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医院领域的应用分析研究网络工程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71443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在医院领域的应用分析研究网络工程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物联网在医院领域的应用分析研究网络工程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物联网在医院领域的应用分析研究网络工程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联网在医院领域的应用摘要:当下“物联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里随处可闻的名词,其技术的应用已然成了推动信息化发展与产业变革的不可或缺的力量。物联网在医疗系统上的应用减少了档案的流失的可能,使各大医院之间进行更加科学化的交流与研究,也使广大疾病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及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在简要介绍医院物联网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物联网机制和医院的实际特点,探讨物联网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关键词:物联网;关键技术;特点;医疗领域目录引言11 物联网的起源及概念11.1 物联网的起源11.2 医院物联网的基本概念22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技术特点32.1 物联网关键技术32.1.1 传感器网络技术32.1.2 组网和互联技术32.1.3 全球定位系统32.1.4 射频识别技术32.1.5 新材料技术42.2 物联网技术的特点43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43.1 移动医疗方面43.1.1 门诊系统的移动医疗43.1.2 住院系统的移动医疗53.2 药物跟踪方面53.3 人员定位方面6总结6参考文献7引言中国的医疗保健体系覆盖全国的比率是非常低,大约有37%的城市居民和40%的农村居民是无法承担专业的先进医疗器械的费用。然而由于政府的有限投资主要是投资在规模更大、级别更高的城市化的医院以及农村部分地区医院的床位严重短缺的政策方针。导致了资金的不合理规划和投资的项目较模糊的医疗项目, 使得很多医院将其核心的竞争力从临床治疗转向了盈利性质的活动上,从而大大地影响了患者医疗的信心,降低了对患者的服务质量要求。违背当初的医疗理念,极度的不平衡导致了医疗效果的大大被降低。在整合的医疗保健的平台上,我们可根据需要,向医院的各个系统进行系统化的收集,保存患者的重要医疗信息。患者的相关信息可添加到自己的医疗电子档案中,在所有被给予授权的各大医院可进行访问相关信息平台。患者的信息就可以在各大医院进行动态的交流, 不同医院的医生可以交流经验,并可为患者的病情进行交流,大大的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当然, 我们的各医院之间可进行建立适当的管理系统,政策,转诊系统等进行系统化的管理。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可将各种治疗活动机制进行各种病历整合和资源模式都集中到一个安全的网站中可访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管理患者是否出院,转院进行进一步得到更好的治疗体系,从而让患者和医生更加透明化的交流病情的状况,避免了医生的误诊与乱诊的低级错误而耽误患者的病情治疗的最佳时机。医生可准确把握患者的信息来支配患者的最佳得治疗时间来降低患者的病情风险。这样可使患者的医疗费用不断地减少,使医院更加透明化的管理,使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更加真实性。1 物联网的起源及概念1.1 物联网的起源1998年时,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Brock等人提出将互联网络化信息技术与射频识别技术相互结合1,可利用将全球统一的物品编码当做识别物品标识编号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实现物品与互联网之间的连接,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物品进行识别与管理。1999年时,吉列和宝洁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成立了Auto-ID Center组织1。而英国、日本、瑞士、韩国、中国及澳大利亚这六所知名学府在其后的几年里也陆续加入了Auto-ID Center组织,分别对物联网进行了各国分层次的研究方案,各国的系统化的开展了研究活动,而这六个国家通过研究后与讨论最终也得出了最原始的物联网系统架构。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在2003年11月1日,出资正式提出接管了EPC系统,并成立了EPC Global(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的一个合资公司)组织来维修与号召。而原来的 六所知名学府的Auto-ID也被分配到EPC Global的技术组中,再经过第二次细致的讨论后,最终得出了后来的IOT系统架构2。1.2 医院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科技词汇之一,英文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写成 IOT。被认为是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从字面意思上解释,物联网就是物与物之间互联的网络,它利用并融合识别技术、感知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人和物等连接起来,实现人与物、物和物的互联,最终得到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高级产品,来自于互联网的发展,它利用所有的互联网和互联网资源,继承了互联网上的所有应用程序,同时保持了网络本身资源和设备的私有化和个性化。医院物联网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合信息医院、智能医院和数字医院的基础上,对医院进行更具体、更全面、更动态的描述。学者们提出了医疗物联网、物联网医学、健康物联网等医疗卫生相关概念,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和描述,但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描述的角度和范围不同。从广义上讲,医院物联网可以说是医疗物联网,涉及到医疗领域的方方面面。如下图1所示,则是医疗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图1 医疗物联网体系结构2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级技术特点2.1 物联网关键技术2.1.1 传感器网络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主要的用途便是能够把接收到重要的信息传达到别的装置上,且没有时间与地点的要求。伴随着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终将实现智能化、信息化、微型化与网络化的发展模式。其主要功能是实现感受外部信息的动态变化,可探测或识别相应的信号,感知物质的组成成分。2.1.2 组网和互联技术组网和互联技术是实现物联网功能的重要的技术环节,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1架构新型分布式无线传感网络组网结构2动态分组传输技术3物联网单元冗余技术4无缝链接断开5网络自平衡技术。2.1.3 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通过卫星和地面设备的连接。利用导航技术精确定位时间和距离,可以定位物体的特定地理位置。GPS主要由地面控制部分、空间部分和用户设备等技术设备组成。2.1.4 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能够识别高速移动的物体,在同一时间多个标签可以被辨别,操作迅速且便于运行。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可以不用人为干预就可以实现于一些严酷的环境中分析相关数据的信息,以此来进行识别操作。2.1.5 新材料技术物联网新材料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微型化的纳米技术,耗能较低的集成电路技术与可靠性高的抗氧化技术。