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理论模式三文化视角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0936741 上传时间:2024-05-1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8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社会学理论模式三文化视角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经济社会学理论模式三文化视角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经济社会学理论模式三文化视角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社会学理论模式三文化视角经济社会学理论模式三文化视角1文化视角的源流(1)文化:学术史上最难以界定的概念文化:学术史上最难以界定的概念人类学者克拉克洪:上百种界定人类学者克拉克洪:上百种界定三种相关的界定三种相关的界定宽派的界定 社会结构文化(迈耶及其新制度主义)中派的界定(迪马齐奥)认知表意价值观(规范)窄派的界定(斯维德勒)用于行为的“工具箱”,是策略和手段文化视角的源流(1)文化:学术史上最难以界定的概念2文化视角的源流(2)文化与文明文化与文明哈密尔顿论哈密尔顿论“文明文明”概念概念几个基本要点几个基本要点u文明历时更为久远u范围更加广大:众多社会和国家u内涵更加复杂 制度系统:经济社会政治文化 权力系统 意识形态系统 社会行动u结论:一般来说,文明是更为宽泛巨大的概念结论:一般来说,文明是更为宽泛巨大的概念文化视角的源流(2)文化与文明3文化视角的源流(3)小结小结社会学中的“文化”概念层次颇多,难有统一的界定当经济社会学借用这样的“文化”来研究经济生活时,实际上往往是在不同的层面上讨论问题,很容易发生 歧义大体上说来,从古典社会学的“文化分析”走向当代 经济社会学的“文化分析”的过程,经历了一个从 “大”到“小”、从“宽”到“窄”的行进过程在当代,能够学习和把握的分析,实际上多半是具体、近因式的文化分析。在这方面,社会学家斯维德勒和 则立泽尔的研究具有代表意义文化视角的源流(3)小结4文化视角的源流(4)1975: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社会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社会学系教授主要著作1979 Organization Without Authority:Dilemmas of Social Control in Free Schools 1985:Habits of the Heart:Individualism and Commitment in American Life 1991:The Good Society1996:Inequality by Design:Cracking the Bell Curve Myth 2001:Talk of Love:How Culture Matters 2001:Meaning and Modernity:Religion,Polity,Self Ann Swidler,Prof.of SociologyUC at Berkeley文化视角的源流(4)1975: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社会学5文化视角的源流(5)1977: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 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讲座教授主要著作1994:Morals and Markets:The Development of Life Insur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1994:Pricing the Priceless Child:The Changing Social Value of the Children1995:The Social Meaning of Money2007:The Purchase of Intimacy Viviana A.Zelizer,Prof.of Sociology,Princeton University文化视角的源流(5)1977: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Vi6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古典社会学中的文化与经济古典社会学中的文化与经济韦伯:新教伦理与理性资本主义经济崛起韦伯:新教伦理与理性资本主义经济崛起文化的二重意义文化的二重意义 意义结构: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解的方法 价值观 深藏于内心的准绳,判断是非善恶的基础 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层次:政治生活社会 不同的价值观导致不同的伦理取向 经济伦理:基于宗教心理和实践而产生的经济行为 冲动,不同的经济伦理具有不同的社会承载者 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古典7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u“世界宗教的比较研究:宗教对经济伦理的影响世界宗教的比较研究:宗教对经济伦理的影响 两种主要的经济伦理 传统资本主义伦理 