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行为主体知识整合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0918661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13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生活》行为主体知识整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政治生活》行为主体知识整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政治生活》行为主体知识整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生活行为主体知识整合政治生活行为主体知识整合政治生活行为主体知识整合1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主体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主体:公民公民(人民人民)(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政府政府(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政协政协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主权国家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国际组织(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主体:公民(人民)(第一单元)(第三单2u材料中涉及的有关公民的常见称谓:u公民、网民、群众、老百姓、居民、村民、专家、张三、李四,等。一、公民主体材料中涉及的有关公民的常见称谓:一、公民主体31.1.人民的地位: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人民的地位: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国家的主人。主,是国家的主人。2.2.人民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真实性的特点。人民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真实性的特点。3.3.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成了新型的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4.4.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自由;自由;监督权。监督权。5.5.公民的政治义务:公民的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6.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7.7.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四个途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四个途径:民主选举;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决策;民民主管理;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监督。8.8.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四种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四种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专家咨询制度;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社会听证制度。u公民(人民)主体知识整合公民(人民)主体知识整合1.人民的地位: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49.9.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四大渠道: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四大渠道:信访制度;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制度;舆论监督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等。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等。10.10.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公民应遵守宪法和法律,做到有序地参与政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公民应遵守宪法和法律,做到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治生活。11.11.公民享有的四项民主权利:公民享有的四项民主权利:知情权;知情权;参与权;参与权;表达权;表达权;监监督权。督权。12.12.人民与政府的关系: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我国政府是为人民人民与政府的关系: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服务的政府,政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13.13.人民与人大代表的关系: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人民与人大代表的关系: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受人民监督。14.14.人民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始人民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出发点和落脚点。15.15.人民当家作主的四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人民当家作主的四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度。u公民(人民)主体知识整合公民(人民)主体知识整合9.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四大渠道: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5(1 1)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的广)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与真实性的体现;泛性与真实性的体现;(2 2)因为公民依法享有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自由权;)因为公民依法享有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自由权;监督权);监督权);(3 3)因为公民要依法履行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因为公民要依法履行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兵组织);(4 4)公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公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公民为什么做某事?公民为什么做某事?答题要点答题要点(1)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的广泛6公民怎样做某事?公民怎样做某事?(1 1)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2 2)因为公民的政治参与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因为公民的政治参与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3 3)公民应遵守宪法和法律,做到有序的政治参与。)公民应遵守宪法和法律,做到有序的政治参与。答题要点答题要点公民怎样做某事?答题要点7u材料中涉及的有关政府的常见称谓:u国务院、地方各级政府(省、市、县、乡政府)、政府领导人(总理、省长、县长、乡长)、政府机构(部、局、发改委)、政府工作人员,等。二、政府主体材料中涉及的有关政府的常见称谓:二、政府主体8u政府主体知政府主体知识整合整合1.1.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行政机关,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2.2.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3.3.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要求: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4.4.政府的职能:政府的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职能。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5.5.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要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要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6.6.依法行政: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依法行政: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政府主体知识整合1.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97.7.政府决策:政府要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政府决策:政府要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和依法决策。8.8.政府受监督: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行使权力时必政府受监督: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行使权力时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监督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须接受人民的监督。监督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9.9.政务公开:实行政务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政务公开:实行政务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10.10.政府权威: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树政府权威: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树立起政府的权威。立起政府的权威。u政府主体知政府主体知识整合整合7.政府决策:政府要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101.1.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国家性质决定的;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决定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决定的。是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是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是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是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有利于树立政府权威。有利于树立政府权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2.2.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要积极履行政府职能(指出履行何种职能)。要积极履行政府职能(指出履行何种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求真务实。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求真务实。要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要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答题要点答题要点1.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答题要点113.3.政府如何正确履行自身职能?政府如何正确履行自身职能?政府要明确自己的职能,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政府要明确自己的职能,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真正管好。政府要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政府要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提高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政府应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办事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政府应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多种途径。