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0916613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仪器、设备和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抢救物品使用制度与流程物品使用制度与流程阳新县人民医院2017-05-23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与流程阳新县人民医院1一、一、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管理制度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管理制度1、抢救药品和器材管理制度2、常用仪器和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3、病区急救车管理制度4、体温计管理制度5、血压计管理制度一、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管理制度1、抢救药品和器材管理制2 抢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抢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1 1、抢救药品器材做到五定:定品种数量、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抢救药品器材做到五定:定品种数量、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定期消毒灭菌。二及时:及时消毒灭菌、及时检查维修。物品查维修、定期消毒灭菌。二及时:及时消毒灭菌、及时检查维修。物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2 2、抢救必备器械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抢救必备器械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3 3、抢救药物齐全,药品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按药、抢救药物齐全,药品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按药物失效期的先后放置和使用。物失效期的先后放置和使用。4 4、各科室抢救车的急救药品按要求统一配置,专科急救药品须经科主任、各科室抢救车的急救药品按要求统一配置,专科急救药品须经科主任审核定出种类数量规格剂量配备,急救车须定点放置,定人管理,保证审核定出种类数量规格剂量配备,急救车须定点放置,定人管理,保证安全和使用方便。安全和使用方便。5 5、抢救药品和器材使用后、抢救药品和器材使用后2424小时补充齐全,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小时补充齐全,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在交班登记本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患者时能及时在交班登记本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患者时能及时使用。使用。6 6、设有抢救药品器械交接班本,做到帐物相符班班交接、设有抢救药品器械交接班本,做到帐物相符班班交接。抢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3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课件4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课件5 常用仪器和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常用仪器和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1 1、仪器设备应规范保管存放,科室设立专门的仪器设备存放处。、仪器设备应规范保管存放,科室设立专门的仪器设备存放处。2 2、各种仪器设备标识清楚,仪器上悬挂简明使用操作流程或规程。、各种仪器设备标识清楚,仪器上悬挂简明使用操作流程或规程。同类仪器设备数量较多的,进行编码排序,设立仪器保养本。同类仪器设备数量较多的,进行编码排序,设立仪器保养本。3 3、加强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每年对护士进行仪器的结构、原理、加强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每年对护士进行仪器的结构、原理、性能及正确的操作讲解,尤其是新入科或新上岗的护士重点培训,避性能及正确的操作讲解,尤其是新入科或新上岗的护士重点培训,避免操作不当给病人带来负面的影响和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害。免操作不当给病人带来负面的影响和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害。4 4、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医护人员应加强工作责任心,在、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医护人员应加强工作责任心,在使用中观察仪器设备的运作状况,不仅要看仪器的显示数据,还要注使用中观察仪器设备的运作状况,不仅要看仪器的显示数据,还要注意仪器的声音和病人的反应,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意仪器的声音和病人的反应,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5 5、仪器设备要每班交接,每周保养、检查,对使用后的仪器及时进、仪器设备要每班交接,每周保养、检查,对使用后的仪器及时进行清洁消毒,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责任人每周检查保养一次,设备行清洁消毒,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责任人每周检查保养一次,设备科定期检修,保证性能完好。科定期检修,保证性能完好。常用仪器和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6病区急救车管理制度病区急救车管理制度1 1、专人负责,每天交接,确保急救药品和器材准备齐全,保持良好状、专人负责,每天交接,确保急救药品和器材准备齐全,保持良好状态。态。2 2、急救器材、药品齐备完好,做到、急救器材、药品齐备完好,做到“四定四定”(定种类、定放置位置、(定种类、定放置位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一专”(专人管理)。抢救物(专人管理)。抢救物品一般不外借,保证应急使用。品一般不外借,保证应急使用。3 3、急救药品按照医院规定必备,物品根据各科室情况自备。、急救药品按照医院规定必备,物品根据各科室情况自备。4 4、各级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急救技术和急救用药,熟悉各种抢救仪、各级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急救技术和急救用药,熟悉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5 5、急救车内外保持清洁、整齐,每周定时清理、消毒。、急救车内外保持清洁、整齐,每周定时清理、消毒。6 6、凡抢救完毕,及时清理用物,补充药品、器材,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凡抢救完毕,及时清理用物,补充药品、器材,进行终末消毒处理等。等。7 7、护士长、质控护士每周检查一次,并记录签名。、护士长、质控护士每周检查一次,并记录签名。病区急救车管理制度7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课件8体温计管理制度体温计管理制度1 1、各科室应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在总务科领取一定数量的体温计(水银体温、各科室应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在总务科领取一定数量的体温计(水银体温表、电子体温计)。