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训练ppt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0790246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功能训练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呼吸功能训练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呼吸功能训练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功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许燕霞王正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许燕霞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呼吸吐故纳新: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新鲜吐故纳新: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新鲜空气。空气。呼吸呼吸的生理基础呼吸的生理基础 呼吸由肺通气和肺换气组成,称为外呼吸;组织换气呼吸由肺通气和肺换气组成,称为外呼吸;组织换气又称为内呼吸。整个呼吸过程分四个相互衔接和同步又称为内呼吸。整个呼吸过程分四个相互衔接和同步的阶段:的阶段:呼吸的生理基础 呼吸由肺通气和肺换气组成,称为外呼吸;组织换呼吸系统的构成呼吸系统的构成鼻腔鼻腔咽喉咽喉气管气管肺肺 支气管支气管 细支气管细支气管 肺泡肺泡呼吸系统的构成鼻腔正常呼吸实施的要素正常呼吸实施的要素 完整而扩张良好的完整而扩张良好的胸廓胸廓;健全的健全的呼吸肌呼吸肌;富有弹性的富有弹性的肺组织肺组织及与之相匹配的及与之相匹配的肺血循环肺血循环;畅通的畅通的气道气道;调节灵敏的调节灵敏的呼吸中枢与神经传导系统呼吸中枢与神经传导系统。正常呼吸实施的要素 完整而扩张良好的胸廓;呼吸功能训练 呼吸功能训练是根据不同患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呼吸功能训练是根据不同患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针对性地拟订和实施呼吸康复训练计划针对性地拟订和实施呼吸康复训练计划增强肺通气功能,提高呼吸肌功能,纠正病理性呼吸增强肺通气功能,提高呼吸肌功能,纠正病理性呼吸模式,促进痰液排出模式,促进痰液排出改善肺换气功能改善肺换气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换气,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换气,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呼吸功能训练 影响呼吸功能的相关因素影响呼吸功能的相关因素 呼吸肌呼吸肌肺通气过程肺通气过程 肺组织病理变化肺组织病理变化肺换气肺换气血液循环和血液质量血液循环和血液质量气体在血液中的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运输 身体素质和全身代谢身体素质和全身代谢气体的组织换气气体的组织换气 影响呼吸功能的相关因素 呼吸肌肺通气过程 呼吸训练的理论基础呼吸训练的理论基础 