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工作汇报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0950189 上传时间:2024-05-20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3.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工作汇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工作汇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工作汇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CSWMNCSWMNCSWMNCSWM20162016年年6 6月月进口废物管理现状和相关政策介绍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鞠红岩2016年6月进口废物管理现状和相关政策介绍环境保护部固体废NCSWMNCSWMNCSWMNCSWM主要内容u进口废物管理体系建设u进口废物管理现状u进口废物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u进口废物管理的前景分析主 要 内 容进口废物管理体系建设NCSWMNCSWMNCSWMNCSWM一、进口废物管理体系建设n进口废物管理工作发展历程n固体法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进口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基本要求介绍一、进口废物管理体系建设进口废物管理工作发展历程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法律框架体系n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允许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固体废物进口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和完善,目前基本形成以1部公约(巴塞尔公约)和2 部法律(固体法、刑法)的相关条款为根本,以2 部部门规章(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和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5项部门规定(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和专项规定)、14 个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以及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数十份规范性文件为主体的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进口废物法律框架体系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允许进口可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法律框架体系进口废物法律框架体系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管理政策发展完善过程n1991年3月,原国家环保局、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严格控制境外有害废物转移到我国的通知,禁止有害废物和垃圾进境倾倒和处置,但可以作为原料、能源或有再利用特别需要的固体废物经环保部门审批,可以进口。n1994年11月,原国家环保局发布了关于严格控制从欧共体进口废物的暂行规定,对固体废物进口实行分类管理。总体而言,这些管理政策只是对固体废物进口做了初步规范,境外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向我国非法转移的事件时有发生。进口废物管理政策发展完善过程1991年3月,原国家环保局、海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管理政策发展完善过程n1995年发布实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发布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及其补充规定,以及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同时还制定了限制进口的目录,对加强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n按照1995年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进口废物实行两大类管理,一类是限制类废物目录,该类废物可以进口,另外一类是该目录之外的其他固体废物,这些废物一率不得进口。这样的管理方式无法满足废物进口管理的实际需要,阻碍了资源性废物的进口。进口废物管理政策发展完善过程1995年发布实施固体废物污染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管理政策发展完善过程n按照世贸规则的要求,我国陆续发布了五批禁止进口的货物目录和三批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目录,并于2002年公布了第一批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类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目录。n2004年4月,对外贸易法修改,确立了禁止进口、限制进口和自动许可进口的管理制度。n为了保证法律间的协调,完善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也作了相应修订,并明确“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或者不能以无害化方式利用的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或者不能以无害化方式利用的固体废物;对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实行限制进口和固体废物;对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实行限制进口和自动许可进口分类管理自动许可进口分类管理”。