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0944511 上传时间:2024-05-19 格式:PPTX 页数:105 大小:4.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基本知识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林业基本知识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林业基本知识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业基础知识林业基础知识2014年4月林业基础知识1第一章林业基本用语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类型土地类型第二节第二节 林地类型林地类型第三第三节 森林(林地)种森林(林地)种类第四第四节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第五节第五节 森林资源森林资源 第六节第六节 森林经营区划森林经营区划第一章 林业基本用语2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类型土地类型 站在林业角度,根据土地的覆盖和利用状况综合划定,土地类型(简称地类)可划分为2个一级地类:即林地和非林地。其中,林地划分为8个二级地类,16个三级地类;非林地划分为5个二级地类,4个三级地类。见表1。地类划分的最小面积为0.067hm2(1亩)。第一节 土地类型3一级一级二级二级三级三级林林地地有林地有林地纯林纯林混交林混交林疏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灌木林地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其它灌木林地其它灌木林地未成林地未成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未成林封育地未成林封育地 苗圃地苗圃地无立木无立木林地林地采伐迹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火烧迹地其它无立木林地其它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宜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宜林沙荒地其它宜林地其它宜林地林业林业其它其它用地用地耕地耕地沼泽地沼泽地辅助生产林地辅助生产林地其它用地其它用地表表1 1:地类划分表地类划分表非非林林地地耕地耕地牧草地牧草地水域水域未利用地未利用地建建设设用用地地工矿建设用地工矿建设用地城乡居民建设用地城乡居民建设用地交通建设用地交通建设用地其它用地其它用地一级一级二级二级三级三级一级二级三级林有林地纯林混交林疏林地灌木林地国家特别规定灌木4第二节第二节 林地类型林地类型 一、林地按植被种类或经营目的不同,分为8个2级地类:(1)有林地 (5)苗圃地(2)疏林地 (6)无立木林地(3)灌木林地 (7)宜林地(4)未成林地 (8)林业其它用地第二节 林地类型5(1)有林地)有林地 生长有乔木树种、连续面积0.067hm2以上、郁闭度达到0.20(含0.20)以上的林地,或人工造林36年后,保存率达到80%(年均降水量400mm以下地区为65)以上,生长稳定人工起源的林分。其中,林带行数应在2行(不含2行,连续面积大于0.067hm2)以上,且行距4m或林冠冠幅水平投影宽度在10m以上(计算林带宽度时,从林带外侧树木的根部开始每侧加3m);当林带的缺损面积大于0.067hm2时,应视为两条林带;两平行林带的带距8m时按两条林带的具体情况和周边地类确定是片林还是林带。(1)有林地 生长有乔木树种、连续面积0.067hm26 纯林:纯林:由同一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纯林,即一个树种蓄积量(未达起测径级时按株数计算)占总蓄积量(株数)的65以上的有林地。混交林:混交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混交林,即任何一个树种蓄积量(未达起测径级时按株数计算)占总蓄积量(株数)不到65的有林地。在一类调查中,起测径阶是6cm,起测胸径是5cm。注意径阶和径级的区别。径级是几个连续的径阶合并在一起称为径级。一般地,径阶为2cm,采取上限排外法。在科学研究中,起测胸径可以更小。乔木的胸径是树干距地面1.3M处的直径,是树木材积测定上的重要指标,用厘米(CM)做单位。纯林:由同一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纯林,即一个树种蓄积量7 纯林:纯林:由同一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纯林,即一个树种蓄积量(未达起测径级时按株数计算)占总蓄积量(株数)的65以上的有林地。混交林:混交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混交林,即任何一个树种蓄积量(未达起测径级时按株数计算)占总蓄积量(株数)不到65的有林地。在一类调查中,起测径阶是6cm,起测胸径是5cm。注意径阶和径级的区别。径级是几个连续的径阶合并在一起称为径级。一般地,径阶为2cm,采取上限排外法。在科学研究中,起测胸径可以更小。乔木的胸径是树干距地面1.3M处的直径,是树木材积测定上的重要指标,用厘米(CM)做单位。纯林:由同一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纯林,即一个树种蓄积量8 一类调查、二类调查、三类调查:按调查的地域范围和目的,森林资源调查分为:以全国(或大区域)为对象的森林资源调查,简称一类调查;为编制规划设计而进行的调查,简称二类调查;为作业设计而进行的调查,简称三类调查。这三类调查上下贯穿、相互补充,形成森林调查体系,是合理组织森林经营,实现森林多功能永续利用、建立和健全各级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计划体制的基本技术手段。一类调查、二类调查、三类调查:9 1、什么是一类调查?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调查)是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为目的,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为单位,利用固定样地为主进行定期复查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是全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查结果具有权威性、连续性、可比性。国家林业局建立的以省为单位每五年循环一次的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行之有效的森林资源监测方法。2、一类调查的目的是什么?一类调查的目的是:查清全省宏观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现状,掌握5年全省森林资源消长动态和变化趋势,分析研究间隔期内森林生态系统现状和变化状况,摸索变化规律,预估森林资源发展趋势,并对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国家和省制定和调整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方针政策、规划、计划,监督检查森林资源消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生态建设目标完成情况提供依据。1、什么是一类调查?