法,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多种途径。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搞好自身建设,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搞好自身建设,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平。政府要自觉接受监督,推进政务公开。政府要自觉接受监督,推进政务公开。答题要点答题要点3.政府如何正确履行自身职能?答题要点12u材料中涉及的有关人大的常见称谓:u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地方人大(省、市、县、乡级)、地方人大常委会(省、市、县级);届人大次会议(如:12届人大5次会议),等。三、人民代表大会主体材料中涉及的有关人大的常见称谓:三、人民代表大会主体13u人民代表大会主体知识整合人民代表大会主体知识整合1.1.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2.2.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的闭会期间,代行全国人大部分职权;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人大的闭会期间,代行全国人大部分职权;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地方人大闭会期间,代行地方人大部分职权。会在地方人大闭会期间,代行地方人大部分职权。3.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4.4.立法权:制定、废除、修改、解释法律的权力。立法权:制定、废除、修改、解释法律的权力。5.5.决定权:决定国家、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决定权:决定国家、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6.6.任免权: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免权: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任命、罢免的权力。7.7.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一府两院”工作的工作的权力。权力。8.8.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坚持民主集中制(三个表现)。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坚持民主集中制(三个表现)。9.9.人大立法的方式: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人大立法的方式: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人民代表大会主体知识整合1.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14u材料中涉及的有关人大代表的称谓:u人大代表、人民代表、人大代表张某,等。四、人大代表主体材料中涉及的有关人大代表的称谓:四、人大代表主体15u人大代表主体知识整合人大代表主体知识整合1.1.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2.2.产生和任期:民主选举产生(县以上人大代表间接产生和任期:民主选举产生(县以上人大代表间接选举产生,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选举产生,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各级代表均任期各级代表均任期5 5年。年。3.3.职权(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职权(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4.4.责任(义务):责任(义务):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在在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主体知识整合1.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16u材料中涉及的有关党的常见称谓:u中共中央、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委(如:省委、市委)、党支部、中宣部、中纪委;总书记、委书记(如:省委书记、市委书记)、某党支部书记、某党员干部;党的大(如:19大)、党的届中全会(如:19届一中全会),等。五、中国共产党主体材料中涉及的有关党的常见称谓:五、中国共产党主体171.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2.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3.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4.4.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方面内容)。系(三方面内容)。5.5.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6.6.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7.7.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8.8.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9.9.坚持党领导的重要性:坚持党领导的重要性: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u中国共产党主体知识整合中国共产党主体知识整合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18党做某事?(为什么?怎么做?)党做某事?(为什么?怎么做?)(1 1)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2 2)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 3)党的地位(领导核心、执政党)党的地位(领导核心、执政党)(4 4)党的作用(三个才能)党的作用(三个才能)(5 5)党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党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6 6)党工作出发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工作出发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7 7)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8 8)党的领导方式(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党的领导方式(政治、思想、组织领导)(9 9)党执政方式(科学、民主、依法执政)党执政方式(科学、民主、依法执政)(1010)党的建设(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建设(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111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212)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答题要点答题要点党做某事?(为什么?怎么做?)答题要点19u材料中涉及的有关民主党派的常见称谓:u各民主党派、各民主党派中央、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六、民主党派主体材料中涉及的有关民主党派的常见称谓:六、民主党派主体201.1.性质: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性质: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2.2.与共产党的关系: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与共产党的关系: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3.3.地位:参政党。地位:参政党。4.4.参政的基本点:参政的基本点:参加国家政权;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协商;方针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方针、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即:一参加三参与)政策、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即:一参加三参与)u民主党派知识整合民主党派知识整合1.性质: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21u材料中涉及的有关政协的常见称谓:u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政协、政协届次会议;政协委员。七、人民政协主体材料中涉及的有关政协的常见称谓:七、人民政协主体221.1.性质:性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重要实现形式。2.2.主题:团结和民主。主题:团结和民主。3.3.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u人民政协主体知识整合人民政协主体知识整合1.性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中国共产23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议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议广泛征求各阶层、广泛征求各阶层、各党派的意见各党派的意见全国政协提出全国政协提出意见、建议意见、建议国务院拟定编制纲要草案国务院拟定编制纲要草案全国人大审议、批准全国人大审议、批准全国政协列席全国政协列席讨论、提意见讨论、提意见其他国家机关贯彻执行其他国家机关贯彻执行点拔:我国决定、贯彻大政方针的一般程序:点拔:我国决定、贯彻大政方针的一般程序:颁布实施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议广泛征求各阶层、各党派的意见全国政协提出意24u材料中涉及的有关主权国家的常见称谓:u中国、美国、俄罗斯、国际社会,等等。八、主权国家主体材料中涉及的有关主权国家的常见称谓:八、主权国家主体25u主权国家知识整合:主权国家知识整合:1.1.地位: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地位: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2.2.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3.3.主权的重要性: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主权的重要性: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4.4.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5.5.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争端。6.6.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7.7.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8.8.建立国际新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建立国际新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主权国家知识整合:1.地位: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国际关系的26u主权国家知识整合:主权国家知识整合:9.9.当今国际格局:世界向多极化深入发展。当今国际格局:世界向多极化深入发展。10.10.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11.1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同发展;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基本准则: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2.12.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什么走?为什么走?如何走?如何走?主权国家知识整合:9.当今国际格局:世界向多极化深入发展。27u常见的国际组织:u联合国、欧盟、东盟、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亚投行,等。九、国际组织主体常见的国际组织:九、国际组织主体28u国际组织知识整合:国际组织知识整合:1.1.国际组织的分类:国际组织的分类:政府间和非政府间;政府间和非政府间;世界性和区域性;世界性和区域性;一般性和专业性。一般性和专业性。2.2.国际组织的作用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3.3.联合国的性质:联合国的性质: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间的国际组织。4.联合国的宗旨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5.联合国的原则联合国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6.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国际组织知识整合:1.国际组织的分类:政府间和非政府间;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