表、电子体温计)。2 2、每班交接时清点体温计的数量,并有登记。、每班交接时清点体温计的数量,并有登记。3 3、医护人员在使用体温计为病人测量体温时,严格执行体温测量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在使用体温计为病人测量体温时,严格执行体温测量操作规程。4 4、水银体温表用后及时用清水冲洗,然后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水银体温表用后及时用清水冲洗,然后用消毒液浸泡消毒,10min10min后取出,后取出,清水冲洗,晾干备用,每天更换消毒液一次。电子体温计使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清水冲洗,晾干备用,每天更换消毒液一次。电子体温计使用消毒液擦拭消毒备用。备用。5 5、每周进行体温表大消毒一次,清点体温表总数,清水冲洗后放入消毒液浸、每周进行体温表大消毒一次,清点体温表总数,清水冲洗后放入消毒液浸泡,泡,10min10min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将体温表甩至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将体温表甩至3535以下,分次放入以下,分次放入4040温水温水中,中,3min3min后取出,检测体温表的外观及测量准确性,误差后取出,检测体温表的外观及测量准确性,误差0.20.2或出现裂或出现裂缝等不能继续使用,需要更换。缝等不能继续使用,需要更换。6 6、体温计遗失、摔碎应及时补充。、体温计遗失、摔碎应及时补充。7 7、水银体温表破碎水银泄露按预案处理。、水银体温表破碎水银泄露按预案处理。体温计管理制度9附:体温表、血压表水银泄露处理预案附:体温表、血压表水银泄露处理预案1、体温表、血压表水银泄露后,及时疏散水银溅落区周围人员,关闭门窗及内部通风系统,防止水银蒸发扩散。2、戴口罩及橡胶手套。3、小心捡起玻璃碎屑等尖锐物放入利器盒。4、用纸板或注射器收集溅落的水银珠,缓慢放入加盖的塑料瓶中(避免使用玻璃容器)。再装入密封的塑料袋里,做好标识。5、使用不干胶标签或胶带收集肉眼难看到的小水银珠,用后的不干胶签或胶带必须放入密封塑料袋内,并做好标识。6、收集肉眼很难看到的小水银珠还可以用硫磺粉末,硫磺粉与水银结合,颜色可由黄色变成棕色,硫磺粉将水银包裹避免水银蒸发。7、仔细搜寻可洒落的区域,避免遗漏。8、将所有收集的水银和使用过的物品放入密封垃圾袋中,做好标识,送住垃圾站处理。9、清理工作结柬后,进行开窗通风至少24小时。相关人员如有不适及时进行医学观察和处理。附:体温表、血压表水银泄露处理预案1、体温表、血压表水银泄露10血压计管理制度血压计管理制度血压计管理制度血压计管理制度1 1、血压计应纳入科室仪器管理范畴,进行登记、使用、维护、保养及校验等。、血压计应纳入科室仪器管理范畴,进行登记、使用、维护、保养及校验等。2 2、各科室应统一在总务科领一定数量的血压计(台式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以、各科室应统一在总务科领一定数量的血压计(台式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以满足临床工作需要。满足临床工作需要。3 3、医护人员在使用血压计为病人测量血压时,严格执行血压测量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在使用血压计为病人测量血压时,严格执行血压测量操作规程。4 4、血压测量完毕,只需进行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若袖带污染,应取下进行清洗,晾、血压测量完毕,只需进行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若袖带污染,应取下进行清洗,晾干后备用。干后备用。5 5、每周进行血压计清洁、维护、保养一次,袖带清洗、晾干、备用,血压计用含有效、每周进行血压计清洁、维护、保养一次,袖带清洗、晾干、备用,血压计用含有效氯氯500mg/L500mg/L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6 6、在测量血压过程中,发现血压计测量异常时,应及时送设备科维修、检测,严禁使、在测量血压过程中,发现血压计测量异常时,应及时送设备科维修、检测,严禁使用带故障的血压计为患者进行血压测量。用带故障的血压计为患者进行血压测量。7 7、血压计在完成维修后,交付临床科室使用前,必须按照规定对其测量值进行校准。、血压计在完成维修后,交付临床科室使用前,必须按照规定对其测量值进行校准。8 8、台式水银血压计发生水银泄露按预案处理。、台式水银血压计发生水银泄露按预案处理。血压计管理制度11二、常用仪器、设备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二、常用仪器、设备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操作标准操作标准1、输液泵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操作标准2、注射泵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操作标准3、心电监护仪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操作标准4、心电图机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操作标准5、除颤仪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操作标准6、吸引器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操作标准7、洗胃机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操作标准8、呼吸机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操作标准二、常用仪器、设备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12一、输液泵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一、输液泵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一、输液泵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一、输液泵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一、定位放置:输液泵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一、定位放置:输液泵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二、有专人负责保管。二、有专人负责保管。三、定期检查:三、定期检查:1 1、每天清点登记。、每天清点登记。2 2、每周检查、维护一次,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每周检查、维护一次,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四、定期消毒:每周由责任人用含四、定期消毒:每周由责任人用含500mg/L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输液泵表面。使有效氯消毒液擦拭输液泵表面。使用后或使用中每天由责任护士以用后或使用中每天由责任护士以500mg/L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五、日常保养五、日常保养1 1、保证仪器清洁无尘,每次使用完毕,用、保证仪器清洁无尘,每次使用完毕,用75%75%酒精擦拭,防止内部进入液体引酒精擦拭,防止内部进入液体引起损坏。起损坏。2 2、长时间不用时,再次启用需连续充电、长时间不用时,再次启用需连续充电1616小时。小时。一、输液泵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13六、定期保养六、定期保养1 1、使用中责任护士每日清洁保养一次。、使用中责任护士每日清洁保养一次。2 2、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3 3、设备科定期检修。