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余热回收技术ppt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71891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余热回收技术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工业余热回收技术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工业余热回收技术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余热回收技术工业余热回收技术余热回收技术余热回收技术余热回收节能技术1.余热的定义与种类2.余热的特点3.余热利用的策略4.余热利用途径余热回收技术余热回收节能技术1.余热的定义与种类1.1 1.1 余热资源定义余热资源定义l余热资源是指具有一定温度的排气、排液和高温待冷却的物料所包含的热能均属于余热,或者,目前条件下有可能回收和重复利用而尚未回收利用的那部分能量。l余热资源不仅取决于能量本身的品位,还取决于生产发展情况和科学技术水平。l余热回收固然很重要,但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尽量减少余热的排出,这方面的主要措施是降低排烟温度,热能梯级利用,减少冷却介质带走的热量,减少散热损失,提高热工设备的效率等。注意1.1 余热资源定义余热资源是指具有一定温度的排气、排液和高排气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的余热 冷却介质的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废气、废水余热化学反应余热按来源分类1.2 1.2 余热资源分类余热资源分类 余热品味的高低主要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品味越高做工能力越强,工业企业中,余热资源的形态通常有固体、气体、液体三种。具体可以分为以下6种。排气余热按来源分类1.2 余热资源分类 余热排气余热排气余热 排气余热占余热资源总量的50%左右,并且温度范围差别大。焦炉煤气750转炉煤气1600以上排气余热 排气余热占余热资源总量的50%左右,并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 工业上许多成品半成品或者炉渣的温度都很高,对其冷却过程中还有大量的余热可以利用。4%6%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 工业上许多成品半成品或者炉渣冷却介质余热冷却介质余热 一类用于生产所需求的冷却介质余热,另一类用于金属构件冷却,保证金属强度。15%25%冷却介质余热 一类用于生产所需求的冷却介质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化学反应余热 化学反应余热是放热反应过程所放出的热量。10%左右CO(g)+H2O(g)=CO2(g)+H2(g)+41kJ/mol 如.生产硫酸制备二氧化硫 该反应需要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依据目前开发的催化剂活性温度,其反应温度在200-400之间,中变催化剂在280-400,低变催化剂为200-320。如.合成氨中的一氧化碳变换反应变换变换反应器反应器200-400换换热热器器常温常温常温常温化学反应余热 化学反应余热是放热反应过程所放出的表1-1 可燃废气、液、料的发热量废气、废液、废料可燃成分/%低位发热量(kj/m3)COH2CH4炼焦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铁合金冶炼煤气合成氨甲烷排气化肥厂焦结煤球干馏气电石炉排气造纸黑液甘蔗渣5-827-3056-61706.58055-601-21.5619.31423-270.3-0.8155116300-176003770460062807540840014600420046001090011700600012000kj/kg630011000kj/kg可燃废气、废液、废料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废料余热 可燃废气包括焦化厂的煤气、炼油厂的可燃废气、化工厂电石炉等废气;可燃废液包括炼油厂下脚渣油、废机油、造纸厂黑液、油漆厂化工厂等废液;可燃废料包括木材废料及其他固体废料。