解剖与生理方面的依据解剖与生理方面的依据呼吸节律的调控呼吸节律的调控肺的功能潜力肺的功能潜力呼吸训练的理论基础 解剖与生理方面的依据(一)解剖和生理方面的依据(一)解剖和生理方面的依据维持肺通气量的肌群不是直接作用于肺和支维持肺通气量的肌群不是直接作用于肺和支气管,而是通过改变胸腔容积,使胸腔内压气管,而是通过改变胸腔容积,使胸腔内压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肺泡的扩张和回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肺泡的扩张和回缩,驱动气体出入。缩,驱动气体出入。呼吸可在一定程度上受意识支配,因而可以呼吸可在一定程度上受意识支配,因而可以进行主观训练。进行主观训练。通常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因胸廓和肺的弹通常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因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而被动完成的,在呼吸训练中应着重性回缩而被动完成的,在呼吸训练中应着重训练吸气肌。训练吸气肌。(一)解剖和生理方面的依据维持肺通气量的肌群不是直接作用于肺(二)呼吸节律的调控(二)呼吸节律的调控呼吸运动是节律性运动。呼吸运动是节律性运动。在延髓及延髓与脑桥、中脑之间均有呼吸调在延髓及延髓与脑桥、中脑之间均有呼吸调节中枢。节中枢。(二)呼吸节律的调控呼吸运动是节律性运动。(三)肺的功能潜力(三)肺的功能潜力成人肺活量平均为成人肺活量平均为3L3L,而每次呼吸的潮气量,而每次呼吸的潮气量只有只有500ml500ml,仅占肺活量的,仅占肺活量的1/61/6。肺循环有巨大代偿能力。肺循环有巨大代偿能力。在大脑皮质功能完整的情况下,最大自主通在大脑皮质功能完整的情况下,最大自主通气量每分钟可达气量每分钟可达100L100L以上,说明呼吸功能的以上,说明呼吸功能的可塑性。可塑性。(三)肺的功能潜力成人肺活量平均为3L,而每次呼吸的潮气量只呼吸训练的作用呼吸训练的作用 主观训练对呼吸运动的控制和调节来改善呼吸功能;主观训练对呼吸运动的控制和调节来改善呼吸功能;改善氧气的吸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改善氧气的吸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改善胸廓和肺组织的顺应性;改善胸廓和肺组织的顺应性;放松过度紧张的辅助呼吸肌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放松过度紧张的辅助呼吸肌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呼吸训练的作用 主观训练对呼吸运动的控制和调节来改善呼吸功能 呼吸训练适应证与禁忌证呼吸训练适应证与禁忌证 呼吸训练主要适应证呼吸训练主要适应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限制性肺疾病慢性限制性肺疾病慢性实质疾病慢性实质疾病哮喘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能障碍哮喘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能障碍因手术因手术/外伤所造成的胸部或肺部疼痛外伤所造成的胸部或肺部疼痛支气管痉挛或分泌物滞留造成的继发性气道阻塞支气管痉挛或分泌物滞留造成的继发性气道阻塞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肌无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肌无力严重骨骼畸形,如脊柱侧弯等严重骨骼畸形,如脊柱侧弯等 呼吸训练适应证与禁忌证 呼吸训练主要适应证(1 1)临床病情不稳、感染未控制。)