、设备科定期检修。七、使用过程中的意外及处理预警七、使用过程中的意外及处理预警1 1、报警、报警处理措施:(处理措施:(1 1)输液管有气泡,予重新排气。)输液管有气泡,予重新排气。(2 2)输液管路与泵不配套,使用与泵配套的专用输液器。)输液管路与泵不配套,使用与泵配套的专用输液器。(3 3)蓄电池电量不足,连接电源。)蓄电池电量不足,连接电源。(4 4)输液通道堵塞,检查输液通道。)输液通道堵塞,检查输液通道。(5 5)程序错误,关机重启。)程序错误,关机重启。2 2、死机、死机处理措施:拔掉电源,关闭总开关。处理措施:拔掉电源,关闭总开关。总之,使用输液泵时,应加强巡视,出现报警应检查原因,针对不同原因及时处理。总之,使用输液泵时,应加强巡视,出现报警应检查原因,针对不同原因及时处理。六、定期保养14 二、注射泵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二、注射泵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二、注射泵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二、注射泵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一、定位放置:注射泵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一、定位放置:注射泵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二、有专人负责保管。二、有专人负责保管。三、定期检查:三、定期检查:1 1、每天清点登记。、每天清点登记。2 2、每周检查、维护一次,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每周检查、维护一次,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四、定期消毒:每周由责任人用含四、定期消毒:每周由责任人用含500mg/L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注射泵表面。使用后或使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注射泵表面。使用后或使用中每天由责任护士以用中每天由责任护士以500mg/L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五、日常保养五、日常保养1 1、注射泵用后应清洁除尘,用软布沾少许温水擦拭,有胶布污渍用酒精擦净,特别是、注射泵用后应清洁除尘,用软布沾少许温水擦拭,有胶布污渍用酒精擦净,特别是推进器和导轨摩擦处,以免影响微量泵速度的准确性。推进器和导轨摩擦处,以免影响微量泵速度的准确性。2 2、每周、每周1 1次对注射泵进行开机检查,检测注射泵性能。次对注射泵进行开机检查,检测注射泵性能。3 3、避免液体渗入泵内。注射泵不使用时,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剧烈震动、阳光直、避免液体渗入泵内。注射泵不使用时,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剧烈震动、阳光直射或紫外线照射。射或紫外线照射。二、注射泵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154 4、首次使用前,或长时间不使用,当再次使用时,要将注射泵与交流电源连接,使内、首次使用前,或长时间不使用,当再次使用时,要将注射泵与交流电源连接,使内置电池充电至少置电池充电至少1212小时。长期不用,内部蓄电池至少每月小时。长期不用,内部蓄电池至少每月1 1次进行充放电。电池充电后次进行充放电。电池充电后工作时间缩短,应及时更换新电池。注射泵出现故障及时报修。工作时间缩短,应及时更换新电池。注射泵出现故障及时报修。六、定期保养:六、定期保养:1 1、使用中责任护士每日清洁保养一次。、使用中责任护士每日清洁保养一次。2 2、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3 3、设备科定期检修。、设备科定期检修。七、使用过程中的意外及处理预案七、使用过程中的意外及处理预案使用中若注射泵出现报警等故障,应立即检查报警原因,必要时更换注射泵,同时通知使用中若注射泵出现报警等故障,应立即检查报警原因,必要时更换注射泵,同时通知设备科检修,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设备科检修,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1 1、注射器内药液剩余、注射器内药液剩余3ml3ml以下(注射泵报警,显示以下(注射泵报警,显示“残留残留”或或“NEA EMP”“NEA EMP”)处理措施:处理措施:(1 1)消除报警。)消除报警。(2 2)将注射器和滑座向后移动)将注射器和滑座向后移动1-2cm1-2cm,可使注射器内剩余药液全部匀速注入体内。,可使注射器内剩余药液全部匀速注入体内。(3 3)备好需要换的药液。)备好需要换的药液。4、首次使用前,或长时间不使用,当再次使用时,要将注射泵与交162 2、注射泵通路阻塞(注射泵报警,显示、注射泵通路阻塞(注射泵报警,显示“管路阻塞管路阻塞”或或“occlusion”“occlusion”)处理措施:处理措施:(1 1)应检查泵管有无折叠,针头有无阻塞。)应检查泵管有无折叠,针头有无阻塞。(2 2)解除泵管折叠,如针头阻塞需重新穿刺。)解除泵管折叠,如针头阻塞需重新穿刺。3 3、蓄电池电量不足(注射泵报警,电池指示灯黄色闪烁或呈红色,显示、蓄电池电量不足(注射泵报警,电池指示灯黄色闪烁或呈红色,显示“电池欠压电池欠压”)处理措施:应立即接通外电源,使其继续工作。处理措施:应立即接通外电源,使其继续工作。4 4、发现电源插头松脱、发现电源插头松脱处理措施:应立即接好电源插头。处理措施:应立即接好电源插头。5 5、无意碰撞使注射器松动、无意碰撞使注射器松动处理措施:应检查注射器是否处于正常位置。处理措施:应检查注射器是否处于正常位置。6 6、药液外渗:(、药液外渗:(1 1)更换穿刺部位重新穿刺;)更换穿刺部位重新穿刺;(2 2)外渗处按照其大小和外渗药物性质行相应处理。)外渗处按照其大小和外渗药物性质行相应处理。总之,使用注射泵时,应加强巡视,出现报警应检查原因,针对不同原因及时处理。总之,使用注射泵时,应加强巡视,出现报警应检查原因,针对不同原因及时处理。2、注射泵通路阻塞(注射泵报警,显示“管路阻塞”或“occl17注射泵、输液泵故障应急处理流程图注射泵、输液泵故障应急处理流程图18输液泵/微量输注泵使用技术操作评分标准(50分制)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操作目的准确控制输液速度,使药物输注速度均匀、用量准确并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生作用。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过敏史、自理能力、合作程度等。2.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皮肤及血管情况及输液泵功能状态。3.了解药物作用、副作用及药物配伍禁忌。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2 操作用物:输液泵/微量泵1台、静脉输液所需物品,必要时备输液架、接线板。3 操作步骤1)核对医嘱。2 2)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4 3)洗手,戴口罩。2 4)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边,再次核对。2 5)备好静脉输液通路,输液管路排气后备用。将输液泵/微量泵固定在输液架上,连接电源。3 6)打开输液泵泵门,自上而下安装输液管,关闭泵门,打开输液器流量夹。如果使用微量输液泵应将配好药液的注射器连接输液泵泵管,注射器正确安装于微量输液泵上。(两种任选一种操作)6 7)打开输液泵/微量泵开关,根据医嘱设置输液速度和预输注量。3 8)与静脉通路相连,启动输液泵/微量泵开始输注。2 9)观察正常运行的指示灯是否开启,报警面板的报警灯有无闪亮,注意有无报警声,以明确输液泵/微量泵是否正常运行。3 10)再次核对,记录输液的时间,输液速度,签全名。2 1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询问患者需要,整理床单位,行相关知识宣教。3 12)处理用物。2 13)洗手,取口罩。2 14)医嘱签字、记录。