8%左右表1-1 可燃废气、液、料的发热量废气、废液、废料可燃成分/废气、废水余热废气、废水余热 生产所需使用蒸汽和热水所需的化工厂均存在一种余热。蒸汽锤蒸汽锤排汽余热占用气量的70%-80%凝结水排空10%16%废气、废水余热 生产所需使用蒸汽和热水所需的化工按温度分类高温余热中温余热低温余热500200500200 的烟气500200500200 的烟表1-2 按温度范围划分的余热资源情况高温余热中温余热低温余热来源温度/来源温度/来源温度/熔炼用反射炉精炼用反射炉沸腾焙烧炉钢锭加热炉水泥窑(干法)玻璃熔炉垃圾焚烧炉1000-3000650-1650850-1000930-1035620-735980-1540845-1100工业锅炉排烟燃气轮机排汽往复式发动机排汽热处理炉排烟干燥、烘干炉排烟催化裂化装置退火炉冷却系统230-480370-540320-600420-650230-600430-650430-650生产过程中蒸汽凝结水轴承冷却水成型模冷却水内燃机冷却水泵冷却水空调和制冷冷凝器生产过程中热流体或热固体80-15030-9025-9066-12025-9032-4530-230表1-2 按温度范围划分的余热资源情况高温余热中温余热低温余行业余热资源来源占燃料消耗量比例冶金轧钢加热炉、均热炉、平炉、转炉高炉、焙烧窑等33%以上化工化学反应热、如造气、变换气、合成气等的物理显热。可燃化学热、如炭黑尾气、电石气等的燃料热15%以上建材高温烟气、窑顶冷却、高温产品等约40%玻璃玻璃熔窑、搪瓷窑、坩埚窑等约20%造纸烘缸、蒸锅、废气、黑液等约15%纺织烘干机、浆纱机、蒸煮锅等约15%机械锻造加热炉、冲天炉、热处理炉及汽锤乏汽等约15%表1-3我国主要行业的余热资源情况 行业余热资源来源占燃料消耗量冶金轧钢加热炉、均热炉、平炉、转2.余热的特点余热的特点高温烟气含有腐蚀性气体(SO2、SO3、H2S、NOx、NH3)废气中不但含有丰富的显热,而且有时含有可燃性气体;废气中有大量的半熔状态的粉尘或烟炱等;废气等热源的温度差别有时很大;工艺废气是高温高压的,有些气体还有爆炸性;液体余热一般温度较低,但量很大;化工生产中固体余热相对较少。2.余热的特点余热的特点高温烟气含有腐蚀性气体(SO2、3 3、余热利用的策略、余热利用的策略3.1 工业余热回收常用设备换热器汽化冷却装置余热锅炉热泵热管3.2 工业余热回收方式热回收(直接利用热能)动力回收(转变为动力或电力后再用)3、余热利用的策略3.1 工业余热回收常用设备换热器3.23.3 科学回收余热1)用能的指导思想追求用能过程的最小不可逆性,实现完全用能。2)用能的基本原则用能方式合理化,按质用能,使供能与用能的品质匹配,实现合理用能。3)用能的主体能的数量利用,尽可能减少外部损失,实现有效用能。4)用能的本质能的质量利用,尽可能降低内部损失,实现充分用能。5)用能的系统工程能的综合利用,主要指作功能与不作功能,功与热,动力与工艺等各种能的应用与配合,实现优化用能。3.3 科学回收余热1)用能的指导思想追求用能过程的最小1)用能的指导思想最小不可逆性,完全用能 能量传递过程中不可逆程度取决于传递的动力和阻力。过程不可逆性的存在,造成能量的损失。不可逆损失是热力学意义上的真正损失,称为内部损失,是不可挽回的。许多外部损失也是有内部损失引起的,如摩擦。用能的指导思想就是减少不可逆造成的内部损失,追求生产工艺许可的最小不可逆性。主要要点如下:减小传递的动力:即减小能量传递过程中的温差、压差、位差、势差、密度差、浓度差等等。降低传递的阻力:即进一步的、不断的降低摩擦、热阻等,为此 必须提高设备制造精度,改进工艺流程,开发新设备等等。最小不可逆条件下的用能量潜力约占实际消耗量的2535。度量过程不可逆程度的尺度是体系的熵增Ssy,由于不可逆而造成的内部损失Ein 是体系的熵增与环境热力学温度Ta 的乘积,即EinTaSsy1)用能的指导思想最小不可逆性,完全用能2)用能的基本原则合理用能按质用能:使用能与供能的品质(能级)尽可能相当。能的品质系数(能级),是以能的作功本领来度量的,即总能E中所含火用Ex的比例,故=ExEn对热能,h=1-Ta/Tn对电能,e=1n对机械能,m=1n对水蒸汽能,st=1-Tas/h 式中,Ta-环境温度;T-热源温度;s-水蒸汽的熵;h-水蒸汽的焓。简单用能:要尽量减少能量传递次数和环节。每多一次传递,多一个环节,就多一次不可逆损失。