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鲁教版必修2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0927017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鲁教版必修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鲁教版必修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鲁教版必修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拉美、西欧、北美)(拉美、西欧、北美)2、人口迁移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人口迁移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3、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2、人口迁移的原因,最主要的原1 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人口迁移的 因素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通信交通通信政治因素政治因素 政策政策 政治政治 变革变革 战争战争 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气候 土壤土壤 水水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 w人口人口迁移最主要迁移最主要原因:原因:w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家庭婚姻家庭婚姻 文化教育文化教育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因素因素 影响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通信政治因素 2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第三节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第三节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根据图表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及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根据图表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及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1、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3、能理解并区别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能理解并区别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4、能举例说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理解环境容量的特点、能举例说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理解环境容量的特点重难点重难点2、分析归纳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分析归纳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教学目标1、根据图表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及我国人口分布的特4一、人口分布一、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标准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标准思考:两个地区人口密度相同,人口分布格局一定相同吗?思考:两个地区人口密度相同,人口分布格局一定相同吗?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NA地地B地地结论: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不一定相同。结论: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不一定相同。一、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标5 表表1-3-11-3-1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趋势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趋势 表表1 13 32 2世界各大洲距世界各大洲距海岸海岸200200千米范围千米范围内面积、人口占各洲的比例(内面积、人口占各洲的比例(%)表表1 13 33 3世界人口垂直分布趋势世界人口垂直分布趋势纬度60N4060N2040N020N020S2040S40S人口占世界总人的比例0.4%30%49.4%10.4%6.1%3.5%0.2%地区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世界面积48.726.919.438.526.844.230.1人口54.947.345.151.362.894.350.3海拔(米)200200500500100010001500150020002000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56.2%24.0%11.6%4.4%2.3%1.5%结论: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结论: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结论: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结论: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结论:平原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结论:平原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读表表1-3-11-3-1、表、表1 13 32 2、表、表1 13 33 3,分析世界人口分布趋势,分析世界人口分布趋势 2、世界人口分布主要规律、世界人口分布主要规律总结: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总结: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热量热量降水降水地形地形 表1-3-1世界人口纬度63、世界人口密集区:、世界人口密集区:读世界人口密集图,找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并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读世界人口密集图,找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并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3、世界人口密集区:读世界人口密集图,找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7地区地区原因原因东亚东亚南亚南亚西欧西欧美国东北部美国东北部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地区:东亚、南亚、西欧、美国东北部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地区:东亚、南亚、西欧、美国东北部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历史悠久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历史悠久资本主义发展早,工业发达,商业贸易频繁,资本主义发展早,工业发达,商业贸易频繁,交通便利交通便利 工业发达,城市密集,商贸金融活动频繁工业发达,城市密集,商贸金融活动频繁思考:世界人口比较稀疏的地区在哪里?人口稀疏的原因是什么?思考:世界人口比较稀疏的地区在哪里?人口稀疏的原因是什么?世界人口比较稀疏的地区是热带雨林地区、高纬度地区、高海拔地世界人口比较稀疏的地区是热带雨林地区、高纬度地区、高海拔地区、沙漠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生存。区、沙漠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生存。地区原因东亚南亚西欧美国东北部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地区:东亚、南84、我国的人口分布、我国的人口分布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从方位上看、从方位上看、从方位上看、从方位上看东多西少东多西少、从地形上看、从地形上看、从地形上看、从地形上看平原多,山区少平原多,山区少平原多,山区少平原多,山区少、从经济上看、从经济上看、从经济上看、从经济上看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从民族上看、从民族上看、从民族上看、从民族上看汉族多,少数民族少汉族多,少数民族少汉族多,少数民族少汉族多,少数民族少4、我国的人口分布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9胡焕庸线:胡焕庸线:黑龙江黑龙江黑河黑河-云南云南腾冲腾冲界线界线原因原因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西部地区自然条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件差,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看课本看课本19页,完成以下问题页,完成以下问题20世纪世纪80年代一来,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年代一来,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一、自然环境优越一、自然环境优越东南沿海地势低缓、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沿海交通方便。东南沿海地势低缓、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沿海交通方便。