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主讲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0906123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 页数:298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经济学主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8页
公共经济学主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8页
公共经济学主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主讲主讲:邹帆邹帆公共经济学主讲:邹帆1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公共经济学基础理论第三章公共财政的职能第四章公共支出理论第五章各类公共支出第六章公共收入概论第七章税收理论第八章公债第九章政府间的财政关系第十章公共部门宏观经济理论第一章导论2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公共经济学的定义第二节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第三节公共经济学的发展第四节公共经济学与实践第一章导论3第一节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公共经济学(PublicFinance)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严格意义上,公共经济学又称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SectorEconomics)。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公共部门经济、公共经济和公共财政是可以且经常互换的概念。第一节公共经济学的定义4公共部门(PublicSector)政府及其附属物。私人部门(PrivateSector)企业和居民。政府狭义政府: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厅、局及其附属物;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府的经济行为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和非市场性社会财富分配。公共部门(PublicSector)政府及其附属物。5企业支付生产要素报酬(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居民政府提供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企业家精神)纳税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纳税政府采购转移支付三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三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企业支付生产要素报酬居民政府6第二节公共经济学体系概要一个研究对象政府的经济行为两根理论支柱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第二节公共经济学体系概要7三块专业内容以税收、行政性收费、借贷为主体的公共收入理论与实践以政府采购、转移性支付为主体的公共支出理论与实践以税制、社会保障体系为主体的收入再分配理论与实践四大理论特征宏观性实用性多样性可探讨性三块专业内容8第三节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一西方公共经济学的发展早期的财政思想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亚当.斯密 李嘉图 萨伊 穆勒 庇古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梅纳德.凯恩斯 卡恩 萨缪尔森 20世纪60年代至今米尔顿.弗里德曼 拉弗 布坎南 图洛克 瑟奇.克里斯多芬.科尔姆 马斯格雷夫 阿特金森第三节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一西方公共经济学的发展9对公共经济学发展有影响的几本书:亚当.斯密:1776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梅纳德.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瑟奇.克里斯多芬.科尔姆:1964公共经济学基础国家经济作用理论概述查德.马斯格雷夫:1959公共财政理论对公共经济学发展有影响的几本书:亚当.斯密:10MO100税率(%)税收额 拉 弗 曲 线根据拉弗曲线,必然存在一个最佳税率根据拉弗曲线,必然存在一个最佳税率M点,税率超过点,税率超过这点,税收将对经济活动起较大的阻碍作用这点,税收将对经济活动起较大的阻碍作用MO100税率(%)税收额拉弗曲线根11二中国财政思想的发展中国古代财政思想-勤政欲民 理财常以养民为先 -量入为出 凡百役之费,先度其数而赋予人,量出制入 -均输、平准公共经济学主讲课件12新中国建国后的财政理论-国家分配说-社会再生产说-剩余产品说-社会共同需要说-价值分配说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的财政思想新中国建国后的财政理论13第四节公共经济学与实践公共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它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相联系,同时也与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密不可分。公共经济学由财政学发展而来,相对于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不仅关注财政支出,而且还对政府的决策进行经济分析,研究政府经济行为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其研究的课题主要有:第四节公共经济学与实践公共经济学是西14公共部门应该从事哪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组织的;尽可能地理解和预测政府经济活动的全部结果;评价政府的各种经济政策。就我国而言,公共部门经济无论在形式还是规模上都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很大差距,需要我们去认真学习借鉴西方经验,建立和形成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经济学体系。公共部门应该从事哪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组织的;15第二章公共经济学基础理论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理论第二节外部效应理论第三节公共产品理论第四节公共选择理论第二章公共经济学基础理论16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理论一社会经济福利的准则:公平与效率二按经济学的观点,只有有助于增进三社会经济福利的经济活动才是可取的,四讨论政府的经济活动也要以此为标准,五那么社会福利的标准又是什么?福利经六济学(WelfareEconomics)认为社会七经济福利的准则应是:公平与效率。第一节福利经济学理论社会经济福利的准则:公平与17二效率准则经济学家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视为有助于增进社会经济福利的经济活动。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最严谨的解释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V.帕累托(VilfredoPareto,1848-1923)做出的,称为帕累托效率准则。二效率准则18Vilfredo Pareto理论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变处境必须以另一些人处境恶化为代价。