适当利润 温和竞争 抵制变革 现代资本主义伦理 工作作为“天职”更长的工作时间和更为合理的工作方法 “金钱具有增殖性”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世界宗8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2)u新教伦理导致新教伦理导致“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精神”新教教义(清教禁欲主义)新经济伦理(资本主义精神)信教者态度对工作和赚钱的态度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2)新教伦理9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3)托克维尔:托克维尔:1919世纪的美国文化世纪的美国文化与经济与经济u形塑美国的三个条件形塑美国的三个条件 独特的地理环境 法律和政治制度 习俗(心灵习惯)u美国的基本特点美国的基本特点 与“贵族”和“不平等”相 对立的“民主”和“平等”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3)托克维尔10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4)u“商业国家商业国家”与繁荣与繁荣 对待工作的态度:人人都需要工作 重视商业和制造业 “贸易英雄主义”节俭与消费 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4)“商业国11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5)现代会学中的文化与经济现代会学中的文化与经济沃勒斯坦:世界资本主义与文明沃勒斯坦:世界资本主义与文明u16世纪以前世界的特点 “帝国”及其再分配体系的支配 “帝国”寻求意识形态合法性,因此是一种文明u16世纪以后世界的特点 西欧国家通过竞争,创造了一 个单一和无所不包的世界体系 近现代世界体系的诞生使“资 本主义文明”成为支配时代的总 体霸权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5)现代12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6)汉米尔顿:亚洲文明与亚洲资本主义汉米尔顿:亚洲文明与亚洲资本主义u20世纪中后期亚洲经济的崛起世纪中后期亚洲经济的崛起u对东亚资本主义的文明解释对东亚资本主义的文明解释 “儒家文明”:在分类上距离西方文明最远类型 基本特征:没有一神论和超验层次 权力的合法性基于天然和谐的关系谱系 由此形成特殊的组织原则,依靠身份和义务运转 在此种基础上形成不同于西方的经济 西方:以公司为基础的经济(firm-based economy)东亚:以网络为基础的经济(network-based economy)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6)汉米尔顿13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7)布迪厄:经济生活与惯习布迪厄:经济生活与惯习u“惯习惯习”与经济行为与经济行为 “惯习”的概念 行动者以某种方式面对现实 的持久倾向 此种倾向受到过去的影响 行动者根据此种倾向来组织 行为和表达 “惯习”引进经济行为,区别 于“经济人”假设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7)布迪厄:14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8)u阿尔及利亚的案例:惯习与资本主义现实的矛盾 阿尔及利亚人的惯习 基本经济单位:血缘群体而非核心家庭 产权的模糊性 时间与金钱的概念 资本主义制度从外部移植,而非从内部生长出来 建立新惯习的痛苦和冲突,“传统主义”u“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文化资本的界定 “与生俱来”的文化传承,从家庭习得的文化能力 “经济主义”:对人力资本的批判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8)阿尔及利15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9)“文化资本”的状态 具象化状态(embodies state):成长过程中良好文化条件 对象化状态(objectified state):绘画等艺术品 制度化状态(institutionalized state):学位 “文化场域”的概念:文化的经济维度“品味品味”与消费与消费 消费的二重含义:对象与意义 “审美消费”与“普通消费”:把消费置放到更广阔 的社会背景中去理解 品位与分层:个体惯习运作的两个机制 品位体系生活方式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9)16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0)格尔茨:爪哇的文化与市场格尔茨:爪哇的文化与市场爪哇的两个城镇:摩都库图塔巴南 都有强烈的经济增长的需求 地方社会和文化结构的弱点 摩镇的市场:互不信任、彼此争斗的小贩 塔镇的“会”:集体主义平均主义的团体结果:都不能建立企业结论:结论:“企业经济企业经济”必要的价值观体系必要的价值观体系允许自利在一定的道德界限内支配经济活动赋予商业以合法地位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0)格尔茨17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1)当代经济社会学的文化研究当代经济社会学的文化研究文化与生产文化与生产组织文化 