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虐青少群体PPT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0782080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受虐青少群体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受虐青少群体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受虐青少群体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 受虐青少年群体的概念及现状一、青少年受虐的现状(一)国外青少年受虐的情况(二)我国青少年受虐的情况 我国青少年虐待问题的突出特点:性虐待相对比西方国家少,但是打骂孩子以及情感虐待普遍存在。第一节 受虐青少年群体的概念及现状二、青少年受虐的含义及分类二、青少年受虐的含义及分类青少年受虐是指由于暴力、虐待或忽视而引起青少年身体或情绪上受到伤害。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1)生理虐待)生理虐待(Physical Abue)(Physical Abue)它是指对青少年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体格/生理损伤,或者不保护青少年免受体格/生理损伤,其中包括投毒、窒息等。二、青少年受虐的含义及分类(2)(2)性虐待性虐待(SexualAbue)(SexualAbue)它是指成年人对青少年施以性刺激以满足自己性冲动的行为,其具体包括:带有刺激性目的的亲吻、拥抱、调戏儿童身体;玩弄青少年的性器官;更严重者强迫青少年进行性交、乱伦和逼迫青少年卖淫。(3)(3)心理虐待心理虐待(PsychologicalAbue)(PsychologicalAbue)它是指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经常性或习性的发生的导致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言行。例如,漫骂、嘲笑、羞辱、批评、恐吓威胁、损毁等(4)(4)忽视忽视(Neglect)(Neglect)它是指长期、持续或严重忽视青少年;或者不保护青少年使之免受任何二种危险的侵害,如寒冷、饥饿;或者不给予青少年重要的护理,从而造成青少年健康或发育的严重损伤,其中包括非器质性生长发育不良。(2)性虐待(SexualAbue)第二节第二节 青少年受虐产生的原因青少年受虐产生的原因一、父母型态一、父母型态通常有两种父母型态:接纳一负责型(以青少年为中心)及拒绝不负责型(以父母为中心)。其中,拒绝一不负责型的父母型态被认为与青少年虐待的发生有关。第二节 青少年受虐产生的原因一、父母型态二、父母的人格特征二、父母的人格特征 父母的童年经历缺乏情感和温暖,常受虐待,因而没有形成适当的自尊心或成熟的情感。由于缺乏早期的爱心环境,有虐待行为的父母可能希望从孩子身上获得他们从未得到过的情感和支持。结果是:他们对孩子能够向他们提供的安慰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他们容易受挫并失去控制,也不能给予孩子他们从未体验过的爱。父母滥用药物和醐酒会促发他们对孩子产生冲动和失控行为,甚至有少数父母可能是明显的精神病患者。三、家庭压力三、家庭压力 如果没有亲戚、朋友、邻居或同伴的物质和心理上的支持,父母可能感到孤立无助而变得脆弱易怒。假若家庭有足够的支持,虐待模式可能因此中止;但若又遭受到压力或重复危机时,虐待模式可能再次出现。二、父母的人格特征四、精神诊断四、精神诊断 通常与非施虐父母相比较而言,施虐父母有较多的情感性“违常”。例如,施虐父母普遍表现出极端、不当的教育方式。普遍的有“双极症”(俗称躁郁症)、“重郁症”以及酒瘾。患有精神疾病的父母在抚养教育孩子时,常表现出极端、不当的教育方式。五、环境变化五、环境变化 家庭收入不足及不良的居住环境与虐待之间高度相关,家庭暴力的比率与来自失业、半失业、经济窘迫等因素的社会压力成正比。收人不稳定引起父母感情不和、居无定所或居住面积过小、母亲终日在外工作、父母人际关系不良等,都会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和情绪不稳定,最终引发虐待青少年现象,这是收人不稳定家庭虐待发生率很高的原因。四、精神诊断第三节第三节 受虐青少年群体存在的问题受虐青少年群体存在的问题一、受虐青少年的行为特征一、受虐青少年的行为特征大量研究发现,受虐青少年存在多方面的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和心理病理问题。高攻击性是遭受躯体受虐青少年最突出的行为问题之一。一方面,高攻击性可能与这类青少年的情绪控制和表达技巧方面的缺陷有关。另一方面,高攻击倾向可能只是受虐对所处其青少年中的受虐性环境所采取的一种防御策略。第三节 受虐青少年群体存在的问题一、受虐青少年的行为特征遭受躯体受虐或忽视的青少年还表现出较多的品行障碍问遭受躯体受虐或忽视的青少年还表现出较多的品行障碍问题、注意问题、多动、破坏行为、受虐行为等。