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0904819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职业卫生健康知识职业卫生健康知识职业卫生健康知识1职业卫生健康知识职业卫生健康知识1、职业病概论、职业病概论2、职业病概论、职业病概论2职职 业业 病病 概概 念念 职业病概念:职业病概念: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简简称用人单位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2002 2002年年 5 5月月 1 1日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日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治法。3职职业业病病概概念念职业病概念:职业病概念:3职职业业危危害害因因素素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物理性危害因素:噪音、振动、高温、光线过强、电物理性危害因素:噪音、振动、高温、光线过强、电 离辐射等。离辐射等。化学性危害因素:强酸强碱、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化学性危害因素:强酸强碱、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生物性危害因素:病源微生物等。生物性危害因素:病源微生物等。心理性危害因素:工作压力大等。心理性危害因素:工作压力大等。1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1职业危害因素分类:职业危害因素分类:4职职业业危危害害因因素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素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职职业业病病防防治治q 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5职职业业病病防防治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治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劳动者在职业病防治中须承担哪些义务劳动者在职业病防治中须承担哪些义务?为了保护自身健康为了保护自身健康,劳动者在职业病防治中也应当履行自已的劳动者在职业病防治中也应当履行自已的义务义务:认真接受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培训认真接受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培训,努力学习和掌握必努力学习和掌握必要的职业卫生知识要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卫生法规、制度、操作规程等遵守职业卫生法规、制度、操作规程等;正确使用与维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使用与维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及时报告事故隐患及时报告事故隐患;积极配合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积极配合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有关资料等有关资料等.6劳动者在职业病防治中须承担哪些义务劳动者在职业病防治中须承担哪些义务?为了保护自身健康为了保护自身健康,劳动劳动职职 业业 病病 预预 防防 策策 略略 找出危害找出危害 评估风险评估风险 订出方法订出方法 实施制度实施制度 监察制度监察制度7职职业业病病预预防防策策略略找出危害找出危害7、常见的职业病及预防、常见的职业病及预防8、常见的职业病及预防、常见的职业病及预防8生生产产性性噪噪声声一、一、职业性听力损伤:职业性听力损伤:系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系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早期表现为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最终导致感音性耳聋。最终导致感音性耳聋。9生生产产性性噪噪声一、声一、职业性听力损伤:职业性听力损伤:9生生产产性性噪噪声声二、二、噪声的危害噪声的危害 :听听 力力 疲疲 劳劳听听 力力 减减 退退噪声性噪声性 耳聋耳聋语语 言言 障障 碍碍 工工 作作 不不 便便 生生 活活 不不 便便社社 交交 受受 限限引起嘀嘀!嘀嘀!什么?什么?听不见!听不见!后面后面有车!