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描写方法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0910201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54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古诗描写方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古诗描写方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古诗描写方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之古代诗歌鉴赏之 描写手法描写手法鉴赏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之 描写手法鉴赏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灯火阑珊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最快的船最快的船最害羞的人最害羞的人最多的愁最多的愁最消瘦的人最消瘦的人最憔悴的人最憔悴的人最忧愁的人最忧愁的人眼力最差的人眼力最差的人最深的情最深的情最高的楼最高的楼最大的瀑布最大的瀑布诗词之魅力诗词之魅力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1.了解古代诗歌常见的描了解古代诗歌常见的描写手法;写手法;2 2.学会分析古代诗歌常学会分析古代诗歌常用描写手法。用描写手法。3.3.掌握古诗描写手法的掌握古诗描写手法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 学习目标烘托烘托衬托衬托虚实虚实描写描写描写描写角度角度正面正面(直接描写)(直接描写)侧面侧面(间接描写)(间接描写)观景观景角度角度白描白描渲染渲染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动静动静描写描写手法手法绘景绘景角度角度(方位(方位 顺序)顺序)(感官(感官方面)方面)远近、高低、上下、远近、高低、上下、点面、点面视、听、味、触视、听、味、触嗅觉(形声色味)嗅觉(形声色味)烘托描写描写正面观景白描描写手法绘景(方位 顺序)(感官方面1.1.白描白描白描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白描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白描指不加渲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逼肖。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纯用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纯用线条勾勒,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线条勾勒,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写作手法。(可用于写景写人)如马致远的。(可用于写景写人)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 1.白描白描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 田家田家 聂夷中聂夷中 父耕原上草,子斫山下荒。父耕原上草,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这首诗以小见大,运用白这首诗以小见大,运用白描手法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出父子辛寥寥数语勾勒出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田家 聂夷中 2.2.渲染渲染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在需要强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加强艺术效果。诗歌中则指对环诗歌中则指对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正面描写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如杜甫形容,以突出形象。如杜甫登登高高2.渲染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 绝句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门泊东吴万里船。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将刚抽新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的绚丽图景展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的绚丽图景展现出来。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作者愉现出来。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作者愉快的心情。快的心情。绝句 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的言行举止、神情意态、心理活动、言行举止、神情意态、心理活动、生活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典型情节的描写。等方面的典型情节的描写。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细节之于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细节之于诗,如秋波之于佳人,其审美意义全诗,如秋波之于佳人,其审美意义全在于含情脉脉的暗示。如:长安回望在于含情脉脉的暗示。如: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3.细节描写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言行举止、神情意态秋秋 思思 张籍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寻常”的细节的细节?表达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了他什么样的情感?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话要说,故“又开封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乡亲人的无尽思念。秋 思 张籍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4.4.动静动静动静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动静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态、静态的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辅相成,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如王维的一种情趣。如王维的山居秋山居秋暝暝 4.动静 动静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或以动衬虚实虚实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未知为虚等等。虚实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 夏日南亭怀辛大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夏日南亭怀辛大 作者从嗅觉,听觉两方面描写作者从嗅觉,听觉两方面描写 夜景,形成了以动写静的写法。夜景,形成了以动写静的写法。荷花的香气是以风送时嗅到;荷花的香气是以风送时嗅到;竹露的清响是滴时闻到,细香竹露的清响是滴时闻到,细香 可嗅,滴水可闻,衬托了夜阑可嗅,滴水可闻,衬托了夜阑 人静。人静。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运用了怎样的写法?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运用了怎样的写法?作者从嗅觉,听觉两方面描写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这首诗(或某几句)是怎样写景的?这首诗(或某几句)是怎样写景的?这首诗在描写某景物时用了什么手法?这首诗在描写某景物时用了什么手法?常见提问方式手法鉴赏手法鉴赏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作简要分析。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这首诗(或某几句)是怎样写景的?这首诗在描写某景物时用了什么答题模式答题模式先找准描写的特色(如先找准描写的特色(如 细细节描写、白描、动静、上下、节描写、白描、动静、上下、远近、高低等顺序);远近、高低等顺序);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了这种手法。(3)(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模式先找准描写的特色(如 细节描写、白描、动静、上下、课堂大练兵课堂大练兵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8分)分)咏素蝶诗咏素蝶诗 刘孝刘孝绰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嘉树欲相依。【注注】刘孝绰(刘孝绰(481-539481-539):南朝梁文):南朝梁文学,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学,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恨,仕途数起数伏。课堂大练兵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是怎样描写的?(3分)分)参案:这首诗歌描写了参案:这首诗歌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躲藏;映衬日光;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在花丛中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反应来描写的。反应来描写的。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对比手法,以及,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参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