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培训课件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240900391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5.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医院消毒隔离及防护李素英李素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0100108399733983997339前前言言n n2021202120212021年年年年9 9 9 9月,卫生部公布了月,卫生部公布了月,卫生部公布了月,卫生部公布了?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要求二级以上综合,要求二级以上综合,要求二级以上综合,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都要建立感染性疾病科。医院都要建立感染性疾病科。医院都要建立感染性疾病科。医院都要建立感染性疾病科。n n感染性疾病科和感染性疾病科和感染性疾病科和感染性疾病科和/或预检筛查室的功能定位:或预检筛查室的功能定位:或预检筛查室的功能定位:或预检筛查室的功能定位:n n预检筛查室:预检筛查室:预检筛查室:预检筛查室:n n将防控传染病的关口前移,履行预防为主、有效将防控传染病的关口前移,履行预防为主、有效将防控传染病的关口前移,履行预防为主、有效将防控传染病的关口前移,履行预防为主、有效防范的职能,对就诊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初防范的职能,对就诊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初防范的职能,对就诊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初防范的职能,对就诊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初步检查,对可疑传染病患者平安转送到设置传染步检查,对可疑传染病患者平安转送到设置传染步检查,对可疑传染病患者平安转送到设置传染步检查,对可疑传染病患者平安转送到设置传染病门诊的医疗机构。病门诊的医疗机构。病门诊的医疗机构。病门诊的医疗机构。前前言言n n感染性疾病科:感染性疾病科:感染性疾病科:感染性疾病科:n n是对就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做到传染病的早是对就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做到传染病的早是对就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做到传染病的早是对就诊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做到传染病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救治,对需要留院观察的病例发现、早隔离、早救治,对需要留院观察的病例发现、早隔离、早救治,对需要留院观察的病例发现、早隔离、早救治,对需要留院观察的病例及时转送到辖区内设置隔离留观室或隔离病房的及时转送到辖区内设置隔离留观室或隔离病房的及时转送到辖区内设置隔离留观室或隔离病房的及时转送到辖区内设置隔离留观室或隔离病房的医疗机构内。医疗机构内。医疗机构内。医疗机构内。n n设有一定床位的感染性疾病科设有一定床位的感染性疾病科设有一定床位的感染性疾病科设有一定床位的感染性疾病科,是医院大内科的一是医院大内科的一是医院大内科的一是医院大内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属于临床业务科室。承担各种个重要分支学科,属于临床业务科室。承担各种个重要分支学科,属于临床业务科室。承担各种个重要分支学科,属于临床业务科室。承担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医疗救治任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医疗救治任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医疗救治任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医疗救治任务。为各类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专业咨询务。为各类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专业咨询务。为各类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专业咨询务。为各类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专业咨询和指导,同时参与传染病的隔离、消毒等院内感和指导,同时参与传染病的隔离、消毒等院内感和指导,同时参与传染病的隔离、消毒等院内感和指导,同时参与传染病的隔离、消毒等院内感染防控工作。染防控工作。染防控工作。染防控工作。前前言言n n医疗实践中实施适宜有效的消毒隔离和防医疗实践中实施适宜有效的消毒隔离和防护技术:护技术:n n可以阻断传染病和医院感染的传播可以阻断传染病和医院感染的传播n n确保医务人员工作平安确保医务人员工作平安n n保障患者就医平安保障患者就医平安n n是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消消毒毒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到达病原微生物,使其到达无害化。无害化。灭灭菌菌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所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到达有的微生物,使其到达无菌状态。无菌状态。消毒剂消毒剂n n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到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到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n n消毒剂为化学成分、生物成分和金属离子消毒剂为化学成分、生物成分和金属离子配制的各种制剂。配制的各种制剂。n n包括用于人体、用于食品、用于生活饮用包括用于人体、用于食品、用于生活饮用水、用于医疗器械、用于空气、用于环境水、用于医疗器械、用于空气、用于环境及物体外表、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用及物体外表、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用于游泳池水、用于医院污水和用于污染物于游泳池水、用于医院污水和用于污染物的各种消毒剂。的各种消毒剂。消毒合格标准消毒合格标准n n对标准试验菌的杀灭率到达对标准试验菌的杀灭率到达99.9%99.9%以上以上n n对自然污染菌的杀灭率到达对自然污染菌的杀灭率到达90%90%以上为以上为消毒合格消毒合格灭菌合格标准灭菌合格标准n n国际上以灭菌保证水平作为灭菌合国际上以灭菌保证水平作为灭菌合格标准,并与格标准,并与1010-6-6作为指标作为指标 。