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0905266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引言:中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时原则o整体原则整体原则:多方法、多人力、心理成分多层面整合;o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将学生看成“发展”中个体;教育走在心理发展前;三早。o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充分了解学生特点,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关注其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成长力量;o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以“活动”媒介,注重学生自己体验、反思和行为练习,做到“做”中学。o差异性原则差异性原则2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一)不平衡性:(一)不平衡性:不协调的身心之旅不协调的身心之旅(二)动荡性:(二)动荡性:在矛盾中寻找自我在矛盾中寻找自我(三)社会性(三)社会性p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他们在考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他们在考虑理想、志愿和抉择时具有较强的虑理想、志愿和抉择时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严肃性。现实性和严肃性。34(一)心理问题的类别1.发展性心理问题2.适应性心理问题3.障碍性心理问题二、关于心理问题二、关于心理问题5o特点特点n针对的是心理健康、针对的是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个体,身心发展正常的个体,但在但在发展方面仍有潜发展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力可挖,心理素质尚,心理素质尚待完善;待完善;n强调认识自我,开发强调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潜能;自我潜能;o具体表现具体表现n自负或缺乏自信自负或缺乏自信n志向愿望过高或偏志向愿望过高或偏低低n目标缺失目标缺失1.1.发发展展性性心心理理问问题题62.2.适应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o适应是个体通过不断做出身心调整,在现适应是个体通过不断做出身心调整,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地生存实生活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地生存状态的过程。状态的过程。o适应性心理问题则是适应性心理问题则是个人与环境不能取得个人与环境不能取得协调一致协调一致所带来的心理困扰。所带来的心理困扰。7o特点特点n“在适应方面发在适应方面发生困难的正常人;生困难的正常人;n重视个体自身理重视个体自身理性,强调发掘、性,强调发掘、利用其潜在积极利用其潜在积极因素,自己解决因素,自己解决问题。问题。o表现表现n学习适应学习适应n人际适应人际适应n生活适应生活适应n生理适应生理适应83.3.障碍性心理问题障碍性心理问题o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研究的范畴。等研究的范畴。n焦虑性障碍、抑郁性障碍、恐怖性障焦虑性障碍、抑郁性障碍、恐怖性障碍、强迫性障碍碍、强迫性障碍92、我们的任务辅导辅导鉴鉴别别矫正矫正103、需要了解的内容n厌学与考试焦虑厌学与考试焦虑n逆反逆反n青春期异性交往青春期异性交往n自卑心理自卑心理n情绪调控情绪调控11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对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对(一)学习心理问题(一)学习心理问题(二)人际交往问题(二)人际交往问题(三)自我意识问题(三)自我意识问题(四)情绪调控问题(四)情绪调控问题12(一)学习心理问题之一(一)学习心理问题之一青少年课程表青少年课程表星期一走向深渊星期一走向深渊星期二路漫漫星期二路漫漫星期三夜茫茫星期三夜茫茫星期四黎明前的黑暗星期四黎明前的黑暗星期五归心似箭星期五归心似箭星期六胜利大逃亡星期六胜利大逃亡星期日快乐单身汉星期日快乐单身汉内在原因:学习内在原因:学习动机缺乏动机缺乏13一个问题中国学生,中国学生,真正喜欢学习的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学习的有多少人?14o对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缺乏兴趣46%;o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33%;o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21%;15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o中小学生存在的首要问题是中小学生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厌学厌学”“”“不会学不会学”“”“不能学不能学”等学习问题,其中等学习问题,其中厌学问题的发生厌学问题的发生频率占首位频率占首位,学习动机缺乏发生率为,学习动机缺乏发生率为11.86%11.86%。从。