临床病情不稳、感染未控制。(2 2)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呼吸衰竭。(3 3)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的其他临床情况。)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的其他临床情况。如:不稳定心绞痛及近期心梗;认知功能障如:不稳定心绞痛及近期心梗;认知功能障碍;明显肝功能异常;癌转移;近期脊柱损碍;明显肝功能异常;癌转移;近期脊柱损伤、肋骨骨折、咯血等。伤、肋骨骨折、咯血等。呼吸训练主要禁忌证呼吸训练主要禁忌证(1)临床病情不稳、感染未控制。呼吸训练主要禁忌证 呼吸训练主要注意事项呼吸训练主要注意事项 1 1训练方案应个体化训练方案应个体化2 2选择适宜环境训练选择适宜环境训练3 3锻锻炼炼时时或或锻锻炼炼后后如如出出现现疲疲劳劳、乏乏力力、头头晕晕等,应该及时就诊等,应该及时就诊4 4临床病情变化时务必及时调整方案临床病情变化时务必及时调整方案5 5训练适度训练适度6 6酌情适当吸氧酌情适当吸氧 呼吸训练主要注意事项 1训练方案应个体化 呼吸功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 呼吸训练的目标是:呼吸训练的目标是:改善通气改善通气增加咳嗽机制的效率增加咳嗽机制的效率改善呼吸肌的肌力、耐力及协调性改善呼吸肌的肌力、耐力及协调性保持或改善胸廓的活动度保持或改善胸廓的活动度建立有效呼吸方式建立有效呼吸方式教育患者处理呼吸急促教育患者处理呼吸急促增强患者整体的功能等增强患者整体的功能等 呼吸功能训练 呼吸训练的目标是:呼吸训练方法呼吸训练方法一、膈肌呼吸训练,重建腹式呼吸模式一、膈肌呼吸训练,重建腹式呼吸模式 病病理理呼呼吸吸模模式式时时,潮潮气气量量变变小小,解解剖剖死死腔腔所所占占的的比比值值增加,肺泡通气量下降。增加,肺泡通气量下降。病病理理性性呼呼吸吸不不能能改改善善肺肺的的通通气气功功能能,而而且且增增加加了了氧氧的的消耗,需要训练病人恢复腹式呼吸。消耗,需要训练病人恢复腹式呼吸。缓缓慢慢呼呼吸吸有有助助于于减减少少解解剖剖死死腔腔,提提高高肺肺泡泡通通气气量量,但但过过度度缓缓慢慢呼呼吸吸可可增增加加呼呼吸吸功功,反反而而增增加加耗耗氧氧,因因此此每每分呼吸频率宜控制分呼吸频率宜控制1010次左右。次左右。一、膈肌呼吸训练,重建腹式呼吸模式 病理呼吸模式时,潮气量变治疗师将手放置于前肋治疗师将手放置于前肋骨下方的腹直肌上,让骨下方的腹直肌上,让患者用鼻缓慢地深吸气,患者用鼻缓慢地深吸气,肩部及胸廓保持平静,肩部及胸廓保持平静,只有腹部鼓起。然后有只有腹部鼓起。然后有控制地呼气,将空气缓控制地呼气,将空气缓慢地排除体外。慢地排除体外。患者处于舒适放松的坐姿,如前倾依靠位患者处于舒适放松的坐姿,如前倾依靠位治疗师将手放置于前肋骨下方的腹直肌上,让患者用鼻缓慢地深吸气二、呼吸肌练习二、呼吸肌练习 (一)吸气阻力训练(一)吸气阻力训练 患者经手握式阻力训练器吸气,可以改善吸气肌的肌患者经手握式阻力训练器吸气,可以改善吸气肌的肌力及耐力,减少吸气肌的疲劳。力及耐力,减少吸气肌的疲劳。吸气阻力训练器有各种不同直径的管子提供吸气时气吸气阻力训练器有各种不同直径的管子提供吸气时气流的阻力,气道管径愈窄则阻力愈大。流的阻力,气道管径愈窄则阻力愈大。开始训练开始训练3 3分分/次次5 5分分/次,次,3 3次次/天天5 5次次/天,以后训天,以后训练时间可增加至练时间可增加至2020分分/次次3030分分/次,以增加吸气肌耐次,以增加吸气肌耐力。