2 15)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8分钟以内。2输液泵/微量输注泵使用技术操作评分标准(50分制)操作项目操19综合评价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5 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使用输液泵/微量泵的目的,输入药物的名称、输液速度。2.告知患者输液肢体不要进行剧烈活动。3.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随意搬动或者调节输液泵,以保证用药安全。4.告知患者有不适感觉或机器报警时及时通知医务人员。注意事项1.特殊用药需有特殊标记,避光药物需用避光输液管道。2.输液泵使用中需要调整输液速度时应先按停止键,重新设置后再按启动键;如需打开输液泵门,应先关闭输液泵管。3.持续使用时,应24h更换输液管道或微量泵管道及注射器。4.正确设定输液速度及其他必需参数,防止设定错误延误治疗。5.护士随时查看输液泵的工作状态,及时排除报警、故障,防止液体输入失控。6.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防止发生液体外渗,出现外渗时,给予相应处理。7.根据产品说明书制定输液泵/微量泵维护周期。评分标准(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2)原则性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2分。(3)输液泵/微量泵参数设定错误扣5分。(4)关心、体贴患者不够,态度不亲切扣2分。(5)超过规定时间酌情扣分。综合评价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20三、心电监护仪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三、心电监护仪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三、心电监护仪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三、心电监护仪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一、定位放置:监护仪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一、定位放置:监护仪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挪动位置。二、有专人负责保管。二、有专人负责保管。三、专人检查三、专人检查1 1、每天清点登记。、每天清点登记。2 2、每周开机检查、维护一次,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每周开机检查、维护一次,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四、每周消毒四、每周消毒 每周由责任人用含每周由责任人用含500mg/L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监护仪表面,用酒精抹布擦有效氯消毒液擦拭监护仪表面,用酒精抹布擦拭屏幕。使用中的监护仪每日按上述方法消毒处理。拭屏幕。使用中的监护仪每日按上述方法消毒处理。五、日常保养五、日常保养1 1、仪器屏幕和外壳保持清洁无灰尘,每次使用完毕,用软布浸清洁液擦拭,、仪器屏幕和外壳保持清洁无灰尘,每次使用完毕,用软布浸清洁液擦拭,擦拭时防止液体进入机器内。不得将监护仪浸入液体中,不得使用腐蚀性或摩擦拭时防止液体进入机器内。不得将监护仪浸入液体中,不得使用腐蚀性或摩擦性的清洁剂。擦性的清洁剂。三、心电监护仪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212 2、电缆和导联线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洁后擦干,绕大圈保存,防止电缆皱裂、变形、电缆和导联线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洁后擦干,绕大圈保存,防止电缆皱裂、变形、腐蚀。腐蚀。3 3、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用盐水或纯乙醇清洗,擦干后保存。、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用盐水或纯乙醇清洗,擦干后保存。4 4、袖带使用后可取出乳胶橡胶袋,清洗干净后晾干,再将橡胶袋装入袖带内。、袖带使用后可取出乳胶橡胶袋,清洗干净后晾干,再将橡胶袋装入袖带内。5 5、血氧饱和探头用不含乙醇的清洁剂清洗。、血氧饱和探头用不含乙醇的清洁剂清洗。六、定期保养六、定期保养1 1、每年进行仪器数值的准确性测试;电池保养,长期未使用的监护仪电池须充电,、每年进行仪器数值的准确性测试;电池保养,长期未使用的监护仪电池须充电,在在“待命待命”模式充足电需模式充足电需8 8小时,在小时,在“工作工作”模式须模式须1414小时。小时。2 2、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3 3、设备科定期检修。、设备科定期检修。七、警告七、警告1 1、有爆炸危险:不能在有易燃性麻醉剂的环境中使用。、有爆炸危险:不能在有易燃性麻醉剂的环境中使用。2 2、有触电危险:不能随意打开仪器外壳,应远离水或其他液体。、有触电危险:不能随意打开仪器外壳,应远离水或其他液体。2、电缆和导联线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洁后擦干,绕大圈保存,防止电223 3、不能用于监护新生儿。、不能用于监护新生儿。4 4、电磁干扰会损伤仪器性能,故在使用仪器时应避免使用移动电话、电气用具等。、电磁干扰会损伤仪器性能,故在使用仪器时应避免使用移动电话、电气用具等。八、注意事项八、注意事项1 1、强烈地环境光源如疝光灯、荧光灯、红外线、直射的阳光等会干扰传感器的工作性、强烈地环境光源如疝光灯、荧光灯、红外线、直射的阳光等会干扰传感器的工作性能。能。2 2、电磁干扰会影响呼吸信号。、电磁干扰会影响呼吸信号。3 3、极高或极低的心率、测压期间血压急剧变化、心率不规则、测量期间病人移动、颤、极高或极低的心率、测压期间血压急剧变化、心率不规则、测量期间病人移动、颤抖、痉挛休克、低体温均会影响血压的测量准确性。抖、痉挛休克、低体温均会影响血压的测量准确性。4 4、休克、体温过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病人剧烈活动、血氧饱和探头连接在安放、休克、体温过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病人剧烈活动、血氧饱和探头连接在安放有血压袖带,动脉导管或血管内点滴的肢体会影响无创饱和度的测量准确性。有血压袖带,动脉导管或血管内点滴的肢体会影响无创饱和度的测量准确性。5 5、血压袖带不宜长时间绑缚在肢体上,在测压间隔期可松开袖带,防止皮肤破损。、血压袖带不宜长时间绑缚在肢体上,在测压间隔期可松开袖带,防止皮肤破损。6 6、使用无创饱和度监测时,须定时检查指夹及局部皮肤,防止皮肤破损。、使用无创饱和度监测时,须定时检查指夹及局部皮肤,防止皮肤破损。3、不能用于监护新生儿。23九、使用过程中的意外及处理预案九、使用过程中的意外及处理预案使用中若监护仪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必要时用手动血压计测量血压。不能正常使用中若监护仪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必要时用手动血压计测量血压。不能正常使用的监护仪应立即送设备科维修,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使用的监护仪应立即送设备科维修,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一)黑屏(一)黑屏处理措施:处理措施:1 1、重新安放电池。、重新安放电池。2 2、检查电极与软线,软线与输出插头之间是否连接良好。、检查电极与软线,软线与输出插头之间是否连接良好。(二)(二)ECGECG无波形无波形处理措施:处理措施:1 1、更换电极片。、更换电极片。2 2、检查、检查ECGECG模块与机器之间的连接。模块与机器之间的连接。3 3、更换备用软线。、更换备用软线。(三)血压测不出(三)血压测不出处理措施:处理措施:1 1、选择手动测量血压。、选择手动测量血压。2 2、测量侧制动。、测量侧制动。