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ppt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0909515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沟通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人际沟通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人际沟通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人际沟通课件6人际沟通课件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一、沟通的概念一、沟通的概念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际沟通和大众沟通。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方式。交流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方式。大众沟通:是借助媒介的间接沟通。大众沟通:是借助媒介的间接沟通。5/17/20242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一、沟通的概念8/3/202 二、沟通的结构二、沟通的结构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七个因素构成。反馈、障碍与背景等七个因素构成。信息信息源源信息信息接受人接受人反馈反馈障碍障碍背景背景通道通道信息信息5/17/20243 二、沟通的结构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人际沟通ppt课件人际沟通ppt课件(六)障碍(六)障碍人际沟通常常发生各种障碍。人际沟通常常发生各种障碍。1)信息不充分或不明确(相思病)信息不充分或不明确(相思病)2)信息接受者的误解)信息接受者的误解3)双方缺乏共同经验(文化差异)双方缺乏共同经验(文化差异)5/17/20246(六)障碍人际沟通常常发生各种障碍。8/3/20236(七)背景(七)背景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不仅许多意义是背景提供的,而且甚至不仅许多意义是背景提供的,而且甚至词语意义也会随背景不同而改变。它可词语意义也会随背景不同而改变。它可能影响沟通的每一个因素以及整个沟通能影响沟通的每一个因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过程。5/17/20247(七)背景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8/3/20237 三、沟通的功能三、沟通的功能(一)获取信息的手段。(人与外部环(一)获取信息的手段。(人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境相互作用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感觉感觉剥夺剥夺”实验)实验)(二)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二)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社交剥夺试验)(社交剥夺试验)5/17/20248 三、沟通的功能(一)获取信息的手段。(人与外(沟通的功能)(沟通的功能)(三)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三)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因素。(退休衰退加快、独身寿命短)(退休衰退加快、独身寿命短)(四)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四)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途径。(相互了解对方)(相互了解对方)(五)协调群体内行为,促进效率的提(五)协调群体内行为,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同心同德)(同心同德)5/17/20249(沟通的功能)(三)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退休四、人际沟通的分类(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二)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二)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四)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四)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五)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五)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5/17/202410四、人际沟通的分类(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8/3/2023 五、沟通网络五、沟通网络现实的人际沟通不是单通道的沟通,而现实的人际沟通不是单通道的沟通,而往往有群体背景。各种沟通模式的组合往往有群体背景。各种沟通模式的组合形成沟通网络。包括正式沟通网络和非形成沟通网络。包括正式沟通网络和非正式沟通网络。正式沟通网络。5/17/202411 五、沟通网络现实的人际沟通不是单通道的沟通(一)正式沟通网络(一)正式沟通网络链链式式轮轮式式圆圆周周式式全全通通道道式式式式5/17/202412(一)正式沟通网络链式轮式圆全8/3/202312 (二)非正式沟通网络(二)非正式沟通网络戴维斯通过对戴维斯通过对“小道消息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的研究,发现它有四种形式:现它有四种形式:单线式单线式偶然式偶然式集束式集束式流言式流言式5/17/202413 (二)非正式沟通网络戴维斯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体语沟通体语是身体语言的简称。体语是身体语言的简称。体语指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体语指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外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外貌、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貌、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通过体语实现的沟通叫体语沟通。通过体语实现的沟通叫体语沟通。5/17/202414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体语是身体语言的简称。8/3/20231一、目光与面部表情一、目光与面部表情(一)目光(一)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目光看到个体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目光看到个体的情绪变化。人的情绪由中性向愉悦改变,情绪变化。人的情绪由中性向愉悦改变,瞳孔不自觉变大;对使人厌恶的刺激物,瞳孔不自觉变大;对使人厌恶的刺激物,瞳孔反应是明显缩小。