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及技术测量第7章尺寸链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0947368 上传时间:2024-05-19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49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换性及技术测量第7章尺寸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互换性及技术测量第7章尺寸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互换性及技术测量第7章尺寸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尺尺 寸寸 链链第第7章章本章重点本章重点本章重点本章重点 建立正确的尺寸链,并掌握尺寸链建立正确的尺寸链,并掌握尺寸链各环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运用极值各环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运用极值法或统计法计算尺寸链的方法。法或统计法计算尺寸链的方法。本章内容本章内容 7.1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7.2 尺寸链的建立尺寸链的建立 7.3 尺寸链的计算方法尺寸链的计算方法 7.4 尺寸链计算示例尺寸链计算示例 难点难点:画出某些复杂或较特殊的画出某些复杂或较特殊的尺寸链,并正确指出各环间的关系。尺寸链,并正确指出各环间的关系。7.1 7.1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尺寸链的基本概念7.1 7.1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尺寸链的基本概念7.1.1 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7.1.2 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7.1.3 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7.1.4 尺寸链的代号与符号尺寸链的代号与符号尺寸链的代号与符号尺寸链的代号与符号7.1.5 尺寸链计算的作用尺寸链计算的作用尺寸链计算的作用尺寸链计算的作用 在机器设计、制造和装配过程中,零件的设计尺寸与工艺尺寸在机器设计、制造和装配过程中,零件的设计尺寸与工艺尺寸之间、各零件与部件和整机之间的精度往往有内在的联系,并且相之间、各零件与部件和整机之间的精度往往有内在的联系,并且相互影响。因此,在机器设计中,除了需要进行运动、强度和刚度等互影响。因此,在机器设计中,除了需要进行运动、强度和刚度等计算外,还需进行几何量分析计算(即精度设计),以确定机器零计算外,还需进行几何量分析计算(即精度设计),以确定机器零件的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等,其目的在于保证机器能顺利进件的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等,其目的在于保证机器能顺利进行装配,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为此,提出了尺寸链问题。行装配,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为此,提出了尺寸链问题。7.1.17.1.17.1.17.1.1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尺寸链(尺寸链(dimensional chain)是指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是指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的封闭尺寸组。的封闭尺寸组。