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分析——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工商管理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771325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分析——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工商管理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分析——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工商管理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分析——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工商管理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录摘要1Abstract2一、绪论3(一)研究背景及意义3(二)国内外研究综述3(三)研究内容及方法4二、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4(一)概念界定4(二)相关理论5三、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5(一)股权构成方面5(二)股权集中度方面6(三)控制权配置方面7四、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企业治理效率影响的假设及实证分析7(一)数据分析7(二)实证分析9五、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公司治理效率提升的措施12(一)股权多元化和均衡化12(二)均衡配置控制权结构12(三)完善证券市场13结语13参考文献15致谢16摘要国有企业代理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的效率,阻碍着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因此,需要进一步加深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混合所有制民营资本参与力度,实现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等非国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这种将具有资本优势的国有资本和具有灵活的市场机制的民营资本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对公司治理产生极大的益处。故而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探究,以提升公司治理的成效。关键词:民营资本参股;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激励机制AbstractThe proble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agency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 governance and hindered the reform proces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state-owned property rights system, increase the participation of private capital in mixed ownership, and realize the cross-shareholding and integration of non-state-owned capital such as state-owned capital and private capital. This will have capital-rich state-owned capital and a flexible marke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echanisms private capital can have great benefits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refo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ssu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Key words:Private capital participation; mixed ownership; corporate governance; incentive mechanism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经济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大环境出现不适应,不符合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求,导致公有制和国有企业的发展遭受影响,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助民营资本可以推动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国有企业中注入非国有资本,可加快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转型升级,发挥非国有资本在市场经济中的优势;同时非国有资本的进入,能弥补国有资本不适应于市场的缺陷部分,使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达到互利共赢的结果,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结合形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推动了企业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措施的改革,对民营资本的充分利用以及解决当前国企、民营企业不符合新形势下经济发展需求的问题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方向,研究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解决其存在问题、提升其发展潜力和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从探讨混合所有制企业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民营企业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冲突、缺失完善的激励约束制度等。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学者有关于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相关文献,收集分析数据,归纳总结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路径。