这种状态称“帕累托最优”即ParetoOptimum,又称“帕累托有效”ParetoEfficient。如果改变资源配置后与改变前相比,至少有一个人处境变好而没有一个人处境变坏,那么,改变资源配置可达到“帕累托更优”ParetoSuperior,这种资源配置的改变称为“帕累托改善”ParetoImprovementVilfredoPareto理论19福利边界与帕累托最优WA的福利EW/B的福利DO福利边界与帕累托最优WA的福利EW/B的20三效率实现的条件:MSB=MSC配置在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marginalsocialbenefit,简写为MSB)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marginalsocialcost,简写为MSC)。三效率实现的条件:MSB=MSC21BCEAD价格、效益和成本(元)20P15=P10=PQ=100000Q*=15000Q2=20000钢笔的产量(支)(a)社会总效益和成本(元)OQ*钢笔的产量(支)(b)ZTSBTSCTSB-TSCBCEAD价格、效益和成本(元)20P22四公平准则许多人不同意将效率作为评价经济运行的唯一标准和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必须引入判定社会福利水平的另一个标准公平。为了对公平程度进行衡量经济学家给出了洛伦兹曲线(LorenzCurve)这一分析工具和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指标。四公平准则23收入公平分配问题 CDA的效用O E/EE/B的效用收入公平分配问题CDA的效用24洛伦兹曲线的对角线OE被称为绝对平等线(LineofPerfectEquality),表明总财富平均分配于所有家庭。另一极端是完全不平等的洛伦兹曲线中的OFE折线,意味着唯一的家庭拥有100%的财富,而其他所有家庭财富都一无所有。图中的弧形曲线OE越靠近对角线则社会财富的分配越平等,越靠近边框OFE则越不平等。公共经济学主讲课件25洛伦兹曲线O 20%40%60%80%100%家庭百分比x社会总财富 y的百分比100%80%60%40%20%EFAB洛伦兹曲线O226为了使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更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在洛伦兹曲线基础上再引入一个指标基尼系数,即图中由绝对平等线和实际洛伦兹曲线所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A)与由绝对平等线和绝对不平等线围成的三角形OEF的面积(A+B)的比例,即:基尼系数=A/(A+B)基尼系数可以在0到1之间变动。系数越大越不公平。但它只是一个客观衡量公平程度的参考指标,基尼系数多少才是公平的,取决于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们的价值判断,没有一致的答案。为了使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更具有可测性27第二节外部效应理论一外部效应的定义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外部效应的后果在于:外部效应会使价格信号失真,依据失真的价格信号做出的经济活动决策,使得社会资源配置发生错误,而达不到帕累托效率准则所要求的最佳状态。第二节外部效应理论一外部效应的定义28二外部效应的分类外部效应可按结果的不同分为正外部效应与负外部效应。正外部效应也称为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的是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负外部效应也称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二外部效应的分类外部效应可按结果的不同分为29三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1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在2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3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过多状态。三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在30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AD=MSBS=MPCMPC+MEC=MSC价格、效益和成本(元)G10B04.55纸张的产量(万吨)110105100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312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在3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4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不足状态。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在32 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VH价格、效益和成本(元)10253045010 12疫苗接种人数(万人次)ZUD=MPBMPB+MEB=MSBS=MSC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VH价格、效333在存在外部边际效益递减的正的外部4效应时,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产量水平并5非总是缺乏效率的。只有在处于较低产6量水平(在这一水平上,MEB0)条件7下,市场机制才会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8率方面发生失灵。在存在外部边际效益递减的正的外部34202530价格、效益和成本(元)MPB+MEB=MSBS=MSCMPBS=MSCFBAC010121620疫苗接种量(万人次)正的外部效应:外部边际效应递减的情况正的外部效应:外部边际效应递减的情况202530价格、效益和成本(元)MPB+MEB=MSBS=35四外部效应的内在化1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实际上就是外部效2应的边际被定价。外部效应的内在化过3程就是外部效应得以矫正资源配置由不4具有效率到具有效率的过程。四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实际上就是外部效362负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就是外部边际成3本被加计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从而物4品(或服务)的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的社5会边际成本。负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就是外部边际成37ABTJ价格、效益和成本(元)税收收入外部总成本110105F10095GHS=MPC+T=MSC社会净效益S=MPCD=MSB04.55纸张的产量(万吨)矫正性的税收矫正性的税收ABTJ价格、效益和成本(元)税收收入外部总成本1101038矫正性税收的作用:将外部成本加计到私人成本中。增加带有负的外部效应产品的成本和售价,进而将产量减少至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将部分收入从创造外部效应生产者手中转移到遭受外部效应之害的个人和企业手中。将外部负效应减少至可以容忍的水平。矫正性税收的作用:393正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就是外部边际效4益被加计到私人边际效益之上,从而物5品(或服务)的价格得以反映全部的社6会边际效益。