这四个相互联系的尺寸,构成一条尺寸链,即这四个相互联系的尺寸,构成一条尺寸链,即 A1+A2-A3-A0=0 7.1.17.1.17.1.17.1.1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A0是车床的是车床的主要指标之一主要指标之一影响影响A0精度的尺寸精度的尺寸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尺寸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尺寸A1、A2、A0 也构成一条尺寸链:也构成一条尺寸链:A1-A2-A0=07.1.17.1.17.1.17.1.1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加工顺序加工顺序自动自动形成形成综上所述,尺寸链的特点为:综上所述,尺寸链的特点为:(1)尺寸链的封闭性,即必须由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尺寸排列成)尺寸链的封闭性,即必须由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尺寸排列成为封闭的形式;为封闭的形式;(2)尺寸链的相关性,即某一尺寸的变化将影响其它尺寸的变)尺寸链的相关性,即某一尺寸的变化将影响其它尺寸的变化。化。7.1.17.1.17.1.17.1.1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尺寸链的定义及特点7.1.2 7.1.2 7.1.2 7.1.2 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1)环()环(link)尺寸链中,每一个尺寸简称为环,环可分为封闭环和组成环尺寸链中,每一个尺寸简称为环,环可分为封闭环和组成环。(2)封闭环()封闭环(closing)封闭环是加工或装配过程中最后自然形成的那个尺寸。封闭环是加工或装配过程中最后自然形成的那个尺寸。7.1.2 7.1.2 7.1.2 7.1.2 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封闭环的实际尺寸要受到尺寸链中其它尺寸封闭环的实际尺寸要受到尺寸链中其它尺寸 的影响。的影响。(3)组成环()组成环(component)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有影响的全部环,或者说尺寸链中除封闭环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有影响的全部环,或者说尺寸链中除封闭环外的其它环称为组成环。组成环又分为增环和减环。外的其它环称为组成环。组成环又分为增环和减环。7.1.2 7.1.2 7.1.2 7.1.2 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4)增环()增环(increasing link)若在其它组成环不变的条件下,若某一组成环的尺寸增大,若在其它组成环不变的条件下,若某一组成环的尺寸增大,封闭环的尺寸也随之增大;若该环的尺寸减小,封闭环的尺寸也封闭环的尺寸也随之增大;若该环的尺寸减小,封闭环的尺寸也随之减小,则该组成环称为增环。随之减小,则该组成环称为增环。7.1.2 7.1.2 7.1.2 7.1.2 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5)减环()减环(decreasing link)在其它组成环不变的条件下,若某一组成环的尺寸增大,封闭在其它组成环不变的条件下,若某一组成环的尺寸增大,封闭环的尺寸随之减小;若该环尺寸减小,封闭环的尺寸随之增大,则环的尺寸随之减小;若该环尺寸减小,封闭环的尺寸随之增大,则该组成环称为减环。该组成环称为减环。7.1.2 7.1.2 7.1.2 7.1.2 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6)协调环()协调环(harmonizing link)在计算尺寸链中,预先选定的组成环中的某一环,且可通过在计算尺寸链中,预先选定的组成环中的某一环,且可通过改变该环的尺寸大小和位置使封闭环达到规定的要求,则预先选改变该环的尺寸大小和位置使封闭环达到规定的要求,则预先选定的那一环称为协调环。定的那一环称为协调环。7.1.2 7.1.2 7.1.2 7.1.2 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7)传递系数()传递系数(transformation ratio)各组成环对封闭环影响大小的系数称为传递系数,用各组成环对封闭环影响大小的系数称为传递系数,用表示。表示。A3=A1+A2cos 7.1.2 7.1.2 7.1.2 7.1.2 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尺寸链的构成及特性7.1.3 7.1.3 7.1.3 7.1.3 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1)按不同应用场合分类)按不同应用场合分类 装配尺寸链:装配尺寸链:是由若干个不同零件(或部件)相互连接的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是由若干个不同零件(或部件)相互连接的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而封闭环通常为装配精度。