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生活礼仪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0916626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4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生活礼仪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常用生活礼仪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常用生活礼仪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生活礼仪常用生活礼仪 生活中处处有礼仪。聚会、出行、生活中处处有礼仪。聚会、出行、应酬、餐饮,以及人生历程中的重要活应酬、餐饮,以及人生历程中的重要活动都是讲究礼节礼仪要求的活动。动都是讲究礼节礼仪要求的活动。5/17/20241常用生活礼仪 生活中处处有礼仪。聚会、出行、应一、出行礼仪一、出行礼仪1、走路、走路 走路,又叫步行。走路,又叫步行。对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讲,走路无一例外都是其活动的基本方式。吃穿住行用,既是物质生活的基本内容,也都有礼仪的相应要求。所谓文化也。自然的路,社会的路;有形的路,无形的路;空间的路,人生的路。其“道”一也。恪守规则和礼仪(上路子),才能一路走好。一路走好。5/17/20242一、出行礼仪1、走路8/3/20232(1)行走的规则)行走的规则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保持道路卫生保持道路卫生礼貌待人礼貌待人 常言道:常言道:“有理不在声高有理不在声高”。在行路中始终。在行路中始终保持理智而冷静的态度,就不至于造成不愉快。保持理智而冷静的态度,就不至于造成不愉快。问候、交谈不要妨碍交通问候、交谈不要妨碍交通问路要有礼貌问路要有礼貌 向人问路如果没有礼貌,不仅让人感到没有向人问路如果没有礼貌,不仅让人感到没有教养,而且自己很难得到有效的指引。教养,而且自己很难得到有效的指引。5/17/20243(1)行走的规则8/3/20233(2)上下楼梯和共同搭乘电梯)上下楼梯和共同搭乘电梯上下楼梯的礼仪上下楼梯的礼仪 上下楼梯要注意以下六点:上下楼梯均应靠右单行行走,不应多人上下楼梯均应靠右单行行走,不应多人并排行走。并排行走。为人带路上下楼梯时,应走在前面。为人带路上下楼梯时,应走在前面。上下楼梯时,不应进行交谈,以免有碍上下楼梯时,不应进行交谈,以免有碍他人通过。他人通过。5/17/20244(2)上下楼梯和共同搭乘电梯8/3/20234若是男性,与长者、异性一起下楼梯时,若是男性,与长者、异性一起下楼梯时,如果楼梯过陡,应主动行走在前,以防对如果楼梯过陡,应主动行走在前,以防对方有闪失。方有闪失。上下楼梯时既要多注意楼梯,又要注意上下楼梯时既要多注意楼梯,又要注意与身前身后人保持一定距离,以防碰撞。与身前身后人保持一定距离,以防碰撞。上下楼梯时,应注意姿势、速度。不管上下楼梯时,应注意姿势、速度。不管自己有多么急的事情,都不应推挤他人,自己有多么急的事情,都不应推挤他人,也不要快速奔跑。也不要快速奔跑。5/17/202458/3/20235进出电梯的的要求进出电梯的的要求:注意安全注意安全 当电梯关门时,不要扒门,不要强行挤入。在电梯人数超载时,不要非进去不可。5/17/20246进出电梯的的要求:8/3/20236注意出入顺序注意出入顺序与不相识的人同乘电梯,进入时要安先后顺序,与不相识的人同乘电梯,进入时要安先后顺序,出来时应由外而里依次而出,不能抢先进入。出来时应由外而里依次而出,不能抢先进入。与熟人同乘电梯,尤其是与尊长、女士、客人与熟人同乘电梯,尤其是与尊长、女士、客人同乘电梯时,应视电梯类别而定:同乘电梯时,应视电梯类别而定:进入有人管理的电梯应主动后进后出进入有人管理的电梯应主动后进后出进入无人管理的电梯时,则应当先进后出,先进入无人管理的电梯时,则应当先进后出,先进是为了控制电梯,后出也是为了控制电梯。进是为了控制电梯,后出也是为了控制电梯。5/17/20247注意出入顺序8/3/20237(3)出入公共房间)出入公共房间注意房门的开、关注意房门的开、关 出入房门时,要用手轻推、轻拉、轻关,不能用身体的其他部位代劳(如肘推、脚踢,臀拱、膝顶)。