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10 3、一类调查的任务是什么?(1)利用遥感(RS)、GPS(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完善全省森林资源清查体系,复查上期按44公里网布设的地面方形样地;在遥感卫星影像图上对前期按22公里网布设的遥感判读样地进行判读,进行数据采集器技术试验。(2)查清全省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的统计、分析和评价。(3)进行森林生态功能和健康状况调查,并收集有关生态环境因子及林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情况等材料。(4)建立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5)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遥感判读成果,绘制森林分布图、沙化土地分布图、湿地分布图。(6)提供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成果。3、一类调查的任务是什么?(1)利用遥11 4、一类调查的内容有哪些?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主要对象是森林资源及其生态状况。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土地利用与覆盖:包括土地类型(地类)、植被类型的面积和分布;(2)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数量、质量、结构与分布,森林按起源、权属、龄组、林种、树种的面积和蓄积,生长量、消耗量及其动态变化;(3)生态状况:包括森林健康状况与生态功能,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土地沙化、湿地类型的面积、分布及其动态变化;(4)林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情况调查:人口及林业从业人员、国民生产总值及林业产值、造营林情况、木材生产及消耗、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建设等。4、一类调查的内容有哪些?森林资源连续12 1、什么是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即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即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成果是建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包括区划、调查、资源统计分析包括区划、调查、资源统计分析 3 3大部分。大部分。1、什么是森林资源二类调查?13 区划。林业基层企业的区划包括分场或营林区及林班。其区划。林业基层企业的区划包括分场或营林区及林班。其中林班是永久性经营单位,是二类调查的资源统计单位。林班区中林班是永久性经营单位,是二类调查的资源统计单位。林班区划方法分为自然区划、人工区划和综合区划(见森林区划)。划方法分为自然区划、人工区划和综合区划(见森林区划)。调查。以适用的地图如地形图、平面图或航空像片等为依调查。以适用的地图如地形图、平面图或航空像片等为依据首先区划林班,再设计调查方案和调查路线。调查主要是在划据首先区划林班,再设计调查方案和调查路线。调查主要是在划分小班的同时进行的目测与实测。小班是以经营措施一致为主要分小班的同时进行的目测与实测。小班是以经营措施一致为主要条件划分的。在有近期航空像片时可先在室内勾绘,结合现场确条件划分的。在有近期航空像片时可先在室内勾绘,结合现场确定;也可对坡勾绘或深入林内在地形图等上勾绘。高度集约经营定;也可对坡勾绘或深入林内在地形图等上勾绘。高度集约经营时,可通过实测划分小班。小班调查内容、项目可根据需要和实时,可通过实测划分小班。小班调查内容、项目可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而定。一般调查重点是蓄积量。此外,生长量、枯损量、际情况而定。一般调查重点是蓄积量。此外,生长量、枯损量、天然与人工更新效果、土壤、病虫害、火灾危险等级、立地条件、天然与人工更新效果、土壤、病虫害、火灾危险等级、立地条件、珍稀动植物资源及有关经营效果等,也是小班调查的内容。珍稀动植物资源及有关经营效果等,也是小班调查的内容。调查成果分析。主要成果必须满足编制经营方案以及林业调查成果分析。主要成果必须满足编制经营方案以及林业区划或总体设计所需资料的要求。主要包括:地类面积,森林面区划或总体设计所需资料的要求。主要包括:地类面积,森林面积,用材林近成熟、过熟林组成,树种蓄积,人工林及四旁树积,用材林近成熟、过熟林组成,树种蓄积,人工林及四旁树,经经济林济林,竹林等资源数据及林相图,森林分布图等资料和调查报告说竹林等资源数据及林相图,森林分布图等资料和调查报告说明书等。如是复查,对于资源的动态变化应进行详细分析。明书等。如是复查,对于资源的动态变化应进行详细分析。区划。林业基层企业的区划包括分场或营林区及林班。其14 2 2、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内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内容:(一)调查基本内容包括:1.核对森林经营单位的境界线,并调整(复查)经营区划;2.调查各类林地的面积;3.调查各类森林、林木蓄积;4.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5.调查森林经营条件、前期主要经营措施与经营成效。(二)下列调查内容以及调查的详细程度,应依据森林资源特点、经营目标和调查目的以及以往资源调查成果的可利用程度,由调查会议具体确定:1.森林生长量和消耗量调查;2.森林土壤调查;3.森林更新调查;4.森林病虫害调查;5.森林火灾调查;6.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7.生物量调查;8.湿地资源调查;9.荒漠化土地资源调查;10.森林景观资源调查;11.森林生态因子调查;12.森林多种效益计量与评价调查;13.林业经济与森林经营情况调查;4.提出森林经营、保护和利用建议;15.其它专项调查。2、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内容:15 森林资源三类调查:森林资源三类调查:又称作业设计调查,是林业基层单位为满足植树造林又称作业设计调查,是林业基层单位为满足植树造林设计、伐区设计、设计、伐区设计、抚育采伐设计等需要而进行的调查。抚育采伐设计等需要而进行的调查。采伐调查设计,要对林木的蓄积量和材种出材量要作采伐调查设计,要对林木的蓄积量和材种出材量要作出准确的测定和计算。在调查过程中,对采伐木要挂号。出准确的测定和计算。在调查过程中,对采伐木要挂号。根据调查对象面积的大小和林分的同质程度,可采用全林根据调查对象面积的大小和林分的同质程度,可采用全林实测或标准地调查方法。要提交调查结果。实测或标准地调查方法。要提交调查结果。造林调查设计,即在调查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造林调查设计,即在调查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根据造林目的,对预定造林土提出适宜的林种、树种和造根据造林目的,对预定造林土提出适宜的林种、树种和造林技术措施及其实施方案。造林地立地条件的复杂性,决林技术措施及其实施方案。造林地立地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造林前进行调查设计的必要性。做好造林调查设计,定了造林前进行调查设计的必要性。