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0792821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4.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药物应用护理概论第一章药物应用护理概论重点掌握的内容药物、药理学与药物应用护理的概念药物的分类护士在药物应用中的职责重点掌握的内容药物、药理学与药物应用护理的概念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第一节 绪 言一、药理学与药物应用护理的概念(一)药理学与药物应用护理的概念第一节绪言一、药理学与药物应用护理的概念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2.药理学的概念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3.药物应用护理的概念 药物应用护理则是以药理学基础理论和技能为基础,结合现代护理理论,阐述临床药物应用护理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指导临床护理合理用药的一门学科。2.药理学的概念(二)药理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的科学称为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2.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过程的科学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二)药理学的研究内容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三)药物应用护理的研究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用法、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和用药护理等。主要研究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如何以人为对象做到合理用药,按照护理程序作好用药护理工作,保证发挥药物的最佳效应,防止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三)药物应用护理的研究内容(四)处方药、非处方药的概念1.处方药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物。2.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物。(四)处方药、非处方药的概念处方药处方药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1用药前(1)要按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了解病人的病史和用药史,尤其要了解病人的药物过敏史。(2)要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尤其要了解病人是否有药物禁忌证。(3)要了解病人辅助检查有关的结果,特别是肝功能、肾功能、心功能、心电图检查、血常规及电解质紊乱等。(4)要熟悉药物的药理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用法、相互作用和禁忌证,理解医生的用药目的。如对医嘱有疑义,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二、护士在药物应用护理中的职责1用药前二、护士在药物应用护理中的职责操作前检查操作前检查操作中检查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药物剂量对浓度对药物用法对用药时间操作中检查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药物剂量对浓度对药物操作后检查操作后检查2用药时(1)要根据病人的用药目的,指导病人正确用药。(2)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的原则,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3)要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做好记录;应主动询问和评估病人有无不适反应,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4)要加强与病人的心理沟通,缓解用药时的紧张情绪,增强病人坚持用药,战胜疾病的信心。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向病人说明和解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使病人在心理及生理上有所准备。2用药时护士的“三查七对”“三查七对”是护理工作中必须注意的,主要是针对病人服药,注射,输液的查对制度,减少操作差错。三查: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据说现在又改进为“四查十对”了,分别多了查医嘱,对年龄,批号,有效期。护士的“三查七对”“三查七对”是护理工作中必须注意的,主要是输血的主要步骤“三查八对”主要指为患者输血时需掌握的步骤。“三查”即查血制品的有效期、血制品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即病人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和剂量。输血前的“三查”、“十对”“三查”是: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十对”是: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种类、血液的剂量。输血的主要步骤“三查八对”主要指为患者输血时需掌握的步骤。3用药后(1)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病人的病情变化,观察药物是否发挥疗效。