隔隔离离n n隔离隔离isolationisolation 是采用各种方是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传染源隔离传染源隔离n n是将处于传染期内的病人、可疑传染是将处于传染期内的病人、可疑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同其他病人分开或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同其他病人分开或将传染源置于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将传染源置于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下称为隔离。下称为隔离。消毒作用水平消毒作用水平n n根据各类杀菌因子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根据各类杀菌因子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将消毒方法分为四种作用水平:将消毒方法分为四种作用水平:n n灭菌灭菌n n高水平消毒高水平消毒n n中水平消毒中水平消毒n n低水平消毒低水平消毒灭菌方法灭菌方法可可杀杀灭灭外外环环境境中中一一切切微微生生物物的的物物理理化化学学方方法。法。灭灭菌菌剂剂:用用于于关关键键性性医医疗疗设设备备灭灭菌菌的的化化学学制制剂剂。灭灭菌菌剂剂可可杀杀死死所所有有的的微微生生物物且且灭灭菌保证水平至少到达菌保证水平至少到达10-610-6。物物理理灭灭菌菌方方法法包包括括:热热力力灭灭菌菌、电电离离辐辐射射灭菌、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等。灭菌、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等。化化学学灭灭菌菌剂剂包包括括:戊戊二二醛醛、环环氧氧乙乙烷烷、过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乙型丙内酯等。氧乙酸、过氧化氢、乙型丙内酯等。高效消毒方法高效消毒方法 可以可以杀灭杀灭一切致病微生物的方法。一切致病微生物的方法。高高效效消消毒毒剂剂:可可杀杀灭灭细细菌菌芽芽孢孢到到达达高高水水平平消消毒毒的的消消毒毒剂剂。高效物理消毒方法:常用的有紫外高效物理消毒方法:常用的有紫外线线消毒。消毒。高高效效消消毒毒剂剂包包括括:含含氯氯消消毒毒剂剂、臭臭氧氧、二二 氧氧化化氯氯等等.中效消毒方法中效消毒方法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消毒方法。中效消毒剂: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到达消毒要求的制剂。中效物理消毒方法包括:超声波等。中效消毒剂包括:碘类、醇类、酚类消毒剂等。低效消毒方法低效消毒方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的方法。低效消毒剂: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到达消毒要求的制剂。低效物理消毒方法包括:通风散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低效消毒剂包括:洗必泰、新洁尔灭、中草药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n n医院物品的危险性分类是根据物品污染医院物品的危险性分类是根据物品污染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病人可能引发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病人可能引发感染的时机或造成的危害程度而划分的。感染的时机或造成的危害程度而划分的。n n为便于制定各种污染器材、设备、物品为便于制定各种污染器材、设备、物品等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将医院用品分等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将医院用品分为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和为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和低度危险性物品三类。低度危险性物品三类。高度危险性物品高度危险性物品是指穿过皮肤或粘膜进入无菌组织器官内是指穿过皮肤或粘膜进入无菌组织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包括手术器械和用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包括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检钳等。活检钳等。中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包括体温表、口罩、呼吸组织内。包括体温表、口罩、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喉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喉镜、气管镜、餐具、茶具、胃肠道镜、气管镜、餐具、茶具、胃肠道内窥镜、便器等。内窥镜、便器等。低度危险性物品低度危险性物品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受到一定量致病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害受到一定量致病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这类物品或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的物品。这类物品或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接触。包括一般诊断用和健康无损的皮肤接触。包括一般诊断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等、以及生活卫生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等、以及生活卫生用品和医院环境中的物品如毛巾、脸盆、痰品和医院环境中的物品如毛巾、脸盆、痰盂、被褥、桌面、床面、地面、墙壁等。盂、被褥、桌面、床面、地面、墙壁等。消毒的种类消毒的种类根根据据实实施施消消毒毒目目的的的的不不同同,通通常常将将消消毒毒分分为为两大类。两大类。预预防防性性消消毒毒:没没有有明明确确的的传传染染源源存存在在,对对可可能能受受到到病病原原微微生生物物及及其其有有害害微微生生物物污污染染的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毒。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毒。疫疫源源地地消消毒毒:对对存存在在着着或或曾曾经经存存在在着着传传染染源源的的场场所所及及其其病病原原体体污污染染所所涉涉及及的的环环境境和和物物品进行的消毒。品进行的消毒。消毒的种类消毒的种类根根据据传传染染源源是是否否持持续续存存在在和和实实施施消消毒毒时时间间的的不同,把疫源地消毒又分为:不同,把疫源地消毒又分为:n n随时消毒:随时消毒:是指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是指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所实施的消毒措施。