进口废物管理政策发展完善过程按照世贸规则的要求,我国陆续发布NCSWMNCSWMNCSWMNCSWMn目录不断修订完善:2005年2014年,陆续发布了四批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目前使用的是2014年调整后的目录。(2009年第78号、2011年93号、2013年7号对目录进行微调。)n修订进口废物环控标准:为适应进口废物新的管理形势,2005年修订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n为了规范固体废物进口环境管理,防止进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根据2005年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从2008年开始酝酿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2011年发布实施。进口废物管理政策发展完善过程目录不断修订完善:2005年2014年,陆续发布了四批进口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管理政策发展完善过程n作为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配套政策,环保部于2011年发布实施了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并于20092013年陆续发布了进口废钢铁、进口废PET饮料瓶砖、进口废船、进口废光盘、进口硅废碎料、进口废塑料等专项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进口废物管理政策发展完善过程作为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配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管理政策发展完善过程n2015年4月24日,针对进口废物内容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将第二十五条第一款和第二款中的“自动许可进口”修改为“非限制进口”。n删去第三款中的“进口列入自动许可进口目录的固体废物,应当依法办理自动许可手续。”n为落实简政放权的要求,依据新修订的固体法,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公告,自2016年起,取消“自动许可进口类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进口废物管理政策发展完善过程2015年4月24日,针对进口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管理政策发展完善过程n针对取消自动类审批工作,环保部发布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2015年第70号公告),该规定是对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2011年第23号公告)的修订。n与此同时,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不断完善进口废物查验、通关有关管理要求,强有力的保证进口废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n至此,进口废物相关管理政策框架体系基本形成。进口废物管理政策发展完善过程针对取消自动类审批工作,环保部NCSWMNCSWMNCSWMNCSWM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十五条)2015版n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或者不能以无害化方式利用的固体废物;对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实行限制进口和非限制进口分类管理。n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海关总署、国务院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禁止进口、限制进口和非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目录。n禁止进口列入禁止进口目录的固体废物。进口列入限制进口目录的固体废物,应当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审查许可。n进口的固体废物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经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检验合格。n进口固体废物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国务院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海关总署、国务院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制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十五条)2015版禁止进口不能用NCSWMNCSWMNCSWMNCSWM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主要内容n办法的发布对于促进废物进口和利用企业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水平,规范我国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工作,防止境外废物非法进境,维护我国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共8章55条,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n第一,确立了十项重要的基本制度、政策及工作机制。n第二,明确规定十项禁止。n第三,对进口废物经营企业提出了四项管理要求。n第四,进一步明确了各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分工合作机制。n第五,完善了罚则。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办法的发布对于促进废物进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基本制度、政策、工作机制禁止进口、限制进口和非限制进口目录取得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按照风险最小化原则实行“就近口岸”报关。