力。二、呼吸肌练习(一)吸气阻力训练(二)呼气训练(二)呼气训练 1 1腹肌训练腹肌训练:腹肌是最主要的呼气肌。:腹肌是最主要的呼气肌。2 2吹蜡烛法吹蜡烛法: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口前: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口前1010cmcm处,吸气处,吸气后用力吹蜡烛,使蜡烛火焰飘动。后用力吹蜡烛,使蜡烛火焰飘动。3 3吹瓶法吹瓶法:用两个有刻度的玻璃瓶,瓶的容积为用两个有刻度的玻璃瓶,瓶的容积为20002000mlml,各装入各装入10001000mlml水。将两个瓶用胶管或玻璃管水。将两个瓶用胶管或玻璃管连接,在其中的一个瓶插入吹气用的玻璃管或胶管,连接,在其中的一个瓶插入吹气用的玻璃管或胶管,另一个瓶再插入一个排气管。训练时用吹气管吹气,另一个瓶再插入一个排气管。训练时用吹气管吹气,使另一个瓶的液面提高使另一个瓶的液面提高3030mmmm左右。休息片刻可反复进左右。休息片刻可反复进行。行。(二)呼气训练 1腹肌训练:腹肌是最主要的呼气肌。三、局部呼吸三、局部呼吸 (一)单侧或双侧肋骨扩张(一)单侧或双侧肋骨扩张 患者坐位或屈膝仰卧位,治疗师双手置于患者下肋骨患者坐位或屈膝仰卧位,治疗师双手置于患者下肋骨侧方,让患者呼气侧方,让患者呼气患者吸气时抵抗治疗师手掌的阻患者吸气时抵抗治疗师手掌的阻力,以扩张下肋,治疗师可给予力,以扩张下肋,治疗师可给予下肋区轻微阻力以增强患者抗阻下肋区轻微阻力以增强患者抗阻意识。当患者再次呼气时,治疗意识。当患者再次呼气时,治疗师用手轻柔地向下向内挤压胸腔师用手轻柔地向下向内挤压胸腔来协助。来协助。三、局部呼吸(一)单侧或双侧肋骨扩张 患者吸气时抵抗治疗师(二)后侧底部扩张(二)后侧底部扩张 适用于手术后需长期在床上保持半卧位的患者,因为适用于手术后需长期在床上保持半卧位的患者,因为分泌物易堆积在肺下叶的后侧部分分泌物易堆积在肺下叶的后侧部分患者坐位,身体患者坐位,身体前倾,髋关节屈前倾,髋关节屈曲。按照上述曲。按照上述“扩张肋骨扩张肋骨”的方的方法进行。法进行。(二)后侧底部扩张 适用于手术后需长期在床上保持半卧位的患者四、吹笛式呼气四、吹笛式呼气 该该呼呼吸吸方方法法可可以以增增加加呼呼气气时时的的阻阻力力,这这种种阻阻力力可可向向内内传传至至支支气气管管,使使支支气气管管内内保保持持一一定定压压力力,防防止止支支气气管管及及小小支支气气管管为为增增高高的的胸胸内内压压过过早早压压瘪瘪,增增加加肺肺泡泡内内气气体体排排出出,减减少少肺肺内内残残气气量量,从从而而可可以以吸吸入入更更多多的的新新鲜鲜空气,缓解缺氧症状。空气,缓解缺氧症状。患者处于舒适放松姿位,呼气时必须被动放松,避免患者处于舒适放松姿位,呼气时必须被动放松,避免腹肌收缩。经鼻腔缓慢地深吸气后,呼气时将嘴缩紧,腹肌收缩。经鼻腔缓慢地深吸气后,呼气时将嘴缩紧,如吹口哨样,在如吹口哨样,在4 4秒秒6 6秒内将气体缓慢呼出。秒内将气体缓慢呼出。四、吹笛式呼气 该呼吸方法可以增加呼气时的阻力,这种阻力可向五、预防及解除呼吸急促五、预防及解除呼吸急促 适用于患者正常呼吸模式被干扰而产生的呼吸短促,适用于患者正常呼吸模式被干扰而产生的呼吸短促,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气喘)的周期性呼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气喘)的周期性呼吸困难发作或患者用力过度或接触过敏原时。吸困难发作或患者用力过度或接触过敏原时。患者放松、身体前倾,该体位可刺激膈肌呼吸。患者放松、身体前倾,该体位可刺激膈肌呼吸。