5/17/20248(3)出入公共房间8/3/20238注意面部朝向注意面部朝向 进门时,如果已有人在里面,应始终面朝对方,不能反身关门,背向对方。出门时,如果房间有人,应在到达房门注意顺序注意顺序 一般情况,应请长者、女士、来宾先进入房间;若率先走出房间,应主动替对方开门或关门。若出入房间时正巧他人与自己方向相反出入房间,应侧身礼让,具体做法是房间之人先出,房外之人后入。对方是老者、女士、来宾的话,可让他们先行。5/17/20249注意面部朝向8/3/20239()在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 在商厦、机场、车站、邮局、农贸市场、通衢大道等处行走,难免会碰上行人如织、摩肩继踵、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行走时,应关注以下几点;不要在此逗留过久不要在此逗留过久不要阻挡他人通过不要阻挡他人通过不要手舞足蹈不要手舞足蹈不要高声谈笑不要高声谈笑5/17/202410()在公共场所8/3/202310()排队()排队 在公共场合,每逢许多人需要同时作某件事情,而又需要区分先后次序时,排队通常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自觉排队自觉排队遵守顺序遵守顺序保持适当间隔保持适当间隔 在排队时,大家均应缓步而行,人与人之间最好保持.米左右的距离。5/17/202411()排队8/3/2023112、乘车、乘车 乘车也需要讲究礼仪规范,无论是乘坐轿车、公共汽车、还是乘坐火车、地铁等都应遵守一定的礼仪。乘船、乘飞机也有相应的礼仪要求。以下略讲乘坐轿车的礼仪乘坐轿车的礼仪。注意座次、举止、上下车顺序等方面。5/17/2024122、乘车8/3/202312()座次有别()座次有别由主人亲自驾驶轿车时,一般前排座为上,后由主人亲自驾驶轿车时,一般前排座为上,后排座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顺序为:副驾排座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顺序为: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乘坐主人驾驶的轿车时,最主要的是不能令前排乘坐主人驾驶的轿车时,最主要的是不能令前排座位空着。一定要有人坐在那里,以示相伴。座位空着。一定要有人坐在那里,以示相伴。由专职司机驾驶轿车时,通常仍讲究右尊左卑,由专职司机驾驶轿车时,通常仍讲究右尊左卑,但座次同时变化为后排为上,前排为下。尊卑位但座次同时变化为后排为上,前排为下。尊卑位次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副驾驶次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副驾驶座。座。5/17/202413()座次有别8/3/202313()举止中规()举止中规不要争抢座位不要争抢座位不要动作不雅不要动作不雅不要不讲卫生不要不讲卫生不要不顾安全不要不顾安全5/17/202414()举止中规8/3/202314()上下车顺序()上下车顺序 上下轿车的顺序也有礼可循,其基本要求是:倘若条件允许,须请尊长、女士、来宾先上倘若条件允许,须请尊长、女士、来宾先上车,后下车。车,后下车。具体而言,又可分为多种情况:主人亲自驾车主人亲自驾车 主人亲自驾驶轿车时,如有可能,应后上车,先下车,以便照顾客人上下车。分坐于前后排分坐于前后排 乘坐由专职司机驾驶的轿车时,坐于前排者,大都应后上车,先下车,以便照顾坐于后排者。5/17/202415()上下车顺序8/3/202315同坐于后一排同坐于后一排 若车停于闹市,左侧车门不宜开启,则于右门上车时,应当里座先上,外座后上。下车时则应外座先下,里座后下。以方便易行为宜。折叠座位的轿车折叠座位的轿车 为了上下车方便,坐在折叠座位上的人,应当最后上车,最先下车。5/17/202416同坐于后一排8/3/202316乘坐三排九座车乘坐三排九座车 坐三排九座车时,一般应是低位者先上车,后下车。高位者后上车,先下车。乘坐多排座轿车乘坐多排座轿车 乘坐多排座轿车时,通常应以距离车门的远近为序。上车时,距车门最远者先上,其他人随后由远而近依次而上。下车时,距车门最近者先下,其他人随后由近而远依次而下。