分类管理目录制度进口的废物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出口环节要由装运前检验机构实施装运前检验进口环节要经检验检疫部门检验合格方可进境进口许可审查制度国外供货商应当取得国务院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颁发的注册登记证书检验检疫制度国内收货人在签订对外贸易合同前,应当取得国务院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颁发的注册登记证书。国外供货商注册登记制度国内收货人注册登记制度进口废物基本制度、政策、工作机制分类管理目录制度禁止进口、限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基本制度、政策、工作机制 废五金定点企业认定制度已取消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实行鼓励“圈区管理”的政策当进口货物是否为固体废物有争议时,规定了固体废物属性检验和鉴别的工作机制。圈区管理对非法进口废物的退运与处置机制做出了明确规定属性鉴别与争议解决机制对废物进出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特别管理规定退运与处置机制特别管理规定进口废物基本制度、政策、工作机制圈区管理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实NCSWMNCSWMNCSWMNCSWM禁止行为n禁止转让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n禁止境外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n禁止固体废物转口贸易。n禁止进口危险废物。n禁止经中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n禁止以热能回收为目的的进口固体废物。n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或者不能以无害化方式利用的废物。n禁止进口境内产生量大或堆存量大且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废物。n禁止以凭指示交货方式承运固体废物入境。n禁止进口列入禁止进口目录的固体废物。禁止行为禁止转让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经营企业四项管理要求n一是无害化要求,进口废物利用企业应当以环境无害化方式对进口的废物进行加工利用。n二是经营记录簿制度,进口废物的利用企业、进口者、代理商、承运人等经营单位,应当记录所进口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去向等情况,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n三是企业自我环境监测制度,进口废物利用企业应当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日常定期监测。n四是经营情况报告制度,进口废物利用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定期报告进口废物经营情况和环境监测情况。进口废物经营企业四项管理要求一是无害化要求,进口废物利用企业NCSWMNCSWMNCSWMNCSWM明确各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分工合作机制n明确进口废物监管机构为环境保护部、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发改委。n环保部对全国固体废物进口环境管理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和家质检总局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固体废物进口相关管理工作。n县级以上地方环部门对辖区内固体废物进口环境管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各级商务、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固体废物进口实施相关监督管理。明确各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分工合作机制明确进口废物监管机构NCSWMNCSWMNCSWMNCSWM明确各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分工合作机制n环境保护部会同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建立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实行固体废物进口管理信息共享,协调处理固体废物进口及经营活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事务。n部分省级环保部门已与同级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建立了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分工合作机制环境保护部会同商务部NCSWMNCSWMNCSWMNCSWM完善罚则n对转让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的三种表现形式做出了明确定义,对这种违法行为罚则的设定,解决了以往处罚依据不足的问题。n对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许可证的,规定予以撤销。n对未执行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措施等违法行为均规定了责令限期改正和罚款的行政处罚。完善罚则对转让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的三种表现形式做出了明确定义NCSWMNCSWMNCSWMNCSWM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公告2015年第69号n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十五条修订内容,发布此公告n环境保护部停止受理和审批原自动许可进口类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的申请。已发放的原自动许可进口类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应当在有效期内使用,逾期自行失效。