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流域文明汇总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0912360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4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河流域文明汇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两河流域文明汇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两河流域文明汇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河流域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Mesopotamia culture),或两河文明。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或两河文明。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主要由苏美尔是西亚最早的文明。主要由苏美尔(Sumerian)、阿卡德、巴比伦、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组成。亚述等文明组成。大家好1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又称美索不达苏美尔人是最先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代民族,苏美尔人是最先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代民族,因为他们是来自远方的黑发种族,在他们带来的石碑上的因为他们是来自远方的黑发种族,在他们带来的石碑上的铭文中,自称为铭文中,自称为“黑头黑头”。自从来到这个堆积着两条大河。自从来到这个堆积着两条大河携带来的肥沃泥土的三角洲上重新立国,苏美尔人就发现携带来的肥沃泥土的三角洲上重新立国,苏美尔人就发现既没有故土那样的石头存在,也没有埃及那样的纸草生长,既没有故土那样的石头存在,也没有埃及那样的纸草生长,于是便发明了这样的书写方式:将软泥做成泥版,然后进于是便发明了这样的书写方式:将软泥做成泥版,然后进行书写,书写完毕以后烤干,以便文书的保管。行书写,书写完毕以后烤干,以便文书的保管。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伟大创建者苏美尔人,似乎既不是印欧人的一支,也不是闪米特人的一支,这一点很可奇怪。他们的语言与汉语相似,这说明他们的原籍可能是东方某地。但不管怎样,是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开掘沟渠,依靠复杂的灌溉网,成功地利用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湍急的河水,从而创建了第一个文明。大家好2苏美尔人是最先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代民族,起源于今伊拉克南部的两河流域文明和中国、埃及以及古典希腊、罗马并称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从新石器时代起,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条大河哺育了许多农业村落。约公元前3000年,从外部迁移到伊拉克南部干旱无雨地区的苏美尔人利用河水灌溉农田并在生产中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从而创造出一批最早的城市国家和灿烂的苏美尔文明。在苏美尔人的影响下,两河流域本地说塞姆语的阿卡德人加入了历史舞台,并先后和苏美尔人并肩建立了阿卡德和乌尔第三王朝两个帝国。虽然苏美尔文明不断向周围扩大发展成为巴比伦文明,并把北方亚述带入两河流域文明圈,但苏美尔人口却似乎在不断减少。在公元前2004年,乌尔第三王朝被伊辛和拉尔萨两王朝所取代。从这一时期开始,以拉旮什、温马为代表的一批苏美尔城市走向衰亡,荒无人烟,最后沦为废墟。新迁入两河流域的游牧部落在巴格达附近的巴比伦城建立起古巴比伦王朝,战败南方苏美尔地区的伊辛和拉尔萨王朝一统天下。随着南方的城市被逐渐放弃,苏美尔人完全消亡于巴比伦人之中了。在巴比伦人和亚述人把两河流域文明推到顶巅后,该地区被伊朗高原上的波斯人征服。公元前331年,代表希腊文化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征服了全部西亚。像一千年前的许多苏美尔城市一样,许多古老的巴比伦和亚述的城市也被陆续放弃,两河流域文明不久便彻底失传了。其遗物被埋在沙丘之下达二千年之久,直到19世纪下半叶的考古发掘才重见光明。大家好3起源于今伊拉克南部的两河流域文明和中国、埃及以两河流域古文明灭绝的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外部的新兴文明如希腊和伊斯兰文明的征服和取代是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过度的农业开发恶化了先天不足的生态环境也是一个主要的内因。1982年,美国著名亚述学家雅各布森在古代的盐化地和灌溉农业一书中论述了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地区灌溉农业和土地盐化的关系,并指出这是苏美尔人过早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原因。南伊拉克(苏美尔)的土壤是肥沃的冲积粘土,宜于谷物种植。但气候干旱少雨,灌溉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然而,土壤和河水中都含有可交换的钠离子和盐。通常,钠离子和盐被水带到地下水层中,只要地下水位与地表层保持一定的正常距离,含钠和盐的地下水就不能危害农田。古苏美尔人只知浇灌而不知土壤中的盐分必须用充足的水加以过滤,并完全排泄出去,结果是当地地下水层的盐分逐年加重。