5/17/202417乘坐三排九座车8/3/202317二、聚会礼仪二、聚会礼仪 聚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一聚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一定的目的,或为了从事某种活动,聚集会定的目的,或为了从事某种活动,聚集会合在同一个地点而进行的集体活动。合在同一个地点而进行的集体活动。人们社交中的聚会,有多种具体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有拜会、集会、晚会、舞拜会、集会、晚会、舞会会等。这里选择讲拜会。这里选择讲拜会。5/17/202418二、聚会礼仪 聚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一 拜会又称拜见或拜访,一般是指前往拜会又称拜见或拜访,一般是指前往他人的工作地点或私人住所,会晤对方,他人的工作地点或私人住所,会晤对方,探望对方,或是进行其他方面的接触。探望对方,或是进行其他方面的接触。1、预约、预约 拜会礼仪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有约在先,具体而言,预约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5/17/202419 拜会又称拜见或拜访,一般是指前往他人的工作(1)掌握约定时间)掌握约定时间(2)了解约定人数)了解约定人数(3)守时守约)守时守约5/17/202420(1)掌握约定时间8/3/2023202、作客、作客(1)不做冒失之客(客听主安排)不做冒失之客(客听主安排)(2)不做邋遢之客)不做邋遢之客(3)不做粗俗之客)不做粗俗之客(4)不做难辞之客)不做难辞之客(5)不做失礼之客)不做失礼之客5/17/2024212、作客8/3/2023213、待客、待客 待客之道的核心,在于主随客便,待客以礼主随客便,待客以礼。这一指导思想主要落实在以下四个方面:(1)细心安排)细心安排环境卫生环境卫生待客用品待客用品膳食住宿膳食住宿交通工具交通工具5/17/2024223、待客8/3/202322(2)热烈欢迎)热烈欢迎迎候迎候致意致意让座让座5/17/202423(2)热烈欢迎8/3/202323(3)热情相待)热情相待一心一意一心一意兴趣盎然兴趣盎然 主人需要为宾主的交谈引起话题,寻找话题,莫使大家无话可说。在客人讲话时,主人还需洗耳恭听。主次分明主次分明 即把来宾视为主人活动的中心。5/17/202424(3)热情相待8/3/202324(4)送别致意)送别致意 告辞的要求,应由来客首先提出,届时主人应认真加以挽留,倘若客人执意要走,主人方可起身送行。与客人告别时,要与之握手,并道以再见。在一般情况下,当客人离去时,应向其挥手致意,当对方离开之后,主人方可离开。5/17/202425(4)送别致意8/3/202325三、餐饮礼仪三、餐饮礼仪 餐饮礼仪,主要指人们以食物、饮料餐饮礼仪,主要指人们以食物、饮料款待他人时,与人们在被邀请参加宴请活款待他人时,与人们在被邀请参加宴请活动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动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餐饮礼仪包括中餐、西餐、饮酒中餐、西餐、饮酒等方面的要求。以下主要学习中餐的礼仪。以下主要学习中餐的礼仪。5/17/202426三、餐饮礼仪 餐饮礼仪,主要指人们以食物、饮1、筹备宴会、筹备宴会(1)时间安排)时间安排(2)地点安排)地点安排(3)发出通知)发出通知(4)事先关照邻居)事先关照邻居(5)设置衣帽间)设置衣帽间5/17/2024271、筹备宴会8/3/2023272、餐桌安排、餐桌安排(1)场地和桌次桌距)场地和桌次桌距(2)桌面的布置)桌面的布置餐桌款式要流行桌面布置的色调要讲究桌面上的用具要注意5/17/2024282、餐桌安排8/3/2023283、安排位次、安排位次(1)基本方法)基本方法主人大都应当面对正门而坐,并在主桌就坐。主人大都应当面对正门而坐,并在主桌就坐。举行多桌宴请时,个桌之上均应有一味主桌主举行多桌宴请时,个桌之上均应有一味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人的代表在座。