正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就是外部边际效40U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矫正性的财政补贴YZ价格、效益和成本(元)财政补贴4530251001012疫苗接种量(万人次)VS=MSCD=MPB+W=MSBD=MPBXU矫正性的财政补贴YZ价格、效益和41矫正性财政补贴的作用:将外部边际效应加计到私人边际效益中。增加带有正的外部效应产品的生产和需求并降低生产者成本和消费者为其支付的净价格,进而将产量增加至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增加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益,从而鼓励这类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矫正性财政补贴的作用:42第三节公共产品理论一公共产品的定义二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或服三务,称为公共产品。二公共产品的特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第三节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的定义43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产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效用的不可分割性44消费的非竞争性即某一个人或企业对公共产品的享用不排除和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享用该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或者说,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消费的非竞争性45受益的非排他性即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和企业排除在公共产品的收益范围之外。或者说,公共产品不能由拒绝付款的个人或企业加以阻止。受益的非排他性46该种物品的效用是否具有不可分割性?该种物品的效用上是否具有非竞争性从技术上看,该种物品能够实现排他吗?排他需要的成本高吗?该物品属于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消费上是否具有竞争性?消费上是否具有排他性?否否否高该种物品属于纯粹的公共物品,应由政府来提供受益上是否具有排他性?该种物品属于私人物品,应由市场来提供是是否该种物品属于公共资源,即有竞争性/无排他性的物品图31判定公共物品的步骤该种物品的效用是否具有不可分割性?该种物品的效用上是否具有47三纯粹的公共产品纯粹的公共产品指的是那种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有竟争性、收益上不具有排他性的产品。在现实生活中的公共产品满足三个特性的情况是不同的。所以,公共产品可以分作几个层次,只有同时满足三个特性的产品才可称作“纯粹的公共产品”。三纯粹的公共产品纯粹的公共产品指的是48消费和生产纯粹的公共产品的成本分配成本:将一定数量的公共产品分配给任何一个追加的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零。生产成本:生产任何一个追加单位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永远都是正数。消费和生产纯粹的公共产品的成本分配成本:49成本美元)200在一定数量的纯粹公共物品上增加任何数量的消费者的边际成本0(A)消费者的数量200成本美元)生产纯粹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B)纯粹公共物品的数量0图32消费和生产纯粹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MC=AC成本美元)200在一定数量的纯粹公共物品上增加任50纯粹公共产品与纯粹私人产品的需求分析对纯粹的私人产品的需求:水平相加对纯粹的公共产品的需求:垂直相加这是因为在私人产品的情况下,每个消费者都是既定价格的接收者,他所能調整的只是其消费的数量。而在公共产品的情况下,每个消费者所面对的是同样数量的公共产品,但他所愿支付的价格(边际效益)是不一样的。纯粹公共产品与纯粹私人产品的需求分析对纯粹的私人产品的需求:51价格(元/条)012345678910面包的数量(条)7654321S=MC=ACDB=MBBDA=MBADC=MBCED=QD图33对纯粹私人物品的需求价格012352012345保安的数量100200300400500600700800边际效益(元)DC=MBCDB=MBBDA=MBAD=MBZ1Z2Z3Z4图34对纯粹公共物品的需求01253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元)012345保安雇用数量100200300400500600700800MBAMBBMBCD=MB=MSBEMC=AC=MSC图35纯粹公共物品的最佳产量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元)0154纯粹公共产品配置的效率纯粹公共产品配置的效率:MSB=MSC纯粹公共产品的最佳产量应该是所有消费者因此而获得的边际效益的总和恰好等于该种产品的社会边际成本。纯粹公共产品配置的效率纯粹公共产品配置的效率:55四林达尔均衡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得的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分担的公共物品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被称作“林达尔均衡”。四林达尔均衡56以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ErikLindahl)名字命名的均衡假设,有两个假设前提:每个社会成员都愿意准确披露自己可以从公共物品的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益,且不存在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效益从而逃避自己应分担的成本费用的动机。每个社会成员都清楚的了解其他社会成员的嗜好以及收入状况,甚至清楚的掌握任何一种公共物品可以给彼此带来的真实的边际效益,从而不存在隐瞒个人边际效益的可能。57五大卫休谟的“公共悲剧”大卫休谟(DavidHume)1940“公共悲剧”: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如果有公共物品或劳务存在,“免费搭车者”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但如果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成为免费搭车者,最后的结果则是没有一个人能享受到公共物品或劳务所带来的好处。五大卫休谟的“公共悲剧”大卫休谟(Dav58事实上,在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中,人们完全可能在不付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享受通过其他人的捐献而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效益。在经济学上被称作:“免费搭车者”。“免费搭车者”问题的解决:强制性融资。只有依靠政府部门使用非市场的方式,即公共财政来解决。事实上,在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中,59六混合产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纯粹的公共产品与纯粹的私人产品并不是普遍存在。常见的是居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物品,既具有私人产品的特性,有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经济学称为:混合产品。从考察混合产品的性质出发,可以将其分为两类:拥挤性的公共产品价格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六混合产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纯粹的公共产品60拥挤性的公共产品是指那些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减少每个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效益的公共产品。