从初中预备班到初三年级发生率是初中预备班到初三年级发生率是5.86%5.86%、12.56%12.56%、15.16%15.16%、18.39%18.39%;从高一到高三发生率依次为:;从高一到高三发生率依次为:10.18%10.18%、4.77%4.77%和和41.11%41.11%。高三厌学成为一个严重。高三厌学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的问题。161.厌学o厌学是学生主观上对学习活动失去兴趣,厌学是学生主观上对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的情绪和冷漠态度,且表现出产生厌倦的情绪和冷漠态度,且表现出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模式。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模式。n认识存在偏差;认识存在偏差;n情感上消极地对待;情感上消极地对待;n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逃学行为)。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逃学行为)。17怎么才能判断孩子厌学呢?怎么才能判断孩子厌学呢?o对学校各科学习失去兴趣对学校各科学习失去兴趣,不愿继续学习,而不,不愿继续学习,而不仅是一门学科有厌学情绪;仅是一门学科有厌学情绪;o学习活动表现较差学习活动表现较差,在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和复,在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和复习考试等活动中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习考试等活动中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o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基本学习毅力和自制力;,缺乏基本学习毅力和自制力;o各科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但自己各科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但自己不是很在乎不是很在乎。182.表现o尽力逃避学习尽力逃避学习: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喊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喊“肚子疼肚子疼”、“头痛头痛”等;等;o对学习活动厌倦对学习活动厌倦: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有: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看不进去看不进去”;不愿大人;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表现烦躁,或转移话题;表现烦躁,或转移话题;o学习容易分心学习容易分心o学习焦虑过低学习焦虑过低:考试之前一点不紧张,考不好也无:考试之前一点不紧张,考不好也无所谓;所谓;o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方法。193.原因(1)家庭方面)家庭方面n父母对知识的消极态度,如知识无用论等;父母对知识的消极态度,如知识无用论等;n不良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不良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于严厉,动辄惩罚,孩子将学习和痛苦体验建过于严厉,动辄惩罚,孩子将学习和痛苦体验建立联系;过于保护和溺爱;对孩子学习漠不关心;立联系;过于保护和溺爱;对孩子学习漠不关心;n破碎的家庭结构或留守儿童。破碎的家庭结构或留守儿童。古老的阅读教育:蜂蜜和书20(2 2)学校方面)学校方面n教师教师p对落后学生的忽视或歧视;对落后学生的忽视或歧视;p教学内容不丰富,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不丰富,照本宣科;p教法不活,满堂灌,填鸭式;教法不活,满堂灌,填鸭式;p课业负担重:内容太难,作业太多;课业负担重:内容太难,作业太多;n应试教育:学校评价体系单一;应试教育:学校评价体系单一;21(3 3)自身方面)自身方面n屡败的学习经验屡败的学习经验:看不到希望,努力看不:看不到希望,努力看不到进步;到进步;n不良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欠佳、过分不良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欠佳、过分敏感和内向;被老师忽视或讽刺以致破罐敏感和内向;被老师忽视或讽刺以致破罐破摔等;破摔等;n期望过高: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期望过高:压力过大,精神紧张。n情感需要缺失:得不到尊重,环境适应或情感需要缺失:得不到尊重,环境适应或人际关系等导致的心理困扰。人际关系等导致的心理困扰。22(4 4)社会方面)社会方面n过于追求物质享乐,忽视内在精神的过于追求物质享乐,忽视内在精神的社会风气;社会风气;n学校周围不良环境,转移了学生对学学校周围不良环境,转移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习的兴趣。234.