对病人排出的带有病所实施的消毒措施。对病人排出的带有病原体的吐泻物、分泌物、或受其污染的环原体的吐泻物、分泌物、或受其污染的环境、物品进行的消毒。境、物品进行的消毒。n n终末消毒: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是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彻底消毒。疫源地进行的彻底消毒。消毒方法消毒方法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消毒方法。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消毒方法。物物理理消消毒毒方方法法包包括括:机机械械除除菌菌、热热力力灭灭菌菌干干热热灭灭菌菌、湿湿热热灭灭菌菌、紫紫外外线线消消毒毒、微微波波消消毒、电离辐射消毒。毒、电离辐射消毒。化化学学消消毒毒方方法法:选选用用化化学学消消毒毒剂剂进进行行消消毒毒的的方方法法,常常用用的的消消毒毒剂剂有有:醛醛类类、烷烷基基化化气气体体类类、含氯溴类、过氧化物类、醇类、碘类等。含氯溴类、过氧化物类、醇类、碘类等。消毒方法的选择消毒方法的选择 1 1根根据据物物品品污污染染后后的的危危害害程程度度选选择择消消毒毒灭菌方法。灭菌方法。2 2根根据据微微生生物物污污染染的的种种类类和和数数量量选选择择消消毒灭菌方法。毒灭菌方法。3 3根据物品的性能选择消毒灭菌方法。根据物品的性能选择消毒灭菌方法。4 4消消毒毒首首选选物物理理方方法法,不不能能用用物物理理方方法法消毒时方选化学消毒方法。消毒时方选化学消毒方法。根据危害程度选择消毒方法根据危害程度选择消毒方法1 1高度危险性的物品选用灭菌方法。使其高度危险性的物品选用灭菌方法。使其灭菌指数到达灭菌指数到达106106。2 2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到达消毒即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到达消毒即可,使消毒指数到达可,使消毒指数到达103103。3 3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用低效消毒方法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用低效消毒方法或只作清洁卫生处理即可。或只作清洁卫生处理即可。根据微生物种类选择消毒方法根据微生物种类选择消毒方法1 1受受到到致致病病性性芽芽孢孢、真真菌菌孢孢子子和和抗抗力力强强、危危险险程程度度大大的的病病毒毒污污染染的的物物品品,选选用用高高效效消毒或灭菌法。消毒或灭菌法。2 2受受到到致致病病性性细细菌菌和和真真菌菌、亲亲水水病病毒毒、螺螺旋旋体体、支支原原体体、衣衣原原体体污污染染的的物物品品,选选用用中效以上的消毒法。中效以上的消毒法。3 3受受到到一一般般细细菌菌和和亲亲脂脂病病毒毒污污染染的的物物品品,选用中效或低效消毒法。选用中效或低效消毒法。根据物品性能选择消毒方法根据物品性能选择消毒方法1 1耐耐热热、耐耐湿湿物物品品和和器器材材,如如手手术术器器具及物品,首选高压灭菌。具及物品,首选高压灭菌。2 2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3 3怕怕热热、忌忌湿湿的的物物品品以以及及贵贵重重物物品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或甲醛气体消毒灭菌。可选择环氧乙烷或甲醛气体消毒灭菌。根据物品性能选择消毒方法根据物品性能选择消毒方法4 4器器械械的的浸浸泡泡灭灭菌菌,应应选选择择对对金金属属根根本无腐蚀的灭菌剂。本无腐蚀的灭菌剂。5 5选选择择物物体体外外表表消消毒毒时时,应应考考虑虑物物体体的的外外表表性性质质,光光滑滑外外表表可可选选择择紫紫外外线线近近距距离离照照射射或或液液体体消消毒毒剂剂擦擦拭拭,多多孔孔外外表表可采用喷雾消毒法。可采用喷雾消毒法。首选物理消毒灭菌方法首选物理消毒灭菌方法n n1 1耐热耐湿物品和医疗器械根据临床需耐热耐湿物品和医疗器械根据临床需要,首选压力蒸汽、百度流通蒸汽或煮沸要,首选压力蒸汽、百度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方法。消毒方法。n n2 2空气消毒首选对人和环境无危害的方空气消毒首选对人和环境无危害的方法,如过滤除菌送新风的动态净化方法。法,如过滤除菌送新风的动态净化方法。n n3 3没有保存价值的污染废弃物首选符合没有保存价值的污染废弃物首选符合环保要求的燃烧方法。环保要求的燃烧方法。n n4 4非污染的物体外表和环境,首选湿式非污染的物体外表和环境,首选湿式除尘保洁方法。除尘保洁方法。消毒灭菌本卷须知消毒灭菌本卷须知1 1杀杀灭灭有有机机物物保保护护的的微微生生物物时时,应应加加大消毒因子的使用剂量。大消毒因子的使用剂量。2 2微微生生物物污污染染特特别别严严重重时时,应应加加大大处处理剂量和作用时间。理剂量和作用时间。3 3传传染染病病病病人人污污染染的的物物品品,必必须须选选用用有效的消毒方法。有效的消毒方法。正确使用消毒剂正确使用消毒剂n n了解消毒剂的性质、杀菌效果和使用方了解消毒剂的性质、杀菌效果和使用方法;法;n n购入合格消毒剂;购入合格消毒剂;n n根据需要选择产品;根据需要选择产品;n n准确配置,保证有效含量和应用浓度;准确配置,保证有效含量和应用浓度;n n保证作用时间。保证作用时间。正确使用消毒剂正确使用消毒剂n n严格规定使用期限不得过期应用;严格规定使用期限不得过期应用;n n注意影响因素;注意影响因素;n n防止污染;防止污染;n n防止对物品损害和对人的伤害;防止对物品损害和对人的伤害;n n使用中定期监测:有效含量监测、染菌量使用中定期监测:有效含量监测、染菌量监测和消毒效果监测。监测和消毒效果监测。医院常用的消毒技术医院常用的消毒技术n n空气消毒空气消毒n n物体外表消毒物体外表消毒n n污染物品消毒污染物品消毒n n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处理空气消毒空气消毒n n物理消毒法:通风、过滤、紫外线、高压物理消毒法:通风、过滤、紫外线、高压静电吸附、等离子体、纳米材料、高分子静电吸附、等离子体、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滤器阻力小,本钱高,更换频率高材料滤器阻力小,本钱高,更换频率高n n化学消毒法:熏蒸、过氧乙酸、甲醛解化学消毒法:熏蒸、过氧乙酸、甲醛解决残留问题可用通风和中和剂、二氧化决残留问题可用通风和中和剂、二氧化氯气体、臭氧、烟雾剂三氯胶囊氯气体、臭氧、烟雾剂三氯胶囊空气消毒空气消毒n n气溶胶喷雾:气溶胶喷雾: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酸化水等。化氯、酸化水等。n n0.5%0.5%的过氧乙酸和的过氧乙酸和3%3%的过氧化氢,使用剂的过氧化氢,使用剂量为量为202040ml/m40ml/m3 3气溶胶喷雾,关闭门窗作气溶胶喷雾,关闭门窗作用用303060 min60 min。n n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采用消毒剂进行气溶胶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采用消毒剂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喷雾消毒 。通风法通风法n n是使空气流通的方法,包括:是使空气流通的方法,包括:n n自然通风法自然通风法n n机械通风法机械通风法 自然通风法自然通风法n n是通过翻开门窗,让新鲜的空气自由进出。是通过翻开门窗,让新鲜的空气自由进出。