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ppt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0780372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PTX 页数:19 大小:29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情操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道德情操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道德情操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的光芒比阳光还要灿烂道德情操论的思想介绍道德的光芒比阳光还要灿烂道德情操论的思想介绍1【温总理推荐语温总理推荐语】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我们应该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全文,2009年2月2日【温总理推荐语】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2一、一、【名家评论名家评论】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美197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米尔顿弗里德曼 一、【名家评论】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3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人们只看到斯密在其国富论中论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重视经济人的谋利心理和行为,强调“自利”,却相对忽略了其在道德情操论中所重视的社会人的伦理、心理、法律和道德情操,从而曲解、误读了亚当斯密学说。英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阿马蒂亚森 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人们只看到斯密在其国富论中论述4我们目睹了金钱欲爆发之后的种种罪恶,会感到斯密称道德情操论比国富论更基本的含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一个讲道德的经济。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著名经济学家 梁小民 我们目睹了金钱欲爆发之后的种种罪恶,会感到斯密称道德情操论5斯密自己比起重视国富论来似乎也更重视自己的道德情操论。道德情操论不仅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主要著作,也是他在逝世前的最后几年里竭尽全力进行修订的一本书。他在身患重病、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的情况下,对这本书进行了最重要的一次修订,这说明了伦理学在斯密心目中的地位。对于道德真理的探讨在斯密那里是贯穿始终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沉思录译者 何怀宏斯密自己比起重视国富论来似乎也更重视自己的道德情操论6二、亚当.斯密生平亚当斯密(AdamSmith),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1740年被选人牛津大学深造;1748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1763年,任英国财政大臣养子的伴游导师;1778年任爱丁堡关税局长;1790年7月17日辞世。斯密一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1759年)和国富论(1776年)。前者为伦理学著作,它的出版使斯密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约翰.雷亚当.斯密传二、亚当.斯密生平亚当斯密(AdamSmith),18世7三、道德情操论的思想概述1.同情心论:同情心理论是亚当斯密伦理学体系的基础。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一书中几乎在每一个部分都是以同情心为讨论的主线的。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三、道德情操论的思想概述1.同情心论:同情心理论是亚当8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开门见山地指出:“无论人们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我们常为他人的悲哀而感伤,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不需要用什么实例来证明。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它的原始感情一样,决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虽然他们在这方面的感受可能最敏锐。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这里,亚当斯密承认人是自私的同时,又强调人是关心他人的,强调人性是利他的,并进一步指出利他心或者说同情心是人类的普遍本性。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开门见山地指出:“无论人们认为某92.激情论:斯密道德情操论的第一卷第三编(第六版的第一卷第二编)中的标题为“论各种不同的适宜激情程度”。他在第三编中把激情分为五类:起源于肉体的激情、起源于想象力的激情、非社会的激情、社会的激情、利己的激情。在这一篇中,斯密就什么样的激情应该被抑制这类问题进行了论述。如果考虑人性中所有的各种激情,我们将发现人们把各种激情看作是合宜或不合宜的完全是同他们意欲对这些激情表示或多或少的同情成比例的。2.激情论:斯密道德情操论的第一卷第三编(第六版的第一卷103.正义论:正义论在斯密伦理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至于不少斯密研究者都断言,斯密伦理学的本质在于他的正义论。在人的能力存在天然的强弱差异的前提下,一种缺乏了强制性正义法则的社会,是难以避免彼此伤害的。斯密明确指出,基于愤恨和惩罚的正义法则,其基本的功能在于抑制强暴、保护弱者和惩罚罪犯。也正是因为斯密认识到了社会上个人之间存在着力量上的差异,他才把保护生命和人身安全作为一切神圣的正义法则中的首要层次,而财产权的保护则是次要的层次。3.正义论:正义论在斯密伦理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至于不少114.良心论:斯密的良心的概念是设想的公正的旁观者的观念,他根据合宜性法则对自我行为进行道德评判,而且这种评判的影响和权威是巨大的,它促使人们追求行为和品质的合宜性,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从而成为配享美德的人。“在所有的场合,良心的影响和权威都是非常大的;只有在请教内心的这个法官后,我们才能真正看清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才能对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作出合宜的比较。