其同伴关题、注意问题、多动、破坏行为、受虐行为等。其同伴关系也存在严重困难:系也存在严重困难:一方面,这类青少年与同伴交往时表现出较高的攻击倾向。另一方面,这些青少年表现出较多的社会退缩行为,特别是在陌生的同伴群体中显得社交技巧极端欠缺。遭受躯体受虐或忽视的青少年还表现出较多的品行障碍问题、注意问二、受虐青少年的心理病理学特征二、受虐青少年的心理病理学特征青少年期各种受虐经历与多种精神障碍或症状如抑郁、焦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人格障碍、品行障碍、心境障碍、受虐型人格障碍、物质滥用、性功能障碍等有着密切联系。二、受虐青少年的心理病理学特征第四节第四节 受虐青少年群体的社会工作干预和介入受虐青少年群体的社会工作干预和介入一、介入青少年身体虐待和性虐待问题时遇到的难题一、介入青少年身体虐待和性虐待问题时遇到的难题(一)介入青少年身体虐待时遇到的难题1 1、难以界定、难以界定2 2、难以预防、难以预防3 3、难以介入、难以介入4 4、难以控制、难以控制5 5、难以处理、难以处理第四节 受虐青少年群体的社会工作干预和介入1、难以界定(二)介入青少年性虐待时遇到的难题 1 1、发现难、发现难 2 2、介入难、介入难 3 3、处理难、处理难(二)介入青少年性虐待时遇到的难题二、服务模式介绍二、服务模式介绍(一)“社会心理”模式“社会心理”模式是指人是由生理、心理及社会各部分组成,而其中的互动作用更加促成了各部分之间不断地彼此影响。也就是说,个人的心理发展是受到其社会环境和生理状态的影响。二、服务模式介绍THANK YOUSUCCESS2024/5/813可编辑THANK YOUSUCCESS2023/8/113具体来说,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具体来说,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有以下几个:主要理论基础有以下几个:1、心理分析理论 2、人在情境中理论 具体来说,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二)行为治疗模式行为治疗模式的社会个案工作的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行为治疗模式的社会个案工作的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行为主义包括四种学习形态:一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行为主义包括四种学习形态:1 1、反应学习、反应学习行为主义认为人类行为的本质是人对环境刺激的本能反应,最著名的是巴普洛夫的试验。无条件反射是不收人的意识所控制的,是纯粹生物本能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既不是学习习得的。条件反射则是一种学习形态,如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成为受意识控制的行为。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即如何在行为治疗中割断“条件”和“反应”之间的联系,从而改变行为。(二)行为治疗模式2 2、操作学习、操作学习 操作学习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改变行为,即控制或操作条件,相应的产生一个期望期望的行为。人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又决定人的行为,通过这个过程,行为被塑造和改变。3 3、观察学习、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认为,人通过观察他人而学习,不需要经过“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是通过大脑的想象过程获得的,换句话说,学习是可以传递的。人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由这种间接学习获得的。4 4、认知学习、认知学习 传统上,学习理论关心的是外部行为,将人看作是被动的反应环境,行为被环境所控制。认知学习与它们不同,它认为人会感受和思考,即人赋予事件以意义,人的思想和感受影响人的行为。如果人改变自己的态度,行动也会朝向积极的方向。2、操作学习(三)叙事治疗模式叙事治疗模式以日常对话为基础,从多向价值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社会工作辅导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在辅导关系和辅导技巧上的一些变化。它透过“故事叙说”、“外化”、“结构”,是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建构主义认为,不存在必然的、绝对的客观真理,人们拥有的只是个人观点和在这些观点指导下的行为。