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规范主观题答题思路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0901086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1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规范主观题答题思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规范主观题答题思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规范主观题答题思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诗歌鉴赏之 规范主观题答题思路规范主观题答题思路诗歌鉴赏之 审题的基本方法审题的基本方法 从从作者作者入手,联系作者生活经历,风格入手,联系作者生活经历,风格派别,知人论世。派别,知人论世。借助借助题目、注释、背景题目、注释、背景,理解写作意图。理解写作意图。从从景、情景、情入手入手 主要考查的五种模式:主要考查的五种模式:一、分析意境类一、分析意境类 二、分析形象类二、分析形象类 三、分析手法类三、分析手法类 四、分析语言类四、分析语言类 五、炼字类(词、句)五、炼字类(词、句)六、思想情感类六、思想情感类 主要考查的五种模式:吴中书事吴中书事杨杨 乘乘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香径香径自生兰叶小,响廊自生兰叶小,响廊深映月华空。深映月华空。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注释注释】杨乘,晚唐诗人。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宣杨乘,晚唐诗人。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宗大中元年(847847年)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年)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香径:苏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吴王种香花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州香山旁小溪,吴王种香花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15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愁愁”?是如?是如 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6分)分)分析手法、技巧型分析手法、技巧型 提问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提问变体: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效果艺术效果)。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如何抒情的?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如何抒情的?有何效果?有何效果?答题思路答题思路:(1)明确指出用何种明确指出用何种手法手法。(2)结合诗句结合诗句分析分析说明这种手法是如何运用的说明这种手法是如何运用的(3)此手法表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此手法表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感情(运用该手法的(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好处。分析手法、技巧型 吴中书事吴中书事 杨杨 乘乘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香径香径自生兰叶小,响廊自生兰叶小,响廊深映月华空。深映月华空。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注释注释】杨乘,晚唐诗人。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宣宗杨乘,晚唐诗人。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大中元年(847847年)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年)登进士第,官终殿中侍御史。香径:苏州香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吴王种香花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山旁小溪,吴王种香花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响廊: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15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愁愁”?是如?是如 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6分)分)答题思路:答题思路:1、手法、手法 2、结合诗句分析、结合诗句分析 3、抒情、抒情 吴中书事15 15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愁愁”?是如?是如 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6分)分)规范答题示例一:规范答题示例一:对比(手法)对比(手法)。通过当年的繁华和眼前的凄清冷落。通过当年的繁华和眼前的凄清冷落对比对比(解释)(解释),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表达,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表达国运渐衰、世事难测之国运渐衰、世事难测之愁愁(情感)(情感)。运用典故运用典故。通过范蠡帮助勾践灭吴,最终名成归隐。通过范蠡帮助勾践灭吴,最终名成归隐的典故,表现诗人的羡慕之情,从而表达诗人怀才不的典故,表现诗人的羡慕之情,从而表达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遇、报国无门之愁愁。借景抒情借景抒情。通过。通过“香径、兰叶、响廊、月华香径、兰叶、响廊、月华”等景物等景物的描写,写出了作者昔盛今衰之的描写,写出了作者昔盛今衰之愁愁。(任答两点得(任答两点得6分,每点分,每点3分;手法分;手法1分,解释分,解释1分,愁分,愁情情1分。)分。)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愁”?是如 规范答题示例二:规范答题示例二:(1)愁愁:诗人不为所用,无人理解(怀诗人不为所用,无人理解(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伤感;对国运渐衰、对国运渐衰、世事难测的感叹;世事难测的感叹;昔胜今衰之愁。昔胜今衰之愁。(任答两点,(任答两点,2分)分)(2)如何表现:)如何表现:对比对比。通过当年的繁华和眼前的凄清冷落对。通过当年的繁华和眼前的凄清冷落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烘托了诗人比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烘托了诗人的悲伤之情。的悲伤之情。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规范主观题答题思路课件 运用典故运用典故。通过范鑫帮助勾践灭吴,最终。通过范鑫帮助勾践灭吴,最终 名成归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的羡慕之情名成归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的羡慕之情 (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的命运不能自主的悲叹)。(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的命运不能自主的悲叹)。直抒胸臆直抒胸臆。通过写尊前多暇,表明自己不。通过写尊前多暇,表明自己不受重用,无事可做,只得借酒消愁的悲伤。受重用,无事可做,只得借酒消愁的悲伤。借景抒情借景抒情。通过。通过“香径、兰叶、响廊、月香径、兰叶、响廊、月华华”等景物的描写,写出了作者昔盛今衰之愁。等景物的描写,写出了作者昔盛今衰之愁。(任答两点,(任答两点,4分,每点分,每点2分;手法分;手法1分,解释分,解释1分。)分。)运用典故。通过范鑫帮助勾践灭吴,最终 同类迁移同类迁移 蜀相蜀相 杜杜 甫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长使英雄泪满襟。