做好造林调查设计,有利于根据资金、人力、时间和生态等要求统筹安排宜林有利于根据资金、人力、时间和生态等要求统筹安排宜林地和相应林种、树种,有利于保证造林质量。它是概算造地和相应林种、树种,有利于保证造林质量。它是概算造林需苗量、需工量、费用和成本的直接依据。造林调查设林需苗量、需工量、费用和成本的直接依据。造林调查设计分为准备、外业和内业计分为准备、外业和内业3 3个阶段。一般应在造林前一年或个阶段。一般应在造林前一年或前若干年进行。前若干年进行。森林资源三类调查:16(3)灌木林地灌木林地 生长有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包括采取人工措施)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经营灌木林为目的或起防护作用,连续面积大于0.067hm2、覆盖度在30%以上的林地。(3)灌木林地 生长有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包括17(4)未成林地)未成林地 指未达到有林地或灌木林地标准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未成林造林地:人工造林(包括植苗、播种、分殖造林)后不到成林年限,造林成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分布均匀,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未成林封育地:未成林封育地:采取封山育林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后,不超过成林年限,天然更新等级中等以上,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4)未成林地 指未达到有林地或灌木林地标准但有成林18(5)苗圃地)苗圃地固定的林木和花卉育苗用地。(5)苗圃地固定的林木和花卉育苗用地。19(6)无立木林地)无立木林地 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它无立木林地。1)采伐迹地:采伐后3年内活立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的林地。2)火烧迹地:火灾后3年内活立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的林地。3)其它无立木林地: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林地:造林更新后,成林年限前达不到未成林地标准的造林地;造林更新达到成林年限后,未达到有林地、灌木林地或疏林地标准的林地;已经整地但还未造林的林地;不符合上述林地区划条件,但有林地权属证明,因自然保护、科学研究、森林防火等需要保留的土地。(6)无立木林地 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它无立木20(7)宜林地)宜林地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包括以下三类:1)宜林荒山荒地:未达到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标准,规划为林地的荒山、荒滩、荒沟、荒地等。2)宜林沙荒地:未达到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标准,造林可以成活,规划为林地的固定或流动沙地(丘)、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等。3)其它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用于发展林业的其它土地。(7)宜林地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包21(8)林)林业其它用地其它用地 指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含配套设施)用地和其它具有林地权属证明的土地。包括:1)耕地:国有林业局或国营林场经营范围内的农田。2)沼泽地:国有林业局或国营林场经营范围内的沼泽地。3)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含配套设施)用地。培育、生产种子、苗木的设施用地;贮存种子、苗木、木材和其它生产资料的设施用地;集材道、运材道;林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内的工程设施用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护林、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木材检疫设施用地;供水、供热、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用地;4)其它用地:国有林业局或国营林场经营范围内的水库、河流、岩石裸露地等。(8)林业其它用地 指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含配223、非林地非林地 指林地以外的耕地、牧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及其它用地。3、非林地 指林地以外的耕地、牧草地、水域、未利用23 二二 、19841984年颁布经年颁布经19981998年修订的年修订的森林法森林法,按经营目的不同,将森林资源分为五个类别:按经营目的不同,将森林资源分为五个类别:(一)防(一)防护林:林:以发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要目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灌木林地及其林木,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或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其它防护林。(二)用材林:(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三)(三)经济林: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四)薪炭林:(四)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五)特种用途林:(五)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二、1984年颁布经1998年修订的森林法,24 (一)防护林1 1、水源涵养林:、水源涵养林:以涵养水源、改善水文状况、调节区域水分循环,防止河流、湖泊、水库淤塞,以及保护饮用水水源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划为水源涵养林:(1)流程在500km以上的江河发源地汇水区,主流与一级、二级支流两岸山地自然地形中的第一层山脊以内;(2)流程在500km以下的河流,但所处地域雨水集中,对下游工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其河流发源地汇水区及主流、一级支流两岸山地自然地形中的第一层山脊以内;(3)大中型水库与湖泊周围山地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或平地1000m以内,小型水库与湖泊周围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或平地250m以内;(4)保护城镇饮用水源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一)防护林 