伯纳德的研究(C.Barnard,1938)组织文化的表意特征组织符号与对雇员的控制 开创了两个学派:组织认知表意符号 卡内基学派及“认知研究路径”马齐等人强调组织生活中的习惯、惯例,利用认知 心理学而推进了经济学模型 萨克曼(S.Sackman,1991)研究组织的意义赋予机制 字典知识(dictionary knowledge 定义和关键概念)目录知识(directory knowledge 关于因果性的信念)处方知识(recipe knowledge 建基于因果性之上的规 范的制订)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1)18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2)u表意符号和组织规范 理论来源:伯纳德塞尔茨尼克 对组织的官方仪式和文件的研究 马南和昆达(Van Maanen&Kunda,)研究仪式与感情 对组织文化作用不同解释 增进绩效 增强声誉u生产和管理的文化 不同职业群体的文化差异导致对经济行为的结构影响 古德(Goulder 1954)对矿工与车间工人的比较 工作现场的文化 布洛维的“游戏”概念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2)表意符19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3)u阶级文化与经济后果阶级文化与经济后果 关于工人阶级形成和再生产的研究 汤普森:文化在工人阶级形成中的作用 韦利斯(P.Willis):“反抗文化”导致工人阶级的 子女进入次属劳动力市场中那些没有出路的职业u关于专业和管理人员的研究 古德(1976):“批判性话语文化”即“知识工人”具有独特的价值取向 斯普兰曼:“职业”概念作为劳动力市场中流动的独 特模式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3)阶级文20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4)u世界生产中的文化差异:日本的生产和管理世界生产中的文化差异:日本的生产和管理 大量的研究力求揭示美国和日本的文化差异与经济 行为差异u生产与文化的再思考生产与文化的再思考 组织阶级民族差异为重新考虑文化与生产活动 的关系提供了基本的视角点 计划组织 价值观阶级 等级制和分层不同的民族国家u结论:文化与经济理性可能并不互相矛盾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4)世界生21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5)文化与交换文化与交换文化与市场社会的构造文化与市场社会的构造 文化构造了市场社会之“原子化”的行动者 萨林斯:自由选择的主体概念是西方文化的概念 古特曼()人类的某些特性与资本主义兴 起之间的俄关系 个人主义/贪欲/用闲暇换收入的意愿 线性的精确的时间观念 文化构造市场社会所需要的特殊技能策略、制度 Mukerji:物质文化作为唯物主义和理性技术得以 产生的基础 则利泽尔:保险制度的产生表明观念与技术制 度一道发育起来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5)文化与22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6)文化帮助人们适应市场社会 格里斯沃尔德(W Griswold):英国的“城市喜剧”如何化解青年人谋职不利时的焦虑 文化与市场制度的创设 诺斯和斯塔克:“路径依赖”与市场社会的创设市场决定文化市场决定文化 霍奇思柴尔德(A Hochschild):市场需求如何管理人的 情绪和心灵 则利泽尔:“无限市场”(boundless market)作为永远 扩张和破坏的力量”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6)23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7)文化与消费文化与消费特点和地位:社会学中比较长久的研究题目,但却是与经济社会学独立地发展起来的文化解释与结构解释:面对贫困的两个路径文化解释与结构解释:面对贫困的两个路径 问题:不同的消费偏好由什么决定?“文化解释文化解释”列维(O Lewis)及其“贫困文化”伯恩斯坦(B Bernstein):两种语言符码 “限制符码”(restricted code):生活在较封闭社会中 的,思考问题具体,拥有共同背景信息 “精制符码”(elaborate code):生活在多元社会环境,思考问题抽象,不同群体具有差异很大的信息 后者具有控制权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7)文化与24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8)“结构解释结构解释”:阶级的解释 爱丁(K Edin)等:穷人和富人的价值观没有区别,穷人 之所以欺骗,是因为制度安排使然 斯维尔德(A Swelder):穷人和中产阶级具有同样的价 值 观,但是具有不同的行为策略 结论:很多看似“文化”的特性,实际上是结构造成的文化构造消费对象文化构造消费对象 阿帕德拉(A Appadurai):消费品“社会生命”的文化建构 消费品在时光的流逝中被建构为“日用品”分类原则和治理原则的形成 例证19世纪欧美的“上流文化”“大众文化”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8)25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9)u法兰克福学派及法兰克福学派及“消费社会消费社会”理论来源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维布伦的“炫耀型消费”从“生产文化”向“消费文化”的转变 