提问:试分析这首诗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抒情的?提问:试分析这首诗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抒情的?同类迁移 规范答题示例一:规范答题示例一:颔联:颔联: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自自”、“空空”二字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很美,却无人欣赏,写出了祠堂景色很美,却无人欣赏,表达了诗人怀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之情。才不遇之情。颈联:颈联:运用典故,运用典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开济老臣心”两句用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来衬托诸葛两句用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亮的杰出才能,表达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表达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答题思路:答题思路:1、手法、手法 2、结合诗句分析、结合诗句分析 3、抒情、抒情 规范答题示例一:答题思路:1、手法 规范答题示例二:规范答题示例二:一:(手法)一:(手法)通过以乐景写哀情、用典的手法来通过以乐景写哀情、用典的手法来 抒情的。抒情的。二:(分析)二:(分析)颔联的颔联的“自自”、“空空”二字写出了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乐景写哀情。颈联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用刘备三顾茅庐的两句用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典故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三:(抒情)三:(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及对诸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及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葛亮的敬仰之情。规范答题示例二:考前练一练考前练一练【试题一】【试题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12题题 村行王禹偁村行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答:悠然自得之情。诗人信马穿山径,看斜阳照山峰,听万悠然自得之情。诗人信马穿山径,看斜阳照山峰,听万壑流水声,看棠梨叶落,闻荞麦花香,心情悠然自得。壑流水声,看棠梨叶落,闻荞麦花香,心情悠然自得。怅然怅然思乡之情。尾联诗人看到村边的桥和原野的树,情绪陡然转折,思乡之情。尾联诗人看到村边的桥和原野的树,情绪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考前练一练【试题一】考前练一练考前练一练【试题二】【试题二】浣溪沙浣溪沙洞庭洞庭张孝祥张孝祥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注注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9.词的下片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作简要赏析。词的下片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作简要赏析。(6 分分)答:答: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明明”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静中见动。比喻、对比。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和“红蓼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想象。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转入夜一句直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考前练一练【试题二】常见诗歌表达技巧归类:常见诗歌表达技巧归类:1 1、修辞手法:、修辞手法:(1)(1)比喻。比喻。(2)(2)拟人。拟人。(3)(3)夸张。夸张。(4)(4)双关。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5)(5)用典。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6 6)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借代、对偶常见诗歌表达技巧归类:1、修辞手法:2、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比兴、象征、联想、对比、白比兴、象征、联想、对比、白描、渲染、衬托等。描、渲染、衬托等。3、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描写、抒情。4、抒情方式:、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用典抒情、托物言志、即事抒怀)。情、用典抒情、托物言志、即事抒怀)。5、描写方式:、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静结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乐景写哀、哀景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细节描写等。写乐、细节描写等。2、表现手法:比兴、象征、联想、对比、白描、渲染、衬托等。高中必背古诗文天天读高中必背古诗文天天读高中必背古诗文天天读(十三)(十三)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1.苏轼念奴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了周瑜的赤壁怀古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的句子是:英气勃发的句子是:,。2.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的角度,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的角度,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象的语句是:景象的语句是:,。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句子是:,。4.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句子是:一杯清酒祭月的句子是:,。谈笑间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樯橹灰飞烟灭乱石穿空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卷起千堆雪大江东去大江东去 浪淘尽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一尊还酹江月(十三)念奴娇赤壁怀古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5.苏轼的苏轼的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6.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战场上,周瑜描写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的句子是的句子是“,”。7.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江山如画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一时多少豪杰羽扇纶巾羽扇纶巾 谈笑间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樯橹灰飞烟灭遥想公谨当年遥想公谨当年 小乔初嫁了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雄姿英发5.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