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雷达测速系统概述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0920276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98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讲雷达测速系统概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3讲雷达测速系统概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讲雷达测速系统概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提 纲纲1 1 雷达测速的兴起雷达测速的兴起2 2 雷达测速的基本原理雷达测速的基本原理3 3 雷达测速波段雷达测速波段4 4 雷达测速与激光测速雷达测速与激光测速5 5 雷达测速的应用雷达测速的应用6 6 反雷达测速设备反雷达测速设备提 纲1 雷达测速的兴起12、雷达测速基本原理1 1)多普勒效应原理)多普勒效应原理 无线波由频率和振幅构成,它在进行过程中与物体碰撞后无线波由频率和振幅构成,它在进行过程中与物体碰撞后会被反射,反射回来的波,其频率和振幅随物体的移动状态而改变。会被反射,反射回来的波,其频率和振幅随物体的移动状态而改变。(1 1)当物体朝着无线波)当物体朝着无线波发射方向前进时,无线发射方向前进时,无线波被压缩,频率增大;波被压缩,频率增大;(2 2)当物体朝着远离)当物体朝着远离无线波发射方向行进时,无线波发射方向行进时,无线波频率减少。无线波频率减少。2、雷达测速基本原理1)多普勒效应原理 无线波由23、雷达测速波段1 1)XbandXband频道频道 频率:频率:10.525GHz10.525GHz,雷达形状为圆形,采用连续波发射,测速距,雷达形状为圆形,采用连续波发射,测速距离为离为150m150m4750 m4750 m,易受干扰,属于早期的测速仪器。其最高,易受干扰,属于早期的测速仪器。其最高速范围介于速范围介于200km/h300km/h200km/h300km/h。3、雷达测速波段1)Xband频道33、雷达测速波段2 2)KbandKband频道频道 频率:频率:24.15GHz24.15GHz,手持式或流动电子警察,使用范围广泛,手持式或流动电子警察,使用范围广泛,KbandKband流动式测速照相系统功率较弱,且不易被干扰。目前雷达流动式测速照相系统功率较弱,且不易被干扰。目前雷达侦测器的侦测距离非常短,测速照相系统可加装闪光灯便于夜侦测器的侦测距离非常短,测速照相系统可加装闪光灯便于夜晚执行工作。其最高速范围介于晚执行工作。其最高速范围介于200km/h320 km/h200km/h320 km/h。3、雷达测速波段2)Kband频道43、雷达测速波段3 3)Ka bandKa band频道频道 频率:频率:33.1GHz33.1GHz,与,与KbandKband测速雷达测速雷达相似,由于其微波频率更高,测速相似,由于其微波频率更高,测速范围较为集中,所以更加不宜被干范围较为集中,所以更加不宜被干扰。现在国内用的这类雷达主要是扰。现在国内用的这类雷达主要是安徽铜陵生产的采用连续波发射的安徽铜陵生产的采用连续波发射的测速雷达。测速雷达。3、雷达测速波段3)Ka band频道54、雷达测速与激光测速1 1)激光测速仪)激光测速仪 (了解)(了解)激光测速仪采用激光测距原理。激光测距是通过对被测物激光测速仪采用激光测距原理。激光测距是通过对被测物体发射激光光束,并接收该激光光束的反射波,记录该时间差,体发射激光光束,并接收该激光光束的反射波,记录该时间差,来确定被测物体与测试点的距离。激光测速是对被测物体进行来确定被测物体与测试点的距离。激光测速是对被测物体进行两次有特定时间间隔的激光测距,取两次有特定时间间隔的激光测距,取 得在该一时段内被测物体的移动距离,得在该一时段内被测物体的移动距离,从而得到被测物体的移动速度。从而得到被测物体的移动速度。4、雷达测速与激光测速1)激光测速仪(了解)64、雷达测速与激光测速2 2)激光测速仪的特点)激光测速仪的特点 (了解)(了解)(1 1)测速有效距离远,可测)测速有效距离远,可测1000M1000M外;外;(2 2)测速精度高,误差)测速精度高,误差11公里;公里;(3 3)一般交警都把仪器放在巡逻车上,停车静)一般交警都把仪器放在巡逻车上,停车静止使用。止使用。(4 4)使用一类安全激光,对人眼睛安全。)使用一类安全激光,对人眼睛安全。(5 5)激光测速仪的取证能力远远大于雷达测速)激光测速仪的取证能力远远大于雷达测速仪,因而受到全世界广泛的认可和推广。仪,因而受到全世界广泛的认可和推广。(6 6)激光测速仪的耗电量比较低,两节五号电)激光测速仪的耗电量比较低,两节五号电池可以连续使用池可以连续使用2020小时。小时。(7 7)价格昂贵,一万美元左右。)价格昂贵,一万美元左右。