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调护-第一章理论基础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0900689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饮食调护-第一章理论基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中医饮食调护-第一章理论基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中医饮食调护-第一章理论基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江苏建康职业学院魏潇魏潇第一章第一章 中医饮食调护的理论基础中医饮食调护的理论基础1学习内容一、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二、中药基础理论的指导 三、中医饮食调护的常用法则四、饮食调护的应用 五、饮食宜忌 2第一节 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调整阴阳调整阴阳3协调脏腑协调脏腑五脏针对性五脏针对性五体针对性五体针对性伤五脏伤五脏伤五体伤五体无味禁忌无味禁忌生理协调生理协调病理影响病理影响45 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饮食。因时有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地有东、南、西、北之分;人有胖、瘦、盛、弱之别,所以饮食也应“辨因”施治。三因制宜三因制宜6 夏季气候炎热,阳热偏盛,应多食寒凉、滋润属性的食物,如绿豆、苦瓜、西瓜。冬季气候寒冷,阴寒偏盛,应多食温热 属性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根据食物的不同属性能使人体顺应气候 变化,以维持人体的内外环境相对平衡。因时制宜7 东南地区气温偏高,湿气重,宜食清淡、渗湿食物;西北地区气温偏低,燥气盛,宜食温热、生津、润燥食物。因地制宜因地制宜8 因性别、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调护时应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因人制宜9(1)、小儿(1)生理特点:稚阴稚阳,脏腑娇嫩,气血未充,生机旺盛,应以调养脾胃为主,促进生长发育。(2)病理特点:易伤食吐泻,易缺钙。(3)饮食调护原则:健脾消食,慎食温热峻补食物。(2)、老人(1)生理特点:生机减退(2)病理特点:气血渐虚,阴阳渐衰,多患虚证。(3)饮食调护原则:饮食选择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慎食难于消化及寒凉的食物。(3)、女子(1)生理特点:妇女有经孕产乳之生理现象。(2)病理特点:血偏不足而气偏有余。(3)饮食调护的原则:常宜补血。月经期:慎食过寒,辛辣过热之品。妊娠期:养血补肾安胎。产褥期:益气血,通乳汁。辨证施食胃脘痛内脏脱垂便血崩漏13五味调和14第二节 中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一.食物的性味理论四气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等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暖肝散结、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15五味辛:能散、能行,可发散、行气、行血 甘:能补(补益)、能缓(缓和)、能和(调和药性、和中)酸:收、涩收敛固涩,兼能生津 涩:作用与酸味相似苦:泄、燥16 二.归经 归经是食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因而与疾病定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咳嗽咯痰肺(梨子、柿子、荠菜、荸荠);泄泻水肿脾(山药);目赤肿痛肝(枸杞、猪肝、荠菜、茼蒿);纳差口渴胃(生姜、桂皮、萝卜、西瓜)。