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与税务会计概述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0936357 上传时间:2024-05-19 格式:PPT 页数:159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税筹划与税务会计概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纳税筹划与税务会计概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纳税筹划与税务会计概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税 收收 筹筹 划划金融学院金融学院主讲人:何秋仙主讲人:何秋仙短号:短号:611056 611056税 收 筹 划v第一章税收筹划基础知识v(导言部分)第一章 税收筹划基础知识v导言一:税收.死亡.筹划v导言二:中国税负v导言三:税收筹划的目标v导言四:税收法定主义v导言五:税收处罚导言一:税收.死亡.筹划导言一税收.死亡.筹划纳税筹划与税务会计概述课件v税收和死亡一样不可避免税收和死亡一样不可避免v -本杰明本杰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税收和死亡一样不可避免-穷人和富人都可以筹划税收-穷人和富人都可以筹划税收v法院一再声称,人们安排自己的活动以达到低税负的目的,是无可指责的。每个人都可以这么做,不管他是富翁,还是穷光蛋。v-美国知名法官汉德 法院一再声称,人们安排自己的活动以达到低税负的目的,是无可导言二、中国税负导言二、中国税负税收收入税收收入2013年全国税收收入决算数v110530亿元v比上年增长9.9%纳税筹划与税务会计概述课件税负最重的税种税负最重的行业税负最重的地区税负最重的税种2013年全国税收收入按税种排行(亿元)v国内增值税28810.13v企业所得税22427.20v营业税17233.02v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4004.56v出口货物退增值税、消费税-10518.85v国内消费税8231.32v个人所得税6531.532013年全国税收收入按税种排行(亿元)国内增值税 2013年上市公司税费排行榜v支付的各项税费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亿元)营业总收入(亿元)v(亿元)v1中国石油4007.571295.7722581.24v2中国石化2968.96671.7928803.11v3工商银行1142.562626.495896.37v4建设银行947.142146.575086.08v5农业银行832.031663.154626.25v6中国银行698.761569.114075.08v7中国神华507.46456.782837.97v8中国建筑359.29203.996810.48v9交通银行341.95622.951644.35v10上汽集团265.41248.045658.072013年上市公司税费排行榜 支2013年上市公司“税费/营业总收入”排行榜2013年上市公司“税费/营业总收入”排行榜2013年上市公司“税费/净利润”排行榜2013年上市公司“税费/净利润”排行榜v思考题v税收负担如何影响v上市公司的财务成果及公司价值思考题 中国各地2013年税负排行中国各地2013年税负排行2011年福布斯税负痛苦指数排榜纳税筹划与税务会计概述课件v全球最重:法国v全球第二:中国内地v全球最轻:阿拉伯联合酋长国v全球第二个最轻:中国香港全球最重:法国v百度“福布斯税负痛苦指数”,利用词条内容,用链接法制作一张演示文稿作业1百度“福布斯税负痛苦指数”,利用词条内容,用链接法制作一张演v中国纳税人的纳税成本中国纳税人的纳税成本 全球纳税成本报告 20072007年年世界银行与普华永道联合公布世界银行与普华永道联合公布 中中国国内内地地由由于于“每每年年872872小小时时的的纳纳税税时时间间、每每年年共共需需要要交交税税4848次次、4747项项需需缴缴纳纳的的税税费费、77.1%77.1%的总税率的总税率”在在175175个受调查国家个受调查国家(地区地区)中,排名第中,排名第168168位位 纳税成本高居第八位。纳税成本高居第八位。全球纳税成本报告作业2v百度“纳税成本”,利用词条内容,用链接法制作一张演示文稿作业2百度“纳税成本”,利用词条内容,用链接法制作一张演示文v中国的征税成本中国的征税成本 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公共预算收入8,169,097.68万元公共预算支出8,151,575.64万元国家税务总局20142014年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排名前三名年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排名前三名(万元),中央本级(万元),中央本级71.5171.51亿亿“三公三公”经费,经费,国家税务局系统占总数的国家税务局系统占总数的24.8%24.8%。2014年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排名前三名(万元),中央本级7导言三、筹划目标-最迟缴税-最少缴税-最小风险 导言三、筹划目标作业3:下次课堂随机交流1-2个读后心得阅读内容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税收风险管理后续工作的通知税总发2013100号作业3:下次课堂随机交流1-2个读后心得阅读内容 v导言四、税收法定导言四、税收法定v1789年v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v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1789年法定主义法定主义 税收法定税收法定罪行法定罪行法定 保护财产权保护财产权保护人身权保护人身权法定主义 税收法定罪行法定 保护财产权保护人身权分析与思考征税权的赋予 分析与思考 v历史回顾一:v1215年英国大宪章历史回顾一:v大宪章第12条:除下列三项税金外,设无全国公意许可,将不征收任何免役税与贡金。即赎回余等身体时之赎金指被俘时。策封余等之长子为武士时之费用。余等之长女出嫁时之费用一一但以一次为限。且为此三项目的征收之贡金亦务求适当。关于伦敦城之贡金,按同样规定办理。大宪章第12条:除下列三项税金外,设无全国公意许可,将v历史回顾二:v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历史回顾二:v第四条规定“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纳税筹划与税务会计概述课件v历史回顾三:v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历史回顾三:v第七款:有关徵税的所有法案应在众议院中提出;但参议院得以处理其它法案的方式,以修正案提出建议或表示同意。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即应连同他的异议把它退还给原来提出该案的议院,该议院应将异议详细记入议事记录,然後进行复议。倘若在复议之後,该议院议员的三分之二仍然同意通过该法案,该院即应将该法案连同异议书送交另一院,由其同样予以复议,若此另一院亦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该法案即成为法律。