首先通过对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与股权制衡的探究,结合沪市主板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行业公司的典型案例据数据,分析中国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不同类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主要目标和考核标准,分析适合不同企业的经理人激励和约束制度。最后通过国内外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模式的比较,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实际发展出发,分析适合不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员工持股模式。最后提出优化股权结构、激励约束经理人、发展员工持股的建议。(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关于民营企业参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国内外学者研究较多,具体的研究如下所示:Aaron(2018)认为在股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可以让股东得到一定的收益,这种情形下可以让控股股东和企业中的小股东有着一样的利益目标,从而提升他们寻找信息的积极性,提升管理阶级的监督效率。所以,在这种股权非常分散的状态下降低“免费搭便车”的情况,最终提升管理公司的效果。Abner(2017)基于是否有进行公司管理时的决策投票权利把股东划分成了内部股东和外部股东两种。区分这两类的准则就是内部股东可以进行经营管理决定的投票,外部股东没有。深入分析这两种类别,得出内部股东手握的股份对于公司的价值有着更大的影响。因此,他认为可以通过提升控制性的内部股东的股权来促进管理阶级的积极性,从而还可以减少代理的成本,做种提升企业的价值。Aldrich(2015)在公司绩效和市场价值均优于集中化公司。这是由于控股股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除此之外缺乏外部制度的监督和管理,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将其他中小股东利益为牺牲品,从而使得自己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导致管理公司的效率大大降低。与公司原本的目标相背离。经李维安(2017)明确提出,以公司治理为根本原则,股权结构对经营和发展公司产生的作用不容忽视。股权结构基本反映了公司股份的类型和比例结构,除此之外,也体现了企业控制权的实际分析。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结构与传统企业相比变得更为繁杂。对企业的股权结构进行相对性地优化,将混合所有制公司的所有权聚集在一起,才能使得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经营管理得以实现,给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科学化合理化管理打下基础。经刘珺(2018)强调,对于混合所有制公司而言,在投资决策、管理、收益分配和管理理念中每一个股东看法都不尽相同,将导致公司在治理上存在缺陷。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追求利益的方式都不一样,这也导致了经营目标也大相径庭,自然在经营理念上也会有所不同。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并且自身能够获取最大的利益,不可避免地在公司决策、董事会和监事会的选举、利益分配等方面会发生冲突,甚至会为企业的控制权而发生矛盾。这也可能会导致公司可能会做出决定十分错误,从而导致利润发生严重损失。刘银国(2019)明确强调,混合所有制公司建立的基础在于现代公司体系,所有者与管理层的角色分离是其中的一种特点,也就是所谓的两权分离。这也导致了股东与管理层两者之间存在代理关系,当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在代理关系中发生激烈的矛盾,代理问题由此就出现了。代理成本问题具体是指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发生矛盾会产生成本价格高昂。代理成本使得公司需要支付额外成本,对企业的管理效率产生负面作用。管理者和股东的目标是否能够达到一致,对管理者的鼓励和约束更加有效,除了能够让管理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还能够真正为股东利益服务,目前这是所有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中的重点难题。(三)研究内容及方法文章主要是对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公司治理问题进行的探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及数据分析法两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阅读大量理论之后,对民营资本参股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为后文的探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通过数据分析,使论证更加合理。二、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一)概念界定1.民营资本民营资本,一般来源于民间对以往生产的累积和对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投资。这些投资主要面向生产简单、技术要求低的产业,同时这些产业的经济效益也比较低。相对国营资本、外企资本来说,有着资本比较小、经营活动比较小、技术升级慢、生产效率低的特点。2.国有控股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可以分为相对控股和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指国家资本所占企业总资本的一半以下,同时其他资本占该企业总资本比例没有国家资本占资比例高;或者是国家资本占资比例低于其他资本,但通过其他契约等使国家资本仍是企业的实际控制者。绝对控股是指国家资本占企业总资本的一半以上,这里面也包括还未改变原有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的企业。总的来说,国有控股企业的资本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资本,国家资本是国有控股企业的实际控制者。(二)相关理论1.产权理论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时常会发现市场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也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外部性的问题。随着产权理论多年的发展,人们发现市场经济的外部性问题与资本的来源及所占比例存在关系,由于市场中两种资本来源的数量相差较大,会使社会上对社会公众福利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何对资本进行有效分类和分配,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点。2.委托代理理论企业的实际权力掌握者或者实际权力掌控团队,被称为委托人,拥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能够承担代行权力管理企业责任的人被称为代理人。