建构主义关注语言在人们的社会建构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三)叙事治疗模式受虐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具体过程1 1、对受虐青少年的个人辅导、对受虐青少年的个人辅导对受虐待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首先要进行个人辅导,辅导的目标、内容或方向大致可以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1)了解:)了解:让青少年当事人了解自己是受害者,以及了解会经常怕承认自己真实感受的部分。(2 2)对原有的自己提出异议:)对原有的自己提出异议:当他们了解到自己是受害者时,他们会开始体验到痛楚及真实的感受;在辅导的过程中他们应被允许反复体会这些感受。(3 3)沉默:)沉默:当新的感觉、顿悟出现时,青少年当事人会开始觉得在某些地方他们是有责任的(无论是消极或积极层面上);基于某些理由,他们觉得“我是自找的”。受虐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具体过程(4 4)绝望:)绝望:当辅导进行时,开始觉察到他们的童年和别人是不一样的;通常都会对自己所经历和他人不同的童年感到失落。(5 5)对关系的再评估:)对关系的再评估:儿童期受虐的青少年当事人会为满足其人际需求而寻求完整性及人际关系。(6 6)面对:)面对:当青少年当事人可以面对情绪时,他们准备好可以面对加害者。(7 7)再建构:)再建构:青少年当事人被鼓励与他人做更多的接触。(4)绝望:当辅导进行时,开始觉察到他们的童年和别人是不一样2 2、对受虐青少年的家庭辅导、对受虐青少年的家庭辅导 可以有很多的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受虐青少年的家庭,如家庭治疗、受虐青少年的父母的个别辅导、施虐父母小组,等等,其中,维系家庭服务和家庭重建方案现在被广泛地运用到受虐青少年的家庭辅导上来。有三个层次的社会工作服务用以维系家庭(Homebuilders,1989),它们分别为:(1)以社会为基础的服务,协助及支持成人扮演其父母的角色;(2)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提供各种服务以使家庭状况稳定(如:个案管理、咨询、辅导或治疗、教育技巧、倡导及实质服务);(3)密集式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当孩子需要被带离的情况所提供的服务。2、对受虐青少年的家庭辅导3 3、对受虐青少年的环境干预及运用自然的协助者、对受虐青少年的环境干预及运用自然的协助者家庭的直接环境(如:朋友、亲戚、邻居)中自然协助者是可近和可资利用的良好资源,而且比实务工作者更常与家庭接触。使用个案直接环境中的机构,及自然协助者都是促成受虐青少年及其家庭正向改变的资源之一。与专业人员或志愿者相比较,自然协助者的另一个优点是,他们通常在助人关系结束后,还会持续与该家庭保持联系。3、对受虐青少年的环境干预及运用自然的协助者4 4、对受虐青少年的医疗干预、对受虐青少年的医疗干预 被虐待的青少年个案呈现出复杂的心理社会及法律问题,而这样的状况极其需要医疗、法律,以及心理等专业的技巧来共同协助。对受虐青少年的医疗干预的工作内容包括:对青少年虐待的介入团体应设立在小儿科或急诊室、急救反应、不需预约的临床服务、对受性虐待的青少年及其家人进行心理评量。另外,也需要医师的咨询服务,以协助青少年及其家庭的管理,和协助行政人员处理面对性虐待和其它虐待案件的焦虑。除此之外,还要有一个特殊的诊疗室,实务工作者可对青少年应付压力、创伤能力的素质,以及举报后的影响进行评量。同时,也和青少年保护机构一起合作,以便一旦案主进入儿科急诊室,就可以用来提醒医疗人员青少年案主被虐待的可能性。而这样的评量是在社工师、心理师、精神科医师,以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士的共同监控下进行。4、对受虐青少年的医疗干预第五节第五节 青少年的性骚扰与性侵犯青少年的性骚扰与性侵犯一、性骚扰和性侵犯的含义一、性骚扰和性侵犯的含义2、性侵犯泛指一切种类与性相关、且违反他人意愿,对他人作与性有关的行为。包括强奸、性骚扰在内都可算是一种性侵犯,像露体、窥淫等也可算是性侵犯的一种,一般这个词较常用来指强奸,不过也可指强制肛交、强制口交、非礼、性虐待等。1、性骚扰(英语:sexual harassment)指以性欲为出发点的骚扰,以带性暗示的言语或动作针对被骚扰对象引起对方的不悦感,只要言语或行为令他人感到不悦或有被冒犯的意图,且被认定存有性相关的暗示,都算是性骚扰。第五节 青少年的性骚扰与性侵犯2、性侵犯泛指一切种类与性相二、性骚扰及性侵犯给青少年造成的身心伤害二、性骚扰及性侵犯给青少年造成的身心伤害(一)身体方面(一)身体方面 1、身体特征 2、行为特征 3、青春期其他常见不良行为的指征二、性骚扰及性侵犯给青少年造成的身心伤害THANK YOUSUCCESS2024/5/825可编辑THANK YOUSUCCESS2023/8/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