(2)根据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作出护理诊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3)对病人进行用药指导,强调必须严格执行医嘱,禁止擅自调整用药方案,使病人能够合理使用药物,保证用药安全及疗效,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3用药后常用剂型一、液体剂型1、溶液剂2、糖浆剂3、注射液4、汀剂5、气雾剂6、滴眼剂常用剂型一、液体剂型1、溶液剂2、糖浆剂3、注射液4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二、固体剂型1、片剂2、胶囊剂3、散剂4、颗粒剂5、膜剂6、软膏剂7、栓剂二、固体剂型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一、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一)药物的基本作用(二)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三)药物的作用机制第二节药物应用的基本理论一、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第二节药物应用的基本理论(一)药物的基本作用分类:兴奋作用抑制作用概念:1.兴奋作用: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作用称为兴奋作用,如腺体分泌增加。2.抑制作用: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作用为抑制作用,如肌肉松弛。(一)药物的基本作用1.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概念(1)局部作用:药物被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出现的作用称为局部作用,如酒精皮肤消毒等。(2)吸收作用: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机体相应的组织器官而产生的作用称为吸收作用,如口服阿司匹林产生解热镇痛作用等。(二)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二)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1.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二)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2.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概念(1)直接作用又称原发作用:是指药物在所分布的组织器官直接产生的作用。如强心苷能选择性增强心肌收缩力,此作用为强心苷的直接作用。(2)间接作用又称继发作用:是指由直接作用引发的其他作用。如强心苷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此作用为强心苷的间接作用。2.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3.选择作用(1)概念多数药物在一定剂量下对某些组织或器官作用特别明显,而对其他组织或器官的作用不明显或没有作用,此为药物的选择作用或选择性。(2)特点药物的选择作用是相对的,随给药剂量的增加,其作用范围逐渐扩大,选择性逐渐下降。如尼可刹米在治疗剂量时可选择性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剂量增加,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甚至引起惊厥。强心苷强心苷毛毛 果果芸香碱芸香碱3.选择作用强心苷毛果4.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1)防治作用:分类: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概念:预防作用是指提前用药以防止疾病或症状发生的作用。如小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防治血栓性疾病。治疗作用是指符合用药目的,能够缓解症状或消除病因以达到治疗效果的作用。对因治疗:对因治疗:治本:消除致病因素(抗菌药)治本:消除致病因素(抗菌药)对症治疗:对症治疗:治标治标:改善疾病症状(发热的治疗):改善疾病症状(发热的治疗)4.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1)防治作用:(2)(2)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药物应用时出现的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有害反应称为不良反应。副作用:副作用:治疗剂量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治疗剂量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毒性反应: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积蓄过多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积蓄过多(三致)(三致)三致反应:三致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致畸、致癌、致突变 变态反应:变态反应:过敏反应过敏反应 (接触致敏原)(接触致敏原)(2)不良反应:药物应用时出现的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 后遗效应: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继发反应:继发反应:药物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药物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后果 特异质反应:特异质反应:特异质患者对某些药物的特异质患者对某些药物的反应反应停药反应:患者长期使用某种药物,突然停药反应:患者长期使用某种药物,突然停药发生病情恶化。停药发生病情恶化。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1.1.受体的概念受体的概念 受体: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中,能识别、结合特异性配体并通过信息传递引起特定生物效应的大分子蛋白质。