而封闭环通常为装配精度。零件尺寸链:零件尺寸链:所有组成环为同一零件的设所有组成环为同一零件的设计尺寸相互连接所形成的尺寸计尺寸相互连接所形成的尺寸链。链。工艺尺寸链:工艺尺寸链:是指由同一个零件的若干个相互连接的工艺尺寸是指由同一个零件的若干个相互连接的工艺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所形成的尺寸链。7.1.3 7.1.3 7.1.3 7.1.3 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装配尺寸链,零件尺寸链和工艺尺寸链中封闭环功能的不同:装配尺寸链,零件尺寸链和工艺尺寸链中封闭环功能的不同:装配尺寸链中的封闭环则是产品的技术规范要求或装配要求,装配尺寸链中的封闭环则是产品的技术规范要求或装配要求,因此封闭环是直接体现产品几何精度的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封闭环是直接体现产品几何精度的最重要的一环。而零件尺寸链和工艺尺寸链往往是把最次要的一环作为封闭环。而零件尺寸链和工艺尺寸链往往是把最次要的一环作为封闭环。7.1.3 7.1.3 7.1.3 7.1.3 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2)按尺寸链各环在空间的分布位置分类)按尺寸链各环在空间的分布位置分类 直线尺寸链直线尺寸链 平面尺寸链平面尺寸链 空间尺寸链空间尺寸链7.1.3 7.1.3 7.1.3 7.1.3 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3)按尺寸链各环的几何特征分类)按尺寸链各环的几何特征分类 长度尺寸链:长度尺寸链:是指由长度尺寸环构成的尺寸链。是指由长度尺寸环构成的尺寸链。角度尺寸链:角度尺寸链:是指由角度尺寸环构成的尺寸链。是指由角度尺寸环构成的尺寸链。7.1.3 7.1.3 7.1.3 7.1.3 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7.1.4 7.1.4 7.1.4 7.1.4 尺寸链的代号与符号尺寸链的代号与符号尺寸链的代号与符号尺寸链的代号与符号1 1、尺寸链的代号、尺寸链的代号n按几何特征可将环可分为长度环与角度环;按误差性质,按几何特征可将环可分为长度环与角度环;按误差性质,环可分为标量环与矢量环,标量环只有大小的变动,而矢环可分为标量环与矢量环,标量环只有大小的变动,而矢量环兼有大小和方向的变动。量环兼有大小和方向的变动。n根据根据GB/T 169002008GB/T 169002008的规定,长度环用大写拉丁字母的规定,长度环用大写拉丁字母A A,B B,C C,表示;角度环用小写希腊字母表示;角度环用小写希腊字母表示;封闭环表示;封闭环加下角标加下角标“0”“0”表示;组成环加下角标阿拉伯数字表示,表示;组成环加下角标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字表示各组成环相应序号。环的特征符号及其图例见教数字表示各组成环相应序号。环的特征符号及其图例见教材表材表9-19-1。7.1.5 7.1.5 7.1.5 7.1.5 尺寸链计算的作用尺寸链计算的作用尺寸链计算的作用尺寸链计算的作用n尺寸链计算的作用尺寸链计算的作用 为了能在机械设计以及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时正确合为了能在机械设计以及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时正确合理地分配各环的公差和确定极限偏差,并进行各环公差和理地分配各环的公差和确定极限偏差,并进行各环公差和极限偏差的验算,以确保装配和加工过程经济合理,保证极限偏差的验算,以确保装配和加工过程经济合理,保证产品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产品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4)判别组成环的性质判别组成环的性质(3)画尺寸链图画尺寸链图7.2 7.2 7.2 7.2 尺寸链建立的方法和步骤尺寸链建立的方法和步骤尺寸链建立的方法和步骤尺寸链建立的方法和步骤(2)查找组成环查找组成环(1)确定封闭环确定封闭环查明装配或加工查明装配或加工完成后形成的尺完成后形成的尺寸即封闭环寸即封闭环必须找出必须找出“全全部部”组成环组成环遵循遵循“最短尺寸链原则最短尺寸链原则”;对称形零件尺寸取;对称形零件尺寸取半;形位公差作为一环半;形位公差作为一环在尺寸链中画出。在尺寸链中画出。按增减环的定按增减环的定义判断或按箭义判断或按箭头方向判断。头方向判断。