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原理——热量传递与反应器的热稳定性ppt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0787941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79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反应工程原理——热量传递与反应器的热稳定性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化学反应工程原理——热量传递与反应器的热稳定性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化学反应工程原理——热量传递与反应器的热稳定性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章 热量传递与反应器的热稳定性1第九章 热量传递与反应器的热稳定性2n特点n不能忽略,有时比传质的影响严重n反应过程的热量传递按其尺度分为两类:n颗粒尺度的热量传递 催化剂与流体n设备尺度的热量传递 反应器与冷却介质热量传递过程对化学反应过程的影响2特点热量传递过程对化学反应过程的影响3n换热过程传热n单纯的传热,无化学反应n反应器传热n反应过程和传热过程相互交联作用n化学反应器的传热出现两个新问题n热稳定性和参数灵敏性反应器中传热与换热过程中传热的区别反应器中传热与换热过程中传热的区别3换热过程传热反应器中传热与换热过程中传热的区别49.1 热稳定性和参数灵敏性概念n定态定常状态n反应器处在热平衡状态,反应器各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n扰动n各种偶然的原因引起的反应参数的波动n自然变动,非人为调节49.1 热稳定性和参数灵敏性概念定态定常状态5n扰动产生后会出现两种情况:n反应器恢复到原来的热平衡状态n反应器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热平衡状态n平衡有两种:n稳定的平衡、不稳定的平衡反应器热稳定反应器热不稳定5扰动产生后会出现两种情况:反应器热稳定反应器热不稳定6n如果反应器是稳定的,扰动消失后它能自动返回原来的平衡状态,也无需对温度进行专门的调节。n如果反应器是不稳定的,则必需增设附加的调节装置使它回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否则它将自动地愈离愈远而无法正常操作。反应器的稳定对反应器操作有极为重要反应器的稳定对反应器操作有极为重要热稳定性:热平衡状态抗扰动的能力6如果反应器是稳定的,扰动消失后它能自动返回原来的平衡状态,7放热反应存在反应器的热稳定性问题放热反应存在反应器的热稳定性问题反应T(-rA)放热速率反应T(-rA)吸热速率反应T放热反应吸热反应7放热反应存在反应器的热稳定性问题反应T(-rA)放热速8参数灵敏性参数灵敏性n参数作微小调整时,反应器内温度或反应结果将会有多大变。n灵敏性,参数的调整精度要求,反应器的操作困难。n参数灵敏性和热稳定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8参数灵敏性参数作微小调整时,反应器内温度或反应结果将会有多9如何区分反应过程中的反应与传热的交联作用所产生的热稳定性问题和参数灵敏性问题?n如果反应器是稳定的,扰动消失后它能自动返回原来的平衡状态,也无需对温度进行专门的调节。如果反应器是不稳定的,则必需增设附加的调节装置使它回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否则它将自动地愈离愈远而无法正常操作。n热稳定性是热平衡状态抗扰动的能力。n灵敏性是参数作微小调整时,反应器内温度或反应结果将会有多大变。灵敏性增加,参数的调整精度要求增加,反应器的操作困难增加。