九、使用过程中的意外及处理预案24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课件25监护仪故障应急处理流程图监护仪故障应急处理流程图26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评分标准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操作目的监测患者心率、心律等生命体征参数变化,为病情诊断及治疗提供信息支持。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2.评估患者胸部皮肤状况。3.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4.评估患者周围环境,有无电磁波干扰。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2 操作用物:心电监护仪(包括监护导联线)、电极3-5个、75%乙醇、棉签、纱布、弯盘、治疗卡,根据需要携带监测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等的导联线。3 操作步骤1)核对医嘱。2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12 3)洗手,戴口罩。检查监测仪功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8 4)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3 5)酌情关门窗备屏风,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4 6)连接电源线,然后打开监护仪开关。3 7)暴露患者胸部皮肤。选择电极放置的位置:红色(F)置于左锁骨中线4-5肋间,黑色(L)置于左锁骨中线中点下缘或胸骨左缘第2肋间,白色(R)置于右锁骨中线中点下缘或胸骨右缘第2肋间。12 8)清洁患者皮肤,一般用75%乙醇棉签清洁,纱布擦干,必要时在电极安放处剃除体毛,保证电极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6 9)将电极片连接至监测仪导联线上,按照监测仪标识要求,粘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避开伤口,必要时应当避开除颤部位。6 10)按键调节导联、振幅,保证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设置相应合理的报警界限,但不能关闭报警声音,必要时走纸记录心电图情况。8 11)如需同时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将监测模块或导联线插入多功能监护仪上即可作相应监测。5 12)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酌情开门窗。5 13)根据病情行相关知识宣教。5 14)清理用物。3 15)洗手,取口罩,记录。6 16)操作速度:完成时间20分钟内。2 心电监测技术操作评分标准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操作目的监27综合评价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5 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心电监测的目的及配合事项,取得合作。2.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3.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电极片周围皮肤情况,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如有痒痛感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者半坐卧位。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干扰和电极脱落。带有起搏器的患者要区别正常心率与起搏心率。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4.正确设置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5.放置电极片时应避开伤口、瘢痕、中心静脉插管、起搏器及电除颤时电极板的位置。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6.对躁动患者,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缠绕。7.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8.心电监护不具有诊断意义,如需更详细了解心电图变化,需做常规导联心电图。评分标准(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2)原则性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2分。(3)未保护患者隐私扣5分。(4)关心、体贴患者不够,态度不亲切扣2分。(5)超过规定时间酌情扣分。综合评价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28 四、心电图机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四、心电图机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四、心电图机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四、心电图机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一、定位放置:心电图机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一、定位放置:心电图机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备用期间需保持充电状态,充电完毕罩防尘罩。置。备用期间需保持充电状态,充电完毕罩防尘罩。二、有专人负责保管。二、有专人负责保管。三、定期检查:三、定期检查:1 1、每天清点登记。、每天清点登记。2 2、每周检查、维护一次,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每周检查、维护一次,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3 3、定期消毒:心电图机表面每日用、定期消毒:心电图机表面每日用500mg/L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有效氯消毒液擦拭。4 4、仪器不得随意外借。、仪器不得随意外借。四、定期保养:四、定期保养:1 1、每日清洁保养一次。、每日清洁保养一次。2 2、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3 3、设备科定期检修。、设备科定期检修。五、使用中若心电图机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检查故障出现原因,同时通知设备科检修及五、使用中若心电图机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检查故障出现原因,同时通知设备科检修及通知心电图室完成心电图记录,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通知心电图室完成心电图记录,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四、心电图机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29心电图机使用操作评分标准 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操作目的1.记录心脏搏动的电位变化,判断心脏的状态。2.用于提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的诊断依据。3.用于提供电解质紊乱,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依据。