目的便是要在性能上比以往的传统材料更完善,耐用。2.2 物联网技术的特点物联网技术的主要特点有:1全面的感知:采用相关的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二维码等可以随意地对物体的动态信息进行采集。2可靠的传输:通过网络信息将感知的各类信息进行实时可靠的动态传输。3智能化处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工作平台技术,可对庞大的数据快速的进行信息控制以完成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沟通识别的主要目的3。3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3.1 移动医疗方面目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医院信息化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传统HIS还有更多的问题,包括诸如医疗信息仍然需要手动输入,以及部门信息进一步提高医院隔离单一网络模式。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物物互联”技术,为提高医院整体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移动医疗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信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与底层数据采集,RFID无线局域网传输的帮助下,实时数据同步到手持终端,为医务人员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在传统医疗过程中的应用和物联网下移动医疗服务的实现,可以进一步促进医院移动医疗信息的发展。本文从门诊移动医疗和住院移动医疗分析如下4。3.1.1 门诊系统的移动医疗传统的医疗特色诊疗门诊挂号和支付是排队就医的时间,相比之下医生看病时间短,导致患者及其家属被困在门诊大厅的高峰期。结合目前医院HIS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医院门诊流程方案。登记挂号处:患者在挂号处登记个人信息,账户预存金额,医院依据登记者个人信息发放RFID标签,RFID标签是患者在整个流程中的唯一标识。候诊室:患者在候诊室等待自动叫号,医生根据患者的RFID标签确认诊治,开具化验单或者药单。化验室:患者根据RFID标签去化验室自助打印化验单,支持电子支付。收费室:患者根据RFID标签付医药费,打印缴费单,医院回收RFID标签。药房:患者依据缴费单去药房取药。3.1.2 住院系统的移动医疗在医院的病房里,医生查房手持无线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在穿着方面RFID腕带患者确定,发送服务器的情况下查看请求,手持终端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与医疗信息得到的病人,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药物剂量的调整。在护士站病房,护士配备无线移动终端和手持终端可读取出患者佩戴RFID腕带信息,实时获取后续医嘱条目,记录与实施细节的手持移动终端,可以记录护士的信息,包括执行时间的实施,患者的生理标志和药品信息等,最后发送服务器保存5。3.2 药物跟踪方面药品的跟踪管理应用包括了药品库房的管理应用和药品流通管理应用。药房负责临时保存药品,并确保药房环境适合存放药品。通过网络在医药物联网技术监测平台,对温度、湿度、粉尘的实时监测、药学等环境信息,利用RFID标签自动传感特性,根据不同的药品分类管理,对环境的保护,当药店的区域是不适合存储相应的药物,报警提示药房库管进行相应调整。在药品的流通管理中,药房药品的发放和临床护士的患者配药是两个管理比较薄弱的环节。药店药库或医院药房中的药品可使用RFID技术来管理,在药房发放的窗口处,通过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和药品上的RFID标签,就可实时获取药品的批次、入库时间、存货架位置、入库数量、使用药品的患者和该患者的主治医生等信息,以便对药品进行校对。由于患者人口密集和医生字迹过于个性化,导致药房人员容易对医生的处方产生误解,导致药房人员为患者在配药时出现药物漏配、药物配错以及药物剂量不符等现象。利用RFID技术对医院药房的药品进行跟踪管理,将不同类药品以不同的标签标识,尤其是贵重药品或者危险药品,当医护人员从药房领取药品时,可以通过读取药品附着的RFID标签和患者的医疗卡信息,以核实药品与患者身份是否对应,如出现药品与患者身份不符合的情况,预警装置发则出预警信息,及时提醒药房人员,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药品发放错误的现象6。3.3 人员定位方面医疗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服务行业,其工作性质也十分特殊,在医疗服务过程中,通过给病人佩戴具有RFID技术的电子腕带,护理人员可以及时的追踪病人位置以及对药品使用情况和相关医疗质量服务进行检查、因此可以在病人出现突发情况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追踪病人准确位置、及时的采取正确的施救措施、此外,随着无线网络的迅速发展应用,医院可以为病人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缩短了信息的获取时间、通过网络传输,医院的各个部门都能够实时准确的获取其应当进行管理内容,可以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总结医院物联网有助于医院实现治疗、服务、管理过程的智能化。物联网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优化工作流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减轻医务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深入细节管理,规范工作行为,减少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有利于推动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提升医院外部形象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医院物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的相关研究需要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参与,这是人类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医疗服务的唯一途径,迎来全社会的“智慧医疗”。参考文献1张佳伟. 物联网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 2曹力.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信息管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3姚文坡,吴敏,沈华强,孙涛,刘铁兵. 物联网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 医疗卫生装备,2017,01:136-139. 4杨骞.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医院应用的实践探索J. 通讯世界,2016,23:63-64. 5郭丽娜,路杰,郭玮娜. 浅谈物联网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6,03:299-302. 6王振明,胡正刚,李臣,周旭. 物联网在医院中的应用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9:151-152. 7郭伦.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探讨J. 通讯世界,2016,16:116-117. 8欧汝鹏,邓小争,郑志峰.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医院的构建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5:70-71. 9肖海峰,曾凡志,毛小萍. 分析物联网的医院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智慧健康,2016,07:2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大学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