4、雷达测速与激光测速2)激光测速仪的特点(了解)74、雷达测速与激光测速3 3)雷达测速仪)雷达测速仪基本原理:把雷达波发射到一个基本原理:把雷达波发射到一个移动的物体上,根据反射回来的移动的物体上,根据反射回来的与目标速度成比例的雷达信号,与目标速度成比例的雷达信号,由测速仪内部的线圈将该信号进由测速仪内部的线圈将该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一个频率变化,通行处理,得到一个频率变化,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处理后,得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处理后,得到目标的速度。到目标的速度。4、雷达测速与激光测速3)雷达测速仪基本原理:把雷达波发射到84、雷达测速与激光测速4 4)雷达测速仪的特点)雷达测速仪的特点(1)(1)易于捕捉目标,无须精确瞄准;易于捕捉目标,无须精确瞄准;(2)(2)在运动中实现检测车速,是在运动中实现检测车速,是“流动电子警察流动电子警察”;(3)(3)固定测速误差为固定测速误差为1 km/h1 km/h,运动时测误差为,运动时测误差为2 km/h2 km/h。(4)(4)有效测速距离相对于激光测速近有效测速距离相对于激光测速近,最远测速距离为最远测速距离为800m(800m(针针对大车对大车)。(5)(5)雷达测速仪技术成熟,价格适中。雷达测速仪技术成熟,价格适中。(6)(6)雷达测速仪发射波束的张角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指标。张雷达测速仪发射波束的张角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指标。张角越大,测速准确率越易受影响;反之,则影响较小。角越大,测速准确率越易受影响;反之,则影响较小。4、雷达测速与激光测速4)雷达测速仪的特点(1)易于捕捉95、雷达测速的应用1 1)区间测速电子警察系统(电子眼)区间测速电子警察系统(电子眼)(1 1)组成)组成 雷达测试仪、摄像机、红外灯雷达测试仪、摄像机、红外灯合作,对超速车辆进行抓拍。合作,对超速车辆进行抓拍。(2 2)安装方式:背向就是雷达)安装方式:背向就是雷达波和摄像机方向和汽车行进方向波和摄像机方向和汽车行进方向一致,车辆超速时摄像机拍摄车一致,车辆超速时摄像机拍摄车辆的后车牌。正向就是雷达波和辆的后车牌。正向就是雷达波和摄像机方向和汽车行进方向相反,摄像机方向和汽车行进方向相反,车辆超速时摄像机拍摄车辆的前车辆超速时摄像机拍摄车辆的前车牌。车牌。5、雷达测速的应用1)区间测速电子警察系统(电子眼)(1)组106、反雷达测速设备1 1)普通雷达探测器)普通雷达探测器 (1 1)探测雷达各波段,以便提醒车主注意车速。)探测雷达各波段,以便提醒车主注意车速。(2 2)雷达探测器属于合法产品,成本)雷达探测器属于合法产品,成本80080050005000左右。左右。(3 3)低端探测器只能检测一个频段、感应距离大概)低端探测器只能检测一个频段、感应距离大概200200左右;左右;高端探测器可检测多个频段,感应距离大概高端探测器可检测多个频段,感应距离大概1 1公里左右。公里左右。6、反雷达测速设备1)普通雷达探测器116、反雷达测速设备2 2)电子狗)电子狗 (1 1)接收无线信号后,发出警告。)接收无线信号后,发出警告。(2 2)属于非法产品。)属于非法产品。(3 3)价格便宜,)价格便宜,250250500500元。元。原理:生产电子狗的厂家,在有电子眼的地方,偷藏了一个无原理:生产电子狗的厂家,在有电子眼的地方,偷藏了一个无线电发射器,它针对所在路线的特点,发射含有信息代码的无线电发射器,它针对所在路线的特点,发射含有信息代码的无线电信号线电信号,汽车开近此地,接收器收到发射器的无线电信号,解汽车开近此地,接收器收到发射器的无线电信号,解码出报警类型,发声芯片发出语音报警,如此段限速,此段单码出报警类型,发声芯片发出语音报警,如此段限速,此段单向,此路口有电子眼等。向,此路口有电子眼等。6、反雷达测速设备2)电子狗126、反雷达测速设备3 3)GPSGPS雷达探测器雷达探测器 工作原理:通过在地图上增加监测点地标结合工作原理:通过在地图上增加监测点地标结合GPSGPS本身的即时定本身的即时定位功能来即使报警。位功能来即使报警。特点:(特点:(1 1)能做测速雷达警报,也可以做红绿灯电子眼警告;)能做测速雷达警报,也可以做红绿灯电子眼警告;(2 2)交管系统增加一处电子眼,)交管系统增加一处电子眼,只需更新地图,成本低、响应快只需更新地图,成本低、响应快 (3 3)可判别电子眼方向,减少误报;)可判别电子眼方向,减少误报;(4 4)可设定报警提前量,或车并未)可设定报警提前量,或车并未超速时,可不予报警。超速时,可不予报警。6、反雷达测速设备3)GPS雷达探测器13精品课件精品课件!精品课件!14精品课件精品课件!精品课件!15讨论 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已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已于于20092009年年4 4月月1 1日正式实施,其中新规定明确要求固定电日正式实施,其中新规定明确要求固定电子眼设置地点要对社会公布。子眼设置地点要对社会公布。请分析其利弊?请分析其利弊?讨论 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