4.良心论:斯密的良心的概念是设想的公正的旁观者的观念,他根125.义务论:斯密看到,一个人一般总是在两种情况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省察,一是在准备行为之前,二是在行为结束之后。在这两种情况下,他会努力地以公正的旁观者的眼光来对自己将要采取得行动进行评判。但是,恰好是在这两种情况下,人的评判最容易出现问题。当我们准备行动时,那种热切的激情和强烈的欲望是很难容许自己以一个中立的旁观者的公正态度去思考将要做的这件事。尽管我们会努力地运用他人之镜,尽量地控制这种行动之前的激情,然而强大的个人的激情仍然难免使得我们无法最终对这件事情的合宜性作出正确的判断。我们自己的欲望和感情会使得我们总是自然地回到自己的立场上,替自己的计划说话,总之我们常常难以彻底摆脱由于自己特殊的处境所引起的热切的感情和渴望,更不用说像一个公正的法官那样铁面无私地裁决我们自己要做的事情的合宜性了。“这种自我欺骗,这种人类的致命的弱点,是人类生活发生混乱的一半原因。”因此,需要人们对于已经形成的一需要人们对于已经形成的一般行为规范或者准则的尊重和遵守,被斯密称之为般行为规范或者准则的尊重和遵守,被斯密称之为“义务义务感感”。5.义务论:斯密看到,一个人一般总是在两种情况下对自己的行为136.效用论:斯密把美的源泉和审美判断的依据的讨论作为讨论伦理道德问题的一个可以参照的系统。他承认效用是美的主要源泉之一,一件物品给予人们以使用上的实际便利和给人于想象上的便利,这是人们给予赞美的一个主要原因。“任何人工产品的那种合理性、那种巧妙的设计常常比它被期望达到的目的更受重视,为了求得某种便利或实现某种愿望而进行的手段的恰当调节常常比这便利或实现某种愿望本身更受关注,而这便利或愿望的实现似乎正是那些手段的全部价值之所在”。6.效用论:斯密把美的源泉和审美判断的依据的讨论作为讨论伦理147.实践道德论:斯密认为谨慎、仁慈的人是品德高尚的人。斯密指出,谨慎的人,他们的谈吐未必总是非常活泼有趣,但是不会令人讨厌。谨慎之人性格的第二个特色就是勤劳、节俭,不爱冒险、不干涉他人、非宗派性。仁慈的感情是从各人“对自己的考虑(hisowncare)”开始,沿着家庭一家族一工作单位的同事和邻居、恩人等的序列扩大他爱的序列,并且随着这个序列的扩大而逐渐地发生强度上的自然减弱的。7.实践道德论:斯密认为谨慎、仁慈的人是品德高尚的人。15四、亚当.斯密之谜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的关系(一)从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交替创作、修订及其整个研究、写作计划来看,决不能否认斯密学术思想体系在本质上的一致性。1759年4月,道德情操论首次出版,是在其道德哲学讲稿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完成的,到1774年共出版了四版,在这个不断修订的过程中,他又在1763年在其道德哲学讲稿的第四部分基础上酝酿创作国富论,并于1776年出版。此后,国富论在修订过程中,斯密并未停止对道德情操论的修订,直至 1790年他停止思想之前,最终完成了道德情操论的第六版。因此,这二部巨著应该是斯密整个写作计划和学术思想体系的二个有机组成部分。斯密本人也是把国富论看做是自己在道德情操论中论述的思想的继续发挥。因此,我们不能认为这二部巨著之间存在什么基本矛盾。四、亚当.斯密之谜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的关系(一16(二)从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来看,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都是从人的利己本性出发的。在斯密看来,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而从利己出发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就是斯所假设的经济人。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把这种基于个人利益的利己主义称为“自爱”。支配人类行为的动机有自爱、同情心、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习惯和交换倾向等。人们自爱的本性是与同情心相伴随的,然而,人在本能上又是自私的,总是在爱心的引导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从而妨碍同情心的充分发挥。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就从这种经济人活动的利己主义出发,探讨了人类沉缅于“对财富的追求”的原因。他实际上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发来研究人们追求财富的动因的,在二部著作中,他论述人们对财富的追求都是从人的利己主义的本性出发的。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竭力要证明的是,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和行为,从而为建立一个有必要确立行为准则的社会而有规律地活动。斯密在国富论中所建立的经济理论体系,就是以他在道德情操论的这些论述为前提的。只是二者在论述对利己主义行为的控制上,论述的着重点不同,道德情操论寄重托于同情心和正义感,而在国富论中则寄希望于竞争机制。(二)从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来看,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17(三)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之间的有机联系,还集中表现在斯密对那只“看不见的手”的统一论述中。“看不见的手”这一著名短语,在二部著作中都出现过一次。在道德情操论中的“看不见的手”被描述为对财富的追求或获取欲,是从荣辱之心一类的私利出发的,是受人们的个人感情和爱好驱使的,人们在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下追求狭小私人目的同时,却始料未及实现着增进人类福利的更大的社会目的;在国富论中,斯密谈到把资本用来支持产业的人,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程度上促进这种利益,他所盘算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他是受一只看不见的和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本意要达到的目的,这里的这只手是用来比喻说明竞争过程的有益后果的。从这种简要的逻辑中可以看出,这二部著作中的这二部著作中的“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事事实上是一只手,是一种对从利己出发的活动进行调节、实上是一只手,是一种对从利己出发的活动进行调节、从而使私利与公益协调的力量。从而使私利与公益协调的力量。这种力量在经济生活中表现为经济规律,在政治生活中表现为社会法规。它的作用是实现经济均衡、政治均衡。(三)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之间的有机联系,还集中表现在18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谢谢大家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