委托人可以通过一些协定等方法,与代理人形成契约关系,选择自己的权力分配给代理人,使代理人使用这些权力对企业进行管理,委托人需要向为代理人的工作支付一定的佣金。相对于委托人,代理人一般会有更好的专业业务能力,也就是说代理人是有委托人所不具备的在企业管理上的优点。因此,委托人会选择寻找代理人代行管理企业发展,这也是市场经济中“专业化”的发展及具体表现。三、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一)股权构成方面1.国有股与国有控股企业治理效率本篇作者所讨论研究的国有股,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国有股股东由于自身特性,在企业发展时,不同其他类型的股东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国有股股东更注重企业向公众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是否对社会有益、对公众有益,把企业的社会效益看的比较重要。因此,国有股股东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起的作用比较小,而对企业的行政方面影响比较大,这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治理效率。国有股股东不是某个具体的个人,因此国有股股东会寻找代理人代行自己的权力。在国有股股东作为委托人的情况下,委托人对代理人的选择、聘请、监督没有明确的要求,易产生一些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代理问题。本篇为研究以上所述的理论,做出一个假设,即:国有股占企业资本比例与国有控股企业的效益有反向关系。2.法人股与固有控股企业治理效率企业法人或者是拥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以及事业单位等,将其合法资产投资公司从而形成的股份叫做法人股。而本文所写得法人股并不是国有法人股,而是含有民营性质的一般法人股。法人股能够限制国有股东的权限,并能够不断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混合所有制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当所有者与管理者在委托代理中出现矛盾与分歧时,法人股的存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法人股也会造成别的的问题,比如当某个股东手中的法人股比例逐渐增多时,股东对于公司的决定权也会逐渐扩大,当超过现金流权时,这时候持股最多的股东如果利用手中的控制权而牟取个人利益时,不但会严重干扰公司的治理制度,公司的运转效率也会大幅度下降。但是种种状况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随着法人股比例的增加,法人手中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会逐渐靠拢,这时候法人股继续牟取个人利益的意义不大,法人开始转向与公司治理制度的维护,这时候公司的治理效率反而会大幅度的上升,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法人股甚至会促进公司效率的提升。 由上文可知,法人股是混合所有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本文中做出来一下的假设:假设 H2:国有控股企业中法人股比例与公司治理效率正相关。 3.流通股与国有控股企业治理效率近几年来我国的股权分置经过多次改革,要想使法人股和国有股上市流通的话就必须满足一定的限售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流通股的流动性越来越大,然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氛围并不明朗,大多数的流通股股东仅仅是想进行资本投机,他们只关心短期的可得利益,对于企业的治理与发展毫不关心,甚至有的公司的经营现况并不乐观,但是却存在着哄抬股价的现象,使得我国资本市场的风气越发下降,一些有潜力的公司更是因此受到种种限制。当前我国的证券市场上股票在资本市场中流通迅速,这种频繁的股票买进与卖出也让股东们不在去考虑公司的经营与长远发展,只是将眼目放在眼前,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大量立意。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股东的经济实力过于薄弱时,公司股权相对来说又比较分散,股东们想要去监督企业管理层耗费的成本也远大于他们获得的利益,这种得不偿失的做法并不能获得股东们的一致认同,也使得股东们的监督权一般不会使用,因此股东们公司对管理层的监督松散,致使公司的治理效率日益下降。由上文我们可以知道,当前社会流通股的现状,由于投机倒把思想的影响以及股东们监督不力的原因,公司的治理效率十分低下。所以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假设:假设H3:国有控股企业中社会流通股比例对公司治理效率负相关。 (二)股权集中度方面1.股权集中度与国有控股企业治理效率处于高度集中状态的股权,将不利于公司在治理效率方面的提高和改善。其主要原因在于,控股股东虽然十分愿意去参与公司治理,也有能力去治理,并可以有效监督和管理到管理层,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却无法有效约束控股股东本身,由于他们自身拥有控制权,可能出现滥用职能,损害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来获取自身的控制收益。除此之外,也可能存在控股股东与管理层相关联的情况,他们之间进行交易,转移资产,增加额外收益。综合来讲,我国现在国有控股企业中,存在股权集中度的现象“一股独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H4:国有控股企业中公司治理效率与股权集中度呈正相关。2.股权制衡度与国有控股企业治理效率 股权制衡度是指几个大股东同时掌握企业的控制权,他们彼此之间存在制衡和牵制,这种制衡和牵制将互相监督大股东间的股权安排。它是通过比较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反映企业内的控股程度。在这种模式下,股权不仅有比较集中的优势,也可以使大股东不再存在侵占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当企业的股权结构处于股权制衡时,将有效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同时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换个角度来说股权制衡度就是将企业股权处于集中的状态,也可以成为另一方面的股权集中制。股权制衡度有利也有弊,不利的方面表现在,如果各个大股东所持有的股权比例一致,当公司要决策某件事情时,股权比例相当的股东可能存在意见分歧,不能有效统一适当的结论,将影响事件的决策,使事件失去时效性。也可能存在大股东之间有矛盾冲突,在权利斗争时,只顾及到自身的利益,而不再考虑公司利益所在,从而使公司内部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公司的治理效率。通过以上的利弊分析,股权制衡度的关键在于有适度标准来制约,但是在我国现有的控股企业中,大部分企业都存在股权集中度现象,而股权制衡度较少存在,就现状来讲,企业中因为股权制衡度过高而导致大股东之间存在利益矛盾的情况较少,所以在本中不再考虑股权制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并结合现在的实际国有情况,将做出一下假设:假设H5:国有控股企业中公司治理效率与股权制衡度呈正相关。