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2.评估胸部及双踝部、双腕部皮肤情况。3.评估患者1小时内有无吸烟、饮酒、咖啡、饱食及剧烈运动。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3 操作用物:心电图机装置一套,治疗碗内备75%酒精纱块,弯盘。5 操作步骤1)核对医嘱,检查心电图机性能是否完好(心电图机电量充足,导联线完好,心电图纸充足处于备用状态)。5 2)核对患者,说明目的,评估患者,注意保护患者隐私。10 3)检查并去除金属及电磁干扰物。5 4)洗手,戴口罩。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5 5)连接电源,打开开关。必要时接地线。5 6)取平卧位,四肢平放,暴露患者双腕部及双踝部,75%酒精纱块擦拭电极连接处,连接肢体导联线。(RA-右上肢、LA-左上肢、LL-左下肢、RL-右下肢。)15 7)暴露患者胸部,75%酒精纱块擦拭电极连接处,连接吸球(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4-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3-V2与V4连线中点、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处、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处)。15 8)选择年龄、性别、自动/手动模式。5 9)记录心电图。3 10)记录完毕,关闭电源,撤下各导联线。2 11)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5 12)再次核对,在心电图报告上标记各导联、病人姓名、日期、时间,并交给医生。5 13)清理用物。3 14)洗手,取口罩。2 15)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10分钟以内。2心电图机使用操作评分标准 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30综合评价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5 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检查时保持情绪稳定,不可说话,保持固定姿势,以免影响检查结果。2.告知患者检查前先取下金属及电磁干扰物。注意事项1.诊床的宽度不小于80CM,以免肢体紧张引起肌电干扰,如果诊床一侧靠墙,需确定墙内无电线穿过。2.注意保暖,避免肌肉震颤造成干扰。3.丝袜、裤袜可能引起导电不良,检查前先脱掉。评分标准(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2)原则性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2分。(3)超过规定时间酌情扣分。综合评价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31 五、除颤仪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五、除颤仪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五、除颤仪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五、除颤仪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一、定位放置:除颤仪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一、定位放置:除颤仪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仪器备用期间需保持充电状态,充电完毕罩防尘罩。意挪动位置。仪器备用期间需保持充电状态,充电完毕罩防尘罩。二、有专人负责保管。二、有专人负责保管。三、定期检查三、定期检查1 1、每天清点登记,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每天清点登记,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2 2、责任人每周检查、消毒、维护一次。、责任人每周检查、消毒、维护一次。四、定期消毒:每周由责任人用含四、定期消毒:每周由责任人用含500mg/L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除颤仪表面。使有效氯消毒液擦拭除颤仪表面。使用完毕按上述方法消毒处理。用完毕按上述方法消毒处理。五、定期保养五、定期保养1 1、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2 2、设备科定期检修。、设备科定期检修。五、除颤仪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32六、注意事项六、注意事项1 1、一旦除颤仪显示屏上出现、一旦除颤仪显示屏上出现“LOW BATTERY”“LOW BATTERY”标识,应立即更换电池。标识,应立即更换电池。2 2、使用中若除颤仪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同时通知设备科维修,已、使用中若除颤仪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同时通知设备科维修,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六、注意事项33除颤仪故障应急处理流程图除颤仪故障应急处理流程图34除颤(非同步方法)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操作目的纠正患者心律失常。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是否突然发生意识丧失、抽搐、发绀、大动脉搏动消失。2.了解心电图示波为室颤、室速波形。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2 操作用物:除颤仪、导电糊或生理盐水纱布、治疗盘、纱布、弯盘。3 操作步骤1)评估患者,观察患者心率,心电监护提示室颤波。3 2)立即呼叫,寻求他人帮助,记录时间。5 3)立即将患者取去枕平卧位,且卧于硬板床上。3 4)松开盖被、衣扣,暴露胸部,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5 5)另一人接替按压后,迅速准备并携用物至患者床边。3 6)检查患者是否有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检查并去除金属及导电物质,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4 7)接通电源,开启除颤仪选择除颤位置。5 8)将导电糊涂于电极板上或者用四层盐水纱布包裹电极板。5 9)选择除颤能量:(使用制造商为其对应波形建议的能量剂量),一般单向波360J,双向波120-200J。确认电复律方式为非同步方式。10 10)电极板置于患者胸部正确部位,分别置手心尖部(左乳头左下方)及心底部(右锁骨下胸骨右侧),紧贴皮肤并稍施以压力。5 11)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cm。5 12)环顾四周,令所有人员离开病床。5 13)充电至所需能量再次观察心电图波,确实需要除颤,两手拇指同时按压电极板“放电”按钮,迅速放电除颤。8 14)立即行2分钟胸外心脏按压。5 15)观察心电图波形是否恢复窦性心率,有无并发症。并记录时间。5 16)用纱布擦净患者皮肤,检查皮肤有无灼伤,帮患者穿好衣裤并盖被保暖。3 17)操作完毕,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擦干电极板并充电备用。3 18)记录。3 19)做好除颤仪的清洁和维护。3 20)操作速度:完成时间5分钟内以内。2除颤(非同步方法)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操作项目操作内容35综合评价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5 注意事项1.除颤时远离水及导电材料。2.清洁并擦干皮肤,不能使用酒精、含苯基的酊剂或止汗剂。3.手持电极板时,两极不能相对,不能面向自己。4.放置电极板部位应避开瘢痕、伤口。5.如电极板部位安放有医疗器械,除颤时电击板应远离医疗器械至少2.5cm以上。