自然通风是利用室外风压风向、风速自然通风是利用室外风压风向、风速和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促使空气流和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促使空气流动。使室内污秽的空气自然排出,同时由动。使室内污秽的空气自然排出,同时由室外补进新鲜空气。室外补进新鲜空气。n n自然通风应门窗全部翻开,形成对流,以自然通风应门窗全部翻开,形成对流,以促进空气的流通。促进空气的流通。机械通风法机械通风法n n通过安装通风设备,如利用风机、风扇等通过安装通风设备,如利用风机、风扇等运转产生的动力,驱动室内外空气的流动运转产生的动力,驱动室内外空气的流动和交换,以到达通风换气的目的。机械通和交换,以到达通风换气的目的。机械通风一般分为以下三种方式。风一般分为以下三种方式。n n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并用方式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并用方式n n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并用方式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并用方式n n自然进风与机械排风方式自然进风与机械排风方式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并用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并用n n这种通风方式能根据需要设定换气次这种通风方式能根据需要设定换气次数或保持室内的正、负压,通风效果数或保持室内的正、负压,通风效果最好。适用于卫生条件要求较高的场最好。适用于卫生条件要求较高的场所。多见层流通风系统。所。多见层流通风系统。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并用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并用n n这种方式室内只能保持正压,不能保持负这种方式室内只能保持正压,不能保持负压。压。n n由于送风可使室内有害气体扩散,适用于由于送风可使室内有害气体扩散,适用于污染源分散及室内空气污染不严重的场所。污染源分散及室内空气污染不严重的场所。自然进风与机械排风自然进风与机械排风n n能有效地保持室内负压。适用于留观或收能有效地保持室内负压。适用于留观或收住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室内空气污染较重住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室内空气污染较重的场所。的场所。n n要求所有门窗保持关闭,最小循环通风次要求所有门窗保持关闭,最小循环通风次数是每小时数是每小时1212次。保证空气由公共清洁区次。保证空气由公共清洁区域向患者区域流动。域向患者区域流动。n n排出室外空气需经低阻高效过滤器,排风排出室外空气需经低阻高效过滤器,排风口应远离门窗和行人马路。口应远离门窗和行人马路。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n n紫外线空气消毒:紫外线空气消毒:n n紫外线反向上照射紫外线反向上照射n n紫外线循环风空气净化紫外线循环风空气净化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n n在高危科室如在高危科室如ICUICU、新生儿室、治疗室等需、新生儿室、治疗室等需要持续进行动态空气消毒的场所。要持续进行动态空气消毒的场所。n n可选用高压静电吸附、等离子体等空气消可选用高压静电吸附、等离子体等空气消毒机。毒机。物体外表的清洁与消毒物体外表的清洁与消毒n n坚持每日对物体外表进行坚持每日对物体外表进行1212次的常规清次的常规清洁,保证医院环境从视觉上看是清洁的、洁,保证医院环境从视觉上看是清洁的、没有灰尘。没有灰尘。n n采用湿式保洁,防止清洁过程中产生灰尘采用湿式保洁,防止清洁过程中产生灰尘引起的气溶胶传播。引起的气溶胶传播。n n一般采用清水或清洁剂保洁,只有接触过一般采用清水或清洁剂保洁,只有接触过患者皮肤或黏膜的外表,或医务人员频繁患者皮肤或黏膜的外表,或医务人员频繁接触的物体外表需要在清洁后进行消毒。接触的物体外表需要在清洁后进行消毒。物体外表的清洁与消毒物体外表的清洁与消毒n n每天清洁患者周围的所有水平外表。每天清洁患者周围的所有水平外表。n n出现可见污染物及时清洁。出现可见污染物及时清洁。n n接诊每个患者前后应及时清洁。接诊每个患者前后应及时清洁。n n物体外表直接接触过患者,如检查台,必物体外表直接接触过患者,如检查台,必须在下一个患者使用前清洁或消毒。须在下一个患者使用前清洁或消毒。n n每个病人的床单位需用单独的清洁用具,每个病人的床单位需用单独的清洁用具,防止保洁工具污染引起的感染传播。防止保洁工具污染引起的感染传播。地面消毒地面消毒n n地面每日需要湿式保洁,一般不主张用化地面每日需要湿式保洁,一般不主张用化学消毒剂进行直接擦拭或喷洒,但必须保学消毒剂进行直接擦拭或喷洒,但必须保持地拖的洁净每个房间有单独的清洁用持地拖的洁净每个房间有单独的清洁用具,防止因保洁工具导致的地面污染。具,防止因保洁工具导致的地面污染。n n地面如被血液、体液污染,那么需要用化地面如被血液、体液污染,那么需要用化学消毒剂及时进行处理。学消毒剂及时进行处理。污染物品消毒污染物品消毒n n在清洗消毒污染物品和仪器设备过程中,在清洗消毒污染物品和仪器设备过程中,保洁人员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保洁人员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n n病人使用过的仪器设备应防止接触医务人病人使用过的仪器设备应防止接触医务人员的皮肤、黏膜和衣服;员的皮肤、黏膜和衣服;n n消毒过程中和消毒后都要保持环境通风良消毒过程中和消毒后都要保持环境通风良好。好。污染物品消毒污染物品消毒n n医疗器械消毒:医疗器械消毒:n n可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先用全自动超声可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先用全自动超声清洗设备进行处理后,直至肉眼观察没有清洗设备进行处理后,直至肉眼观察没有污物并彻底枯燥后,再经压力蒸汽或低温污物并彻底枯燥后,再经压力蒸汽或低温灭菌器灭菌后备用。灭菌器灭菌后备用。污染物品消毒污染物品消毒n n一般诊疗用品消毒:一般诊疗用品消毒:一般诊疗用品消毒:一般诊疗用品消毒:n n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等,传染病人最好固定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等,传染病人最好固定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等,传染病人最好固定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等,传染病人最好固定专用。用后可用专用。用后可用专用。用后可用专用。用后可用75%75%的乙醇擦拭消毒。的乙醇擦拭消毒。的乙醇擦拭消毒。的乙醇擦拭消毒。n n受到血液、体液污染,应在去掉污染物的根底上受到血液、体液污染,应在去掉污染物的根底上受到血液、体液污染,应在去掉污染物的根底上受到血液、体液污染,应在去掉污染物的根底上选用消毒剂浸泡或环氧乙烷消毒。选用消毒剂浸泡或环氧乙烷消毒。选用消毒剂浸泡或环氧乙烷消毒。选用消毒剂浸泡或环氧乙烷消毒。