17三.升降浮沉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升上升提举(向上)降下达降逆(向下)浮向外发散(向外)沉收敛固藏(向内)泄利二便(向下)。18四.功效功效与治法19五.以脏补脏 中医的脏都是相对于功能而言,并非具体的某一个器官。所以说,“以脏补脏”补的是中医的“脏”,而非西医的器官。20心-主血脉、主神志21肝-主藏血、主筋、主疏泄,开窍于目22脾-主运化水谷、水液,统摄血液23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开窍于鼻24肾-藏精,主生殖,主骨,生髓,通脑,主水25胃-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26大肠-传导糟粕27(一)解表法1、辛温解表法适应证:外感风寒选用食物:生姜、葱白、荆芥、胡椒、红糖等。第三节 饮食调护的常用法则2、辛凉解表法适应证:外感风热选用的食物:桑叶、菊花、芦根、竹叶、白 茅根、薄荷、白糖等。(二)祛寒法1、温经散寒法适应证:寒邪凝滞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四肢 关节肌肉冷痛、屈伸不利。选用的食物:羊肉、狗肉、黑豆、松子、樱桃、鳝鱼、鳗鱼、鹌鹑、五加皮、干姜、桂 皮、大茴香、白酒、黄酒、辣椒等。2、温中散寒法适应证:寒邪直中脾胃或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 、四肢不温。选用的食物:羊肉、狗肉、鸡肉、羊肚、牛肚、猪肚、羊乳、草鱼、白鲢、黄鱼、包心菜、芥菜、干姜、桂皮、大茴香、胡椒、葱、生姜、橘皮、荔枝、樱桃、大枣、桂花、茉莉花、玫瑰花、月季花等。(三)清热法适应证:实热证选用食物:大麦、小米、绿豆、苦瓜、黄瓜、冬瓜、芦荟、马齿苋、莴笋、藕、箩卜、菠菜、芹菜、绿豆芽、豆腐、鸭肉、牛乳、鸭蛋、螃蟹、田螺、西瓜、马蹄、枇粑、梨、苹果、香蕉、菊花、金阴花等。(四)祛湿法适应证:机体感受湿邪或嗜酒好茶,或过食生冷湿邪停滞。选用的食物:鲜霍香叶、鲜紫苏叶、淡竹叶、木瓜、玉米、薏米、赤小豆、绿豆、山药、白扁豆、白茯苓、冬瓜、黄瓜、黄芽白、芥菜、四季豆、豆腐、绿茶、桃李、西瓜、鲫鱼、鲤鱼、泥鳅、田螺等。(五)理气法适应证:气机阻滞或气机逆乱的证候。选用食物:韭菜、葱白、刀豆、萝卜、茼蒿、槟榔、柑、橘、佛手、玫瑰花、合欢花、月季花、茉莉花等。(六)理血法1、活血化瘀法适应证:一切血行不畅或瘀血内停的病证。选用食物:茄子、慈姑、藕、韭菜、山楂、桃子、螃蟹、玫瑰花、桂花、酒、醋、桂皮等。2、止血法适应证:各种出血证。选用食物:小麦、丝瓜、茄子、莴笋、藕菠菜、黄花菜、萝卜、木耳、石榴、花生、菱、鳝鱼、黄鱼、槐花等。(七)祛痰法1、化痰止咳平喘法适应证: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咯痰、气喘等证。选用的食物:薏米、茯苓、冬瓜、丝瓜、茼蒿、芥菜、萝 卜、竹笋、蘑菇、海蛰、鸭蛋、茶叶、豆腐 、杏、白果、柚、梨、罗汉果、马蹄等。2、消痰软坚散结法适应证:痰结经络而见痰核、瘿瘤等证。选用食物:淡菜、海藻、海带、紫菜、鸡内金、梅花等。(八)消导法适应证:饮食太过,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的病证。选用食物:麦芽、谷芽、山楂、神曲、鸡内金、槟榔、萝卜、柚、柠檬、猕猴桃、橘子、茶叶、大蕉等。(九)补益法1、补气法1)补益肺气法适应证:用于肺气虚弱之证。食物:猪肺、羊肺、胡桃、芝麻、鲤鱼、大枣、饴糖、蜂蜜 、鸡肉和人参、党参、黄芪等。2)补益脾气法适应证:脾胃虚弱证。食物:大米、小米、糯米、大麦、小麦、黄豆、黑豆、南瓜 、土豆、山药、蘑菇、大枣、莲子、花生、鲫鱼、鲤 鱼、泥鳅、猪肉、鸡肉等。3)益气生陷法适应证:中气下陷证。选用食物:鸡肉、羊肉、鸽肉、鲫鱼、大枣、糯米、人参、党参、黄芪、升麻等。4)益气摄血法适应证:气不摄血证。选用食物:花生、大枣、龙眼肉、鳝鱼、墨鱼、黄芪、三七等。5)健脾除湿法适应证:脾虚水湿证。选用食物:糯米、小麦、玉米、莲子、山药、芡实、薏米 、扁豆、茯苓、白术、鲫鱼、鳝鱼、鲤鱼、鲈 鱼、猪肚、牛肉、鸭肉、冬瓜、黄花菜等。6)补益肾气法适应证:肾气虚证。