有车!10生生产产性性噪噪声二、声二、噪声的危害噪声的危害:听:听力力疲疲生生产产性性噪噪声声头痛头痛头昏头昏失眠失眠烦躁不安烦躁不安高血压高血压心电图改变心电图改变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1听力损伤还可以引起:听力损伤还可以引起:11生生产产性性噪噪声头痛听力损伤还可以引起:声头痛听力损伤还可以引起:11生生 产产 性性 噪噪 声声三、三、生产性噪声的预防生产性噪声的预防生产性噪声危害的发生和程度主要决定于噪声强度、接生产性噪声危害的发生和程度主要决定于噪声强度、接触噪声时间、噪声的频率及频谱特性、接触者的敏感触噪声时间、噪声的频率及频谱特性、接触者的敏感性等因素。性等因素。: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改造声源、降低噪声。通过技术改造,把发声物体改造为不发声改造声源、降低噪声。通过技术改造,把发声物体改造为不发声或发小声的物体是根本措施。或发小声的物体是根本措施。:对噪声传播途径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强度。对噪声传播途径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强度。:具体又可分为:把高噪声机器与低噪声机器分开布置具体又可分为:把高噪声机器与低噪声机器分开布置采用消采用消声器或用消声声器或用消声/吸声吸声/隔声材料阻隔声源。隔声材料阻隔声源。:加强个人防护。加强个人防护。:常用的方法是配戴耳塞、耳罩、防护帽。常用的方法是配戴耳塞、耳罩、防护帽。:定期进行健康监护体验。定期进行健康监护体验。:筛选出对噪声敏感者或早期听力损伤者,并采取相应措施。筛选出对噪声敏感者或早期听力损伤者,并采取相应措施。12生生产产性性噪噪声三、声三、生产性噪声的预防预防措施:生产性噪声的预防预防措施:12高高 温温 与与 中中 暑暑一、高温作业:一、高温作业: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温度达到本地区夏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温度达到本地区夏季通风设计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季通风设计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 2度或度或2 2度以上的作业。度以上的作业。:高温作业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改变。当机体获热与高温作业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改变。当机体获热与产热大于散热时体温升高,因大量出汗造成机体严重缺水产热大于散热时体温升高,因大量出汗造成机体严重缺水和缺盐,心脏负荷加重,心率增加、血压下降,食欲减退、和缺盐,心脏负荷加重,心率增加、血压下降,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严重时还可导致中暑发生。消化不良,严重时还可导致中暑发生。13高高温温与与中中暑一、高温作业:暑一、高温作业: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高高 温温 与与 中中 暑暑二、中暑:二、中暑:定义:是受热作用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疾病的统称。定义:是受热作用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疾病的统称。临床表现: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临床表现: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过程中,作业人员有轻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过程中,作业人员有轻 微头晕、头疼、眼花、耳鸣、心悸、脉搏频数、恶心、微头晕、头疼、眼花、耳鸣、心悸、脉搏频数、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尚能勉强坚持工作。常或略有升高,但尚能勉强坚持工作。轻症中暑:作业人员具有前述中暑症状而一度被迫停止工轻症中暑:作业人员具有前述中暑症状而一度被迫停止工作,但经短时休息,症状消失,并能恢复工作。作,但经短时休息,症状消失,并能恢复工作。重症中暑:作业人员具有前述中暑症状被迫停止工作,并重症中暑:作业人员具有前述中暑症状被迫停止工作,并在该工作日未能恢复工作或工作中出现突然晕厥及热痉在该工作日未能恢复工作或工作中出现突然晕厥及热痉挛。挛。14高高温温与与中中暑二、中暑:暑二、中暑:14高高 温温 与与 中中 暑暑:高温作业工人排汗量明显增加,其增加量与劳动强度成高温作业工人排汗量明显增加,其增加量与劳动强度成正比,排出的汗中含有大量盐分,大量排汗使体内盐分丢正比,排出的汗中含有大量盐分,大量排汗使体内盐分丢失,因此,高温作业工人在排汗量较大情况下,及时补充失,因此,高温作业工人在排汗量较大情况下,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对维持身体健康十分必要。水分和盐分对维持身体健康十分必要。:饮水是最常见,也是最简便的补充水分方式。饮水是最常见,也是最简便的补充水分方式。:高温作业人员饮水应遵循三条原则:高温作业人员饮水应遵循三条原则::补足补够原则:一般要比平常每天多饮水补足补够原则:一般要比平常每天多饮水3535升。升。