配体与药物配体与药物 配体: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内源性和外源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内源性和外源性)性)受受点点:受体上能准确识别并特异性与配体结合的受体上能准确识别并特异性与配体结合的 特定部位特定部位 ,也即配体结合位点。,也即配体结合位点。(三)药物的作用机制1.受体的概念 (三)药物的作用机制受体的特性:受体的特性:饱和性:饱和性:数量有限数量有限 特异性:特异性:有选择性有选择性 可逆性:可逆性:可被置换可被置换 高灵敏度:高灵敏度:低浓度可产生高效应低浓度可产生高效应 多样性多样性受体的特性:作用于受体的药物,效应取决于作用于受体的药物,效应取决于药物与受体的亲和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力和和药物的内在活性药物的内在活性 A.激动药:激动药:亲和力高,内在活性高。与受体结合并亲和力高,内在活性高。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B.部分激动药:较强的部分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内在活性低,微弱亲和力,内在活性低,微弱的效应力药物的效应力药物 C.拮抗药:阻断药,拮抗药:阻断药,亲和力高,无内在活性,无效亲和力高,无内在活性,无效应力应力 作用于受体的药物,效应取决于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和药物的内(2)受体的调节)受体的调节概念概念 在生理、病理、药物等因素的影响下,受体 的数量、分布、亲和力和效应力发生变化,此为受体的调节。分类分类 受体脱敏(向下调节)受体增敏(向上调节)(2)受体的调节(3)受体的调节)受体的调节受体脱敏或向下调节 在长期使用受体激动药时,可使相应的受体数量减少,敏感性降低。此是导致药效降低,产生耐受性的原因之一。受体增敏或向上调节 长期使用受体阻断药时,使体内相应受体的数量增多,敏感性增强。此为造成某些药物停药后出现反跳现象的原因。(3)受体的调节2.药物通过其他机制产生药物作用(1)改变理化环境:如使用抗酸药中和胃酸治疗消化道溃疡。(2)影响酶的活性:如新斯的明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骨骼肌的兴奋作用增强。(3)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如铁剂可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4)影响生理物质的转运:如麻黄碱可促进交感神经释放递质去甲肾上腺素而产生平喘作用。2.药物通过其他机制产生药物作用(5)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如利多卡因作用于心肌,阻滞钠通道,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6)影响核酸的代谢:许多抗癌药通过影响DNA和RNA的代谢产生抗癌作用。(7)影响免疫功能:糖皮质激素能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可用于器官移植时的排斥反应。(8)非特异性作用:有些药物并无特异性作用机制,如消毒防腐药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因此只能用于体外杀菌或防腐,不能内用。(5)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如利多卡因作用于心肌,阻滞钠通道,(一)(一)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12被动转运被动转运主动转运主动转运二、机体对药物的作用二、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药动学(一)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12被动转运主动转运二、机体对药物的1.1.被动转运被动转运 药物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药物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 简单扩散,简单扩散,多数药物的转运方式多数药物的转运方式 分子量小(分子量小(200200以下)、脂溶性大,极性小以下)、脂溶性大,极性小(非离子型)药物较易通过,(非离子型)药物较易通过,离子型难以通离子型难以通过过。易化扩散,易化扩散,药物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药物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 依靠载体依靠载体 有竞争性和特异性有竞争性和特异性 滤过,滤过,直径小于膜孔直径小于膜孔(分子量分子量100)100)水溶性水溶性药物借助膜两侧的流动静压和渗透压差通过药物借助膜两侧的流动静压和渗透压差通过膜孔膜孔1.被动转运一、药物的跨膜转运一、药物的跨膜转运被动转运的特点为:被动转运的特点为:药物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分子量小的、脂溶性高的、极性小的、非解离型药物易被转运,反之不易被转运。2.主动转运 是指药物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主动转运的特点有:主动转运的特点有:逆浓度差转运,需要载体,载体对药物具有特异性和选择性;消耗能量;具有饱和性;存在竞争性抑制现象。被动转运的特点为:药物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药物的体内过程(药动学)吸收吸收分布分布生物转化生物转化排泄排泄 药物的体内过程(药动学)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二)吸收(二)吸收 1.1.吸收是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过程吸收是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过程 2.2.影响吸收的因素影响吸收的因素 药物因素:药物因素:理化性质、药物剂型、给药途径理化性质、药物剂型、给药途径 机体因素:机体因素:吸收环境、吸收部位等吸收环境、吸收部位等 3.3.