n n血压计袖带可使用血压计袖带可使用血压计袖带可使用血压计袖带可使用5005001000mg/L1000mg/L的有效氯或有的有效氯或有的有效氯或有的有效氯或有效溴消毒剂浸泡效溴消毒剂浸泡效溴消毒剂浸泡效溴消毒剂浸泡30min30min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餐具的消毒餐具的消毒n n个人专用,保持清洁。儿科病人餐具应由个人专用,保持清洁。儿科病人餐具应由医院配膳室统一回收,经清洗干净后采用医院配膳室统一回收,经清洗干净后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消毒处理:以下方法进行消毒处理:n n百度流动蒸汽或煮沸消毒百度流动蒸汽或煮沸消毒20203030分钟。分钟。n n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n n不具备热力消毒可选用有效氯不具备热力消毒可选用有效氯1000mg/L1000mg/L的的含氯消毒剂或含氯消毒剂或0.5%0.5%过氧乙酸浸泡消毒过氧乙酸浸泡消毒3030分分钟后清洗控干保存备用。钟后清洗控干保存备用。卫生洁具的消毒卫生洁具的消毒n n病人的痰杯,大小便器固定专用,保持清病人的痰杯,大小便器固定专用,保持清洁,并每天用卫生洁具清洗消毒器进行消洁,并每天用卫生洁具清洗消毒器进行消毒。毒。n n或定期采用或定期采用1000mg/L1000mg/L的含氯或含溴消毒剂的含氯或含溴消毒剂浸泡消毒浸泡消毒3030分钟后取出洗净,枯燥保存备分钟后取出洗净,枯燥保存备用。用。污染织物的消毒污染织物的消毒n n所有用过的针织物品病人衣物、床上用所有用过的针织物品病人衣物、床上用品以及工作人员的白大衣都应放在结实品以及工作人员的白大衣都应放在结实的袋子一次性防感染水溶性洗衣袋或的袋子一次性防感染水溶性洗衣袋或容器中,以保证密闭运输;容器中,以保证密闭运输;n n污染针织物品可直接入洗衣机,用污染针织物品可直接入洗衣机,用800 C800 C的的高温水洗涤高温水洗涤30 min30 min进行消毒进行消毒 。n n如果针织物品外表有固体污物或有肉眼可如果针织物品外表有固体污物或有肉眼可见的血液、体液等污染,要立即清洁去除见的血液、体液等污染,要立即清洁去除污染物,加含氯消毒剂浸泡后进行冷洗。污染物,加含氯消毒剂浸泡后进行冷洗。污染织物的消毒污染织物的消毒n n高致病性病原体污染的纺织物品,处理过高致病性病原体污染的纺织物品,处理过程中要防止污染周围环境和人;程中要防止污染周围环境和人;n n没有条件使用一次性防感染水溶性洗衣袋没有条件使用一次性防感染水溶性洗衣袋时,可经环氧乙烷或压力蒸汽灭菌后清洗。时,可经环氧乙烷或压力蒸汽灭菌后清洗。污染内镜的消毒与灭菌污染内镜的消毒与灭菌n n根据内镜在人体使用的部位不同,处理要根据内镜在人体使用的部位不同,处理要求各异。求各异。n n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入无菌腔室的内镜及其附件,如腹腔镜、入无菌腔室的内镜及其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活检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活检钳等,必须进行灭菌。钳等,必须进行灭菌。污染内镜的消毒与灭菌污染内镜的消毒与灭菌n n进入人体的自然通道与管腔黏膜接触的内进入人体的自然通道与管腔黏膜接触的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支气管镜等,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支气管镜等,用前应到达高水平消毒。用前应到达高水平消毒。n n在清洁的根底上,可用自动清洗消毒器或在清洁的根底上,可用自动清洗消毒器或0.55%0.55%的邻苯二甲醛、的邻苯二甲醛、0.20.35%0.20.35%的过氧乙的过氧乙酸、酸、2%2%的戊二醛、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的戊二醛、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皮肤与黏膜消毒皮肤与黏膜消毒n n穿刺及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穿刺及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n n2%2%的碘酊和的碘酊和75%75%酒精酒精n n2%2%的洗必泰的洗必泰 n n有效碘有效碘5000mg/L5000mg/L的碘制剂的碘制剂n n直接涂擦注射部位皮肤直接涂擦注射部位皮肤2 2遍,枯燥后注射。遍,枯燥后注射。医务人员手卫生医务人员手卫生n n洗手是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的重要环节,是洗手是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的重要环节,是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简便、最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措施。n n洗手可减少洗手可减少30%30%的医院感染发生。的医院感染发生。洗手要求洗手要求n n如果手明显污染被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如果手明显污染被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或可疑被芽孢污染,在流动水下用皂液或可疑被芽孢污染,在流动水下用皂液洗手;洗手;n n如果手没有明显污染,直接接触病人前后如果手没有明显污染,直接接触病人前后用快速手消毒液揉搓双手;用快速手消毒液揉搓双手;n n移除手套后要洗手;移除手套后要洗手;n n擦洗手套不能替代洗手。擦洗手套不能替代洗手。洗手设施洗手设施n n流动水洗手。流动水洗手。n n采用非手触式洗手开关,如脚踏式、感应采用非手触式洗手开关,如脚踏式、感应式或肘式。式或肘式。n n提供干手设施如擦手纸巾、小毛巾、干手提供干手设施如擦手纸巾、小毛巾、干手器等。器等。n n配备洗手液和手消毒剂,张贴洗手方法与配备洗手液和手消毒剂,张贴洗手方法与洗手标志。洗手标志。手卫生方法手卫生方法n n流动水浸湿双手,涂适量洗手液后,双手流动水浸湿双手,涂适量洗手液后,双手充分揉搓,尤其注意指尖、指缝、指关节充分揉搓,尤其注意指尖、指缝、指关节和拇指等处。和拇指等处。n n采用采用6 6步洗手法,每一步骤均为步洗手法,每一步骤均为1010秒共计秒共计1 1分钟。分钟。n n流动水冲净,纸巾擦干双手、风干机干手流动水冲净,纸巾擦干双手、风干机干手或使手自然枯燥。或使手自然枯燥。n n如用快速手消毒液应揉搓至干手为止。如用快速手消毒液应揉搓至干手为止。