:饮水方式以少量多饮为宜,暴饮会加重心、肾和胃肠道饮水方式以少量多饮为宜,暴饮会加重心、肾和胃肠道:负担,又促使大量排汗。负担,又促使大量排汗。:饮水和补盐同时进行,不能单纯补充水分。饮水和补盐同时进行,不能单纯补充水分。15高高温温与与中中暑高温作业工人排汗量明显增加,其增加量与劳动暑高温作业工人排汗量明显增加,其增加量与劳动高高 温温 与与 中中 暑暑三、中暑预防三、中暑预防 防暑降温措施为:合理设计工艺流程,隔热及通风,加强个人防暑降温措施为:合理设计工艺流程,隔热及通风,加强个人防护及医疗预防。防护及医疗预防。急救急救:迅速把病人移至荫凉处,平卧休息。迅速把病人移至荫凉处,平卧休息。用冷水擦洗全身,并逐步降低水的温度。在头部、腋窝、股窝用冷水擦洗全身,并逐步降低水的温度。在头部、腋窝、股窝 处可用井水或冰袋敷之,以加快散热。处可用井水或冰袋敷之,以加快散热。与此同时,用扇子或电扇吹风,帮助散热。与此同时,用扇子或电扇吹风,帮助散热。针刺人中、曲池、百会穴位。针刺人中、曲池、百会穴位。口服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氣水等。口服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氣水等。鼓励病人喝含盐的清凉饮料。鼓励病人喝含盐的清凉饮料。严重中暑者,经降温处理后,及早送往医院。严重中暑者,经降温处理后,及早送往医院。: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者,可逐渐恢复,重症中暑必须紧急送医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者,可逐渐恢复,重症中暑必须紧急送医院抢救。院抢救。16高高温温与与中中暑三、中暑预防暑三、中暑预防防暑降温措施为:合理设计工防暑降温措施为:合理设计工粉粉 尘尘 与与 尘尘 肺肺 病病一、生产性粉尘:一、生产性粉尘: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长期吸入主要引起肺部病变。长期吸入主要引起肺部病变。无机性粉尘,无机性粉尘,根据来源不同,可分:根据来源不同,可分:1.1.金属性粉尘金属性粉尘 :例如铝、铁、锡、铅、锰等金属及化合物粉尘。:例如铝、铁、锡、铅、锰等金属及化合物粉尘。2.2.非金属的矿物粉尘:非金属的矿物粉尘:例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例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3.3.人工无机粉尘:例如水泥、玻璃纤维、金刚砂等。人工无机粉尘:例如水泥、玻璃纤维、金刚砂等。有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 1.1.植物性粉尘:植物性粉尘:例如木尘、烟草、棉、麻、谷物、茶、甘蔗等粉例如木尘、烟草、棉、麻、谷物、茶、甘蔗等粉尘。尘。2.2.动物性粉尘:动物性粉尘:例如畜毛、羽毛、角粉、骨质等粉尘。例如畜毛、羽毛、角粉、骨质等粉尘。合成材料粉尘合成材料粉尘 主要见于塑料加工过程中。塑料的基本成分除高分子聚合物外,还主要见于塑料加工过程中。塑料的基本成分除高分子聚合物外,还含有含有 填料、增塑剂、稳定剂、色素及其他添加剂。填料、增塑剂、稳定剂、色素及其他添加剂。1粉尘分类,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分以下三类:粉尘分类,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分以下三类:17粉粉尘尘与与尘尘肺肺病一、生产性粉尘:无机性粉尘,病一、生产性粉尘:无机性粉尘,根据来源根据来源粉粉 尘尘 与与 尘尘 肺肺 病病二、二、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和浓度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和浓度1空气中粉尘浓度:同一种粉尘,浓度愈高,对人体危害空气中粉尘浓度:同一种粉尘,浓度愈高,对人体危害愈严重。愈严重。1粉尘分散度:粉尘分散度:1 粒径轻音较小和颗粒愈多,分散度愈高,在空气中粒径轻音较小和颗粒愈多,分散度愈高,在空气中浮游的时间愈长,被人体吸入的机会就愈多,其危害也就浮游的时间愈长,被人体吸入的机会就愈多,其危害也就愈大。愈大。1机体健康状态:机体健康状态:1 一般来说,进入呼吸道的粉尘一般来说,进入呼吸道的粉尘98%98%在在2424小时内通过小时内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凡有慢性呼吸道炎症者,则呼吸道的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凡有慢性呼吸道炎症者,则呼吸道的清除功能较差;此外,个体因素如年龄、健康素质、个人清除功能较差;此外,个体因素如年龄、健康素质、个人卫生习惯、营养状况等也是影响尘肺发病的重要条件。卫生习惯、营养状况等也是影响尘肺发病的重要条件。1接触时间:接触时间越长,对人体危害越大。接触时间:接触时间越长,对人体危害越大。