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散曲与民歌ppt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0775711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4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代的散曲与民歌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明代的散曲与民歌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明代的散曲与民歌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明代的散曲与民歌第十二章明代的散曲与民歌1“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第一节 明代散曲v散曲从元代兴起以后,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词的功能,明代仍延续这个方向,曲盛而词衰。从作家、作品及曲论著作的数量来看,明都超过了元。据全明散曲统计,明代有姓名可考的散曲作家达四百多人,存小令一万五百多首,散套2054篇。散曲的选集编印,也较元代为盛。v元代散曲作为一种新创的体式,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而明代散曲大多依傍前人,成就是受到限制的。但一些名家的优秀之作,在发掘新的生活内容和深入表现人情世态方面,还是有所发展,有其值得重视的地方。第一节 明代散曲散曲从元代兴起以后,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词的功2“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v明初散曲v朱有敦诚斋乐府。朱为宗室贵族,曲作以音律谐美著称,流传久远,至钱谦益著列朝诗集,还说“至今中原弦索多用之”。语言风格追踪马致远、贯云石的豪放一派。所写内容,以赏花、题情及宴游、应酬为多。明初散曲3“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v弘治、正德年间,明代散曲有了显著的发展。当时北方的知名作者有康海、王九思等,南方的知名作者有王磐、陈铎、唐寅等。弘治、正德年间,明代散曲有了显著的发展。当时北方的知名作者有4“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v康海、王九思都是前七子中的人物,诗文的成就不高,但戏剧和散曲较为知名。康有沜东乐府,王有碧山乐府。他们都是陕西人,都因为被指与刘瑾同党而遭黜退,隐居乡里,常在一起宴游。两人的散曲,也都有大量对现实政治表示不满、对自身的遭遇感到愤慨、以及在无奈中以闲居生活的安适为自我慰勉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实际上都反映出他们不能摆脱士大夫人生价值观的心理,那些貌似旷达的话,其实都带有苦涩的味道。康海、王九思都是前七子中的人物,诗文的成就不高,但戏剧和散曲5“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v如康海的水仙子酌酒:论疏狂端的是我疏狂,论智量还谁如我智量。细寻思往事皆虚诳,险些儿落后我醉春风五柳庄。汉日英雄、唐时豪杰,问他每今在何方?好的歹的一个个尽撺入渔歌樵唱,强的弱的乱纷纷都埋在西郊北邙,歌的舞的受用者休负了水色山光。如康海的水仙子酌酒:论疏狂端的是我疏狂,论智量还谁6“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v又如王九思的沉醉东风赠隐者:竹杖子难随驷马,草庵儿独住烟霞。康衢、击壤歌,今古渔樵话,指功名风扫残花。恨杀韩、彭做作差,因此上妆聋卖哑。又如王九思的沉醉东风赠隐者:竹杖子难随驷马,草庵儿7“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v同时期南方散曲家的作品带有更多的市井气息,内容要显得宽广。v王磐(约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高邮(今属江苏)人,一生未仕。有王西楼乐府。万历扬州府志称其“洒落不凡,恶诸生之拘挛、弃之,纵情于山水诗画间”。v他的散曲,王骥德曲律曾评为北曲之冠,可惜流存很少。其中多数是写闲适的生活情趣,文辞爽利俊朗,是其所长。同时期南方散曲家的作品带有更多的市井气息,内容要显得宽广。8“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v另一些作品则反映了社会生活景象。如套曲嘲转五方挖苦不停赶场子做法事的和尚,而小令朝天子咏喇叭讽刺太监的作威作福,尤为著名:“喇叭,锁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净鹅飞罢。”v散曲特有的尖新泼辣的语言风格,在这里得到很好的发挥。另一些作品则反映了社会生活景象。如套曲嘲转五方挖苦不停赶9“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v陈铎(1469以前1507)字大声,号秋碧,邳州(今江苏邳县)人,家居南京。世袭指挥使,然不守官职,醉心于词曲,当时南京教坊中人称“乐王”。有秋碧乐府、梨云寄傲,内容以写男女风情最多,文辞流丽,曲律评为“颇著才情,然多俗意陈语”。