让患者吹笛式呼气,同时减少呼气速率,呼气时不要让患者吹笛式呼气,同时减少呼气速率,呼气时不要用力;每次吹笛式呼气后,以腹式吸气,不使用辅助用力;每次吹笛式呼气后,以腹式吸气,不使用辅助肌。肌。五、预防及解除呼吸急促 适用于患者正常呼吸模式被干扰而产生的六、胸腔松动练习六、胸腔松动练习 (一)松动一侧的胸腔(一)松动一侧的胸腔 患者坐位,朝紧绷侧侧屈并呼气,将握拳的手推紧绷侧胸壁,接患者坐位,朝紧绷侧侧屈并呼气,将握拳的手推紧绷侧胸壁,接着上举胸腔紧绷侧的上肢过肩,并朝另一侧弯曲,使紧绷侧组着上举胸腔紧绷侧的上肢过肩,并朝另一侧弯曲,使紧绷侧组织做额外的牵张。织做额外的牵张。重复重复3次次5次,次,休息片刻再训休息片刻再训练,一日多次练,一日多次六、胸腔松动练习(一)松动一侧的胸腔 重复3次5次,休息(二)松动上胸部及牵张胸肌(二)松动上胸部及牵张胸肌患者坐位,两手在头后方交叉握,深吸气时挺胸,做手臂水患者坐位,两手在头后方交叉握,深吸气时挺胸,做手臂水平外展的动作;呼气时将手、肘并拢,低头缩胸,身体向前平外展的动作;呼气时将手、肘并拢,低头缩胸,身体向前弯。亦可于仰卧位训练。弯。亦可于仰卧位训练。(三)松动上胸部及肩关节(三)松动上胸部及肩关节患者坐于椅上或站立位,吸气时上肢伸直,两臂上举,掌心患者坐于椅上或站立位,吸气时上肢伸直,两臂上举,掌心朝前举高过头;呼气时弯腰屈髋同时两手下伸触地,或尽量朝前举高过头;呼气时弯腰屈髋同时两手下伸触地,或尽量下伸。重复下伸。重复5 5次次1010次,一日多次。次,一日多次。(四)纠正头前倾和驼背姿势(四)纠正头前倾和驼背姿势(二)松动上胸部及牵张胸肌(五)深呼吸时增加呼气练习(五)深呼吸时增加呼气练习患患者者屈屈膝膝仰仰卧卧位位姿姿势势下下呼呼吸吸。呼呼气气时时将将双双膝膝屈屈曲曲靠靠近近胸胸部部(一一次次屈屈曲曲单单侧侧膝膝关关节节以以保保护护下下背背),该该动动作作将将腹部脏器推向横膈以协助呼气。腹部脏器推向横膈以协助呼气。(五)深呼吸时增加呼气练习七、咳嗽七、咳嗽 (一)咳嗽机制(一)咳嗽机制咳嗽的全过程可分解为咳嗽的全过程可分解为5 5个阶段:个阶段:1 1进行深吸气,以达到必要的吸气容量。进行深吸气,以达到必要的吸气容量。2 2吸吸气气后后要要有有短短暂暂的的闭闭气气,以以使使气气体体在在肺肺内内得得到到最最大的分布。大的分布。3 3关关闭闭声声门门,当当气气体体分分布布达达到到最最大大范范围围后后,再再紧紧闭闭声门,以进一步增加气道中的压力。声门,以进一步增加气道中的压力。4 4增加胸内压。增加胸内压。5 5当肺泡内压力明显增高时,突然将声门开。当肺泡内压力明显增高时,突然将声门开。七、咳嗽(一)咳嗽机制(二)有效的咳嗽训练(二)有效的咳嗽训练 患患者者处处于于放放松松舒舒适适姿姿势势,坐坐位位或或身身体体前前倾倾,颈颈部部稍稍微微屈屈曲曲,掌掌握握膈膈肌肌呼呼吸吸,强强调调深深吸吸气气。治治疗疗师师示示范范咳咳嗽嗽及腹肌收缩。及腹肌收缩。患患者者双双手手置置于于腹腹部部且且在在呼呼气气时时做做3 3次次哈哈气气以以感感觉觉腹腹肌肌的的收收缩缩,练练习习发发“K”K”的的声声音音以以感感觉觉声声带带绷绷紧紧、声声门门关闭及腹肌收缩。关闭及腹肌收缩。当当患患者者将将这这些些动动作作结结合合时时,指指导导患患者者做做深深而而放放松松的的吸吸气,接着做急剧的双重咳嗽。气,接着做急剧的双重咳嗽。训练中不要让患者藉喘气吸进空气。训练中不要让患者藉喘气吸进空气。(二)有效的咳嗽训练 患者处于放松舒适姿势,坐位或身体前倾,(三)诱发咳嗽训练(三)诱发咳嗽训练 1 1手法协助咳嗽手法协助咳嗽 患者仰卧位,治疗师一只手掌部置于患者剑突远端的上腹区,患者仰卧位,治疗师一只手掌部置于患者剑突远端的上腹区,另一只手压在前一只手上,手指张开或交叉;患者尽可能深吸另一只手压在前一只手上,手指张开或交叉;患者尽可能深吸气后,治疗师在患者要咳嗽时给予手法帮助,向内、向上压迫气后,治疗师在患者要咳嗽时给予手法帮助,向内、向上压迫腹部,将横膈往上推。