瞳孔反应是明显缩小。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5/17/202415一、目光与面部表情(一)目光 8/3/202315 (二)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形式。面部表情可表现肯定与否定、接纳与拒绝、强面部表情可表现肯定与否定、接纳与拒绝、强烈与轻微等情感。烈与轻微等情感。人的面部有数十块肌肉,可产生及其丰富的表人的面部有数十块肌肉,可产生及其丰富的表情。表现愉悦的是嘴、颊、眉、额;表现厌恶情。表现愉悦的是嘴、颊、眉、额;表现厌恶的是鼻、颊、嘴;表现哀伤的是眉、额、眼睛、的是鼻、颊、嘴;表现哀伤的是眉、额、眼睛、眼睑;表现恐惧的是眼睛、眼睑。眼睑;表现恐惧的是眼睛、眼睑。5/17/202416 (二)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面部表情)由于面部表情可控、易变、效果较为明显。由于面部表情可控、易变、效果较为明显。目光与面部表情的关系目光与面部表情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两者一致,特殊情况下,两一般情况下,两者一致,特殊情况下,两者分离,目光是真实的。者分离,目光是真实的。5/17/202417(面部表情)由于面部表情可控、易变、效果较为明显。8/3/2二、身体运动和触摸二、身体运动和触摸(一)身体运动是个体最易发现的一种体语。(一)身体运动是个体最易发现的一种体语。其中手势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手势语占有重要位置。摆手:意义是制止或否定。摆手:意义是制止或否定。双手外推:意义是拒绝。双手外推:意义是拒绝。双手外摊:意义是无可奈何。双手外摊:意义是无可奈何。双臂外展:意义是阻拦。双臂外展:意义是阻拦。搔头或搔颈:意义是困惑。搔头或搔颈:意义是困惑。搓手:意义是紧张。搓手:意义是紧张。拍头:意义是自责。拍头:意义是自责。耸肩:意义是不以为然或无可奈何。耸肩:意义是不以为然或无可奈何。5/17/202418二、身体运动和触摸(一)身体运动是个体最易发现的一种体语。其(身体运动和触摸)(身体运动和触摸)(二)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人(二)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5/17/202419(身体运动和触摸)(二)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人在触摸和 三、姿势与装饰三、姿势与装饰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动作表达某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动作表达某种情感及态度的体语。种情感及态度的体语。尽管姿势及其意义与文化有关,但通过尽管姿势及其意义与文化有关,但通过姿势进行沟通的适应范围还是较为宽泛姿势进行沟通的适应范围还是较为宽泛的。的。服装、化妆、饰品和携带品,也能透露服装、化妆、饰品和携带品,也能透露出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情感、态度、出一个人的情趣、爱好、情感、态度、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信息。社会角色等多方面的信息。5/17/202420 三、姿势与装饰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动作表5/17/2024218/3/202321四、人际距离四、人际距离人体与他人沟通与交往时双方的空间距离。人体与他人沟通与交往时双方的空间距离。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有文化、民族、社会地位、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有文化、民族、社会地位、性别等。性别等。由于人们的关系不同,人际距离因而不同。由于人们的关系不同,人际距离因而不同。美国霍尔的研究,提出四种人际距离。美国霍尔的研究,提出四种人际距离。(一)公众距离(一)公众距离(3.6-7.5米)(米)(12-25英尺)英尺)(二)社交距离(二)社交距离(1.2-3.6米)(米)(4-12英尺)英尺)(三)个人距离(三)个人距离(0.45-1.2米)(米)(15 4英尺)英尺)(四)亲密距离(四)亲密距离(0-0.45米)(米)(0 18英寸)英寸)(在特殊的环境下人际距离会有所变化)(在特殊的环境下人际距离会有所变化)5/17/202422四、人际距离人体与他人沟通与交往时双方的空间距离。8/3/2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的心理上的关系。其其特点特点是:是:(一)(一)个体性个体性指在人际关系中建立起来的联系,是以指在人际关系中建立起来的联系,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喜不喜欢成为中心问题。个人为中心的。喜不喜欢成为中心问题。5/17/202423第三单元 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8(特点)(二)(二)直接性直接性(1)人际关系是面对面建立的。)人际关系是面对面建立的。(2)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趋近,个体可)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趋近,个体可切实感受到人际关系的存在。切实感受到人际关系的存在。(三)(三)情感性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心理上的关系体现)(心理上的关系体现)5/17/202424(特点)(二)直接性8/3/202324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一)建立与发展的阶段(一)建立与发展的阶段1定向阶段定向阶段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及初步沟通等方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及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相处)面的心理活动。(相处)2情感探索阶段情感探索阶段(相知)(相知)(1)探索哪些方面可建立感情联系。)探索哪些方面可建立感情联系。(2)发现共同情感领域,并就此进行沟通。)发现共同情感领域,并就此进行沟通。(3)有一定的情感卷入。)有一定的情感卷入。5/17/202425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阶段(一)建立与发展的阶段8/3/(建立与发展的阶段)(建立与发展的阶段)3情感交流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相恋)(相恋)(1)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2)沟通有深度,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沟通有深度,有较深的情感卷入。(3)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和批评。的赞许和批评。4稳定交往阶段稳定交往阶段(相爱)(相爱)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秘密领域,自我暴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秘密领域,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露广泛而深刻。