只有在消费者达到一定数量之前,拥挤性公共产品的消费才具有非竞争性。该类产品的供给,即可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也可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拥挤性的公共产品61边际成本01N消费者数量边际成本图36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或服务边际成本0162排他性价格的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效益可以定价,从而可以在技术上实现排他的公共产品。价格排他性公共产品虽可以在技术上实现排他,但其生产或消费很可能会产生外部效应,而且是正的外部效应。该类产品的供给,如果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供给,由此而带来的正的外部效应,必须由政府给予补贴。如果由政府直接出资经营,往往也需通过市场,利用市场价格机制。排他性价格的公共产品63第四节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publicchoice)理论可以定义为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者说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假设政治家、官僚或国家代理人同私人经济中的个人一样,也是经济人,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个人偏好与政府公共选择的关系,研究作为投票者的消费者如何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决定表达意愿。第四节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public64一 公共部门资源配置与私人部门资源配置的区别私人部门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价格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决定私人产品的产量,并决定产品如何在消费者之间分配。公共部门配置资源的机制典型的有当前大多数国家都在实行的间接民主政治制度,公民个人投票选举代表,再通过这些代表对公共预算进行表决。政治均衡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们能根据既定的规则就一种或多种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以及相应的税收份额的分配达成协议,就取得了所谓政治均衡。一公共部门资源配置与私人部门资源配置的区别私人部门通过65一项有关公共产品的产量提案能否获得通过,取决于以下因素:1公共选择的规则,即提案获得通过所需的赞成票数占投票者总数的比例;2公共产品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3投票者获得与提案有关的成本和效益的信息的难易程度;4税收份额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况;5公共产品的效益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况。一项有关公共产品的产量提案能否获得通过,取决于以下因素:66税收每单位产量的税收0Q*公共产品的产量tiMBi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税收每单位产量的税收067二简单多数规则一项提案在付诸执行之前必须拥有n/2以上的拥护者(n为投票者的数目)。在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中,处于中间状态的、反映所谓中间投票者意愿的公共产品的产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二简单多数规则一项提案在付诸执行之前必须拥有n/2以上的拥685035001234567雇佣保安量(个)tMC=ACMBAMBBMBCMBMMBFMBGMBH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MB5035001269增加保安雇佣量至1234567投票者ABCMFGH赞成赞成赞成赞成赞成赞成赞成反对赞成赞成赞成赞成赞成赞成反对反对赞成赞成赞成赞成赞成反对反对反对赞成赞成赞成赞成反对反对反对反对赞成赞成赞成反对反对反对反对反对赞成赞成反对反对反对反对反对反对赞成投票结果通过通过通过通过否决否决否决 简单多数规则下就保安雇佣量提案所进行的投票及其结果简单多数规则下就保安雇佣量提案所进行的投票及其结果增加保安雇佣量至1234567A赞成反对反对反对反对反对反对70不同收入者的不同效用曲线不同收入者的不同效用曲线O公共产品私人消费品高收入者的预算线低收入者的预算线低收入者的无差异曲线高收入者的无差异曲线EREP税收价格O高收入者的需求线Q/PQRQSPQ/RQSRTPPTPSTP/PTP/RTPR低收入的需求线低收入的需求线公共产品数量公共产品数量Qp不同收入者的不同效用曲线O公共产品私人消费71三公共选择的偏好显示(PreferenceRevelation)问题一揽子投票无法真实显示偏好真实的偏好可能会增加自己承担公共产品的成本为了采用策略的投票方式而不显示真实偏好人们不愿意显示自己的偏好院外活动集团或压力集团对偏好显示的影响三公共选择的偏好显示(PreferenceRevela72选民对复数政策的复合投票 设C和D两个候选政党,它们围绕若干争议点(S1,S2,Sn)在选举中互争高低。此时,选民对双方候选者的效用进行甄 别:E(UC)=U(S1C,S2C,SnC)E(UD)=U(S1D,S2D,SnD)选民将选择具有较高效用的候选政党并进行投票。因而,即使在 i 项的争议点 Si上选民从D获得的效用比C高,即:U(SiC)U(S1D,S2D,SnD)选民最终只有投C的票才有利可图。公共经济学主讲课件73 投票悖论(循环投票困境)Paradox of Cyclical Voting 假定有三个投票人甲、乙、丙,三个备选方案A、B、C,三个人对这三个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甲:A、B、C 乙:C、A、B 丙:B、C、A在A、B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A胜过B AB在B、C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B胜过C BC在A、C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C胜过A CA 公理:ABC,但实际出现悖论:CA 在只进行两次表决的情况下,将投票次序加以改变,三个方案都有获胜的可能。投票悖论(循环投票困境)74投票者对每年焰火燃放方案的排列投票者对每年焰火燃放方案的排列第一种选择第二种选择第三种选择投票者A321B132C213投票者对每年焰火750123焰火燃放次数净效益单峰(A)净效益0123焰火燃放次数多峰(B)净效益0123焰火燃放次数(B)净效益0123焰火燃放次数单峰单峰(C)01276净效益0123焰火燃放次数中间偏好峰(C)A的偏好峰B的偏好峰净效益0177投票者对每年焰火燃放方案的排列:所有投票者都具有单峰偏好投票者对每年焰火燃放方案的排列:所有投票者都具有单峰偏好第一种选择第二种选择第三种选择投票者A321B123C213投票者对每年焰火燃放方案的排列:所有投票者都具78策略的投票方式甲:B、B、C乙:C、A、B丙:B、C、A在以上所述投票过程中,甲为了不让C方案获胜,改变投票真实意愿:在A、B两个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B胜出在B、C两个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B胜出在A、C两个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C胜出三次投票两B胜出,甲取得次优的结果。策略的投票方式甲:B、79阿罗的不可能定理ArrowsImpossibilityTheorem 满足一切民主制度的要求又不会满足一切民主制度的要求又不会 出现出现循环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是不存在的。