对策对策(1 1)教育者: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育者:激发学生学习动机n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知识的价值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知识的价值p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兴趣小组等;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兴趣小组等;p使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运用所学知使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学习快乐以及知识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学习快乐以及知识的价值。的价值。n提高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和具体性提高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和具体性;n注重对学生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评价。24(2 2)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n培养学习兴趣,与学生的特长结合起来。培养学习兴趣,与学生的特长结合起来。n展开多项活动,给学生提供施展自己才展开多项活动,给学生提供施展自己才能和爱好的机会。能和爱好的机会。2526(4 4)注意反馈和评价技巧)注意反馈和评价技巧p反馈要反馈要及时及时;p 反馈应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反馈应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反应正确的反应,这比知道什么是错误更重要这比知道什么是错误更重要p 应随时让学生了解距离自己定的学习目应随时让学生了解距离自己定的学习目标还有多远;标还有多远;p 善于发现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学习态善于发现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学习态度和行为,及时予以肯定和强化。度和行为,及时予以肯定和强化。27(5 5)引导学生学会积极归因引导学生学会积极归因28(一)学习心理问题之二(一)学习心理问题之二考试焦虑考试焦虑29区分三个概念30考试焦虑o考试焦虑是在考试情境激发下而产生的的考试焦虑是在考试情境激发下而产生的的一种心理焦虑状态,表现为考生对考试的一种心理焦虑状态,表现为考生对考试的担心、紧张或烦恼为特点的情绪状态。担心、紧张或烦恼为特点的情绪状态。311.原因(1)个人因素)个人因素n自我期望过高;自我期望过高;n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n学习方法不合理;学习方法不合理;n人格原因: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强;缺乏意人格原因: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强;缺乏意志力,归因方式;志力,归因方式;n认知偏差:对考试性质、考试利害关系及自认知偏差:对考试性质、考试利害关系及自身能力评价不当。身能力评价不当。n其他个人原因:性别其他个人原因:性别32(2 2)客观因素)客观因素n父母的压力:高期望,补偿心理等;父母的压力:高期望,补偿心理等;n学校:老师的压力(偏爱学习好的学生、学校:老师的压力(偏爱学习好的学生、忽视差学生)、同学之间的竞争等;忽视差学生)、同学之间的竞争等;n社会就业重学历,考试制度社会就业重学历,考试制度“一考定终一考定终身身”。332.2.考试焦虑该如何应对?考试焦虑该如何应对?考试焦虑该如何应对?考试焦虑该如何应对?34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影响途径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影响途径o认知成分:认知成分:如担心考试考不好、担心被同学如担心考试考不好、担心被同学看不起,它以担心为基本特征,是焦虑的核看不起,它以担心为基本特征,是焦虑的核心部分。心部分。o生理成分生理成分:如考试前呼吸、心跳加快,出:如考试前呼吸、心跳加快,出汗,晕倒,它是与自主神经系统相结合的。汗,晕倒,它是与自主神经系统相结合的。o行为成分行为成分:如考试时草草答题,考试前突然:如考试时草草答题,考试前突然生病。生病。35(1)认知调整考试焦虑评估考试焦虑评估n弄清事实弄清事实n分析事实分析事实p重新解释重新解释p再次评估再次评估n做做出应对行为出应对行为36理性情绪理性情绪ABC“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阿尔伯特阿尔伯特艾利斯艾利斯3738秀才解梦的故事秀才解梦的故事秀才的三个梦:秀才的三个梦:1、自己在墙上种白菜、自己在墙上种白菜 2、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 3、他和心仪的女子背靠背躺在床、他和心仪的女子背靠背躺在床上上算命先生:算命先生:1、白费劲、白费劲 2、多此一举、多此一举 3、没戏、没戏店老板:店老板:1、高中、高中 2、有备无患、有备无患 3、有戏、有戏39晚上秀才晚上秀才做了三个梦做了三个梦理解为理解为凶兆凶兆B垂头丧气,垂头丧气,收拾包袱回家收拾包袱回家 C 理解为理解为吉兆吉兆意气风发,意气风发,考取探花考取探花A4041目标调整:适中42各种活动都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存在一个最佳唤醒水平,佳唤醒水平,它随任务性它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质的不同而变化。变化。