大家好4两河流域古文明灭绝的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外部当过度的积水渗入地下水时,含盐的水位就会上升,在土壤的毛细管作用帮助下侵入地表层,使土壤盐碱化。从苏美尔城吉尔苏的遗址中,法国考古队发现了从苏美尔城邦争霸时期(约公元前2400年)到乌尔第三王朝末(前2004年)的大批农业泥板文书。这400年中的文献告诉我们,从文明一开始,随古代灌溉农业而来的土地盐化问题就一直困扰着苏美尔的农民和贵族。很可能这一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在古巴比伦晚期(约前1700前),以吉尔苏为代表的大批苏美尔城市被永久放弃。一写于拉旮什王乌如卡基那时的土地吏文件列出两块地的盐化面积:258公顷大麦地和约28公顷盐化地,盐地为1;110公顷的大麦地和39公顷的盐化地,盐化面积为35。另一文件则记载了三块农田,其盐化面积分别为20、40和100。一块名叫“老麦田”的农田在城邦时还是以小麦为主要作物的无盐地(小麦不耐盐),经过了300年的灌溉后,当它再次出现在乌尔第三王朝(前21112004年)的文件中时,已有6的面积盐化了。写于伊比辛一年(前2027年)的一文件告诉我们,库阿腊城的一块259公顷的农田竟带有162公顷的盐水池。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中巴比伦时期,苏美尔故地的土地盐碱化给国王留下极深的印象,以至于被认为是诸神对人类罪行最严厉的报复之一。大家好5当过度的积水渗入地下水时,含盐的水位就会上升,在巴比伦王马尔杜克阿拉伊丁奖给大臣的石刻地契中,对背约者的诅咒是:“愿阿达德,天地之渠长,使碱土围其田,令大麦饥渴,绿色永绝!”另一王的石契碑咒为“愿阿达德败其田,绝粒麦于垅上,生碱草替大麦,取碱土代清泉!”远在北方的亚述地区,雨水充足,无需浇灌,农田盐碱化不甚严重。但亚述王知道盐碱地的可怕后果,并以其为手段惩罚反叛的城市。阿达德尼腊瑞(前13071275年)和其子沙勒马那沙尔(前12741245年)都在铭文中声称:“我征服并摧毁了(敌)城后,把盐碱液播撒于其上。”苏美尔地区农田盐碱化还反映在当地的作物品种和单位面积产量上。在文明刚出现的乌鲁克文化遗物中,发现装小麦的容器和装大麦的差不多。当土地开始盐化后,不耐盐的小麦开始逐年减少。公元前2400年时的吉尔苏,小麦占16,其余则是大麦。到约100年后的阿卡德时,小麦降到3。据一乌尔第三王朝的文件,此时在吉尔苏的一块地中,小麦仅占186。随后,在苏美尔地区,人民几乎不能种植不耐盐的小麦了。尽管大麦比较耐盐,但土地的盐化会减少它的产量。吉尔苏出土文献表明:约前2400年,大麦每公顷收2537公升,到前2100年,降至1460公升。约公元前1600年,吉尔苏城已完全被弃,土地已经严重盐化了。此时,其邻近的拉尔萨城的大麦产量仅为每公顷897公升。大家好6在巴比伦王马尔杜克阿拉伊丁奖给大臣的石刻地契中当苏美尔人已经步入文明时代时,他们的邻居阿卡德人才刚开始进入氏族、部落时期,刚开始步入农耕与定居生活。在苏美尔人眼中,他们是不折不扣的“乡下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土老冒、乡下人后来却成了他们的主人。阿卡德人是闪米特人中的一支,阿卡德的名称来源于阿卡德语,阿卡德语是由苏美尔语和闪族语发展而来的。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阿卡德人陆续来到两河流域北部定居,居住在苏美尔人以北的平原上,这些“乡下人”和苏美尔人又贸易,又抢劫,持续了好几百年。在定居两河流域北部的时候,这些“乡下人”像海绵一样,贪婪地吸收着苏美尔人的种种知识,他们不仅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学会了使用车轮并开始组建自己的战车方队,这为以后他们夺取苏美尔人的天下奠定了良好的坚实基础。公元前2371年,一个名叫卢伽尔扎吉西的温马王第一次统一了苏美尔世界,将疆土“从大海扩张到了大海”,即从波斯湾口扩展到了北叙利亚的地中海沿岸。然而,卢伽尔扎吉西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的战斗成果,转眼就被操闪米特语的阿卡德人萨尔贡攫取。阿卡德帝国阿卡德帝国大家好7当苏美尔人已经步入文明时代时,他们的邻居阿卡德“萨尔贡”一词在阿卡德语中意为“真正的王”。萨尔贡是个传奇人物,但他出生卑贱,其母是个低能人,史书记载说其“母卑,父不知所在”,然而萨尔贡却智慧超人,曾做过基什王乌尔扎巴巴的侍卫,大约于公元前2371年,乌玛人入侵基什王国,国王乌尔扎巴巴无法抵抗,萨尔贡利用一次武装起义夺取了政权,将王冠戴在了自己头上,但仍以“基什”为国号,萨尔贡即位之后,贫民贵族多有不服,于是萨尔贡开始招兵买马,准备用长刀短剑捍卫其王位。在当时优渥的招募条件下,阿卡德人纷纷参加,没几天就招募到了四五千强悍兵丁,并在城里实行严格的“武器管制”,建立起西亚史上第一支常备军。巩固了政权后,萨尔贡以阿卡德城为首都。阿卡德帝国阿卡德帝国萨尔贡去世后,全国各地的暴乱此起彼伏,他的儿子里姆什继位后,苏美尔等地又多次爆发大规模起义,导致阿卡德王国国势稍稍衰落。不久,玛尼什吐苏(里姆什长兄)对波斯湾沿海国家发动战争,并发展了同梅露哈(古代印度)、马干(阿曼沿海地区)及狄尔蒙(巴林及波斯湾西部沿海)的海运贸易。为了缓解国内的阶级矛盾,玛尼什吐苏制定了一些条文,条文说明各城邦拥有一定的独立性,国王不能随意把各城邦的土地据为己有。玛尼什吐苏之子纳拉姆辛在位26年,在平定了因祖父横征暴敛而引起的一系列暴动之后,他进行了大规模的征战:在西方重创埃布拉,在南方波斯湾重征马干,在东北山区与卢卢卑人交战。当时纳拉姆辛威势无双,雄姿英发,自号“天下四方之王”。阿卡德帝国阿卡德帝国大家好8“萨尔贡”一词在阿卡德语中意为“真正的王”。萨阿卡德帝国之所以四处征讨,主要是为了控制运输外地产物及珍贵材料的商业大道。在这样一个充满野心的帝国里,于是,一种新的艺术观念颂扬国王的荣耀与万能应运而生,这个时期的刻印艺术除了从上个时期传承下来的英雄与动物格斗的传统图案外,还出现了神话的场景。在阿卡德时期汇集而成的众多图像,对后世的印章雕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阿卡德人的辉煌很短暂。纳拉姆辛死后不久,其子沙尔卡利沙利被宫廷政变推翻。约前2230年,阿卡德王国被库提人所灭,苏美尔王表曾发出了这样的悲叹:“谁是国王,谁不是国王。”来自东北山区的库提人给其的最后一击,使他们成了苏美尔和阿卡德的临时主人。