因此,在达到生产目的和工艺要求的条件下,用能的环节越简单越好,传递次数越少越好。这要求不断改进工艺,减少设备,缩短管线。2)用能的基本原则合理用能3)能的数量利用有效用能 减少能量的外部损失,更多地利用能的数量,实现有效用能。外部能量损失的主要形式为功损和热损(冷损)。表现形式如排烟损失、排气损失、冷却热损失、散热损失、不完全燃烧损失、摩擦损失、空载损失、无功损失等等,重要为能量的流失和漏损,至于纯粹的跑冒滴漏不应考虑(必须杜绝)。增加有效:努力增加已利用能、提高效率,如炉效、机效及其他多种设备效率和能量利用率;减少损失:排烟温度、排气损失、散热损失等;加强回收:回收各种可回收能(余能),再用可再用能(重能)。降低消耗:所用与能源有关的消耗。3)能的数量利用有效用能4)能的质量利用充分用能 按照能的贬值性,能量利用过程就是能量传递过程,而能量传递总伴随着不可逆存在,因而能量在利用过程中数量虽未减少,但质量却一直下降,直到贬值为环境状态,而成为废能。为了使能的质量在贬值过程中被充分利用,须把握如下环节:防止降质:如高压蒸汽节流,高温气体混合降温;又如煤石油天然气燃烧,化学能转变为热能。重点改善燃烧,提高燃烧产物的品味,如预热燃烧、加压燃烧、绝热燃烧等。防止降质。多次利用:梯级利用、多效利用,磁流体发电-燃气发电-蒸汽发电等逐级利用。提高品位:再热循环、压缩升温、利用热泵;低质利用:吸收式制冷、低沸点工质的兰金循环,低质能供热、采暖等。4)能的质量利用充分用能5)能的系统利用优化用能 除了合理的用能方式,有效的能量利用和充分的能质利用外,科学用能还应包括能的系统综合利用按系统工程进行优化用能。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的作功能(火用)都去作功,所有的不作功能(火无)都去供热就最好,而是应当相互配合,使之优化,才能发挥更大作用。不作功能(火无)虽然不能转化为功,但在供热和供冷上却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总能系统:考虑了能的数量和质量、做功和供热等优化的用能系统。如电厂的热电合供、合成氨和乙烯的工艺-动力、动力-工艺的总能系统;热泵系统:利用低温热和不做功能的有效手段。如制冷空调热泵、热泵供暖、海水淡化、热泵干燥、热泵蒸馏等。综合系统:考虑了能量的转换、传递、使用和回收四个环节的综合用能优化。5)能的系统利用优化用能3.4 余热回收原则n对于排出高温烟气的各种热设备,其余热应优先由本设备或本系统加以利用。n余热余能无法回收用于加热设备本身,或者用后仍有部分可回收时,应将其用于生产蒸汽或热水,以及产生动力。n要根据余热的种类、排出情况、介质温度、数量及利用的可行性,进行企业综合热效率及经济性分析,决定设置余热回收设备类型及规模。n应对必须回收余热的冷凝水,高、低温液体,固态高温物体,可燃物和具有余压的气体、液体等的温度、数量和范围制定利用的具体管理标准。3.4 余热回收原则对于排出高温烟气的各种热设备,其余热应优n资金和土地的投入,应该首先考虑提高现有设备的效率上,绝不要把回收余热建立在大量能源浪费的基础上。n不是所有的都可以回收。n用途两类:一类给本身,一类用于其他的设备。决定了余热回收的同步性。3.5 余热回收应注意的问题资金和土地的投入,应该首先考虑提高现有设备的效率上,绝不要把4、余热利用途径 余热利用途径主要有三方面:余热直接利用、余热发电和余热综合利用。4.1余热直接利用(1)预热空气或给水 余热的直接利用有以下途径:利用高温烟道排气,通过高温换热器来加热进入锅炉和工业窑炉的空气,可提高燃烧效率,节约燃料。4、余热利用途径 余热利用途径主要有三方面:余热如.锅炉烟道气的回收利用 锅炉排烟温度一般在250350,是锅炉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一般占燃料消耗量的820,因此,回收锅炉排烟热量,是提高锅炉效率,降低企业燃料消耗的重要措施。锅炉排烟热损失的回收利用是在锅炉烟道中装设省煤器与空气预热器。省煤器回收热量:空气预热器器回收热量:省煤器节约燃料量:空气预热器节约燃料量:如.锅炉烟道气的回收利用省煤器回收热量:空气预热器器回收热量THANK YOUSUCCESS2024/5/626可编辑THANK YOUSUCCESS2023/8/126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省煤器省煤器省煤器(2)干燥物料 利用各种生产过程中的排气来干燥材料和部件。例如,陶瓷厂的泥胚、冶炼厂的矿料等。