叶克斯-多德森定律43积极自我暗示积极自我暗示“我准备的这么充分,一定没问题!”44深呼吸调控深呼吸调控n让学生站定,双肩下垂,闭上双让学生站定,双肩下垂,闭上双眼,然后慢慢地做深呼吸;眼,然后慢慢地做深呼吸;n辅导教师给予指示语,辅导教师给予指示语,“一呼,一呼,一吸,一呼,一吸一吸,一呼,一吸”或或“深深深深地吸进来,慢慢地呼出去,深深地吸进来,慢慢地呼出去,深深地吸进来,慢慢地呼出去地吸进来,慢慢地呼出去”。(2)考前情绪调整)考前情绪调整45运动消除法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不良情绪的天然良药是不良情绪的天然良药p学生以脑力活动为主,而学生以脑力活动为主,而适当的运动是消除大脑疲劳适当的运动是消除大脑疲劳的有效方法。的有效方法。p1周周3天,每天天,每天30分钟,例分钟,例如快走、游泳是好运动如快走、游泳是好运动。46合理情绪宣泄n聊天法:倾诉聊天法:倾诉n诉诸文字诉诸文字n哭笑法哭笑法n书面释放法书面释放法47睡眠消除法睡眠消除法n事实证明,很多临考学生的“考试焦虑”是由于学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引起的。48兴趣消除法兴趣消除法n人们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整个身心都会投入进去,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什么忧愁烦恼都会抛到九霄云外。49食疗法食疗法n增加身体营养的方法p设法增加适量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同时还要补充大脑所需的维生素、氨基酸以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50o不同节奏的音乐能使人放松,使人的生理、心理节不同节奏的音乐能使人放松,使人的生理、心理节律发生良性的变化。律发生良性的变化。n圣洁、高贵的音乐:净化灵魂、境界开阔;圣洁、高贵的音乐:净化灵魂、境界开阔;n速度较缓的音乐:给人以安全感、舒适感;速度较缓的音乐:给人以安全感、舒适感;n清澈、高雅、透明的古典音乐:可以增进人们清澈、高雅、透明的古典音乐:可以增进人们的记忆力、注意力。的记忆力、注意力。音乐放松法音乐放松法51(3)行为调整o考前准备考前准备n认真复习认真复习n劳逸结合劳逸结合n物品准备物品准备o系统脱敏训练系统脱敏训练o考试技巧掌握考试技巧掌握n注意答题要求注意答题要求n仔细审题仔细审题n由易到难顺序由易到难顺序n时间分配得当时间分配得当n卷面保持干净卷面保持干净n认真核查认真核查52(二)人际心理问题之一(二)人际心理问题之一逆反心理问题逆反心理问题531、什么是逆反心理o逆反心理,又称逆向心理或对抗心理。逆反心理,又称逆向心理或对抗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是指人们彼此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状态。542、表现55超限逆反o学生过度接受某种刺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学生过度接受某种刺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如果过度,对个体是一种压力甚至是伤害。如果过度,对个体是一种压力甚至是伤害。个体就会采取措施逃避刺激。个体就会采取措施逃避刺激。o每天山珍海味令人倒胃口;父母整天的喋喋每天山珍海味令人倒胃口;父母整天的喋喋不休也会让子女不胜其烦。不休也会让子女不胜其烦。56情境逆反o在在特定的机会、场合特定的机会、场合,学生处于一种不同,学生处于一种不同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如果教师家长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如果教师家长不顾及不顾及孩子当时所处的情境孩子当时所处的情境,就会使孩子对家长,就会使孩子对家长教师的教育采取排斥的态度,拒绝接受本教师的教育采取排斥的态度,拒绝接受本来可以接受的东西,这就是情境逆反。来可以接受的东西,这就是情境逆反。57信度逆反o教师家长的所作所为随时随地都受到孩子教师家长的所作所为随时随地都受到孩子的监督,倘若教师家长本人的行为举止与的监督,倘若教师家长本人的行为举止与他平时所作的宣传教育相悖,就会造成孩他平时所作的宣传教育相悖,就会造成孩子对家长教师的不信任态度,这就是信度子对家长教师的不信任态度,这就是信度逆反。逆反。思想和行思想和行动的一致性的一致性58禁果逆反o人们往往有一种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能为人们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禁止常常诱使人们产生好奇并引起探反射,产生与禁相悖的意向,这就是禁果逆反。59自主逆反o如果教师家长在对待孩子时如果教师家长在对待孩子时过分地运用控过分地运用控制制手段,使孩子感到自己的行动自由受到手段,使孩子感到自己的行动自由受到威胁,这时,他们就有可能拒绝办本来愿威胁,这时,他们就有可能拒绝办本来愿意办的事,甚至故意去做与要求相反的事,意办的事,甚至故意去做与要求相反的事,这种现象就是自主逆反。这种现象就是自主逆反。权威与民主威与民主60归因逆反o假如孩子了解大人行为的假如孩子了解大人行为的动机不动机不是利他是利他而是另有所图时就会产生而是另有所图时就会产生心理对抗,这就是归因逆反。心理对抗,这就是归因逆反。人人际中的真中的真诚61平衡逆反o当教师、家长、学生之间情绪比较对立当教师、家长、学生之间情绪比较对立时,即使教师家长所持的立场、观点与时,即使教师家长所持的立场、观点与孩子一致,孩子也可能产生抵制甚至故孩子一致,孩子也可能产生抵制甚至故意,表现出相反的态度,以显示自己与意,表现出相反的态度,以显示自己与教师的不合拍,从而维持心理平衡,这教师的不合拍,从而维持心理平衡,这就是平衡逆反。就是平衡逆反。