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卡通风缺铁性贫血医护培训

上传人:Za****n* 文档编号:240899853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3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色卡通风缺铁性贫血医护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蓝色卡通风缺铁性贫血医护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蓝色卡通风缺铁性贫血医护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汇报人:汇报人:汇报时间:汇报时间:20XX20XX铁 202X202X年医疗医护培年医疗医护培训训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体内铁储备减少或耗竭引起红细胞成熟障碍,造成红细胞生成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定义和原理0101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0202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0303缺铁性贫血的病例讨论0404第一部分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体内铁储备减少或耗竭引起红细胞成熟障碍,造成红细胞生成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定义和原理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体内铁储备减少或耗竭引起红细胞成熟障碍,造成红细胞生成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引起的贫血。Deficiencyofironresultsinanemiabecauseironisnecessarytomakehemoglobin,thekeymoleculeinredbloodcellsresponsibleforthetransportofoxygen.IDAIDA定义定义病因:铁摄入减少需要量增加吸收障碍慢性失血发病情况经济状况,营养不良;钩虫病流行地区。高危人群:妇女、儿童、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定义和原理来源来源内源性铁: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铁,被人体循环利用,约为外源铁的1520倍。外源性铁:食物。吸收:食物来源的铁主要在十二指肠上端以Fe2+形式被主动吸收。铁的代谢食物铁胃酸Fe2+Fe2+吸收入血中Fe2+氧化去铁蛋白+Fe3+铁蛋白氧化Fe3+球蛋白肠粘膜细胞还原物质有助铁的吸收,植物性酸、碱性药物等不利于铁的吸收缺铁性贫血定义和原理铁到达骨髓造血组织后即进入幼红细胞,在线粒体中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血红素与珠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此外,铁参与肌红蛋白和某些酶(如细胞色素C、单胺氧化酶、核糖核酸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等)的合成。在体内未被利用的铁,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在机体需要铁时,这两种铁均可被利用,通过还原酶的作用,使铁蛋白中的二价铁释放,随后被氧化酶氧化成三价铁,与转铁蛋白结合后被转运到需铁的组织。铁的代谢铁的代谢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必需微量元素,总量为3-5g。约70%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血红素酶类、辅助因子及运载铁中,称为功能性铁;其余30%的铁作为体内贮存铁,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脾和骨髓中;铁的分布铁的分布第二部分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体内铁储备减少或耗竭引起红细胞成熟障碍,造成红细胞生成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筛选试验RBC下降、Hb下降、Hct减低、MCV减低、MCH减低、MCHC减低、RDW增大、Ret正常。血涂片成熟红细胞体积减低,中央淡染区扩大,典型的呈环形,小细胞低色素。铁代谢的检查血清铁(serumiron,SI):检测血浆中运铁蛋白结合铁的量正常参考值:男性1130umol/L,女性927umol/L减低:缺铁贫增高:溶贫AA、铁粒幼贫一般贫血症状如皮肤黏膜苍白、头晕、乏力、心悸等。特殊症状:异常食癖、反甲、欧洲妇女出现吞咽困难,儿童神经系统异常或智力发育迟缓。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总铁结合率总铁结合率检测能与运铁蛋白结合的血清铁的总量正常参考值:男性5077umol/L;女性5477umol/L减低或正常:溶贫、继发患者增加:缺铁贫、红细胞增多症 转铁蛋白饱和度转铁蛋白饱和度TS=100血清铁总铁结合率正常参考值:2055%减低:缺铁贫4.5ug/L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测定正常参考值:男124ug/L66ug/L;女68ug/L33ug/L减低:缺铁贫血早期、失血。SF下降只发生于铁缺乏症,单纯缺铁贫在1020ug/L以下;而伴有慢性感染、活动性肝炎、恶性肿瘤、组织坏死,甲状腺机能亢进,SF正常或增高。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尤其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为主各阶段红细胞体积较小,胞浆量少可见核浆发育不平衡(老核幼浆)幼红细胞虽多,但比较小型,缺乏细胞质且缺乏细胞质粒系、巨核系正常。