第七款:有关徵税的所有法案应在众议院中提出;但参议v分析与思考v中国税收法律制度与体系 分析与思考 税法与税收筹划税收优惠与节税税收漏洞与避税税盾与税收筹划税收遵从-逃避缴税-税收处罚税法与税收筹划现行税种分类(依据注册考试税法分)流转税类增值税增值税消费税消费税营业税营业税关税关税现行税种分类(依据注册考试税法分)流转税类增值税增值税消费税消费税营业税营业税关税关税税收体系(税收体系(16+1+116+1+1)流转税类所得税类所得税类资源税类资源税类财产税类财产税类行为税类行为税类增值税增值税消费税消费税营业税营业税关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房产税车船税车船税印花税印花税契税契税车辆购置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城市维护建设税建设税现行税种分类(依据注册考试税法分)流转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1+1=烟叶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烟叶税:2006年农业税废止后保留的税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1991年开征,2000年暂停征收1+1=烟叶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立法层次立法层次全国人大国务院国务院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船税增值税增值税消费税消费税营业税营业税关税关税城市维护城市维护建设税建设税资源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印花税契税契税车辆购置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耕地占用税立法层次全国人大国务院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船税增值税消费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年通过年通过年年、年年年年、年修正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年通过年、v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职权:v(三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v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v(一一)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v(十八十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职权。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职权。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v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立法法2000年立法法2000年v第八条第八条v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v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第八条v第九条第九条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事项除外。第九条 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v第十一条第十一条v授权立法事项,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授权立法事项,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的条件成熟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及时制定法律。法律制定后,常务委员会及时制定法律。法律制定后,相应立法事项的授权终止。相应立法事项的授权终止。第十一条两次授权立法两次授权立法v第一次,第一次,1984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实施国营企业利改税和改革工商税制过程中,实施国营企业利改税和改革工商税制过程中,拟定有关税收条例草案(已于拟定有关税收条例草案(已于20092009年废止)年废止)v第二次,第二次,19851985年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对于有关年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对于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有关问题制定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有关问题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第一次,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实施国营企业利改v立法法的修改v授权立法的时间限制问题立法法的修改三、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v税收处罚依据v税收征管法和刑法三、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税收处罚依据v关注三点v征管法内容和教材相同,刑法的内容与教材不同v同一纳税行为,由于征管法和刑法立法时间不同,处罚的名称和力度不同v特别关注刑法的理念及规定关注三点 v税收征管法(2001年)纳税筹划与税务会计概述课件纳税程序未履行税款未缴纳纳税程序未履行v第六十条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v(一)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v(二)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v(三)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查的;第六十条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v(四)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v(五)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者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的。v(四)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v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v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v第六十一条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记账凭证及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v第六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六十一条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v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v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v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v第六十四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v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v第六十四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v第六十五条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