一旦枯燥,你的手是平安的一旦枯燥,你的手是平安的指尖在掌心中揉搓指尖在掌心中揉搓拇指在掌中揉搓拇指在掌中揉搓手指互握,揉搓手指手指互握,揉搓手指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揉搓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揉搓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掌心对掌心揉搓掌心对掌心揉搓取适量产品于于掌心中,并涂抹双手至所有皮肤取适量产品于于掌心中,并涂抹双手至所有皮肤使用酒精类手消毒剂的手卫生方法使用酒精类手消毒剂的手卫生方法用水打湿双手用水打湿双手取适量产品涂抹双手所有皮肤取适量产品涂抹双手所有皮肤掌心对掌心揉搓掌心对掌心揉搓拇指在掌中揉搓拇指在掌中揉搓指尖在掌心中揉搓指尖在掌心中揉搓用水冲洗用水冲洗用一次性毛巾彻底擦干用一次性毛巾彻底擦干用毛巾关水龙头用毛巾关水龙头你的手是平安的你的手是平安的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方法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方法手指交叉,手指交叉,手指交叉,手指交叉,手指互握,手指互握,掌心对手背揉搓掌心对手背揉搓掌心对掌心揉搓掌心对掌心揉搓揉搓手指揉搓手指传染病人尸体消毒传染病人尸体消毒n n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死亡尸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死亡尸体,立即用体,立即用0.5%0.5%过氧乙酸或有效氯过氧乙酸或有效氯2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棉球将口鼻、肛门、的含氯消毒剂棉球将口鼻、肛门、阴道等开放处堵塞,并用上述消毒液对尸阴道等开放处堵塞,并用上述消毒液对尸体进行擦拭或喷洒后装入不透水的尸体袋体进行擦拭或喷洒后装入不透水的尸体袋内,密封就近火化;内,密封就近火化;n n患其他传染病死亡的尸体,必要时经卫生患其他传染病死亡的尸体,必要时经卫生处理后火化。处理后火化。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处理n n医疗废物按照国家医疗废物按照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严格进行分类收集、密闭运输、就近集中严格进行分类收集、密闭运输、就近集中无害化处置。无害化处置。n n处理过程中注意防止产生气溶胶。处理过程中注意防止产生气溶胶。医院污水处理医院污水处理n n医院污水,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微医院污水,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为控制医疗机构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生物,为控制医疗机构污水对环境的污染,预防传染病的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医院预防传染病的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医院污水必须按照国家污水必须按照国家?GB18466?GB1846620052005医疗机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置,进行无害化处置,保证达标排放。保证达标排放。隔离的目的隔离的目的n n防止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防止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n n保护职工减少职业暴露保护职工减少职业暴露n n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n n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扩散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扩散隔离的原那么隔离的原那么n n隔离预防主要是针对传染病传播的环节而隔离预防主要是针对传染病传播的环节而制定的。制定的。n n隔离原那么为清洁污染严格分开,感染者隔离原那么为清洁污染严格分开,感染者与健康人分开,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与健康人分开,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传染病患者与普通病人严格分开,以开,传染病患者与普通病人严格分开,以降低感染风险。降低感染风险。隔离方法隔离方法建筑布局隔离建筑布局隔离 区域性隔离区域性隔离 病室隔离病室隔离 床边隔离床边隔离建筑布局隔离建筑布局隔离n n医院建筑规划和设计必须符合功能医院建筑规划和设计必须符合功能要求、防止医院交叉感染,防止病要求、防止医院交叉感染,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扩散,同时还要防原微生物的传播扩散,同时还要防止建材对健康的伤害。止建材对健康的伤害。医院选址要求医院选址要求n n医院建筑选址应尽量满足卫生良好、医院建筑选址应尽量满足卫生良好、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等方面要求,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等方面要求,主要使医院具备良好的医疗条件,主要使医院具备良好的医疗条件,同时还要考虑周围环境不受污染。同时还要考虑周围环境不受污染。人流物流流程人流物流流程n n明确人流物流流程,保证洁污分开。明确人流物流流程,保证洁污分开。n n新建或改建医院必须明确人流物流运行新建或改建医院必须明确人流物流运行流程,防止因效劳流程导致的医院感染流程,防止因效劳流程导致的医院感染或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n n传染病医院应保证清洁和污染路线分开,传染病医院应保证清洁和污染路线分开,两者无交叉。两者无交叉。医院效劳流程医院效劳流程n n病人进入医院门急诊或住院接受治疗病人进入医院门急诊或住院接受治疗流程;流程;n n探视者、工作人员流程;探视者、工作人员流程;n n清洁物品供给流程;清洁物品供给流程;n n尸体和医疗废物运出医院流程;尸体和医疗废物运出医院流程;n n医院内各科相互联系的流程等。医院内各科相互联系的流程等。区域隔离管理区域隔离管理n n医院实施建筑分区、防止交叉感染。医院实施建筑分区、防止交叉感染。传染病医院应分为传染病医院应分为“三区、三区、“两两通道、通道、“两缓冲。两缓冲。区域隔离管理区域隔离管理n n清洁区:清洁区:包括医护人员办公室、值班室、包括医护人员办公室、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n n半污染区:半污染区:主要有治疗室、处置室、消毒主要有治疗室、处置室、消毒室等。室等。n n污染区:污染区:包括病室、污衣、污物间以及病包括病室、污衣、污物间以及病人出入院处理处。人出入院处理处。区域隔离管理区域隔离管理n n两通道:两通道:即医务人员通道、病人通道。医即医务人员通道、病人通道。医务人员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病务人员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病人通道、出入口设在污染区一端。人通道、出入口设在污染区一端。n n两缓冲:两缓冲:为清洁区与半污染区、半污染为清洁区与半污染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专门设立的缓冲区域,以区与污染区之间专门设立的缓冲区域,以方便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和手卫生。方便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和手卫生。病人就诊程序的隔离病人就诊程序的隔离n n医院应建立预检分诊制度,设立传染医院应建立预检分诊制度,设立传染病分诊点或传染病门诊,并设隔离观病分诊点或传染病门诊,并设隔离观察室或隔离病区。察室或隔离病区。