1、水源涵养25 2、水土保持林:以减缓地表径流、减少冲刷、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和恢复土地肥力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划为水土保持林:(1)坡度在25度以上,森林采伐后会引起严重水土流失的;(2)土层瘠薄,岩石裸露,采伐后难以更新或生态环境难以恢复的;(3)主要山脊分水岭两侧各300m范围内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2、水土保持林:以减缓地表径流、减少冲刷、防止水土流26 3、防风固沙林:以降低风速、防止或减缓风蚀、固定沙地,以及保护耕地、果园、经济作物、牧场免受风沙侵袭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划为防风固沙林:(1)强度风蚀地区,常见流动、半流动沙地(丘、垄)或风蚀残丘地段的;(2)与沙地交界250m以内和沙漠地区距绿洲100m以外的;(3)其它风沙危害严重地区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3、防风固沙林:以降低风速、防止或减缓风蚀、固定沙地27 4、农田牧场防护林:以保护农田、牧场减免自然灾害,改善自然环境,保障农、牧业生产条件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划为农田牧场防护林:(1)农田、草牧场境界外100m范围内,与沙质地区接壤250500m范围内的;(2)为防止、减轻自然灾害在田间、草牧场、阶地、低丘、岗地等处设置的林带、林网、片林。4、农田牧场防护林:以保护农田、牧场减免自然灾害,改28 5 5、护岸林:、护岸林:以防止河岸、湖岸、海岸冲刷崩塌、固定河床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划为护岸林:(1)主要河流两岸各200m及其主要支流两岸各50m范围内的;(2)堤岸、干渠两侧各10m范围内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5、护岸林:以防止河岸、湖岸、海岸冲刷崩塌、固定河床为主296 6、护路林:、护路林:以保护铁路、公路免受风、沙、水、雪侵害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划为护路林:(1)林区、山区国道及干线铁路路基与两侧(设有防火线的在防火线以外)的山坡或平坦地区各200m以内,非林区、丘岗、平地和沙区国道及干线铁路路基与两侧各50m以内;(2)林区、山区、沙区的省、县级道路和支线铁路路基与两侧(设有防火线的在防火线以外)各50m以内,其它地区10m范围内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7 7、其它防护林:、其它防护林:以防火、防雪、防雾、防烟等其它防护作用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6、护路林:30(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未成林地和疏林地。1.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以生产纸浆材及特殊工业用木质原料为主要目的,按照工程项目管理,采取集约经营、定向培育的有林地。2.速生丰产用材林:通过使用良种壮苗和实施集约经营,缩短培育周期,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森林生长指标达到相应树种速生丰产林国家(行业)标准的有林地。树种:红松、落叶松、樟子松、云杉、水曲柳、大青杨。3.一般用材林:其它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未成林地和疏林地。(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有31(三)薪炭林以生产热能燃料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三)薪炭林以生产热能燃料为主要经营32(四)经济林以生产油料、干鲜果品、工业原料、药材及其他副特以生产油料、干鲜果品、工业原料、药材及其他副特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有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有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1 1、果树林:以生产各种干、鲜果品为主要目的的有林、果树林:以生产各种干、鲜果品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2 2、食用原料林:以生产食用油料、饮料、调料、香料、食用原料林:以生产食用油料、饮料、调料、香料等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等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3 3、林化工业原料林:以生产非木质林产化工原料为主、林化工业原料林:以生产非木质林产化工原料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要目的的有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4 4、药用林:以生产药材、药用原料为主要目的的有林、药用林:以生产药材、药用原料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5 5、其它经济林:以生产其它林副、特产品为主要目的、其它经济林:以生产其它林副、特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的有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四)经济林以生产油料、干鲜果品、工33(五)特种用途林以保存物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用于国防、森林旅游和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有以保存物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用于国防、森林旅游和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l l)国防林:以掩护军事设施和用作军事屏障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国防林:以掩护军事设施和用作军事屏障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划为国防林: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划为国防林:边境地区沿国界边境地区沿国界10km10km范围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范围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军事设施周围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军事设施周围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2 2)实验林:以提供教学或科学实验场所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实验林:以提供教学或科学实验场所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包括科研试验林、教学实习林、科普教育林、定位观测林等。