阿卡德帝国阿卡德帝国阿卡德帝国阿卡德帝国大家好9阿卡德帝国之所以四处征讨,主要是为了控制运输外古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之一。巴比伦意即“神之门”。古巴比伦狭义上指古巴比伦王国,广义上指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分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是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奴隶制城邦,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公元前十九世纪中,由阿摩利人灭掉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古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王国由迦勒底人建立,迦勒底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萨灭掉统治两河流域的亚述帝国,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大家好10古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巴比伦空中花园巴比伦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悬园。在前6世纪由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Amyitis)修建的。现已不存。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著齿轮的把手。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巴比伦文献中,空中花园仅是一个谜,甚至没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园。千百年来,关于“空中花园”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II,在位605BC-562BC)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为王后。公主美丽可人,深得国王的宠爱。可是时间一长,公主愁容渐生。尼布甲尼撒不知何故。公主说:“我的家乡山峦叠翠,花草丛生。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巴比伦平原,连个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么渴望能再见到我们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啊!”原来公主得了思乡病。于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型花园,上面栽满了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巧夺天工的园林景色终于博得公主的欢心。大家好11巴比伦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古亚述时期(约前2500前1500)又称阿淑尔城邦时期。阿淑尔城邦的居民最初为印欧语系的胡里特人,后来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等进入此地,他们逐渐与原有居民融合,形成亚述人。其语言为阿卡德语之亚述方言,文字为楔形文字。当阿卡德王国与乌尔第三王朝(见乌尔)强盛时,亚述受它统治。公元前2006年获得独立。古亚述最高机构为阿淑尔城邦贵族长老会议。公务人员有一年一任的号里木的名年官(即以其名名其任职之年),管理财政经济,由抽签选出。土地为公社所有,定期分配给大家族使用,很少买卖。奴隶较少,社会主要劳动者为承担公社义务的自由民。中介贸易具有重要意义,部分贵族和商人从事商业和高利贷活动而致富。约公元前2000前1000年,奴隶制大地产逐渐形成。对外侵略加强了伊沙库的地位。约公元前17世纪初,沙姆希-阿达德一世占领由阿卡德北部至地中海的广大区域,自称天下之王。他死后,亚述先后沦为古巴比伦王国和米坦尼王国之藩属。大家好12古亚述时期(约前2500前1500)又称阿淑尔城邦时期。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即历史教科书中所说的两河流域,也即今伊拉克所在地)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与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一起并称为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而“亚述文明”则又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与古代巴比伦齐名的重要文明之一。它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于公元前8前7世纪时达到鼎盛,通过武力征服建立起了一个东至伊朗、西达地中海的军事大帝国,史称“亚述帝国”。但之后被巴比伦等所灭,迅速崩溃。过去几个世纪以来,由于缺少史料和研究的缘故,更由于这一地区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不具有强大话语权的缘故,亚述文明一直罕为人知。直到19世纪中期,英、法等国一些考古学家开始根据一些零星的历史记载到伊拉克进行调查和发掘,其中以英国人亨利雷亚德的发掘最为重要。他发掘了尼尼微、尼姆鲁德等亚述古代都城遗址,获得大量珍贵的亚述文物,包括石刻、楔形文字泥版文书、象牙、青铜、陶器、印章等等,尤其以大量摄人心魄的大型宫殿石刻浮雕最为引人注目。大家好13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即历史教科书中所说的两河流域,也即今伊结束大家好14结束大家好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