18粉粉尘尘与与尘尘肺肺病二、病二、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其化学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其化学粉粉 尘尘 与与 尘尘 肺肺 病病三、粉尘的危害三、粉尘的危害 根据不同特性,粉尘可对机体引起各种损害:根据不同特性,粉尘可对机体引起各种损害:粉尘可通过呼吸气官,可刺激呼吸道,造成支气管敏感粉尘可通过呼吸气官,可刺激呼吸道,造成支气管敏感 可溶性有毒粉尘进入呼吸道后,能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流,可溶性有毒粉尘进入呼吸道后,能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流,引起中毒引起中毒 放射性粉尘,则可造成放射性损伤;放射性粉尘,则可造成放射性损伤;某些硬质粉尘可损伤角膜及结膜,引起角膜混浊和结膜炎某些硬质粉尘可损伤角膜及结膜,引起角膜混浊和结膜炎等;等;粉尘堵塞皮脂腺和机械性刺激皮肤时,可引起粉刺、毛囊粉尘堵塞皮脂腺和机械性刺激皮肤时,可引起粉刺、毛囊炎及皮肤炎及皮肤 皲裂等;皲裂等;粉尘进入外耳道混在皮脂中,可形成耳垢等。粉尘进入外耳道混在皮脂中,可形成耳垢等。:粉尘对机体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损害,包括上呼吸道炎症、肺炎、粉尘对机体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损害,包括上呼吸道炎症、肺炎、尘肺以及其他职业性肺部疾病等。其中尘肺是职业性疾病中影响面尘肺以及其他职业性肺部疾病等。其中尘肺是职业性疾病中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19粉粉尘尘与与尘尘肺肺病三、粉尘的危害粉尘对机体影响最大的是呼病三、粉尘的危害粉尘对机体影响最大的是呼粉粉 尘尘 与与 尘尘 肺肺 病病四四.尘肺尘肺1尘肺:是因长期吸入生产性有害粉尘引起的以肺部弥尘肺:是因长期吸入生产性有害粉尘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漫性纤维化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临床症状:早期可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有胸闷、咳临床症状:早期可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有胸闷、咳嗽、嗽、咳痰,随上述症状加重并有气紧咳痰,随上述症状加重并有气紧 气喘、呼吸困气喘、呼吸困难、晚期可并发肺气肿及肺心病。难、晚期可并发肺气肿及肺心病。1治疗:目前尚无根治的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治疗:目前尚无根治的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持治疗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20粉粉尘尘与与尘尘肺肺病四病四.尘肺尘肺:是因长期吸入生产性有害尘肺尘肺:是因长期吸入生产性有害粉粉 尘尘 与与 尘尘 肺肺 病病五五.粉尘与尘肺病预防粉尘与尘肺病预防防尘防尘1 防尘的主要措施:宣、革、湿、风、密、护、管、查防尘的主要措施:宣、革、湿、风、密、护、管、查1(1 1)宣:加强宣传教育,使防尘工作成为員工的自觉行)宣:加强宣传教育,使防尘工作成为員工的自觉行动;动;1(2 2)革:即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革:即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根本途径;1(3 3)湿:即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湿:即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浓度;1(4 4)风: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将工作面的含尘空气抽)风: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将工作面的含尘空气抽出,并将新鲜空气出,并将新鲜空气1 送入工作面;送入工作面;1(5 5)密:加装防尘罩,把生产性粉尘的发生源密闭起来;)密:加装防尘罩,把生产性粉尘的发生源密闭起来;1(6 6)护:即个人防护,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和增强体质;)护:即个人防护,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和增强体质;1(7 7)管:维修管理,加强技朮管理,建立必要的防尘制)管:维修管理,加强技朮管理,建立必要的防尘制度;度;1(8 8)查:定期检测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对接触者进行)查:定期检测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对接触者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定期的健康检查。1 21粉粉尘尘与与尘尘肺肺病五病五.