循环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是不存在的。含义:虽然人们经常有意无意的给政府提出很高的要求,但事实上政府不可能像人一样理性,不可能做到行动的前后一致,不可能比人更英明。阿罗的不可能定理ArrowsI80唐斯的投票理论决定选民是否参与投票的主要因素有:1、自身投票的重要意义2、对政党间的期待效用差3、投票成本4、长期利益唐斯的投票理论决定选民是否参81四官僚理论 尼斯克南的官僚理论 首先,经济人的假设同样适用于官僚,官僚是以在任职期间获得最大预算 为目标进行行动的,通过预算的增加,官僚们可以获得职位、权限,尤其是随之而来的特权及名誉等个人利益。四官僚理论尼斯克南的官僚理论82官僚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者,由于他们是由公共机构任命的,因而他们并不直接对选民负责,而是首先要对任命他们的公共机构及领导这些机构的政治家负责。选民作为个人虽不能对官僚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但可以通过组织利益集团对官僚施加影响,以便使官僚在执行公共政策时作出有利于利益集团的安排。官僚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者,由于他们是由公83 官僚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官僚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个人(具有不同利益的选民)选举产生公共机构立法制定公共政策利益集团官僚集团公共政策的供给投票投票投票投票政治过程政治过程官僚在政治体系中的地84 与私人企业部门相比,政府行政部 门的官僚在追求个人目标时的自治度要 强于前者,而所受到的法则和制度束缚 却又要弱于前者。这是因为政府部门的 制度设计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无产权约束2、高度垄断3、无明确的考核指标4、难以对政府部门的“生产活动”进行有效的成本分析5、监督困难与私人企业部门相比,政府行政部85 由此产生一种反常的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私人企业中的个人活动最有可能符合公众利益,而在政府部门中工作的个人却最有可能恣意追求最大化个人利益,而不管这些个人利益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由此产生一种反常的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86OO/AERGG/FC/CC/社会产量政府部门就业人数非政府部门就业人数AB B/不同政府决策的均衡分析不同政府决策的均衡分析OO/AERGG/FC/CC/社会产量政府部门就业人数87第三章公共财政的职能第一节市场失灵第二节公共财政的职能第三节财政职能之间的关系第四节政府失灵第三章公共财政的职能88市场失灵主要表现-竞争失效(垄断问题)-公共产品问题-混合产品和外部性问题-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问题)-信息的不完全-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收入公平分配问题第一节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第一节市场失灵89竞争失效 MC产量Q0Q1QP0P1成本、价格DDMB自然垄断的生产者均衡竞争失效MC产量Q0Q1QP0P1成本、价格DDMB90 一 资源的有效配置二 收入的公平分配三 稳定经济第二节 公共财政的职能第二节公共财政的职能91含义:资源的有效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标。政策工具:-财政支出 -政府税收一 资源配置职能含义:资源的有效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92含义:收入分配狭义上通常就是指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的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获得相应的报酬。广义上就是指分配主体通过分配取得的收入和财产的分配格局。收入的公平分配是指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太大,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社会能接受为限度。二 收入分配职能含义:收入分配狭义上通常就是指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的经济主体参与93 主要政策工具:-转移支付制度-税收制度-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公共经济学主讲课件94含义:经济稳定是相对经济波动而主言的。稳定经济包含多重含义。首先是充分就业;其次是物价稳定;还有就是国际收支平衡,对外收支状况良好。主要政策工具:-相机抉策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 三 稳定职能含义:经济稳定是相对经济波动而主言的。稳定经济包含多重含义。95 公共部门的三个职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效配置资源、公平分配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条件,稳定经济是有效配置资源和公平分配的结果,三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政府三职能的关系最终归结为效率、公平及稳定增长的关系,也就是公平与效率对稳定经济的影响。第三节 财政职能的关系公共部门的三个职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效配置96第四节政府失灵有限信息对私人市场反应的能力官僚主义下的时滞(Time Lags):认识时滞RecognitionLag决策时滞DecisionLag执行生效时滞ExecutionandEffectLag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第四节政府失灵有限信息97第四章公共支出理论第一节公共支出的分类及其经济影响第二节公共支出增长及其经济分析第四章公共支出理论98 公共支出也称为财政支出或政府支出,可以定义为政府行为的全部成本或费用。它所指的政府行为不仅包括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还包括稳定宏观经济,进行收入转稳等行为。第一节公共支出的分类及其经济影响一 公共支出的概念公共支出也称为财政支出或政府支出,可以定义为99(一)按公共支出的性质来分:1.消耗性支出2.转移性支出二 公共支出的分类(一)按公共支出的性质来分:二公共支出的分类100(二)按照政府对公共支出的控制能力来分:1.可控制性支出2.不可控制性支出(二)按照政府对公共支出的控制能力来分:101(三)按费用类或国家职能来分:1.经济建设支出2.社会文教卫科支出3.国防支出 4.行政管理支出5.债务支出(三)按费用类或国家职能来分:102(四)按公共支出的政府层次来分:1.地方财政支出2.中央财政支出(四)按公共支出的政府层次来分:103 (五)按财政支出的用途来划分:1.基本建设支出类;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类;3.简易建筑费类;4.地质勘探费类;5.科技三项费用类;(五)按财政支出的用途来划分:1046.流动资金类;7.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类;8.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类;9.工业交通部门的事业费类;10.商业部门事业费类;11.城市维护费类;6.流动资金类;10512.文教卫生事业费类;13.科学事业费类;14.其他部门事业费类;15.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类;16.国防支出类;17.行政管理费类;12.文教卫生事业费类;10618.武装警察部队支出类;19.公检法支出类;20.价格补贴支出类;21.债务支出类;22.对外援助支出类;23.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类;18.武装警察部队支出类;10724.