进口列入非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目录的固体废物的单位,无需向环境保护部申领相关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n进口列入非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目录的固体废物,必须符合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或者相关技术规范等强制性要求,并经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检验合格。经检验检疫,不符合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或者相关技术规范等强制性要求的固体废物,不得进口。n海关部门无需验核非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环境保护部、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公告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管理目录n关于发布关于发布进口废物管理目录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公告的公告(环 境 保 护 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关总署、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公告2014年第80号)20152015年年1 1月月1 1日起执行日起执行n主要变化:n禁止进口类新增:竹纤维废料、下脚料;成品型废硅片;绒毛浆废物;含硫淤泥;含镍的矿渣、矿灰、残渣;n将含锌大于12%的烧结铅锌冶炼矿渣;含铜大于10%的铜冶炼转炉渣;其他铜冶炼渣由限制进口类调入禁止进口类;明确禁止进口含钒废催化剂;n“铝塑复合膜”品种单独设置海关商品编码和许可证名称;n将废纸类废物由原自动进口类调入限制进口类;进口废物管理目录关于发布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公告(环 NCSWMNCSWMNCSWMNCSWM限制进口类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概述n按照固体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规定是在关于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申请事项的公告和关于加强限制进口类废物审批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落实第二十五条修订内容的公告(2015年第69号公告)等规定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n规定明确了企业申请进口许可证的申请、审批程序,对加工利用企业相应的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要求限制进口类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概述按照固体废物管理办法的NCSWMNCSWMNCSWMNCSWM限制进口类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主要内容n明确了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应具有相应废物的加工利用能力。n强调了申请单位的守法情况和社会信用。n明确了各级环保部门的职责分工。n明确企业应规范经营,逐步提高环境保护水平。n专项规定中明确了进口废物利用企业类型、规模,利用企业的加工利用设施、设备、场地及配套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等。限制进口类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主要内容明确了进口废物加工利用NCSWMNCSWMNCSWMNCSWM限制进口类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主要内容n主要变化:n申请表应通过系统打印,且纸质申请材料与网上申报材料同时收到后,方开展审核工作n基本材料:不需再提交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等n试生产企业不再审批废物进口许可证:依据国务院关于第一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57号)限制进口类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主要内容主要变化: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专项管理规定进口废船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进口废船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69号)进口废光盘破碎料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进口废光盘破碎料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0年第69号)进口废进口废PETPET饮料瓶砖环境保护管理规定饮料瓶砖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0年第69号)进口废塑料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进口废塑料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3年第3号)进口废物专项管理规定进口废船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环境保护部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专项管理规定u规定了企业类型、环境保护要求、申请程序和有规定了企业类型、环境保护要求、申请程序和有关材料要求关材料要求u应满足相应考核要求,有效期内,有技改扩项目应满足相应考核要求,有效期内,有技改扩项目的,应重新考核的,应重新考核其中废船、废光盘、PET饮料瓶砖需要省级环保部门考核,有效期一年废塑料需要设区的市级以上环保部门考核,有效期三年进口废物专项管理规定规定了企业类型、环境保护要求、申请程序和NCSWMNCSWMNCSWMNCSWM(七)进口废物环境控制标准进口废进口废PET饮料瓶砖环境保护控制要求(试行)(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饮料瓶砖环境保护控制要求(试行)(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1年 第11号)(七)进口废物环境控制标准NCSWMNCSWMNCSWMNCSWM加工利用过程逐步规范加工利用过程逐步规范NCSWMNCSWMNCSWMNCSWM加工利用过程逐步规范加工利用过程逐步规范NCSWMNCSWMNCSWMNCSWM二、进口废物管理现状n2015年全国进口废物基本情况n河北省2015年进口废物基本情况n进口废物的资源环境效益二、进口废物管理现状2015年全国进口废物基本情况NCSWMNCSWMNCSWMNCSWM2015年进口废物基本情况l受理进口申请涉及48个品种,实际进口42个。