n参数灵敏性和热稳定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9如何区分反应过程中的反应与传热的交联作用所产生的热稳定性问109.2 催化剂颗粒的热稳定性109.2 催化剂颗粒的热稳定性119.2.1 催化剂颗粒的定态温度n反应放热速率nT低时,过程为反应控制 nT高时,过程为扩散控制n放热速率是一条S形曲线119.2.1 催化剂颗粒的定态温度反应放热速率12n反应热移走方式:n颗粒与流体传热对流,唯一途径n颗粒间接触传热传导,忽略不计n催化剂颗粒与周围流体间的传热速率为:移热速率线是一条直线QTTb12反应热移走方式:QTTb13定态时:反应放热速率向周围流体传热速率n有三个交点n催化剂颗粒定态温度 TA、TB、TCn具有不同的稳定性13定态时:反应放热速率向周围流体传热速149.2.2 催化剂颗粒定态温度的稳定条件n定态点C:n扰动使Ts,QrQg,Ts,回复到C点;n扰动使Ts,QrQg,Ts,回复到A点;n扰动使Ts,QrQg,Ts,回复到A点;n定态点B:n扰动使Ts,QrQg,Ts,到A点;149.2.2 催化剂颗粒定态温度的稳定条件定态点C:15可见:可见:nA、C定态操作点对外界的扰动作用具有自衡能力,为稳定的定态;nB操作点虽然是定态点,但是它对外界扰动作用没有自衡能力,为不稳定的定态。15可见:A、C定态操作点对外界的扰动作用具有自衡能力,为稳16定态C点:Qr线斜率Qg线斜率,即:定态A点:Qr线斜率Qg线斜率,即:定态B点:Qr线斜率Qg线斜率,即:定态稳定条件分析17催化剂颗粒定态稳定条件催化剂颗粒定态稳定条件移热线的斜率大于放热线的斜率17催化剂颗粒定态稳定条件移热线的斜率大于放热线的斜率18nA下操作点n颗粒自冷态开始反应n(Ts-Tb)小 nC上操作点n颗粒起始温度高于TCn(Ts-Tb)大nB点n不稳定三个定态温度性质TATCTb18A下操作点三个定态温度性质TATCTb19工艺条件要求在工艺条件要求在B B点操作点操作n方法:nQr斜率,即haVp;同时,Tbn增加的程度:满足定态稳定条件n催化剂颗粒大小一定,a不变,有效hnh的措施:气流线速度19工艺条件要求在B点操作方法:20n在一个工业反应的开发过程中:n工艺角度:n着眼于反应器的空速,以确保获得一定的反应结果。n工程观点:n着眼于流体在反应器中线速度的大小,确保所需的定态处于稳定状态。20在一个工业反应的开发过程中:219.2.3 临界着火条件与临界熄火条件n“着火”现象:C和u一定,Tb,当Tb超过Tig时,下操作点上操作点n Tig催化剂颗粒的 临界着火温度1234219.2.3 临界着火条件与临界熄火条件“着火”现象:1222n催化剂处于上操作点时,使Tb逐渐,当Tb稍低于Tex时,上操作点下降到下操作点。n Tex为催化剂颗粒的临界熄火温度1234“熄火熄火”现象和熄火温度:现象和熄火温度:22催化剂处于上操作点时,使Tb逐渐,当Tb稍低于Tex时23临界着火和熄火条件:临界着火和熄火条件:n着火和熄火时:Qg与Qr线相切斜率相同n临界着火条件n临界熄火条件:23临界着火和熄火条件:着火和熄火时:Qg与Qr线相切斜率24催化剂颗粒临界着火温度催化剂颗粒临界着火温度着火点在下操作点附近,反应控制,有:对Ts求导:24催化剂颗粒临界着火温度着火点在下操作点附近,反应控制,有25结合临界着火条件得:结合临界着火条件得:当反应体系一定时:25结合临界着火条件得:当反应体系一定时:26临界熄火温度临界熄火温度n临界熄火点接近于上操作点,扩散控制 可推出熄火温度:催化剂颗粒的最大温升26临界熄火温度临界熄火点接近于上操作点,扩散控制催化剂颗粒27n上操作点的特点n 很大n催化剂颗粒温度TS很高,无法测定n流体温度Tb很低,可以测定n传质控制9.2.4 在上操作点时的催化剂颗粒温度27上操作点的特点9.2.4 在上操作点时的催化剂颗粒温度28在上操作点时过程处于传质控制在上操作点时过程处于传质控制表观反应速率极限传质速率 定态时热量平衡:传质控制时温差最大(催化剂颗粒的最大温升):28在上操作点时过程处于传质控制表观反应速率极限传质速率29催化剂颗粒温度催化剂颗粒温度由JD和JH与Re关系得:催化剂颗粒绝热温升为:传热与传质是同一流动条件下的结果29催化剂颗粒温度由JD和JH与Re关系得:传热与传质是同一30由上式可见:n在上操作点时,催化剂颗粒温度与流体温度之间的差值大小仅与物系性质有关;n对于气固反应系统:30由上式可见:319.3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的热稳定性9.3.1 全混釜的热平衡条件319.3 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的热稳定性32A.A.一级不可逆放热反应一级不可逆放热反应对组分A作物料衡算:32A.