其他支出类;25.总预备费类;26.专项支出类;27.预算调拨支出类;28.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类。24.其他支出类;108三公共支出的原则1、平衡预算原则2、效率原则3、公平原则4、积累与消费比例适当原则三公共支出的原则1、平衡预算原则109 按照效率原则,财政支出必须使社会稀缺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达到最优效率。两大部门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Z=X+Y社会总资源Z=私人部门X+公共部门Y按照效率原则,财政支出必须使社会稀缺资源在公110 已知资源配置各种比例的组合(),设公众期望的配合点在A,如果资源配置组合点又恰好落在A点,此时,便达成社会均衡的资源配置。X YZ Z%,%已知资源配置各种比例的组合(11170%75%80%30%25%20%yxBAC70%75%80%30%yxBAC112 从理论上讲,要实现社会资源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合理配置,就必然要求用于公共部门的资源使用的边际效益应等于该资源用于私人部门时取得的边际效益。若公共部门资源使用的边际效益大于该资源用于私人部门的边际效益,则表明可以增加对公共部门的使用,以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反之,则要减少对公共部门的资源使用。从理论上讲,要实现社会资源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113社会边际效益O政府预算NTGAGNTEa社会边际效益O政府预算NTGAGNTEa114 图中GG表示公共部门的资源使用所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TT表示政府征税减少私人部门资源使用所产生的边际社会负效益(边际社会成本)。E点表示公共部门资源使用的最大临界点。图中GG表示公共部门的资源使用所带来的社会边115四消耗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消耗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消耗性支出是政府对经常性的商品与劳务的购买以及对资本品与劳务的购买所产生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四消耗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消耗性支出116(1)政府消耗性支出通过社会总需求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进而对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产生影响。社会总需求=私人消费需求+私 人投资需求+政府消费需求(1)政府消耗性支出通过社会总需求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进而对117(2)政府消费性支出总量不变,只是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其结果是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将因政府消费性支出结构的变动而受到相应的影响。政府消费性支出结构不变,只是在支出总量上增加或减少,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也会改变。(2)政府消费性支出总量不变,只118 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部门的养老金、补贴、失业救济金和公债等的支出,这一类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是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119(1)政府转移性支出通过对社会总需求构成中的私人消费需求和私人投资需求的影响进而对流通领域产生影响。(2)政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或家庭,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间接的。政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企业,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直接的。(3)政府转移性支出有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1)政府转移性支出通过对社会总需求构成中的私人消费需求和私120转移性支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案例食品券补贴设:OI为食品券受领者月收入水平IA为食品券受领者预算线ICA为新的预算线F为食品券货币价值给出受领者无差异曲线(效用线)U1、U2转移性支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案例食品券补贴121其他物品的支出元IABA食品E1CU1U2QF*FM1QF20U3E2LQF3图51转移性支出的影响:食品券补贴其他物品的支出IABA食品E1CU1U2QF*F122结论:1.食品券补贴可以有效地增加受领者的食品消费。2.食品券补贴可以有效地提高受领者所获得的效用水平。3.货币形式的食品补贴较之食品券形式的食品补贴在增加受领者食品消费量上的效用小,但在增加受领者所获得的效用水平上的效用大。4.食品补贴的发放,无论是以食品券形式还是货币形式,其作用范围不仅是食品,而会扩大到其他物品。结论:123第二节公共支出增长及其经济分析一 公共支出的规模 公共支出的规模一般用绝对财政支出和相对财政支出两个指标来反映。绝对财政支出是指一定时期政府财政支出的绝对数值。相对财政支出是指一定时期政府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第二节公共支出增长及其经济分析一公共支出的规模124 在实行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国家对经济、社会干预的加强,政府公共支出无论是在绝对值还是相对值上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即使政府在某一时期为削减财政赤字而节减支出,但最终都不能遏止公共支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二 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在实行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国家对经济、125公共支出的趋势(按3年平均的现价计算的支出占GDP的比重,)19551957年19741976年国家消耗性支出转移性指出总支出消耗性支出转移性指出总支出美国16.74.525.918.811.235.1英国16.67.932.321.514.744.5加拿大13.26.225.119.711.839.4德国12.512.530.220.316.944.0法国14.115.033.514.421.941.6荷兰15.19.331.118.027.353.9公共支出的趋势(按3年平均的现价计算的支出占GDP的比126 我国公共支出的情况有特殊,从公共支出的绝对值来看,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从公共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来看,在经济改革以前,我国公共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相当高,而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我国公共支出的情况有特殊,从公共支出的绝对值127三 公共支出增长模型瓦格纳法则(政府活动扩张法则TheLawofExpandingStateActivity)皮考克和威斯曼的公共支出增长理论罗斯托和理查马斯格雷夫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威廉.