或者患者坐在椅子上,治疗师站在患者腹部,将横膈往上推。或者患者坐在椅子上,治疗师站在患者身后,在患者呼气时给予手法压迫。身后,在患者呼气时给予手法压迫。(三)诱发咳嗽训练 1手法协助咳嗽 患者仰卧位,治疗师一只2 2伤口固定法伤口固定法咳嗽时,患者将双手紧紧地压住伤口,以固定疼痛部咳嗽时,患者将双手紧紧地压住伤口,以固定疼痛部位。如果患者不能触及伤口部位,则治疗师给予协助。位。如果患者不能触及伤口部位,则治疗师给予协助。3 3气雾剂吸入方法气雾剂吸入方法适用于分泌物浓稠者。适用于分泌物浓稠者。可用手球气雾器或超声雾化器等,产生的微粒,大的可用手球气雾器或超声雾化器等,产生的微粒,大的沉着于喉及上呼吸道,小的沉着于远端呼吸性支气管沉着于喉及上呼吸道,小的沉着于远端呼吸性支气管肺泡。气雾剂吸入后鼓励患者咳嗽。肺泡。气雾剂吸入后鼓励患者咳嗽。2伤口固定法八、体位引流八、体位引流 呼吸道疾病时,呼吸道内黏液分泌量明显增多且分泌呼吸道疾病时,呼吸道内黏液分泌量明显增多且分泌物多积聚于下垂部位。物多积聚于下垂部位。改变患者的体位既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又有利于改改变患者的体位既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又有利于改善肺通气和血流的比例。善肺通气和血流的比例。可取头低位做体位引流,以改善肺上部血流灌注可取头低位做体位引流,以改善肺上部血流灌注引流的体位主要取决于病变的部位,使某一特殊的肺引流的体位主要取决于病变的部位,使某一特殊的肺段向主支气管垂直方向引流为宜。段向主支气管垂直方向引流为宜。八、体位引流 呼吸道疾病时,呼吸道内黏液分泌量明显增多且分泌(一)体位引流适应证和禁忌证(一)体位引流适应证和禁忌证 1 1适应证适应证(1 1)由由于于身身体体虚虚弱弱、高高度度疲疲乏乏、麻麻痹痹或或有有术术后后并并发发症而不能咳出肺内分泌物者。症而不能咳出肺内分泌物者。(2 2)慢慢性性气气道道阻阻塞塞、患患者者发发生生急急性性呼呼吸吸道道感感染染以以及及急性肺脓肿。急性肺脓肿。(3 3)长期不能清除肺内分泌物。)长期不能清除肺内分泌物。2 2禁忌证禁忌证(1 1)内科或外科急症。)内科或外科急症。(2 2)疼痛明显或叫显不合作者。)疼痛明显或叫显不合作者。(3 3)明显呼吸困难及患有严重心脏病者。)明显呼吸困难及患有严重心脏病者。(一)体位引流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二)体位引流方法(二)体位引流方法1 1评估患者以决定肺部哪一段要引流。评估患者以决定肺部哪一段要引流。2 2将患者置于正确的引流姿势,随时观察患者脸色将患者置于正确的引流姿势,随时观察患者脸色及表情。及表情。3 3餐前进行为宜,每次引流一个部位,时间餐前进行为宜,每次引流一个部位,时间5 5minmin10min10min,如有数个部位,则总时间不超过如有数个部位,则总时间不超过3030minmin45min45min,以免疲劳。以免疲劳。4 4引引流流时时让让患患者者轻轻松松地地呼呼吸吸,不不能能过过度度换换气气或或呼呼吸吸急促。急促。5 5体位引流过程中,可结合使用手法叩击等技巧。体位引流过程中,可结合使用手法叩击等技巧。(二)体位引流方法1评估患者以决定肺部哪一段要引流。6 6如有需要,应鼓励患者做深度、急剧地双重咳嗽。如有需要,应鼓励患者做深度、急剧地双重咳嗽。7 7如如果果上上述述方方法法不不能能使使患患者者自自动动咳咳嗽嗽,则则指指导导患患者者做几次深呼吸,并在呼气时给予振动,可诱发咳嗽。做几次深呼吸,并在呼气时给予振动,可诱发咳嗽。8 8引引流流治治疗疗结结束束后后缓缓慢慢坐坐起起并并休休息息,防防止止姿姿势势性性低低血压。