一级不可逆放热反应对组分A作物料衡算:33反应过程的放热速率:反应过程的放热速率:放热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呈S形曲线QT33反应过程的放热速率:放热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呈S形曲线Q34反应过程的移热速率反应过程的移热速率设T0=TCn移热速率与反应温度呈线性关系n斜率为:;与T轴的交点为:TC器壁传热反应物流体热焓变化带走的热量34反应过程的移热速率设T0=TC器壁传热反应物流体热焓变359.3.2 全混釜反应器的热稳定性nCSTR有多态现象:nA定态稳定 特点:低xnC定态稳定 特点:高xnB定态不稳定359.3.2 全混釜反应器的热稳定性CSTR有多态现象:36CSTRCSTR热稳定条件热稳定条件36CSTR热稳定条件37B.B.可逆放热反应可逆放热反应n受化学平衡的限制,放热速率线有一极大值;n与移热速率线有三个交点;nA、C是热稳定的操作点,B是热不稳定的操作点。ABC37B.可逆放热反应受化学平衡的限制,放热速率线有一极大值;38C.C.吸热反应吸热反应n定态为唯一的,不存在多态。38C.吸热反应定态为唯一的,不存在多态。399.3.3 操作参数对热稳定性的影响n改变CSTR反应器的操作参数,会对热稳定性产生影响:n进料温度T0n冷却介质温度Tcn进料流量vn传热系数Un传热面积A399.3.3 操作参数对热稳定性的影响改变CSTR反应器40n进料温度:nT01T02 b1b2,热稳定的nT01T03 b1c3,热不稳定的n冷却介质温度:同上进料温度、冷却介质温度,产生熄火;T3是极限40进料温度:进料温度、冷却介质温度,产生熄火;T3是极41n进料流量:n进料体积流量,Qr线的斜率 n当Qr线的斜率时,反应过程会出现热不稳定的操作点。n进料体积流量,稳定性U、A变化情况相同41进料流量:U、A变化情况相同429.3.4 最大允许温差n当Tc,热稳定n当Tc,TcTc3,c3a3,热不稳定Tc下降受到热稳定性限制是热稳定性对CSTR设计与操作的一个限制429.3.4 最大允许温差当Tc,热稳定Tc下降受到热43Tc下降的最大极限:43Tc下降的最大极限:44n CSTR最大允许温差:n同样可以求得反应器所需具有的最小传热面积44 CSTR最大允许温差:45n由上式可见:n决定 的反应参数是活化能;nE,反应速率对温度变化愈敏感,;n最大允许温差、最小传热面积是热稳定性对CSTR设计和操作中的一个限制。45由上式可见:46反应要求中等转化率(串联反应)在B点操作,条件:斜率UA,A截距TC,(T-TC)极限:要求:温差小,冷却介质温度高;传热面积大46反应要求中等转化率(串联反应)斜率UA,A截距TC479.3.5 全混釜的参数灵敏性nCSTR处在D点:n当TC,反应温度TDTD,反应结果影响不大;n当TC,会出现“熄火”现象,将导致反应温度和反应结果的剧烈变化。主要的调节参数是Tc,考察反应T对Tc的灵敏性479.3.5 全混釜的参数灵敏性CSTR处在D点:主要的调48n在反应器设计时,应避免太近于D或E的操作点,以留有余地作为调节之用。TC微小,会出现“飞温”现象,导致反应温度和反应结果的剧烈变化当TC,无剧烈变化在E点操作时48在反应器设计时,应避免太近于D或E的操作点,以留有余地作499.3.6 全混釜的可控性n全混釜反应器内由于物料的剧烈混合,升温或降温同时发生。所以原则上不致发生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nCSTR多用于液相反应,反应物系的热容较大,温度的升降比较迟缓,易于调节和控制。也能在B点操作。499.3.6 全混釜的可控性全混釜反应器内由于物料的剧烈混50思考题1.如何区分反应过程中的反应与传热的交联作用所产生的热稳定性问题和参数灵敏性问题?2.作出催化剂颗粒放热曲线和移热曲线,说明哪些点是稳定点,哪些点是不稳定点?稳定的条件是什么?3.作出催化剂颗粒放热曲线和移热曲线,说明哪些点是催化剂颗粒临界着火点,哪些点是催化剂颗粒临界熄火点?催化剂颗粒临界着火的条件是什么?4.作出CSTR放热曲线和移热曲线,说明哪些点是稳定点,哪些点是不稳定点?稳定的条件是什么?50思考题1.如何区分反应过程中的反应与传热的交联作用所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