(3)生产热水和蒸汽 利用中低温的余热来生产热水和低压蒸汽,供生产工艺或生活需要。如.工业窑炉烟道气的回收利用 工业窑炉排烟温度都较高,一般都在400以上,回收利用都是动力利用,其设备有余热锅炉,背压式发电机理及专用设备等。(2)干燥物料 利用各种生产过程中的排气来干燥材 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常规电站锅炉 余热锅炉余热锅炉常规电站锅炉(4)制冷 利用低温的余热通过吸收式制冷系统来达到制冷的目的。溶液再生溶液再生溶液再生溶液再生冷却水冷却水开开加热加热开开冷水冷水冷却水冷却水吸收器吸收器吸收器吸收器蒸发器蒸发器蒸发器蒸发器(4)制冷 利用低温的余热通过吸收式制冷系统来达(1)利用余热锅炉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组发电。利用余热发电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4.2 余热余压发电如.干熄焦发电技术 干熄焦技术是利用冷的惰性气体(燃烧后的废气),在干熄炉中与赤热红焦换热从而冷却红焦。吸收了红焦热量的惰性气体将热量传给干熄焦锅炉产生蒸汽,被冷却的惰性气体再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红焦。干熄焦锅炉产生的蒸汽或并入厂内蒸汽管网或送去发电。由焦炉生产的温度约为1000的赤热焦炭排出装入焦罐车中,焦罐经牵引、提升移送至熄槽上部,从加焦口将焦炭放入干熄槽预存室,预存一定时间后下行至熄焦室,并与逆流的惰性循环气体N2进行热交换,冷却后的焦炭经排焦装置从排焦口排出,再经皮带转运至筛焦楼筛焦、储存,供炼钢(炼铁)用。(1)利用余热锅炉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组发电。利用余热发(1000)(250)(800)余热锅炉 二者在逆向运动中,焦炭逐渐被冷却到250以下,然后由炉底的卸料装置排出;同时,惰性气体(或废烟气)被加热到800左右,从干熄炉斜道口经过一次除尘器后进入干熄焦锅炉;在锅炉中,水被热气流加热产生蒸汽,同时气体被冷却到200左右,再经二次除尘由循环风机重新送入干熄炉内循环使用。(1000)(250)(800)余热锅炉 工业余热回收技术ppt课件工业余热回收技术ppt课件 (2)高温余热作为燃气轮机的热源,利用燃气轮机组发电如.TRT发电技术 1.1.什么是什么是TRTTRT装置装置 TRT Blast Furnace Gas Top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 UnitTRT Blast Furnace Gas Top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 Unit,高高 炉炉 煤煤 气气 余余 压压 透透 平平 回回 收收 装装 置置 T TRTRT装置是利用高炉冶炼的副产品装置是利用高炉冶炼的副产品 高炉炉顶煤气具有高炉炉顶煤气具有 的压力能和的压力能和热能,使煤气通过透平膨胀机膨胀作功,驱动发电机发电或驱动其它设备,热能,使煤气通过透平膨胀机膨胀作功,驱动发电机发电或驱动其它设备,进行能量回收的一种装置。进行能量回收的一种装置。TRTTRT装置的特点:不消耗任何燃料装置的特点:不消耗任何燃料;不改变原煤气品质不改变原煤气品质;无污染公害无污染公害、最经济设备最经济设备;替代减压阀组调节稳定炉顶压力替代减压阀组调节稳定炉顶压力。(2)高温余热作为燃气轮机的热源,利用燃气轮机组发电没有安装没有安装TRTTRT装置的高炉炼铁流程图装置的高炉炼铁流程图 顶压顶压100 400kpa100 400kpa管系压力损失管系压力损失2000 3000mmH2000 3000mmH2 2O O50 50 10kPa10kPa浪费浪费 噪音噪音振动振动减压阀压力损失减压阀压力损失没有没有安装安装TRTTRT装置的高炉炼铁流程图装置的高炉炼铁流程图没有安装TRT装置的高炉炼铁流程图顶压100 400kpa安装安装TRTTRT装置的高炉炼铁流程图装置的高炉炼铁流程图 30%节能节能 环保环保安装TRT装置的高炉炼铁流程图 30%节能 TRT发电系统TRT发电系统 封闭式封闭式敞开式敞开式 封闭式敞开式 (3)余热温度较地,可利用低沸点工质,来达到发电目的。