欠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十五条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v第六十六条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v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第六十六条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v第六十七条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除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第六十七条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除由税务v第六十八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第六十八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v第六十九条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第六十九条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v第七十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七十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v第七十二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本法规定的税收违法行为,拒不接受税务机关处理的,税务机关可以收缴其发票或者停止向其发售发票。第七十二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本法规定的税v第七十一条违反本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非法印制发票的,由税务机关销毁非法印制的发票,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七十一条违反本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非法印制发票的,由税务机(二)违反税款征收的法律责任v第七十三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或者拒绝执行税务机关作出的冻结存款或者扣缴税款的决定,或者在接到税务机关的书面通知后帮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转移存款,造成税款流失的,由税务机关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二)违反税款征收的法律责任第七十三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v第七十四条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罚款额在二千元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定。第七十四条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罚款额在二千元以下的,可以由v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11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1年)v第一百五十三条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v(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v(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第一百五十三条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v(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v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v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应缴税额处罚。(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 第二百零一条规定v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v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v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v第二百零三条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第二百零三条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v第二百零四条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二百零四条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v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前款规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v第二百零二条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第二百零二条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处三年以下有期新刑法的规定v第二百零五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新刑法的规定第二百零五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v有前款行为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有前款行为骗取国家税款,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v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v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v第二百零六条伪造或者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二百零六条伪造或者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三年以下v伪造并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量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严重破坏经济秩序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伪造并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量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v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量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