木林地,包括科研试验林、教学实习林、科普教育林、定位观测林等。(3 3)母树林:以培育优良种子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包)母树林:以培育优良种子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包括母树林、种子园、子代测定林、采穗圃、采根圃、树木园、种质资源和基因保存林等。括母树林、种子园、子代测定林、采穗圃、采根圃、树木园、种质资源和基因保存林等。(4 4)环境保护林:以净化空气、防止污染、降低噪音、改善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环境保护林:以净化空气、防止污染、降低噪音、改善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包括城市及城郊结合部、工矿企业内、居民区与村镇绿化区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包括城市及城郊结合部、工矿企业内、居民区与村镇绿化区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和灌木林地。(5 5)风景林:以满足人类生态需求,美化环境为主要目的,分布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风景林:以满足人类生态需求,美化环境为主要目的,分布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度假区、滑雪场、狩猎场、城市公园、乡村公园及游览场所内的有林地、疏林地、未园、度假区、滑雪场、狩猎场、城市公园、乡村公园及游览场所内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成林地和灌木林地。(6 6)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位于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包括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历)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位于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包括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历史与革命遗址地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以及纪念林、文化林、古树名史与革命遗址地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以及纪念林、文化林、古树名木等。木等。(7 7)自然保护区林:各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内以保护和恢复典型生态系统和珍)自然保护区林:各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内以保护和恢复典型生态系统和珍贵、稀有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或原生地,或者保存和重建自然遗产与自然景观为主要目的贵、稀有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或原生地,或者保存和重建自然遗产与自然景观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的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五)特种用途林以保存物种资源、保护生态34 三、三、现代林代林业更更强调林林业的生的生态功能、功能、社会功能和公益功能,把林社会功能和公益功能,把林业作作为社会公益社会公益事事业来管理,而不是把林来管理,而不是把林业作作为经济部部门来来管理,因此,按照林地主管理,因此,按照林地主导功能的不同,将功能的不同,将林地(森林林地(森林资源)分源)分为二个二个类别:生生态公益林(地)公益林(地)商品林(地)商品林(地)三、现代林业更强调林业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公益功能351、生生态公益林(地)公益林(地)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种质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其它林地,包括防护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地)。生态公益林按事权等级划分为国家公益林(地)和地方公益林(地)。(1)国家公益林(地):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划定,并经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核查认定的公益林(地)。国家公益林划分标准执行林策发200494号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1、生态公益林(地)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36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范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范围及及标准:准:江河源头:重要江河干流源头,自源头起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20公里,汇水区江河两侧最大20公里以内的林地;流域面积在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源头汇水区,自源头起始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10公里,汇水区内江河两侧最大10公里以内的林地。江河两岸:重要江河干流两岸界江(河)国境线水路接壤段以外河长在150公里以上、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两岸,干堤以外2公里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2公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以内的林地。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林地。湿地和水库:重要湿地和水库周围2公里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2公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以内的林地。边境地区陆路及江河接壤的国界线以内10公里的林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防风固沙林基干林带;集中连片30公顷以上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区划界定为国家公益林的小班。