7.2.1 7.2.1 7.2.1 7.2.1 装配尺寸链的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建立1、确定封闭环、确定封闭环n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是在装配过程中间接获得或“最后自然形成的”,一般是指机器或部件上有装配精度所求的那个尺寸,而这个精度要求通常用封闭环的极限尺寸或极限偏差来表示,它直接体现产品几何精度中最重要的一环。n装配尺寸链中的封闭环属于两个零件间的联系尺寸,它不会是任何零件上的尺寸。若装配尺寸链中的尺寸是某个零件上的尺寸,由于该尺寸不是最后自然形成的,所以该尺寸一定不是封闭环。7.2.1 7.2.1 7.2.1 7.2.1 装配尺寸链的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建立n2、查找组成环、查找组成环n法一法一:由于组成环是对封闭环有影响的那些尺寸,因此在查找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时,可先从封闭环的任意一端开始,依次找出影响封闭环变动的相邻零件的相关尺寸,然后再找与第一个零件相邻的第二个零件的相关尺寸,依此类推,直到找出最后一个尺寸与封闭环的另一端连接为止。n法二法二:从封闭环的两端同时找起,直至找到同一个尺寸界线为止。其中找到的每一个尺寸都是一个组成环,它们与封闭环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尺寸组,即尺寸链。n注意注意:对于装配尺寸链,组成环是零件成品已具有的尺寸。7.2.1 7.2.1 装配尺寸链的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建立n3、画尺寸链图、画尺寸链图n装配尺寸链一般是以某一装配基准为起点,按装配顺序依次画出各个环,环与环之间不得间断,最后用封闭环进行首尾衔接,形成封闭系统,即可画出装配尺寸链图。此时可用带单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尺寸链的各环,其中线段一端的箭头仅表示查找组成环的方向。n在建立装配尺寸链时,同样也应遵循“最短尺寸链原则”。7.2.1 7.2.1 7.2.1 7.2.1 装配尺寸链的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建立装配尺寸链的建立n4、判别组成环的性质、判别组成环的性质n判断装配尺寸链中组成环的增环与减环,除了按增环和减环的定义确定外,还可按回路法进行判断,即与封闭环线段箭头方向相反的组成环为增环,与封闭环线段箭头方向一致的组成环为减环。7.2.2 7.2.2 7.2.2 7.2.2 工艺尺寸链的建立工艺尺寸链的建立工艺尺寸链的建立工艺尺寸链的建立n1、确定封闭环、确定封闭环n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是在加工后“最后自然形成的”,大多是零件要求达到的设计尺寸或是工艺过程中的加工余量尺寸,它往往是把最次要的一环作为封闭环。n对工艺尺寸链,封闭环往往会因制定的加工顺序不同而异。因此,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只有在零件的加工工序确定后才能确定。若零件上的尺寸是通过某个加工过程直接获得,则该尺寸不是间接获得或最后自然形成的,所以该尺寸不是封闭环。7.2.2 7.2.2 工艺尺寸链的建立工艺尺寸链的建立n2、查找组成环、查找组成环n查找工艺尺寸链的组成环时,与找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方法一样,同样可先从封闭环的任意一端开始,依次找出影响封闭环变动而且相邻的相关尺寸,然后再找与第一个相邻的第二个相关尺寸,依此类推,直到找出最后一个尺寸与封闭环的另一端连接为止。值得注意的是,在工艺尺寸链中查找的组成环的尺寸都是同一个零件上的尺寸。n对于工艺尺寸链,组成环是本工序或上工序加工过程中直接得到的尺寸。7.2.2 7.2.2 7.2.2 7.2.2 工艺尺寸链的建立工艺尺寸链的建立工艺尺寸链的建立工艺尺寸链的建立n3、画尺寸链图及判别组成环的性质、画尺寸链图及判别组成环的性质n工艺尺寸链一般是以某一加工基准为起点,按加工顺序依次画出各个环,环与环之间不得间断,最后用封闭环进行首尾衔接,形成封闭系统,即可画出工艺尺寸链图。n在建立工艺尺寸链时,同样也应遵循“最短尺寸链原则”。n判别工艺尺寸链组成环性质的方法与装配尺寸链类似。7.2.3 7.2.3 7.2.3 7.2.3 综合尺寸链的建立综合尺寸链的建立综合尺寸链的建立综合尺寸链的建立n1、确定封闭环、确定封闭环n与确定装配尺寸链、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的方法类似,综合尺寸链中的封闭环也要抓住封闭环是装配或加工完成后间接获得或“最后自然形成的”这一关键点。