v第二百零七条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v第二百零七条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v第二百零八条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又虚开或者出售的,分别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五条、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零八条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v第二百零九条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二百零九条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可以用于v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非法出售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非法出售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的,依照第二款的规定处罚。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发票v第二百一十条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一十条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v第二百一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第二百零三条、第二百零四条、第二百零七条、第二百零八条、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v第二百一十二条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至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之罪,被判处罚金、没收财产的,在执行前,应当先由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和所骗取的出口退税款。第二百一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第二百零三条、第二百v第一章纳税筹划基础知识v(第二部分)第一章 纳税筹划基础知识v一、相关概念v税收筹划:v是指纳税人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按照税收政策法规的导向,事前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自己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筹划行为。一、相关概念v避税筹划:v是指纳税人采用合法手段(即表面上符合税法条文但实质上违背立法精神的手段),利用税法中的漏洞、空白获取税收利益的筹划。v避税筹划既不违法也不合法,与纳税人不尊重法律的偷逃税有着本质区别。国家只能采取反避税措施加以控制。避税筹划:v节税筹划:v是指纳税人在不违背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法中的优惠政策,通过对筹资、投资和经营等活动的巧妙安排,达到少缴税甚至不缴税目的的行为。节税筹划:v税负转嫁筹划:v是指纳税人为了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通过价格调整将税负转嫁给他人承担的经济行为。税负转嫁筹划:v实现涉税零风险:v是指纳税人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税款缴纳及时、足额,不会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即在税收方面没有任何风险,或风险极小可以忽略不计的一种状态。实现涉税零风险:v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围绕涉税事宜所进行的管理活动,是在正确理解税收思想、税法制定原则、税收管理、征收、稽核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自己的税收负担。v中心思想是把税收看作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成本,通过合理、合法的财务安排或者经营安排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围绕涉税事宜所进行的管理活动,是在正确理解税v偷税(逃避缴纳税款):v纳税人在纳税义务(应税行为)已经发生并且能够确定的情况下,采取不正当或不合法的手段以逃脱其纳税义务的行为 偷税(逃避缴纳税款):v抗税:v是纳税人以暴力或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抗税:v骗税:v纳税人采取虚假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行为骗税:v避税:v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漏洞或不完善之处,安排经营和财务活动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避税:v逃避欠缴税款:v欠缴应纳税款的纳税人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税款的行为逃避欠缴税款:纳税筹划与税务会计概述课件二、纳税筹划的原则v(一)合法筹划原则v符合现行法律、法规v符合法理、符合情理二、纳税筹划的原则(一)合法筹划原则v(二)事前筹划原则v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即予以规划好生产、经营活动v(三)有效筹划原则v综合考虑纳税筹划方案对纳税人的财务目标的总体影响,通过成本效益分析,选取能够为纳税人带来收益的方案。(二)事前筹划原则v(四)目的性原则v1 1、降低税负v2 2、延期纳税v3 3、降低税务风险(四)目的性原则v(五)综合性v1、综合设计方案v纳税筹划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设计方案(五)综合性v2、综合税负v考虑不同税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不能局限于个别税种的税负减轻v3、综合因素v考虑纳税人的其他财务因素、管理因素对纳税筹划方案的制约作用2、综合税负三、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v选择合适的纳税人身份v选择筹划的切入点v分析影响应纳税额的基本因素v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v利用各税种的特殊规定v税负转嫁三、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选择合适的纳税人身份(一)选择合适的纳税人身份v不同的纳税人有不同的税率和征税办法v如:选择增值税还是营业税,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公司制企业还是合伙制企业。