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范围及标准:江河源头:重要江河干37(2)地方公益林(地):)地方公益林(地):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划定,并经同级林业主管部门核查认定的公益林(地)。省级重点公益林地。(2)地方公益林(地):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382、商品林(地):、商品林(地):以生产木材、薪材、干鲜果品和其它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其它林地,包括用材林(地)、薪炭林(地)和经济林(地)2、商品林(地):39(六)林种优先级 当某地块同时满足一个以上林当某地块同时满足一个以上林种划分条件时,应根据先生态公益林、种划分条件时,应根据先生态公益林、后商品林的原则区划。商品林按适地适后商品林的原则区划。商品林按适地适树原则确定,公益林按以下优先顺序确树原则确定,公益林按以下优先顺序确定:国防林、自然保护区林、名胜古迹定:国防林、自然保护区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风景林、环境保护林、和革命纪念林、风景林、环境保护林、母树林、实验林、护岸林、护路林、其母树林、实验林、护岸林、护路林、其它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它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六)林种优先级 40第四节第四节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1、地貌2、坡向:3、坡位:4、坡度:第四节 地形地貌1、地貌41 1、地貌中山:海拔为10003499m的山地。低山:海拔2525米;米;(2 2)中乔木:)中乔木:8-258-25米;米;(3 3)小乔木:)小乔木:5-85-8米。米。(1 1)大灌木:)大灌木:2-52-5米;米;(2 2)中灌木:)中灌木:0.5-20.5-2米;米;(3 3)小灌木:)小灌木:0.50.5米。米。乔木、灌木:(1)大乔木:25米;50河南适生主要树种用材林树种:用材林树种:刺槐、侧柏、油松、毛白杨、栓皮栎、刺槐、侧柏、油松、毛白杨、栓皮栎、槐树、麻栎、柳树、臭椿、香椿、银杏、杉木、日本槐树、麻栎、柳树、臭椿、香椿、银杏、杉木、日本落叶松、华山松、泡桐、楸树、欧美杨、楝树、水杉、落叶松、华山松、泡桐、楸树、欧美杨、楝树、水杉、马尾松、火炬松、落羽杉、白榆、五角枫、水曲柳、马尾松、火炬松、落羽杉、白榆、五角枫、水曲柳、毛竹、淡竹、桂竹毛竹、淡竹、桂竹经济林树种:经济林树种:核桃、板栗、桑树、杜仲、黄连木、花核桃、板栗、桑树、杜仲、黄连木、花椒、山楂、梨、苹果、李、杏、桃、甜樱桃、葡萄、椒、山楂、梨、苹果、李、杏、桃、甜樱桃、葡萄、猕猴桃、石榴、油桐、枣、山茱萸、柿、金银花、文猕猴桃、石榴、油桐、枣、山茱萸、柿、金银花、文冠果、望春玉兰、木瓜、皂荚、茶、油茶、无花果、冠果、望春玉兰、木瓜、皂荚、茶、油茶、无花果、杏李杏李观赏树种:观赏树种:悬铃木、雪松、七叶树、桂花、女贞、悬铃木、雪松、七叶树、桂花、女贞、鹅掌楸、蜡梅、复叶槭、白蜡鹅掌楸、蜡梅、复叶槭、白蜡 河南适生主要树种用材林树种:刺槐、侧柏、51 2、树种组及分类:根据树种生长速度,可将树种组分为5类:慢生针叶树种(慢针):侧柏(柏木);中生针叶树种(中针):油松、雪松、落叶松;慢生阔叶树种(慢阔):楸树、皂荚;中生阔叶树种(中阔):刺槐、栎类、榆树;速生阔叶树种(速阔):杨树、柳树、泡桐。2、树种组及分类:根据树种生长速度,可将树种组分为5类52 3、优势树种(组):指一个树种(组)对其群落的影响程度较大,在单位面积上的材积、重量或林冠覆盖面积占群落总量的比例较大的树种(组)。我省划分为24个优势树种(组):黑松,油松,华山松,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其他松类,针叶混,杉木,水杉,池杉,柏木,栎类,枫香,其他硬阔类,杨树,阔叶混,柳树,泡桐,其他软阔类,针阔混,经济林,竹林,灌木林。3、优势树种(组):指一个树种(组)对其群落的影响程度较53 4、树种组成有林地、疏林地和未成林地按十分法确定树种组成。复层林应分别林层按十分法确定各林层的树种组成。组成不到5的树种不记载。4、树种组成有林地、疏林地和未成林地按十分法54 5、龄级、龄组有林地的龄级与龄组根据主林层优势树种有林地的龄级与龄组根据主林层优势树种(组组)的的平均年龄确定。平均年龄确定。林龄:指林分与林木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同龄林林龄:指林分与林木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林分内所有林木年龄完全相同,这种和异龄林。林分内所有林木年龄完全相同,这种林分称为同龄林。如林分内林木之间的年龄相差林分称为同龄林。如林分内林木之间的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的称为相对同龄林。林木年龄相不超过一个龄级的称为相对同龄林。林木年龄相差一个龄级以上的森林,叫做异龄林。差一个龄级以上的森林,叫做异龄林。龄级:为简化森林年龄统计而划定的林分年龄级。龄级:为简化森林年龄统计而划定的林分年龄级。一般慢生树种以一般慢生树种以2020年为一个龄级,比较速生的树年为一个龄级,比较速生的树种和中生树种以种和中生树种以1010年为一个龄级,速生树种年为一个龄级,速生树种5 5年为年为一个龄级。一个龄级。5、龄级、龄组有林地的龄级与龄组根据主林层优势树种55龄组:龄组:对林木生长发育时期的年龄分组。有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之分。幼龄林:幼龄林:指林分完全郁闭前的时期。中龄林:中龄林:林冠郁闭后至林分成熟前的时期。成熟林:成熟林:林木在生物学及工艺方面都已进入成熟,直径生长已非常缓慢或基本停止。过熟林:过熟林:自然稀疏已基本结束,林木生长停止,开始心腐,病虫害侵染,部分立木由于生理衰退而枯立腐朽,林分经济价值和有益效能开始不断下降。各树种(组)的龄级期限和龄组的划分标准见表2。龄组:对林木生长发育时期的年龄分组。有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56林业基本知识培训课件57龄组确定的标准1纯林:根据表2的标准确定。2针叶林:针叶树种组成7成的林分。慢针和中针以组成大的确定龄组,组成相等时以慢针确定龄组。3阔叶林:阔叶树种组成7成的林分。慢阔、中阔和速阔以组成大的确定龄组,相等确定龄组的顺序为慢阔、中阔和速阔。4针阔混:针叶或阔叶组成4-6成的林分。针叶树种组成阔叶时,龄组确定原则同针叶林;阔叶树种组成针叶时,龄组确定原则同阔叶林。5人天混:人工树种和天然树种混交的林分。树种组成人工起源天然起源时在人工起源树种中按照24的原则确定龄组;树种组成人工起源天然起源时在天然组成的树种中按照24的原则确定龄组。龄组确定的标准1纯林:根58 6、权属属1、土地权属:分国有和集体;2、林木权属:分国有、集体、个人和其它(团体、合资、合作、合股、联营等)。6、权属1、土地权属:分国有和集体;59 7、起源、起源 分天然和人工两大类:1、天然林:指由天然下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包括冠下造林、起源确定为天然的人天混)或萌生起源的林分。2、人工林:指通过植苗(包括植苗、分殖、扦插)、直播(穴播或条播)或飞播(包括飞播或模拟飞播造林)方式形成的林分,包括人工林采伐后萌芽形成的林分。3、“人天混”林分起源归属划分:所谓“人天混”林分是指人工更新造林后,天然树木侵入形成的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混生的林分。树种组成人工起源天然起源时按人工起源确定,反之则为天然起源。7、起源 60 8、森林、森林结构构1、林层结构:有林地分为单层林和复层林。