二、经济实力雄厚二、经济实力雄厚 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又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近代科技集中的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又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近代科技集中的地区,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外地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外地人口的迁入;人口的迁入;三、政策因素三、政策因素 80年代以来制定有利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使这里成为改革开放最年代以来制定有利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使这里成为改革开放最先获益地区,大大刺激了人口迁入。先获益地区,大大刺激了人口迁入。胡焕庸线: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界线原因东部地区自然条10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气候地形地形水源水源干旱地区的主导因素干旱地区的主导因素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温带、降水较多地区温带、降水较多地区大庆、攀枝花、东营等大庆、攀枝花、东营等土壤土壤通过影响农业来影响人口的分布通过影响农业来影响人口的分布最基本因素、影响逐渐减弱最基本因素、影响逐渐减弱思考:从下列自然环境因素考虑,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思考:从下列自然环境因素考虑,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探究:热带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探究:热带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为什么?热带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区热带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区原因:气温和降水适中,排水通畅,还免受疟疾的影响。原因:气温和降水适中,排水通畅,还免受疟疾的影响。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最重要因素最重要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文化教育状况文化教育状况政治因素政治因素生产活动方式生产活动方式影响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大思考:有哪些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如何变化?思考:有哪些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如何变化?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形水源11小结: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小结: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1)(1)地形地形 (2)(2)气候气候(3)(3)水资源和土壤水资源和土壤 (4)(4)矿产资源矿产资源2 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其中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3 3、政治因素、政治因素 如战争、政府政策等因素有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如战争、政府政策等因素有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小结: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因素(1)地形 12三、谋求人口合理容量三、谋求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环境承载力: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人类经济和和社会活动社会活动的限度。的限度。2、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量。是人口的最大值人口的最大值。什么是环境承载力?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二者有什么区别?什么是环境承载力?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二者有什么区别?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它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是人口合理容量?它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是什么?资源、科技、经济、对外开放、教育、消费水平资源、科技、经济、对外开放、教育、消费水平这些因素中,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它们与这些因素中,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它们与环境人口容量是什么关系?环境人口容量是什么关系?首要因素资源首要因素资源资源、科技、经济、对外开放、教育五种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资源、科技、经济、对外开放、教育五种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正相关,消费水平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负相关环境人口容量有哪两个特性?环境人口容量有哪两个特性?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3、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小于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哪些?三、谋求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13我国如何谋求人口合理容量?我国如何谋求人口合理容量?坚定不移的实施坚定不移的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努力提高科技水平,科技水平,提高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资源管资源利用率和资源管理水平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境保护相协调我国如何谋求人口合理容量?坚定不移的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14P24活动:活动:第三种方案比较科学。第一种方案将第三种方案比较科学。第一种方案将导致当地人口压力增大,造成山区生导致当地人口压力增大,造成山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第二种方案会给迁入态环境的恶化。第二种方案会给迁入地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而第三种方地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而第三种方案既案既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可以,又可以缓解迁入地的经济负担缓解迁入地的经济负担P24活动:第三种方案比较科学。第一种方案将导致当地人口压力15材料:“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贫困人口数量达2 000万左右,至1999年,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不足l00万。(1)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川、黔、滇地区贫困 人口较多的原因。(2)西藏地区为什么贫困人口数量较少?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文化科技水平较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文化科技水平较低(3)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 人口迁移?总人口数量少总人口数量少 不能。因为西藏地区高寒缺氧、土壤贫瘠、科技水平较不能。因为西藏地区高寒缺氧、土壤贫瘠、科技水平较差,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利用,环境人口容量小差,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利用,环境人口容量小 材料:“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贫困人口数量达216人口分布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分布于人口合理容量世界人口世界人口分布分布我国人口分布我国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的因素谋求人口合理容量谋求人口合理容量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基本国策基本国策分布范围分布范围分布地区分布地区特点特点界线界线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概念、区别概念、区别影响因素影响因素特点特点课堂总结课堂总结人口分布于人口合理容量世界人口分布我国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17B课堂练习1.读“制约中国环境人口容量资源木桶图”,则制约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是()A水资源 B耕地资源C矿产资源D土地资源BB课堂练习1.读“制约中国环境人口容量资源木桶图”,则制约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