粉尘与尘肺病预防粉尘与尘肺病预防防尘防尘防防职职 业业 中中 毒毒1在生产环境中,毒物常以粉尘、烟尘在生产环境中,毒物常以粉尘、烟尘(比粉尘更细的颗粒比粉尘更细的颗粒)、气体、气体、蒸气或雾滴的状态出现,在防护不严或意外事故等异常情况下,在生蒸气或雾滴的状态出现,在防护不严或意外事故等异常情况下,在生产、使用、运输等过程中,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等途经进入产、使用、运输等过程中,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等途经进入人体,損害全身各个系统,如神经系统、肝脏等,引起职业中毒。人体,損害全身各个系统,如神经系统、肝脏等,引起职业中毒。1例如:例如:1剌激:焊锡产生的松香烟雾会剌激呼吸道,造成支气剌激:焊锡产生的松香烟雾会剌激呼吸道,造成支气管敏感。管敏感。1腐蚀:电镀过程中使用的强酸及碱会灼伤皮肤。腐蚀:电镀过程中使用的强酸及碱会灼伤皮肤。1有毒:吸入过量干洗或除污用的溶剂如四氯乙希,会有毒:吸入过量干洗或除污用的溶剂如四氯乙希,会损害肝脏或肾脏。损害肝脏或肾脏。1重金属:电镀或制造镍镉电池所用的镉,吸入人体后重金属:电镀或制造镍镉电池所用的镉,吸入人体后会损害肾脏。会损害肾脏。一、职业中毒:一、职业中毒:22职职业业中中毒在生产环境中,毒物常以粉尘、烟尘毒在生产环境中,毒物常以粉尘、烟尘(比粉尘比粉尘职职 业业 中中 毒毒二二.影响职业中毒的因素:影响职业中毒的因素:毒物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需要一定条件,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毒物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需要一定条件,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1毒物的毒性:毒物的毒性主要决定于它的化学结构。一般分为毒物的毒性:毒物的毒性主要决定于它的化学结构。一般分为“剧毒剧毒”物质;物质;“中等毒中等毒”或或“低毒低毒”物质。在生产中應采用某些低毒物质代替毒性大的物质,物质。在生产中應采用某些低毒物质代替毒性大的物质,1毒物进入人体的量:健康人体对毒物具有完善的防御能力,当少量毒物进入毒物进入人体的量:健康人体对毒物具有完善的防御能力,当少量毒物进入人体时,机体可动员神经质防御力量,发挥自身的解毒作用。当大量毒物侵入人体时,机体可动员神经质防御力量,发挥自身的解毒作用。当大量毒物侵入时,超过机体的解毒能力,就可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以至引起中毒。时,超过机体的解毒能力,就可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以至引起中毒。1人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状况:如果健康状况不良人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状况:如果健康状况不良(如明显的肝病会影响肝脏的解如明显的肝病会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等毒功能等),则使毒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的损害更为严重。,则使毒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的损害更为严重。23职职业业中中毒二毒二.影响职业中毒的因素:毒物对人体产生毒影响职业中毒的因素:毒物对人体产生毒职职 业业 中中 毒毒三三.职业中毒的表现职业中毒的表现1神经系统神经系统1神经衰弱症:主要表现为虚弱无力、记忆减退、神经衰弱症:主要表现为虚弱无力、记忆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注意力不易集中等。1多发性神经炎:早期表现为感觉障碍多发性神经炎:早期表现为感觉障碍(溶剂、铅溶剂、铅中毒中毒)。有些表现为运动神经障碍。有些表现为运动神经障碍(铅中毒铅中毒)。也有。也有呈混合型的,表现为乏力、疼痛及感觉呈混合型的,表现为乏力、疼痛及感觉 1异常异常(二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中毒)。1中毒性脑病:严重急性中毒,可早期产生脑水中毒性脑病:严重急性中毒,可早期产生脑水肿肿(有机锡等中毒有机锡等中毒),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剧烈,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出汗、缓脉以至抽筋、昏迷等。头痛、恶心、呕吐、出汗、缓脉以至抽筋、昏迷等。24职职业业中中毒三毒三.职业中毒的表现神经系统职业中毒的表现神经系统24 职职 业业 中中 毒毒1血液系统血液系统1血细胞减少症:以苯、及放射性物质为主。早血细胞减少症:以苯、及放射性物质为主。早期或轻度引起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如不及时采期或轻度引起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如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少数病例可继续发展,导致全血细取防治措施,少数病例可继续发展,导致全血细胞减少。胞减少。