血压。9 9评估引流效果并作记录。评估引流效果并作记录。6如有需要,应鼓励患者做深度、急剧地双重咳嗽。(三)终止体位引流的指征(三)终止体位引流的指征 1 1胸部胸部X X线纹理清楚。线纹理清楚。2 2患患者者的的体体温温正正常常,并并维维持持2424小小时时4848小时。小时。3 3肺部听诊呼吸音正常或基本正常。肺部听诊呼吸音正常或基本正常。(三)终止体位引流的指征 1胸部X线纹理清楚。(四)体位引流注意事项(四)体位引流注意事项 1 1治治疗疗时时机机选选择择:不不能能在在餐餐后后直直接接进进行行体体位位引引流流,应应和和气气雾雾剂剂吸吸入入结结合合使使用用,选选择择一一天天中中对对患患者者最最有有利利的时机。的时机。2 2治治疗疗次次数数:引引流流频频率率视视分分泌泌物物多多少少而而定定,分分泌泌物物少少者者,每每天天上上、下下午午各各引引流流一一次次,痰痰量量多多者者宜宜每每天天引引流流3 3次次4 4次次,直直至至肺肺部部干干净净;维维持持时时每每天天1 1次次2 2次次,以防止分泌物进一步堆积。以防止分泌物进一步堆积。(四)体位引流注意事项 1治疗时机选择:不能在餐后直接进行(五)体位引流时使用的手法技巧(五)体位引流时使用的手法技巧 体位引流时可采用扣击、振动或摇法等手法技体位引流时可采用扣击、振动或摇法等手法技巧巧扣击扣击,治疗师手指并拢,掌心握治疗师手指并拢,掌心握成杯状,运用腕动力量在引流成杯状,运用腕动力量在引流部位胸壁上有节奏地敲击。部位胸壁上有节奏地敲击。振动振动,嘱患者作深呼吸,在嘱患者作深呼吸,在深呼气时缓和地压迫,急深呼气时缓和地压迫,急速地振动胸壁。速地振动胸壁。(五)体位引流时使用的手法技巧 体位引流时可采用扣击、振动或(1 1)近期有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史。)近期有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史。(2 2)近期脊柱损伤或脊柱不稳。)近期脊柱损伤或脊柱不稳。(3 3)近期肋骨骨折或有严重骨质疏松。)近期肋骨骨折或有严重骨质疏松。(4 4)近近期期咯咯血血,除除非非出出血血原原因因是是支支气气管管扩扩张张造成的急性感染。造成的急性感染。(5 5)胸胸壁壁疼疼痛痛(例例如如胸胸腔腔手手术术后后)、肿肿瘤瘤部部位、肺栓塞。位、肺栓塞。叩击、振动与摇法的禁忌证叩击、振动与摇法的禁忌证(1)近期有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史。叩击、振动与摇法的禁忌证九、全身训练九、全身训练 (一)下肢训练(一)下肢训练 通常采用有氧训练方法如快走、慢跑、骑车、登山等。通常采用有氧训练方法如快走、慢跑、骑车、登山等。得到实际最大心率及最大得到实际最大心率及最大METsMETs值值。运动训练频率运动训练频率2 2次次/周周5 5次次/周,到靶强度运动时间为周,到靶强度运动时间为1010minmin45min45min,疗程疗程4 4周周1010周。周。下肢训练也应包括力量训练,以循环抗阻训练为主下肢训练也应包括力量训练,以循环抗阻训练为主 。九、全身训练(一)下肢训练(二)上肢训练(二)上肢训练 手摇车训练手摇车训练 提重物训练提重物训练 肩关节的旋转训练肩关节的旋转训练 每每活活动动1min2min,休休息息2min3min,每每天天2次次,监监测测以以出出现现轻轻微微的的呼呼吸吸急促及上臂疲劳为度。急促及上臂疲劳为度。