选用食物:黑豆、胡桃仁、栗子、山药、莲子、韭菜、猪肾 、羊肾、黄狗鞭、墨鱼、海参等。2、补血法1)益气生血法适应证:脾不生血,气血两虚证。选用食物:胡萝卜、菠菜、花生、黄豆、大枣、龙眼肉、鲫鱼、鳝鱼、鲤鱼、鸡肉、猪肝、羊肉、牛乳、黄芪、五爪龙、当归等。2)补血养心法适应证:心血不足证。选用食物:龙眼、荔枝、大枣、葡萄、猪心、鸡肉、人参、当归、酸枣仁、茯苓等3)补血养肝法适应证:肝血亏虚证。选用食物:猪肝、猪血、猪蹄、鸡肝、鳝鱼、墨鱼、鲍鱼、枸杞、胡萝卜、菠菜、何首乌、当归等。3、滋阴法1)补肾滋阴法适应证:肾虚亏虚证。选用食物:黑豆、鳖肉、龟肉、鲍鱼、海参、猪肉、猪血、猪肾、鸭肉、鸡蛋、鸽蛋、芝麻、牛乳等。2)滋阴熄风法适应证:肝阴不足,虚风内动,症见手足蠕动,筋脉拘急,头 目眩晕等。选用食物:鸡蛋、鳖肉、龟肉、鲍鱼、龟板、鳖甲、石决明、白芍等。3)滋阴清热法适应证:阴虚火盛证。食 物:李、梨、百合、银耳、藕、龟肉、猪血、猪肾、鸭 肉、鸡蛋、牛乳、生地黄、龟板、枸杞等。4)润燥生津法适应证:胃阴不足或肺燥伤阴证。食物:糯米、大米、黑豆、小米、小麦、黄瓜、芦笋、藕、菠菜、银耳、百合、萝卜、梨、甘蔗、马蹄、柿、枇 杷、杨梅、桃、葡萄、菠萝、柠檬、西瓜、蜂蜜、冰 糖、鸭肉、兔肉、猪肚、牛肚、猪肺、牛乳、沙参、麦冬、桑叶、菊花等。4、填精法适应证:肾精亏虚证。选用食物:芝麻、黑豆、胡桃、枸杞、羊肉、羊乳、牛肉、牛乳、猪肉、猪蹄、鸡肉、鸡蛋、鸽肉、鸽蛋、鹌 鹑、鲤鱼、鲫鱼、鳝鱼、墨鱼、鳖肉、龟肉、海参 、鲍鱼、燕窝、淡菜、肉苁蓉、鹿茸、阿胶、龟板 胶、胎盘等。5、温阳法适应证:肾阳虚弱证。选用食物:羊肉、狗肉、牛肉、鸡肉、鸽肉、海参、糯米、干姜、桂皮、八角茴香、胡桃、韭菜、对虾、泥鳅、鳗鱼、蚕蛹、肉苁蓉、鹿茸等。第四节 饮食调护的应用疾病预防 未病先防-脉病人不病-亚健康 养生保健:健脾开胃,滋补强身疾病治疗:桂枝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疾病康复53 第五节 饮食宜忌(一)食物配伍宜忌马肉不可与仓米、姜同食。兔肉不可与姜同食;兔肉忌鸡肉、獭肉。芥末不可与兔肉同食。牛肉不可与栗子同食;牛肝不可与鲫鱼同食。羊肉不可与鱼脍、酪同食;羊肉忌南瓜;羊肚不可与小豆、梅子同食;羊肝不可与椒同食。犬肉恶葱;犬肉不可与鲤鱼同食。猪肉不可与马肉、牛肉、羊肝、鳖肉、鳝鱼同食。雀肉不可与李子同食;雀肉不可与猪肝同食。鸭肉不可与龟肉同食。鹿肉不可与鲍鱼、虾同食。柿、梨不可与蟹同食。苋菜不可与龟肉同食。鸡蛋、螃蟹忌柿、荆芥。此外,胡萝卜、黄瓜等含有分解维生素C成分的食物,不宜与白萝卜、旱芹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配伍;牛奶等含钙丰富的食物,不宜与菠菜、紫菜等含草酸较多的食物一同食用。(二)疾病宜忌1、患病期间的饮食宜忌 (1)生冷:脾胃虚寒腹泻患者所忌 (2)粘滑:脾虚纳呆,或外感初起患者所忌 (3)油腻:脾湿或痰湿患者所忌 (4)辛辣:内热证患者所忌 (5)腥膻:风热证、痰热证、斑疹疮疡患者所忌 (6)发物:哮喘、动风、皮肤等病患者所忌 “发物”如荞麦、豆芽、鹅肉、鸡头、鸭头肉、猪头肉、驴头肉、鸡爪、鸡肢膀等。2、临床上常见的寒、热、虚、实的饮食宜忌寒证:宜忌原则为益气温中、散寒健脾 宜食温性热性饮食物,忌用寒凉、生冷食物。热证:宜忌原则为清热、生津、养阴 益食温性热性饮食物,忌食温燥伤 阴食物。虚证:阳虚:宜温补,忌用寒凉,不宜过食生冷瓜果、冷性及偏寒凉的菜肴食物。阴虚:宜滋补,清淡,忌温热,不宜吃辛辣刺激性 食物。一般虚证:忌吃耗气损津、腻滞难化之食物,应 采用清淡、富于营养食物为宜。实证:宜根据辩证情况标本兼治或急则治其标,缓 则治其本。常见实证;如水肿忌盐。3、服药期间的饮食宜忌根据病人所患病证的性质、食物与药物之间的配伍以及病人的体质而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猪肉反乌梅、桔梗、黄连、苍术、百合、甘草。猪心忌吴茱萸。猪血忌地黄、何首乌。羊肉反半夏、菖蒲。狗肉反商陆、杏仁、恶蒜。鳖肉忌芥子、苋菜、薄荷、恶矾。鲫鱼反厚朴、麦冬。茯苓忌醋。人参恶黑豆,忌山楂、萝卜、茶叶。白果忌蒜、桃、李等。若对大家有所启示我会感到快乐!祝大家拥有健康、幸福、快乐的每一天!让我们分享健康、幸福、快乐的每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