加工利用企业共2142家,分布在涉及除青海、甘肃、贵州、云南、海南、西藏以外的省、区、市,进口总量达4698万吨。l2142家企业中废塑料1266家,废五金454家,纺织废料185家、废纸184家。l进口量居前8位的分别为:废纸、废塑料、废五金、氧化皮、铝废碎料、铜废碎料、废船和废钢铁,合计占进口废物总量的99%。l进口总量居前五位的依次为:广东(36%)、浙江(19%)、江苏(11%)、山东(8%)、福建(7%),五省合计占进口废物总量的81%。河北进口123万吨,排第八位。2015年进口废物基本情况受理进口申请涉及48个品种,实际进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基本情况进口废物基本情况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基本情况 2015年企业分布情况进口废物基本情况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基本情况进口废物基本情况NCSWMNCSWMNCSWMNCSWM河北省2015年进口废物基本情况l共有进口废物企业80家,排在第七位,其中:废塑料40家,废五金25家、废纸8家、废钢铁8家、纺织废料5家、氧化皮和不锈钢各2家l共进口废物123万吨,第八位,仅次于湖南(129万吨),略多于安徽(122万吨)l进口种类主要有:废纸54.5万吨(全国进口2919万吨)、废塑料48万吨(全国进口731万吨)、废五金17.7万吨(全国进口517万吨),其他品种进口总量不到3万吨河北省2015年进口废物基本情况共有进口废物企业80家,排在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资源环境效益显著进口废物资源环境效益显著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资源环境效益显著进口废物资源环境效益显著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资源环境效益显著进口废物资源环境效益显著NCSWMNCSWMNCSWMNCSWM三、进口废物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n存在问题n申请材料存在问题不规范加工利用问题非法转移问题倒卖问题管理措施不断完善制度开展国际合作信息共享,联合执法三、进口废物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存在问题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存在的问题n申请材料存在问题:n申请表填写不准确。n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符合分类管理的有关要求或者环评材料不齐全。n环境保护报告内容不能按照要求进行表述,内容不完整。n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措施不健全。n委托代理进口的,代理协议内容不符合要求。n加工利用过程存在污染物超标排放现象或采用落后工艺拆解。n被查实参与有关废物的倒卖行为。n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无相应的加工设备,不具备加工利用能力。n加工利用企业不是企业法人。n申请量超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加工利用能力部分。进口废物存在的问题申请材料存在问题: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存在的问题n申请材料存在问题:n纸质申请材料与网上申请材料严重脱节n按照要求,纸质申请表应由进口废物管理系统中填写打印,签字、盖章,纸质申请材料应与网上申请材料一致,同步进行,但实际中操作存在一个普遍问题,两套申请严重脱节,有的企业纸质申请材料收到数月都不见网上申请。n网上申请材料提交不完整、格式不正确n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交不全,申请表填写不完整n网上申请材料与纸质申请材料内容不一致。n部分企业因基本信息填写错误n如:公司名称填写错误,海关报关登记证书编码填写错误,导致企业持证无法报关。进口废物存在的问题申请材料存在问题: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存在的问题n申请材料存在问题:申请表申请表n缺少签字和盖章n口岸不符合就近原则n夹杂物填写超标,产生过程应填写进口废物在国外是如何产生的,而不是填写在国内如何加工利用的。进口废物存在的问题申请材料存在问题: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存在的问题n申请材料存在问题:监管意见及监测报告监管意见及监测报告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的监督管理情况及初审意见表废水排水去向一栏应填写明确,如果循环利用不外排,应勾选“其他”并注明;危险废物利用或处置情况一栏,填写“合格”的,应明确填写接收单位及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号,并提供处置协议及处置单位的资质文件;监测报告超过半年有效期,未及时监测;监测指标不全;进口废物存在的问题申请材料存在问题: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存在的问题n申请材料存在问题:许可证变更许可证变更如:一家企业已取得9000吨的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3915100000)许可证9张,需将其中的4000吨变更为氯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3915300000)。应提交两份申请表:一份5000吨的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3915100000)申请一份4000吨的氯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3915300000)申请同时将9张许可证交回。