n n传染病分诊点或传染病门诊应相对独传染病分诊点或传染病门诊应相对独立、标识明确、流程合理,具有消毒立、标识明确、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门急诊传染病人隔离门急诊传染病人隔离n n在医院入口处设立分诊台,分流传染病疑在医院入口处设立分诊台,分流传染病疑似患者到相对独立区域的感染性疾病科或似患者到相对独立区域的感染性疾病科或预检筛查室;预检筛查室;n n及早发现和识别疑似或传染病人,建立快及早发现和识别疑似或传染病人,建立快速通道,提供优先效劳速通道,提供优先效劳-提供有关诊断和提供有关诊断和治疗措施,减少在人群中暴露的时间,降治疗措施,减少在人群中暴露的时间,降低其他病人和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低其他病人和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n n本医疗机构无法提供相应诊治,及早转诊。本医疗机构无法提供相应诊治,及早转诊。门急诊传染病人隔离门急诊传染病人隔离n n给呼吸道传染病人提供一次性外科口罩;给呼吸道传染病人提供一次性外科口罩;n n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部;n n保证所有接诊区域通风良好;保证所有接诊区域通风良好;n n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度。鼓励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度。鼓励所有患者所有患者注意呼吸道卫生注意呼吸道卫生,以减少含呼吸道,以减少含呼吸道分泌物颗粒的传播。分泌物颗粒的传播。呼吸道卫生呼吸道卫生留观和住院病人隔离留观和住院病人隔离n n区域隔离区域隔离 n n针对感染病人,医院应设立观察病区与确针对感染病人,医院应设立观察病区与确诊病区,分别隔离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人,诊病区,分别隔离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人,以保护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以保护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留观或住院传染病人隔离留观或住院传染病人隔离n n一旦发现呼吸道感染可疑病例,如果患者一旦发现呼吸道感染可疑病例,如果患者可以忍受,为患者提供口罩,并建议佩带可以忍受,为患者提供口罩,并建议佩带口罩;口罩;n n安排疑似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在单独房间安排疑似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在单独房间或远离其他患者的单独区域;或远离其他患者的单独区域;n n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可同室安置;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可同室安置;n n立即实施感染控制措施,以减少疾病传播立即实施感染控制措施,以减少疾病传播的范围。的范围。留观或住院传染病人隔离留观或住院传染病人隔离n n如果病人较多,医疗机构又没有足够的隔离房间如果病人较多,医疗机构又没有足够的隔离房间如果病人较多,医疗机构又没有足够的隔离房间如果病人较多,医疗机构又没有足够的隔离房间,在实验室诊断前,不得不将临床诊断的呼吸道传在实验室诊断前,不得不将临床诊断的呼吸道传在实验室诊断前,不得不将临床诊断的呼吸道传在实验室诊断前,不得不将临床诊断的呼吸道传染病例安置在同一病房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染病例安置在同一病房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染病例安置在同一病房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染病例安置在同一病房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n n病床之间的距离要大于病床之间的距离要大于病床之间的距离要大于病床之间的距离要大于1 1 1 1米;米;米;米;n n安排专门的护理团队;安排专门的护理团队;安排专门的护理团队;安排专门的护理团队;n n进入该病房的人数尽可能减到最少;进入该病房的人数尽可能减到最少;进入该病房的人数尽可能减到最少;进入该病房的人数尽可能减到最少;n n防止共用设备。如果条件不允许,需要在下一个防止共用设备。如果条件不允许,需要在下一个防止共用设备。如果条件不允许,需要在下一个防止共用设备。如果条件不允许,需要在下一个患者使用前消毒设备;患者使用前消毒设备;患者使用前消毒设备;患者使用前消毒设备;n n定期清洁、消毒公共区域;定期清洁、消毒公共区域;定期清洁、消毒公共区域;定期清洁、消毒公共区域;n n确保患者、医务人员手卫生。确保患者、医务人员手卫生。确保患者、医务人员手卫生。确保患者、医务人员手卫生。留观或住院传染病人隔离留观或住院传染病人隔离n n根据疾病种类、病人情况以及病情、病期根据疾病种类、病人情况以及病情、病期分别安置病人。分别安置病人。n n不同病种、不同菌型的病人分别放置不同不同病种、不同菌型的病人分别放置不同的病室进行隔离。的病室进行隔离。n n按病期不同分配病室。按病期不同分配病室。n n按病情轻重分配病室。按病情轻重分配病室。n n成人与婴幼儿童分别安排病室。成人与婴幼儿童分别安排病室。n n多床病室,尽可能安排同日入院病人合住多床病室,尽可能安排同日入院病人合住一室。一室。病室隔离病室隔离n n设隔离室的目的:隔离室可从两方面起设隔离室的目的:隔离室可从两方面起到控制疾病传播的作用。到控制疾病传播的作用。n n一方面是将感染者或病原携带者与易感一方面是将感染者或病原携带者与易感者从空间上分开,减少病原体的任何传者从空间上分开,减少病原体的任何传播时机。播时机。n n另一方面,可提醒工作人员在离开房间另一方面,可提醒工作人员在离开房间去诊疗护理第二个病人之前必须洗手并去诊疗护理第二个病人之前必须洗手并认真执行隔离常规。认真执行隔离常规。隔离室的适用范围隔离室的适用范围病室隔离适用于保护性隔离以及感染的病室隔离适用于保护性隔离以及感染的防扩散隔离。防扩散隔离。n n具有高度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具有高度传染性疾病的病人;n n无法坚持个人卫生习惯的病人;无法坚持个人卫生习惯的病人;n n具有流行病学意义或多重耐药菌感染具有流行病学意义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的病人。隔离室分类隔离室分类n n单人隔离室单人隔离室 主要用于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用于具有高度传染性或毒力强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隔离。或毒力强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隔离。n n同室隔离同室隔离 相同疾病、同种病原体感相同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住一室。染者可同住一室。隔离室的设施隔离室的设施n n应有洗手盆、洗澡间、厕所和双推拉应有洗手盆、洗澡间、厕所和双推拉门的递物窗。在病室门口和内走廊之门的递物窗。在病室门口和内走廊之间要有缓冲间,方便工作人员洗手,间要有缓冲间,方便工作人员洗手,更换隔离衣和手套等,亦可防止室内更换隔离衣和手套等,亦可防止室内微生物直接进入内走廊。