各给药途径对吸收的影响各给药途径对吸收的影响 胃肠道给药(口服)胃肠道给药(口服)A A 以被动扩散从胃肠黏膜吸收,主要是小肠以被动扩散从胃肠黏膜吸收,主要是小肠 B B 分子量小,脂溶性大,非解离型易吸收分子量小,脂溶性大,非解离型易吸收(二)吸收 C 首关效应首关效应 口服药物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然后进入口服药物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然后进入全身血液循环,有些药物进入肝脏就被肝药全身血液循环,有些药物进入肝脏就被肝药酶代谢,进入体循环的药减少酶代谢,进入体循环的药减少,药物效应下药物效应下降。降。活性药物活性药物 大多数大多数无活性药物无活性药物 极少数极少数门静脉门静脉酶酶无活性或无活性或低活性物低活性物活性药物活性药物活性降低活性降低产生活性产生活性 C 首关效应活性药物无活性药物门静脉酶无活性或活性药物活性 注射给药注射给药 静脉、肌肉、皮下和皮内注射等静脉、肌肉、皮下和皮内注射等 避免被破坏,起效快避免被破坏,起效快 吸入给药,气雾剂、粉雾剂等吸入给药,气雾剂、粉雾剂等 经肺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经肺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或治疗鼻咽局部疾病或治疗鼻咽局部疾病 皮肤给药,膜剂,贴剂,膏剂等皮肤给药,膜剂,贴剂,膏剂等 可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可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 注射给药(三)药物分布(三)药物分布 药物从血循环系统到达细胞间液及细胞内药物从血循环系统到达细胞间液及细胞内液的过程。影响包括液的过程。影响包括 1.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结合型药物无药理活性结合型药物无药理活性饱和性饱和性 竞争性竞争性 可逆性可逆性药物药物血浆蛋白血浆蛋白结合物结合物(三)药物分布结合型药物无药理活性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物2.2.局部器官的血流量,局部器官的血流量,先向血流量大的器官先向血流量大的器官分布分布3.3.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碘碘 甲状腺,钙甲状腺,钙 骨骼骨骼4.4.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液的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液的pHpH 脂溶性或水溶性小分子易透过血管壁脂溶性或水溶性小分子易透过血管壁5.5.组织器官的屏障作用组织器官的屏障作用胎盘屏障胎盘屏障血血脑脑屏屏障障2.局部器官的血流量,先向血流量大的器官分布胎盘屏障血(四)生物转化(四)生物转化 1.1.药物在药物代谢酶作用下,结构和药理活性发生的改变药物在药物代谢酶作用下,结构和药理活性发生的改变 2.2.方式方式 氧化、还原、水解;氧化、还原、水解;结合反应结合反应 第一相反应第一相反应 第二相反应第二相反应 3.3.药物代谢酶(专一性和非专一性)药物代谢酶(专一性和非专一性)肝药酶,是肝内促进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统肝药酶,是肝内促进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统 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易受药物的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易受药物的 诱导和抑制。诱导和抑制。专一性酶:对特定基团。例胆碱酯酶专一性酶:对特定基团。例胆碱酯酶4 4 酶的诱导和抑制酶的诱导和抑制(四)生物转化(五)排泄(五)排泄 1.1.肾,主要排泄器官肾,主要排泄器官 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的分泌肾小管的分泌 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管的重吸收 2.2.排泄的途径排泄的途径 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其次是肺、胆道、肠道、唾液腺、乳腺和汗腺。(五)排泄(六)药物的消除和蓄积1.药物的消除 概念 药物的消除是指药物在体内逐渐减少消失的过程,它包括了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类型:(1)恒比消除 又称一级动力学消除。是指单位时间内药物按恒定比例进行的消除。大多数药物的消除属于此种类型。(2)恒量消除 又称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单位时间内药物按恒定数量进行的消除。多数药物当用药量过大,超过恒比消除的极限时,机体以恒量消除的形式将药物自体内消除,当血药浓度降低后则转为恒比消除。(六)药物的消除和蓄积2药物的蓄积 概念 反复多次给药后,药物进入体内的速度大于消除速度,使体内的药量或血药浓度逐渐增高,称为药物的蓄积。2药物的蓄积 三、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的时间过程三、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的时间过程(一)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剂量的概念 剂量是指用药的分量。剂量与作用的关系(量效关系)示意图 三、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的时间过程剂量与作用的关系(量效关系无效量:无效量:用药剂量过小,在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不出现防治作用剂量。最小有效量:最小有效量:随给药剂量增加,开始出现防治作用的剂量。最大治疗量(极量):最大治疗量(极量):给药剂量继续加大,直至出现最大治疗作用的剂量。治疗量:治疗量:从最小有效量到极量之间的用药剂量。最小中毒量:最小中毒量:超过极量继续给药,血药浓度继续增高,引起毒性反应的最小剂量。常用量:常用量:在临床用药时,为了使疗效可靠且用药安全,常采用比最小有效量大些,比极量小些的剂量,此剂量为常用量。无效量:用药剂量过小,在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不出现防治作用剂常用的安全性指标1.安全范围 是指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安全范围越大,药物的毒性越小。