复层林的划分条件是:(1)各林层每公顷蓄积量不少于30m3;(2)主林层、次林层均高相差20以上;(3)各林层平均胸径在8cm以上;(4)主林层郁闭度不少于0.30,次林层郁闭度不少于0.20。2、森林群落:森林群落就是具有一定树木种类组成的植物群落。8、森林结构1、林层结构:有林地分为单层林和复层61植物群落的外貌植物群落的外貌植物群落中的植物个植物群落中的植物个体,分别处于不同高度体,分别处于不同高度并具有不同密度,从而并具有不同密度,从而决定了群落外部形态。决定了群落外部形态。在植物群落中,通常由在植物群落中,通常由其生长类型决定其高级其生长类型决定其高级分类单位的特征,如森分类单位的特征,如森林、灌丛或草丛的类型。林、灌丛或草丛的类型。植物群落的外貌 植物群落中的植物个体,分别处于不同高度62群落中不同物种间存在相互影响。群落中不同物种间存在相互影响。群落中的物种有规律的共处,即在有序状态下共存。一个群落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竞争,形成具有一定外貌、种类组成和结构的集合体。群落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群落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部分,生命的特征是不停的运动,群落也是如此。其运动形式包括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群落中不同物种间存在相互影响。63如果群落是自然界的客观实体,那么组成群落的如果群落是自然界的客观实体,那么组成群落的各种群应通过相互作用彼此有机地结合,形成一各种群应通过相互作用彼此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网络,并且,这种相互作用是一种必然的个有机网络,并且,这种相互作用是一种必然的关联。关联。必然的正关联可能出现在某些寄生物和单一宿主必然的正关联可能出现在某些寄生物和单一宿主间,还有完全取食于一种植物的单食性昆虫。大间,还有完全取食于一种植物的单食性昆虫。大多数物种的生存只是部分地依存于另一物种,像多数物种的生存只是部分地依存于另一物种,像昆虫取食若干种植物,捕食者取食若干猎物。昆虫取食若干种植物,捕食者取食若干猎物。另一种极端是负关联一物种的分布被另一物种的另一种极端是负关联一物种的分布被另一物种的竞争排斥的作用所限制,这是一种可能形成群落竞争排斥的作用所限制,这是一种可能形成群落间明确界限的机制。间明确界限的机制。如果群落是自然界的客观实体,那么组成群落的各种群应通过相互作64群落的垂直群落的垂直结构构 植物群落在其形成过程中,由于环境的植物群落在其形成过程中,由于环境的逐渐分化,导致对环境有不同需求的植物生活在逐渐分化,导致对环境有不同需求的植物生活在一起,这些植物生态幅度和适应特点多少也有差一起,这些植物生态幅度和适应特点多少也有差异。它们各自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且它们的同化异。它们各自占据一定的空间,并且它们的同化器官器官(枝、叶枝、叶)、吸收器官排列在空中的不同高度、吸收器官排列在空中的不同高度和土壤的一定深度中。植物按照空间高度或土壤和土壤的一定深度中。植物按照空间高度或土壤深度的垂直配置,形成了群落的层次,即群落的深度的垂直配置,形成了群落的层次,即群落的成层现象。成层现象。群落的垂直结构 65 1 1、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分层、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分层现象。现象。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森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森林群落依次发展为林冠层(林群落依次发展为林冠层(乔木层)乔木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活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活地被层、地被层、苔藓层)苔藓层)等层次。等层次。一般讲,温带夏绿阔叶林的地上成层现一般讲,温带夏绿阔叶林的地上成层现象最为明显,寒温带针叶林的成层结构象最为明显,寒温带针叶林的成层结构简单,而热带森林的成层结构最为复杂。简单,而热带森林的成层结构最为复杂。1、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分层现象。66 2 2、森林植物群落主要包括、森林植物群落主要包括4 4层:层:乔木层:具有大的多年生木质树乔木层:具有大的多年生木质树干,高在干,高在4m4m以上;以上;灌木层灌木层(又称为下木层又称为下木层):树木长:树木长得较小,高度在得较小,高度在4m4m以下以下,多从地面即多从地面即分支;分支;草本层:不具有多年生地上茎;草本层:不具有多年生地上茎;苔藓层:由苔藓、地衣等非维管苔藓层:由苔藓、地衣等非维管束植物构成。束植物构成。2、森林植物群落主要包括4层:673 3、群落的成层性包括地上成层与地下成层。、群落的成层性包括地上成层与地下成层。层的分化主要决定于植物的生活型,因生活型层的分化主要决定于植物的生活型,因生活型决定了该种处于地面以上不同的高度和地面以决定了该种处于地面以上不同的高度和地面以下不同的深度。下不同的深度。4 4、层次划分:在层次划分时,将不同高度的、层次划分:在层次划分时,将不同高度的乔木幼苗划入实际所逗留的层中。乔木幼苗划入实际所逗留的层中。另外,生活在乔木不同部位的地衣、藻类、另外,生活在乔木不同部位的地衣、藻类、藤本及攀缘植物等层间植物藤本及攀缘植物等层间植物(也叫层外植物也叫层外植物)通通常也归入相应的层中。常也归入相应的层中。3、群落的成层性包括地上成层与地下成层。层的分化主要决定于植68 群落的成层性群落的成层性 群落的成层性695 5、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显著提高了植、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生物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遍。水域中,某生物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遍。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与水生植物也有分层现象。些水生动物与水生植物也有分层现象。水生动物与水生植物水生动物与水生植物5、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70森林植物群落的不同层次森林植物群落的不同层次71森林群落不同层的空间分布森林群落不同层的空间分布森林群落不同层的空间分布72简单的植物群落结构形式简单的植物群落结构形式简单的植物群落结构形式73 按照植物的高度划分群落的垂直结构,不仅是形态特征方面的指标,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生态意义。热带雨林中,由于高温、高湿,层间植物的热带雨林中,由于高温、高湿,层间植物的发育达到了最丰富的程度,除了苔藓、地衣发育达到了最丰富的程度,除了苔藓、地衣等附生植物和草质藤本植物外,还附生有蕨等附生植物和草质藤本植物外,还附生有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如鸟巢蕨、石斛、吊兰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如鸟巢蕨、石斛、吊兰等。等。粗大的木质藤本更是热带森林的特色,有的粗大的木质藤本更是热带森林的特色,有的直径粗达直径粗达40cm40cm,纵横攀缘并达到林冠上层。,纵横攀缘并达到林冠上层。