早期资本主义的“生产文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消费成为美国人界定身份和 获得社会地位的主要方式u罗文泰尔(L Lowenthal):爵士乐与“消费英雄”u泰勒(W.Tayor):商业文化建构城市生活体验文化视角 在经济社会学中的应用(19)法兰克26简短的评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错综复杂,可以在从文明到行为机制的不同层面上进行研究在分析的策略上,主张以对文化界定的“宽”概念为背景,立足于“中”和“窄”的界定基础上开展研究,这样才能进入社会学主张的“近因的分析”文化解释和结构解释的结合简短的评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错综复杂,可以在从文明到行为机制的27完经济社会学理论模式三文化视角课件28社会结构即文化:新制度主义的文化概念 时至今日,当则利泽尔、迪马齐奥、格兰诺维特以及其他的美国经济社会学的领军人物都同意社会结构和文化在分析中都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的时候,这个立场在最近却受到了组织研究中所谓的新制度主义的挑战。新制度主义源自约翰 迈耶(John Meyer),根据这种范式,现时的国家、企业、行动者概念全都被理解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社会结构,即西方文化。使用如此宽泛的文化概念的一个好处就是它包含了实际中无疑将讨论的一切问题 转引自斯维德伯格,2005:182社会结构即文化:新制度主义的文化概念 时至今日,当则利29迪马齐奥论文化概念界定 The Most pressing challenge to students of culture is taxonomy:clarifying the objects of study and the boundaries between them.A classic typology distinguishes cognitive,expressive,and valuative aspects of culture:e.g.,beliefs about the physical world,emotionally laden symbols,and value orientations.P.DiMaggio:Culture and Economy.In Handbook 对文化的研究者而言,最紧迫的挑战是分类:澄清研究的对象和它们之间的边界。一个经典的分类方法区分了文化具有的认知、表意和价值的层面。迪马齐奥论文化概念界定 The Most press30斯维德勒:行动主义的文化概念 Another contrasts culture as source of strategies or means with culture as source of values or goals.(Seidler 1985;Tilly 1992)P.DiMaggio:Culture and Economy.In Handbook 斯维德勒:必须将文化区分为:以文化为策略与手段的资源,以及以之为价值观和目标的资源。文化用于行动的“工具箱”斯维德勒:行动主义的文化概念 Another con31汉米尔顿论“文明”The term refers loosely to an advanced state of human society.The term refers now,more typically,to an area delineated by a common,highly developed system of societies.A civilization,like Western,Hindu,or Chinese civilization,may contain many societies and many states,and these societies and states may have changed many times over many centuries,but despite all the differences across time and space,there remains a common integrating system of institutions and meaning patterns.G.Hamilton:Civilizations and the Organizations of Economies p.183 in Handbooks 该术语大致是指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状态。现在,在典型意义上说,该术语指涉一个由共同的、高度发达的诸社会系统所描述的区域。一种文明,如西方文明、印度文明或中国文明,会包括众多社会和众多国家,而且这些社会和国家可能历经许多世纪而发生众多变迁,不过,尽管有这些跨越时空的区别,却依然存留下共同的整合制度系统和意义模式。汉米尔顿论“文明”The term refers 32布迪厄论饮食习惯 在工人阶级中,鱼通常被视为不适宜男性的食物,不仅因为它清淡,不易“饱腹”,只应作为一种健康食物 煮给病人和小孩吃 但这首先是因为鱼必须以一种与男性气概相矛盾的方式来吃,即要小心翼翼地小口小口地持,要在嘴巴的前部、牙齿尖上细细地嚼(因为有鱼刺)。斯维德博格,2005:188布迪厄论饮食习惯 在工人阶级中,鱼通常被视为不适宜男性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