7.2.3 7.2.3 7.2.3 7.2.3 综合尺寸链的建立综合尺寸链的建立综合尺寸链的建立综合尺寸链的建立n2、查找组成环、查找组成环n查找组成环的方法与装配(或工艺)尺寸链相同,只是在综合尺寸链当中,组成环不仅由零件要素的尺寸构成,而且零件要素的形状和位置也构成组成环。7.2.3 7.2.3 7.2.3 7.2.3 综合尺寸链的建立综合尺寸链的建立综合尺寸链的建立综合尺寸链的建立n3、画尺寸链图及判别组成环的性质、画尺寸链图及判别组成环的性质n画综合尺寸链图及判别组成环的性质与画装配(或工艺)尺寸链图及其判别组成环的方法雷同。n注意注意:在进行综合尺寸链的计算时,要同时考虑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的综合效应对封闭环的影响:(1)对于按包容要求设计的零件要素,不涉及几何公差,可按装配(或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2)对于按独立原则或最大实体要求设计的零件要素,就不能按以往的处理方法计算尺寸链,此时在综合尺寸链计算中应当联系公差原则,在考虑要素的尺寸及其公差的同时,还应考虑要素的几何公差。7.3 7.3 7.3 7.3 尺寸链计算的类型尺寸链计算的类型尺寸链计算的类型尺寸链计算的类型尺寸链的计算类型尺寸链的计算类型正计算正计算反计算反计算中间计算中间计算公差控制公差控制计算。计算。公差分配公差分配计算。计算。常用于工常用于工艺设计艺设计7.4 7.4 7.4 7.4 尺寸链的计算方法尺寸链的计算方法尺寸链的计算方法尺寸链的计算方法尺寸链的计算方法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极值法极值法统计法统计法分组互换法分组互换法修配法修配法调整法调整法主要方法主要方法对于装配尺寸链对于装配尺寸链7.4.1 7.4.1 极值法计算尺寸链极值法计算尺寸链7.4.17.4.1极值法计算尺寸链极值法计算尺寸链极值法计算尺寸链极值法计算尺寸链12.4.1.1基本公式基本公式基本公式基本公式12.4.1.2 正计算正计算正计算正计算12.4.1.3 反计算反计算反计算反计算12.4.1.4 中间计算中间计算中间计算中间计算 极值法又称完全互换法,用此方法计算尺寸链是以极限尺寸极值法又称完全互换法,用此方法计算尺寸链是以极限尺寸为基础。因此,若按此方法计算的尺寸来加工工件各组成环的尺为基础。因此,若按此方法计算的尺寸来加工工件各组成环的尺寸,则无需进行挑选或修配就能将工件装到机器上,并且能达到寸,则无需进行挑选或修配就能将工件装到机器上,并且能达到封闭环的精度要求。封闭环的精度要求。7.4.17.4.1极值法计算尺寸链极值法计算尺寸链7.4.1.1 7.4.1.1 7.4.1.1 7.4.1.1 基本公式基本公式基本公式基本公式(1)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封闭环的基本尺寸 线性尺寸链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线性尺寸链封闭环的基本尺寸A0等于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等于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所有减环基本尺寸之和。减所有减环基本尺寸之和。如果不是线性尺寸链,则更一般的表达式应考虑传递系数;如果不是线性尺寸链,则更一般的表达式应考虑传递系数;如果是增环,取正值,减环取负值。如果是增环,取正值,减环取负值。7.4.1.1 7.4.1.1 7.4.1.1 7.4.1.1 基本公式基本公式基本公式基本公式(2)封闭环的公差封闭环的公差 封闭环封闭环A0的最大极限尺寸的最大极限尺寸A0max和最小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A0min以以及及A0的公差值的公差值T0,即,即7.4.1.1 7.4.1.1 7.4.1.1 7.4.1.1 基本公式基本公式基本公式基本公式(3)封闭环的极限偏差封闭环的极限偏差 对线性尺寸链,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增环上偏差之和减去对线性尺寸链,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增环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下偏差之和;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增环下偏差之和减去减减环下偏差之和;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增环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上偏差之和。即环上偏差之和。