6.患者右侧卧位时,STERNUM手柄电极置于左肩胛下区与心脏同高处,APEX电极置于心前区。7.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注意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厘米。8.小儿除颤时,目前推荐的除颤电量是2-4J/kg,最大不超过10J/kg,如果小儿体重同成人体重时,应参照成人除颤能量。9.操作后应保留并标记除颤时自动描记的心电图。10.使用后将电极板充分清洁,及时充电备用,定期充电并检查性能。评分标准(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2)原则性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2分。(3)因操作方法不正确除颤不成功扣10分。(4)超过规定时间酌情扣分。综合评价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36六、吸引器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六、吸引器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六、吸引器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六、吸引器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一、定位放置:中心吸痰装置定位放置,电动吸引器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一、定位放置:中心吸痰装置定位放置,电动吸引器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处于备用状态并罩防尘罩。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处于备用状态并罩防尘罩。二、有专人负责保管。二、有专人负责保管。三、定期检查:三、定期检查:1 1、每天清点登记。、每天清点登记。2 2、每周检查、维护一次,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每周检查、维护一次,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四、定期消毒:中心吸痰装置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备用。使用中的吸引器表面每日用四、定期消毒:中心吸痰装置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备用。使用中的吸引器表面每日用500mg/L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五、日常保养:五、日常保养:1 1、中心吸引端一人一用。、中心吸引端一人一用。2 2、使用中的电动吸引器每天更换吸引管,及时倾倒引流液(不应超过瓶的、使用中的电动吸引器每天更换吸引管,及时倾倒引流液(不应超过瓶的2/32/3),并),并清洗引流瓶。停止使用后将负压瓶冲洗干净,放入有效氯清洗引流瓶。停止使用后将负压瓶冲洗干净,放入有效氯500mg/L500mg/L消毒液一满瓶消毒消毒液一满瓶消毒3030分钟,用清水冲净后再放入有效氯分钟,用清水冲净后再放入有效氯500mg/L500mg/L消毒液消毒液200ml200ml备用。一次性吸引瓶干燥备用。备用。一次性吸引瓶干燥备用。六、吸引器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373 3、备用状态下应保持外观清洁,并每周消毒一次,储液瓶装入、备用状态下应保持外观清洁,并每周消毒一次,储液瓶装入200ml200ml消毒液,瓶外标明消毒消毒液,瓶外标明消毒日期及责任人,罩防尘罩。日期及责任人,罩防尘罩。4 4、吸痰管及吸引管一次性使用,不得重复。、吸痰管及吸引管一次性使用,不得重复。5 5、专人保管,每次使用完毕,检修与保养,保持良好效能。、专人保管,每次使用完毕,检修与保养,保持良好效能。六、定期保养:六、定期保养:1 1、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责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2 2、设备科定期检修。、设备科定期检修。七、使用过程中的意外及处理预案:七、使用过程中的意外及处理预案:1 1、停电、停电处理措施:接到停电通知后,应评估病人,改用注射器抽吸吸痰法,不得中断病人抢救。处理措施:接到停电通知后,应评估病人,改用注射器抽吸吸痰法,不得中断病人抢救。2 2、真空压力不足、真空压力不足处理措施:每周检视真空压力表是否在正常范围(处理措施:每周检视真空压力表是否在正常范围(P-0.04MpaP-0.04Mpa),并配备电动吸引器,处于),并配备电动吸引器,处于备用状态。备用状态。3 3、设备故障、设备故障处理措施:应专人负责,每周检修。对故障的吸引器应及时通知仪器维修部门,已坏有故障处理措施:应专人负责,每周检修。对故障的吸引器应及时通知仪器维修部门,已坏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的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室内。3、备用状态下应保持外观清洁,并每周消毒一次,储液瓶装入2038吸痰过程中负压中心吸引装置发生故障应急处理流程图吸痰过程中负压中心吸引装置发生故障应急处理流程图39经鼻/口腔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吸氧患者)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操作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合作程度、双肺呼吸音、吸氧流量,口腔及鼻腔有无损伤。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3.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2 操作用物:1)中心/电动吸痰装置。2)治疗盘:治疗碗两个(内盛无菌生理盐水:分别用于吸痰前预吸及吸痰后冲洗导管),一次性吸痰管数根,无菌手套,听诊器,清洁纱布数块,手电筒,弯盘,必要时备一次性治疗巾及无菌手套。3)必要时备压舌板,口咽气道,插电板。4)其他:医嘱单、治疗卡、快速手消毒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3 操作步骤1)核对医嘱。2 2)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检查患者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听诊患者双肺呼吸音。12 3)洗手。检查吸引器储液瓶内消毒液(200ml)、有效期,拧紧瓶塞。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合适的负压,将吸引器放于床边适当处。接负压吸引器电源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合适压力(成人300-400mmHg或0.04-0.053Mpa;小儿150-200mmHg或0.02-0.04Mpa)。6 4)洗手,戴口罩。2 5)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解释,以取得合作。3 6)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略向后仰。3 7)吸痰前给予高流量吸氧。3 8)检查并打开吸痰管,检查并戴无菌手套,连接吸痰管,打开吸引器开关,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引器是否通畅,湿润导管前端。5 9)如果经口腔吸痰,告诉患者张口,安抚患者不要紧张,指导其自主咳嗽。对昏迷患者用压舌板或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吸痰完毕取出压舌板或口咽气道。