各桌之上位次的尊卑,应根据其距离该桌主人各桌之上位次的尊卑,应根据其距离该桌主人的远近而定,以近为上,以远为下。的远近而定,以近为上,以远为下。各着之上距离该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讲究以右各着之上距离该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讲究以右为尊,即以该桌主人面向为准,其右为尊,其左为尊,即以该桌主人面向为准,其右为尊,其左为卑。为卑。5/17/2024293、安排位次8/3/202329(2)具体情况)具体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每桌只有一个主位的排列方法。第一种情况,是每桌只有一个主位的排列方法。其特点,即每桌只有一个主人,主宾在其右首就其特点,即每桌只有一个主人,主宾在其右首就座,每桌只有一个谈话中心。座,每桌只有一个谈话中心。第二种情况,是每桌两个主位的排列方法。其第二种情况,是每桌两个主位的排列方法。其特点是主人夫妇就坐于同一桌,以男主人为第一特点是主人夫妇就坐于同一桌,以男主人为第一主人,以女主人为第二主人,主宾和主宾夫人分主人,以女主人为第二主人,主宾和主宾夫人分别在男女主人右侧就座,每桌从而客观上形成了别在男女主人右侧就座,每桌从而客观上形成了两个谈话中心。两个谈话中心。5/17/202430(2)具体情况8/3/202330有时,倘若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有时,倘若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尊重,可安排其在主人位次上就座,而请尊重,可安排其在主人位次上就座,而请主人坐在主宾的位次上。主人坐在主宾的位次上。若是单位出席人员中有高于主人者,可若是单位出席人员中有高于主人者,可请其居于主位而坐,而请实际上的主人坐请其居于主位而坐,而请实际上的主人坐在其左侧。在其左侧。当然,以上两种特殊情况亦可遵守常规,当然,以上两种特殊情况亦可遵守常规,不作变动。不作变动。5/17/202431有时,倘若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尊重,可安排其在主人位次4、使用餐具、使用餐具 中餐餐具中餐餐具,即用中餐时所使用的工具。即用中餐时所使用的工具。在一般情况下,它又分为主餐具与辅餐具两类。(1)主餐具)主餐具 中餐的主餐具,是指进餐时主要使用中餐的主餐具,是指进餐时主要使用的必不可少的餐具。通常,用中餐时要使的必不可少的餐具。通常,用中餐时要使用的主餐具有筷、碗、盘等。用的主餐具有筷、碗、盘等。5/17/2024324、使用餐具8/3/202332筷筷 筷,又叫筷子。它是用中餐时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餐具。筷子的主要功能,是用餐时以之夹取食物或菜肴。使用筷子取菜、用餐时,需要注意下列问题:5/17/202433筷8/3/202333不不“品尝品尝”筷子筷子 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都不要去添它。在取菜前切不可这样做,长时间把筷子含在嘴里也不合适。不不“跨放跨放”筷子筷子 当暂时不用筷子时,可将它放在筷子座,或支放在自己所用的碗、碟边缘上。不要把它直接放在餐桌上,更不要把它横放在碗、盘,尤其是公用的碗盘上。掉到地上的筷子不要再用。5/17/202434不“品尝”筷子8/3/202334不不“插放插放”筷子筷子 不用筷子时,将其“立正”插放在食物、菜肴之上尤为不可。根据民俗,只有祭祀先祖时才可以这么做。另外,也不要把筷子当叉子,去叉取食物。不不“舞动舞动”筷子筷子 与人交谈时,应暂时放下筷子。切不可以其敲击碗、盘,指点对方,或是拿着它停在半空中,好象迫不及待地要去夹菜。不不“滥用滥用”筷子筷子 不要以筷子代劳他事,比如剔牙,挠痒,梳头,或是夹取菜肴、食物之外的东西。5/17/2024358/3/202335匙匙 匙,又叫勺子。在用中餐时,它的主要作用是舀取菜肴、食物,尤其是流质的羹、汤。有时以筷子取食时,亦可以勺子加以辅助。5/17/2024368/3/202336碗碗 碗,在中餐里,主要是盛放主食、羹汤之用的。在正式场合用餐时,用碗的注意事项有:不要端起碗来进食,尤其不要双手端起碗来进食。不要端起碗来进食,尤其不要双手端起碗来进食。