(三)控制权配置方面现阶段在混合所有制的背景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不占优势,虽然为混合制,但是相对于较大的国有控股集团来说,民营企业的资本少有能与其相匹敌的,在这种情况下,将降低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也就无法在本质上解决提高混合所有制的效率目标,因此,为增强民营企业进入的积极性,要适度降低国有资本,为民营企业资本的进入释放适当的控制权,从而在根部解决民营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实现真混合所有制,以提高国有企业的治理效率。通过以上分析,并结合实际做出以下假设:假设H6:在国有控股企业中,如果控制权配置的偏离程度越大,中小股东的利益所受到的侵害也就越大,那么治理效率就会降低。因此公司的治理效率与控制权配置的偏离程度呈负相关。四、民营资本参股国企对企业治理效率影响的假设及实证分析(一)数据分析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的角度,来分析混合所有制公司的治理情况。股权集中度是指由于股东因持股比例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股权集中还是股权分散的数量化指标,对控制权的分配进行了描述。衡量公司的股权分布状态与公司稳定性强弱,同时也是衡量公司结构的重要指标。以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L1表示)来表现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并把股权集中度分为三个等级:L1 50%,大股东绝对控股,对公司有绝对控制能力,高度股权集中;20% L1 50%,大股东拥有相对控股权,对公司有相对控制能力,中度股权集中;L1 50%20% L1 50%L1 20%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公司数(家)比重(%)公司数(家)比重(%)公司数(家)比重(%)1726.984266.6746.3567.3915.4039.18数据来源:巨潮资讯网表2表明,对于沪市主板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行业的公司而言,多数公司属于的股权中度集中,第一股东对公司有相对控制权。3.股权制衡度股权制衡度是指企业的控制权不完全属于任何一个大股东,在几个大股东之间产生牵制,使得任何一个大股东都无法单独控制整个企业,并单独的对企业的决策产生影响。这样一来,几个大股东出于保护自身利益不受损的目的,可以相互监督制衡,既保留了股权相对集中的优势,又有效抑制了大股东滥用职权、控制公司决策对上市公司的利益的造成侵害的现象。用持股数第一的控股股东与持股数排第二、三、四、五位股东的持股数之和的比值表示(L1/S2345)。比值小于等于1则表示为股权制衡,比值大于1则表示为非股权制衡。4.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比较我们在对2018年在沪市主板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行业的公司股权制衡度的调查中发现,其中有50家企业的L1/S2345大于1,即不存在股权制衡(表3)。分析了这50家公司的控股股东类型,发现82%的控股股东为国有股股东。表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行业上市公司股权无制衡状况的统计国有股股东非国有股股东合计公司数(家)41950比重(%)8218100数据来源:巨潮资讯网表4不同股权结构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比较项目每股收益(元)净资产收益率(%)股权集中度国有股L1 5020 L1 50L1 200.310.360.065.487.590.34法人股L1 5020 L1 50L1 200.330.310.046.536.191.61股权制衡度有制衡无制衡0.360.296.865.87数据来源:巨潮资讯网得知, 第一大股东为非国家股东的公司业绩好于第一大股东为国家股东的公司。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业绩好于股权分散的公司;存在股权制衡的公司业绩优于无股权制衡的公司(表4)。(二)实证分析1.模型构建通过理论分析,本文研究的文本模型如下图所示:图1 模型图为了研究微观层面上混合所有制下各因素股权构成、股权集中度和控制权配置对国有控股企业治理效率的具体影响,在前面章节分析的基础之上,构建如下模型。下列模型,主要是以资产负债率(Debt)、企业规模(Size)为控制变量,研究股权构成(SE)、股权集中度(CR)、控制权配置(CC)和经营成本利润率(ROC)、总资产收益率(ROA)、税收贡献率(TC)之间的相互关系。 2.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选取的样本从股权构成、股权集中度、控制权配置三个方面6个解释变量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全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下表:表5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变量名称GYFRLTCR1Z指数SRROCROATA极小值0.110.010.070.120.010.23-0.31-0.090.0002极大值0.890.450.990.895.473.8731.820.430.84均值0.50.080.690.410.50.920.510.030.04标准差16.069.030.210.160.450.282.280.040.06方差25881.610.040.030.210.085.190.0020.003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到以下结论:(1)股权构成的三个指标(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将国家和国有法人股包括在内的国有股的取值从最小的0.11到最大的0.89,平均值算下来是0.5,标准差也由此得到16.06,能够看出,国家持股的数值比例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进行了波动。国家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有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以及参股这三种形式进行持股。去除了国有法人股的法人股取值从最小的0.01到最大的0.45,标准差与均值算出来分别是9.03和0.08,根据均值显示可以看出,去掉国有法人股的普通法人股所占有的比例在国有上市公司中与国有股进行相比较而言,数值还是比较小的。尽最大的能力去把法人股和战略投资者进行引进在当下混合所有制进行改革的大环境之下就凸显出了这种方式的重要作用。流通股从最小的0.07到最大的0.99,由此计算得到的均值以及标准差分别为0.69和0.21,流通股最大与最小之间的差值也是很大的,以上这些数据也就表明,国有企业在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流通股所占据的比例是逐渐增加的。(2)股权集中度的两个指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Z 指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1从最小值0.12到最大值0.89,数据计算得到其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0.41和0.16,它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近似等于国有股的,本文的研究样本的特征与以上的结论也是一致的。