5 10)左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右手保持无菌,持吸痰管前端,轻柔的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8 11)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将吸痰管水平旋转缓缓上提吸尽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如出现缺氧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应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15 12)吸痰管取出后,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再吸生理盐水冲净痰液,以免堵塞。5 13)更换吸痰管经鼻腔吸引。吸痰完毕,关上吸引器开关,擦净患者面部分泌物脱手套。3 14)吸痰后给予高流量吸氧。听诊双肺呼吸音。3 15)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询问患者需要。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出。痰液粘稠,可以配合翻身叩背、蒸气吸入或雾化吸入。6 16)处理用物。2 17)洗手,取口罩。2 18)记录。3 19)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7min以内。2经鼻/口腔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吸氧患者)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40综合评价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5 指导要点1.如果患者清醒,安抚患者不要紧张,指导其自主咳嗽。2.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于痰液排出。注意事项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每次吸痰时必须更换吸痰管。插管动作轻柔,敏捷。2.吸痰前后应给与高流量吸氧,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3.痰液粘稠,可以配合翻身叩背、蒸气吸入或雾化吸入,出现缺氧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应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4.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有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得粗暴操作。5.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6.患者床边按规范配备吸痰盘,吸痰盘内用物每4小时更换,用物及时清洁及消毒。评分标准(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2)原则性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2分。(3)污染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一次扣2分,无菌物品污染后未予以更换扣10分。(4)关心、体贴病人不够,态度不亲切扣2分。(5)超过规定时间酌情扣分。综合评价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41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使用呼吸机患者)操作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操作目的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通气。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合作程度、双肺呼吸音、吸氧流量及痰液情况。2.了解呼吸机参数设置情况、负压吸引装置、操作环境等。3.对清醒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合作。操作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2 操作用物:1)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2)治疗盘:无菌治疗碗2个(内盛无菌生理盐水,分别用于预吸及吸痰后冲洗导管)、一次性吸痰管数根、无菌手套、清洁纱布数块、弯盘、听诊器。必要时备一次性无菌治疗巾及无菌手套。3)必要是备插电板。4)其他:医嘱单、治疗卡、快速手消毒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3 操作步骤1)核对医嘱。2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听诊双肺呼吸音,扣背。8 3)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至100%,给予患者纯氧2分钟,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5 4)洗手。检查吸引器储液瓶内消毒液(200ml)、有效期,拧紧瓶塞。连接导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合适的负压,将吸引器放于床边适当处。接负压吸引器电源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压力(成人300-400mmHg或0.04-0.053Mpa、小儿150-200mmHg或0.02-0.04Mpa)。6 5)洗手,戴口罩。2 6)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4 7)使无菌治疗碗处于备用状态。4 8)检查并撕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检查并戴好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盘绕在手中,并与负压管相连。试吸无菌生理盐水少许,预冲吸痰管。6 9)非无菌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区内,折叠吸痰管末端。用无菌手(戴无菌手套的)迅速并轻柔地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松开吸痰管折叠部位,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提吸尽痰液。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得超过3次,吸痰间隔予以纯氧吸入。15 10)吸痰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明显改变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立即接呼吸机通气并给予纯氧吸入。5 11)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100%纯氧2分钟,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至原来水平。5 12)吸痰管取出后,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脱手套。更换吸痰管吸净口腔内分泌物,必要时吸鼻腔。10 13)听诊双肺呼吸音。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安全、舒适体位,询问患者需要。指导清醒患者有呼吸道分泌物时应及时清除。6 14)处理用物。5 15)洗手,取口罩。2 16)记录。3 17)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10分钟以内。2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使用呼吸机患者)操42综合评价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F.0分5 指导要点1.如果患者清醒,安抚患者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