食用碗内盛放的食物时,应以筷、匙加以辅助,切勿直食用碗内盛放的食物时,应以筷、匙加以辅助,切勿直接下手取用,或不用任何餐具以嘴吸食。接下手取用,或不用任何餐具以嘴吸食。碗内若有食物残余,不可将其直接倒入口中,也不能用碗内若有食物残余,不可将其直接倒入口中,也不能用舌头伸进去乱添。舌头伸进去乱添。暂时不用的碗内不宜乱扔东西。暂时不用的碗内不宜乱扔东西。不能把碗倒扣过来放在桌之上。不能把碗倒扣过来放在桌之上。5/17/202437碗8/3/202337盘盘 盘,又叫盘子。稍小一些的盘子,则被称盘,又叫盘子。稍小一些的盘子,则被称作碟子。作碟子。盘子在中餐中主要用以盛放食物,其使用方面的讲究与碗略同。盘子在餐桌上一般应保持原位,不被搬动,而且不宜多个摞放在一起。需要着重加以介绍的,是一种用途较为特殊的被称为食碟的盘子。食碟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暂时盛放从公用的菜盘里取来享用的享用的菜肴的。使用食碟时,要注意的问题有:使用食碟时,要注意的问题有:5/17/202438盘8/3/202338不要一次取放的菜肴过多,看起来既繁不要一次取放的菜肴过多,看起来既繁乱不堪,又有欲壑难填之嫌。乱不堪,又有欲壑难填之嫌。不要将多种菜肴放在一起,弄不好他们不要将多种菜肴放在一起,弄不好他们会彼此会彼此“相克相克”,相互,相互“窜味窜味”,不好看,不好看,也不好吃。也不好吃。不宜入口的残渣、骨、刺不要吐在地上、不宜入口的残渣、骨、刺不要吐在地上、桌上,而应将其轻轻放在食碟前端,必要桌上,而应将其轻轻放在食碟前端,必要时由服务人员取走换新。时由服务人员取走换新。5/17/202439不要一次取放的菜肴过多,看起来既繁乱不堪,又有欲壑难填之嫌(2)辅餐具)辅餐具 中餐的辅餐具,指的是进餐时可有可无、时有时无的餐具。他们主要在用餐时发挥辅助作用。最常见的中餐辅餐具有:水杯、湿巾、水盂、牙签等等。水杯水杯 中餐中所用的水杯,主要供盛放清水,汽水,果汁,可乐等软饮料时使用。需要注意的,一是不要以之去盛酒,二是不要倒扣水杯。湿巾湿巾 在中餐用餐前,比较讲究的话,会为每位用餐者上一块湿毛巾。它只能用来擦手,绝对不可以擦脸,擦嘴,擦汗。擦手之后,应将其放回盘中,由侍者取回。5/17/202440(2)辅餐具8/3/202340水盂水盂 有时,品尝中餐者需要手持食物进食。此刻,往往会在餐桌上摆上一个水盂。也就是乘放清水的水盆。它里面的水并不能喝,而只能用来洗手。牙签牙签 牙签,主要用来剔牙用。用中餐时,尽量不要当众剔牙。非剔不行时,应以另一只手掩住口部,切勿大张“血盆大口”。剔出来的东西,切勿当众观赏或再次入口,也不要随手乱弹,随口乱吐。剔牙之后,不要长时间叼着牙签没完没了。取用食物时,不要以牙签扎取。5/17/2024418/3/202341四、人情礼仪四、人情礼仪 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这些人生历程中重要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又是我们民族传统中最讲究礼节礼仪要求的活动。人性的美好,人情的温暖,家庭的幸福,人际的友爱,集体的团结等等在这些礼仪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也会造成是非、恩怨,甚至反目成仇。主要涉及婚礼,寿礼,探病等方面。这里说说探病应注意的礼仪。探病应注意的礼仪。5/17/202442四、人情礼仪 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婚丧嫁娶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生病的时候,这时候最需要得到亲友的照顾与安慰。同样,当你听到关系亲密的熟人和朋友得病或受伤的消息时,应该前去探望,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在谈病过程中应注意一些礼仪,诸如言谈,举止,衣着,神情,携带礼物及遵守院规等方面都要符合礼仪规范。5/17/202443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生病的时候,这时候最需要1、探视的时间、探视的时间 当听到关系亲密的熟人和朋友得病的消息时,马上想去探望,这种心情乃是人之常情。然而探望伤病号并非越早越好,不是恰当的时候去探望反而会给伤病号增添麻烦。