师生关系、生关系、亲子关系子关系623、原因(1)主观原因)主观原因n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以期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n对立心理:人与人之间一旦持有否定的态度,也对立心理:人与人之间一旦持有否定的态度,也会对他的一切持否定态度会对他的一切持否定态度.n偏激心理:社会阅历浅、知识缺乏,考虑问题往偏激心理:社会阅历浅、知识缺乏,考虑问题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63(2 2)客观原因)客观原因o社会缺乏对中学生独立意识的认同感社会缺乏对中学生独立意识的认同感n家庭、学校、社会与孩子的不良互家庭、学校、社会与孩子的不良互动;动;o社会多元化社会多元化n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多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多元化、思维方式的多元化,新生事元化、思维方式的多元化,新生事物与传统的对立。物与传统的对立。644、对策(1)成人正确看待逆反心理)成人正确看待逆反心理p正常表现正常表现p意味着成长意味着成长p体现了被关注的需要体现了被关注的需要p复杂心理斗争的一个缩影:突出自我复杂心理斗争的一个缩影:突出自我认同;显示不同认同;显示不同模仿成年人。模仿成年人。65(2 2)合理疏导逆反心理)合理疏导逆反心理p考虑学生身心发展,逐步考虑学生身心发展,逐步改变教育方法改变教育方法;p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给他们一定的自主,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利,与孩子的谈话平等商讨;权利,与孩子的谈话平等商讨;p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采取热情关怀的态度、温,采取热情关怀的态度、温和真诚地语气、尊重理解的氛围;和真诚地语气、尊重理解的氛围;p分析孩子逆反的原因分析孩子逆反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调整行为或改,有针对性的调整行为或改变环境;变环境;p冷处理冷处理:师长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等孩子冷静下:师长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等孩子冷静下来之后再沟通处理。来之后再沟通处理。6667(3)(3)注意提要求的方式和方法注意提要求的方式和方法任务明确:做什么、什么时间做;任务明确:做什么、什么时间做;说明原因说明原因很多研究发现,成人解释清楚理由时,很多研究发现,成人解释清楚理由时,孩子更愿意服从;要求越合理,越能照顾孩子更愿意服从;要求越合理,越能照顾到孩子的权利和需要,越可能得到服从,到孩子的权利和需要,越可能得到服从,尤其是青春期的中学生;尤其这个理由是尤其是青春期的中学生;尤其这个理由是从孩子获益的角度解释。从孩子获益的角度解释。68提出期望:让孩子感觉你希望这样做,提出期望:让孩子感觉你希望这样做,并且相信他能做好;并且相信他能做好;要求不应太多:不是非常需要的要求就要求不应太多:不是非常需要的要求就不要提,只要提出就尽量保证执行;不要提,只要提出就尽量保证执行;要求简单明了:表达清楚、语气坚决;要求简单明了:表达清楚、语气坚决;留心态度:许多时候是态度而非内容引留心态度:许多时候是态度而非内容引起了中学生的逆反或拒绝;起了中学生的逆反或拒绝;允许选择:如果允许,可以几种要求让允许选择:如果允许,可以几种要求让孩子选择和决定。孩子选择和决定。69701.青春期异性交往辅导核心问题青春期异性交往辅导核心问题p与异性交往好吗?与异性交往好吗?p怎样与异性交往?怎样与异性交往?p是友情还是爱情?有区分是友情还是爱情?有区分吗?吗?p早恋有害吗?早恋有害吗?p早恋怎么处理?早恋怎么处理?(二)人际交往问题聚焦之二 -青春期异性交往辅导712.怎样与异性交往?(1 1)端正认识:首先,成人先有正确认知)端正认识:首先,成人先有正确认知和态度;其次,帮助学生认识到异性交和态度;其次,帮助学生认识到异性交往的必要性和正常性,以及利处。往的必要性和正常性,以及利处。(2 2)调整心态:加强青春期教育)调整心态:加强青春期教育,指导学生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与对待自己的身心变化。正确认识与对待自己的身心变化。(3 3)把握原则把握原则:适度原则和自然原则:适度原则和自然原则(4 4)掌握技巧掌握技巧72掌握技巧 案例案例 一女生在整理书包时发现一封信,取出一女生在整理书包时发现一封信,取出来读(信的内容如下:你好,第一次见你,来读(信的内容如下:你好,第一次见你,我就喜欢上你了。我觉得你与别的同学不一我就喜欢上你了。我觉得你与别的同学不一样,我很想和你交往,成为比一般朋友更好样,我很想和你交往,成为比一般朋友更好一点的朋友,可以吗?今晚七点人民公园音一点的朋友,可以吗?今晚七点人民公园音乐喷泉那等你,不见不散!小乐喷泉那等你,不见不散!小A)。该女生)。该女生自言自语说:自言自语说:“我要不要去呢?我要不要去呢?”借助团体游戏,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借助团体游戏,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异性交往能力式提高学生的异性交往能力73请学生们讨论以下问题:请学生们讨论以下问题:(1)(1)她该去吗?她该去吗?(2)(2)根据选择调整座位,选根据选择调整座位,选“去去”坐左边,坐左边,选择选择“不去不去”的坐右边,形成两个讨论组。的坐右边,形成两个讨论组。(3)(3)左边讨论组讨论:为什么去?怎么去左边讨论组讨论:为什么去?怎么去?是否一个人去?是否一个人去?(4)(4)右边讨论组讨论:为什么不去?如果右边讨论组讨论:为什么不去?如果不去,第二天见面怎么处理?如果置之不理,不去,第二天见面怎么处理?如果置之不理,小小A A是有什么感受?是有什么感受?743.3.