鲍莫尔模型公共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三公共支出增长模型瓦格纳法则(政128公共支出国民生产总值0年代由社会动荡所激起成长趋势成长过程新的公共支出水平图61公共支出的增长趋势和过程公共支出国民生产总值0129(一)经济性因素1 经济体制2 国家职能的增加3 人均收入的提高。4 GNP的增加5 经济发展阶段四 公共支出增长原因的综合分析(一)经济性因素四公共支出增长原因的综合分析130 (二)政治性因素 1 政局是否稳定 2 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三)社会因素 1 人口状态 2 文化背景(二)政治性因素131 第一节 投资性支出 第二节 社会消费性支出第三节社会保障支出 第五章 各类公共支出第五章各类公共支出132 (一)投资的涵义 投资包含三种涵义:一是指储蓄的运用,在西方经济学中,投资与储蓄相对应,I=S。二是指投入,投入就要有产出,它注重投资效果。三是投资与积累相区别,注重分析,机会把握、项目决策等因素。一 政府投资的一般分析(一)投资的涵义一政府投资的一般分析133 (二)非政府投资的特点与范围1.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2.一般以自身积累为主,投资规模不可能大3.投资项目选择周转时间短、见效快的项目4.不能投资公共产品的项目(二)非政府投资的特点与范围134 (三)政府投资的特点1.不盈利或低利,但可极大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2.资金雄厚,投资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3.注重社会效益,投资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4.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障碍(三)政府投资的特点135 (四)投资与经济增长 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1.投资可以直接刺激生产资料的增长2.投资可以刺激消费品生产的增长3.投资规模要受当前生产和收入水平的制约(四)投资与经济增长136 研究与安排投资规模时必须考虑三个问题:1.投资规模要适度2.投资结构要合理3.注重投资效益研究与安排投资规模时必须考虑三个问题:137(一)基础产业的界定 基础产业是指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基础产业的涵义是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一些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部门所需要的固定资产,通常也归于广义基础设施之列。二 基础产业投资(一)基础产业的界定二基础产业投资138 (二)基础产业的特征1.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2.具有“天然垄断”的特征3.基础工业的感应度系数较高4.属资本密集型行业(二)基础产业的特征139数量单价ACMCEARDMRHIABCOPmcFPacGPm图 6-1数量单价ACMCEARDMRHIABCOPmcFPacGPm140(一)农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1.农业生产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为其它生产活动提供了基础。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起点和基础。3.稳定农业是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三 农业投资(一)农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三农业投资141 (二)农业投资的资金来源1、农业部门和农户的自身积累 要使农户和农业部门的自身积累成为农业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高于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2)农业投资的收益率必须高于、至少不低于全社会平均的投资收益率。(二)农业投资的资金来源142 2、金融机构贷款。从理论上说,金融机构贷款也可成为农业投资的资金来源,但是借款是要还本付息的,在农业投资盈利率较低的情况下,除非政府给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财政补贴或成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部门难以得到金融支持。2、金融机构贷款。143 3、政府投资。政府从事农业投资的必要性在于:(1)农业部门自身难以产生足够的积累。(2)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量大、投资期限长、牵涉面广、投资效易不易分割且投资成本与效益间的关系不十分明显。(3)农业科研、推广、农户宣传、教育、培训等“外溢”性产品,其投资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也只能由政府来承担。3、政府投资。政府从事农业投资的必要性在于:144 (一)住宅投资的特殊经济性质1.住宅是一种生产成本甚高的耐用消费品。2.住宅是人们的生活必须品,是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3.住宅所需的资金规模大,回收时间长。4.住宅投资是一种“波及效应”较强的经济活动。四 住宅投资(一)住宅投资的特殊经济性质四住宅投资145生产资料部门的形成与发展住宅投资(支柱产业)生产消费资料部门的形成和扩大生产生产资料部门的形成与发展住宅投资(支柱产业)生产消费资料部门146(二)我国城市住宅投资面临的问题 我国是住宅短缺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导致我国住宅供给长期偏少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方面:1、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上,长期忽视与人民生活有关的产业部门的发展。(二)我国城市住宅投资面临的问题147 2、在住宅投资主体上,长期只强调国家一个主体。3、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少。居民受支付能力的限制,对住宅的需求一般不可能超过住宅的供给。4、房租水平过低,致使居民对住宅的需求一方面总也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住宅投资资金不可能较快的增长。2、在住宅投资主体上,长期只强调国家一个主体。148 (三)解决住宅短缺的措施1.提高住宅的售价和房租水平,使住宅投资资金产生良性循环。2.实行住宅商品化和住宅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三)解决住宅短缺的措施1493.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职工住宅支出加进职工工资内收入。4.改进政府住宅补贴,由“暗补”到“明补”。3.调整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职工住宅支出加进职工工资内收150(一)性质 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它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查支出和外交支出。第二节 社会消费性支出 一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一)性质第二节社会消费性支出151 国防支出是财政用于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方面的费用支出。包括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等。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是国家执行基本职能的基本支出,属社会消费性支出,对维持国家政治经济生活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国防支出是财政用于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方面的费152(二)增减趋势 我国国防费和行政管理费从绝对额上看都是逐年增加的,但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在发生变化。