采用有机低沸点作为热力循环的工质与低温余热换采用有机低沸点作为热力循环的工质与低温余热换热,有机工质吸热后产生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或其他膨胀热,有机工质吸热后产生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或其他膨胀动力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因此,系统能够实现余热回收和发动力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因此,系统能够实现余热回收和发电的最低余热资源温度电的最低余热资源温度可到可到8080,这是常规发电技术不能做这是常规发电技术不能做到的(常规发电要求热源温度在到的(常规发电要求热源温度在350350以上),从而拓宽了以上),从而拓宽了可以回收发电的余热资源范围,为可以回收发电的余热资源范围,为建材、冶金、化工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等行业的低温余热资源回收提供了技术手段和设备。同时,这项技的低温余热资源回收提供了技术手段和设备。同时,这项技术还可以推广到术还可以推广到可再生能源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如地热、太阳能系统中,(如地热、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关键技术和设备。和生物质能)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关键技术和设备。(3)余热温度较地,可利用低沸点工质,来达到发电目的工业低温废热发电工业低温废热发电地热发电地热发电4.3 热泵余热利用技术效果: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冷却水进冷却水出凝汽器冷却塔抽气汽轮机排气凝结水凝水加热器锅炉补水蒸汽锅炉高压蒸汽用户采暖吸收式热泵驱动热源供热水去供热水回低温热源水进低温热源水出汽轮发电机4.3 热泵余热利用技术效果: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高企业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T-S燃汽轮机循环:吸热温度高(1100 1200)放热温度高(500 600 )蒸汽动力循环:吸热温度低(540 560 )放热温度低(30 38 )4.4 蒸汽燃气联合循环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工业余热回收技术ppt课件疏水阀疏水阀锅炉锅炉 给水泵给水泵控制阀控制阀蒸汽蒸汽8 bar g8 bar g泵泵9090冷凝水冷凝水9090给水槽给水槽feedtank设备设备水槽水槽4.5 冷凝水回收疏水阀锅炉 给水泵控制阀蒸汽泵90冷凝水90给水槽fee为 什 么 回 收 冷 凝 水?冷 凝 水 是 极 有 价 值 的 资 源。其 所 含 有 的 高 热 量 是 回 收 的 最 佳 理 由。冷 凝 水 是 经 过 水 处 理,回 收 冷 凝 水 可 以 降 低 水 处 理 费 用。减 少 锅 炉 排 污.可 以 避 免 冷 凝 水 排 放 的 巨 大 费 用。减 少 补 充 给 锅 炉 的 水,降 低 水 费 用。总 的 效 果:可 以 节 约 20%以 上 的 燃 料。为 什 么 回 收 冷 凝 水?冷 凝 水 是 极 有 价 压 力(bar g)焓(kJ/kg)蒸 汽 全 热 能 蒸 汽 潜 热 能 冷 凝 水 中 的 能 量 大 气 压 力 下 冷 凝 水 的 能 量 可 供 二 次 蒸 汽 的 能 量 压 力(bar g)焓(kJ/kg)蒸 汽 全 热4.5 余热综合利用 根据余热资源的具体条件,还可考虑综合利用系统,做到热尽其用。例如:高温烟气的梯级利用(锅炉的排烟);采用热电联合循环机组,发电的同时进行供热;有一定压力的高温废气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基本原则是:回收了尽可能高;回收成本尽可能低;投资回收期尽可能短;适应负荷变化能力尽可能强;4.5 余热综合利用 根据余热资源的具体条件,还可THANK YOUSUCCESS2024/5/651可编辑THANK YOUSUCCESS2023/8/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