1血红蛋白变性:毒物引起的血红蛋白变性中,血红蛋白变性:毒物引起的血红蛋白变性中,以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最为多见。由于高铁血红蛋以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最为多见。由于高铁血红蛋白无带氧功能,使病人出现皮肤和粘膜青紫及明白无带氧功能,使病人出现皮肤和粘膜青紫及明显的缺氧症状。如硝基及氨基苯中毒。显的缺氧症状。如硝基及氨基苯中毒。1溶溶 血血 性性 贫血:血红蛋白变性可使红细胞易贫血:血红蛋白变性可使红细胞易于破碎而产生溶血性贫血。如于破碎而产生溶血性贫血。如 砷化氢的急性中砷化氢的急性中毒。毒。25职职 业业 中中 毒毒1呼吸系统呼吸系统1窒息状态:有以下原因:呼吸道机械阻塞窒息状态:有以下原因:呼吸道机械阻塞(氨、氯、二氧化硫等刺激性气体引起的声门水氨、氯、二氧化硫等刺激性气体引起的声门水肿和喉痉挛等肿和喉痉挛等);呼吸中枢抑制;呼吸中枢抑制(麻醉性中毒麻醉性中毒);呼吸肌麻痹呼吸肌麻痹(有机磷中毒有机磷中毒)以及组织缺氧以及组织缺氧(一氧化一氧化碳中毒碳中毒)。1中毒性肺水肿:刺激性气体中毒性肺水肿:刺激性气体(氨、氯、二氧氨、氯、二氧化硫等化硫等)及主要作用于肺泡的毒气及主要作用于肺泡的毒气(如光气、氮如光气、氮氧化物等氧化物等)都能引起肺水肿,有剧烈咳嗽、咯大都能引起肺水肿,有剧烈咳嗽、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等症状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1中毒性支气管炎和肺炎:吸入氧化锰、大量中毒性支气管炎和肺炎:吸入氧化锰、大量汽油等也容易引起中毒性汽油等也容易引起中毒性1肺炎和支气管炎,表现在呼吸困难症状明显。肺炎和支气管炎,表现在呼吸困难症状明显。1消化系统消化系统1铅中毒时有较明显的便秘、腹绞痛等消化道铅中毒时有较明显的便秘、腹绞痛等消化道症状。而最常见的是毒物对肝脏的损害,其主要症状。而最常见的是毒物对肝脏的损害,其主要毒物有磷、三硝基甲苯、四氯化碳、卤素族及其毒物有磷、三硝基甲苯、四氯化碳、卤素族及其他碳氢化合物等,严重者可引起中毒性肝炎。他碳氢化合物等,严重者可引起中毒性肝炎。26职职业业中中毒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毒呼吸系统消化系统26职职 业业 中中 毒毒四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四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生产场所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和检查制度,生产流程应生产场所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和检查制度,生产流程应作到密闭化,作到密闭化,以避免或减少直接接触。以避免或减少直接接触。生產车间要有有效的通风系统,增加通风排气设备,将有毒气体生產车间要有有效的通风系统,增加通风排气设备,将有毒气体局限化并及时排出。局限化并及时排出。建立空气中毒物浓度测定制度。定期测定,以提供改进预防措施建立空气中毒物浓度测定制度。定期测定,以提供改进预防措施的依据。的依据。建立工作前体检、定期体检制度。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建立工作前体检、定期体检制度。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一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一种辅助措施,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口罩、面具、袖套、种辅助措施,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口罩、面具、袖套、眼镜等。眼镜等。27职职业业中中毒四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毒四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生产场所建立安生产场所建立安、职业病的预防与防护、职业病的预防与防护28、职业病的预防与防护、职业病的预防与防护28 烧烧 伤伤 急急 救救热力烧伤急救:热力烧伤急救:一灭:迅速灭火一灭:迅速灭火,除去热源除去热源,特别注意着火的棉衣特别注意着火的棉衣;二查:除烧伤外二查:除烧伤外,检查全身有无其它伤害检查全身有无其它伤害,如骨折、如骨折、内脏损内脏损 伤、伤、煤气中毒等煤气中毒等.三防:防休克、防窒息、防创面感染三防:防休克、防窒息、防创面感染.四包:用干凈的布类毛巾或纱布三角巾包裹伤面四包:用干凈的布类毛巾或纱布三角巾包裹伤面.五送:初救后五送:初救后,速送医院进一步处理速送医院进一步处理.常见烧伤源有常见烧伤源有:热液、热蒸汽、火焰、炽热金属、化热液、热蒸汽、火焰、炽热金属、化学烧伤等。学烧伤等。