(一)选择合适的纳税人身份不同的纳税人有不同的税率和征税办法(二)选择恰当的切入点v选择切入点需考虑的因素:v对纳税人有重大影响的税种v税种的税负弹性,税基越宽,税率越高,优惠政策越多,税负弹性也越大,进行纳税筹划的空间也就越大v选择企业最容易出现疏漏、被处罚最多的税种作为切入点(二)选择恰当的切入点选择切入点需考虑的因素:(三)重视影响应纳税额的基本因素v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v计税依据越小,税率越低,应纳税额也就越少(三)重视影响应纳税额的基本因素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四)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v1、用好、用足税收优惠,以获得税收收益v2、针对纳税人利用税收优惠避税行为的增加,国家税务总局加强了这一方面的管理v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即征即退实施先评估后退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四)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1、用好、用足税收优惠,以获得税收(五)利用各税种的特殊规定v收入筹划合理确定收入方式、时间等v成本费用筹划合理确认成本、费用v盈亏抵补筹划合理弥补亏损v租赁筹划选择合理的租赁方案v筹资筹划选择最合理的筹资方式v投资筹划选择最好的投资方案(五)利用各税种的特殊规定 收入筹划合理确定收入方式、时间v(六)税负转嫁v税负转嫁就是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通过种种途径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v从严格意义上说,税负转嫁不属于纳税筹划的范畴,但是由于其实施效果与纳税筹划相同,并且具有合法性、合理性,可以作为纳税筹划的一种特殊方法。v税负转嫁的方式:前转、后转、混转、消转、税收资本化(六)税负转嫁四、纳税筹划的工作流程v如果是聘请外部人员进行纳税筹划,一般包括以下流程:v(一)了解企业信息v1.企业组织形式对于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其税收待遇也不同四、纳税筹划的工作流程如果是聘请外部人员进行纳税筹划,一般包v2.财务情况财务核算,企业收账政策等v案例:某企业被举报基本账户外设账户收款,其对税务机关的解释是转变了销售模式,设立该账户的目的是管理应收账款,在发货后会将相应款项转到基本账户2.财务情况财务核算,企业收账政策等v3.企业的投资战略v投资有时可享受税收优惠,不同的投资区域、投资领域和投资期限有时又会有不同的税收优惠;不同规模的投资额所面临的税收待遇会有不同,而投资额与企业规模往往有很大的关系,不同规模企业的税收待遇和优惠政策有时也是不同的。v比如对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优惠3.企业的投资战略v4.企业对风险的态度v不同的企业对风险会采取不同的态度,也就会采取不同的纳税筹划方案。在纳税筹划的过程中,节税与风险并存,节税越多的方案往往也是风险越大的方案,两者的权衡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纳税人对风险的态度。v了解纳税人对风险的态度,可以制定更符合企业要求的纳税筹划方案4.企业对风险的态度v还要了解企业的需求,纳税人对纳税筹划的v共同要求肯定是尽可能多地节税,节税的目v的说到底是增加企业的财务利益,而在这一v点上,不同纳税人的要求可能是有所不同的:还要了解企业的需求,纳税人对纳税筹划的v(1)要求增加所得还是资本增值v企业对财务利益的要求大致有三种:v一种是要求最大程度地增加每年的所得;v二是要求若干年后企业资本有最大的增值;v三是既要求增加所得,也要求资本增值。v针对不同的财务要求,制定的纳税筹划方案也应有所不同。(1)要求增加所得还是资本增值v(2)投资要求v有些企业只有一个投资意向和取得更大财务收益的要求,此时筹划者可以根据纳税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纳税筹划,提出各种投资建议。但有时企业对投资已经有了一定的意向,包括投资项目、投资地点、投资期限等,这时筹划者就必须了解企业的具体要求,根据企业的要求来进行纳税筹划,提出投资建议或提出修改企业要求的建议。(2)投资要求五、企业纳税风险管理v风险大致有两种定义:v一种强调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v另一种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五、企业纳税风险管理风险大致有两种定义:(一)纳税风险的概念v纳税风险是企业在处理涉税事务时所产生的风险v广义的纳税筹划纳税风险管理属于纳税筹划的范畴v狭义的纳税筹划纳税风险管理不同于纳税筹划v纳税筹划是以降低税负、获取直接的税收收益为目的;而纳税风险管理则是以减少企业在纳税过程中的额外损失为目标(一)纳税风险的概念 纳税风险是企业在处理涉税事务时所产生的(二)纳税风险的分类及产生原因v1.经济风险v经济风险指的是企业在处理涉税事务时可能给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损害的可能性。v(1)由于我国的税法条文非常简单,因此对同一条款,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理解,进而会产生不同的业务处理结果。而税法的最终解释权往往会归于税务机关。v(2)财务人员的失误导致未按规定纳税v(3)税务机关违反税法的规定而要企业多缴税或者提前缴税(二)纳税风险的分类及产生原因1.经济风险v2.法律风险v大多属于无知性不遵从和懒惰性不遵从v从后果看,无论因为何种原因而导致未能按税法规定办理涉税事宜,都是违反了税法的规定,都要受到相关法律的处罚2.法律风险v3.信誉风险v是指企业外界因企业税务违规行为而对其信誉的怀疑并导致未来利益损失的不确定因素。v信誉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v通过对税务机关或政府公关而进行寻租行为v因为欠税被公告v因为与税务机关产生争议而诉诸3.信誉风险(三)纳税风险的分析与控制v纳税风险控制,指的是企业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利用风险控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对生产经营和理财活动的合理安排,一方面达到降低企业直接的税收负担的目的,另一方面达到降低企业税收违法风险的目的(三)纳税风险的分析与控制纳税风险控制,指的是企业在合理、合1、纳税风险控制的目标v纳税风险控制的目标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v第一个层次是照章纳税,既不偷漏税,也不多纳税,除了按照税法和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况缴纳应缴的税收外,不承担任何不应承担的税收负担;v第二个层次是在合法的前提下,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和理财活动安排降低税负,即所谓的纳税筹划1、纳税风险控制的目标纳税风险控制的目标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2、纳税风险管理的步骤v一般风险管理的步骤:v(1)识别风险;v(2)测算可能的损失,包括损失的概率和损失的程度;v(3)选择、开发适当的风险管理方法;v(4)实施风险管理方法;v(5)对风险管理方法的实施情况和适用性进行监督、检查;v(6)根据实施情况调整、完善风险管理方法。2、纳税风险管理的步骤一般风险管理的步骤:v纳税风险管理步骤:v(1)确定纳税风险控制的目标v直接目标在合法的前提下实现税收负担的最小化,免受法律的制裁与处罚v间接目标v找出企业纳税风险的关键因素与指标,尽可能排除纳税风险控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v避免因为纳税问题而给企业带来商誉方面的损失,间接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v促使企业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账务处理的水平,促进其他部门加强管理,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纳税风险管理步骤:v企业的社会关系v对企业来说,企业的社会关系是企业的一种资源v如果企业有良好的社会关系,那么在发生意外或者业务处理失误的时候,就比较容易通过企业所拥有的社会关系来向税务机关解释、说明,这样实际上就是降低了企业的纳税风险。