即7.4.1.1 7.4.1.1 7.4.1.1 7.4.1.1 基本公式基本公式基本公式基本公式7.4.1.2 7.4.1.2 7.4.1.2 7.4.1.2 正计算正计算正计算正计算正计算即公差控制计算或校核计算。正计算即公差控制计算或校核计算。例例1:如图所示部件,已知:如图所示部件,已知 (标准件),假设其余组成环的尺(标准件),假设其余组成环的尺寸确定如下:寸确定如下:,(单位均为(单位均为mm)试校核能否齿轮端面与挡环端面间的间隙在试校核能否齿轮端面与挡环端面间的间隙在0.10.35mm内。内。7.4.1.2 7.4.1.2 7.4.1.2 7.4.1.2 正计算正计算正计算正计算(1)绘制尺寸链图,确定增环和减环。)绘制尺寸链图,确定增环和减环。A1为增环,为增环,A2、A3、A4、A5环为减环。显然,尺寸链总环环为减环。显然,尺寸链总环数数n=6,增环环数,增环环数m=1,减环环数,减环环数n-2=4。7.4.1.2 7.4.1.2 7.4.1.2 7.4.1.2 正计算正计算正计算正计算(2)计算封闭环的基本尺寸)计算封闭环的基本尺寸7.4.1.2 7.4.1.2 7.4.1.2 7.4.1.2 正计算正计算正计算正计算(3)计算封闭环公差)计算封闭环公差不能满足装配要求。因此,对组成环公差必须进行调整。不能满足装配要求。因此,对组成环公差必须进行调整。7.4.1.2 7.4.1.2 7.4.1.2 7.4.1.2 正计算正计算正计算正计算7.4.1.3 7.4.1.3 7.4.1.3 7.4.1.3 反计算反计算反计算反计算 反计算即公差分配计算或设计计算。反计算即公差分配计算或设计计算。由于反计算的未知量多于方程的个数,因此必须附加条件才由于反计算的未知量多于方程的个数,因此必须附加条件才能求解,这些附加条件可以是各组成环公差相等,或精度相等。能求解,这些附加条件可以是各组成环公差相等,或精度相等。(1)等公差法)等公差法 (2)等精度法)等精度法 7.4.1.4 7.4.1.4 7.4.1.4 7.4.1.4 中间计算中间计算中间计算中间计算例:例:如图所示是计算工序尺寸的例子。加工顺序为:车削外圆如图所示是计算工序尺寸的例子。加工顺序为:车削外圆尺寸值至尺寸值至 ;铣键槽尺寸至;铣键槽尺寸至A2;磨外圆尺寸至;磨外圆尺寸至 ,并保证键槽深为并保证键槽深为 。求尺寸。求尺寸A2(单位均为(单位均为mm)。)。(1)绘制尺寸链图,确定增环和减环。)绘制尺寸链图,确定增环和减环。A2和和A3/2为增环,为增环,A1/2为减环。为减环。7.4.1.4 7.4.1.4 7.4.1.4 7.4.1.4 中间计算中间计算中间计算中间计算(2)计算)计算A2的基本尺寸。的基本尺寸。7.4.1.4 7.4.1.4 7.4.1.4 7.4.1.4 中间计算中间计算中间计算中间计算(3)计算)计算A2的极限偏差的极限偏差 7.4.1.4 7.4.1.4 7.4.1.4 7.4.1.4 中间计算中间计算中间计算中间计算*7.4.2 *7.4.2 统计法计算尺寸链统计法计算尺寸链 极值法是按尺寸链中各环的极限尺寸来计算公差的。但是,在极值法是按尺寸链中各环的极限尺寸来计算公差的。但是,在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中,零件实际尺寸出现极值的概率很小,而各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中,零件实际尺寸出现极值的概率很小,而各环同时出现极值的概率则更小。因此在批量生产时,特别是环数较环同时出现极值的概率则更小。因此在批量生产时,特别是环数较多时,用极值法求解尺寸链不经济,偏于保守。此时采用统计法更多时,用极值法求解尺寸链不经济,偏于保守。此时采用统计法更为合理。统计法的实质是考虑了零件实际尺寸的分布规律,即实际为合理。统计法的实质是考虑了零件实际尺寸的分布规律,即实际尺寸多在平均尺寸附近,组成环公差可以放大,从而获得较好的经尺寸多在平均尺寸附近,组成环公差可以放大,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当然,此时封闭环超出技术要求的情况是存在的,但其概济效益。当然,此时封闭环超出技术要求的情况是存在的,但其概率很小,所以这种方法又称大数互换法。率很小,所以这种方法又称大数互换法。*7.4.3 *7.4.3 计算装配尺寸链的计算装配尺寸链的 其它方法其它方法 在生产中,装配尺寸链各组成环的公差和极限偏差若按前述在生产中,装配尺寸链各组成环的公差和极限偏差若按前述方法进行计算和给出,那么在装配时,一般不需进行修配和调整方法进行计算和给出,那么在装配时,一般不需进行修配和调整就能顺利进行装配,且能满足封闭环的技术要求。但在某些场合,就能顺利进行装配,且能满足封闭环的技术要求。但在某些场合,为了获得更高的装配精度,同时生产条件又不允许提高组成环的为了获得更高的装配精度,同时生产条件又不允许提高组成环的制造精度时,则可采用分组互换法、修配法和调整法来完成这一制造精度时,则可采用分组互换法、修配法和调整法来完成这一任务。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