(二)上肢训练 手摇车训练 每活动1min2min,休息2(三)呼吸医疗体操(三)呼吸医疗体操 第一节第一节 双手辅助腹式呼吸双手辅助腹式呼吸 第二节第二节 坐位渐进呼吸坐位渐进呼吸 第四节第四节 侧弯压迫式呼吸侧弯压迫式呼吸 第三节第三节 双手配合交替呼吸双手配合交替呼吸 (三)呼吸医疗体操 第一节 双手辅助腹式呼吸 第二节 坐位第五节第五节 节律呼吸节律呼吸 第六节第六节 双下肢辅助加强呼吸双下肢辅助加强呼吸 第七节第七节 牵拉胸廓呼吸牵拉胸廓呼吸 第八节第八节 调整自由呼吸调整自由呼吸 第五节 节律呼吸 第六节 双下肢辅助加强呼吸 第七节 牵拉胸十、物理因子或电刺激治疗十、物理因子或电刺激治疗 超超短短波波治治疗疗,超超声声雾雾化化治治疗疗等等有有助助于于消消炎炎、抗抗痉痉挛挛、利于排痰保护黏液毯和纤毛功能。利于排痰保护黏液毯和纤毛功能。超超短短波波治治疗疗的的方方法法是是应应用用无无热热量量或或微微热热量量,每每日日一一次次,1515次次2020次为一疗程。次为一疗程。超超声声雾雾化化治治疗疗每每次次2020min/min/次次3030min/min/次次,每每日日一一次次,7 7次次1010次为一疗程。次为一疗程。使使用用低低频频通通电电装装置置或或体体外外膈膈肌肌反反搏搏仪仪,将将刺刺激激电电极极位位于颈胸锁乳突肌外侧。于颈胸锁乳突肌外侧。十、物理因子或电刺激治疗 超短波治疗,超声雾化治疗等有助于消十一、中国传统康复方法十一、中国传统康复方法 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穴位按摩、针灸、拔火罐;穴位按摩、针灸、拔火罐;中国传统方法强调身心调整训练,基本锻炼方法和要中国传统方法强调身心调整训练,基本锻炼方法和要领有其共同之处;领有其共同之处;调身调整体态,放松自然;调身调整体态,放松自然;调息调整呼吸,柔和匀畅,以横膈呼吸为主;调息调整呼吸,柔和匀畅,以横膈呼吸为主;调心调整神经、精神状态以诱导入静。调心调整神经、精神状态以诱导入静。十一、中国传统康复方法 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十二、自然疗法十二、自然疗法 提提高高机机体体抵抵抗抗力力是是预预防防心心肺肺疾疾病病和和各各种种慢慢性性疾疾病病发发作作的基本措施。的基本措施。包括合适的户外运动锻炼、保健按摩。包括合适的户外运动锻炼、保健按摩。空气浴、森林浴、日光浴、冷水浴等。空气浴、森林浴、日光浴、冷水浴等。十二、自然疗法 提高机体抵抗力是预防心肺疾病和各种慢性疾病发促进心理康复的放松训练促进心理康复的放松训练 在肺部疾病患者中常可观察到在肺部疾病患者中常可观察到心理异常的心理异常的症状和心理健康水平症状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降低,因此必须给予的降低,因此必须给予患者患者积极呼吸训练和良好的心理护理积极呼吸训练和良好的心理护理 1 1重视压力、情绪管理和控制重视压力、情绪管理和控制 2 2启发性心理治疗启发性心理治疗 3 3放松训练放松训练 4 4美化环境,创造气氛,开展文娱活动美化环境,创造气氛,开展文娱活动 促进心理康复的放松训练 在肺部疾病患者中常可观察 康复宣教康复宣教 1 1患者须了解自己的病情和自我管理的原则患者须了解自己的病情和自我管理的原则2 2患患者者须须了了解解影影响响呼呼吸吸功功能能的的病病因因,让让患患者者学会最基本的、切实可行的康复训练方法学会最基本的、切实可行的康复训练方法3 3康复教育应当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康复教育应当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应应注注意意将将教教育育管管理理贯贯穿穿和和结结合合于于各各种种医医疗疗活动中,这样符合患者的需求,效果会更好活动中,这样符合患者的需求,效果会更好 康复宣教 1患者须了解自己的病情和自我管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