如何处理青春期恋爱心理问题如何处理青春期恋爱心理问题?(1 1)建立正常的同学友谊关系,掌握友)建立正常的同学友谊关系,掌握友谊与爱情的区别(歌曲:亲爱的,那不谊与爱情的区别(歌曲:亲爱的,那不是爱情、爱情错觉)是爱情、爱情错觉)(2 2)针对早恋现象应以成人引导教育为)针对早恋现象应以成人引导教育为主。主。宜疏不宜堵: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宜疏不宜堵: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把握好一定时机把握好一定时机不要人为夸大这种爱不要人为夸大这种爱75(3)学生自我调整策略“跳跳”出来:出来:理智控制法理智控制法、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发展个人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等;丰富课余生活等;“冻冻”起来起来p速冻:完全投入学习速冻:完全投入学习p冷冻:逐渐降温冷冻:逐渐降温p保持联系,但内容健康鼓励学习、思想保持联系,但内容健康鼓励学习、思想进步,且不能频繁;好感冷冻,仍正常进步,且不能频繁;好感冷冻,仍正常交往。交往。“隔隔”起来:避免单独接触,在群体交往。起来:避免单独接触,在群体交往。被爱打扰的日子被爱打扰的日子被爱打扰的日子被爱打扰的日子一部描写青春期早恋的小说。一部描写青春期早恋的小说。一部描写青春期早恋的小说。一部描写青春期早恋的小说。鲜明口号:鲜明口号:鲜明口号:鲜明口号:“毕业了,再相爱!毕业了,再相爱!毕业了,再相爱!毕业了,再相爱!”76(三)自我意识问题之一(三)自我意识问题之一自卑心理自卑心理771、自卑o什么是自卑感什么是自卑感n即一个人把自己的能力、品质等做出偏低的即一个人把自己的能力、品质等做出偏低的评价,或对自身的智力和能力怀疑所产生的评价,或对自身的智力和能力怀疑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心理感受。o自卑的作用(阿德勒)自卑的作用(阿德勒)n自卑与超越自卑与超越78o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因为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因为我们都发现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改进的。都发现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改进的。-阿德勒阿德勒792 2、自卑者的特点、自卑者的特点o过分敏感过分敏感n唯恐被人忽略,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唯恐被人忽略,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n任何负面的评价都会导致内心激烈的冲突,任何负面的评价都会导致内心激烈的冲突,甚至扭曲别人的评价甚至扭曲别人的评价o情绪化情绪化n表面上好象逆来顺受,随时可能爆发表面上好象逆来顺受,随时可能爆发n缺少应对能力,容易导致心理压力缺少应对能力,容易导致心理压力n无力应对危机时,还会自伤无力应对危机时,还会自伤803、原因(1)生理方面)生理方面n五官、容貌、身材、体质等任何方面有明显缺陷,引起“自惭形秽”的心理。若受嘲弄、冷遇,更觉无地自容。81(2)智能方面)智能方面n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语言、操作等智能水平低于常人,在学习与集体活动中经常处于落后地位,虽经努力,无法赶上,于是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82(3)家庭方面)家庭方面n社会地位低下的、经济境况困窘的或单亲家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83(4)教育方面)教育方面关键原因关键原因n学业负担过重学业负担过重p以分数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教育环境;以分数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教育环境;n教师的因素教师的因素p学校生活是中学生全部;学校生活是中学生全部;p教师对教师对“优秀生优秀生”的偏爱,对中间状态的偏爱,对中间状态和落后状态的学生的冷淡;和落后状态的学生的冷淡;p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情感冷漠;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情感冷漠;n同学间敌意和相互拒绝、排斥同学间敌意和相互拒绝、排斥孤独、焦孤独、焦虑,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缺乏信心虑,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缺乏信心自卑自卑感感844、如何超越自卑?(1)教育者建立全新的评价)教育者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体系n摈弃摈弃“唯分数论唯分数论”,采取多元化的,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手段和评价主体。评价标准、手段和评价主体。n利用动态评价来促进学生发展,关利用动态评价来促进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特点和进步的状况,提出改注学生特点和进步的状况,提出改进计划来激励学生。进计划来激励学生。