5/17/202426(建立与发展的阶段)3情感交流阶段(相恋)8/3/202人人人人际际际际关关关关系系系系状状状状态态态态及及及及其其其其相相相相互互互互作作作作用用用用水水水水平平平平图解关系状态作用水平零接触单向注意双向注意表面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低高5/17/202427人际关系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图解关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自我暴露自我暴露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奥特曼等人发现人际关系与自我暴露有关。信任和奥特曼等人发现人际关系与自我暴露有关。信任和奥特曼等人发现人际关系与自我暴露有关。信任和奥特曼等人发现人际关系与自我暴露有关。信任和接纳程度提高自我暴露程度也高。自我暴露的广度接纳程度提高自我暴露程度也高。自我暴露的广度接纳程度提高自我暴露程度也高。自我暴露的广度接纳程度提高自我暴露程度也高。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的和深度是人际关系的和深度是人际关系的和深度是人际关系的“探测器探测器探测器探测器”。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深到浅大致分为四个水平: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深到浅大致分为四个水平: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深到浅大致分为四个水平: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深到浅大致分为四个水平:一是情趣爱好方面一是情趣爱好方面一是情趣爱好方面一是情趣爱好方面二是态度方面二是态度方面二是态度方面二是态度方面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四是隐私方面四是隐私方面四是隐私方面四是隐私方面特殊性环境下会有完全的自我暴露:陌生人、网络特殊性环境下会有完全的自我暴露:陌生人、网络特殊性环境下会有完全的自我暴露:陌生人、网络特殊性环境下会有完全的自我暴露:陌生人、网络5/17/202428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1相互性原则相互性原则(1)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互重视、相互支持。(约会实验约会实验)(2)任何人都有着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任何人都有着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 稳定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稳定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并根据这种适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并根据这种适当性、合理性使自己的行为及与别人的当性、合理性使自己的行为及与别人的关系得到解释。(关系得到解释。(售票员请乘客让座售票员请乘客让座)5/17/202429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1相互性原则8/3/202329(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2交换性原则(1)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2)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3)它是双方价值选择的结果。5/17/202430(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2交换性原则8/3/202330(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1)自我价值: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2)自我价值保护:是个体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3)作用: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对那人予以肯定与支持。反之,则疏离。(投之以桃,报之以李)5/17/202431(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8/3/20233(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4、平等原则现实的不平等。在现实生活中交往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影响力、对信息的掌握等方面往往是不对等的,给交往带来一定影响。希望获得平等。如果能平等待人,就能给对方带来心理满足,地位差别较大时也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17/202432(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4、平等原则现实的不平等。在现实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美国学者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其要点是:(一)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1包容需要: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2支配需要: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3情感需要:爱他或被他人所爱5/17/202433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美国学者舒茨以人际需要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二)人际关系需要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满足带来健康,不满足导致障碍。(三)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形式,二者互补。5/17/202434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二)人际关系需要决定(四)六种人际关系取向1主动包容式:主动与他人交往2被动包容式:期待他人接纳自己3主动支配式:喜欢控制他人4被动支配式:期待他人引导5主动情感式:主动对他人情感表达6被动情感式:期待他人对自己表达5/17/202435(四)六种人际关系取向1主动包容式:主动与他人交往8/3/(五)童年人际需要的重要性1、包容需要儿童与父母适宜沟通,人际关系较好。而过少或过多,都会导致人际关系的低社会行为或高社会行为。(疯丫头与坏小子)2、支配需要双亲给儿童一定自主权,使其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反之,则使其形成专制式行为方式。(模仿与个人中心主义)5/17/202436(五)童年人际需要的重要性1、包容需要8/3/202336(童年人际需要的重要性)3、情感需要儿童得到适当的关爱,长大后能恰当对待自己。