能够得出结论,股权集中度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与三种国有股的控股方法是一样的。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第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比也就是Z指数从最小值0.01到最大值5.47,由上计算可以得到它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0.5和0.45。深入分析最大数值,能够得出第一股东持股比例比第二股东的要大,股权的平衡比较小;从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范围来看,股权的制衡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没有处在一个合理的状态,还能够再上升一个高度。因此民营成分还必须要尽最大努力去引进。(3)控制权配置的一个指标(两权分离度)现金流权与控制权之比也就是两权分离度的均值计算得到0.92,两权在本文中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之中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偏离的。当终极控制人因为有了更多的职权进而获得更多的控制权时,也会相对的把其他所有者的控制权进行了压低,这样会让其他所有者的其他权利也偏离正常控制范围之内,这样会导致治理效率大大降低。(4)被解释变量的三个指标(经营成本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税收贡献率)经营成本利润率和总资产收益率都是从负的最小值变到了正的最大值这个明显大的范围之内进行波动,在研究影响治理效率的因素中这个数值是非常科学的。找到降低治理效率的原因是研究治理效率的重点。税收与总资产之比也就是税收贡献率,在每个指标上来看都是很均衡的。(5)控制变量的两个指标(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和公司规模从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来看,显示出数值波动是比较大的,也能够看到样本数据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把它作为控制变量是非常合适的。五、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公司治理效率提升的措施(一)股权多元化和均衡化在有关公司管理的问题中,对于股权的分配一直是重中之重。因此公司运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股权的分配,所以不一样的措施给公司带来的影响也是有较大的差异。就像此篇文章讨论的有关股权分配占比,在国有企业中对公司运营的影响,还有关于股权聚集的程度,这也是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通俗的讲,主要就是可以让国有企业,在企业性质不同的一些区别下作出合理性的退股,然后增加另一些特性的股权占比,其中股权聚集的问题是必须要重视的。这也就表明,需要让国有企业不再是一家独大,而是能够更加的多元化均衡化,合理的分配发展。要让公司股权分配更加的多元化,也就是需要加大不同种类的控股者,像可以公私合营,还有一些第三方的加入,又或是一些小的投资者进入,都是一些有效的措施,控股者的增加也使公司可以拥有更多的特性,其本身所具有的各种优势也就让公司的运营发展有更多的选择也会有更多的机遇,不管是在人才的引进,还是市场的掌控,又或是资金链的积累,是可以给公司带来更多的利益让公司的发展前景更加的广阔。在国有企业股权控股者增加的同时,总会伴随着不同控股者意向的产生,而这些和国有企业本身的目标就会存在一些冲突。对于国有企业,更加注重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还有国有经济的稳定增长,在这些地方国有企业是至关重要的;但对于私有企业的控股者,他们会更加注重自身所能达到的最大利益;而像那些有长远眼光的控股者来说,就会更加注重公司的未来;剩下的那些小的投资者,就对公司能达到的短期效益更加的关心。而通过这些,我们也能够看出,对于各种不同的控股者,他们本身有着自己的优点,这些优势的集中也会让企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会伴随着因为各自所代表的目的不同,产生的利益冲突。现在来说,多元化控股的发展趋势,也是需要能够正确的去对这些优势进行融合利用,从而让企业能够达到更大的发展,也就能避免一些利益碰撞,同时也就可以对国有经济的稳定发展,国有资本的不断积累提供更大的动力。因此,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对于不同种类控股者的协调均衡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企业股权集中的问题上,多元化均衡化控股者的建立规划,其重要性也就愈发的突出。 (二)均衡配置控制权结构进行控制权利的相关管理会对进行国有企业的相关管理活动产生一些影响。相关企业在进行控制权给不同的人进行分权时也需要注重对不同的人进行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平等分配,以防一些人独断专权,从而对其他企业中的股东的权利进行保护。本篇文章针对两种权利不对等的情况对于控股公司进行管理时的效率影响,指出两种权利太过不平等,进行国有企业的控制效率会更低。现今的国有企业如果想要进行民营资本的资本投入或者其他公司的资本投入,就需要放掉一些控制和说话的权利给那些投诉资本的企业。就是说进行资本民间资产的引入是为了激活国有企业的资本,提升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扩大国有企业的资本能力,从而让国民共同进步,进行这样的活动就必须在进行民资引入时不仅仅是资本的引入,还是将民营公司中那种具有活性的管理制度和概念进行学习,他们的管理思想可以让国有资本活起来。基于现在的管理企业的方面来分析,主要的问题就是怎样进行国有企业和民营公司之间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配。现在的国有公司都是使用混合所有制制度来管理企业,所以这种状态下改企业的股东的地位是独断专权的,所以必须维护小股东们在公司的话语权,提高他们在公司中的位置,所以必须将国有企业的股东的权利进行限制,进行两种权力的平等控制。国有企业中的股东们需要发出一些控制权,提升现金流量权。企业在进行股权划分时不需要按照股东们的出资比例进行股权的划分,可以进行将国有大股东的股权总体小于各个小股东的股权之和,从而达到约束大股东的作用,达到平衡的效果,也让小股东们有了自己的话语权。还可以进行类别股东表决制,对国有股东的权利进行限制,维护民营股东的话语权。上面的几种方式都可以提升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到国有发展中,进而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三)完善证券市场国有企业的改革的一项必要措施,就是完善证券市场,改善市场中的环境。当前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揭发的方法还不够公开,同时存暗地里做一些违规的事,这是大多数国有企业发生腐败案的一项重要因素。若想降低国有企业资产被并吞的概率,增强企业的管理制度,则需要完善证券市场的监督和揭发,同时还能提高国有企业的名望,让更多的民营资本选择投入股份,以便改善混合所有制的结构,增强混合所有制的作用。 结语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管理的效率受到国有企业代理的弊端影响,使得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改革受到了限制。