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阅读之几何就在你的身边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240884191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趣味数学阅读之几何就在你的身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趣味数学阅读之几何就在你的身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趣味数学阅读之几何就在你的身边 佚名初学几何时 ,你往往会感到这门学科枯燥乏味 ,有的知识似曾相识 ,似懂非懂;有的知识那么似乎很“玄 ,离我们很远!其实 ,日常生活中有几何 ,几何就在你的身边。当你骑自行车时 ,想过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是圆形的 ,而不能是“鸡蛋形的呢?因为“圆形的特性可以使自行车平稳地前进;自行车的轮于有大有小 ,可供人们选择;两个轮子装的位置必须装得恰当 ,骑时会感到方便。这说明: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也正是几何这门学科所要研究的。当你把一张长方形的纸裁成一个正方形时 ,你想过这里面有几何知识吗?何中叫“比较线段的大小;把阴影局部裁去 ,可以看成在“长上截取一段 ,使它等于“宽 ,这就是几何中的“线段作图;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时 ,就是正方形 ,这更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结论。如果把正方形折成相等的两局部 ,除了图2中所示的四种折法外 ,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折法吗?不妨试试:过四条折痕相交的那个点“ ,任意地折一条线 ,看看这样把正方形分成的两局部也一样吗?当你走进用砖块铺地的房间时 ,你注意到这些砖块的形状吗?有的是等边三角形的 ,有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宋以后 ,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 ,学堂兴起 ,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 ,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 ,特别是汉代以后 ,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 ,比方书院、皇室 ,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其实 ,任意形状的四边形砖块也能把地面拼得没有缝隙 ,请看图3。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这又将告诉我们几何中的一个重要结论(四边形的四个角的大小之和恰好等于360度) ,这个结论 ,与小学数学里学过的“三角形的三个角之和等于180度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如果有兴趣的话 ,请你剪两块同样的直角三角形纸片 ,然后把两块纸片拼合成一个图形 ,你能拼出6种不同的图形吗?这里又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几何知识。比方 ,当你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时 ,就不难知道:等腰三角形可以分成两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形 ,中间的那条线位置很特殊 ,今后研究等腰三角形时常常要用到它!2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