儿童得到关爱过少或过多,长大后会出现低社会行为或超社会行为。5/17/202437(童年人际需要的重要性)3、情感需要儿童得到适当的关爱,长大(舒兹的群体整合理论)舒兹的三维理论在解释群体形成与分解中提出群体整合理论。即群体形成的过程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群体分解的原则是反其序,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控,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分解。5/17/202438(舒兹的群体整合理论)舒兹的三维理论在解释群体形成与分解中提(人际关系的类型)根据李维奇的研究,把人际关系分为以下八种类型:(一)主从性(二)合作型(三)竞争型(四)主从竞争型(五)主从合作型(六)竞争合作型(七)主从合作竞争型(八)无规则型5/17/202439(人际关系的类型)根据李维奇的研究,把人际关系分为以下八种类 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一、人际吸引的概念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可分为亲合、喜欢、爱情。本单元只讨论喜欢。5/17/202440 第四单元 人际吸引一、人际吸引的概念8/3/2023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一)熟悉与邻近熟悉能增加喜欢的程度。邻近性指的是,如果其他条件大体相当,个体喜欢邻近的人。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条件使彼此喜欢的程度都不高中等交往频率条件下,彼此喜欢程度较高(小别胜过新婚)5/17/202441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一)熟悉与邻近8/3/2023411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做志愿者)2吸引力的相似(与众不同)3社会地位的相似(教师)4年龄的相似(中年)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是最重要的。(二)相似性5/17/2024421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做志愿者)(二)相似性8/(三)互补1需要的互补(金钱与才能)2社会角色的互补(学生与教师)3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外向与内向)人际关系呈互补时,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5/17/202443(三)互补1需要的互补(金钱与才能)8/3/202343 (四)外貌 1、外貌美容易造成一种好的第一印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2、外貌美容易产生光环效应。(不爱江山爱美人)5/17/202444 (四)外貌 1、外貌美容易造成一种好的第一印(五)才能 佩服有才能的人一般是社会的一种心理倾向,才能一般会增加个体的吸引力。但是如何释放才能而不对别人构成压力,使别人不感到自己无能和失败,才会增加吸引力。而有才能的人犯些“小失误”,不很“完美”,让人有帮助的机会也会增加吸引力。5/17/202445(五)才能 佩服有才能的人一般是社会的一种心理倾向,才能(六)人格品质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安德森认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令人厌恶。喜爱程度最高的六个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5/17/202446(六)人格品质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第五单元 人际互动一、人际互动的概念人际互动即人际相互作用。互动是信息、情感、行为的交流。互动是一个过程,是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组成。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流、交往。在结构上更强调角色互动。5/17/202447第五单元 人际互动一、人际互动的概念8/3/202347二、人际互动的形式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一)合作及其基本条件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1目标的一致。2共识与规范。3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5/17/202448二、人际互动的形式人际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合作与竞争。8/3/2(二)竞争及其基本条件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其基本条件是:1目标较为稀有或者难得,双方争夺同一目标。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前提)(金牌)5/17/202449(二)竞争及其基本条件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竞争及其基本条件)2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僵持)和冲突(一方赢,另一方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并列第一)。4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道德与法)。5/17/202450(竞争及其基本条件)2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僵持)和冲突(一方 (三)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多伊奇提出一种解释产生竞争与合作的理论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1、个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条件多伊奇认为其条件是他们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师生关系)5/17/202451 (三)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多伊奇提出一种解释产生竞(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2、合作关系的条件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依赖关系,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双打冠军)3、竞争关系的条件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否定的依赖关系,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男单冠军)5/17/202452(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2、合作关系的条件8/3/20235第六节完毕谢谢!5/17/202453第六节完毕谢谢!8/3/2023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