所以更加深入加强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的力度,增强混合所有制民营资本参入股的积极性,使得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这些非国有资本共同持有股份、融合交汇是十分有必要的。利用国有资本的资本优势和民营资本在市场中的灵活特点,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会出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率,进而降低代理中的弊端、增强国有企业管理效果。有很多国有企业从某些方面来说可以认为是混合所有制企业,这是受到国有企业股份深入改革的影响。然而在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企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代理中出现的弊端,降低了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同时也使国企的发展受到了影响与妨碍。在当下国企改革的时期,在稳固国有经济主体地位、不完全抛弃国有产权的环境下,让国有企业的管理体系得到完善,能够提高治理效率的关键就是如何加大民营股份的比例,。所以,此次研究对于完善国有企业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和收益,以及增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有很大作用和意义的。 受限于个人水平,文章存在一定疏漏,恳请导师批评指导。参考文献1范昕晖.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及其绩效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2王彬. 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改进D.南京财经大学,2018.3蒋水全,刘星,徐光伟. 金融股权关联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之影响:基于货币政策波动视角的实证考察J. 管理工程学报,2018,32(01):9-23.4卢建词,姜广省. 混合所有制与国有企业现金股利分配J. 经济管理,2018,40(02):5-20.5. “两会”代表话治理J. 董事会,2018(03):8-9.6李向荣. 基于多重代理理论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J. 宏观经济管理,2018(07):53-58.7徐刚. 机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政策、实践与思考J. 江苏航空,2018(02):2-8.8周志华. 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8,16(03):16-20.9白俊,刘园园,邱善运. 国有资本参股促进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吗?J. 金融与经济,2018(09):38-45.10蔡贵龙,郑国坚,马新啸,卢锐. 国有企业的政府放权意愿与混合所有制改革J. 经济研究,2018,53(09):99-115.11代昀昊. 机构投资者、所有权性质与权益资本成本J. 金融研究,2018(09):143-159.12王孝锔. 风险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和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8.13谢琳琳. 联想控股员工持股计划动因及效果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14江翠芳. 江西省国企混改的路径及效果研究D.南昌大学,2018.15刘俊辰. 竞争性国企混改中的国有股比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16杨柳. 参股股东性质对国有企业经营业绩影响研究D.青岛大学,2018.17耿含星.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与资本优化配置D.北京交通大学,2018.18焦晨洋. 国企利润上缴财政制度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8.19宋嘉宁. 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我国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8.20李茫茫. 实体企业产融结合: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D.暨南大学,2018.21Beni Lauterbach,Anete Pajuste. The Media and Firm Reputation Role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Improvements: Lessons from European Dual Class Share UnificationsJ.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2017,25(1).22RueiShian Wu. Does Corporate Governance Quality Lend Credibility to OpenMarket Share Repurchase Announcements?J.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2012,20(5).23Nick Collett,Elisabeth Dedman. Large share price movements, the disclosure of new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 Journal of Applied Accounting Research,2010,11(2).24Wenxuan Hou,Edward Lee. Split Share Structure Reform,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foreign share discount puzzle in ChinaJ.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Finance,2014,20(7-9).25Qu Qiang.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state-owned shares in China listed companies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3,14(5).26Mohammad Al-Suhaibani,Nader Naifar. Islamic Corporate Governance: Risk-Sharing and Islamic Preferred Shares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4,1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大学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