2.治疗指数 是半数致死量(LD50)与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一般治疗指数越大,药物越安全。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在测定药物毒性的动物实验中,使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半数有效量(ED50)是指在测定药物疗效的动物实验中,使半数实验动物出现疗效指标的剂量。3.安全系数又称安全指数 是指最小中毒量LD5与最大治疗量ED95的比值。该比值越大,说明用药越安全。常用的安全性指标 非静脉给药的时量(效)关系曲线 图1-2(二)血药浓度的时间过程图1-2(二)血药浓度的时间过程潜伏期潜伏期 在出现疗效前的一段时间。达峰时间达峰时间 从给药时至峰浓度的时间。药物的消除期药物的消除期 血药浓度逐渐下降而形成曲线的下降部分。持续期持续期 从疗效出现到作用基本消失这段时间,是维持有效浓度或基本疗效的时间。残留期残留期 而将体内药物已降至有效浓度以下,但又未从体内完全消除的时间。潜伏期 在出现疗效前的一段时间。1.药物半衰期 概念 药物的半衰期(t1/2)一般是指血浆半衰期,即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2稳态血药浓度 概念 以半衰期为给药间隔时间,连续恒量给药后,体内药量逐渐累积,经45次给药后,血药浓度基本达稳定水平。将此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又称坪浓度或坪值。1.药物半衰期 一一药物方面的因素药物方面的因素 二二 机体方面的因素机体方面的因素四、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二 机体方面的因素四、影响药物作用的1药物剂型药物剂型 注射剂比口服剂型吸收的快。口服给药,溶液剂吸收最快,散剂次之,片剂和胶囊剂较慢。吸收快的剂型,血药浓度达峰时较快,故起效快,吸收慢的剂型,因其潜伏期长,故起效慢,维持维持时间长。时间长。2联合用药及药物的相互作用联合用药及药物的相互作用 概念 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或先后序贯应用称为联合用药或配伍用药。1药物剂型 药物的相互作用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或先后序贯使用,而引起药物作用和效应的变化称为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的相互作用可使药效加强(药效的协同),也可使药效降低(药效的拮抗)或不良反应加重。(1)配伍禁忌(2)影响药效学的相互作用(3)影响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药物的相互作用3药物对机体反应性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1)致敏反应:药物进入机体后,可诱发所有型的变态反应。(2)耐受性:是指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效应逐渐减弱或无效。快速耐受性。慢速或慢性耐受性。耐药性或抗药性。3药物对机体反应性的影响 1年龄年龄2性别性别3遗传异常遗传异常二二 机体方面的因素机体方面的因素4病理情况病理情况5精神因素精神因素6机体对药物反应机体对药物反应1年龄2性别3遗传异常二 机体方面的因素4病理情况5精神因素一一.年龄年龄 1.1.小儿小儿:组织和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组织和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皮肤、胃肠、体液比重、皮肤、胃肠、体液比重、血浆蛋白结合能力、肝肾功能血浆蛋白结合能力、肝肾功能 2.2.老年人:老年人:组织和生理功能减退组织和生理功能减退 胃肠、肝肾功能、药物敏感性胃肠、肝肾功能、药物敏感性二二.性别性别 1.1.女性女性体液占体重比率比男性低,脂肪反之体液占体重比率比男性低,脂肪反之。2.2.妇女生理期妇女生理期一.年龄三三.精神因素精神因素 1.1.安慰剂:影响自主神经的功能安慰剂:影响自主神经的功能四四.遗传差异遗传差异 1.1.遗传基因异常遗传基因异常五五.病理情况病理情况 1.1.胃肠疾患胃肠疾患 2.2.肝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 3.3.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 4.4.营养不良及其他营养不良及其他 三.精神因素五、给药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五、给药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一)给药方案的设计原则(二)给药方案的书写要求(三)给药方案的执行五、给药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五.给药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设计原则:1.明确诊断,慎重用药2.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案3.因人而异4.对因和对症治疗并重5.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五.给药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给药方案书写要求1.用阿拉伯数字,英文,中文。2.用全药名(以通用名)或规定的缩写3.液体药须写浓度4.药名前后应标明剂型5.液体以ml,固体以g,mg,ug,效价药以u6.静脉用药先写溶液后按主次顺序排写7.用法应另起一行并写明8每项医嘱写两行,一药品名二用法,要求写在后半部9.试验医嘱记录在临时医嘱上,在()用红色“、”记录结果。远县人民医院处方给药方案书写要求远县人民医院处方县人民医院处方姓名 张三 性别 男 年龄30岁门诊号 科别 外科 日期 2011年3月5日 临床诊断 腹泻 住址 城关镇禹王路2号 诺氟沙星胶囊.124用法:0.2 T地芬诺酯g20用法:10mg 调剂 李四 核对 李五 药费 医师 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远给药方案执行认真执行 阅读医嘱 三查七对 药物禁忌 过敏试验 合理用药远给药方案执行药物应用护理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