进口废物存在的问题申请材料存在问题: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存在的问题n加工利用企业不规范超标排污,非法倾倒或不规范处理进口废物加工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可利用残余物等问题进口废物存在的问题加工利用企业不规范超标排污,非法倾倒或不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存在的问题n发达国家向我国非法转移生活垃圾、工业废物的压力将长期存在,非法转移的废物脱离监管,污染环境进口废物存在的问题发达国家向我国非法转移生活垃圾、工业废物的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存在的问题n非法买卖进口废物的现象比较突出如进口废塑料倒卖到不规范企业、小作坊,加工利用过程污染环境进口废物存在的问题非法买卖进口废物的现象比较突出NCSWMNCSWMNCSWMNCSWM管理措施n针对不规范加工问题,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固体废物进口管理体系。明确要求废物加工利用企业应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对进口废物加工利用后的残余物无害化利用或处置等。管理措施针对不规范加工问题,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固体废物进口管NCSWMNCSWMNCSWMNCSWM管理措施n针对非法转移问题,开展国家合作,有效防止环境污染管理措施针对非法转移问题,开展国家合作,有效防止环境污染NCSWMNCSWMNCSWMNCSWM管理措施n针对倒卖问题,2011年,建立“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和执法信息共享”机制,互通违法信息和情报。形成监管合力,提升执法效率,进一步强化对走私进口固体废物违法活动的打击力度,防止环境污染。管理措施针对倒卖问题,2011年,建立“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和执NCSWMNCSWMNCSWMNCSWM防止固体废物非法越境转移开展国际合作情况n近年来,通过巴塞尔公约履约合作渠道,环保部积极开展防范废物非法越境转移的国际合作,与欧盟建立了信息交换工作机制,信息交换工作在预防和控制固体废物非法越境转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与日本建立进口废物工作热线,与香港建立了内港合作,这些合作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和打击了固体废物非法越境转移活动。防止固体废物非法越境转移开展国际合作情况近年来,通过巴塞尔NCSWMNCSWMNCSWMNCSWM开展国际合作主要情况n中欧打击废物非法转移合作n中日打击废物非法越境转移热线n内港固体废物管理(废物越境转移)合作机制开展国际合作主要情况中欧打击废物非法转移合作NCSWMNCSWMNCSWMNCSWM中欧打击废物非法越境转移合作20092011年中欧废物越境转移信息交换情况废物种类废物种类查证查证数数量量非法转移前被发现并阻止非法转移前被发现并阻止已非法转已非法转移,需要移,需要查处并退查处并退运运禁止进口禁止进口废物废物不符合环不符合环境标准境标准未经许可未经许可假造许可假造许可文件文件废五金废五金5214825废金属废金属1610310废塑料废塑料22717632137废纸废纸14021111电子废物电子废物149-5其他其他23100111合计合计4724011451819中欧打击废物非法越境转移合作20092011年中欧废物越境NCSWMNCSWMNCSWMNCSWM中欧打击废物非法越境转移合作20122014年7月中欧废物越境转移信息交换情况中欧打击废物非法越境转移合作20122014年7月中欧废物NCSWMNCSWMNCSWMNCSWM中欧打击废物非法越境转移合作n废物非法越境转移特点近6年共查证862次,发现禁止进口废物45次,不符合环控标准13次,未经许可擅自进口52次,假造许可证进口38次,已非法转移,需要查处并退运23次,共计占查证总量的20%。近3年较3年前非法转移数量明显减少,但打击废物非法转移工作任务仍然艰巨。非法转移废物以废塑料、废纸、废五金为主,特别是废塑料,发现上述各类问题合计101次,约占废塑料查证总量的22%。中欧打击废物非法越境转移合作废物非法越境转移特点NCSWMNCSWMNCSWMNCSWM中日打击废物非法越境转移热线目标共同防止和打击中日间废物的非法越境转移信息交换内容1废物进出口相关法规、标准、目录等内容的共享和咨询2对废物非法进出口的可疑情报,进行事前通报、实施口岸现场检查等方式,予以追踪监控3 通过信息交换与合作,促进非法废物退运的顺利进行其他有关进出口实施前的必要信息交换,如进口者、出口者及相关信息截至2014年,已召开7次中日废物进出口相关管理机构座谈会。中日打击废物非法越境转移热线目标共同防止和打击中日间废物的非NCSWMNCSWMNCSWMNCSWM热线设立以来的活动发出接收内容12011.2中日通报废PET饮料瓶砖进口控制要求22011.3日中咨询中国关于垃圾衍生燃料(RDF)的进口管理规定32011.3日中咨询中国的禁止进口货物目录42011.3日中咨询中国是否在福岛地震后将全面禁止从日本进口废PET饮料瓶砖(可能受到辐射污染)52011.4中日咨询日本在福岛地震后是否将在港口加强对出口废物的管控62011.4中日咨询关于指导出口者关于可能受到辐射污染货物的计划72011.5中日通报新出台的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82011.8中日咨询日本关于废旧汽车的管理规定92011.11中日提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英文版102012.2日中咨询中国关于小型二手电子产品出口控制的意见112012.4日中咨询关于两家中国企业申请日本震后灾害废物的意见122013.3中日通报中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和固体废物信息系统建设132013.7日中通过JICA赴日研修固体废物管理和循环经济内容142013.7日中交流中日双方废物进出口、电子废物以及城市垃圾,废电池等废物管理情况热线设立以来的活动发出接收内容12011.2中日通报废PENCSWMNCSWMNCSWMNCSWM内港固体废物管理(废物越境转移)合作机制n内地与香港间固体废物管理合作的背景情况环境保护部会同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通过实施严格的许可证审批、口岸查验和后期监管,严厉打击废物走私,确保进口废物得到环境无害化处置;同时,严格履行公约预先知情同意程序,规范危险废物出口行为。