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离子癌症治疗方案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0919940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离子癌症治疗方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重离子癌症治疗方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重离子癌症治疗方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重离子医学中心项目建议书2012年1月中国重离子医学中心项目建议书2012年1月1目录目录o项目名称、内容和目的o项目必要性o项目示意图o重离子束治癌的特点与优势o重离子与质子治疗的对比分析o项目建设成本及运营分析o未来发展预测o项目推进团队目录项目名称、内容和目的2中国重离子医学中心项目中国重离子医学中心项目o项目:n建设一个中国肿瘤特种医疗研究中心-中国重离子医学中心。o内容:n从日本引入一套重离子设备、配套系统,建设中国最好、国际一流的癌症专科医疗研发中心。o目的:n解决最关注的医疗民生问题,提供最优医疗、教育服务,提供特种研发设施,提升人民健康品质,提高国家癌症治疗水平。中国重离子医学中心项目项目:3项目必要性项目必要性o必要性:n癌症已是我国第一死因,人类最为致命的第一“杀手”。每年发病人数约260万,死亡180万。n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开发重大疾病防治技术,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已列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n世界难题,常规治疗方法疗效不佳。n重离子束治癌是21世纪最理想的放疗方法。项目必要性必要性:4重离子癌症治疗中心重离子癌症治疗中心重离子癌症治疗中心5重离子束治癌的特点与优势(一)重离子束治癌的特点与优势(一)o重离子束在人体中的剂量损失集中于射程末端,在深度剂量分布曲线上形成一个尖锐的Bragg峰,其半高宽(半极大值处的全宽度)只有毫米量级。通过调节入射离子的能量和方向,可使Bragg峰准确地落在肿瘤靶区,因而对健康组织的不利影响很小;o在物理方面,重离子束在通过介质时,速度会逐渐降低而损失其能量并形成明显的电离吸收峰Bragg,峰的深浅及宽度均可通过特殊装置调节以适应大小形状不同的病灶,重离子在体内到达的位置也便于观察确定;o在重离子Bragg峰区(肿瘤靶区)具有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RBE);重离子束治癌的特点与优势(一)重离子束在人体中的剂量损失集中6重离子束治癌的特点与优势(二)重离子束治癌的特点与优势(二)o细胞的致死效应几乎不受细胞周期的影响;o对常规射线不敏感的乏氧癌细胞也有很强的杀伤作用(ORE);o亚致死损伤修复小,导致癌细胞DNA发生双键断裂的几率很高,造成的损伤几乎不能修复,因而重离子的治疗效果最佳;重离子束治癌的特点与优势(二)细胞的致死效应几乎不受细胞周期7重离子束治癌的特点与优势(三)重离子束治癌的特点与优势(三)o重离子束侧向散射小,能量沉积的范围精确,而且剂量边缘清晰,有利于毫米量级的精确治疗;o通过调节入射离子能量和偏转磁铁导向束流,可实现束流三维扫描的适形和调强治疗;o应用PET(正电子断层扫描)相机监测碳离子贯穿组织期间发生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发射体核素的正电子湮灭辐射,可在线监控照射束流的动态,包括重离子在体内的射程和照射剂量;o重离子治疗的疗程短,病人无痛苦,几乎没有任何毒副作用。重离子束治癌的特点与优势(三)重离子束侧向散射小,能量沉积的8重粒子线肿瘤治疗的适应症重粒子线肿瘤治疗的适应症o重粒子放射治疗对于头颈部(包括眼部)、颅底、肺、肝脏、前列腺、骨、软组织等部位的肿瘤,直肠癌术后骨盆内复发等疗效显著。对于一般放疗效果不佳的腺癌类,肉瘤类肿瘤疗效明显。重粒子线肿瘤治疗的适应症重粒子放射治疗对于头颈部(包括眼部)9重粒子线癌症治疗的历史和数据统计重粒子线癌症治疗的历史和数据统计o日本自1994年以来已利用重粒子放射线治疗了5000名以上的肿瘤患者。o每个病例从治疗方案到疗效随访都制定了详细周密的计划,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重粒子线癌症治疗的历史和数据统计日本自1994年以来已利用重10与质子治疗的对比分析与质子治疗的对比分析o质子与重离子的共性n物理剂量深度分布比X射线、射线、中子好,在射程末端有一个Bragg峰(能量沉积集中区),因此,可以利用重离子能量损失集中于射程末端的特性,在肿瘤治疗时,可以通过调节它们的能量使离子停止在肿瘤的指定部位,达到对肿瘤的最大杀伤效应,而在肿瘤前面离子穿过的正常组织,受到的损伤较小。与质子治疗的对比分析质子与重离子的共性11重离子技术独特的优势(一)重离子技术独特的优势(一)o在靶区相对生物效应高、氧增比低,比质子、光子好;o射程岐离与横向散射小,比质子好;o 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照相术(PET)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这是高能重离子独有的特点;o 由于重离子的带电性决定了它们可以采用磁扫描技术导引束流对肿瘤实行精确“适形治疗”;o 亚致死损伤修复小;o 治疗次数少,副作用小,适用儿童和孕妇特殊人群重离子技术独特的优势(一)在靶区相对生物效应高、氧增比低,比12重离子技术独特的优势(二)重离子技术独特的优势(二)o辐射敏感性不依赖细胞周期时相。