29烧烧伤伤急急救热力烧伤急救:常见烧伤源有救热力烧伤急救:常见烧伤源有:29烧烧 伤伤 急急 救救1强酸强碱类:强酸强碱类:1 用大量清水冲洗用大量清水冲洗1010分钟以上分钟以上,然后用中和剂然后用中和剂,即强酸烧伤用弱碱即强酸烧伤用弱碱,如如苏打水、碱性肥皂中和苏打水、碱性肥皂中和;强碱烧伤用弱强碱烧伤用弱酸酸,如食醋、如食醋、1硼酸水中和硼酸水中和.1化学烧伤急救化学烧伤急救1 应迅速解脱衣服,清除皮肤上的化学药品应迅速解脱衣服,清除皮肤上的化学药品,并用大量的水冲洗并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消除这种有害药品的再用消除这种有害药品的 特种特种溶剂、溶液或药剂仔细处理,严重的应送医院治疗溶剂、溶液或药剂仔细处理,严重的应送医院治疗.30烧烧伤伤急急救强酸强碱类:化学烧伤急救救强酸强碱类:化学烧伤急救30眼眼 睛睛 受受 伤伤 急急 救救若眼睛受到污染若眼睛受到污染,应立即用水冲洗应立即用水冲洗,不得稍有延迟不得稍有延迟,且且连续冲洗至少连续冲洗至少1515分钟。分钟。冲洗时冲洗时,用手将眼睛翻开用手将眼睛翻开,并让眼球动并让眼球动,确保眼睑遮盖确保眼睑遮盖下的每一部分均冲洗到下的每一部分均冲洗到.也可以用无任何刺激性的水溶也可以用无任何刺激性的水溶液。如果是碱灼伤液。如果是碱灼伤,再用再用20%20%硼酸溶液淋洗硼酸溶液淋洗,如果是如果是酸灼伤酸灼伤,再用再用3%3%碳酸氢钠溶液淋洗。碳酸氢钠溶液淋洗。在此基础上在此基础上,送医疗单位进行进一步的急救。送医疗单位进行进一步的急救。1眼眼 睛睛 受受 伤伤 急急 救救31眼眼睛睛受受伤伤急急救若眼睛受到污染救若眼睛受到污染,应立即用水冲洗应立即用水冲洗,不得稍不得稍固体化学品处理注意事项固体化学品处理注意事项不要随便用手接触任何化学品,因其特性可能是有毒或是腐蚀性,接触不要随便用手接触任何化学品,因其特性可能是有毒或是腐蚀性,接触后会令人中毒或腐蚀皮肤。后会令人中毒或腐蚀皮肤。如意外被危险化学固体粉末或碎粒溅着身体,要立即扫除並立即用水冲如意外被危险化学固体粉末或碎粒溅着身体,要立即扫除並立即用水冲洗。洗。不要尝试固体化学品的味道或气味,因為此化学品可能含有毒性。不要尝试固体化学品的味道或气味,因為此化学品可能含有毒性。不兼容的固体化学品要分开存放,加上标签並将器皿锁好,由專人保管。不兼容的固体化学品要分开存放,加上标签並将器皿锁好,由專人保管。如危险固体化学品被倒泻或漏出,在安全情况下立即进行清除程序。如危险固体化学品被倒泻或漏出,在安全情况下立即进行清除程序。如有危险,即撤离现场。如有危险,即撤离现场。如不清楚某种化学品的特性,要作危险化学物处理。如不清楚某种化学品的特性,要作危险化学物处理。处理化学品时,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处理化学品时,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1固体化学品处理注意事项固体化学品处理注意事项32固体化学品处理注意事项不要随便用手接触任何化学品,因其特性可固体化学品处理注意事项不要随便用手接触任何化学品,因其特性可液体化学品的处理注意事项液体化学品的处理注意事项1不要随便接触任何化学液体,因其可能滚烫,有毒或腐蚀性。不要随便接触任何化学液体,因其可能滚烫,有毒或腐蚀性。1如意外地被危险液体化学品溅泼或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意外地被危险液体化学品溅泼或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不要在有液体化学品的范围内吸烟,因此等液体可能是易燃物品。不要在有液体化学品的范围内吸烟,因此等液体可能是易燃物品。1不要嗅液体化学品的气味,因此等液体可能会发出有毒气体。不要嗅液体化学品的气味,因此等液体可能会发出有毒气体。1不要饮用或尝试液体化学品的味道,因此等液体可能含有毒性。不要饮用或尝试液体化学品的味道,因此等液体可能含有毒性。1在倾倒液体化学品后,立即将瓶盖旋上或将瓶塞紧塞。在倾倒液体化学品后,立即将瓶盖旋上或将瓶塞紧塞。1如危险液体化学品被泼泻或漏出,在安全情况下,立即用清水冲如危险液体化学品被泼泻或漏出,在安全情况下,立即用清水冲1 洗,如有危险,即撤离现场。洗,如有危险,即撤离现场。1如存放危险液体化学品的器皿没有标签,确认该如存放危险液体化学品的器皿没有标签,确认该 1 化学品及加上化学品及加上 标识,才可使用。标识,才可使用。1如不清楚某种液体的特性,要当危险化学液体处理。如不清楚某种液体的特性,要当危险化学液体处理。1处理化学品时,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处理化学品时,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33液体化学品的处理注意事项不要随便接触任何化学液体,因其可能滚液体化学品的处理注意事项不要随便接触任何化学液体,因其可能滚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注要事项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注要事项 1正确的选择正确的选择1首先了解危害的性质和程度,选择正確的防护用品首先了解危害的性质和程度,选择正確的防护用品。1其次是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设备。其次是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设备。1考虑使用者的舒服程度。考虑使用者的舒服程度。