他另有滑稽余韵,收曲一百三十六首,用当时以城市为主的各种社会职业为题,写形形色色的人情世态,是散曲中别开生面之作。陈铎(1469以前1507)字大声,号秋碧,邳州(今江苏邳10“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v嘉靖前后,为明代散曲最为兴盛的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名家,作品的风格也更为多样化。从乐曲来说,在昆腔兴起以前,虽也有兼用南北曲的,但以北曲为盛;这以后,北曲衰落,南曲愈盛,因而有所谓南词一派。这一时期中著名的曲家,有沈仕、杨慎、金銮、冯惟敏、梁辰鱼等,其中冯惟敏的成就最为卓著,梁辰鱼则是南词的代表。嘉靖前后,为明代散曲最为兴盛的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名家,作品的11“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v冯惟敏(1511约1580)是明代最重要的散曲家,其成就可与元代名家相比。他的海浮山堂词稿收套数近五十套,小令约一百七十首,数量是明代散曲家中较多的,题材也比一般作者为广泛。除了写景抒情、宴游酬唱,还有不少篇章慨叹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讽刺官场丑恶,是散曲中少见的。如小令胡十八刈麦有感、胡十八刈谷有感、玉芙蓉苦雨、玉江引农家苦等首,对挣扎于天灾人祸、苛捐杂税中的农民表现了真实的同情,套数般涉调耍孩儿骷髅诉冤尖锐地揭露了贪官污吏为榨取钱财而肆意发棺验骨,使生者死者都不得安宁的丑恶行径,这些都很有现实感。冯惟敏(1511约1580)是明代最重要的散曲家,其成就12“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v冯惟敏散曲的语言不事雕饰,活泼自然,有元代早期散曲的豪爽磊落之气。如玉江引阅世:我恋青春,青春不恋我。我怕苍髯,苍髯没处躲。富贵待如何?风流犹自可。有酒当喝,逢花插一朵。有曲当歌,知音合一夥。家私虽然不甚多,权且糊涂过。平安路上行,稳便场中坐,再不惹名缰和利锁。冯惟敏散曲的语言不事雕饰,活泼自然,有元代早期散曲的豪爽磊落13“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v梁辰鱼因用昆山腔作传奇而名震一时,他的散曲集江东白苎也很有影响。梁氏作曲,声律精整而文辞工丽,喜化用诗词中的名句,口语成分减少,因而接近词的体格。v仙吕入双调夜行船序拟金陵怀古套数是典型的例子,“徙倚,故国秋余,远树云中,归舟天际。山势,还依旧枕寒流,阅尽几多兴废?”声调颇为雄壮,截取前人成句,也还锤炼得浑成,但离曲的韵味实远。梁辰鱼因用昆山腔作传奇而名震一时,他的散曲集江东白苎也很14“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v对梁辰鱼散曲的评价分歧极大。尊之者称为“曲中之圣”(张楚叔选辑吴骚合编),贬之者则说因为他倡导的工丽之习,使得“不惟曲家一种本色语抹尽无余,即人间一种真情话,埋没不露已”(凌濛初谭曲杂札)。客观地说,作为个人创作,梁氏散曲有他的特色和成就,但由他引出的风气导致了散曲本色的消失,则也是事实。对梁辰鱼散曲的评价分歧极大。尊之者称为“曲中之圣”(张楚叔选15“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第二节 明代民歌v民歌在明代文学中有特殊的意义。从明中期以来,自李梦阳、何景明至李卓吾、袁中郎、冯梦龙、凌濛初等,都不仅仅由于个人的兴趣而喜爱民歌,实际上,他们也把民歌富于真情实感、奇思异想和灵动活泼、无所忌讳的特点,奉为文学的审美理想,当作反对假文学(尤其是“头巾气”)的武器。v冯梦龙说:“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山歌序)v卓人月:“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让元,庶几吴歌、挂枝、罗江怨、打枣竿、银鲛丝之类,为我明一绝耳。”第二节 明代民歌民歌在明代文学中有特殊的意义。从明中期以来16“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v明代现存最早的民歌集子是:成化年间金台鲁氏所刊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新编太平时赛赛驻云飞、新编寡妇烈女诗曲四种。明代现存最早的民歌集子是:成化年间金台鲁氏所刊新编四季五更17“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v晚明时期通俗文学专家冯梦龙对于民歌也表现了极大的兴趣,编辑了挂枝儿(又名童痴一弄)和山歌(又名童痴二弄)。前者已不全,残存小曲近四百首,大都是江南人依北方俗曲所作;后者收作品三百余首,其中包括一些上千字的长篇,绝大部分是用吴语写成的吴地民歌。晚明时期通俗文学专家冯梦龙对于民歌也表现了极大的兴趣,编辑了18“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v挂枝、山歌的特点:v一、真实地描绘出社会平民阶层的各种世态人情,民俗味道浓烈。v二、热烈歌咏青年男女自由的爱情生活。v三、形象刻画、语言运用等艺术手法丰富新颖,显示出明代民歌创作机巧进一步趋于成熟。挂枝、山歌的特点: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