按照植物的高度划分群落的垂直结构,不仅是形态特征方面74在森林中一些附生、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由于它们着生在植物在森林中一些附生、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由于它们着生在植物群落中的不同位置上,本身也并不独立地构成一个层次,所以被群落中的不同位置上,本身也并不独立地构成一个层次,所以被称为层外植物(也称层间植物)。称为层外植物(也称层间植物)。在森林中一些附生、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由于它们着生在植物群落75占据植物群落大部分空间的乔木层占据植物群落大部分空间的乔木层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显著提高了植物利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占据植物群落大部分空间的乔木层76 林林 相相林木的层次结构在林业上常称为林相,可分为林木的层次结构在林业上常称为林相,可分为单层林和复层林。单层林和复层林。单层林只有一个乔木层,后者则具有两个以上单层林只有一个乔木层,后者则具有两个以上的乔木亚层,目前的人工林和喜光树种所形成的乔木亚层,目前的人工林和喜光树种所形成的纯林多为单层林,而由耐荫树种所形成的异的纯林多为单层林,而由耐荫树种所形成的异龄林则多是复层林。龄林则多是复层林。复层林中,植株最多、盖度最大的层次称为主复层林中,植株最多、盖度最大的层次称为主林冠层,它可能是乔木层中的第一层,也可能林冠层,它可能是乔木层中的第一层,也可能是第二层。是第二层。林 相 林木的层次结构在林业上常称为林相,可分为单层林和77群落外貌和季相群落外貌和季相 群落的外貌群落的外貌(physiognomy)是认是认识植物群落的基础,也是区分不同识植物群落的基础,也是区分不同植被类型的主要标志,如森林、草植被类型的主要标志,如森林、草原和荒漠等,首先就是根据外貌区原和荒漠等,首先就是根据外貌区别开来的。别开来的。群落外貌和季相 群落的外貌(physiognomy)是认识植78而就森林而言,针叶林、而就森林而言,针叶林、夏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夏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和热带雨林等,也是根据和热带雨林等,也是根据外貌区别出来的。外貌区别出来的。针叶林针叶林常绿阔叶常绿阔叶热带雨林热带雨林而就森林而言,针叶林、夏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和热带雨林等,也79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1 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1 1)环境因素中,气候条件对森林群落的结构)环境因素中,气候条件对森林群落的结构影响最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影响最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对群落物种组对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成的影响。对群落垂直结构的影响。对群落垂直结构的影响。对群对群落季相的影响。落季相的影响。(2 2)气候是在大尺度上,环境因素对群落结构)气候是在大尺度上,环境因素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从较小尺度上来说,环境因素对群落的影响。从较小尺度上来说,环境因素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也是明显的。结构的影响也是明显的。(3 3)随着空间异质性的增加,物种多样性也随)随着空间异质性的增加,物种多样性也随之增加。之增加。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1、环境因素80 2、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群落结构的相互作用对群落结构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特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动物,它们通过传别是动物,它们通过传粉、传播种子、啃食、粉、传播种子、啃食、践踏、作穴等活动直接践踏、作穴等活动直接和间接影响群落的结构。和间接影响群落的结构。右图:昆虫传粉右图:昆虫传粉 2、生物因素 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群落结构81在生物因素中,竞争和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在生物因素中,竞争和捕食对群落结构的作用最为显著:作用最为显著:首先,对种间竞争在形成群落结构的作用首先,对种间竞争在形成群落结构的作用问题上,最直接的回答可能是在自然群落问题上,最直接的回答可能是在自然群落中对物种进行引种或去除实验,观察其他中对物种进行引种或去除实验,观察其他种的反应。种的反应。季相季相季相季相 :随着气候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随着气候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随着气候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随着气候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同的外貌,这就是同的外貌,这就是同的外貌,这就是同的外貌,这就是-季相。季相。季相。季相。在生物因素中,竞争和捕食对群落结构的作用最为显著:82在森林群落中,林木的自在森林群落中,林木的自疏现象,是竞争对群落结疏现象,是竞争对群落结构作用的最直接的体现。构作用的最直接的体现。在森林中,同龄单层林分在森林中,同龄单层林分密度大,将引起个体树冠密度大,将引起个体树冠的强烈挤压和竞争,形成的强烈挤压和竞争,形成强烈自然稀疏,部分林木强烈自然稀疏,部分林木死亡。死亡。在森林群落中,林木的自疏现象,是竞争对群落结构作用的最直接的83一般情况下,喜光树种自然稀疏一般情况下,喜光树种自然稀疏强烈,保持高密度、高叶面积指数强烈,保持高密度、高叶面积指数的时间比较短暂,难以长时间维持的时间比较短暂,难以长时间维持高生产力水平。中性和耐荫树种形高生产力水平。中性和耐荫树种形成异龄复层林,加厚林冠层,加大成异龄复层林,加厚林冠层,加大林冠间竞争的总体空间,缓和竞争林冠间竞争的总体空间,缓和竞争强度。强度。一般情况下,喜光树种自然稀疏强烈,保持高密度、高叶面积指数的84 干干扰与群落与群落结构构干扰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生物群落不干扰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生物群落不断经受着各种随机变化的事件,包括自断经受着各种随机变化的事件,包括自然事件和人为事件。然事件和人为事件。近代多数生态学家认为干扰是一种有意近代多数生态学家认为干扰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态现象,它引起群落的非平衡特义的生态现象,它引起群落的非平衡特性,强调了干扰在群落结构形成和动态性,强调了干扰在群落结构形成和动态中的作用。中的作用。干扰与群落结构干扰是自然界85人为干扰造成群落特征差异更为复杂。人为干扰造成群落特征差异更为复杂。人为干扰中的采伐、开垦、火烧等,可人为干扰中的采伐、开垦、火烧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