企业的社会关系(2)分析企业的经营环境及变化v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v这些变化是否会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和投资方向?v在目前的经营管理模式下,是否存在着纳税风险?v现有的人员素质和人员配备是否能够满足企业对纳税风险控制的需要?(2)分析企业的经营环境及变化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是否发(3)分析纳税风险的影响因素v哪些是外部因素导致的?v哪些是企业内部原因造成的?v对于外部因素造成的纳税风险,有没有合理的办法来处理?v对于内部因素所造成的纳税风险,是否有更好的办法去降低?(3)分析纳税风险的影响因素哪些是外部因素导致的?(4)选择合理的风险规避方法v避免纳税风险,如避免进入某一业务领域或者放弃某一产品的制造与销售;v保留纳税风险,对于外部因素所造成的纳税风险,在没有更好的办法避免的情况下,就只好予以保留;v降低纳税风险,通过相关业务的调整和加强管理,从企业内部来降低纳税风险。(4)选择合理的风险规避方法避免纳税风险,如避免进入某一v纳税风险存续的时间是多长?v导致纳税风险的可能性有多大?v纳税风险对企业的资本、收入、现金流、信誉等方面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v如果可以将上述影响量化的话,纳税风险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是多大?纳税风险存续的时间是多长?3 3、识别、测算纳税风险v了解企业在日常经营运作与追求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哪些纳税风险。3、识别、测算纳税风险了解企业在日常经营运作与追求发展的过程v4 4、开发、实施纳税风险管理的方法和策略v(1)公司层面重视纳税风险的控制,经营者应该树立对纳税风险的正确意识,推行的决心和信心。v(2)特别关注对公司的经营目标有重大影响的税种4、开发、实施纳税风险管理的方法和策略v(3)建立合理、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v(4)考虑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企业的所有涉税事宜都由该部门来处理;如果不具备设立单独的税务管理部门的条件,那么就应该将纳税风险控制的工作分解给相关部门,将其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3)建立合理、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5、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v监督和检查既是纳税风险控制能够有效实施的保障,也是完善纳税风险控制的基础。v通过监督、检查,可以明了所制定并实施的纳税风险控制方法和策略是否得当,效果是否明显;若效果不是很理想,那么通过监督、检查可以仔细的分析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从而为税务分析控制的完善提供建议。5、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监督和检查既是纳税风险控制能够有效实v参考书目:v1、蔡昌,税收筹划,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v2、陶其高,企业税务会计,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v3、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税法,2013参考书目:v宗庆后“偷税3亿”账怎么算?v-资料来源:网易财经2008-4-28纳税筹划与税务会计概述课件v“最廉价CEO”偷税3亿?v在“达娃之争”公开化之前,宗庆后曾称自己是“世界上最廉价的CEO”。v2007年6月7日,宗庆后在给达能的宗庆后致达能董事长里布先生及各位董事公开信中自称:“现在才拿到不到3000欧元的工资。就算他们(达能)所承诺的每年利润的1%奖金(还制定了很多指标,如达不到还得扣减或取消)及每年10万左右欧元的工资补贴,若能拿到手的话,我想我亦可能属于世界上最廉价的董事长兼CEO了。”“最廉价CEO”偷税3亿?v按照宗庆后信中所言,其本人收入包括3000欧元的月薪、10万欧元的年度补贴,外加合资公司年利润1%的奖金。宗庆后在信中自称,十年间总收入约7000万元人民币。按照宗庆后信中所言,其本人收入包括3000欧元的月薪、10v“偷税事件”曝光后,很多人质疑:宗庆后即使确实偷税,数目又怎能如此巨大?v记者经多方了解获悉,根据达能及其子公司与宗庆后签订的服务协议,以及奖励股协议等4项协议,宗庆后的收入分为三部分:v第一,工资和奖金收入,如他在公开信中说他10年间收入7000万人民币;“偷税事件”曝光后,很多人质疑:宗庆后即使确实偷税,数目又怎v第二,股权分红,根据宗此前的公开信,合资公司“1996年实现利润1.11亿元人民币,2006年为10.91亿元,增加9.82倍。v累计实现利润69.65亿元,用于分配60.34亿元,其中达能分回红利30.77亿元”,由于宗庆后也在合资公司持股,也可获得相应分红,根据宗庆后持有14%左右的股份,在1996年2006年,宗从数家公司股权分红中累计获得资金在1505.6876万美元左右;第二,股权分红,根据宗此前的公开信,合资公司“1996年实现v第三,海外收益,从达能方面披露双方银行往来凭证来看,1996年-2005年,宗庆后累计获得“服务费”842.4183万美元;按照达能与宗庆后于1996年和2003年两次签署的服务协议和奖励股协议,达能以回购多家子公司股权名义,向宗庆后支付4000万美元的回购费、800万美元的服务费、2300万美元的股权分红,总共7100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为5亿元。第三,海外收益,从达能方面披露双方银行往来凭证来看,1996v因此近十年来,宗庆后在工资外的收入大致在15亿元人民币以上,按照20%的个人所得税率计算,应交税款为3亿元。因此近十年来,宗庆后在工资外的收入大致在15亿元人民币以上v4月17日,原娃哈哈工会顾问、和君创业总裁李肃聘请的法律顾问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举办了一场“娃哈哈与达能之争”研讨会,对于宗庆后“偷税事件”及与达能的经营合作进行了探讨。李肃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宗庆后无主观逃税意图,就在2007年11月税务机关立案的前一个月,宗庆后就补交了2亿多元的税款和滞纳金。4月17日,原娃哈哈工会顾问、和君创业总裁李肃聘请的法律顾v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1条之规定,v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行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1条之规定,v第八条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v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个人所得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额的,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具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纳税申报。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第八条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