譬如,病情严重、需绝对安静或者病号刚做手术之后,暂不去探望才符合礼仪。因此,前往探望病人的时候,应该事先尽可能了解病人的病情,既可向已经探望过的人了解;也可挂电话向病人家属询问。先在电话中表示慰问之意,同时了解病人的情况。倘若事先无法取得联系,也可先去探望,到达后应向护理人员或家属了解病情,根据病情再确定探望病人的日期。5/17/2024441、探视的时间8/3/202344 无论是在就家休养还是住院治疗,都不宜清晨、中午、傍晚、深夜以及 吃饭和饭后休息时前往探望。因为病人体弱,这时是病人必须充分静养的时候,如果有人冒昧去探望,反而影响病人的休息,对其健康不利。一般来说,上午一般来说,上午10点点至至11点,下午点,下午2点至点至4点是探望病人的最佳时机。点是探望病人的最佳时机。如果是住院的病人,还要注意医院规定的探望时间,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5/17/202445 无论是在就家休养还是住院治疗,都不宜清晨、礼仪专家提醒:礼仪专家提醒:n n 探望病人的时间以多久为宜,探望病人的时间以多久为宜,应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来定。长应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来定。长时间的与病人交谈,容易使病人时间的与病人交谈,容易使病人劳累,一般以劳累,一般以15分钟左右时间为分钟左右时间为好。好。5/17/20245/17/20244646礼仪专家提醒:探望病人的时间以多久为宜,应根据 不过,若病人已在康复 中,并有较强兴致希望与人交谈,那么探望者可与之多谈些时候,但不应毫无节制,通常也应在二三十分钟后起身告辞。对初交或不大熟悉的友人,问候几句话便可以退出。如病人有亲属在场,通常探望者也不便久留。5/17/202447 不过,若病人已在康复 中,并有较强兴致希望与 病人,尤其是身患重病的人,往往有或某种心理倾斜,或隐或现地感觉到生活的某种不公平。故探望病人时不宜穿过于刺目、新奇的服装,女性不宜浓妆艳抹,以免刺激病人。但也不宜衣冠不整,过于随便,这也会影响病人的情绪。一般来说,探望病人时的着装以色彩素雅为宜,力求给病人清新、柔和、平稳的感觉,这样有利于病人情绪的稳定。5/17/202448 病人,尤其是身患重病的人,往往有或某种心理倾2、言谈举止、言谈举止 由于特殊的心理状态,人在患病期间都相当敏感。探望病人如果言语不慎或举止不当,往往会给病人带来思想负担,以至更大的苦闷,这就违背了探望病人的初衷。5/17/2024492、言谈举止8/3/202349(1)探病时的举止)探病时的举止进屋敲门 让病人感到自己仍旧受到尊重。不大惊小怪不大惊小怪 看到病床周围的医疗器械-管子、瓶子等东西时,切莫大惊小怪,那样会使病人增加一种无形的压力。5/17/202450(1)探病时的举止8/3/202350正常握手正常握手 见到病人要向平时一样握手(不宜握手的病人除外),亲昵的表示常能传达出言语不能表示的情感。尽快落座尽快落座 站在床前会使病人产生紧迫感,因此要尽快找一把椅子挨着床边坐下。目不傍顾目不傍顾 说话时要看着病人的眼睛,不要东张西望,使病人感到你在真心实意地关心他。5/17/2024518/3/202351(2)注意言谈)注意言谈注意问话注意问话 不要问:“你怎么啦?”最好问:“你今天感觉好多了吧?”不夸夸其谈不夸夸其谈 交谈中始终让病人处于“主导”地位,有时可让病人多说几句。5/17/202452(2)注意言谈8/3/202352多做鼓励多做鼓励 要有分寸地用乐观的话鼓励病人。不可提及使病人不愉快的或伤害病人自尊心、信心的事情,因为病人需要的是安慰和鼓励。提供帮助提供帮助 要主动问:“我能帮你什么忙吗?”这能使病人感到高兴。探望病人有个人探望与单位探望之分,单位探望除特殊情况外,应由领导亲自出面探望。5/17/202453多做鼓励8/3/2023533、携带的礼品、携带的礼品 探望病人时可适当带些礼品,带给病人一束鲜花,可增加房间内的美和活力。一般可选择香味比较淡雅的鲜花,因为浓郁的花香会使体弱的病人感到头晕。也可带些滋补食品、饮料给病人,但送食品时,要了解病人得的是什么病,哪些食品有利于身体康复,哪些食品不能食用,病人喜欢吃什么食品等。探望病人所携礼物,一定要对病人康复有所帮助,而不是平时所需要的东西。5/17/2024543、携带的礼品8/3/2023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