在生物效应方面,重离子治疗时其相对生物效应(RBE)高,对肿瘤乏氧细胞的杀伤力比低LET射线大,对细胞生长周期依赖较小。o在物理方面,重离子束在通过介质时,速度会逐渐降低而损失其能量并形成明显的电离吸收峰(Bragg),峰的深浅及宽度均可通过特殊装置调节以适应大小形状不同的病灶,重离子在体内到达的位置也便于观察确定。o质子治疗是基本物理剂量来进行治疗规划,而重离子治疗是基本生物剂量来进行治疗规划,两者的基点完全不同。o重离子治疗无活化污染,质子治疗会产生活化污染。重离子技术独特的优势(二)辐射敏感性不依赖细胞周期时相。在生13引进日本设备和技术的依据(先进性、成熟性和引进日本设备和技术的依据(先进性、成熟性和可行性)可行性)o上世纪年代以来,美国、日本、德国在重离子治癌临床试验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日、德两国还建造了治癌专用的重离子加速器装置。o日本从1993年起在全世界率先利用重离子装置开展临床实验验证,目前为止有5000以上的成功病例。o2003年获日本厚生劳动省“先进医疗”认证。o目前日本已经实现设备的小型化,技术已经成熟,进入普及化阶段,日本政府计划在5年内建造10台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并规划在全国建造5060台重离子束治疗专用装置。o目前日本独家具备5000多例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案,有效利用日本的成熟治疗经验和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质量。引进日本设备和技术的依据(先进性、成熟性和可行性)上世纪14项目建设成本项目建设成本o设备成本:人民币8亿o其他成本:人民2亿o总计:人民币10亿项目建设成本设备成本:人民币8亿15方案每人治疗次数人次/天(4个治疗头)每年工作天数每年治疗人数144*202004000284*202002000治疗中心运营预测治疗中心运营预测方案每人治疗次数人次/天(4个治疗头)每年工作天数每年治疗人16治疗中心收入及成本预测治疗中心收入及成本预测o收入2000*20万,每年人民币4亿o成本预计人民币2亿o毛利人民币2亿治疗中心收入及成本预测收入2000*20万,每年人民币4亿17未来发展预测未来发展预测o引进日本技术,3年内建设重离子癌症治疗示范项目o项目推广n未来10年发展10家治疗中心,年销售收入40亿n未来10年生产10套重离子设备国产化,形成每年3-5套生产能力,国产化率60%-80%,每套设备价格降低到进口设备的60%。形成重离子产业链。设备销售20亿(4套)n设备维修年收入4亿n重离子治疗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包括前期诊断,后期康复等。o远期规划,在第二个十年中,建设40-50家重离子癌症治疗中心未来发展预测引进日本技术,3年内建设重离子癌症治疗示范项目18项目推进团队项目推进团队o核心团队n侯亚非-总体管理n孙学智-首席科学家n王军庆-设备管理o组织顾问委员会,包括日本及国内专家o合作方式(清华天地与医药国际)项目推进团队核心团队19孙学智博士简介(一)孙学智博士简介(一)o学历n日本国立名古屋大学医学部 医学博士 o主要工作经历n在日本学习工作19年,在日本国家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工作12年,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n曾任日本国立德岛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 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 博士生导师 o研究领域n1、放射卫生学n2、辐射的生物影响n3、肿瘤放疗先进技术研究n4、分子影像学研究n5、事故应急和救治n6、环境监测评价n7、放射源安全 孙学智博士简介(一)学历20孙学智博士简介(二)孙学智博士简介(二)o主要获奖n1995日本中日新聞主办论文大奖赛一等奖n1996日本徳島新聞主办论文大奖赛一等奖n1997 日本NHK&日本国際交流基金主办论文大奖赛一等奖n1998 日本先天异常学会 学术奖励赏n2002 日本放射线影响学会 学术奖励赏n2003日本世代継承活学社(株)主办立志立言论文优胜奖n2004 美国“500 Distinguished Scholars award”n2005 日本放射线影响学会 寺岛学术论文赏n2006 英国“The Cambridge Blue Book Man of the Year award”n等荣誉30多项o论文专著n论文 近60篇 n著书 3部n The Human Body(日本)n New Research on Neurogenesis(美国)n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eroderma pigmentosum(英国)孙学智博士简介(二)主要获奖21重离子癌症治疗方案课件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