国防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有较大的波动,而且没有一以贯之的增减变化趋势。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波动不大,而且,除少数年份外,它一直在缓慢增加。其原因是:(二)增减趋势153 国防费的波动与国防局势密切相关,行政管理费的不断增加的趋势主要是因为:(1)党政机关扩大使行政支出增加。(2)社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社会交往的规模增长,“城市化”浪潮不可遏止使公安、司法、检查、安全等用于维持社会秩序的费用增加。(3)国家职能的不断扩大。国防费的波动与国防局势密切相关,行政管154 (三)对行政管理和国防费的控制 对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控制主要是基于:(1)这两项费用属社会消费性支出,纯属社会财富的“虚耗”。(2)当社会消费需求超过同期产出时,增加行政和国防费用,则有通货膨胀的效果。(三)对行政管理和国防费的控制155控制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措施有:(1)对国防费可实行“计划方案预算”制度。(2)对行政管理费支出的规模或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规定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指标,并由司法和民意机关对之施行严格监督。控制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措施有:156(一)文教科卫支出的资金来源 文教科卫可以由微观主体提供,也可由政府支出。从总体上说,为了促进这些事业的发展,政府和社会公众应当共同出资。政府应当在文教事业方面,为那些有助于普遍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出支;在科学方面,主要为基础科学研究出资;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则主要为卫生事业出资。二 文化、教育、科学、卫事业费(一)文教科卫支出的资金来源二文化、教育、科学、卫事业费157(二)文教科卫事业费的管理1、全额预算管理把事业单位的各项收支全部纳入国家预算,单位的收入全部上缴,支出则全部由财政拨付。这种办法适用于没有经常性业务收入的单位。2、差额预算管理是先以事业本身的收入抵补支出,不足部分由财政拨付。一般适用于有经常性收入的单位。(二)文教科卫事业费的管理1583、经济核算自求收支平衡,并在保证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向国家提供财政收入。该办法适用于经常性收入,且收入数额较大,比较稳定,可以弥补支出的单位。3、经济核算自求收支平衡,并在保证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向国159第三节社会保障支出一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支出是与社会保障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相应的社会保障支出安排也就存在较大差别。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或社区为改善和提高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提供的社会服务及其措施。第三节社会保障支出一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160我国社会保障支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只有抚恤支出、社会福利救济费和自然灾害救济费三种。当前,我国正在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财政在这些方面的支出增加。我国社会保障支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只有抚恤161二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改革我国财政支出上明确记载的社会保障支出,无论是从绝对量还是相对量来说都不多。但若把由企业和单位支出的那一部分加上去,在把隐藏在文教卫生科学事业支出总的福利因素剥离出来,其加总的社会保障支出不比西方国家小,这些社会保障支出应当“显化”出来。二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改革我国财政支162在把各种公开和隐藏的社会保障支出都明确化以后,政府应将这些支出列入预算,统一管理起来。此外,今后国有制单位职工和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城市公民和农村公民在享受社会保障方面应当有同等的权利。在把各种公开和隐藏的社会保障支出都明确163第六章 公共收入概论第一节公共收入的原则第二节公共收入的构成第六章公共收入概论164第一节公共收入的原则一公共收入的概念公共收入也可称为财政收入或政府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或指公共机关为供应公共财政支出的需要,从家庭、企业所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第一节公共收入的原则一公共收入的概念165二公共收入的原则受益原则 指社会成员的税收负担应与他从政 府服务中获得的收益相等。该原则的局限性:1、客观上很难弄清楚每个纳税人的获益水平;2、它对收入分配是中性的。即不改变市场上已经形成的分配格局。二公共收入的原则受益原则166支付能力原则 根据纳税人纳税能力来确定其 承担的税负。对纳税能力的评价:1、纳税人的收入2、纳税人的消费3、纳税人的财产4、纳税人因纳税而感受的牺牲程度大小支付能力原则167均等绝对牺牲(固定税率)收入的边际效用MUL收入的边际效用MUHOC B 收入OC/B/收入D/E/M/高收入纳税者H的函数低收入纳税者L的函数MEDMULMUH均等绝对牺牲(固定税率)收入的边际效用MUL收入的边际效用168均等比例牺牲(比例税率)收入的边际效用MUL收入的边际效用MUHO P B 收入OP/B/收入D/K/M/高收入纳税者H的函数低收入纳税者L的函数MKDMULMUH均等比例牺牲(比例税率)收入的边际效用MUL收入的边际效用169均等边际牺牲(累进税率)收入的边际效用MUL收入的边际效用MUHO F B 收入OF/B/收入D/G/M/高收入纳税者H的函数低收入纳税者L的函数MGDMULMUH均等边际牺牲(累进税率)收入的边际效用MUL收入的边际效用170第二节公共收入的构成税收税收公债公债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 捐赠捐赠使用费使用费 规费规费第二节公共收入的构成税收171一税收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税收的基本特征:1、强制性2、无偿性3、固定性一税收税收的概念:172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课税主体 课税客体税目 税率减税与免税 起征点与免征额附加与加成 纳税环节与期限违章处理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173比例税率对课税对象规定的课税比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变化而变化,而保持在一个不变的水平上。比例税率对课税对象规定的课税比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变化174税率(%)0课税对象数额平均税率边际税率图81比例税率结构税率0课税对象数额平均税率边际税率图81比例税率结175累进税率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全额累进税率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税率逐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