1正确的使用正确的使用1要充分明白和依照防护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要充分明白和依照防护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1使用前和使用后要检查和清洁。使用前和使用后要检查和清洁。1如发现个人防护设备有任何损坏,应报告主管,并立即更换。如发现个人防护设备有任何损坏,应报告主管,并立即更换。1正确的保养正确的保养1个人防护用品,用后要清洁吹干,妥善存放,按照制造商的建议个人防护用品,用后要清洁吹干,妥善存放,按照制造商的建议进行保养。进行保养。1加强监督加强监督1单位主管要监督员工是否在工作其间有依照指示正确地使用个人单位主管要监督员工是否在工作其间有依照指示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设备。防护设备。1员工须按指示佩戴护器具,妥善保管,如有损坏要向主管报告,员工须按指示佩戴护器具,妥善保管,如有损坏要向主管报告,不可误用。不可误用。34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注要事项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注要事项正确的选择正确的选择34听听 力力 保保 护护 用用 品品1一个好的听力防护用品,应具备以下一些特点:一个好的听力防护用品,应具备以下一些特点:与耳部的密合要好;与耳部的密合要好;能有效地过滤噪声;能有效地过滤噪声;配戴时感觉舒适;配戴时感觉舒适;使用起来简便。使用起来简便。听听 力力 保保 护护 用用 品品1听力保护用品最常见的有两类:耳塞和耳罩。听力保护用品最常见的有两类:耳塞和耳罩。1其中耳塞又包括反复使用和丢弃式。其中耳塞又包括反复使用和丢弃式。35听听力力保保护护用用品一个好的听力防护用品,应具备以下一些特品一个好的听力防护用品,应具备以下一些特如何正确佩戴耳塞如何正确佩戴耳塞3.3.轻扶耳塞约轻扶耳塞约3030秒直至耳塞完全膨胀定型。秒直至耳塞完全膨胀定型。1231如何正确佩戴耳塞如何正确佩戴耳塞1.1.洗凈双手,将耳塞的圆头部分搓细;洗凈双手,将耳塞的圆头部分搓细;2.2.将耳朵向上、向外拉起,将耳塞的圆头将耳朵向上、向外拉起,将耳塞的圆头部分塞入耳中;部分塞入耳中;36如何正确佩戴耳塞如何正确佩戴耳塞3.轻扶耳塞约轻扶耳塞约30秒直至耳塞完全膨胀定型。秒直至耳塞完全膨胀定型。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正确佩戴口罩1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所选择适应的口罩: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所选择适应的口罩:1A.A.粉尘车间:棉纱口罩粉尘车间:棉纱口罩 B.B.有毒有害气体车间:活性碳口罩有毒有害气体车间:活性碳口罩1.在佩戴活性碳口罩时,在佩戴活性碳口罩时,应将口罩的金属软条向上应将口罩的金属软条向上2.戴上口罩,口罩带分别置于耳后戴上口罩,口罩带分别置于耳后3.将双手的食指及中指由中央将双手的食指及中指由中央顶部向两旁同时按压金属软条顶部向两旁同时按压金属软条4.检查妥当:检查妥当:正压检查:以双手轻按口罩,然后刻意呼吸,正压检查:以双手轻按口罩,然后刻意呼吸,空气应该不会从口罩边缘泄漏。空气应该不会从口罩边缘泄漏。负压检查:以双手轻按口罩,然后刻意呼吸,负压检查:以双手轻按口罩,然后刻意呼吸,口罩应会稍凹陷。口罩应会稍凹陷。37如何正确佩戴口罩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所选择适应的口罩:如何正确佩戴口罩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所选择适应的口罩:1.在佩戴在佩戴佩戴口罩注意事项佩戴口罩注意事项1使用一般过滤式口罩时应注意下列事项:使用一般过滤式口罩时应注意下列事项:患有呼吸系统疾病佩戴后如感到呼吸困难或晕眩,亦应先征求医生患有呼吸系统疾病佩戴后如感到呼吸困难或晕眩,亦应先征求医生 同意才佩戴口罩。同意才佩戴口罩。被沾污的口罩应作更换而不应清洗。被沾污的口罩应作更换而不应清洗。蓄有胡须可令口罩不能紧贴面部而漏气。蓄有胡须可令口罩不能紧贴面部而漏气。如要重复使用口罩,应将口罩储存于清洁的纸袋内,待下次再用。如要重复使用口罩,应将口罩储存于清洁的纸袋内,待下次再用。戴上口罩前或除下口罩后,应彻底清洗双手,确保卫生。戴上口罩前或除下口罩后,应彻底清洗双手,确保卫生。用完的口罩应先包好才丢入垃圾筒。用完的口罩应先包好才丢入垃圾筒。口罩应属个人拥有佩戴,不可共享。口罩应属个人拥有佩戴,不可共享。当感到口罩已不及以往般畅通,便应更换新口罩。当感到口罩已不及以往般畅通,便应更换新口罩。口罩与其它个人防护设备一样,是保护身体的最后防线,有时甚至口罩与其它个人防护设备一样,是保护身体的最后防线,有时甚至 是唯一的保护措施。应按需要选择正确的口罩並正确使用及保养。是唯一的保护措施。应按需要选择正确的口罩並正确使用及保养。口罩如有损坏,应立即报告以作更换。口罩如有损坏,应立即报告以作更换。38佩戴口罩注意事项使用一般过滤式口罩时应注意下列事项:佩戴口罩注意事项使用一般过滤式口罩时应注意下列事项:患有呼患有呼谢谢!快乐工作快乐工作 唐和唐与您同行唐和唐与您同行美好生活美好生活 健康与您为伴与您为伴39谢谢!快乐工作谢谢!快乐工作唐和唐与您同行唐和唐与您同行美好生活美好生活健康与您为伴健康与您为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