缺铁贫外铁减少或消失,内铁下降铁粒幼内铁增加,外铁存在。骨髓涂片检查和铁染色第三部分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体内铁储备减少或耗竭引起红细胞成熟障碍,造成红细胞生成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缺铁期贮存铁下降,早期出现SF下降。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贮存铁明显下降,SF下降,SI和TS下降,TIBC增高,FEP增高,出现一般贫血症状。缺铁性贫血期除上述特点,红细胞下降和血红蛋白下降,出现多个系统症状。诊断标准血清铁蛋白14ug/L,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骨髓缺铁或消失运铁蛋白饱和度0.9umol/L内铁、外铁下降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缺铁性贫血期符合缺铁性贫血期符合(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120g/L,女性110g/L,MCV80fL,MCH26pg,MCHC0.31,红细胞形态可有明显低色素表现。(2)有明确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血清铁64.44u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0.15(3)骨髓铁染色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外铁),铁粒幼红细胞0.9umol/L(5)血清铁蛋白14ug/L(6)铁剂治疗有效符合(1)和(2)(6)中任何两条以上可诊断为缺铁贫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疗效标准1治疗反应:铁剂治疗后Hb上升了15g/L,认为治疗有效;上升20g/L以上则更可靠。2符合下面标准者为治愈(1)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血象恢复,Hb升至正常值以上(3)铁指标均恢复至正常(4)引起缺铁的原发病治愈,病因消除,否则疗效不能持久。第四部分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体内铁储备减少或耗竭引起红细胞成熟障碍,造成红细胞生成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的病例讨论病例讨论男,18岁。因反复头晕、乏力2年,加重3个月,入院治疗。体检:体温36,脉搏90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5/9kPa,神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中度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眼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颈软,甲状腺不大,双肺无异常。心率90次/分,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缺铁性贫血的病例讨论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RBC3.51012/L,Hb61g/L,MCV67.2fL,MCHC24.2pg,MCHC280g/L,白细胞4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120109/L,网织红细胞0.012。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细胞增生,各阶段数量及形态正常,红系明显增生,中幼红细胞占27%,晚幼红细胞占30%。各期红细胞体积均较小,核染色质致密,浆少边缘不整齐,成熟红细胞以小细胞为主,中央淡染区扩大。巨核细胞正常,血小板不少。骨髓细胞外铁染色阴性,铁粒幼细胞为5%。1本例诊断线索有那些,诊断是什么?2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据是什么,病因有那些?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那些疾病,其主要鉴别诊断的要点有那些?4.对本例实验室检查价值较大的有那些项目?缺铁性贫血的病例讨论缺铁性贫血的病例讨论n n分分 析析本例线索以明显贫血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RBC3.51012/L,Hb61g/L,MCV67.2fL,MCHC24.2pg,MCHC280g/L,网织红细胞0.012。第5天大便潜血(+)。血清铁蛋白10ug/L。骨髓象:红系明显增生,中幼红细胞占27%,晚幼红细胞占30%。各期红细胞体积均较小,核染色质致密,浆少边缘不整齐,成熟红细胞以小细胞为主,中央淡染区扩大。骨髓细胞外铁染色阴性,铁粒幼细胞为5%。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炎症贫血。缺铁性贫血的病例讨论对本例实验室检查价值较大的项目血清铁蛋白是反映体内铁贮存情况最敏感、最可靠的指标,低于14ug/L,可作为缺铁性贫血依据,诊断符合率可达95%;不过在感染、炎症、肿瘤和肝功能不全时也可增高,造成假象,是它的不足之处。骨髓铁染色简单易行,也可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要求取材满意,染色好,检查结果较可信。红细胞原卟啉是较灵敏指标,但在铅中毒时可升高。汇报人:汇报人:汇报时间:汇报时间:20XX20XX铁 202X 202X年医疗医护培年医疗医护培年医疗医护培年医疗医护培训训训训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体内铁储备减少或耗竭引起红细胞成熟障碍,造成红细胞生成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引起的贫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