过程君主专制制度演变发展过程秦汉隋唐宋 皇太极皇太极清太清太宗宗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初年由满洲贵族组成的商讨和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权力机关。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至上,它决策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皇权受限皇权受限内阁内阁议政王大臣议政王大臣会议会议(处理日常事(处理日常事务,票拟谕旨)务,票拟谕旨)(决策机构)(决策机构)皇太极清太宗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初年由满洲贵族组康熙帝康熙帝设立南书房设立南书房扩大皇权扩大皇权内阁内阁议政王议政王大臣会大臣会议议三足三足鼎立鼎立(参与机要事务)(参与机要事务)康熙康熙帝帝康熙帝设立南书房扩大皇权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参与机要军机处内景军机处内景隆宗门内军机处外景隆宗门内军机处外景雍正雍正帝帝军机处内景隆宗门内军机处外景雍正帝军机处军机处a.设置设置:雍正雍正c.特点:简、速、密特点:简、速、密 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制度发展到顶峰到顶峰跪受笔录,承旨遵办跪受笔录,承旨遵办人员简单人员简单办事效率高办事效率高地处内廷地处内廷b.职能职能军机处a.设置:雍正c.特点:简、速、密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内阁南书房南书房康熙另设康熙另设军机处军机处传达政令传达政令跪受笔录跪受笔录雍正另设雍正另设皇权受限皇权受限皇权扩大皇权扩大皇权顶峰皇权顶峰限限制制限限制制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皇帝皇帝 结果: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康熙另设军机处传达政令跪受笔录雍正另材料:材料:1 1、元朝丞相伯颜当政时期,捕杀不满于己、元朝丞相伯颜当政时期,捕杀不满于己的大臣唐其势,毒杀皇后的大臣唐其势,毒杀皇后 2 2、伯颜独秉国柄,专权自恣,益无所忌,、伯颜独秉国柄,专权自恣,益无所忌,“诸卫精兵收为己用,府库钞帛听其出纳诸卫精兵收为己用,府库钞帛听其出纳”元史元史脱脱传脱脱传),势焰薰灼,威权在),势焰薰灼,威权在顺帝之上,以致顺帝之上,以致“天下之人唯知有伯颜而天下之人唯知有伯颜而已已”(元史元史伯颜传伯颜传)。其官衔多达)。其官衔多达246 246 字。顺帝深忌之。字。顺帝深忌之。材料:废行省,设废行省,设“三司三司”(行政)(行政)(监察)(监察)(军政)(军政)布政司布政司 都指挥司都指挥司 按察司按察司 三司三司地方权力集中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到中央中央中央1376年,明太祖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年,明太祖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各部门,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各部门,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随之扩大。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随之扩大。废行省,设“三司”(行政)(监察)(军政)布政司都指挥司朱元璋出身淮西贫民,曾入朱元璋出身淮西贫民,曾入皇觉寺皇觉寺为僧,从他投入为僧,从他投入“红巾军红巾军”,到建立了,到建立了大明政权,戎马征战十几年。他的成功,得益于身边一批运筹帷幄、能征善大明政权,戎马征战十几年。他的成功,得益于身边一批运筹帷幄、能征善战的淮西文臣武将。朱元璋称帝后将这些开国功臣都封以高官贵爵。他们中战的淮西文臣武将。朱元璋称帝后将这些开国功臣都封以高官贵爵。他们中间文臣以间文臣以李善长李善长、胡惟庸胡惟庸等为中心,武将以等为中心,武将以徐达徐达、唐胜宗、唐胜宗、蓝玉蓝玉等为中心,等为中心,组成了势力强大的组成了势力强大的 淮西帮淮西帮。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报告给朱元璋说,他们家里的井里头长出石笋来了,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报告给朱元璋说,他们家里的井里头长出石笋来了,这是出了这是出了祥瑞祥瑞,请朱元璋到家里来观看。朱元璋驾出皇宫,到皇宫附近的胡,请朱元璋到家里来观看。朱元璋驾出皇宫,到皇宫附近的胡惟庸家去。忽然路上有一个人,骑着马冲过来了,拦住车驾,说不出话来。惟庸家去。忽然路上有一个人,骑着马冲过来了,拦住车驾,说不出话来。卫士遂把他抓到地上打,把那人胳膊都打断了,胳膊还指着胡惟庸的家。朱卫士遂把他抓到地上打,把那人胳膊都打断了,胳膊还指着胡惟庸的家。朱元璋感到有问题,一定是那儿发生了对我不利的情况。于是朱元璋登上城墙,元璋感到有问题,一定是那儿发生了对我不利的情况。于是朱元璋登上城墙,看到胡惟庸家里刀槊林立。这个被打的人叫做看到胡惟庸家里刀槊林立。这个被打的人叫做“云奇云奇”,这就是所谓的,这就是所谓的“云云奇告变奇告变”。朱元璋以朱元璋以 擅权植党擅权植党 的罪名杀了左丞相胡惟庸,同时对和胡来往密切的的罪名杀了左丞相胡惟庸,同时对和胡来往密切的官员也进行抄家灭族。以后又几兴大狱,使官员也进行抄家灭族。以后又几兴大狱,使“胡惟庸狱胡惟庸狱”不断牵连扩大,到不断牵连扩大,到洪武二十三年,功臣太师李善长等人也以与胡惟庸洪武二十三年,功臣太师李善长等人也以与胡惟庸“交通谋反交通谋反”被杀。著名被杀。著名儒臣、文学家儒臣、文学家宋濂宋濂只因受孙子连累,全家被贬到四川,他也病死于途中。此只因受孙子连累,全家被贬到四川,他也病死于途中。此案延续了案延续了1010年年之久,前后被杀的几十家王公贵族,共之久,前后被杀的几十家王公贵族,共3000030000多人。多人。刘基是明朝的重臣,朱元璋找他商量丞相的人选,问及刘基是明朝的重臣,朱元璋找他商量丞相的人选,问及胡惟庸如何,刘基表示不赞同,因此得罪了胡惟庸,胡胡惟庸如何,刘基表示不赞同,因此得罪了胡惟庸,胡使用奸计任相,在刘基得病期间,胡惟庸命医生下毒,使用奸计任相,在刘基得病期间,胡惟庸命医生下毒,刘基不久死去,朱元璋大惊。刘基不久死去,朱元璋大惊。朱元璋出身淮西贫民,曾入皇觉寺为僧,从他投入“红巾军”胡惟庸(?胡惟庸(?13801380),安徽定远人。),安徽定远人。13551355年投奔朱元璋。年投奔朱元璋。13701370年升至中书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擅权枉法”罪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 3万余人,史称万余人,史称“胡狱胡狱”。胡惟庸案大捕杀胡惟庸案大捕杀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 位于故宫位于故宫文华殿北面文华殿北面 明成祖朱棣明成祖朱棣正式在此设正式在此设立内阁,使立内阁,使殿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国大事的商讨。清朝乾讨。清朝乾隆以后,文隆以后,文渊阁成为皇渊阁成为皇家重要藏书家重要藏书地。地。文渊阁文渊阁位于故宫文华殿北面明成祖朱棣正式在此设立内阁,使思考:什么叫思考:什么叫“票拟票拟”?什么是?什么是“批红批红”?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地解释它?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地解释它?票拟就是秘书起草的处理意见;票拟就是秘书起草的处理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其意见的认可或否定。批红就是领导对其意见的认可或否定。课堂设问课堂设问思考:什么叫“票拟”?什么是“批红”?票拟就是秘书起草的处理清代皇帝的批红清代皇帝的批红康熙御笔康熙御笔清代皇帝的批红康熙御笔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