85(2)提高教师素养)提高教师素养n师爱:信任、关怀师爱:信任、关怀n赏识:赏识:“口下留情口下留情”n细心帮助细心帮助: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关注学生心理需求;n培养特长培养特长:寻找突破口寻找突破口n扩展知识视野扩展知识视野n鼓励学生不同类型的活动鼓励学生不同类型的活动86(3 3)自我调整)自我调整87p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有的放矢o“我真棒我真棒!”。o“我一定行!我一定行!”o“需要帮助吗?我来帮你。需要帮助吗?我来帮你。”积极自我暗示积极自我暗示分析自卑根源分析自卑根源88o对自己微笑对自己微笑o学会自我赞美学会自我赞美n记下每天发生的所有的积极事件记下每天发生的所有的积极事件;n每天晚上了解自己白天的收获。每天晚上了解自己白天的收获。建立和巩固良好的自我感觉建立和巩固良好的自我感觉89o自我分析自我分析 分别问自己分别问自己2020次次“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写下答案。,并写下答案。直面自己直面自己90不足中发现前进的方向不足中发现前进的方向现实自我(我是什么样的人)调整自我接受不完美的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努力;调整理想自我理想自我(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二者存在差距91无条件完全接受自己无条件完全接受自己o慷慨地列出至少慷慨地列出至少1010项自己喜欢自己的地方或项自己喜欢自己的地方或自己的优点:自己的优点:o诚实地列出至少诚实地列出至少1010项自己不喜欢自己的地方:项自己不喜欢自己的地方:o在自己不喜欢却可以法改变的地方做出标记,在自己不喜欢却可以法改变的地方做出标记,制定措施去改变它;对自己不喜欢却无法改制定措施去改变它;对自己不喜欢却无法改变的地方,学会完全接受它。变的地方,学会完全接受它。92培养培养自信自信o走路抬头挺胸,步伐有力;走路抬头挺胸,步伐有力;o抬起双眼,目视前方,眼神正视抬起双眼,目视前方,眼神正视别人;别人;o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25%;o当众发言。当众发言。93o实验一(伊朗医学家西拿)n将两只公羊分别系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一个地方是平静、安稳没有危险的草坪,另一个是关着狼群的动物馆旁边;给以同样的食物。挨着狼群的公羊不久就死了,而另一只公羊一直生活的很好。(四)情绪调控问题情急百病生,情急百病生,情舒百病除。情舒百病除。94实验二(艾尔玛)实验二(艾尔玛)o实验目的:研究心理状况对健康的影响。o实验过程:把一只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水的容器中,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结果发现,当一个人心平齐和时,呼出的气融于水后是橙色透明的;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悔恨时水中有绿色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艾尔玛把人生气时的“气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仅仅几分钟,大白鼠就死了。o实验结果:人生生气时所呼出的气体含有毒性物质。95 1.1.让学生了解不良情绪以及它们对健康身心让学生了解不良情绪以及它们对健康身心的影响的影响2.2.教会学生情绪调控方法教会学生情绪调控方法p一是分析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一是分析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p二是情绪疏导方法二是情绪疏导方法-放松训练、大哭、大喊、放松训练、大哭、大喊、运动、倾诉、记日记、阅读、听音乐、体力运动、倾诉、记日记、阅读、听音乐、体力劳动、唱歌或跳舞等。劳动、唱歌或跳舞等。p积极自我暗示和自我放松积极自我暗示和自我放松p理智控制法理智控制法p情境转移法情境转移法情绪调控策略963.3.指导学生学会保持良好情绪指导学生学会保持良好情绪养成快乐习惯:记录每天发生的美养成快乐习惯:记录每天发生的美好事情;好事情;学会宽容悦纳学会宽容悦纳97赠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建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建议 多给学生一点多给学生一点空间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让他自己往前走;多给学生一点多给学生一点时间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让他自己去安排;多给学生一点多给学生一点条件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让他自己去锻炼;多给学生一点多给学生一点问题问题,让他自己去发现;,让他自己去发现;多给学生一点多给学生一点困难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让他自己去解决;多给学生一点多给学生一点机遇机遇,让他自己去把握;,让他自己去把握;多给学生一点多给学生一点冲突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让他自己去讨论;多给学生一点多给学生一点权利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让他自己去选择;多给学生一个多给学生一个对手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让他自己去竞争;多给学生一个多给学生一个题目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让他自己去创造。