长期以来,内地与香港特区两地间(以下简称内港两地)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不断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多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有力打击了内港两地废物走私活动的嚣张气焰,有效推进了固体废物管理的交流合作。内港固体废物管理(废物越境转移)合作机制内地与香港间固体废NCSWMNCSWMNCSWMNCSWM内港固体废物管理(废物越境转移)合作机制n内港工作层面会议及相关工作机制介绍为规范内港两地危险废物转移活动,2000年1月7日,召开第一次内港两地工作层面合作交流会,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香港特区环境局共同签署内地与香港特区两地间废物转移管制合作的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备忘录规定了内地去往香港以及香港运往内地的危险废物的转移程序和要求。内港固体废物管理(废物越境转移)合作机制内港工作层面会议及相NCSWMNCSWMNCSWMNCSWM内港固体废物管理(废物越境转移)合作机制n内港工作层面会议及相关工作机制介绍n根据形势需要,2007年11月15日,双方在原备忘录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签署了内地与香港特区两地间废物转移管制合作安排(以下简称合作安排)。n合作安排进一步规定了内地与香港间以及经停香港转移危险废物的程序和要求。自2000年1月召开首次内港两地工作层面合作交流会以来,至2015年双方已经召开九次会议,充分交流,密切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内港固体废物管理(废物越境转移)合作机制内港工作层面会议及相NCSWMNCSWMNCSWMNCSWM四、进口废物管理的前景分析n趋利避害是基本原则n统筹国内外废物综合利用n资源高效清洁利用n推动废物利用圈区化管理n加快推动进口废物审批工作便利化n加强社会宣传与公众监督四、进口废物管理的前景分析趋利避害是基本原则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管理的前景分析(一)趋利避害是基本原则(一)趋利避害是基本原则进口固体废物既具有资源性,又有废物属性,充分挖进口固体废物既具有资源性,又有废物属性,充分挖掘其再生价值,减少环境污染问题掘其再生价值,减少环境污染问题要求行业、企业自律,主动拒绝进口国家禁止进口和要求行业、企业自律,主动拒绝进口国家禁止进口和利用价值低的固体废物利用价值低的固体废物进口环节严格把关,把不符合环保控制标准的废物原进口环节严格把关,把不符合环保控制标准的废物原料控制在国门之外料控制在国门之外加工过程严格监管,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工过程严格监管,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进口废物管理的前景分析(一)趋利避害是基本原则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管理的前景分析(二)统筹国内外废物综合利用(二)统筹国内外废物综合利用已建立较完善的进口废物管理制度,对国内再生资源已建立较完善的进口废物管理制度,对国内再生资源利用的管理相对落后利用的管理相对落后涉及监管部门多、职责不明确,监管不力对国内外来源废料的管理尺度不一,部分加工利用国内废物的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粗放,污染环境充分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协同作用统一环保要求统一监管尺度进口废物管理的前景分析(二)统筹国内外废物综合利用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管理的前景分析(三)资源高效清洁利用(三)资源高效清洁利用逐步改变固体废物利用模式逐步改变固体废物利用模式直接加工利用国外固体废物,从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表现出的优势已不是很明显应积极引导企业直接进口再生原料提高我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水平提高我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水平淘汰粗放经营、污染环境的加工利用企业鼓励精细化加工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污染防治要求进口废物管理的前景分析(三)资源高效清洁利用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管理的前景分析(四)推动废物利用圈区化管理(四)推动废物利用圈区化管理无论是进口废物资源,还是国内再生资源,均应推进无论是进口废物资源,还是国内再生资源,均应推进圈区管理模式圈区管理模式圈区管理的优势圈区管理的优势共享污染防治设施和基础设施,污染集中治理有利于再生资源利用行业集约化发展,推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便于管理部门监管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进口废物管理的前景分析(四)推动废物利用圈区化管理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管理的前景分析(五)加快推动进口废物审批工作便利化(五)加快推动进口废物审批工作便利化取消非限制类废物进口审批取消非限制类废物进口审批凡列入非限制类废物名录的废物无需申请进口许可证,但检验检疫标准不变进口废物网上申报进口废物网上申报企业可实时查询审核、审批状态推动无纸化报关工作推动无纸化报关工作以减少制作、邮寄许可证的时间便利企业报关进口废物管理的前景分析(五)加快推动进口废物审批工作便利化NCSWMNCSWMNCSWMNCSWM进口废物管理的前景分析(六)加强社会宣传与公众监督(六)加强社会宣传与公众监督正确区分正确区分“洋垃圾洋垃圾”和进口再生资源概念,加强舆论和进口再生资源概念,加强舆论引导,正面宣传进口废物政策和合理利用进口废物对引导,正面宣传进口废物政策和合理利用进口废物对补充国内资源、降耗、节能减排的成效补充国内资源、降耗、节能减排的成效对走私洋垃圾,非法进口废物以及超标排放的违法行对走私洋垃圾,非法进口废物以及超标排放的违法行为,公众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形成全社会监督的局为,公众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形成全社会监督的局面面进口废物管理的前景分析(六)加强社会宣传与公众监督NCSWMNCSWMNCSWMNCSWM谢谢!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