呼吸道传染微生物直接进入内走廊。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室有条件应为负压。病隔离室有条件应为负压。隔离室的标志隔离室的标志n n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入。n n黄色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为空气传播的隔离;n n粉色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为飞沫传播的隔离;n n蓝色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为接触传播的隔离。床边隔离床边隔离n n集中抢救病室集中抢救病室ICUICU,没有单间,没有单间隔离条件,应严格床边隔离。隔离条件,应严格床边隔离。n n-设立隔离标志设立隔离标志n n-严格隔离措施:接触病人要进行严格隔离措施:接触病人要进行手卫生、穿隔离衣。手卫生、穿隔离衣。n n 隔离预防进展隔离预防进展n n6060年代前,隔离成为管理传染源的一年代前,隔离成为管理传染源的一项有效措施。项有效措施。传染病隔离分类传染病隔离分类n n严格隔离严格隔离n n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呼吸道传染病隔离n n消化道传染病隔离消化道传染病隔离n n虫媒传染病隔离虫媒传染病隔离 -1877-1877-1877-1877年美国报道年美国报道年美国报道年美国报道 分类隔离预防分类隔离预防n n?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提出了两个隔离预提出了两个隔离预防系统,即防系统,即A A系统和系统和B B系统。系统。n n A A系统共包括系统共包括7 7类隔离类隔离:n n严格隔离:是为了预防高传染性及高致病严格隔离:是为了预防高传染性及高致病性的感染,以防止经空气和接触传播。性的感染,以防止经空气和接触传播。n n接触隔离:是预防高传染性及有重要流行接触隔离:是预防高传染性及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感染。病学意义的感染。-?-?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1983?1983年美国年美国年美国年美国CDCCDC分类隔离预防分类隔离预防n n呼吸道隔离:防止病原体经空气中的气溶胶及呼吸道隔离:防止病原体经空气中的气溶胶及呼吸道隔离:防止病原体经空气中的气溶胶及呼吸道隔离:防止病原体经空气中的气溶胶及短距离的飞沫传播。短距离的飞沫传播。短距离的飞沫传播。短距离的飞沫传播。n n结核病隔离:针对痰涂片结核菌阳性或结核病隔离:针对痰涂片结核菌阳性或结核病隔离:针对痰涂片结核菌阳性或结核病隔离:针对痰涂片结核菌阳性或X X X X片检片检片检片检查证实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采取的隔离。查证实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采取的隔离。查证实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采取的隔离。查证实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采取的隔离。n n肠道隔离:针对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粪便而传肠道隔离:针对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粪便而传肠道隔离:针对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粪便而传肠道隔离:针对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粪便而传播疾病的隔离。播疾病的隔离。播疾病的隔离。播疾病的隔离。n n脓汁脓汁脓汁脓汁/分泌物隔离:防止直接和间接接触感染分泌物隔离:防止直接和间接接触感染分泌物隔离:防止直接和间接接触感染分泌物隔离:防止直接和间接接触感染部位的脓、引流物和分泌物而引起的感染。部位的脓、引流物和分泌物而引起的感染。部位的脓、引流物和分泌物而引起的感染。部位的脓、引流物和分泌物而引起的感染。n n血液血液血液血液/体液隔离:防止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体液隔离:防止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体液隔离:防止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体液隔离:防止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性的血液和体液而发生的感染。的血液和体液而发生的感染。的血液和体液而发生的感染。的血液和体液而发生的感染。n n -?-?-?-?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1983?1983?1983?1983年美国年美国年美国年美国CDCCDCCDCCDC按病隔离预防按病隔离预防n nB B系统系统(按病隔离预防按病隔离预防 Disease-specific Disease-specific isolation precaution)isolation precaution),按病隔离预防,按病隔离预防是根据每一种疾病的传播特性而单独考虑是根据每一种疾病的传播特性而单独考虑的隔离措施,目的是防止该疾病的传播。的隔离措施,目的是防止该疾病的传播。n n n n -?-?医院内隔离医院内隔离预防指南预防指南?1983?1983年美国年美国CDC CDC 普遍预防普遍预防 针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流行,提出了普遍预防的概念,普遍预防认为,病人的血液和局部体液具有感染性,在确定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之前就应开始采取隔离预防措施。-1985年美国CDC 普遍预防普遍预防n n隔离的物质:隔离的物质:n n只包括病人的血液和局部体液,不包只包括病人的血液和局部体液,不包括病人的尿、大便、痰、鼻分泌物、括病人的尿、大便、痰、鼻分泌物、汗、泪液及呕吐物。汗、泪液及呕吐物。普遍预防要求普遍预防要求n n在接触血液和特殊体液、接触病人黏膜和不在接触血液和特殊体液、接触病人黏膜和不完整皮肤时应戴手套;完整皮肤时应戴手套;n n强调防止工作中锐器伤害;强调防止工作中锐器伤害;n n在进行有可能产生血液和体液微滴的操作时,在进行有可能产生血液和体液微滴的操作时,为防止眼、口和鼻黏膜暴露于微滴,应戴口为防止眼、口和鼻黏膜暴露于微滴,应戴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n n进行有可能产生血液或体液喷溅时应穿隔离进行有可能产生血液或体液喷溅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衣或防水围裙。体内物质隔离法体内物质隔离法n n19871987年美国年美国CDCCDC提出体内物质隔离法提出体内物质隔离法的新概念,又称为全面性屏障性隔的新概念,又称为全面性屏障性隔离。离。体内物质隔离法体内物质隔离法n n隔离的对象隔离的对象 n n 为所有来自于病人的身体内物质,为所有来自于病人的身体内物质,如血液、粪、尿、痰、唾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