助助人人自自助助98It is over!Thank you!99100身体发育的和成人一样,但是心理尚未成熟;身体发育的和成人一样,但是心理尚未成熟;性器官已逐渐成熟,但性心理的发展尚未达到性器官已逐渐成熟,但性心理的发展尚未达到同等成熟的程度;同等成熟的程度;不协调的身心之旅不协调的身心之旅生理发展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心理发展101在矛盾中寻找自我在矛盾中寻找自我 成人感和幼稚感并存成人感和幼稚感并存闭锁性和开放性并存闭锁性和开放性并存 自卑与高傲并存自卑与高傲并存 自主性和依赖性并存自主性和依赖性并存 进取性和怯懦性并存进取性和怯懦性并存自制性与冲动性并存自制性与冲动性并存成成熟熟前前的的动动荡荡102习得性无助感实验(塞利格曼,1967)o被试:被试:24只狗,被随机分成三组。只狗,被随机分成三组。o实验条件:第一组是可以逃脱电击组,第二组是不可实验条件:第一组是可以逃脱电击组,第二组是不可逃脱电击组,第三组是不进行电击组;前两组狗带着逃脱电击组,第三组是不进行电击组;前两组狗带着狗套,并在头部放置一个垫子,狗可以移动头部来挤狗套,并在头部放置一个垫子,狗可以移动头部来挤压垫子。第一组狗可以通过挤压垫子来逃避电击,第压垫子。第一组狗可以通过挤压垫子来逃避电击,第二组狗无论做什么动作,电击都将持续存在。二组狗无论做什么动作,电击都将持续存在。103o实验实验n第一阶段:第一组和第二组狗在第一阶段:第一组和第二组狗在90秒时间内,秒时间内,均接受了均接受了64次电击。第一组可逃脱电击组的狗次电击。第一组可逃脱电击组的狗很快学会了通过挤压垫子来终止电击,而不可很快学会了通过挤压垫子来终止电击,而不可逃避电击组的狗却在第逃避电击组的狗却在第30次点击后停止了逃脱次点击后停止了逃脱电击的行为。电击的行为。n第二阶段:将三组狗分别放在一个箱子的一头,第二阶段:将三组狗分别放在一个箱子的一头,箱子有一个隔板将狗挡在这一头,但狗通过隔箱子有一个隔板将狗挡在这一头,但狗通过隔板到箱子的另一头。箱子的一边装有灯,当等板到箱子的另一头。箱子的一边装有灯,当等熄灭熄灭10秒后,电击开始,如果够跳过隔板完全秒后,电击开始,如果够跳过隔板完全可以避免电击。如果不这么做,将持续遭受电可以避免电击。如果不这么做,将持续遭受电击直至击直至60秒结束。每只狗在箱子中进行秒结束。每只狗在箱子中进行10次实次实验。验。104实验结果o三组狗平均跳过隔板的时间分别为:三组狗平均跳过隔板的时间分别为:28秒,秒,50秒,秒,25秒;没有学会跳过隔板逃避电击秒;没有学会跳过隔板逃避电击的比率:的比率:0%,80%,15%。o持续失败会使人放弃进一步的努力,表现持续失败会使人放弃进一步的努力,表现为动机下降或缺失。为动机下降或缺失。105弄清事实:扪心自问p第第一,我一,我担心担心什么(或是我焦虑什么)?什么(或是我焦虑什么)?p第第二,我为什么二,我为什么担心担心(或(或我我为什么会焦虑)?为什么会焦虑)?p回答回答越具体越好,拿出纸笔来清楚地写下来。越具体越好,拿出纸笔来清楚地写下来。106重新理解:后果三思o第第一,纵然我所一,纵然我所担心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了,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或是最坏的结果发生了。是否真的是那么或是最坏的结果发生了。是否真的是那么可怕?可怕?o第第二,二,其他同学其他同学是是否否也经过类似的也经过类似的情况情况?他们是不是就完蛋了。他们是不是就完蛋了。o第第三,如果真的发生了,我三,如果真的发生了,我真的真的就无法活就无法活下去了吗?下去了吗?107再次评估o第一第一,现在的真正问题是什么?(,现在的真正问题是什么?(如如问题问题就是数学不好,所以会担心高考失败。)就是数学不好,所以会担心高考失败。)o第第二,问题的起因是什么?(数学不好的二,问题的起因是什么?(数学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是数学的底子原因是什么?是数学的底子差差。)。)o第第三,解决的办法有哪些?(再加强数学、三,解决的办法有哪些?(再加强数学、请家教请家教)o第第四,我决定用哪种办法?(请家教)四,我决定用哪种办法?(请家教)o第第五,什么时候开始做?(明天就开始)五,什么时候开始做?(明天就开始)108方法的有效度评估o目的是了解此方法有没有帮助,若没有,目的是了解此方法有没有帮助,若没有,立刻就改变。立刻就改变。109把握原则o 适度原则适度原则n不必过分拘谨:与同性交往心理去接触;不必过分拘谨:与同性交往心理去接触;n不应过分随便:相互尊重,自尊自爱,男女不应过分随便:相互尊重,自尊自爱,男女有别;有别;n不宜过分冷淡:冷淡则伤他人自尊,同时不不宜过分冷淡:冷淡则伤他人自尊,同时不利正常异性交往;利正常异性交往;n不宜过分表现:注意交往方式和场合;不宜过分表现:注意交往方式和场合;o 自然原则自然原则110掌握技巧o讲究礼仪;讲究礼仪;o交往对象:提倡集体中异性交往,减少异交往对象:提倡集体中异性交往,减少异性单独交往(尤其是固定对象);性单独交往(尤其是固定对象);o交往场合:公开、公共、开放空间;交往场合:公开、公共、开放空间;111理智控制法理智控制法o我为什么喜欢这个人?拿出笔写出他我为什么喜欢这个人?拿出笔写出他(她)吸引你的地方。(她)吸引你的地方。o我有哪些资本谈恋爱?谈恋爱的后果我有哪些资本谈恋爱?谈恋爱的后果我能承担吗?我能承担吗?o我可以怎么做?评估自己的状态,而我可以怎么做?评估自己的状态,而后采取行动。后采取行动。112写在最后写在最后成功的基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在于好的学习习惯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113 结束语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When You Do Your Best,Failure Is Great,So DonT Give Up,Stick To The End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